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0古诗文阅读综合练习(一)综合练习01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2022·河北·元氏县第四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沛公①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封项羽为长安侯。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高祖本纪》有删改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自以精兵三万人……大破汉军。汉军皆走……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②,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③。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④。”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⑤。”(节选自《项羽本纪)【注】①沛公,汉高祖刘邦。②孝惠,刘邦的嫡子;鲁元,刘邦之女。③本段史料在《高祖本纪》中没有写双方军队的人数,第四处省略号后的故事在《高祖本纪》中没写。④太公,此指刘邦的父亲。⑤本段故事在《高祖本纪》中也没写。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B.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C.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D.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中”,古地域名,“关”指玉门关,“关中”泛指玉门关以西战国末秦之故地。B.符,中国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征调兵将的凭证,用铜、玉、竹、木等制成,双方各执一半,合二为一方有效,如兵符、虎符等。C.弃市,是死刑的一种,自商周时即有。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称“弃市”。D.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时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向北方朝见天子,故以北面指称臣。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杀秦王子婴,说明刘邦宽厚仁德容人;但他也有极端自私、薄情的阴暗一面,比如为了自己逃命,几次从车上推下自己的亲生儿女。B.刘邦进入咸阳后,丝毫不为重宝女色所动,直接封闭府库,还军霸上。这足以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的方面。C.与项羽的屠烧做法形成对照,刘邦入关后与民约法三章,废除秦朝苛法,秋毫无犯,赢得了秦地人民的拥护,人心所向为他日后打败项羽奠定了基础。D.就节选部分而言,《高祖本纪》对刘邦多有赞美,哪怕是顺手一笔写了刘邦的本性,也是淹没在刘邦能从谏如流、宽政爱民的众多信息之中,而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则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刘邦的冷酷无情与无赖形象。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2)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5.刘邦攻入咸阳后,老百姓为什么会喜悦相迎?【答案】1.D2.A3.B4.(1)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2)我和项羽作为臣子一块儿接受了怀王的命令,相约结为兄弟,这样说来,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一定要煮了你的父亲,就希望你能分给我一杯肉汤。5.刘邦宽厚待人,并与当地百姓约法三章,废除秦法;当老百姓送牛羊酒食时,刘邦也不肯接受。【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道旁投降。“素车白马”共同作“秦王子婴”的谓语,“素车白马”不能断开,所以可以排除AB;“封”为动词,“皇帝符节”是其宾语,“封”不能放在前一句上,所以可以排除C。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A.“‘关’指玉门关,‘关中’泛指玉门关以西战国末秦之故地”错,“玉门关”应为“函谷关”。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B.“丝毫不为重宝女色所动”“直接”错。“欲止宫休舍”说明他还是觊觎秦宫中的财宝美色的,不是丝毫不为所动;“乃”字说明“封秦重宝财物府库”并非刘邦本意初衷,是经过樊哙、张良劝谏后才采取的举措。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行”,巡视;“告谕”,讲明情况;“飨”,慰劳。(2)“北面”,面向北方,此处指向北拜怀王作臣子;“约为”,相约结为;“若、而”,都是代词,你。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结合“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与父老约,法三章”“余悉除去秦法”,可知,刘邦宽厚待人,并与当地百姓约法三章,废除秦法;结合“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可知,当老百姓送牛羊酒食时,刘邦也不肯接受,笼络民心。参考译文:秦二世三年(前207),楚怀王任命沛公为砀郡太守,封为武安侯,封项羽为长安侯。和诸将相约,谁先进入函谷关平定关中,就让谁在关中做王。……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军队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项羽于是向西行进,一路屠杀,焚烧了咸阳城内的秦王朝宫室,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遭毁灭的。秦地的人们对项羽非常失望,但又害怕,不敢不服从他。《高祖本纪》这一年春天,汉王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兵马,共五十六万人,向东进兵讨伐楚国。项王……自己率领精兵三万人……把汉军打得大败。汉军四处逃散……汉王才得以带领几十名骑兵慌忙逃离战场……汉王在路上遇见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把他们带上车,一块儿西逃。楚军骑兵追赶汉王,汉王感到情况危急,就把孝惠帝、鲁元公主推落车下,滕公夏侯婴每次都下车把他俩重新扶上车,这样推下扶上有好几次。滕公对汉王说:“虽然情况危急,马也不能赶得再快,可是怎么能把他们扔掉呢?”就这样,姐弟俩才得以脱险。就在这个时候,彭越几次往返梁地,断绝了楚军的粮食,项王为此深感忧虑。他做了一张高腿案板,把汉王父亲太公搁置在上面,向汉王宣告说:“现在你如果不赶快投降,我就把太公煮死。”汉王说:“我和项羽作为臣子一块接受了怀王的命令,相约结为兄弟,这样说来,我的老子也就是你的老子,如果你一定要煮了你的老子,就希望你能分给我一杯肉汤。”《项羽本纪》(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2022·河北·元氏县第四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干戈王中①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鹡鸰②音断云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安得中山千日酒③,酩然直到太平时。【注】①王中:南宋末诗人。②鸰: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只要一只离群,其余的就都鸣叫起来,寻找同类。③中山千日酒:传说中一个中山人造的酒,饮后能醉千日。泛指美酒。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戈”泛指武器,多借指战争。诗题暗示了诗歌中的环境特点。B.首联点题,“欲何之”暗示了战乱波及范围之广,而诗人自己也一事无成。C.颔联以王粲和杜甫自比,表明其颠沛的行踪和忧伤的情怀与他们完全一样。D.全诗充满了悲愤之情,但文字读来较为轻淡,情感表达比较委婉。7.诗的最后两联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请简要分析。【答案】6.C7.①借物抒情(或者“比喻”)。“鹡鸰”比喻漂泊异地的兄弟,表达了思念之情。“乌鹊巢寒”句说自己在外流离失所,像月夜里的乌鹊一样找不到栖息的树枝。②用典。“乌鹊”语出曹操《短歌行》,表达怀才不遇的怨愤。“中山千日酒”表达期盼太平的美好愿望。③反问。尾联运用反问句,表达对现实(统治者)的不满之情。【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表明其颠沛的行踪和忧伤的情怀与他们完全一样”中“完全一样”错误,从诗句来看,“大纲”是“大致相似”,“小样”是“差不多相像”,选项曲解诗歌意思。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鹡鸰音断云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前一句中“鹡鸰”为鸟,古人常用此鸟来比喻兄弟;“乌鹊巢寒”句说自己在外流离失所,像月夜里的乌鹊一样找不到栖息的树枝;“音断云千里”是说兄弟相隔千里,此处借助比喻表达对兄弟的思念之情;后一句是说归依无主,怀才不遇,这里用典故,曹操《短歌行》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里既有比喻,也使用典故,表达怀才不遇的怨愤。“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时”,“中山千日酒”使用典故,《搜神记》中说,中山人狄希,能酿造一种千日酒,人饮用后会一醉千日,相传刘玄石曾因饮了此酒,醉而不醒,家人以为其死去而埋葬之,千日后,酒家得知此事,让刘家掘坟开棺,刘刚好醒来,这里使用这个典故,表达对太平的期盼;“安得”使用反问,以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022·河北张家口·高一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侍坐》中,孔子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琵琶行》中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3)“明月”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多用以表达思乡、怀人等情感,请写出含有“明月”意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以”“毋”“涯”“逢”。综合练习02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2022·山东泰安·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烛之武退秦师》)乙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B.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C.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D.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指礼节、仪式等道德规范,先秦有《周礼》《仪礼》《礼记》等流传后世。B.寡人,指寡德之人,古代的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后来成了他们的谦称。C.行李,指外交使者,早在春秋战国时已沿用;今常指行旅的人出行所带的东西。D.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吏,后来也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敬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侃侃而谈,有理有据,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5.乙文中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结果是怎样的?并说明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答案】1.A2.B3.C4.(1)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2)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5.秦军撤兵,秦国帮助郑国设置戍守才离去(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秦穆公明白其中利害(“利益”,或“利”)。【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句意:那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一下!“夫”,指示代词,与“晋”关系紧密,不可断开,排除B;“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之间不可断开,排除C;“阙”的宾语是“秦”,应在“秦”后断句,“利(于)晋”,省略句,“于晋”属于状语后置,之间不可断开,排除D。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古代的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后来成了他们的谦称”错误。“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就谦称自己是“寡人”。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C.“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错误,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鄙”,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地;“焉”,哪里,怎么;“陪”,增加。(2)“因”,凭借;“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侵损;“与”,亲附、结交;“知”通“智”,明智。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归纳要点的能力。由“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可知成功劝退了秦师,还订立盟约,并且留下将领帮助郑国戍守边疆。由“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可知原因为: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秦王看清了利害关系。参考译文:甲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一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乙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城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儿话的工夫就在(郑国)将要灭亡的时候保全了郑国,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让秦穆公背叛了晋国而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而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与晋国)旧日的恩情,招来(晋国)新的怨恨;舍弃成功,走向危难。(如果)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2022·山东枣庄·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金陵怀古(其四)王安石忆昨天兵下蜀江,将军谈笑士争降。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破堞自生新草木,废宫谁识旧轩窗!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前半部分是对宋太祖夺取金陵、统一全国勋业的歌颂,后半部分则为寄托兴亡的感慨。既有丰富情感,也有独到见解。B.首联回顾往事,写赵宋的王者之师在挥戈南下、进军金陵的时候,没有经过什么艰苦战斗就降服了敌国,好似摧枯拉朽。C.颔联写作为帝王仪仗的军旗不再飘扬,同时用了龙泉宝剑的典故表明敌国君主“紫气”不在,大势已去。D.颈联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都是从今昔对比角度发出的无限感慨。7.本诗尾联与《桂枝香·金陵怀古》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表达有何不同?【答案】6.C7.①《桂枝香·金陵怀古》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典故,表达出对六朝竞逐奢靡而相继灭亡的悲叹之情,同时提醒北宋统治者要奋起变革,才可避免重蹈覆辙。②《金陵怀古(其四)》的尾联写到用不着为历史搔首惆怅,还是开怀畅饮这美酒吧!表达历史更替具有必然性,无须伤感和惆怅的达观之情,联隐含着诗人对历史兴亡的独特感受。【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都是从今昔对比角度”错误。本诗颈联“破堞自生新草木,废宫谁识旧轩窗”将眼前残破的城楼、废旧的宫殿与新生的草木形成对比,对赵宋王朝的衰败发出无限感慨,不是今昔对比。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本诗尾联“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意思是:用不着为这些旧事搔首惆怅,还是开怀畅饮这玉杯中的美酒吧。尾联隐含着诗人对历史兴衰的独特感受:千百年来,历史朝代的兴亡更替具有必然性。人们对此无能为力,也无需伤感惆怅。《桂枝香·金陵怀古》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了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此句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不是商女忘记了亡国之恨,是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才使亡国的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同时提醒北宋统治者要奋起变革,才可避免重蹈覆辙。(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022·山东枣庄·高一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问志时,采用温和自谦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为弟子们营造一个平等、轻松的环境。(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3)杜甫《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尔”“毋”“衰”“凝”“坼”“乾坤”。综合练习03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2022·湖北鄂州·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效杨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独孤及、梁肃最称深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山阳令,量移江陵府掾曹。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十五年,征为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会镇州杀田弘正立王廷凑令愈往镇州宣谕愈既至集军民谕以逆顺辞情切至廷凑畏重之改吏部侍郎。转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镇州/杀田弘正/立王廷凑/令愈往镇州宣谕/愈既至/集军民谕以逆顺/辞情切至/廷凑畏重之/B.会镇州杀田弘正/立王廷凑/令愈往镇州宣谕/愈既至/集军民/谕以逆顺/辞情切至/廷凑畏重之/C.会镇州/杀田弘正/立王廷凑/令愈往镇州宣谕/愈既至/集军民谕以逆顺辞/情切至/廷凑畏重之/D.会镇州杀田弘正/立王廷凑/令愈往镇州宣谕/愈既至/集军民/谕以逆顺辞/情切至/廷凑畏重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指在我国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B.元和,中国封建王朝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C.禁中,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D.礼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等职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自幼成为孤儿,学习刻苦,后来专心追随名家潜心学习古文,锐意进取,欲振兴一代文风,赢得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广泛赞誉。B.韩愈之所以能考中进士,除文章写得好之外,也与贵人相助有一定的关系,后来在仕途上的发展也较为顺利,先后多次得到重用。C.面对朝廷中派系纷争的弊端,韩愈曾写几千字的文章批判这件事,但是皇帝非但不听,反而很生气,最后将韩愈贬为山阳县县令。D.在镇州出现叛乱之际,韩愈接受朝廷任命前往处置,对聚集的镇州军人和百姓,他言辞恳切,晓之以理,使得王廷凑也很敬重他。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2)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5.文中说韩愈“拙于世务”,这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答案】1.B2.A3.A4.(1)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极力为他传扬好名声,因此(韩愈)在当时很快就出了名。(2)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此韩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5.①韩愈曾为裴均凡俗鄙陋的儿子裴锷写了一篇序文,在文中直呼其字,这件事被人抓住把柄,最后被贬。②韩愈撰写《平淮西碑》时,多处记述裴度的事迹,而忽略了首功之臣李愬,结果碑文被下令磨掉,换他人重新撰写并刻石。【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适逢镇州杀掉了田弘正,拥立王廷凑。朝廷命令韩愈前往镇州宣谕。韩愈到达(镇州)后,召集军人和百姓,将叛逆和归顺的道理给他们讲明白,话语和情感非常恳切,王廷凑畏惧又敬重他。第一个“镇州”指镇州人,“镇州杀田弘正”是主谓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以逆顺”是“谕”的后置状语,“辞情”作“切至”的主语,“辞情切至”前断开,排除D。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A.我国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称为“祭酒”。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赢得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广泛赞誉”错。根据“独孤及、梁肃最称深奥,儒林推重”可知,“赢得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广泛赞誉”的应是文中的独孤及和梁肃。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故相”,曾担任过宰相;“延”,传扬;“誉”,好名声。(2)“喧”,传播;“坐”,因为;“改”,改任或被贬。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可知,韩愈曾为裴均凡俗鄙陋的儿子裴锷写了一篇序文,在文中直呼其字,这件事被人抓住把柄,最后被贬。结合“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可知,韩愈撰写《平淮西碑》时,多处记述裴度的事迹,而忽略了首功之臣李愬,结果碑文被下令磨掉,换他人重新撰写并刻石。参考译文: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不做官也不出名。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需要等待别人激励督促。大历、贞元年间,文坛风气是比较崇尚古文,模仿杨雄和董仲舒的议论文,而独孤及和梁肃被称为模仿的最好,赢得了知识分子的广泛尊敬。韩愈跟随他们游学,精心钻研模仿,想振兴一代文风。等到考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为他传扬好名声,因此(韩愈)在当时很快就出了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请韩愈作他的巡官。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他去做佐官。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后来调他去做四门博士,再后来升为监察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好好负责。宫市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韩愈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但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贬到山阳县做县令,后来酌情转到江陵府作掾曹。韩愈自己觉得自己很有才,但却常被朝廷排挤贬黜,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自明心志。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因为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作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又提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然后被封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有看着韩愈不顺眼的人,翻出他以前的旧事,说韩愈曾经降职到江陵府期间,荆南节度使裴均用比较优厚的条件招待韩愈,裴均的儿子裴锷凡俗鄙陋,近日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序文为裴锷送行,竟然直呼他的字。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此韩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请韩愈作他的行军司马。淮西和蔡这两个地方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首都长安,凭借功劳授予他刑部侍郎,还下诏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中韩愈多处记述裴度的事迹。而当时最早进入蔡州捉拿吴元济的应该是李愬,他的功劳最大,李愬很不服气。李愬的妻子常出入皇宫,于是(向宪宗)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并刻石。元和十五年,韩愈被召入朝授任国子祭酒,转任兵部侍郎。适逢镇州杀掉了田弘正,拥立王廷凑。朝廷命令韩愈前往镇州宣谕。韩愈到达(镇州)后,召集军人和百姓,将叛逆和归顺的道理给他们讲明白,话语和情感非常恳切,王廷凑畏惧又敬重他。后改任吏部侍郎。又转任京兆尹,兼任御史大夫。韩愈在长庆四年十二月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2022·湖北鄂州·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思远人张籍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去去人应者,年年草自生。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野桥”“春水”烘托分别的场景,虽显凄清,却无黯然销魂之感。B.颔联中运用叠字,既写出分别时间之久,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无限感慨。C.颈联通过写路途遥远和没有信使往来的现实,传递出了对友人的牵挂之情。D.整首诗语言平实质朴,自然流畅,在构思上看似寻常,但其实却颇具匠心。7.请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的妙处。【答案】6.B7.①尾联通过“杨柳”“秋蝉”这些典型的意象,寓情于景,充分渲染了离别的伤感。②全诗以景起笔,尾联以景结情,首尾呼应,含蓄而蕴藉。③尾联侧重实写眼前之景,与首联做到了虚实结合,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对生命无常的无限感慨”有误。应是通过人与草的对比,表现年华易逝的感伤以及对远人的思念之情。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炼句的能力。手法上,尾联写景,抓住了“杨柳”“秋蝉”两个点染离别和相思的意象,景中含情,寓情于景,表现了离别的感伤;结构上,尾联“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以景结情,与首联“野桥春水清”同为写景句,首尾呼应,使诗歌结构严整。情感上,“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为眼前所见所闻之景,此联更重实写,写眼前之景,而首联“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是诗人回忆送别的情景,首尾呼应,一虚一实,虚实结合,思念之情更加浓厚。(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022·湖北·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一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告诫最高统治者,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修仁政,济苍生,他形象化地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刻地表明人民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必须审慎地对待,千万不可轻忽。(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为天下理财
不为征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覆”“慎”。综合练习04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2022·湖南·新邵县第三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B.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C.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D.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跽,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古人席地而坐,双膝着地,要起身先挺直上身。C.参乘,又称骖乘,陪乘或陪乘的人。古时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又一人在右,称车右或骖乘。由武充任,负责警卫。D.怀王,名心,是战国时楚怀王之孙。项梁起兵,立他为王,也称楚怀王。破秦后,项羽尊他为义帝,后来又令人把他杀了。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出身低微,以杀狗为生,当初和高祖在丰县起兵,高祖为沛公,樊哙为舍人,跟从沛公攻打沛县、胡陵、方与。B.樊哙胆识不凡,衷心为君。高祖一度病重,不肯见人,樊哙率众闯入,以赵高作乱之事警示高祖。高祖一笑而起。C.樊哙有勇有谋。鸿门宴上,项庄舞剑,威胁沛公安全时,樊哙毅然闯入军帐,面对项羽慷慨陈词,明为责备项羽,实则为沛公开解。D.樊哙生性豪爽。在项羽帐中,大口喝酒,生食猪腿,不仅没有被项羽治罪,反而赢得了项羽的称赞。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②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5.面对一个粗鲁无礼的樊哙,项羽为什么不杀反而对他惺惺相惜呢?【答案】1.D2.A3.A4.(1)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2)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5.项羽其人,力能扛鼎,天生对武力崇拜,樊哙正好也是这种类型。所谓英雄爱英雄、好汉重好汉。【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高祖曾经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他。群臣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高祖尝病甚”句意完整,“甚”作“病”的补语,补充说明“病”的程度,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B;“上独枕一宦者卧”句意完整,“上”作“枕”的主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错。《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当初和高祖在丰县起兵,高祖为沛公,樊哙为舍人,跟从沛公攻打……”错。时间和事件不一致,从文中来看,第一段说“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由此可知,刘邦称沛公,樊哙为舍人,是在攻下沛县之后。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虎狼”,名词作状语,像虎狼一样;“如”,如恐,唯恐;“举”,尽;“叛”,背叛。(2)“故”,……的原因;“……者,……也”,判断句式;“出入”,进入;“非常”,意外的变故。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项羽其人,力能扛鼎,这种人对武力的崇拜是天生的,樊哙正好也是这种类型。当樊哙听到张良说刘邦可能有危险时,直接强行闯入,打破了当时那种微妙的局面。樊哙不管他们那一套,毫无保留的将当初项羽和刘邦的约定说出来(先入关中者为王),并且批评项羽说,刘邦做到仁至义尽了,你现在却想杀掉功臣,没有道理。被樊哙彻底揭穿之后,项羽感到确实有些理亏,所以,刘邦溜走他也没有生气。樊哙的这些特点致使项羽对他惺惺相惜。参考译文:
舞阳侯樊哙,沛县人。以屠狗为职业,和高祖一起隐藏(在芒山和砀山一带)。最初樊哙跟随高祖在丰邑起兵,攻下沛县。高祖做了沛公,以樊哙为舍人。樊哙跟随沛公进攻胡陵、方与,回军驻守丰邑,在丰邑一带击败泗水郡郡监的军队。
……
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他。群臣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樊哙等人见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再说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高祖笑着从床上起来。(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羽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羽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未煮熟的猪的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羽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关中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羽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以上厕所为由,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
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于是离去。……(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2022·湖南衡阳·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寒食上冢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上坟途中,道路狭窄,桥面危险,突出逝者葬地偏远,烘托诗人祭奠的无奈。B.颔联由远及近,写枫树外远山朦陇,麦田边破屋孤立,寂静之景寄寓诗人沉郁之情。C.颈联写春风吹来,大地变暖,宿草由枯转青;添新路,暗示添新坟,读之倍觉凄凉。D.尾联中的“自”与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句中的“自”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7.诗人为何说“进节只愁余”?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答案】6.A7.①这清冷寂寥的寒食节使我愁情满怀。②春风依旧,斯人不在,平添新坟,使我充满物是人非的愁苦。③以景衬情,宿草转青,梨花空自绽放,使诗人增添思念逝者的感伤。【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能力。A.“桥面危险”错误。“桥危”的“危”是高的意思,不是险。“无奈”也不准确,应该是“伤感”。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理解能力。“时节只愁予”中“时节”指的是寒食节。“愁”为使动用法,使……发愁,所以这句话是说这祭奠亲人的时节使我愁情满怀。文中写到“宿草春风又”,即去岁的草根今年又长出草来了;“梨花自寒食”,即梨花从清明开始开放。写出了时节使春草转青,梨花绽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万物都充满生机,只有“我”愁情满怀,充满物是人非的感慨。本诗的题目是“寒食上冢”,作者去给逝者上坟,却描写了春草、梨花的生机勃勃,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诗人以花草之无情反衬自己内心思念逝者的感伤。(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022·湖南·新邵县第二中学高一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侍坐》章中子路认为,如果由他来治理夹在大国中间、有军队来攻打、又有饥荒的千乘之国,等到三年,便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词人以白绢、箭簇来比喻登高望远时所见的深秋时节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3)《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澄”“练”“簇”“坼”“乾坤”“浮”。综合练习05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2022·广东广州·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昔者越王句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子赣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赣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试矣,能试有所长,非苟而已也。(《史记·货殖【注】列传》,有删改)【注】货殖: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B.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C.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D.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湖,指江河湖海。《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中的“江湖”即为此义。B.昆弟,文中指兄弟,后也比喻亲密友爱。陈鸿《长恨歌传》“叔父昆弟皆列位清贵,爵为通侯”中的“昆弟”即“亲密友爱”的意思。C.糟糠,文中指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后多用来指曾经共患难的妻子,如《东坡志林·梁贾说》中的“居富贵者不易糟糠”。D.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周朝初官至太师,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后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货殖生利,要洞悉“时”“用”。在计然看来,要善于将“时”与“用”二者相对照,了解货物何时为人所需,货物贵到极点时,就要及时卖出。B.谋财兴家,应择地、择时、择人。范蠡功成身退后选择陶邑隐居,借助陶邑的位置优势,随机应变,与时逐利,富有之后,行仁德之事。C.子赣不仅学业有成,且经商有道,故能平交诸侯。子赣善于贱买贵卖,获利丰厚,他曾结驷连骑,以束帛之币前往原宪之处炫耀。D.白圭擅长把握市场行情,捕捉商机,强调随机应变,且能节欲修身,坚守仁德,果敢决断,正确取舍,其经商之道常被后人效仿。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2)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5.根据文意,简要概述句践能够灭吴称霸的原因。【答案】1.D2.B3.C4.(1)计然的策略有七条,越国只用了其中五条就达到目的(实现了雪耻的愿望)。既然用于治国很有效,我要把它用于治家。(2)使孔子的名声传扬天下,是子贡在人前人后帮助的结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得势而更加显赫吧?5.①采用计然之策,治国理政;②坚持十年,使国家富强;③重赏兵士,使兵士们勇于作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句践按照计然的策略)治国十年,越国富有了,能用重金赏赐兵士,使兵士们不顾箭射和石击去冲锋陷阵,就像口渴时得到水一样,终于向强大的吴国报了仇,又在中原地区检阅军队,号称“五霸”之一。“厚赂战士”,“厚赂”意为“用重金赏赐”,偏正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士赴矢石”,“矢石”在这里指“箭射和石击”,是“赴”的宾语,与“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遂报强吴”,“强吴”是“报”的宾语,“报强吴”的意思是“向强大的吴国报了仇”,“遂报强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B.“陈鸿……中的‘昆弟’即‘亲密友爱’的意思”解说错误,“昆弟”在此处为“兄弟”的意思。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以束帛之币前往原宪之处炫耀”于文无据,原文为“子赣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意思是“而子赣却乘坐四马并辔齐头牵引的车子,携带束帛的礼物前去访问、馈赠诸侯”。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七”,有七条;“得意”,得行其意,达到目的;“施”,用。(2)“得”,得到;“益彰”,更加显著;“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是判断句,“……者……也”表判断。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与本题相关的内容在文章第一段,通过阅读第一段可知,“句践能够灭吴称霸的原因”可用一句话概括——“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修之十年,国富”是指句践按照计然的策略治国十年,使国家变得富有、强大,据此可得出①和②。“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是指越国富有之后重赏兵士,使兵士们不顾箭射和石击去冲锋陷阵,勇于作战,据此可概括出③。参考译文:从前,越王句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于是任用范蠡、计然。计然说:“知道要争斗,就要做好准备;了解货物何时为人所需求购用,才算懂得货物。善于将时与用二者相对照,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情况就能看得很清楚了。旱时,就要备船以待涝;涝时,就要备车以待旱,这样做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积贮货物的常理,应当务求货物完好,没有滞留的货币。买卖货物,凡属容易腐败和腐蚀的货物不要久藏,切忌囤积以求高价。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货物钱币要使它像流水一样流通周转。”(句践按照计然的策略)治国十年,越国富有了,能用重金赏赐兵士,使兵士们不顾箭射和石击去冲锋陷阵,就像口渴时得到水一样,终于向强大的吴国报了仇,又在中原地区检阅军队,号称“五霸”之一。范蠡已经协助越王洗雪了被困于会稽山之耻,便慨然长叹道:“计然的策略有七条,越国只用了其中五条就达到目的(实现了雪耻的愿望)。既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甲乙双方关于新能源研发的合同
- 宁德2025年福建宁德市周宁县事业单位招聘2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旅游贷款用途实施合同3篇
- 2024年物业购买预售合同(最高额抵押部分)3篇
- 2025定制家具销售合同范本
- 新建理发椅用曲木胶合板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玻璃探测器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柴油发电机组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商超设备项目立项报告
- 非金属粉末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
- 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军队文职(新闻专业)招聘考试(重点)题库200题(含答案解析)
- 药学概论-第八章-药事管理学
-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三-国开(CQ)-国开期末复习资料
-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002-国开机考复习资料
- 2025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完整版)
- 2024-2020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试题汇编 (解读及范文)
- 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例讨论
- C语言程序设计(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