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1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1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1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1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1一.选择题(共8小题)1.《国语•楚语》记载:“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一记载充分表明传统美的本质特征在于对称和谐.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如图,在AB、AC上各取一点E、D,使AE=AD,连接BD、CE相交于点O,再连接AO、BC,若∠1=∠2,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2对 B.3对 C.4对 D.5对3.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A.1,2,3 B.0.3,0.4,0.5 C.,2, D.7,24,254.按下列给出的各条件,能画出大小、形状固定的△ABC的是()A.AB=2,BC=3,AC=5 B.AB=2,BC=3 C.AB=2,BC=3,∠ABC=50° D.∠A=70°,∠B=60°,∠C=50°5.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只有丙6.如图,已知AD⊥BD,AC⊥BC,E为AB的中点,则△CDE一定是()A.直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7.如图是三角形按常见关系进行分类的图,则关于P、Q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P是等边三角形,Q是等腰三角形 B.P是等腰三角形,Q是等边三角形 C.P是直角三角形,Q是锐角三角形 D.P是钝角三角形,Q是等腰三角形8.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把3个小正方形涂上阴影.下列各图中,这三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10小题)9.如图,在△ABC中,AB=AC,∠A=36°,BD平分∠ABC交AC于点D,点E为AB的中点,连接DE.则∠ADE的度数是.10.如图,已知,AE∥BD,若要用“角边角”判定△AEC≌△DCE,则需添加的一组平行线是.11.已知△ABC≌△DEF,∠A=53°,∠B=57°,则∠F=.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cm,另一边长为7cm,则它的周长为.13.一直角边长为5,斜边长为13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14.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CD=3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cm.15.如图,在△ABC中,∠BAC=90°,AB=AC=5,点D在AC上,且AD=2,点E是AB上的动点,连结DE,点F,G分别是BC,DE的中点,连结AG,FG.当AG=FG时,线段AG的长为.16.△ABC中,AB=AC=10cm,BC=16cm,AD⊥BC于D,则AD=.17.如图,AD是△ABC的中线,E是AB的中点,连接DE.若△ABC的面积为24,则△BDE的面积为.18.如图,点D、E分别在AB、AC上,BE与CD相交于点O,连接AO,如果AB=AC,AD=AE,那么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对.三.解答题(共10小题)19.在Rt△EBC中,∠EBC=90°,点A在EB边上,且CA=BE.以AC为斜边作Rt△DAC,使得B、D两点在直线AC的异侧,且∠DAC=∠E,AD与EC交于点F.(1)求证:∠DCF=∠ACB;(2)求证:CF=AD;(3)过点A作AH⊥EC,垂足为H.求证:EH=AF.20.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如图所示,点A,B,O都在格点上,求∠AOB的度数.21.请按以下要求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用直尺和圆规作△DEF,使得△DEF≌△ABC,并指出判定△DEF≌△ABC的依据(请在作图区内画图).22.如图,点C是AE上一点,CD交EB于点F,CF=DF,EA∥DB.求证:EF=BF.23.(1)如图1,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以AD为直径作半圆O,半圆O经过点C.若△ABC的面积为10,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作一个三角形,使所作三角形的面积等于5.(2)如图2,在△ABC中,DE∥BF,EF∥AB,若△ABC的面积为10,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作一个三角形,使所作三角形的面积等于5.24.如图,在Rt△ABC中,∠C=90°,AB=10,BC=6.(1)作图:在AC边上找一点E,使得点E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求EC的长.25.(此题需要写出括号内的定理理由,已知、已证、已作、等量代换、等式性质这五条理由不需要写)如图,已知Rt△ABC,∠ACB=90°,作AD⊥AB且AD=AB,联结CD,过点B作CD的垂线(垂足为点E),与过点A作AC的垂线交于点F,联结CF.(1)求证:△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联结AE,求证:AE平分∠DEF.26.在四边形ABCD中,AB∥CD,AB=CD,AE⊥BD于点E,CF⊥BD于点F.求证:(1)△ABE≌△CDF;(2)BF=DE.27.已知:如图,点B,E,C,F有同一直线l,AB∥DE,且AB=DE,BE=CF,试判断线段AC与DF的数量关系以及位置关系.并证明.28.如图1,点C、D在直线AB上,∠ECF=∠EDF,∠EDF+2∠EDA+2∠F=180°.(1)求证:∠ACE=∠BCF;(2)求证:DE=DF;(3)如图2,延长EC、FD交于点G,在直线AB上取点H,连接GH、FH,若CF=CD+CE,EG=HD+HG,∠FHD=∠CED,求∠CFH的值.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国语•楚语》记载:“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一记载充分表明传统美的本质特征在于对称和谐.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C,D选项中的图形都不能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B选项中的图形能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如图,在AB、AC上各取一点E、D,使AE=AD,连接BD、CE相交于点O,再连接AO、BC,若∠1=∠2,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2对 B.3对 C.4对 D.5对【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认真观察图形,确定已知条件在图形上的位置,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由易到难,仔细寻找即可.【解答】解:①在△AEO与△ADO中,,∴△AEO≌△ADO(SAS);②∵△AEO≌△ADO,∴OE=OD,∠AEO=∠ADO,∴∠BEO=∠CDO,在△BEO与△CDO中,,∴△BEO≌△CDO(ASA);③∵△BEO≌△CDO,∴BE=CD,BO=CO,OE=OD,∴CE=BD,在△BEC与△CDB中,,∴△BEC≌△CDB(SSS);④在△AEC与△ADB中,,∴△AEC≌△ADB(SAS);⑤∵△AEC≌△ADB,∴AB=AC,在△AOB与△AOC中,,∴△AOB≌△AOC(SAS),综上所述,图中全等三角形共5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A.1,2,3 B.0.3,0.4,0.5 C.,2, D.7,24,25【考点】勾股数.【分析】欲判断是否为勾股数,必须根据勾股数是正整数,同时还需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解答】解:A、12+22≠53,所以不是勾股数,故不符合题意;B、0.3,0.4,0.5都不是正整数,所以不是勾股数,故不符合题意;C、,2,都不是正整数,所以不是勾股数,故不符合题意;D、72+242=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所以是勾股数,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数,解答此题要用到勾股数的定义.4.按下列给出的各条件,能画出大小、形状固定的△ABC的是()A.AB=2,BC=3,AC=5 B.AB=2,BC=3 C.AB=2,BC=3,∠ABC=50° D.∠A=70°,∠B=60°,∠C=5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AB+BC=2+3=AC,不能构成三形,故A不符合题意;B、AB=2,BC=3,不符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所以不能画出形状、大小确定的三角形,故B不符合题意;C、AB=2,BC=3,∠ABC=50°,符合SAS,能画出形状、大小确定的三角形,故C符合题意;D、∠A=70°,∠B=60°,∠C=50°,不符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所以不能画出形状、大小确定的三角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答的关键是熟练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5.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只有丙【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得出乙和丙与△ABC全等,甲与△ABC不全等.【解答】解:乙和△ABC全等;理由如下:在△ABC和图乙的三角形中,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所以乙和△ABC全等;在△ABC和图丙的三角形中,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AS,所以丙和△ABC全等;不能判定甲与△ABC全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6.如图,已知AD⊥BD,AC⊥BC,E为AB的中点,则△CDE一定是()A.直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可得DE=AB,CE=AB,可得DE=C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选择.【解答】解:∵AD⊥BD,AC⊥BC,E为AB的中点,∴DE=AB,CE=AB,∴DE=CE,∴△CDE一定是等腰三角形.故选:C.【点评】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将AB作为纽带,得到DE=CE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是三角形按常见关系进行分类的图,则关于P、Q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P是等边三角形,Q是等腰三角形 B.P是等腰三角形,Q是等边三角形 C.P是直角三角形,Q是锐角三角形 D.P是钝角三角形,Q是等腰三角形【考点】三角形.【分析】根据三角形的边或角进行分类.【解答】解:A、应该是Q是等边三角形,P是等腰三角形,原说法不正确;B、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P是等腰三角形,Q是等边三角形,原说法正确;C、P、Q应该是根据边的不同进行分类,另外直角三角形与锐角三角形是并列关系,原说法不正确;D、P、Q应该是根据边的不同进行分类,钝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分类标准不同,原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底和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8.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把3个小正方形涂上阴影.下列各图中,这三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考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即可.【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二.填空题(共10小题)9.如图,在△ABC中,AB=AC,∠A=36°,BD平分∠ABC交AC于点D,点E为AB的中点,连接DE.则∠ADE的度数是54°.【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ABC=∠C=72°,然后利用BD平分∠ABC交AC于点D求得∠ADB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得∠ADB的度数即可.【解答】解:∵AB=AC,∠A=36°,∴∠ABC=∠C=×(180°﹣36°)=72°,∵BD平分∠ABC,∴∠ABD=∠DBC=36°,∴∠ABD=∠A,∵点E为AB的中点,∴∠AED=90°,∴∠ADE=90°﹣∠A=54°,故答案为:54°.【点评】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的性质,难度不大.10.如图,已知,AE∥BD,若要用“角边角”判定△AEC≌△DCE,则需添加的一组平行线是AC∥D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已知有∠AEC=∠DCE,CE=EC.若要用“角边角”判定△AEC≌△DCE,则需证明∠ACE=∠DEC.此二角是内错角,所以需添加的一组平行线是AC∥DE.【解答】解:∵AE∥BD,∴∠AEC=∠DCE.又CE=EC,∴当∠ACE=∠DEC时,△AEC≌△DCE.(ASA)此时有AC∥DE.故答案为AC∥DE.【点评】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平行线的判定,属基础题.11.已知△ABC≌△DEF,∠A=53°,∠B=57°,则∠F=7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A=53°,∠E=∠B=57°,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ABC≌△DEF,∠A=53°,∠B=57°,∴∠D=∠A=53°,∠E=∠B=57°,∴∠F=180°﹣∠D﹣∠E=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A,∠E=∠B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cm,另一边长为7cm,则它的周长为19cm或20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分6cm是腰长和底边两种情况,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是否能够组成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形的周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若6cm是腰长,则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6cm、6cm、7cm,能够组成三角形,周长=6+6+7=19(cm),若6cm是底边长,则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6cm、7cm、7cm,能够组成三角形,周长=6+7+7=20(cm),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9cm或20cm.故答案为:19cm或20cm.【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13.一直角边长为5,斜边长为13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先求出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的长,根据三角形面积的不同方法计算可以求得斜边的高的长度.【解答】解: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长为:,∴斜边上的高线长=,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根据面积法求斜边的高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CD=3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3cm.【考点】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出CD=DE,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如图,过D点作DE⊥AB于点E,则DE即为所求,∵∠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CD=DE(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CD=3cm,∴DE=3cm.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15.如图,在△ABC中,∠BAC=90°,AB=AC=5,点D在AC上,且AD=2,点E是AB上的动点,连结DE,点F,G分别是BC,DE的中点,连结AG,FG.当AG=FG时,线段AG的长为.【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连接DF,AF,EF,证明△AFD≌△BF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E=2,进而求出AE,根据勾股定理计算,求得AG,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连接DF,AF,EF,在△ABC中,AB=AC=5,∠CAB=90°,∴∠B=∠C=45°,∵点G是DE的中点,点F是BC的中点,∴AG=DG=EG,AF=BF,AF⊥BC,∠DAF=45°,∴∠DAF=∠B=45°,∵FG=AG,∴FG=DG=EG,∴△DFE是直角三角形,且∠DFE=90°,∵∠DFA+∠AFE=∠BFE+∠AFE=90°,∴∠DFA=∠EFB,在△AFD和△BFE中,,∴△AFD≌△BFE(ASA),∴AD=BE=2,∴AE=5﹣2=3,在Rt△ADE中,DE===,∴AG=D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ABC中,AB=AC=10cm,BC=16cm,AD⊥BC于D,则AD=6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根据等于三角形性质求出BD,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即可.【解答】解:∵AB=AC=10cm,BC=16cm,∴BD=CD=8cm,AD⊥BC,由勾股定理得:AD===6cm,故答案为:6cm.【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求出AD的长.17.如图,AD是△ABC的中线,E是AB的中点,连接DE.若△ABC的面积为24,则△BDE的面积为6.【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分析】由AD是△ABC的中线,E是AB的中点,得到S△ABD=S△ABC,S△BED=S△ABD,推出S△BED=S△ABC,又△ABC的面积为24,即可求出△BDE的面积.【解答】解:∵AD是△ABC的中线,∴BD=CD,∴S△ABD=S△ABC,∵E是AB的中点,∴S△BED=S△ABD,∴S△BED=S△ABC,∵△ABC的面积为24,∴△BDE的面积为×24=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关键是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S△BED=S△ABC.18.如图,点D、E分别在AB、AC上,BE与CD相交于点O,连接AO,如果AB=AC,AD=AE,那么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5对.【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先根据“SAS”证明△ABE≌△ACD,则BE=CD,∠ABE=∠ACD,所以BD=CE,再根据“AAS”证明△BOD≌△COE,然后根据“SSS”证明△BCD≌△CBE,同样方法可得△AOD≌△AOE,△AOB≌△AOC,从而可判断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5对.【解答】解:在△ABE和△ACD中,,∴△ABE≌△ACD(SAS),∴BE=CD,∠ABE=∠ACD,∵AB=AC,AD=AE,∴BD=CE,在△BOD和△COE中,,∴△BOD≌△COE(AAS),在△BCD和△CBE中,,∴△BCD≌△CBE(SSS),同理可得△AOD≌△AOE,△AOB≌△AOC,综上所述,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5对.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三.解答题(共10小题)19.在Rt△EBC中,∠EBC=90°,点A在EB边上,且CA=BE.以AC为斜边作Rt△DAC,使得B、D两点在直线AC的异侧,且∠DAC=∠E,AD与EC交于点F.(1)求证:∠DCF=∠ACB;(2)求证:CF=AD;(3)过点A作AH⊥EC,垂足为H.求证:EH=A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EBC=90°,∠ADC=90°得∠DAC+∠DCA=90°,∠E+∠ECB=90°,由于∠DAC=∠E,则∠DCA=∠ECB,由此可得出结论;(2)先证△ACF和△ECA相似得CF:CA=CA:CE①,再证△ACD和△ECB相似得CA:CE=AD:BE②,由①②得:CF:CA=AD:BE,然后根据CA=BE可得出结论;(3)作△ABC的外接圆⊙O,交CE于H,连接AH,BH,则AC为⊙O的直径,由此得AH⊥EC,∠EBH=∠ACH,由此可依据“ASA”判定△EBH和△ACF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1)∵Rt△DAC是以A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ADC=∠EBC=90°,∴∠DAC+∠DCA=90°,∠E+∠ECB=90°,∵∠DAC=∠E,∴∠DCA=∠ECB,即∠DCF+∠ECA=∠ACB+∠ECA,∴∠DCF=∠ACB;(2)∵∠DAC=∠E,∠ACF=∠ECA,∴△ACF∽△ECA,∴CF:CA=CA:CE①,∵在Rt△DAC中,AC为斜边,∴∠D=90°,∴∠D=∠EBC=90°,又∵∠DAC=∠E,∴△ACD∽△ECB,∴CA:CE=AD:BE②,由①,②得:CF:CA=AD:BE,∵CA=BE,∴CF=AD;(3)作△ABC的外接圆⊙O,交CE于H,连接AH,BH,如图所示:∵∠EBC=90°,∴AC为⊙O的直径,∴∠AHC=90°,即AH⊥EC,∵点B,H都在⊙O上,∵∠EBH=∠ACH,在△EBH和△ACF中,∠EBH=∠ACH,CA=BE,∠DAC=∠E,∴△EBH≌△ACF(ASA),∴EH=AF.【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如图所示,点A,B,O都在格点上,求∠AOB的度数.【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连接AB,∵AO=AB==,OB==2,∴AO2+AB2=OB2,∴∠OAB=90°,∴△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45°.【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1.请按以下要求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用直尺和圆规作△DEF,使得△DEF≌△ABC,并指出判定△DEF≌△ABC的依据(请在作图区内画图).【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利用尺规作DE=BC,DF=BA,EF=CA,根据SSS即可判定△DEF≌△ABC.【解答】解:作图如下:△DEF就是所求,判断依据是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2.如图,点C是AE上一点,CD交EB于点F,CF=DF,EA∥DB.求证:EF=B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得∠CEF=∠DBF,结合对顶角相等,利用AAS即可判定△CEF≌△DBF,即有EF=BF.【解答】证明:∵EA∥DB,∴∠CEF=∠DBF,在△CEF与△DBF中,,∴△CEF≌△DBF(AAS),∴EF=BF.【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并灵活运用.23.(1)如图1,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以AD为直径作半圆O,半圆O经过点C.若△ABC的面积为10,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作一个三角形,使所作三角形的面积等于5.(2)如图2,在△ABC中,DE∥BF,EF∥AB,若△ABC的面积为10,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作一个三角形,使所作三角形的面积等于5.【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分析】(1)连接OC,OB,△OBC即为所求作.(2)连接DF,BE交于点O,连接AO,OC,△AOC即为所求作.【解答】解:(1)如图,△BOC即为所求作.(2)如图,△AOC即为所求作.【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24.如图,在Rt△ABC中,∠C=90°,AB=10,BC=6.(1)作图:在AC边上找一点E,使得点E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求EC的长.【考点】作图—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1)作出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E;(2)连接BE,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FB=90°,EA=BE,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设EC=x,则EB=8﹣x,根据勾股定理得x2+62=(8﹣x)2,解x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点E即为所求;(2)连接EC,∵EF是BC的垂直平分线,∴∠EFB=90°,EA=BE,在Rt△ABC中,∠C=90°,AB=10,BC=6.∴AC===8,设EC=x,则EB=8﹣x,在Rt△BC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x2+62=(8﹣x)2,解得x=,∴EC=.【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5.(此题需要写出括号内的定理理由,已知、已证、已作、等量代换、等式性质这五条理由不需要写)如图,已知Rt△ABC,∠ACB=90°,作AD⊥AB且AD=AB,联结CD,过点B作CD的垂线(垂足为点E),与过点A作AC的垂线交于点F,联结CF.(1)求证:△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联结AE,求证:AE平分∠DE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1)由AD⊥AB于点A,AF⊥AC,得∠BAD=∠CAF=90°,则∠DAC=∠BAF=90°+∠BAC,由BF⊥CD于点E,得∠BED=90°,可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推导出∠D=∠ABF,而AD=AB,即可证明△ADC≌△ABF,得AC=AF,所以△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作AI⊥CD于点I,AH⊥FB于点H,由△ADC≌△ABF,得CD=FB,由S△ADC=S△ABF得CD•AI=FB•AH,则AI=AH,再证明Rt△AIE≌Rt△AHE,得∠AEI=∠AEH,所以AE平分∠DEF.【解答】证明:(1)∵AD⊥AB于点A,AF⊥AC,∴∠BAD=∠CAF=90°(垂直定义),∴∠DAC=∠BAF=90°+∠BAC,∵BF⊥CD于点E,∴∠BED=90°(垂直定义),∴∠D+∠AGD=180°,∠ABF+∠EGB=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BF交CD于点G,∴∠AGD=∠EGB(对顶角相等),∴∠D=∠ABF(等角的余角相等),在△ADC和△ABF中,,∴△ADC≌△ABF(ASA),∴AC=AF,∴△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作AI⊥CD于点I,AH⊥FB于点H,∴∠AIE=∠AHE=90°(垂直定义),∵△ADC≌△ABF,∴CD=F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S△ADC=S△ABF(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CD•AI=FB•AH(三角形的面积公式),∴AI=AH,在Rt△AIE和Rt△AHE中,,∴Rt△AIE≌Rt△AHE(HL),∴∠AEI=∠AEH(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AE平分∠DEF(角平分线定义).【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等角的余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面积等式证明线段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证明△ADC≌△ABF是解题的关键.26.在四边形ABCD中,AB∥CD,AB=CD,AE⊥BD于点E,CF⊥BD于点F.求证:(1)△ABE≌△CDF;(2)BF=D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AAS证明△ABE≌△CDF即可;(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E=DF,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证明:(1)∵AB∥CD,∴∠ABE=∠CDF,∵AE⊥BD,CF⊥BD,∴∠AEB=∠CFD=90°,在△ABE和△CDF中,,∴△ABE≌△CDF(AAS);(2)由(1)可知,△ABE≌△CDF,∴BE=DF,∴BE﹣EF=DF﹣EF,即BF=D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已知:如图,点B,E,C,F有同一直线l,AB∥DE,且AB=DE,BE=CF,试判断线段AC与DF的数量关系以及位置关系.并证明.【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