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A.精细胞 B.卵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对细胞分裂的调节中相互拮抗B.环境因素能够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C.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D.在番茄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即可获得无子果实3.2020年国际马拉松夏季竞速邀请赛在西安举行,参赛选手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过程中,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保持不变B.运动过程中,线粒体内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体温显著升高C.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显著降低D.运动过程中,细胞内ATP的合成速度加快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5.如图所示为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体内激素②的分泌会增多B.寒冷环境下,下丘脑产生并分泌激素①直接导致细胞产热量增加C.图中表示反馈调节的共有2处,图中也存在分级调节D.垂体还能分泌出另一种激素,与激素③共同调节生物的生长6.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B.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C.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听毛细胞是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其纤毛、盖膜和基底膜构成了一个听觉感受效应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声音引起的振动传递到内耳后会引起纤毛发生机械偏转,使听毛细胞和盖膜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基底膜上的某些离子通道打开,使听毛细胞兴奋,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听觉。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听毛细胞的膜外某种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当盖膜和听毛细胞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基底膜上的相应离子通道会打开,该离子通过___________方式进入听毛细胞,使基底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引起听毛细胞兴奋。(2)纤毛、盖膜和基底膜构成的听觉感受效应系统能将机械振动信号转化为__________,听毛细胞的底部和听觉神经细胞的树突构成了突触,突触由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兴奋只能由听毛细胞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而不能由听觉神经细胞传递到听毛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3)声音刺激使大脑皮层产生听觉,该过程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噪声污染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的各个领域,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生活。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研究表明,强噪声会导致耳蜗听毛细胞死亡。听毛细胞的顶端纤毛浸浴在高K+浓度的内淋巴液中,当声音刺激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向某侧偏转时,纤毛上的K+通道打开,K+____________(填“内”或“外”)流使听毛细胞产生兴奋,兴奋传至听觉中枢的过程中会经历________________的信号转换。(2)研究表明,噪声会导致体内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反射性地引起肾上腺合成分泌肾上腺素增多,肾上腺素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同时会使神经系统敏感性增强,出现敏感、烦躁、易怒等表现,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角度分析,该现象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肾上腺素既可作为激素,也可作为神经递质,激素和神经递质作用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3)研究表明,噪声能抑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经过多次这样的结合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存在不同形式的信号的转化B.铃声刺激,狗不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属于无关刺激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突触结构D.食物引起味觉的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10.(10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一种带有包膜的RNA病毒。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其包膜上的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分子结合,随后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衣壳与遗传物质进入细胞内,完成感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2019-nCoV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中的黏膜和毛发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_道防线,可抵御部分病原体的侵袭。(2)多次注射恢复期康复病人的血清有助于某些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某些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或以后出现了皮肤荨麻疹、气管痉挛、呕吐等症状,医生判断其出现了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科学家正在积极研发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请结合题目信息及所学知识,为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研发提出新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下面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是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A_____,这部分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上图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之间能量传递的效率是____________。(2)第二营养级生物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是谁同化的?________(填图中字母)(3)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____消耗;②上一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____;③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4)湖泊中的有些鱼类通过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配,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属于________信息。湖泊中有些生物目前人类尚不清楚其价值,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它具有_______价值。(5)湖泊与草原都是人们获取畜牧产品的场所,通过调査草原的放牧区与未放牧区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发现,放牧区小动物的丰富度明显低于未放牧区,说明放牧不仅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改变放牧区草原群落的________结构。湖泊中有许多的细菌、真菌,主要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这类生物的活动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图示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细胞均等分裂,所以次级精母细胞。D正确。故选D。2、D【解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在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详解】细胞分裂素延缓叶片衰老,脱落酸促进叶片的衰老,二者是拮抗作用,A正确;外界因素会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例如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等的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B正确;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未受粉的番茄不能形成受精卵,所以在未授粉番茄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获得无籽番茄,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激素的种类、分布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D【解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运动过程中,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不变,A错误;B、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中直接分解,葡萄糖分解形成的丙酮酸可进入线粒体分解,B错误;C、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故血浆pH仍能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D、运动过程中,由于细胞消耗的ATP增加,故细胞内ATP的合成速度加快,D正确。故选D。4、D【解析】人脑的高级功能:位于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详解】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A正确;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B正确;C、学习和记忆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错误。故选D。5、B【解析】分析题图: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③表示甲状腺激素。【详解】A、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少,反馈调节垂体加速分泌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激素②的分泌会增多,A正确;B、寒冷时,下丘脑和垂体相继分泌激素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③(甲状腺激素),①间接导致细胞产热量増加,B错误;C、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反馈调节,图中有2处箭头表示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说明有分级调节,C正确;D、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与激素③甲状腺激素有相似的生理效应,D正确。故选B。6、A【解析】A、淀粉和脂昉水解的终产物分别是是葡萄糖和甘油、脂肪酸,A项错误;B、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B项正确;C、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均是葡萄糖,C项正确;D、糖类分子中氧原子比例较高,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D项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协助扩散②.外负内正(2)①.电信号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③.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①.不属于②.该过程未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小问1详解】听毛细胞的膜外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内,钾离子进入细胞内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钠离子大量内流,膜电位变化表现为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引起听毛细胞的兴奋。【小问2详解】纤毛、盖膜和基底膜构成的听觉感受效应系统能将机械振动信号转化为外负内正的电信号,产生兴奋,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的,兴奋在细胞间传递单向性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小问3详解】产生听觉不属于反射,因为未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反射的形成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中反射、反射弧和兴奋在细胞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8、(1)①.内②.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①.内分泌腺的活动受神经系统支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②.都需通过体液运送,都要作用于靶细胞、发挥完作用后都要被灭活,都可传递信息等(写出两点即可)(3)生来就有(先天性),不针对特定病原体(非特异性)【解析】1、神经系统可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激素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2、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黏膜等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小问1详解】依题意,听毛细胞的顶端纤毛浸浴在高K+浓度的内淋巴液中,纤毛上K+通道打开时,K+应内流使听毛细胞产生兴奋;兴奋传至听觉中枢的过程中,涉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依赖神经递质的作用,经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换。【小问2详解】交感神经兴奋可支配肾上腺增加合成分泌肾上腺素,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分泌腺活动的控制,肾上腺素可使神经系统敏感性增强,这体现了激素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递质和激素都属于信息分子,都能为靶细胞传递信息,都需要通过体液运送,发挥作用后都要被灭活等。【小问3详解】非特异性免疫是由机体抵御病原体攻击的前两道防线构成的,皮肤、黏膜等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是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因此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具有先天性和非特异性的特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答题,难度一般。9、D【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2、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皮层,属于非条件反射,此过程中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A正确;B、铃声刺激,狗不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属于无关刺激;但喂食和铃声反复结合刺激后,铃声能引起唾液分泌,此时铃声属于条件刺激,B正确;C、铃声原本不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活动发生,但喂食和铃声反复结合刺激后却形成了这种反射活动,说明此过程中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突触),C正确;D、食物引起味觉的产生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D错误。故选D。10、(1)一(2)①.康复者血浆中含有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②.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素乱(3)研发能够抑制新型冠状病毒RNA复制药物、阻止包膜上的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分子结合的药物【解析】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只能寄生在特定的活细胞内。人体的三道防线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等;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小问1详解】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鼻腔中的黏膜和毛发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小问2详解】康复者血浆中含有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多次注射能帮助某些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素乱。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小问3详解】结合题目信息可知,新型冠状病毒需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分子结合才能进入细胞内,要研发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一些治疗新思路:研发能够抑制新型冠状病毒RNA复制药物,阻止包膜上的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