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务操作指南_第1页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务操作指南_第2页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务操作指南_第3页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务操作指南_第4页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务操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务操作指南TOC\o"1-2"\h\u28733第1章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410132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 443561.2管理体系构建的步骤与原则 4189491.3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55120第2章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 562122.1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5249082.2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6203312.3国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62392第3章风险识别与评价 6283863.1危害因素识别 7255373.1.1识别范围与对象 7139193.1.2识别方法 714793.2风险评价与分级 7289203.2.1风险评价方法 7219113.2.2风险分级 7240193.3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8268203.3.1风险控制原则 8192483.3.2风险控制措施 84002第4章管理体系运行与实施 8242864.1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与培训 8154574.1.1文件发放 880384.1.2培训组织 8112894.1.3培训效果评估 9111134.2管理体系运行的组织与协调 9105394.2.1组织架构 9145934.2.2协调沟通 9147474.2.3资源配置 913244.3管理体系运行的监督与检查 9249144.3.1监督机制 9234284.3.2内部审核 980474.3.3管理评审 9247934.3.4外部监督与检查 9181864.3.5调查与处理 924416第5章内部审核与改进 1059045.1内部审核的策划与实施 1024545.1.1确定审核范围与目的 10210405.1.2制定审核计划 1043655.1.3选择审核人员 10242975.1.4实施审核 1063215.1.5审核报告编写 10310255.2审核发觉的不符合项与纠正措施 1016245.2.1不符合项识别 1026535.2.2分析不符合项原因 1055195.2.3制定纠正措施 1084885.2.4实施纠正措施 10240635.2.5验证纠正措施效果 1148745.3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11209665.3.1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 11228545.3.2优化管理体系 1175475.3.3预防和降低风险 1139195.3.4提高员工意识和能力 11220605.3.5建立激励机制 1125975第6章管理层评审 1184776.1管理层评审的基本要求 11128116.1.1评审目的:管理层评审是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果和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全面评估,以保证体系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11292646.1.2评审范围:管理层评审应涵盖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包括政策、目标、程序、过程、资源等。 11236186.1.3评审频率:管理层评审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特殊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增加评审次数。 11210846.1.4参与人员:评审应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主持,相关部门负责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及关键岗位员工参与。 11306326.1.5评审依据:管理层评审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及体系文件等。 12180876.2管理层评审的组织实施 12235376.2.1制定评审计划: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评审计划,明确评审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评审内容等。 1262546.2.2收集评审资料:评审前应收集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记录、监测数据、内外部反馈等信息。 1293056.2.3进行评审:评审过程中,应对照体系文件和评审依据,对各项内容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 12228256.2.4识别问题和改进机会:评审过程中应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268996.2.5确定改进措施:根据评审结果,明确改进措施的责任人、完成时间及预期效果。 12141016.3管理层评审报告的编制 12306236.3.1报告内容:管理层评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227816.3.2报告格式:管理层评审报告应采用规范、清晰的格式,便于查阅和理解。 12223986.3.3报告发放:管理层评审报告应发放给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人员,并根据需要向外部相关方提供。 1240286.3.4报告存档:管理层评审报告及相关资料应进行存档,以便于追溯和持续改进。 1214610第7章与应急处理 124027.1报告与调查处理 12272577.1.1报告 13309147.1.2调查处理 136067.2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13229927.2.1应急预案的制定 134087.2.2应急预案的演练 1379587.3应急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14272767.3.1应急资源配置 14135827.3.2应急资源管理 1417609第8章员工培训与健康管理 1497328.1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4303398.1.1培训需求分析 14307578.1.2培训内容 14273438.1.3培训方式 15310548.1.4培训实施 15293908.2健康监测与职业健康检查 15199738.2.1健康监测 153008.2.2职业健康检查 1514078.3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1568158.3.1心理健康教育 15170638.3.2心理咨询与辅导 16274618.3.3心理危机干预 1619068第9章认证申请与审核准备 16123089.1认证机构的选择与申请 1626279.1.1选择认证机构 16237459.1.2提交认证申请 16318369.2认证审核准备 16270669.2.1文件审核 16186269.2.2现场审核准备 17212989.3认证审核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 1798499.3.1审核前的沟通 17228649.3.2审核过程中的协调 17280229.3.3审核后的沟通 1721239第10章认证后的维护与监督 17122310.1认证证书的管理 171223710.1.1证书的保存与展示 183047310.1.2证书的更新与换证 182748910.1.3证书的撤销与恢复 18189310.2认证后的监督审核 1867610.2.1监督审核的频次与时间 181323510.2.2监督审核的内容与要求 181794010.2.3监督审核的结论与处理 181342610.3认证后的持续改进与提升 183027810.3.1内部审核与自我评价 182091210.3.2管理评审 191784010.3.3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 192358610.3.4安全生产绩效评估 192916010.3.5应急预案与管理 19第1章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ManagementSystem,简称OHSMS)是企业为保障员工身心健康、预防发生、提高工作效率而建立的一种管理体系。它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系统化的管理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以达到持续改进、不断优化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状况的目的。1.2管理体系构建的步骤与原则构建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遵循以下步骤与原则:步骤一:领导决策与策划企业领导层需明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计划,保证资源的投入,为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提供有力支持。原则一:领导作用企业领导应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树立榜样,将职业健康安全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全员参与。步骤二:成立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职责与权限,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原则二:全员参与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步骤三:风险评估与控制对企业生产、经营、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保证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原则三: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为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步骤四:体系文件编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制体系文件,包括政策、目标、程序、作业指导书等。原则四:持续改进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手段,不断优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持续改进。步骤五:培训与宣传教育加强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培训与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意识。步骤六:体系运行与监督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并对其进行监督、检查,以验证体系的有效性。步骤七:评审与改进定期进行体系评审,发觉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1.3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管理体系文件是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内容:(1)政策:明确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宗旨、目标和方向。(2)目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设定可量化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3)程序: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具体操作程序,如风险评价程序、调查程序等。(4)作业指导书:针对具体作业活动,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明确操作步骤、安全要求等。(5)记录: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以便分析、追溯和改进。在编制管理体系文件时,应保证文件内容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注意文件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第2章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2.1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劳动者健康安全、维护企业生产秩序和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体系。该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2)职业健康安全专门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3)行政规章与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规范》等。(4)地方性法规、规章:各级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法规和规章。2.2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重要依据。以下为主要涉及职业健康安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国家标准:如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等,为企业建立和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基本要求。(2)行业标准: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相关行业标准,如石油、化工、建筑、煤炭等行业。2.3国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国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为企业提供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基本框架和要求。以下为主要国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1)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最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2)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虽然已不再是国际标准,但在我国仍有广泛的应用基础。(3)其他国际组织发布的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标准和指南,如国际劳工组织(ILO)发布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等。第3章风险识别与评价3.1危害因素识别3.1.1识别范围与对象在危害因素识别阶段,应对企业内部所有作业环节、工作岗位、设备设施以及相关的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全面的识别。识别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物理因素:噪声、振动、温度、湿度、辐射等;(2)化学因素:有毒有害气体、液体、固体,以及粉尘等;(3)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真菌等;(4)人为因素:操作失误、管理不善、违反规程等;(5)心理因素:工作压力、心理负担等;(6)其他潜在危害因素。3.1.2识别方法危害因素识别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2)现场观察、巡查;(3)询问、访谈企业内部员工;(4)分析企业历史案例;(5)运用危害因素识别工具,如清单、矩阵等;(6)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识别方法。3.2风险评价与分级3.2.1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以下方法:(1)定性评价:根据危害因素的性质、严重程度、发生频率等,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2)定量评价:运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计算;(3)半定量评价: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价;(4)专家评价: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价。3.2.2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将风险分为以下等级:(1)重大风险:可能导致严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风险;(2)较大风险:可能导致一定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风险;(3)一般风险: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风险;(4)低风险:可能导致较小影响的风险。3.3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3.3.1风险控制原则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先消除:优先采取消除危害因素的措施;(2)后降低:无法消除时,采取降低危害程度的措施;(3)合理可行:考虑技术、经济、管理等因素,保证措施的可行性;(4)系统全面:针对所有危害因素,制定全面的风险控制措施。3.3.2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分级和风险控制原则,制定以下风险控制措施:(1)工程技术措施:采用隔离、密闭、通风、防尘、防毒、降噪等技术手段;(2)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3)个人防护措施: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4)培训教育措施: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5)监督检查措施: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第4章管理体系运行与实施4.1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与培训4.1.1文件发放管理体系文件是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保证其发放到位。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体系文件发放程序,明确发放范围、发放对象、发放方式及发放时间等。4.1.2培训组织为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企业应组织相关培训,使员工充分了解和掌握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要求及操作方法。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体系文件、相关法律法规、岗位操作规程等。4.1.3培训效果评估企业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保证培训达到预期目标。评估方式包括问卷调查、理论考试、实操考核等。4.2管理体系运行的组织与协调4.2.1组织架构企业应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4.2.2协调沟通企业应加强内部协调沟通,保证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的信息畅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管理体系的运行。4.2.3资源配置企业应合理配置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保障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支持。4.3管理体系运行的监督与检查4.3.1监督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监督机制,对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4.3.2内部审核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以评估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发觉问题及时整改。4.3.3管理评审企业应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对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提出改进措施,持续优化管理体系。4.3.4外部监督与检查企业应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认证机构等外部单位进行监督与检查,认真落实整改措施,不断提高管理体系的运行水平。4.3.5调查与处理企业应建立健全调查与处理机制,对发生的各类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足,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第5章内部审核与改进5.1内部审核的策划与实施5.1.1确定审核范围与目的内部审核应全面覆盖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包括但不限于政策、目标、程序、作业指导书等。审核的目的是评估管理体系在执行过程中的符合性、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5.1.2制定审核计划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内部审核计划,明确审核时间、审核人员、审核方法、审核流程等。5.1.3选择审核人员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审核技能,独立于被审核部门,保证审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5.1.4实施审核审核人员按照审核计划,采用询问、观察、查阅文件和记录等方法,对管理体系进行逐项检查。5.1.5审核报告编写审核结束后,审核人员应编写内部审核报告,详细记录审核过程、发觉的问题及建议。5.2审核发觉的不符合项与纠正措施5.2.1不符合项识别审核过程中,识别出管理体系存在的不符合项,包括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政策、程序等。5.2.2分析不符合项原因针对不符合项,应深入分析其原因,找出根本原因,为制定纠正措施提供依据。5.2.3制定纠正措施根据不符合项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纠正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和预期效果。5.2.4实施纠正措施责任部门按照纠正措施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保证不符合项得到有效整改。5.2.5验证纠正措施效果审核人员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保证不符合项得到彻底解决。5.3管理体系持续改进5.3.1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包括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员工培训、管理评审等活动,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5.3.2优化管理体系根据内部审核、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活动,优化管理体系,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5.3.3预防和降低风险通过持续改进,预防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保护员工身心健康,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5.3.4提高员工意识和能力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和操作能力,促进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5.3.5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为提升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贡献力量。第6章管理层评审6.1管理层评审的基本要求6.1.1评审目的:管理层评审是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果和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全面评估,以保证体系能够实现既定目标。6.1.2评审范围:管理层评审应涵盖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包括政策、目标、程序、过程、资源等。6.1.3评审频率:管理层评审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特殊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增加评审次数。6.1.4参与人员:评审应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主持,相关部门负责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及关键岗位员工参与。6.1.5评审依据:管理层评审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及体系文件等。6.2管理层评审的组织实施6.2.1制定评审计划: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评审计划,明确评审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评审内容等。6.2.2收集评审资料:评审前应收集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记录、监测数据、内外部反馈等信息。6.2.3进行评审:评审过程中,应对照体系文件和评审依据,对各项内容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6.2.4识别问题和改进机会:评审过程中应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6.2.5确定改进措施:根据评审结果,明确改进措施的责任人、完成时间及预期效果。6.3管理层评审报告的编制6.3.1报告内容:管理层评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评审日期、地点、参与人员;b)评审过程及方法;c)评审发觉的问题和不足;d)改进措施及责任人;e)体系运行效果的评价;f)对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结论。6.3.2报告格式:管理层评审报告应采用规范、清晰的格式,便于查阅和理解。6.3.3报告发放:管理层评审报告应发放给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人员,并根据需要向外部相关方提供。6.3.4报告存档:管理层评审报告及相关资料应进行存档,以便于追溯和持续改进。第7章与应急处理7.1报告与调查处理7.1.1报告企业应建立健全报告制度,保证在发生时能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相关信息。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及涉及的人员;(2)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3)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4)报告人的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7.1.2调查处理企业在发生后,应立即启动调查程序,查明原因、责任及整改措施。调查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公正、实事求是;(2)深入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3)明确责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4)总结教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7.2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7.2.1应急预案的制定企业应根据可能发生的类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3)应急资源保障;(4)应急演练计划;(5)应急预案的修订及培训。7.2.2应急预案的演练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以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的能力。演练内容包括:(1)应急启动、响应程序及协调配合;(2)应急设备、设施的使用;(3)应急通讯及信息报告;(4)应急疏散、救援及现场处置;(5)演练总结及改进措施。7.3应急资源的配置与管理7.3.1应急资源配置企业应根据应急预案,合理配置应急资源,包括:(1)应急设备、设施、物资;(2)应急救援队伍;(3)应急通讯、交通工具;(4)应急资金及保险。7.3.2应急资源管理企业应加强应急资源的管理,保证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状态,主要包括:(1)定期检查、维护应急设备、设施、物资;(2)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培训;(3)完善应急通讯、交通网络;(4)合理使用应急资金,保证应急工作顺利进行。第8章员工培训与健康管理8.1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8.1.1培训需求分析在制定员工培训计划之前,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分析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评估员工对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3)了解员工对培训内容、方式、时间等方面的需求。8.1.2培训内容根据培训需求分析,制定以下培训内容:(1)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2)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章制度;(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4)职业健康安全防护设施的正确使用;(5)应急预案与处理;(6)员工心理健康知识。8.1.3培训方式采取以下培训方式:(1)内部培训:组织专业讲师或邀请外部专家进行授课;(2)外部培训:选派员工参加相关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课程;(3)实操培训:组织员工进行实际操作演练;(4)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8.1.4培训实施(1)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时间、地点、内容、讲师等;(2)保证培训资源充足,如教材、设施等;(3)组织培训活动,保证培训质量;(4)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训计划。8.2健康监测与职业健康检查8.2.1健康监测企业应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对员工进行以下方面的监测:(1)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2)对特殊岗位员工进行专项健康检查;(3)关注员工身体状况,及时发觉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4)建立员工健康档案,长期跟踪员工健康状况。8.2.2职业健康检查(1)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职业健康检查计划;(2)保证检查项目符合职业健康标准;(3)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觉问题及时整改;(4)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员工,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8.3员工心理健康管理8.3.1心理健康教育(1)开展员工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心理素质;(2)通过宣传栏、内部网络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3)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授课。8.3.2心理咨询与辅导(1)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2)建立员工心理档案,关注员工心理状况;(3)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员工,提供专业的心理治疗建议。8.3.3心理危机干预(1)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员工心理危机进行及时干预;(2)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明确干预流程和责任人员;(3)加强与专业心理机构的合作,提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第9章认证申请与审核准备9.1认证机构的选择与申请9.1.1选择认证机构企业在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时,首先应对认证机构进行慎重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1)认证机构的资质:保证认证机构具有国家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的批准和授权。(2)认证机构的声誉:选择在业界具有良好口碑、高度专业性和公正性的认证机构。(3)认证范围:确认认证机构能够提供所需认证范围的服务。(4)认证费用:比较不同认证机构的费用,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认证机构。9.1.2提交认证申请企业完成内部评估后,应向选定的认证机构提交以下材料:(1)认证申请表: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填写完整的申请表格。(2)企业简介:包括企业基本信息、组织架构、生产经营状况等。(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政策、目标、程序、作业指导书等。(4)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报告。(5)其他必要文件:如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9.2认证审核准备9.2.1文件审核企业在提交认证申请后,认证机构将对以下方面进行文件审核:(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完整性、符合性和有效性。(2)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报告的准确性、充分性和及时性。(3)企业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遵守情况。9.2.2现场审核准备文件审核通过后,企业应做好以下现场审核准备:(1)安排审核时间和地点,保证审核期间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2)准备审核所需资料,如作业现场、设备设施、员工档案等。(3)指定内部审核员和外部审核员对接,协助审核工作顺利进行。(4)对员工进行培训,保证员工了解认证审核的要求和流程。9.3认证审核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9.3.1审核前的沟通在审核前,企业应与认证机构进行充分沟通,明确以下事项:(1)审核计划:包括审核时间、地点、范围、审核员等。(2)企业需求:如特殊审核要求、保密要求等。(3)审核费用:确认费用支付方式和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