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复习与答题技巧+综合测试题6静电场+电磁感应专题复习学案及答案_第1页
高考理综复习与答题技巧+综合测试题6静电场+电磁感应专题复习学案及答案_第2页
高考理综复习与答题技巧+综合测试题6静电场+电磁感应专题复习学案及答案_第3页
高考理综复习与答题技巧+综合测试题6静电场+电磁感应专题复习学案及答案_第4页
高考理综复习与答题技巧+综合测试题6静电场+电磁感应专题复习学案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理综复习与答题技巧

+综合测试题6静电场+电磁感应专题复习学案及答案

信I考理综复习与答题技巧(附参考答案)

高考理综试题题量大、分值多(全卷31〜34题,满分300分),是考生最头

疼的一堂高考考试,它集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试题于一卷,不论单科知识与能

力,还是考试中学科知识思维跨越、考试用时分配等对考生们都是一个严峻的考

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呢?考试如打仗,

有战略上的全局安排,也有战术上的灵活机动。除了平时知识的积累,心理素质

等因素之外,掌握一些基本的应试技巧,这也是高考成功的一个重要祛码。下面

我结合近几年指导学生参加高考的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一、高考理综试卷的时间分配

(1)生物学约需要25分钟,化学约需要50分钟,物理约需要60分钟,机

动时间约需要15分钟。

(2)I卷约需要50分钟,II卷约需要85分钟,机动时间约需要15分钟。

(3)理科综合,150分钟完成300分的题,时间比较紧张,复查的可能性不

大。所以解题时要力争一次到位,要稳扎稳打,不要寄希望于第二遍的复查上。

同时要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在没有特别把握的情况下,最好还是不要随便改动

第一次的答案。

二、影响理综考试成绩的因素。

1.个人对学科的好恶之心会影响考试的心情。心情愉悦的状态下才会有更

好的发挥,而心情低落会使思维禁锢。

建议:最好不要有好恶之心,如果克服不了,建议按科目答卷。三科当中

有明显的优势科目和劣势科目的同学也建议按科目答卷。

2.过早的遭遇难题会使人陷入紧张和慌乱的情绪之中。担心时间不够和怕

后面再遇到难题而使考生发挥失常,失误频出。

建议:惹不起可以躲得起,不要和自己较劲。

3.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段一般在考试10分钟到60分钟之间。但这段时间

思维的活跃度并没有达到登峰,适合做中低档题目。

60分钟到90分钟之间有一个疲劳期,身体不适和心智劳累都会在这个时间

里出现。这段时间失误率最高。可适当将节奏放慢调整一下。

90分钟到120分钟又可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这段时间思维的活跃度最

高,适合做较难的题目。

120分钟到150分钟是个慌乱期,考生容易因为时间不够而产生慌乱情绪。

谁能在这个时候稳住阵脚。谁就能笑到最后。

建议:与其全做而都错,不如少做而全对。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

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

4.不同科目思维转换的敏捷程度随着转换次数的增多而降低。次数的增多还

会加快大脑的疲惫,从而使失误增加。

建议:避免频繁地在各学科之间跳跃答卷。

我非常推崇的应考境界那就是一一空灵。把该学的知识滴水不漏地装在肚子

里,这个肚子就好像电脑硬盘一样。没读题的时候脑子是空的,你的大脑只是一

个高速运转的CPU。读完一道题后,马上就可以将所需的知识从硬盘提取到内存

中。不需要的知识不会拥挤在大脑里。这时候,你的大脑敏捷而悠闲。外接万物

此时已与你无关,一种超然世外的忘我意境,会让你的思维也达到一个至高的境

界一一那就是灵动。灵动的思维就像山间流淌的小溪,遇到障碍后会灵活变通而

保证溪水的流畅和连续。这种应考状态会使你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三、高考理综试卷的解题顺序。

如果把你比作一个资本家,现在给你的资本就是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有限的

精力和你平时所积累的知识。你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考场上取得分数的最

优化。而影响你取得最优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个人对学科的好恶之心、三科当

中有优势科目和劣势科目、应对简单题和难题的心理波动、不同科目思维转换的

敏捷程度、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段和注意力分散的时段、时间不充分的前提下如

何取舍等等。你该如何投入你这些资本呢?可以这么说,如果你能最合理的解决

这一问题,不远的将来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大资本家,因为你具有应对错综复杂问

题的能力。而这是一个资本家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它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理论上,我们只能无限地接近完美而不可到达。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停止

追求完美,否则,我们只能永远地停止在粗劣的境界。

常见的答卷顺序有:按顺序答卷、按学科答卷、按先易后难跳跃答卷、按板

块答卷四种方式。经过千几年的统计表明:一般成绩比较好、无明显偏科的同学

按顺序答卷的较多。偏科比较严重的同学按学科答卷的较多。到底哪种答卷顺序

更合理呢?下面我逐一对这几类答卷方式的利弊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1)按顺序答卷的利弊分析:

高考试题的编排原则是由易到难,以减少思维转换过程。一般来说按试题的

编排顺序来做是比较合适的。但选择题中必然会出现一两道压轴题,物理计算的

第三题一般也是压轴题。化学和生物也会在不同的地方出现压轴题。这就是说,

你会在不同的地方遭遇难题。在平时学习的时候脑子是越用越灵,但在高考的那

两个半小时里,大脑是越用越迟钝的。在一道难题上过于纠缠,不仅会耽误你答

题时间,还会影响你后面的考试情绪。

解决这一弊端的方法:建议遇到两分钟想不出解题思绪的题目果断放弃,即

使这个题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爱,而把精力放到解容易题和中档题上,以

便节约时间,等有时间再回头来攻克难题。要知道在高考中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

对你成败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果避易就难,啃住难题不放,不但降低了时间

的利用率还很有可能会影响你对容易题的做答,甚至可能造成紧张的心理状态,

打乱思路和步骤。有很多同学喜欢较劲。越复杂的问题他越有兴趣,越是想不出

来他越是不想放弃,有几次监考的时候我都听到有的同学低声念叨:我就不相信

解不出来。我一看他的卷子,后面大片的空白,而时间已经不多了。考后这些同

学还自豪的说,我花了很多时间终于把这道题做出来了。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没做

出来。言语间荡漾着一脸的成就。匹夫!这就是典型的匹夫。匹夫是成不大器的。

(2)按科目答卷的利弊分析:

对三科水平差异较大的同学来说,做题时可先做优势科目,这样做既可先拿

到最踏实的分数,增强自信心,又可为非优势科目留有充分的时间。这种答卷方

式思维转化最少。但有两个弊端,一是优势科目里面有弱项,弱势科目里面有强

项。优势科目里有难题,弱势科目里有容易题。这种做法的同学往往恨不得把优

势科目拿满分。这就导致优势科目中的难题如同鸡肋,弃之不舍,食之无味,过

多纠缠会使原本弱势的科目发挥更差。二是容易过于自信和心急,赶着做题导致

审题错误、或计算失误。花了最少的时间把会做的题目做错,花了最多的时间啃

了不会做的题目。造成一年悔恨,来年重读。

解决良方:易不轻视,难不畏惧。会做的题要如履薄冰的去做,不会做的题

要放胆子去做。尤其是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切忌盲目落笔,乐极生悲。因为一般

这样的陈题都会在不同的地方稍做翻新。考场上一定要切记:“人易我易,我不

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

(3)按先易后难,跳跃答卷的利弊分析:

这种答卷方式看似很合理,但有三个致命的弱点很难克服。一是往复跳跃导

致思维转换过于频繁,大脑很快处于疲惫。二是读题筛选过程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三是容易打垮自信,使原本会做的题目因为缺乏深入的思考而频频放弃,一看自

己放弃的题目太多而产生一种恐慌情绪,从而导致思维僵化。发挥失常。但话又

说回来,烈马难骑,骑则千里。你只要能认识到这个弊端并能有效的化解这种弊

端。这个方式还是非常好的。我个人就比较喜欢这种方式答卷。

建议这种方式配合另外三种方式使用。即按先后顺序跳跃、按学科顺序跳跃、

按板块顺序跳跃。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在模考中反复练习后予以固定。

(4)按块答卷的利弊分析:

这种答卷方式有点反常规。比较多的一类是:先做选择,再做物理实验,再

做生物填空,再做化学填空,最后做物理计算。选择这种方式答卷的同学理由大

多也是想先易后难与先优势科目再劣势科目相结合而排列出的答卷顺序-所以这

种方式因为个体差异很大而不太普及,同学们也不能盲目效仿。这种方式也有三

个不足之处:一是因为每年压轴题出现在哪个板块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采用这种

做法很有可能会过早遇到难题而被一棒子打蒙。二是这种方式的思维转换比较频

繁,需要平时多次进行这样的模拟练习才能比较好的适应。三是很容易因为时间

分配失误而导致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容易题。

上面我简单分析了学生中常见的答卷顺序,总结起来看,那就是十八般兵器

各有所长,能杀敌的武器都是利器。同学们应该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予以固

定,在后面的模考中注意最大限度的发挥这种方式的优点,化解这种方式的弊端。

以取得高考成绩的最优化。

在上面的分析中,同学们都能发现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答卷,都难免会在中途

遭遇难题。如何顺利的迈过这道坎呢?我有一个好的建议,就是首先你一定得固

定一种答卷方式,在这个基础上再实行我倡导的“三遍做题法”。

四、三遍做题法:

第一遍做简单,耗时少,计算量小的试题。并将二三遍要做的题目用两种记

号标出。比如打点表示会做但耗时长的试题。打叉表示暂无思路的试题。对于思

考两分钟还没有头绪的题目一定要先放掉。

第二遍做审题无误的一一看就懂,知道解题方法,但计算量比较大的题目。

这时候简单题已经把该拿的分拿够,无时间上的后顾之忧,所以可以全力以赴,

集中精力的去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运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时候大脑经过了简

单题的热身,无论是IQ,还是EQ都已经达到了顶峰。考生已经完全进入考试状

态,这时候做这些复杂的运算速度是最快的,而且失误率也是最低的。

第三遍是做暂无思路的试题。这时侯会做的题目都已经做完,该拿的分已经

拿足,毫无后顾之忧,你就一个心思,能多捞一分就多捞一分,捞不着也不吃亏。

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思维往往会更加灵活。很有可能会超长发挥找到解题途径。

同时这样也可以保证考生理综得分的底线。

听我讲得夸夸其谈,如何练习三遍解题法呢?

先是在以后的模考中就坚持用这种方法去答卷,直到养成习惯。再就是要训

练迅速读题法。在第一遍粗读时去其毛皮,留其筋骨。一遍粗读过后大脑中一定

要有这样的意识,会还是不会,不会就打叉后放过去;如果觉得会再想大概的用

时,不合算就打点放过去。理综考试平均一分钟得两分。简单题可能一分钟就可

以得6分,难题可能二分钟才能得一分。怎样分配时间最合理,我不说大家也一

定可以体会得到。这就如同吃鸡肉,对于一个急于填饱肚子的饿汉,一定会选择

先吃没骨头或骨头少的肉,最后啃鸡翅,鸡爪。

如果粗读后感觉会而且合算的题目开始细读精做,做的时候要沉稳自信,一

遍就过,落笔得分。绝不复查。有一次我一个学生在他的强势科目,数学考试中

发挥失常。我问他原因。他告诉我说:“前面的考试我考得不太理想,在数学考

试前我就想着要好好拉一把分呢。考试的时候我十几分钟就把选择题做完了,因

为选择相对简单嘛。做完后我又想这么简单的题目如果出现失误做错了多可惜

呀,我还指望它拉分呢,绝对不能出现失误。所以我就又做了一遍确定了一下。

做完觉得还不踏实,选择题不会这么简单吧?就又做了一遍。三遍做后大概一个

小时过去了,结果后面的两道大题没时间做了。其实那两道大题我也都会做。所

以就发挥失常了。”我听完问他:“你后面又做了两遍找到失误没有?”他说找

到了一个失误。我选择题最后得了满分。"我就说:“这么说你用了四十多分钟

的时间检查出了一个失误。挣了6分,你觉得合算吗?这就是丢了西瓜,捡了芝

麻。导致你这次考试发挥失常的原因一是过于在乎而导致严重的缺乏自信,输不

起就赢不了。二是战略部署不对,舍本逐末。”

下面我以物理题目为例来说一下如何练习快速粗读。

快速读题法

粗读着重理解题目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和所遵循的物理规律。而对具体的已知

条件一带而过。

在审题时,要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足够的敏感。如物理试题中的静止释放、匀

速、匀加速、初速为零、自由落下、一定、可能、光滑、粗糙、恰好等词;分析

物理过程时比如连接体问题注意是软连接和硬连接、动力学问题注意是恒力还是

变力、临界问题和极值问题注意临界点和极值点的位置、天体问题注意中心星体

和绕行物体、轨道半径和球半径、波的问题注意是波动图像还是振动图像、波的

传播方向还有质点的振动方向、碰撞问题注意是瞬时碰撞还是延时碰撞。是弹性

碰撞还是碰后粘连或者只是一般碰撞、带电粒子的问题注意电荷电性、磁场边界,

单一场还是复合场。电路问题注意内外阻、还要特别注意逆向题中的关键词,如

不正确的、错误的、不可能的或者一定、可能等等。粗读已知条件。下笔细读。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题失误,全盘皆输。从以往的高考评卷情况看,考生

因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和审题失误所占的比例最大。遇到似曾相似的“熟题”

要谨慎做答。

有一个高考状元谈高考物理,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话:“高中物理,一道题

而已.”我就寻思这高中物理一道题而已,那这道题该如何求解呢?最后终于想

通了,那就第一步先描述题目所讲的物理过程,静态一幅画,动态放电影。可借

助受力分析、画过程图。这一步思维中绝不考虑这道题该如何求解,已知哪些要

求什么.第二步是弄清楚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第三步是结合已知条件以

方程的形式将物理规律描绘出来。第四步联立方程求解。这就是分层思维。把一

道复杂的题目分层次思考,每一步只想这一步应该考虑的问题。这样解题思维才

能清晰。

千变万化的题目里有着千篇一律的方法。物理者,格物究理也。绝非题海所

能达也。

四、理综试卷的答题技巧。

1.做选择题要“不择手段”。

可不要误解,这里所说的不择手段可不是去做什么坏事,而是说做选择题时,

要破除固定模式,解题时不一定要计算出结果,要通过各种条件推出结果。

看着选项去做,排除法,特殊值法,反例法均可采用。多管齐下。保持思维

灵动。对的不厉害的是错的,错的不厉害的是对的。对于不定项选择题,宁可少

选不要错选。

我最近对05年到09年全国各地的26套高考物理试卷的选择题进行了统计

分析,被统计的70道多选题中,A选项占57%、B选项占48.6姒C选项占40%、

D选项占60虬结论是多选中,A选项和D选项的正确率较高。意义是如果你实

在不会做,就蒙个A或者D。但千万别蒙AD。

物理8道选择题中,只有1道多选的占7.7%,2道多选的占42.3%,3道多

选的占30.8%,4道多选的占11.5%,5道多选的占7.7%,6道以上多选的一个都

没有。结论是8道选择题一般多选不超过4道。去年全国二卷有5道多选,预测

今年不超过4道。特别说明,此数据只做参考。为此带来的不良后果,与本次讲

座无关。

2.做计算题注意规范。

现在高考各学科均采用网上阅卷,这就需要考生特别注意规范解题。规

范解题的关键是平时的解题习惯、书写规范和克服思维的定势问题。

高考计算题解答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

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这是对考生规范解题的一个明确要求,规范化不仅有

利于阅卷老师掌握平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主次分明,规范有序的解题思想,

还可以减少因主观因素造成的失分。

如果一个题目不能全部做出来,但你一定要把你能做出来的写在试卷上,

因为高考的评分是分步给分的,理科综合由于题量的限制,每题分值较大,

每一步分值也较大,可能有时写上一个方程能得几分,何乐而不为呢!

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步骤:1必要文字说明。说明里至少写明研究对象、起始

过程、考生自己引入的符号,应该加以必要的说明,说明它代表哪个物理量。以

简单精练为好,千万不要写作文。写了也没人看。2原版公式不做任何变形,不

代任何数据。这是最主要的得分点,最好在公式后面拉一根横线写明一式二式。

这样做醒目。3代入原版数据,不做任何运算。4直接得出结果,不要任何计算

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千万不要以为最终的答案只值2分而不重视。正确的答案

对你的解题步骤具有不可低估的辅助作用。前年我参加了高考阅卷。我只想说,

高考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严肃,高考改卷也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严格。预计8

天完成的改卷任务,最快的三天就完成了。最晚的是我们物理,也只用了四天。

有很多朋友在我改卷子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我接了后告诉他们我正在改高考试

卷,他们马上惊奇地问我:“怎么高考改卷还可以打电话吗?”但话又说回来,

如果哪个学生想委托我多给他几分,我是想做也做不到的。因为从卷子上无法看

到考生的考号,每份试卷至少会被两个人改到,如果这两个人所给的分差大于2

分,该试卷将自动转到你不知道的第三个人手中。如果三个分差都大于2分,该

试卷又会转到小组长手中,小组长会对该试卷给出仲裁分。这也使改卷的误差降

低到了最小的限度。这是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也确保了在改卷过程中的基

本公正。这一点是很值得考生放心并感到欣慰的。

我所说的高考改卷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严格是说,一道物理计算题平均

5秒就会改完,这里面抛掉敲键盘的时间和换页的时间后就所剩无几。我们是先

看答案,如果答案对了,对步骤的要求就会很低,大概扫一眼步骤,差不多的都

是是满分。至于文字说明几乎不看。但如果答案错了,对步骤的要求就会很苛刻,

因为改卷老师都有这样的思维定势,既然答案错了,一定是某个方程列错了。那

就找每个得分公式,一眼看过去,看见几个给几步的分。压根都不会考证变形过

的公式正确与否。只要我所给的分数在容许的误差范围之内,那就是合格的试卷。

去年的高考改卷我因为改过试卷的平均得分与总平均分完全吻合而被评为优秀

评卷教师。你们就可以想象其他老师是怎么评卷的。

3.如何减少失误。

失误是偶然中的必然,失误的成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够熟

练。二是大脑同时处理多种运算或者频繁转换思维导致思维疲惫。记住:高考的

那二个半小时里,大脑不是越用越灵而是越用越疲惫的。因此,不主张频繁的跳

跃于各学科之间做题,能用手的尽量不要用脑,尽可能使大脑处于一种悠闲状态。

这是减小失误的最佳途径。有很多同学把复查做为减少失误的必要而且最佳的手

段。这种想法在理综考试中是万万要不得的。你必须树立这种自信。你所做出来

的题目都是正确答案。如果有空余的时间,那也只用来复查前面感觉不确定而做

出标记的题目。能把这项工作在考试终了做完,就已经很圆满了,千万不要刻意

的给自己留有大片的时间复查。这样做只会导致更多的失误,而且在复查中也很

难查出。如果真要复查,最好就是把原答案遮掉后重做。

物理易错类型分析及应对策略:

1.物理单位错误。先换算成国际单位再进一步求解。

2.数量级错误o将数值运算和数量级运算分开进行。记住一些常用的数量级,

比如分子直径10-%.可见光波长几百个纳米。同步卫星高度3万6千千米。贴地

运行84分钟一圈等。

3.参数方程的答案中出现非题设字母。解完参数方程后一定要检查结果中的

字母是否都是题设中的条件。

4.不善于数理渗透。比如对一个段匀变速直线运动。所涉及的无非就是

v°Vtast这5个量,而这5个量知三求一。平抛知二求一。图像问题,先写出数

学解析式,再写出物理解析式,然后将两个式子一对接比较结论就出来了。两个

物体组成的连接体有三种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任意两种结合,必然可以求解。

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以及一段匀变速运动分成两段的解法都一样。

5.繁分式化简不熟。记住这两个口诀:内项之积做分母,外项之积做分子。

分母的分母是分子。

6.连乘除的比值运算错误。将比值当作数值代入公式,解出来的就是比值。

代入比值时要注意比值的一致性。

7.定性比较的逻辑运算错误。将逻辑值当作数值代入公式,解出来的就是逻

辑值。比如绝热压缩。

8.连接体整体与隔离时混淆研究对象或者把质量m搞错。

9.测电动势内阻的图像分析中,路端电压没有从零起位。

10.原理的条件,定义的关键词疏忽,比如磁通量就是磁感应强度与面积的

乘积等。

11.未找出隐含条件。条件理解错误。比如一列波沿X方向传播误认为沿X

正向传播。正碰误认为是弹性碰、初速度不为零误认为为零。软连接弹簧的自由

分离点一定是在原长。弹簧连接的两个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压缩最大和伸长

最大的时候都一定共速等等。

12.不是根据物理规律解题,而是借助经验凭感觉做题。或者多加条件曲解

题意。

我认为减小失误的最佳途径是:解题思维程序化,程序习惯化。

比如卡尺读数问题:先看是几分尺,再看主尺,不管怎么问都以毫米为单位

读数,再看游标尺。十分尺读数结果为主尺点一位标尺。二十分尺读数结果为主

尺点两为标尺,最末一位非0即5.五十分尺读数结果为主尺点两位标尺,最末

一位是偶数。读数无误后再看题目结果问什么单位,将单位换算成要求值即可。

你养成这样的习惯后,卡尺的读数想读错都很难了。

4、全卷无空白。

高考的压轴题并不是难到无从落笔。而只是在解题的关键点设置一个比较难

以逾越的障碍而已。因此这类题目千万不要留下空白。实在不会就将这道题目可

能牵扯到的公式有用没用的都罗列上去。高考这几年的评分标准都是沾边给分。

比如一道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偏转问题。一个学生同时写了

2

Eq=mv/rBVq=MV7ro他会因为第二个公式写对了而得三分!

再比如一道电偏加磁偏的问题。我遇到很多这样的试卷,明显的可以

看出这个学生对最后一道题完全不会做,但他知道有一个电偏转,和一个带电粒

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他就把所有与这些相关的公式全写上去了。他会因此而

得H分!而这道题满分就18分。

高考的原卷虽然要上交,但没有人会看,所以尽管放心大胆的在原卷上乱涂

乱画。你只要保证答案卷干净清洁就可以了。在原题中把关键词用下滑线标识出

来,对于你快速准确的理解题意很有帮助。另外,最好不要在原图上做图,如果

分析错误,会影响你对原图的理解。

5、好的应考心态是成功的一半。

在高考中,不要考虑考试的结果,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同时要沉着、细心地

思考问题,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以达到基础题拿足分,中档题少失分,难题力

争多得分。充满自信,斗志昂扬。要学会自我安慰:我不会做的题目,别人不见

得会做。只有这样才会很快稳定情绪,进入角色。排除杂念,轻装上阵。在考前

要静思几分钟,双目微闭,全身放松,缓缓呼吸。头脑清醒,谨小慎微,做到要

吃透“题情”,要了解各题的分值配置,以便合理分配时间,要明确和设计出解

题方法、步骤,达到一准、二快、三规范的答题要求。做到这些也很简单,你只

需要把每一次模考象高考一样去严肃对待,把高考象模考一样去放松对待就可以

To

另外,由于开考时心理因素的影响,前三题往往错误率较高,必须复查;中

途觉得不太有把握的题目做个标记,在有结余时间的时候复查一下。不要刻意的

给自己留有过多的结余时间,要坚信自己会做的题目一定是做对的。考生在检查

答案时,如果没有更充分的理由,不要轻易改动第一次的答案。相信,若你能

在考场中做到了这些,一定能取得高考的胜利!

五、物理考前复习方法攻略

一看:

1.对于基础掌握不太扎实的同学建议在考前先看笔记。

2.如果你的时间很充裕而且主体知识已经基本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考

虑仔细的阅读课本。目的是为了查漏补缺。防止存在知识死角。

3.如果自己基础知识已经相当扎实,可以看知识框架图,(很多参考书对

每一章都有知识框架图。)根据知识框架图回忆相应的具体知识内容。

二做:

对于自己做过的参考书以及讲义不要丢弃,你可以在上面用星号标

出自己做错的题目或者典型而自己掌握不太牢固的题目。每次考前,你不需要再

去找新题做,只需要把这些打星的习题再做一遍就可以了。如果这些题目中仍然

有让你头疼的题目,你就在这个题目前面再打一星。这道题对你来说就成了二星

级题目。等到下一次考前,你只需要做上次考后到现在这段时间的星级题和上次

考前的二星级题就可以了。这就好比筛沙子,越筛越细,越筛越少,功力也就越

强。俗话说,淘尽黄沙始到金。很多同学在考前都有这样的困惑,那就是不怕自

己搞不懂,就怕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而上面的方法即可以避免题海战

术,又可以最高效的提升自己。

三测:

高考前我们还会做很多试卷,还会有很多次模拟考试。希望每个同学

都能认真对待,并能及时反思。一是为了确定并熟悉一种适合自己的理综答题顺

序。二可以只有实战才能切实全面的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对待平时的卷子,也

希望大家不做则已,做则限时。这样可以提高你们的学习效率和应试技巧。

考前自测有这么几种好处。其一:适应考试尽快进入状态。这就好比如运动

员赛前热身一样,自测的时间放在考试的前一天比较适宜。其二:提高自信。注

意自测试卷不宜太难,基础性试卷为宜.避免自测题目过难适得其反增加压力.

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比较合适。其三:激发思维。使思维灵动。

六、高三学习方法介绍。

1.高三的学习实际上是把不会的变会,把会的变熟,把熟的变烂。烂了自然就

可以融会贯通。所以我们对基础知识绝不能只满足于会,而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

2.求学无捷径,唯善思以求彻悟。

3.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要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无限的。要用有限的

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无限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要有选择和注重效率。积极的选择总

包含着许多无可奈何的放弃。

4.三分钟的热度无法淬炼出削铁如泥的利剑!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

5.听课的三个境界:1.为什么是这样的?2.他是怎么想到的?3.我怎样才能想

到?听老师讲课主要是听老师对一个问题的想法,而不仅仅是对一道题目的解

法。

6.做题是撒网的过程,而改错才是捞鱼的过程。只撒网而不捞鱼是劳而无功的。

只有做自己不会做的题或做错的题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

7.减小失误最有效的措施是尽可能不要使大脑同时处理多种思维或进行多种运

算.许多看起来并不怎么严重的缺失往往会给我们最致命的打击。

8.在解题时不要轻易做运算,如果那并不是我们要求的最终结果。要做运算时先

找准方向,然后再落笔。

9.满足于一个说得过去的解决办法或方法,是去寻找更好方法的最大障碍。

10.总结一点经验,可以少走许多,对典型题型的归类和一些常用推论要善于归

纳和总结。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最后,学习好的三个必要条件:态度+方法+习惯=优异的学习成绩。

对学习的态度是猎取而不应该是接受,学习的方法应该是善思以求彻悟。不好的

一道题做会要贯通一类问题,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程序,再把这种思维程序

养成习惯。而不好的解题习惯就像恶性肿瘤,不但会扩散还会致命。

我认为学习成绩主要取决于上述三个方面,它与智商没有太大的关系。甚至和勤

奋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平时听老师讲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去禅悟。

逝者如斯,看前路迢迢,后路渺渺。我于幄中以挚情、热血、汗洒新苗!

大江只管东流去,风流尽在后辈展翅高飞中延续!望后生们能乘千里长风,破

万里巨浪。在沙滩为我堆起豪华的墓地。

静电场综合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分。)

1.(2014.北京朝阳一模)如图所示,真空中有A、8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0、M、N是A、

8连线的垂线上的三个点,且及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仄M

点运动到N点,其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若M、N两点的电势分别为夕”和0N,检验电荷通

过M、N两点的动能分别为弧和反,贝1()

A.q)M=(pN,E\M-EVN:

B.<PM<(PN>EkM<EkNa

C.(PM<(PN,EiM>EkNA6百

D.9M>9N,E^M>E^N

[答案]B

[解析]据带负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指向轨迹弯曲的一侧,所以该负

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指向带正电的电荷,所以8点点电荷带的是负电。因为根据等

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线及等势面分布特点可知,加小于瓦V,(PM小于(PN,故B正确,A、C、

D错误。

2.(2014.安徽安庆二模)如图所示,真空中同一平面内MN直线上固定电荷量分别为一

9Q和+。的两个点电荷,两者相距为L,以+Q电荷为圆心,半径为自画圆,a、b、c、d

是圆周上四点,其中。、b在直线上,c、d两点连线垂直MN,一电荷量为+«的试探

电荷在圆周上运动,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电荷+“在a处所受到的电场力最大

B.电荷+g在。处的电势能最大

C.电荷+q在b处的电势能最大

D.电荷+«在<?、]两处的电势能相等

[答案]B

[解析]在a、b、c、d四点,+。对+q的电场力大小相等,在a点,-9。对+“的

电场力最大,而且方向与+。对+4的电场力方向相同,根据合成可知,+q在a处所受到

的电场力最大,A正确;a、b,c、d四点在以点电荷+。为圆心的圆上,由+。产生的电

场在外b、c、d四点的电势是相等的,所以a、b、c、d四点的总电势可以通过一9。产生

的电场的电势确定,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6点的电势最高,c、1电势相等,

"点电势最低,根据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可知十«在a处的电势能最小,在6处的

电势能最大,在c、d两处的电势能相等,故B错误,C、D正确。

3.(2015•江苏苏北联考)如图所示,尸、。为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以靠近尸的。为原

点,沿两点电荷的连线建立无轴,沿直线向右为无轴正方向,一带正电的粒子从。点由静

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A点,已知A点与O点关于P、。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对称,

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在粒子由。到A的运动过程中,下列关于粒子的运动速度。和加速

度a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及粒子的动能反和运动轨迹上电势(P随位移尤的变化图线可能正

确的是()

[答案]B

[解析]带正电的粒子从。点向A运动过程中,电场强度先变小,后变大,故电场力和

粒子的加速度也是先变小,后变大,则粒子一直加速,且其v—t图线的斜率应先变小,后

变大;从。到A,电场强度先变小,后变大,单位长度上的电势降落也应是先变小,后变

大;根据反一x图线的斜率为电场力E从。到A,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先变

小,后变大,故Ek—x图象的斜率也应是先变小,后变大。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4.(2014•开封模拟)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一个半圆形细管,在直径p

两端4、2分别放置一个正点电荷0、。2,且。2=8QI。现将另一正点电荷\

4从管内靠近A处由静止释放,设该点电荷沿细管运动过程中电势能最小的4B

位置为P,并设出与AB的夹角为仇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tan9=4B.tan8=8

C.tan<9=2D.tan8=2吸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特点、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等知

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因为该点电荷沿细管运动过程中电

势能最小的位置为P,则尸点处的电场方向沿半圆细管的圆心向外,如图/二

所示,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漂凝&=瑞希而tan。气,,1。B

联立可得tan6=2,选项C正确。

5.(2014.河北唐山一模)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的A、B、C三点构成一边长为。的等边

三角形。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纸面平行。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仅在静电力作用下从B移动到A

动能减少瓦,质子以某一初速度仅在静电力作用下从C移动到A动能增加瓦,已知电子和

质子电荷量绝对值均为e,则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

A.驳

DR.旦

eaea

BC

2A/3瓦

3ea

【答案】D

[解析]电子从B到A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eUBA=_Eo,则反A间的电势差UBA

=手①,质子从C到A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eUcA=Eo,则第=争如由①②可知从

C两点电势相等且大于A点电势,即9B=0C>0A。

根据题意作出匀强电场的电场分布如图,图中8C连线为等势面

UBA2

(如图中虚线),与8c垂直为电场线(如图中实线),则电场强度大小后=怠扣=应:

喏^电场强度方向垂直3C,并指向4所以D正确。

6.(2014.唐山统考)如图所示,矩形的四个顶点八6、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ab

=2bc=2L,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点电势为18V,万点电势为10V,c点电

势为6V。一质子从。点以速度oo射入电场,与ab边的夹角为45。,一段时间后质子经过

ab中点e。不计质子重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d点电势为12VB.质子从a到b电势能增加了8eV

4D.质子从“到e所用时间为嘿

C.电场强度大小为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匀强电场的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场力做的

功和电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7..............。

力。矩形对角线连线相互平分,则根据匀强电场中场强和电势差的关

d\E■■■"……a

系可知,1点的电势为(18+6—10)V=14V,而e点是"的中点,可

得e点的电势为14V,连接de,de为该匀强电场的等势面,过。点作de的垂线,沿着电场

线方向电势在降低,故电场的方向沿垂线方向向下,选项A错误;质子从。到6,电场力做

正功,电势能减少8eV,选项B错误;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泻=¥,选项C错

误;质子从。运动到e时做类平抛运动,沿初速度比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运动时间为f

=k=王1,选项D正确。

Vo勿0

7.(2015•江西上绕调研)如图甲所示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质量为加、电荷量为q(q>0)

的带负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向右运动,经过A点时速度为。o,一段时间后到

达与A相距为d的2点,速度减为零,已知49=08,粒子在4?段与段运动时电场力

对其做功是相等的,粒子运动的。一f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B

图甲

A.。点场强大小为£=缪

B.粒子在A点的速度为粒子在O点的速度的也倍

C.A点电势一定高于B点电势,且以

D.粒子在。点时加速度最大

[答案]BC

[解析]由&?=〃皿得,£=詈,由题图乙可知,粒子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无法确定,

。点的场强大小无法计算,故A错误;粒子由A点运动到。点与由。点运动到B点,动能

的变化量相同,故粒子在A点的速度为在。点的速度的也倍,故B正确;粒子由A点运动

到8点做减速运动,所受电场力方向向左,电场线方向向右,故A点电势高于8点电势,

又由功能关系知,C正确;从题图乙图线的斜率看,粒子在。点时的加速度小

于在A、8点时的加速度,D错误。

8.(2014・广东调研)如图所示,C为平行板电容器,开关S先接。对C充电,当S接。

后,电容器()

E-i-C

A.电容减小B.电压减小

C.所带电荷量减少D.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以及电容器充、放

电过程的特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由其结构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以及带电荷量多少无

关,选项A错误;当S接b后,电容器通过灯泡放电,带电荷量不断减小,选项C正确;

由电容的定义式C=£可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减小,选项B正确;由场强与电压的

关系后=称可知,板间电场强度减小,选项D错误。

9.(2014.石家庄质量检测)如图所示,在。点固定一点电荷。,一M

带电粒子P从很远处以初速度比射入电场,MN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

用下的运动轨迹。虚线是以。为中心,以Ri、&、此为半径画出的3

个圆,且Ri=&-&,a、b、c为轨迹MN与3个圆的交点,则;【联土:N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冽二二:一

A.P、。两电荷可能为同种电荷,也可能为异种电荷

B.a点电势一定高于b点电势

C.P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

D.P由。点到b点动能变化的绝对值大于由a点到c点动能变化的绝对值

[答菊CD

[解析]本题考查电场力做功、动能定理、电势能变化和电场力做功的关系等知识点,

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根据粒子的轨迹,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指向轨迹的凹侧,故尸、

。两电荷一定是异种电荷,选项A错误;因。点固定的点电荷。的电性不确定,故。

两点的电势大小不确

定,选项B错误;从。到c,电场力最终对粒子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即P在。点的电

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选项C正确;在孤立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越靠近场源电荷,

场强越大,根据U=Ed,a、b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c、a两点间的电势差,尸由。点到b点,

电场力做的功大于由c点到a点电场力做的功,由动能定理可知,尸由a点到b点动能变化

的绝对值大于由。点到c点动能变化的绝对值,选项D正确。

10.(2014・潍坊联考)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方存在一个水平方向的电场,电场线与x轴平

行,电势。与坐标值x的关系式为:9=106x(0的单位为V,无单位为m)。一带正电小滑块

P,从尤=0处以初速度历沿无轴正方向运动,则()

A.电场的场强大小为106V/mB.电场方向沿x轴正方向

C.小滑块的电势能一直增大D.小滑块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D

[解析]根据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可知,E=-j=106V/m,A项正确;沿x轴正方向电势

升高,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不断降低可知,电场方向应沿尤轴负方向,B项错;小滑块带正

电,受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左,故小滑块先向右减速再反向加速运动,因此电场力先做负功再

做正功,其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项错误,D项正确。

第U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1.(6分)如图所示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

上极板带正电,两极板间距为d。现将一个检验电荷由两极板间的A"中,

点移动到B点,A、B两点间的距离为s,连线A3与平行极板方向的夹角--------------

为30。,则电场力对检验电荷+q所做的功等于o

[答案]%

[解析]电容器两板间电势差U=S场强E=*告

Os

而A、5两点间电势差UAB=£-51-sin30°^

电场力对所做功为

12.(6分)(2014.北京东城区模拟)如图所示,A、8和C、。为两对带电金属极板,长度

均为/,其中A、2两板水平放置,间距为d,A、2间电压为Ui;C、。两板竖直放置,间

距也为d,C、D间电压为5。有一初速度为0、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经电压Uo

加速后,平行于金属板进入电场,则电子进入该电场时的速度大小为;若电子在穿

过电场的过程中始终未与极板相碰,电子离开该电场时的动能为0(A、B、C、D

四块金属板均互不接触,电场只存在于极板间,且不计电子的重力)

e而2jjifL

叼=网=急%;同理C。方向上电场力做的功为W2=f^;由动能定理知离开电场区域

后电子动能为eUo+^j^2(Ui+Ui)o

13.(6分)一个质量为相、带有一勺电荷量的小物体,可在水平轨E

;Fv

-~~n一

0%)4

道。尤轴上运动,轴的。端有一个与轨道相垂直的固定墙面。轨道处于匀强电场中,场强大

小为E,方向沿Ox轴正方向,如图所示。小物体以初速度oo从犹处沿Ox轨道运动,运动

时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P作用,且斤“瓦设小物体与墙壁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且电荷

量保持不变,则它停止运动时通过的总路程为。

[答案]

2F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得:0—51娟=皿电+WF(W电、%分别是电场力的功和摩擦力的

,,,1,IqExo+mvo

功)。W^.=Eq-xo,WF——F-S,tk-^invo-Eqxo—Fs,s-----方---。

三、论述计算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

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2014•昆明三中、玉溪一中统考)如图所示,现有一个,

E

小物块,质量为m=80g,带正电荷q=2X10-4c,与水平轨道之间的,0L

动摩擦因数〃=0.2,在水平轨道的末端N处,连接一个光滑的半圆形□二

轨道,半径为R=40cm。整个轨道处在一个方向水平向左、场强大小------------

E=4Xl()3v/m的匀强电场中,取g=10m/s2。

(1)若小物块恰能运动到轨道的最高点L,那么小物块应从距N点多远处的A点释放?

(2)如果小物块在⑴中的位置4释放,当它运动到尸点(轨道中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

等于多少?

(3)小物块在位置A释放,当运动到N点时,突然撤去电场,同时加一匀强磁场,磁感

应强度B=2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小物块能否运动到工点?(回答“能”或“不能”即

可)如果小物块最后能落回到水平面MN上,则刚到达时小物块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l)L25m(2)4.8N(3)能2小m/s

[解析](1)小物块能通过轨道最高点L的条件是

VL

mg=rrr^VL=2m/s

A到L过程:qEs—jumgs—mg-2R=^rnvl-0

解得5=1.25m

(2)小物块由P到L过程:

—mgR—qER=%i况一卧欣>

解得o尸=2小m/s

..Vp

在尸点:FN—qE=m-^

解得Ev=4.8N

(3)小物块落回到MN水平面时,速度的大小口等于第一次经过N点时的速度大小。

由动能定理得

qEs-"mgs=;加。为

解得v尸VN=2邓m/s

15.(10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原来两极板

不带电,上极板接地,极板长L=0.1m,两板间距离d=0.4cm,有㊉一卷.........

一束由相同粒子组成的带正电粒子流,以某一初速度。o从两板中央,।

A0B

平行于极板射入,由于重力的作用,粒子能落到下板上。已知粒子质量为机=2Xl(p6kg,

电荷量4=1X10-8。电容器的电容C=1X10-6F,g取lOm/s2,不计空气阻力。

(1)为使第1个粒子落点范围在下极板中点。到紧靠边缘的B点之间,则粒子射入的速

度应为多少?

(2)以上述速度射入的带电粒子,最多能有多少个粒子落到极板上?

[答案](l)2.5m/sWo()W5m/s(2)600

[解析]⑴第1个粒子只受重力作用,落到0点与B点时间一样,由与=%东得:人

=0.02s,若落到。点,由亨=。0由得:ooi=2.5m/s;若落到3点,由乙=。02九得:uo2=5m/s,

故2.5m/sWooW5m/s。

(2)这是恰好出电场的问题,所以算时间用水平运动较方便。由£=。0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