DBJ04-T 427-2022 建筑固体废弃物填筑路基施工技术标准_第1页
DBJ04-T 427-2022 建筑固体废弃物填筑路基施工技术标准_第2页
DBJ04-T 427-2022 建筑固体废弃物填筑路基施工技术标准_第3页
DBJ04-T 427-2022 建筑固体废弃物填筑路基施工技术标准_第4页
DBJ04-T 427-2022 建筑固体废弃物填筑路基施工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固体废弃物填筑路基施工技术标准5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8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字〔2018〕146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考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本标准共包括7部分,分别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固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给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示范区新化路8号,邮箱:jsb@,邮政编码:本标准主编单位: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山西山安立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任锐李成栋樊春义王芳芳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李玉屏潘雪峰张青江张许平6苏培仁7 23基本规定 34建筑固废再生填料 45路基填筑施工 7 75.2试验段施工 5.4摊铺施工 5.7路基防护 6安全与环境保护 6.1一般规定 6.2安全施工 6.3环境保护 7质量检测与验收 7.1质量检测 7.2质量验收 本标准用词说明 8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9 1 2 3 4 7 8 ListofQuotedStandards 20Addition:Explanatio 1.0.1为了规范山西省建筑固体废弃物填筑路基施工技术标准,统一施工管理,保障建筑固体废弃物填筑路基施工质量,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建筑固体废弃物填筑路基的施工、质量检测和验收。1.0.3建筑固体废弃物填筑路基的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山西省有关标准的规22.0.1建筑固体废弃物constructionanddemolitionwaste(C&D指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固体废弃物,简称建筑固废。2.0.2建筑固废再生填料recycledconstructionanddemolitionwastefillerofsubgrade2.0.3轻质杂物lightweightimpurities2.0.4砖集料recycledaggregateofrejectedbrick由烧结粘土砖、煤矸石砖、粉煤灰砖、灰砂砖等废弃砖加工而2.0.5再生填石路堤recycledrockfillembankment用粒径大于40mm且含量超过70%的再生填石填筑的路堤。33基本规定3.0.1建筑固废填筑路基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弯沉值。3.0.2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被污染或被腐蚀的建筑固废不得用于制备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及其制品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规定。3.0.3建筑固废再生填料有机质、易溶盐、放射性等超过允许含量的,严禁填筑路基。3.0.4建筑固废加工场地,宜按功能划分为建筑固废区、加工区、成品区等。3.0.5加工场地成品区的存放场地应进行地面硬化,做好防、排水工作。3.0.6加工完成后的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应堆放成梯形,每层的堆放高度不宜超过5m。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应按类别、规格分开堆放储存,并设标识牌。3.0.7建筑固废再生填料的加工生产宜采用专用设备。专用设备宜带有回流系统、轻物质清除装置和钢筋分拣装置。3.0.8<建筑固废再生填料的生产加工应采取降噪、除尘等措施。3.0.9相同类型的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应作为同一批次检测和储存,不同类型的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应分批次检测和储存。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在使用前应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3.0.10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应采取密闭运输。3.0.11路基施工应选用低噪、环保、节能、高效的机械设备和工艺。3.0.12建筑固废在湿陷性黄土场地应用,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施工用水和场地雨水流入路基引起湿陷。44建筑固废再生填料4.0.1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可按照砖集料含量分为混凝土再生填料、砖混再生填料和砖再生填料三类,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分类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0.1的规定。表4.0.1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分类技术指标再生填料类型注:砖集料含量为砖集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4.0.2建筑固废再生填料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0.2的规定。表4.0.2建筑固废再生填料技术指标检评项目参考规范123重铬酸钾JTGE40中T01514易溶盐总量5目测挑拣6(粒径≤4.75mm)JTGE42中T03017(粒径≤0.075mm)注:1建筑固废再生填料粒径通过4.75mm筛孔的细集料应进行有机质含量和易溶盐总量试验。2JTGE40为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的代码。3JTGE42为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的代码。4.0.3建筑固废再生填料中粒径不超过40mm颗粒含量不小于95%5时,按最小承载比控制,建筑固废再生填料最小承载比(CBR)技以下深度建筑固废再生填料最小承载比(CBR)(%)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城市或城市支路及以下865床543堤433堤1.50以下3221,90以下4.0.4路床和路堤用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应分层铺筑,分层压实,路床用建筑固废再生填料最大粒径应不大于100mm,路堤用建筑固废再生填料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150mm,且不宜超过层厚的2/3。4.0.5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宜考虑路基碾压过程的破碎情况,路基压实后级配不均匀系数应不小于10,曲率系数宜为1~3,级配应良好。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可按式(4.0.5-1)和式(4.0.5-2)分别6曲线上,小于该粒径的土粒体积分别占土粒总体积的60%、30%和4.0.6一般路基的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宜1路床用建筑固废再生填料碾压后粒径不小于4.75mm的颗粒体积应为总体积的50%~70%,粒径不大于0.075mm颗粒体积应不超过总体积的10%。2路堤用建筑固废再生填料碾压后粒径不小于4.75mm的颗粒体积应超过总体积的30%,粒径不大于0.075mm颗粒体积应不超过总体积的10%。4.0.7路基应以路床顶面回弹模量为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路床顶面设计回弹模量值不应低于30MPa,次干路和支路不应低于20MPa。2公路沥青路面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床顶面回弹模量值路床顶面回弹模量,不小于(MPa)公路沥青路面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等交通75路基填筑施工5.1.1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可直接用于浸水路段路基回填5.1.2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宜采用固定工厂破碎生产,也可采用现场5.1.3建筑固废再生填料装运前,应保证每批次建筑固废再生填料中砖集料含量相对固定,且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应尽量混合均匀(个5.1.5建筑固废路基填筑宜采用配套的机械化施工,形成装、运、摊、平、压等程序机械化流水作业,纵向分段、水平分层、由低向5.1.6建筑固废再生填料一般路基压实质量应符合表5.1.6的规定。以下深度压实度(%)(重型击实)高速公路、以下下路堤1.50以下1.90以下85.1.7建筑固废再生填石路堤的压实应符合以下规定。1再生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宜采用孔隙率与施工参数(如石料最大粒径、铺筑层厚等)同时作为控制指标。2再生填石路堤的孔隙率按式(5.1.7)计算:式中:n——孔隙率(%);e——孔隙比。3再生填石路堤摊铺层厚和孔隙率应符合表5.1.7的规定。摊铺层厚(mm)孔隙率(%)下路堤5.1.9填石路堤顶部最后一层填石料的铺筑层厚不得大于300mm,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0mm,其中小于4.75mm的细集料体积含量不应小于30%,且铺筑层表面应无明显孔隙、空洞。5.2.1建筑固废填筑路基正式开工前,应选择地质条件、断面型式9路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5.2.2在试验段修筑时,一般路基应采用不同的填筑层厚和压实干沉降差,作为路基施工时的压实质量检测控最后来回一遍的沉降差不宜大于5mm。5.2.3对于不同材料类型的建筑固废再生填石路堤应采用不同的填实沉降差。再生填石路堤施工压实质量可采用孔隙率与压实沉降差1建筑固废再生填料检验、检测报告等;2压实工艺主要参数: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及碾压时含水量允许偏差等;3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6原始记录过程记录;7对施工设计图的修改建议等;8安全保证措施;9×环保措施。5.3.1施工前,应对路幅范围内原地面表层腐殖土、表土、树根、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第3.4条5.3.2地基表层处理后应做好填前压实,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基底压实度不应小于90%,三、四级公路、城市次干路和支路基底压实度不应小于85%。5.3.3特殊路基路段视地质状况及环境要求宜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5.3.4路基施工前,应对道路中线控制桩、边线桩及高程控制桩等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边线桩放样超宽0.5m,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处设置指示桩,路基测量放样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第3.2条的规定。5.3.5施工前应对洒水车、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进行调试,对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等进行检查与标定。5.3.6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气象资料、施工工期和现场环境编制排水与降水方案,排水和降水方案应因地制宜、经济实5.3.7施工前,应核查全线排水设计是否完善、合理,全线应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5.3.8施工前,宜先完成临时排水设施。临时排水设施应尽可能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不得破坏原有地面排水系统,施工期间,应经常维护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排水通畅5.3.9路基填筑前应备足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建筑固废再生填料生产时,砖集料含量应符合本标准表4.0.1规定,最佳含水量根据击实试验确定。5.4摊铺施工5.4.1每层填筑前应按照试验段施工控制参数确定填筑层摊铺厚度,结合运输车的装载量计算网格尺寸,现场打出灰线方格,测定松铺厚度标高控制点。5.4.2运输车将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均匀卸在灰线方格内,卸料后宜用推土机摊平,推土机单次推平距离不宜过长,避免填料离析,不得使粗粒料集中或位于上部,影响平整碾压。整平后的路基表面应无明显错台和坑洼。5.4.3整平后应及时测定建筑固废再生填料的松铺厚度。5.4.4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超过12%或横坡超过1:5时,应按设计要求开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5.4.5填筑路床和路堤时,每层填筑压实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在5.5.1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在碾压前应进行洒水,洒水应均匀,防止5.5.2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路基填料宽度每侧应比设计规定宽500mm。5.5.3每层压实厚度不宜大于300mm。5.5.4建筑固废再生填料最大粒径、分层压实厚度应与试验路段相5.5.5碾压按照先路边后中间、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和轮迹重叠的曲线路段由曲线内侧向外侧碾压。横向接头重叠0.4m~0.5m,前后相邻两区段间纵向重叠2m~5m。5.5.6压实机械宜选用自重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5.5.7局部深坑或深沟路段填筑厚度小于3m时,可采用压(夯)实法;填筑厚度大于6m时,可采用强夯法。建筑固废再生填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0mm,并应小于分层填筑厚度的2/3。5.6.1路堤施工中,各施工作业层面应设2%~4%的排水横坡,层5.6.2施工过程对影响路基稳定的地表水应予以拦截,并排出路基施工范围之外,防止漫流、聚积和下渗,保证路基处于干燥、坚固5.6.3排水口宜设在涵洞及跨河桥处,排出雨水不应引起水沟淤积5.6.4在湿陷性黄土场地填筑建筑固废路基,施工中应防止雨水或5.7.2路基坡面宜优先采用植物防护或骨架植物防护,植物防护或骨架植物防护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的规定。路基采用植物防护或骨架植物防护时,应进行包边防护,包边土应与建筑固废路基同步施工,宽度不小于2m。5.7.3在多雨地区或地下水发育地段,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取有效措施截排地表水和导排地下水。5.7.4临时防护措施应与永久防护工程相结合5.7.5护坡宜安排在枯水或少雨季节施工。5.7.7边坡高度不大于20m,路堤边坡坡率应符合表5.7.7的规定。填料类别上部高度(≤8m)下部高度(≤12m)5.7.8边坡高度超过20m,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地段的路堤,应对5.7.9在湿陷性黄土场地填筑建筑固废路基时,应在路基两侧进行包边防护,包边土应与建筑固废路基同步施工,宽度不宜小于1m,6安全与环境保护6.1一般规定6.1.1路基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调查,根据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环境等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施工中应及时掌握汛情、风暴、雨雪、气温等相关气象预报,做好安全防范措施。6.1.2路基施工前,应查明施工范围内已敷设地下管线情况,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情况,并与相关部门联系,制定合理的安全保护措施。施工中如发现有可疑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请有关部门处理。6.1.3施工现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和安全防护设施,并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6.1.4施工单位是建筑下程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应组织绿色施工的全面实施。施工单位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进行绿色施工教育培训。6.1.5合理布置施工现场,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为进场人员及现场人员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6.2.1多台机械同时作业时,各机械之间应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机械在路基边坡、边沟、基坑边缘、不稳定体(地段)上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6.2.2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执行。夜间施工时,现场应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设施。6.2.3施工便道、便桥应设立警示和交通标志,必要时应设专人维6.2.4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人员、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械进行辅助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注意观察,严6.2.5在靠近建筑物、构筑物挖土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对6.3.1防止水土污染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临时用地数量,各种临时设施尽可能2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的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经处理达到地表水4不得随意丢弃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掩埋或处理应符合当地施工时,应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1在居民聚居区或其他噪声敏感建筑物附近施工时,应对施工场界环境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噪声检测2路基施工堆料场、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加工厂、拌和站等应与3路基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控制扬尘、废气排放等,以防止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粉尘和废气对人们居住、工作和学习环境的污染;4运输车辆不得污染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洗车槽;5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洒水、设置格挡等措施;6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内。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7质量检测与验收7.1.1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填筑路基每一压实层,应用试验路段确定施工参数(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遍数、铺筑层厚等)控制压实过程,采用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指标检测压实质量。7.1.2施工过程路基质量检测要求应符合表7.1.2的规定。项次检查项目高速及一级公路、公路1外观坡面平顺。目测:每1000m²,检测3处2度(cm)33m直尺:每20m测1-3点4第4.0.1条点5沉降差≤试验路段确定的6第5.1.6条灌砂法:每1000m²,每层3点7第5.1.7条灌砂法:每1000m²,每层3点7.2.1建筑固废再生路基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的有关规定。7.2.2建筑固废再生路基工程完工后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2路床顶面横坡与路拱横坡一致。7.2.3建筑固废一般路基施工质量验收要求应符合表7.2.3的规定。项次检查项目高速及一级公路、公路1几何尺寸水准仪:每20m测1个点中心偏位经纬仪:每100m测2点水准仪:每20m测1个点2平整度(mm)3m直尺:每20m测1-3点3弯沉(0.01mm)弯沉仪检测,每车道每20m检查1个点4压实度(%)表5.1.6灌砂法:每1000m²每层3点7.2.4建筑固废再生填石路基施工质量验收要求应符合表7.2.4的规定。项次检查项目高速及一级公路、公路1几何尺寸水准仪:每20m测1个点中心偏位经纬仪:每100m测2点水准仪:>每20m测1个点2平整度(mm)3m直尺:每20m测1-3点3弯沉(0.01mm)弯沉仪检测,每车道每20m检查1个点4灌砂法:每1000m²,每层3点7.2.5使用灌砂法、灌水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时,取土样的底面位置为每一压实层底部。使用环刀法试验时,环刀中部处于压实层厚的1/2深度。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引用标准名录《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1《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建筑固体废弃物填筑路基施工技术标准制订说明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建筑固体废弃物填筑路基施工技术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供使用者参考。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4建筑固废再生填料 1.0.1本条主要说明了制定本标准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本标准的提出,是为了落实《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和山西省《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加快推进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使政府职能部门能够准确地指导和监控固废再生填筑路基施工和管理。同时,路基作为公路工程和城市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而路基施工的影响因素又比较复杂,所以制定施工技术规范,规范其施工行为,使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确保质量是非常必要的。1.0.2本条阐明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填筑路基,既可以用于高速及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也可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辅路和非机动车道路1.0.3强调了建筑固废垃圾处理全过程除了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同时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基本规定3.0.1公路作为基础设施,需要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而路基作为公路和城市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故该条作了相应规定。3.0.9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在使用前应抽样检测,集料抽样检测项目和频率按表4.0.2相关内容执行。4建筑固废再生填料4.0.1根据2014年发布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3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达到约10亿吨,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仅为5%。中国拆除的旧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废弃混凝土、砂浆和废弃砖是拆除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废弃砖因其强度低、吸水性高和孔隙率高,对再生集料的强度和变形影响较大,为了减少工后沉降,使填筑路基材料尽量保证均匀,在填筑路基时需按再生填料中砖集料体积百分比进行分类,为此,本标准把建筑固废再生集料按照砖集料含量分为混凝土再生填料、砖混再生填料和砖再生填料三大类。同时结合了室内和现场的测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再生混凝土中参入一定量的砖集料,有利于改善混合集料的性能,为了保证再生混合集料的承载性能和沉降性能相对均匀,再生填料按砖集料含量划分为三类、砖集料含量不大于25%时有利于增加混合集料的粘结性,其性能以再生混凝土集料的性质为主,由此归为混凝土再生填料;当砖集料含量大于5Q%时,主要以砖集料的性质为主,划分为砖再生填料;砖集料含量间于25%~50%之间时,性能间于上述两类之间,划分为砖混再生填料。4.0.4从加工角度,建筑固废再生填料破碎后颗粒越大越好,可以节约能源,提高破碎效率,从便于施工和施工机械的实用性,路床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00mm,路堤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过4.0.5建筑固废再生填料在碾压过程中会发生挤压破碎,颗粒粒径分布发生变化,颗粒重新排列。基于此,对于建筑固废再生集料可以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16,对碾压破碎的建筑固废再生集料进行筛分试验,根据筛分试验的颗粒粒径分布曲线,计算填料颗粒的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e,当碾压破碎后建筑固废再生填料粒径分布曲线Cu≥10,且1≤Ce≤3时,可认为级配良好,满足要求。同时,建筑垃圾为混合材料,不同再生集料的表观密度差别较大,土的粒径分布曲线采用体积比更易反映集料之间的相互关系。4.0.6郭庆国(1998)认为粗集料的抗剪强度随粗集料含量变化规律为:不小于4.75mm颗粒的粗集料含量由30%增加到70%左右时,抗剪强度持续增加并达到峰值,然而粗集料含量超过70%后,强度指标有减小的趋势。4.0.7回弹模量测定方法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有关规定执行。路床顶面回弹模量的数值,分别引用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X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有关内容。5路基填筑施工5.1.1由于再生集料具有较好的透水性,物理和化学性能较为稳定,在地下水丰富环境下可作为持力层材料,其良好的透水性可以阻断有害毛细水的上升,是较为理想的路用材料,在浸水路基可直接用于回填,作为路基填料,浸水路段可采用较大粒径建筑材料进行填充,在填充过程中要分层填筑,并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5.1.6压实度标准引自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和《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相关内容。对于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且含量不超过5%的建筑固废填筑路基按压实度控制。5.1.7再生填石路堤是用粒径大于40mm且含量超过70%的再生填料填筑的路堤。对于建筑固废再生填石路堤,颗粒直径较大,集料在碾压过程中不同强度再生混凝土颗粒与再生砖颗粒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和破碎,颗粒也会发生重新排列。目前检测填石路堤压实质量常用干密度、沉降差、面波等单一方法进行质量检测,均存在一些不足。孔隙率作为压实质量检测指标具有唯一性。采用孔隙率控制再生填石路堤质量较为合适。采用孔隙率指标,考虑了再生填料中不同材料的密度差异,对填筑石料的压实质量同样可以进行较好的控制。路床孔隙率的标准参照了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废弃物填筑路基施工技术规范》DB41/T1193-2016,路堤孔隙率标准参照了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中填石路基软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5.1.8山西省部分地区存在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遇水浸湿时,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在自重或附加应力下可引起湿陷变形。建筑固废路基为散体材料,透水性强,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如果地表水进入路基,可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因此,路基施工需采取相应的条规定填石路堤顶部最后一层填石料小于4.75mm的细料含量不应小于30%,由此提出再生路基填料颗粒含量控制指标。5.2.2~5.2.3建筑垃圾填筑路基的碾压遍数应结合具体的工程性质须挖大坑(最大粒径的1.5~2倍),用灌砂法试验,用于施工过程工艺参数与压实沉降差作为路堤施工时的压实质量检测控制指标。参数相结合的双控检测方法,是合理、准确的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同时配合外观检查,对建筑固废填筑路基的压实质激振力大小压实遍数、松铺层厚等施工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通量初始高程,终压完成后,在对应初始高程同时,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建议18t以上)规定碾压参数(强振,4km/h以下速度)碾压后各测点的高程差。压实沉降差平均值应不大于5mm,标准差不大于3mm。但建筑固废材料中存在再生砖,压实过程中再生砖会优先破坏,充填再生混凝土颗粒小孔隙率,目前相关资料不多,最后来回一遍压实沉降差建议不大采用适宜的施工工艺,不合理的施工工艺会造降、水囊现象和不稳定的滑动面等病害。采用分层并按规定的层厚填筑,可得到均匀的压实度。如填筑层厚过厚,则填筑层底部不易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土方顶面如太薄,则易起皮剥离,影响路基质量。 (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遍数、铺筑层厚等)对压实质量的影响大,建筑固废填筑路基的最大粒径对压实机械吨位、功率、摊铺2014)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其主要填料的粒径越大,路基填筑体的阻尼影响越大,就越需要足够大的压实功能;(2)压实层最大粒径应由松铺厚度来控制,应在保证压实功能的前提下增大;(3)填筑体的压实度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增大;(4)路基的压实层表面沉降率随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增大;(5)在密实度相同的条件下,抗剪强度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当填料的最大粒径增大时,不应以较小的密实度值来控制压实效果,必须提供足够的压实功能来充分压实,以保证大粒径碎石路基拥有足够的抗剪强度。从现场施工控制角度,建筑固废填筑路基由填料最大粒径和分层压实厚度为基础,以压实沉降差或压实干密度、孔隙率作为控制标准,进行摊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等试验以确定施工标准,根据碾压试验的需要来选定施工机械,使填筑施工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够使施工费用较低,从而达到综合最优。5.5.5~5.5.6由于建筑固废再生路基粗粒土为主,粗粒土的粒径组成直接影响到它的压实特性,当填料的粒径组成发生变化时,其压实特性也随之变化。根据牛永宏,郭滕滕和王鑫(2014)相关研究,先使用18t自行式羊角碾与18t光轮压路机的组合对建筑垃圾填料进行碾压,然后采用20t拖式振动羊角碾与18t光轮压路机的组合对填料进行最后的压实。碾压速度宜控制在3km·h-¹,遵循先慢后快、先两边后中间的碾压原则。6安全与环境保护6.1.1现场调查的目的,一是核对设计文件与现场的符合程度,二是为制定合理的环境管理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掌握第一手资料。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工程的特点,针对性设计,切忌泛泛而谈。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应根据工程的周边环境情况,着重考虑由路基施工而引发的环境保护问题,如施工扬尘、噪声、废水、废弃物排放、水土保持等。6.1.3路基施工现场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部位主要有: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爆破区、高边坡路基填(挖)施工段、高边坡路基防护及沿河路基施工段、交通干扰路段、居民密集区、施工便道急弯段、陡坡处、建筑物拆除处、支挡结构基础施工处、悬崖、陡坎等,上述部位应加强防范,保证安全防护设施到位,确保施工安全。6.1.4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施工过程涉及到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宜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相关规定,由于涉及到的绿色施工的条文很多、本标准仅摘录了必要部分条文。6.1.5合理布置施工现场,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建立消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