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奥尔夫音乐教案_第1页
2024年奥尔夫音乐教案_第2页
2024年奥尔夫音乐教案_第3页
2024年奥尔夫音乐教案_第4页
2024年奥尔夫音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1

活动目的

通过观察图谱,感受ABA曲式。

2.欣赏音乐,感知跳音与滑音的特点。

二.活动准备

图谱、CD音乐、响板、铃鼓。

三.热身活动

复习《大象拔河》

四.节奏问候

请幼儿根据老师的节奏指令做相应的回应

五.教学导入

出示图谱,请幼儿观察画面,请幼儿说说图画里面有什么?

教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中有什?

教师:你们觉得这只小老鼠在干什么呢?教师:老鼠要给动物们送信了,我们一起跟着好

听的音乐随同老鼠送信去吧。

六.教学开展

1.播放音乐,倾听乐曲,引导幼儿说出对音乐的情感感受。

教师:小朋友们,听到这音乐,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开匕还是伤心?

老师:老师听了这听音乐,觉得很开心。

2.带领幼儿点图谱

教师:请小朋友伸出小手,我们用自己的‘手指跟着小老鼠随着音乐去送信吧,仔细观察。

给每只动物各送了几封信。

教师:小老鼠每次送完信都会做什么事情呢?(吃东西)吃了什么东西呢?4.原地律动,请

小朋友全体起立,跟随音乐模仿小老鼠走路,吃东西及喝水的姿势。

教师:现在我们跟谁小老鼠一起去给动物们送信吧,仔细想小老鼠走路是怎么样的?肚子饿

了,会怎么样吃东西,喝了,又会怎么样喝水呢?

3.乐器演奏,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响板组,敲老鼠送信的那段乐曲;一组为铃鼓组,敲

奏老鼠吃东西喝东西的那段乐曲。

七.教学导入

集体共同进行原地律动,结束课堂。

奥尔夫音乐教案2

目标:

1、了解杜鹃花与玫瑰花的颜色及形状。

2、通过肢体游戏感应歌曲中的快板、慢板。

3、在创编花的造型中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挂图P3、各色杜鹃与玫瑰幻灯片、塑料花、风车花、呼啦圈、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小草在阳光仙子和凤姑娘的帮助下,慢慢的长大了。这时候,春姑娘带着她漂亮的彩带

来了,她把彩带一扬,啊!!!不仅小草长大了,看,还有很多漂亮的花都开了。花的颜色可真

多都有些什么花呢?

认识花

师:小朋友,你们想去花园赏花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杜鹃花

放映幻灯

幼儿观察,教师介绍杜鹃花的别名、颜色,并告诉幼儿杜鹃花在每年的春天才会开。

2、玫瑰花

师:花园里的杜鹃花真美,我们再看看,还有什么花呢?谁会认识这种花?

观看幻灯,教师介绍玫瑰花的叶子、枝干,并知道玫瑰花有哪些颜色。

三、花的游戏

1、手腕花

师:春姑娘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花,你们喜欢花吗?我们一起来和花玩游戏吧!

教师扮演春姑娘给幼儿送花。

教师清唱,快板部分幼儿依乐句在自己不同肢体部位开花,慢板部分变成花仙子依乐句左右

蝌。

2、风车花

师:小花朵和小朋友在一起真开心,瞧!这是什么啊?哦,风车花也想和大家一起游戏,那

我们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和风车花玩游戏的,风车花会听音乐哦!

播放音乐,教师示范。再次播放音乐,幼儿与风车花游戏。

3、花朵与蝴蝶

师:风车花好玩吗?蝴蝶仙子闻到了花香,也飞了过来,原来蝴蝶和花朵是好朋友,你们有

没有好朋友呢?

请两名幼儿示范,一名幼儿扮演花朵,快板部分变不同花的造型。另外一名扮演蝴蝶,快板

部分花朵蹲下,蝴蝶围着花朵绕飞。

全体幼儿表演。

奥尔夫:赏花(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复习肢体律动,有节奏的模唱唱名旋律的、。

2、通过乐器演奏与肢体游戏感应断奏与圆滑奏。

活动准备:

挂图P3、手摇铃、橡皮筋、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花朵和春姑娘一起用湃,他们展开了一场花儿的宴会,所有的小动物也来了,他们都想

和春姑娘在一起,呼呼呼---------宝宝正在吹泡泡呢?原来泡泡也想过来玩游戏。

二、旋律模唱

师:你们还认识唱名泡泡吗?

1、教师画唱名,幼儿依老师所画的顺序,念出唱名。

师:泡泡飞呀飞,飞到了黄花的旁边,唱msI。

2、教师在唱名旁贴磁铁,画出旋律,引导幼再唱出其它几个旋律。

3、教师带领幼儿复习技体律动,并唱出唱名。

三、双人肢体游戏

师:请小朋友找一位好朋友,带着唱名泡泡来玩个好玩的游戏吧!

教师示范,断奏依节拍两人互点对方肢体,唱出唱名,圆滑奏两人互推手掌。

配合钢琴唱唱名,幼儿与好朋友游戏。

四、乐器、道具演奏

1、橡皮筋

师:春天到了,宝宝在家里正和唱名泡泡玩游戏,这时候,他们家里的物品听到了好吁的音

乐,也跑来一起唱歌后湃,看看,是谁呢?

出示橡皮筋,教师清唱示范拨奏与拉奏。断奏部分依拍子拨弹橡皮筋,圆滑奏随乐句拉长橡

皮筋。

播放CD,幼儿演奏。

2、手摇铃

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乐器和你们一起赏花。乐器宝宝怎么赏花呢?

断奏敲奏拍子,圆滑奏摇奏乐句。

师:我们一起去给宝宝送手摇铃花吧!

请幼儿听音乐把乐器送回。

奥尔夫音乐教案3

活动构思:

我们还尝试了多种歌曲演唱的形式。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唱。

所以我们在中班上学期就进行了以往传统音乐教育里只有大班和学前班才进行的轮唱活动也是

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的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卡农练习的含义。

2.学习轮唱歌曲的方法,初步感受轮唱歌曲独特的美。

3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并能运用说、唱等形式表现。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珠子及相应的指示卡

2.每人三套白天、夜晚的图片

3.系着橙色和绿色相间的蝴蝶结的彩带一条(蝴蝶结的数量同幼儿数量)

4.《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5.按图卡指示穿珠子

蓝色和红色的珠子各5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通过动作练习初步感受轮流的含义,教

案《奥尔夫音乐教案》。

6.排图片

每名幼儿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各三张,请幼儿尝试排图(排列图片中出现白天、夜晚、白天、

夜晚的排列比较多的时候),进一步感受自然现象轮流出现的情况。

奥尔夫音乐教案---小黄狗(说白节奏)

活动目标:

一、培养幼儿对4|4拍强弱的规律和感受

二、利用说白节奏进行语词的创作游戏

三、感受顽固节奏

活动准备:

教学CD、幼儿用书、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律动感受

1、故事导入:"小朋友的家里有小狗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只小狗……"

2、根据故事内容做动作。

3、结合音乐律动。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5、教师整合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音乐练习,并在说白的时候拍手。

6、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身体乐器的创编。

二、强弱规律的.游戏

1、教师做出强弱的声音。如跺脚与拍手。并让幼儿分辨。

2、说说白并结合强弱,如:跺脚时说小、拍肩时说眼睛。

3、引导幼儿创编强弱的动作。

Q)身体乐器-一如:拍手、拍腿等动作进行

(2)生活乐器-一地板、桌子、等物体为节奏型伴奏。

4、结合音乐练习。

三、感受顽固伴奏

1、语词创作:运用幼儿用书的提示引导幼儿进行语词的创作。

如:小黄狗,眼睛花天天都要去看花,

我爱花我看花就是不要去摘花

2、语词的呼应:

问:小黄狗怎样叫?答:汪汪汪汪汪汪汪叫

3、出示节奏卡,结合节奏卡进行练习。

4、节奏练习

1)先一起练习顽固伴奏。

2)分组练习

一组:说白节奏型一组:顽固伴奏

四、乐器合奏

1、出示乐器

2、乐器练习

1)一起练习说白节奏型

2)一起练习顽固伴奏

3、乐器合奏:说白节奏型与顽固伴奏。

幼儿用书使用说明:

1、教师引导幼^与图画节奏型转化为音符节奏型,画在小狗的下面

2、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的语词创编。

3、请幼儿把小狗的节奏型演奏出来,并注意强弱拍的表现

4、请家长在右上角记录小朋友的创作表现

奥尔夫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复习英语单词donkey和童谣。

2.学习歌曲的两个声部和三个声部的演唱形式。

3.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合唱表演,体验合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歌曲《小毛驴》、单词donkey.英语童谣。

2.教具准备:驴的图片、双响筒、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复习英语单词与童谣

1.教师运用图片,激发兴趣。

(1)、师问:看,我今天把谁请来了?(小毛驴)

(2)、让我们用英文来跟他打个招呼吧!

(3)、师问:这驴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叫什么?(donkey)

2、巩固英语童谣:donkey,

(1)、还记得关于小毛驴的英语童谣吗?(双响筒伴奏)

(2)、xxxxxx|xxxxxx|

I'malittledonkeydonkeydonkeydonkeydonkey

xxxxxx|xxxxxx|

I*malittledonkeydonkeyrunningrunningrunning

(3)、师生分句朗诵英语童谣或幼儿分组朗诵英语童谣。

二、复习歌曲、学习两个声部地演唱

1.复习歌曲,电子琴伴奏。

(1)提问:真棒!英语童谣朗诵地真好听,小毛驴的歌曲会唱吗?一起来唱一唱!

(2)师生进行巩固歌曲,集体唱歌曲《小毛驴》(电子琴伴奏)

(3)这首好听的歌曲除了可以唱出来还可以怎样?(还可以说、念出来)

(4)师生进行说歌词,用双响筒伴奏!

2.学习两声部演唱形式。

(1)我想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演唱形式,把唱歌曲不暇歌词合成起来变成两个声部来唱就

像唱小乌龟那样分声部来唱.

(2)还记得谁来做第一声部的主旋律的?是唱歌曲还是说歌词做音乐的主旋律?

(3)谁来做第二声部的衬词?

(4)要求:坚持自己的声部,不要让衬词或主旋律唱丢了。

(5)集体尝试两个声部的演唱形式,再进行个别分组两个声部演唱展示。

(6)交换声部练习两个声部合唱,并评价提醒不足之处。

三、认识加花、学习三个声部地演唱

1.欣赏师幼表演的三个声部合唱。

你们唱得真好听,我也想来唱一唱,邀请我的好朋友和我一起来合唱。请仔细听好,我们唱

得是不是都一样?哪里不一样?

2.发现第三声部的不司,认识加花:不骑不骑,赶集赶集,哎

3.提问:在什么时候唱第三声部的加花。

4.将幼儿分成三部分,进行尝试三个声部的.演唱形式。

要求:掐准唱第三声部加花的时间。

5.交换声部练习三个声部合唱,并评价提醒不足之处。

四、活动升华、体验分声部合唱的乐趣

1.今天我们学习两种合唱方法,有分两个声部的唱法,还有分三个声部的唱法,让我们的

歌曲变得更加好听有趣了。

2.邀请客人老师在舞台上进行正式的合唱表演,体验管唱的乐趣。

3.今天唱了这么好听的歌曲,现在可以让我们的嗓子休息一下,保护好嗓子,争取下次唱得

更好更完美。(轻音乐声中结束)

奥尔夫音乐教案5

活动名称:

奥尔夫音乐

活动内容:

《奥尔夫音乐》

活动目标:

1、听辨一种声音的音源;

2、增强幼儿听辨音色的能力

活动准备:

碟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带领幼儿一起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让幼儿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

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以前都玩过哪些游戏?带领幼儿一起回忆,让幼儿对自己所玩的游戏

能够有更深层的认识;

(2)、我们所玩的游戏都分别叫什么名字呢?(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来)如:捉迷减、抢

椅子……

同时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想到的这些游戏的.玩法也告诉我们,对于能够大胆说出来的小朋友,

教师应表示认可,给予鼓励。

2、对我们刚才回忆到了我们以前所玩的游戏中,捉迷藏,通常我们所玩的过程中,都是一

个人藏起来,而另一个人去找,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我们把一个小朋友的眼睛蒙起来,让他去

抓他身边的伙伴。

3、规则:

(1)、教师播放出音乐《听》,先让幼儿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

(2)、教师出示铃鼓,将一名幼儿的眼睛蒙上,其余的幼儿都围在他的周围,教师在不同

的位置拍打铃鼓,让蒙眼的幼儿听随声音的方向去抓身边的小朋友,鼓励每位幼儿都参与游戏中

去,反复练习,互换游戏角色,感觉其中的乐趣。

奥尔夫音乐教案6

歌词:小小蛋儿把门升,一只小鸡钻出来,黄绒绒,胖乎乎,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唱起来。

材料准备:成长鸡嵌版,自制蛋壳,毛砌'鸡,唱歌小鸡、上眩小鸡。

乐器准备:三角板

操作过程:

1、宝宝端正姿势,手起,问好,

2、律动:丰收之歌

3、复习:请宝宝上前做蝴蝶曲目的碰铃部分表演。

4、引题:

教师出示一只鸡蛋,问宝宝这是什么?用成长鸡板讲解小鸡成长过程:小鸡从妈妈的肚子里

出来时是一颗鸡蛋,小鸡就藏在蛋里面。等小鸡成大了的时候,它就敲破蛋壳,从蛋壳钻出来,

并且渐渐长大。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歌就是讲小鸡从蛋壳呈钻出来的样子。

5、串联歌词:打开自制蛋壳,取出毛绒小鸡,边做边念歌词。

6、(收回所有道具)老师把小鸡出蛋壳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为了专心

的听歌曲,我们要把眼睛闭起来。

闭眼睛念一遍

7、念唱歌曲:跟着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节奏: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

唱一遍这首歌.手起,注意,可奏时手不打节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的提示语:摇头),

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是节奏)

8、乐器伴奏:出示哑铃,和着歌曲两拍一次:我4'脍唱这首歌了,现在可以用我们的乐

器来给这首歌伴奏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的乐器还是碰铃,因为我们要仔细复习碰铃的.使用

方法,为以后的复杂乐器的学习打好基础。

出示:小小鸡蛋把门升,一只小鸡钻出来。

教师把乐器按宝宝人数放成一排,请宝宝上前取乐器

提示宝宝随意练习敲打、刮奏乐器,同时在老师说"收"时停止

和着音乐用乐器伴奏。提示宝宝大声唱歌词

清宝宝把乐器摆回老师,面前,老师收回乐器

请宝宝坐在老师的位置,面对着家长进行乐器的表演,老师在对面做提示动作。

表演结束提示家长给予鼓励和宝宝鞠躬答谢,并坐回自己的位置

9、体态律动:老师示范动作表演歌曲内容:首先讲解两手食指、拇指相对做小鸡尖尖的

嘴,在示范两手合拢成鸡蛋的形状。宝宝跟做。

老师念歌词,边做边作:两手合拢在打开,一只手钻出(小小蛋儿把门开,一只小鸡钻出来),

双臂合抱摇摆身体(黄茸茸,胖乎乎)、手指做小鸡尖嘴的样子,按节拍点动(叽叽叽叽叽

唱起来)

宝宝跟老师学做。放歌曲做背景音乐(注意音量较低]

10、游戏律动:请宝宝站起来,老师用身体示范鸡蛋打开的样子:蹲下,两臂合抱,然

后两臂推开做开门的样子(小小蛋儿把门开),边站起右手从中间向上举至面前,(一直小鸡钻

出来你),其余动作同上

宝宝跟做

11、总结: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老师总结:小鸡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习了用乐器给

这首歌伴奏,还做了小鸡的表演。小鸡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现在把好朋友小鸡画出来,带回家,

在家里让小鸡和我们一起唱歌。出示小鸡出壳图,提示图上小鸡穿花色的衣服,清宝宝给空白的

小鸡图涂色。要注意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

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身后。在位置上坐好,,放在膝盖上。

17、手起,宝宝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7

1、在熟识乐曲构造并会随乐律动嬉戏的根底上,探究为乐曲匹协作适的乐器并能看指挥大

胆地进展演奏。

2、根据身体动作的示意,探究用铃鼓的‘不同方法演奏B段;在嬉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

累加大鼓并进展合乐演奏。

1、阅历:幼儿已欣赏过“超级玛丽"的电玩嬉戏并会随乐律动嬉戏

2、物质:相关图谱、音乐、铃鼓、圆舞板、碰铃各8套,大鼓一套

1、随乐进展超级玛丽的律动嬉戏,再次感受嬉戏情节的乐趣

2、看图谱分角色再次表演嬉戏情节

Q)总结图谱与身体律动的关联,整理玛丽闯关的道路

(2)看图谱,分角色表演动作

3、探究为乐曲匹协作适的“乐器武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展间关演奏嬉戏

Q)根据身体动作的示意,探究用(铃鼓)的不同使用方法匹配B段;用(圆舞板)和(碰铃)匹配A

段音乐并分段演奏

(2)看指挥完好随乐演奏(ABA),初步感受用"乐器武器〃进展闯关的乐趣(第一关)

(3)在嬉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进展合乐演奏。(第二关)

①根据故事情节进展探究在(毒蘑菇)处累加大鼓,成功或失败根据幼儿演奏状况而定。

②假设听到的是失败的音乐,师幼共同争论失败的缘曰,再次进展闯关演奏。

(4)交换"乐器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进展闯关的乐趣(第三关)

4、局部幼儿律动嬉戏,局部幼儿乐器伴奏,完好随乐闻关表演(终极挑战)

5、完毕,退场

奥尔夫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感知音的强弱,以丝巾为媒介进行表现。

2.在熟悉音乐结构和乐曲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掌握音乐的强与弱,并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丝巾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1.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丝巾)别小看它,我的丝巾在音乐里会骸瞬哦!我们一起来

听听看

2.幼儿听音乐。

二、音乐分析

一提问:谁来说说看,音乐中的丝巾从头到尾跳的舞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幼川艮据讲述进行动作创编--提问:听上去感觉很有力的这部分音乐你的丝巾怎么来跳舞?

出示图谱

除了做这样的动作同洋有力的音乐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跳?(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做一做,

各自做各自想做的动作)

--提问:播放轻柔的音乐(方法同上)出示图谱

总结:听上去很有力的部分是音乐的强,听上去很轻柔的部分是音乐的弱。

三、一起来条丝巾舞

1、丝巾准备好,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来目丝巾舞,注意强弱的区分。(幼儿分别根据图谱

展示)

2•分角色游戏引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有力的部分由谁来演合适(男孩子),轻柔的部分

呢?(女孩子),好!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反复游戏数次结束。

中班奥尔夫音乐《快乐的丝巾舞》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在上一天进行了试教,部分环

节在黄老师和学科组长的指导下有了调整和改动,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教师的引

导语恰当,对幼儿的.情绪调动很到位。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太注重个别儿童的发言,忽视了

对其他幼儿的关注和表现,这也是作为一个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担心没有

举手的孩子会回答错问题,导致教师无法顺利的展开下面的教学环节,影响教学展示的效果。其

次,这节课如果能增加形象的图谱,对于幼儿的记tZ和表现会更有帮助的。

奥尔夫音乐教案9

目标:

L感知音的强弱,以丝巾为媒介进行表现。

2.在熟悉音乐结构和乐曲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掌握音乐的强与弱,并进行表演。

3.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准备:

音乐、丝巾过程:

一、引入课题1.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丝巾)别小看它,我的丝巾在音乐里会跳舞哦!我们

一起来听听看2.幼儿听音乐。

二、音乐分析一提问:谁来说说看,音乐中的丝巾从头到尾跳的舞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讲述进行动作创编一提问:听上去感觉很有力的这部分音乐你的丝巾怎么来跳舞?

出示图谱除了做这样的动作,同样有力的音乐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跳?(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做一

做,各自做各自想做的动作)一提问:播放轻柔的音乐(方法同上)出示图谱总结:听上去很有力的

部分是音乐的强,听上去很轻柔的部分是音乐的弱。

三、一起来条丝巾舞L丝巾准备好,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丝巾舞,注意强弱的区分。

(幼儿分别根据图谱展示)3•分角色游戏引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有力的部分由谁来演合适:男孩

子),轻柔的部分呢?(女孩子),好!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反复游戏数次结束。

20xx年12月中班奥尔夫音乐《快乐的丝巾舞》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在上一天进行

了试教,部分环节在黄老师和学科组长的指导下有了调整和改动,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比较

顺利。教师的引导语恰当,对幼儿的.情绪调动很到位。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太注重个别儿童

的发言,忽视了对其他幼儿的关注和表现,这也是作为一个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临场应变的

能力,担心没有举手的孩子会回答错问题,导致教师无法顺利的展开下面的教学环节,影响教学

展示的效果。其次,这节课如果能增加形象的图谱,对于幼儿的记t冷口表现会更有帮助的。

奥尔夫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感应xxxO的节奏,感受四分音符休止符,

2、皮质乐器音效探索与听辩;

3、感受利用肢体表现休止符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鼓、小鼓各五个,铃鼓人手一个,软垫人手T分,配套图片、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宝宝很乖的睡着了,小精灵想试试宝宝是不是真的’睡着了,他演奏起了动动鼓……

二、音色听辩,暖身

1、完整欣赏儿谣一遍后提问

有哪些乐器?

2、介绍大鼓、小鼓、玲鼓及感知三种乐器的音色,并且为每种乐器制定一个动作。

3、第二遍欣赏儿谣,拍膝念语词一遍,“敲三下"时根据音色做指定动作。

4、音色听辩游戏

幼儿做睡着状,老师边问"小xx小XX睡着了没?"边用不同的鼓敲节奏。学生敲不同音色

的鼓用指

定动作做回应"小XX小XX没睡着!”

三、感应xXX0的节奏

1、肢体律动,感应节奏

(1)来了哪些动物呢?谁会学他们的叫声和动作?

(2)配合语词,作出动物的动作,并将语词替换成动物的叫声,空拍处做不发声,躲起来

状。

2、道具操作,感应节奏

(1)配合语词念儿谣,于“敲三下"时用正确的演奏方式,按节奏敲奏软垫,空拍时捂住

软垫,做不出

声状。

大鼓:软垫直立,手臂敲奏

小鼓:软垫平放,双手轮奏

铃鼓:一手拿软『手拍奏

3、乐器演奏,感应节奏

分三种角色按语词节奏演奏三种鼓,空拍处抱住乐器。

四、皮质乐器音色探索

1、音色模拟与创编

人手一只铃鼓,师幼共同讨论如何模拟演奏出三种动物的叫声幼儿创编出后教师进行总结。

2、根据上一环节中创编的音色为儿谣伴奏

老鼠:点点点——吱吱吱

花猫:抓抓抓一哺哺嘀

小狗:提援援一旺旺旺

奥尔夫音乐教案11

歌词:

马儿来了,马儿来了,马儿会跑马儿也会跳,弟弟看见了拍手哈哈笑

材料准备:

可站立马、马鞭、纸偶马、会跑动的

乐器准备:

双响筒

操作过程:

1、宝宝端正坐姿,"手起"问好。

2、律动:闪烁小星

3、复习:请宝宝上前做上一首曲目中使用三角铁伴奏的表演。提示家长鼓励和宝宝答谢。

4、引题:

今天有一只四条腿的小动物来跟宝宝做朋友,它跳起来可快了,还发出“哒哒哒哒"的‘声

音,是谁呀?出示马

串讲歌词:

有一天,弟弟正在玩耍,忽然看见从远处跑来一匹马,它又会跑又会跳,样子象老师手中的

这匹小马一样,非常可爱。弟弟看见了,高兴得拍着手,哈哈笑了起来。

5、闭眼听一遍曲目:

(收回所有道具)老师把〃国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为了很专心的听歌曲,我们要把眼睛闭起来。

6、念唱歌曲:

跟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节奏: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唱一遍这首歌。

手起,注意间奏时手不打节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的提示语:摇头)

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是继续)

7、乐器伴奏:

出示双响筒,和着歌曲伴奏,8拍:

我们会唱这首歌了,现在可以用我们的乐器来给这首歌伴奏了.

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件乐器叫双响筒,左手拿起双响筒,右手握琴槌快速敲击两侧。

示范第一句

教师把乐器按宝宝人数放成一排,请宝宝有秩序的上前取乐器

提示宝宝随意练习敲打、刮奏乐器,同时在老师说“收”时停止

和着音乐节拍,让宝宝通过不同的方式感觉节奏。

放歌曲做游戏的背景音乐

12、总结: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

老师总结:小马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习了用乐器给这首歌伴奏,还做了小马的表演。小

马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现在把好朋友小马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小马和我们一起唱歌。出

示小马图,提示图上小马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小马图涂色。要注意涂色要均匀,涂

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

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身后,在位置上坐好,手放在膝盖上。

13、手起,宝宝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12

好朋友

1、引导幼儿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示音乐节奏,尝试用身体的各部位做动作和同伴打招呼。

2、感受和好朋友一起参与音乐游戏的乐趣。

CD音乐。

一、肢体点名游戏“宝贝在哪里".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和好听的音乐做游戏,我们的身体也做好准备了吗?手到了吗?肩膀到了

吗?让我们的身体先来唱唱歌。

二、肢体意识游戏,故事引出课题,熟悉感受“好朋友”音乐旋律及节奏。

1、师:有一个小朋友菲菲,第一次来幼儿园,很害怕,因为一个人都不认识,没关系,我

们小朋友和他一起做朋友,好吗?

(第一次听音乐)教师边引导幼儿听音乐,边轻轻叙述音乐中的.节奏变化。

2、刚才小宝找到了很多朋友吗?让我们再来找一遍朋友,看看找到了几个好朋友?(听音乐第

二遍)让幼儿倾听并分辨音乐中的节奏变化。听听音乐里每次长音部分找朋友找了几个呢?鼓励幼

儿边听音乐边在长音部分做和好朋友打招呼的动作。

3、刚才小朋友见到好朋友了,怎样和好朋友打招呼啊?

还有哪里会打招呼?肩膀会吗?手会吗?

鼓励幼儿大胆随音乐表现并在长音部分做各种打招呼的动作。

(第三次听音乐)原来可以找那么多的好朋友啊,做那么多的动作和朋友打招呼呢,一次比一

次多呢。

三、集体互动游戏"我的好朋友"。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拉手跳舞随音乐游戏两遍,在音乐中长音部分引导幼儿互相用各种身体动

作问好打招呼。(听音乐游戏两遍)

四、结束:听音乐开着火车和好朋友去外面玩游戏。

奥尔夫音乐教案13

小白兔

歌词:红眼睛,白皮袄,小白兔,相貌好、后脚长又大,前脚短又小,走起路来一蹦又一跳,

材料准备:毛绒白兔,会动或会叫白兔、上玄小兔

乐器准备:响板、手鼓、三角铁

操作过程:

1、宝宝"手起”问好,

2、律动:闪烁小星

3、引题:

有一个小动物,它长着红红的眼睛,雪白的毛绒,还有两只长长的大耳朵,走起路来蹦蹦跳

跳的,是哪位小动物呀?

4、串讲歌词:

拿出道具,将小白兔的外貌特征:他又红红的眼睛,拜拜的皮袄,相貌很好看,他的前脚短

又小,后脚长又大,走起路来一蹦又一跳。

(收回所有道具);老师把小兔子的故事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为了很专心的听歌曲,我们要把眼睛闭起来。

闭眼听一遍曲目

5、念唱歌曲:

跟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复习三拍节奏: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唱一遍这首歌。

手起,注意问奏时不打节拍,轻轻的摇动身体,(老师对W宝的提示语:摇头),

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的提示语是继续)

6、乐器伴奏:同样的方法用手鼓、响板、三角铁练习三拍节拍

7、体态律动:发小白兔的'玩具给宝宝玩耍,请宝宝观察,收回玩具

请每个宝宝说出并模仿小白兔蹦跳的样子,老师总结、并请宝宝跟做。

请宝宝站起来,和老师跟做歌词的内容:红眼睛(指向眼睛),白皮袄(从上到下祚手),

小白兔,相貌好(左右摇晃身体),后脚长又大,前脚短又小(分别指向退和胳膊)走起路来一

条有一蹦(学兔子蹦跳)

8、游戏律动:宝宝带上小白兔的头饰分组做蹦跳比赛

放歌曲做游戏的背景音乐

9、总结:

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

老师总结:小白兔的歌曲我们也会唱了,也学会了用乐器给这首歌伴奏,还做了小白兔的表

演。小白兔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现在把好朋友小白兔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小兔子和我们

一起唱歌。出示兔子图,提示图上小兔子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兔子图涂色。要注意

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

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身后。在位置做好,手放在膝盖上。

10、手起

宝宝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14

1、倾听音乐并能分辨出"狐狸"和"猎人"不同音乐形象的乐段旋律。

2、在教师引导下创编动作表现音乐,体验自由表现和创造的快乐。

3、激发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

乐曲、玩具枪。

(一)律动《合拢放升》

(为欣赏音乐做如下准备:

1、情绪上的准备:乐曲欢快轻松,调动幼1闱极愉快的情绪反应,为感受乐曲作准备。

2、动作上的准备彳聿动基本上是手上动作组合,而需要幼儿创编的动作也基本是手臂动作,

这样在动作上做了一个铺垫。)

(二)欣赏音乐,自由表现音乐。

(老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小乐段都按带着问题倾咛音乐

一自由创编动作表现音乐的顺序让幼儿主动欣赏音乐、自由表现音乐,对于幼儿创编的动作不做

统一要求,鼓励幼儿进行音乐创造,让他们感受活动的'快乐。)

师:森林里有一只小狐狸,它可调皮啦,在大树中间跑来跑去,一会儿跑到这棵大树下,一

会儿又跑到那棵大树后,这只小狐狸还非常聪明,看见猎人来了,它会赶紧藏好,当猎人走远了,

它又会跑出来。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狐狸和猎人谁天了?

1、欣赏A段乐曲,表现猎人。

(1)听一遍:谁来了?小朋友知道猎人会干什么吗?谁来学学小猎人。

(2)猎人走几步就会开一枪,猎人可以怎样开枪?(不同方位)

(3)听音乐学做猎人,

2、欣赏B段乐曲,仓蝙动作表现音乐。

(1)如果你是小狐狸,会怎样跑?

(2)用手指做狐狸,身体做森林,动作表现音乐。

3、完整欣赏音乐,老师小结,幼儿大胆做动作表现音乐。

4、分角色扮演

(1)老师做猎人,幼儿扮狐狸,进行音乐游戏。

(2)请个别幼儿做猎人。

5、创编活动

(音乐欣赏更侧重发展音乐的感受与体验能力,而不特别注重发展音乐的表演技能。所以幼

儿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