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实务手册_第1页
企业内部审计实务手册_第2页
企业内部审计实务手册_第3页
企业内部审计实务手册_第4页
企业内部审计实务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内部审计实务手册TOC\o"1-2"\h\u12889第1章内部审计概述 3255211.1内部审计的定义与作用 3315241.2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与标准 4161351.3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与职责 428309第2章内部审计程序 5246952.1审计计划与立项 5293442.1.1审计计划的编制 521572.1.2审计立项 559162.2审计通知与准备 571632.2.1审计通知 5222822.2.2审计准备 5295802.3审计实施与报告 6299262.3.1审计实施 6277462.3.2审计报告 6211872.4审计后续与改进 6150592.4.1审计后续 6276462.4.2改进建议的实施 6111662.4.3审计成果的运用 61480第3章财务审计 6135303.1财务报表审计 653463.1.1审计目的与范围 6315513.1.2审计程序与方法 726133.1.3审计重点关注领域 7222403.2财务合规性审计 713253.2.1审计目的与范围 7313723.2.2审计程序与方法 787123.2.3审计重点关注领域 7152233.3财务绩效审计 829313.3.1审计目的与范围 889153.3.2审计程序与方法 8292243.3.3审计重点关注领域 8382第4章运营审计 8251974.1采购与供应链审计 8158694.1.1审计目标 8283264.1.2审计内容 859684.1.3审计方法 980224.2生产与存货审计 9111094.2.1审计目标 9236184.2.2审计内容 9179794.2.3审计方法 9244684.3销售与收款审计 9263474.3.1审计目标 928654.3.2审计内容 946604.3.3审计方法 1031131第5章合规性审计 1016045.1法律法规合规性审计 10120615.1.1审计目标 10168405.1.2审计程序 10135835.1.3审计要点 1083405.2内部规章制度合规性审计 10308305.2.1审计目标 1087905.2.2审计程序 11200085.2.3审计要点 11215665.3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审计 11211925.3.1审计目标 11236765.3.2审计程序 11185235.3.3审计要点 1124314第6章风险评估与管理 12278606.1风险识别与评估 12278556.1.1风险识别 12215596.1.2风险评估 12317856.2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12279726.2.1风险应对策略 1253276.2.2风险应对措施 12195976.3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13321026.3.1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13309936.3.2风险管理体系完善 1322554第7章内部控制审计 1337957.1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与流程 13208307.1.1评价方法 13284237.1.2评价流程 13230077.2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与评估 14130027.2.1缺陷识别 14278737.2.2缺陷评估 14318767.3内部控制改进建议与跟踪 14119267.3.1改进建议 14259517.3.2跟踪 1519001第8章信息系统审计 15285418.1信息系统安全审计 15301908.1.1审计目标 15273438.1.2审计内容 15293708.1.3审计方法 15270738.2信息系统合规性审计 16207438.2.1审计目标 1630878.2.2审计内容 16180748.2.3审计方法 16229148.3信息系统绩效审计 1622748.3.1审计目标 16295478.3.2审计内容 16304678.3.3审计方法 1623313第9章人力资源审计 16309989.1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程序审计 17154699.1.1审计目的 17262159.1.2审计内容 17266019.2员工招聘与培训审计 1748049.2.1审计目的 17151049.2.2审计内容 17253649.3薪酬福利与绩效考核审计 17304479.3.1审计目的 1730209.3.2审计内容 1715829第10章审计质量保证与改进 182868010.1审计质量评估体系 182917610.1.1审计质量标准 18364910.1.2审计质量评价指标 182048610.1.3审计质量评估方法 18410210.1.4审计质量评估流程 18935610.2审计质量改进措施 183177110.2.1审计过程改进 181586610.2.2审计方法与技巧改进 181815310.2.3审计报告质量改进 18202610.2.4审计质量改进的跟踪与监督 19695610.3审计团队建设与培训 192496810.3.1审计团队组织结构优化 191772110.3.2审计人员选拔与培养 19417110.3.3审计培训体系建设 191570210.3.4审计团队激励机制 193107110.4审计档案管理与保密 192918010.4.1审计档案管理制度 192442710.4.2审计档案信息化管理 191458610.4.3审计档案保密工作 19400510.4.4审计档案的借阅与利用 19第1章内部审计概述1.1内部审计的定义与作用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在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和专业性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风险管理和治理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效果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包括:(1)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揭示潜在风险,促进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2)监督和评价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合规性,保证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3)评估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4)促进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提高员工职业道德水平和合规意识。1.2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与标准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独立性、客观性、专业性和保密性。这些原则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指导,保证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的标准主要包括:(1)国际内部审计准则(IIA准则),包括《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IPPF)。(2)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3)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内部控制体系。(4)内部审计行业的最佳实践和经验。1.3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与职责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一般包括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审计团队和审计人员。(1)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和指导内部审计工作,审批内部审计计划、预算和报告,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2)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和协调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报告。(3)审计团队:根据内部审计计划,开展具体审计项目,对审计对象进行评估、测试和调查。(4)审计人员:负责执行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参与审计报告的编写。内部审计的职责主要包括:(1)制定和实施内部审计计划,保证审计范围的全面性和审计目标的明确性。(2)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流程进行评估,揭示潜在问题和风险。(3)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协助企业优化运营管理和内部控制。(4)定期向审计委员会和管理层报告审计工作进展和结果。(5)配合外部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审计资料和支持。第2章内部审计程序2.1审计计划与立项2.1.1审计计划的编制年度开始前,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企业战略目标、风险状况及上年审计成果,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审计计划应涵盖各业务领域及重要风险点,明确审计目标、范围、重点及时间安排。2.1.2审计立项根据年度审计计划,内部审计部门应进行项目立项,明确审计项目名称、审计对象、审计期限、审计人员及资源需求等。审计立项需报经企业负责人审批。2.2审计通知与准备2.2.1审计通知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实施前,应向被审计单位发出书面审计通知,通知内容包括审计项目、审计范围、审计时间、审计人员等。2.2.2审计准备审计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收集并分析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2)制定审计方案,明确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抽样等;(3)组建审计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4)开展审计培训,保证审计人员具备所需技能和知识;(5)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了解其需求及关注点,为审计实施提供指导。2.3审计实施与报告2.3.1审计实施审计实施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按照审计方案开展现场审计,获取审计证据;(2)对审计发觉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核实;(3)与被审计单位沟通,确认审计发觉,并听取其解释及意见;(4)根据审计发觉,提出改进建议。2.3.2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审计背景、目的和范围;(2)审计发觉的问题及分析;(3)改进建议;(4)被审计单位的反馈及整改措施;(5)审计结论。2.4审计后续与改进2.4.1审计后续审计报告发出后,内部审计部门应跟踪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保证审计发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4.2改进建议的实施被审计单位应认真分析审计发觉问题,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内部审计部门应关注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并在后续审计中予以评估。2.4.3审计成果的运用内部审计部门应总结审计经验,不断完善审计程序和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同时将审计成果转化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优化措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第3章财务审计3.1财务报表审计3.1.1审计目的与范围财务报表审计旨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评估,保证其真实、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审计范围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所有附注等相关财务信息。3.1.2审计程序与方法(1)审计程序:包括对财务报表的整体研究、分析性程序、实质性测试和合规性测试等。(2)审计方法:采用抽样检查、询问、观察、复核等方式,对财务报表项目进行审查。3.1.3审计重点关注领域(1)财务报表编制基础;(2)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变更;(3)财务报表项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4)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5)关联方交易及往来款项;(6)对外投资、融资及担保事项;(7)税收政策及税收筹划。3.2财务合规性审计3.2.1审计目的与范围财务合规性审计旨在检查企业财务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及行业规范。审计范围涵盖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资金筹集、使用、结算、报销等环节。3.2.2审计程序与方法(1)审计程序:通过查阅法律法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了解企业财务合规性要求;对财务活动进行合规性测试,评估企业合规风险。(2)审计方法:采用询问、查阅文件、实地调查、抽样检查等方式,对企业财务合规性进行审查。3.2.3审计重点关注领域(1)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执行;(2)财务活动的合规性;(3)税收合规性;(4)对外投资、融资及担保合规性;(5)关联交易合规性;(6)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3.3财务绩效审计3.3.1审计目的与范围财务绩效审计旨在评价企业财务活动的效益,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绩效。审计范围包括企业的财务指标、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等方面。3.3.2审计程序与方法(1)审计程序:通过查阅财务报表、业务数据、内部控制文件等,分析企业财务绩效;运用财务分析、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评估企业财务绩效。(2)审计方法:采用询问、查阅文件、分析性程序等方式,对企业财务绩效进行审查。3.3.3审计重点关注领域(1)财务指标分析: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等;(2)业务流程优化:查找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3)内部控制评价: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防范财务风险;(4)企业战略与财务规划:分析企业战略与财务规划的实施情况,评估其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第4章运营审计4.1采购与供应链审计4.1.1审计目标本节旨在评估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性、合规性及风险控制,保证采购活动合理、经济、高效,并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目标。4.1.2审计内容(1)采购计划与预算管理:审查采购计划的合理性、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及执行情况。(2)供应商选择与管理:评估供应商选择标准、供应商评估与监控机制、合同管理及供应商关系维护。(3)采购价格与合同管理:审查采购价格的合理性、合同签订的合规性及合同履行情况。(4)采购流程与内部控制:检查采购流程的规范性和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4.1.3审计方法采用文件审查、访谈、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进行全面审计。4.2生产与存货审计4.2.1审计目标本节旨在评估企业生产与存货管理的有效性、合规性及风险控制,保证生产活动高效、产品质量稳定,存货水平合理。4.2.2审计内容(1)生产计划与产能管理:审查生产计划的合理性、产能利用情况及生产进度的控制。(2)生产成本与质量控制:评估生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及产品质量管理体系。(3)存货管理:检查存货盘点制度的实施、存货结构的合理性、存货周转情况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4)生产流程与内部控制:审查生产流程的规范性、生产安全措施及环境保护的执行情况。4.2.3审计方法采用现场观察、访谈、文件审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生产与存货管理进行审计。4.3销售与收款审计4.3.1审计目标本节旨在评估企业销售与收款管理的有效性、合规性及风险控制,保证销售活动符合市场规律,提高回款率,降低坏账风险。4.3.2审计内容(1)销售政策与市场管理:审查销售政策的合理性、市场分析与预测的准确性及市场风险管理。(2)客户信用管理:评估客户信用评估标准的合理性、信用额度的控制及应收账款管理。(3)销售合同与订单管理:检查销售合同签订的合规性、订单处理流程的规范性和风险控制。(4)收款管理:审查收款流程的合规性、回款情况及坏账核销的合理性。4.3.3审计方法采用文件审查、访谈、数据分析、回款跟踪等方法,对销售与收款管理进行审计。第5章合规性审计5.1法律法规合规性审计5.1.1审计目标法律法规合规性审计的目标是评估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防范法律风险。5.1.2审计程序(1)收集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税法等;(2)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抽样检查,分析各项业务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3)评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否能够有效保障法律法规的遵循;(4)针对审计发觉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5.1.3审计要点(1)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等手续是否合法;(2)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环节是否符合法律法规;(3)企业税收筹划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等行为;(4)企业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方面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5)企业劳动用工、社会保险等方面是否合规。5.2内部规章制度合规性审计5.2.1审计目标内部规章制度合规性审计的目标是评估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保证企业内部管理有序、高效。5.2.2审计程序(1)收集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制度、人力资源制度、采购制度等;(2)对内部规章制度进行审查,分析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公司战略;(3)抽样检查内部制度执行情况,评估制度执行效果;(4)针对审计发觉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5.2.3审计要点(1)内部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2)内部规章制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3)内部制度执行是否到位,是否存在人为干预、违规操作等现象;(4)内部制度是否能够及时更新,以适应法律法规和行业发展的变化。5.3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审计5.3.1审计目标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评估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5.3.2审计程序(1)了解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2)对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评估其设计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有效;(3)对关键风险控制点进行测试,分析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4)针对审计发觉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5.3.3审计要点(1)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健全,风险管理策略是否明确;(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控制活动是否有效;(3)企业风险识别和评估是否全面、准确,风险应对措施是否得当;(4)关键风险控制点是否得到有效监控,是否存在失控现象;(5)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是否畅通,能否及时应对风险。第6章风险评估与管理6.1风险识别与评估6.1.1风险识别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全面、系统地识别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风险识别应遵循以下步骤:a)分析企业战略目标和业务流程;b)识别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c)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类和描述;d)确定风险的可能影响和潜在后果。6.1.2风险评估完成风险识别后,应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分析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b)评估风险对企业目标实现的潜在阻碍;c)运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风险优先级;d)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为后续风险应对提供依据。6.2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6.2.1风险应对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风险规避:采取措施避免风险发生;b)风险降低:通过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c)风险转移:通过保险、外包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d)风险接受:在保证企业能承受风险的前提下,接受风险的潜在影响。6.2.2风险应对措施针对不同风险,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a)制定风险应对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表;b)实施风险应对措施,保证措施的有效性;c)对风险应对措施进行监控和调整,以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d)定期对风险应对措施进行评估,以保证其持续有效。6.3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6.3.1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以下方面:a)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目标;b)设立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c)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d)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机制。6.3.2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为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企业应不断进行以下工作:a)定期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审查和评估;b)根据企业战略调整和外部环境变化,更新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c)加强风险管理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风险意识;d)建立风险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风险管理的透明度。第7章内部控制审计7.1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与流程7.1.1评价方法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常用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包括调查问卷法、现场检查法、测试法和数据分析法。以下对这四种方法进行简要介绍:(1)调查问卷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针对性问题,收集相关部门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2)现场检查法:实地查看企业各部门的内部控制措施执行情况,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3)测试法:对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测试,验证其能否达到预期效果。(4)数据分析法: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内部控制的效果。7.1.2评价流程内部控制评价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制定评价计划:明确评价范围、目标、方法、时间表等。(2)收集信息: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查阅文件等方式,收集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3)分析与评估: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4)编制评价报告:总结评价结果,指出内部控制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7.2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与评估7.2.1缺陷识别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关注以下方面的缺陷:(1)设计缺陷: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企业业务特点和风险防范需求。(2)执行缺陷: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未按制度规定操作的情况。(3)监督缺陷: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及时发觉和纠正问题。7.2.2缺陷评估对识别出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评估,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判断缺陷是否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2)缺陷的影响范围:分析缺陷对企业业务运行和财务报告的具体影响。(3)缺陷的持续性:评估缺陷是否长期存在,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7.3内部控制改进建议与跟踪7.3.1改进建议针对识别和评估的内部控制缺陷,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对存在设计缺陷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2)强化执行力: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保证制度得到有效执行。(3)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执行能力。(4)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检查,及时发觉和纠正内部控制缺陷。7.3.2跟踪为保障内部控制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企业应建立以下跟踪机制:(1)设立专门的跟踪小组,负责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2)建立内部控制改进台账,详细记录改进措施的实施进度和效果。(3)定期向管理层报告内部控制改进情况,保证管理层了解改进工作的进展。(4)对实施效果不佳的改进措施,及时调整和完善,保证内部控制持续改进。第8章信息系统审计8.1信息系统安全审计8.1.1审计目标信息系统安全审计旨在评估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保证企业信息资产的安全,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8.1.2审计内容(1)物理安全审计:对信息系统所在场所的物理安全措施进行评估,包括防火、防盗、防潮、防尘等方面的措施;(2)网络安全审计:对网络架构、安全设备、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网络安全措施进行评估;(3)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安全审计:对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程序等的安全配置和补丁管理进行评估;(4)用户权限与访问控制审计:对用户权限的分配、审批流程、权限回收等方面进行评估;(5)安全事件管理与应急响应审计:对安全事件的预防、检测、响应和恢复等环节进行评估。8.1.3审计方法采用访谈、观察、检查文档、技术测试等方法,结合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等理论,进行综合分析。8.2信息系统合规性审计8.2.1审计目标信息系统合规性审计旨在评估企业信息系统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公司内部规定,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合规性。8.2.2审计内容(1)法律法规合规性审计:对信息系统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遵守情况进行评估;(2)公司内部规定合规性审计:对公司内部制定的信息系统管理规范、操作流程等执行情况进行评估;(3)合同协议合规性审计:对信息系统相关的合同、协议等文件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估。8.2.3审计方法通过访谈、查阅相关文件、比对合规性要求,分析信息系统合规性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8.3信息系统绩效审计8.3.1审计目标信息系统绩效审计旨在评估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促进信息系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8.3.2审计内容(1)信息系统运行效率审计:对系统响应时间、处理能力、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进行评估;(2)信息系统运行效果审计:对系统功能、用户满意度、业务支持等方面进行评估;(3)信息系统投资效益审计:对信息系统投资回报、成本控制、预算执行等方面进行评估。8.3.3审计方法采用数据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估信息系统绩效,并提出改进措施。第9章人力资源审计9.1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程序审计9.1.1审计目的本节旨在评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程序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战略目标相一致。9.1.2审计内容(1)审查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程序是否健全,包括但不限于招聘、薪酬、福利、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2)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程序的实施情况,分析其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贡献;(3)检查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程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4)关注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程序的持续改进,提出优化建议。9.2员工招聘与培训审计9.2.1审计目的本节旨在评估企业员工招聘与培训工作的合规性、有效性及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契合度,保证企业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并提高员工素质。9.2.2审计内容(1)审查招聘流程的合规性和公平性,包括招聘信息发布、简历筛选、面试评估等环节;(2)评估招聘渠道的多样性和效果,分析不同渠道对企业招聘的贡献;(3)检查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包括培训内容、方式、频率等;(4)评估培训效果,分析培训投入产出比,为企业人才培养提供依据。9.3薪酬福利与绩效考核审计9.3.1审计目的本节旨在评估企业薪酬福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