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基础积累文本阅读名著阅读写作提升_第1页
专题09基础积累文本阅读名著阅读写作提升_第2页
专题09基础积累文本阅读名著阅读写作提升_第3页
专题09基础积累文本阅读名著阅读写作提升_第4页
专题09基础积累文本阅读名著阅读写作提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9基础积累+文本阅读+名著阅读+写作提升(解析版)班级姓名(一)基础积累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我变成一朵金色花,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藏在新叶里匿(ruò)笑。B.你沐浴(yù)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C.我们园里最初开三帝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zǐ)妹。D.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jī)斜。【答案】B【解析】A.匿(ruò)笑——(nì)。B.三帝莲——三蒂莲。C.攲(jī)斜——(qī)。故选B。2.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云宵感慨人声鼎沸花团锦簇B.严厉驾驶截然不同全神贯注C.脊梁跨进浑为一谈人迹罕至D.缠络暮名不求甚解废寝忘食【答案】B【解析】A项中“宵”应写作“霄”;C项中“浑”应写作“混”;D项中“暮”应写作“慕”。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夏天的雨来得猛烈,总是淅淅沥沥下一阵,让人觉得酣畅极了。B.任何不称职或者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C.班长对同学们说:“我现在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讲,请大家一定要洗耳恭听。”D.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说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喋喋不休个没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淅淅沥沥:一般指小雨落下的声音。不合语境。B不可救药:后泛指病重到无药可治。也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不能挽救的地步。不合语境。C洗耳恭听: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不合语境。D喋喋不休,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符合语境。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更加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B.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C.运载火箭海上成功发射,探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D.地铁3号线6月6日试运营,标志着南宁市正式迈入站城一体化的3.0时代。【答案】D【解析】A.两面对一面,前后不一致,把“否”去掉;B.缺少宾语,应在“最基本的”的后面加上“权力”;C.用词不当(或前后不搭配),应把“探询”改为“探索”。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古希腊人,《伊索寓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成熟、最完备的寓言集。B.《女娲造人》告诉我们人生来就有贫富贵贱之分,那些富贵人是女娲亲手捏成的。C.《天上的街市》作者借助联想和想象描绘天街的美好图景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且坚信光明一定会到来。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刻画了一个被人们误解、怀才不遇的神灵形象。

【答案】C【解析】A.《伊索寓言》的作者不是伊索,是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B.“告诉我们人生来就有贫富贵贱之分”是错误的。D.与课文内容不符。

按原文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2)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潇潇秋雨抒发自己对妻子的深沉思念。(4)“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这句格言强调的是做学问要善于思考。《论语》中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潼关》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潼关壮阔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自古逢秋悲寂寥尚思为国戍轮台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寂寥、戍、罔、殆、簇”等字词容易写错。(二)文本阅读(一)父亲芥川龙之介这事发生在我上中学四年级的时候。那年秋天,学校组织了一次从日光到足尾的历时三天的修学旅行。出发那天,我连早饭也没正经吃就从家里跑出去了。虽然,坐电车到火车站,连二十分钟也用不了,但还是不由得感到着急。

天公不作美。阴沉沉的。

这当儿,开来一辆减价加班车。车上很挤,我好容易才抓住拉手。这时有人从背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早上好!”

我赶紧回头一看,原来是能势五十雄。他也跟我一样,身穿深蓝色粗斜纹哔叽制服,将大衣卷起来搭在左肩上,缠着麻布绑腿,腰上挂着饭盒包儿和水壶什么的。

能势和我毕业于同一个小学,又进了同一个中学。他成绩一般,功课没有特别好的,也没有特别不好的。不过有些事他倒来得乖巧,流行歌曲只要听上一遍就能把曲调背下来。旅途中晚上住旅馆,他就神气活现地给大家表演。吟诗、说书、相声、魔术,他样样来得。他还擅长比手划脚、挤眉弄眼来逗人,在同学中颇有人缘。

我们聊着天,电车到站了。

走进火车站一看,时间还早,同学才到了两三个。我们照例兴致勃勃地聊起天来。在我们这个年龄,都以“老子”代替“我”,自鸣得意。伙伴们大谈对这次旅行的估计,议论旁的同学,并说些老师的坏话。

“老泉可诡啦。那家伙有一本教员用的英文读本,听说事先他连一回也没温习过哩。”

“平野更诡。据说考试的时候,他把历史年代都写在指甲上。”

“说起来,老师也诡。”

“可不是诡吗!本间连Feceive这个字是i靠先还是e靠先都拿不准,他就靠那本教师用的读本好歹糊弄着教呢。”

我们开口一个“诡”,闭口一个“诡”,没一句正经话。我们当中没有一个老实人,其中尤以能势的形容最损,也最俏皮。

“能势,能势,看看那位大娘。”

“她那副长相活像一只怀了孕的河豚。”

“这边的搬运夫也似乎像个什么。你说呢,能势?”

“像卡尔五世①。”

最后能势简直独自把坏话都包下来了。这时有同学发现了个古怪的人,站在列车时刻表前面,查对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他身穿暗褐色西服上衣,深灰色粗条纹裤子里的两条腿细得像跳高用的撑竿。宽边旧式黑礼帽下面露出花白头发,看来已上了岁数。脖子上却围了一条黑白格子的醒目的手绢,腋下夹着一根长长的紫竹手杖。不论服装还是举止,活像是把《笨拙》②上的插图剪下来,将它立在这熙熙攘攘的火车站上了。——由于找到了新的笑柄而兴高采烈的那个同学,乐得两肩直颤,拽拽能势的手说:“喂,你瞧那家伙怎么样?”

于是,我们就把视线集中在那个怪人身上。那个人胸部略挺,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大怀表,一个劲儿地核对列车时刻表上的钟点。我虽然只瞥见了他的侧脸,却一眼就看出那是能势的父亲。

但是在场的同学谁也不知道。所以个个都想听能势恰如其分地形容一下这位滑稽的人物,于是大家兴致勃勃地盯着能势,准备大笑一场。我当时作为一个中学四年级的学生,是无从揣度此时此刻能势的心情的。我差点儿冒出“那是能势的父亲哩”。

这当儿,我听见能势说道:“那家伙吗?他是个伦敦乞丐。”

不消说,大家哄堂大笑起来。有人还故意挺起胸,掏出怀表,学能势的父亲。我不由得低下了头,没有勇气去看当时能势的表情。

“说得妙!”

“瞧,瞧他那顶帽子。”

“贫民窟里才找得到吧?”

“贫民窟里也找不到的。”

“那么只好到博物馆去喽。”

大家又趣味盎然地笑了。我在半明半暗中悄悄地打量着那位“伦敦乞丐”。

不知什么时候透出了微弱的阳光,窄窄的一条光带从高高的天窗曚曚昽昽地照射进来。能势的父亲正好处在光带之中。周围一切都在活动,并像雾一样笼罩着这栋巨大的建筑物,难以辨别这是人声鼎沸还是物体的轰鸣。然而惟独能势的父亲却一动也不动。这个身穿旧式西服、与现代风马牛不相及的老人混在川流不息的人流当中,斜戴着过时的黑礼帽,右手掌心上托着系紫色绦带的怀表,依然像《笨拙》上的剪影那样伫立在列车时刻表前面……

事后我暗中打听出,能势的父亲当时正在大学的药房工作,是为了在上班途中看看自己的儿子跟同学一道去旅行的场面,才特地到火车站来的——事先他也没有告诉儿子一声。

中学毕业后不久,能势五十雄就患肺结核病故了。我们在中学的图书室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我站在戴了制服帽的能势遗像前致悼词。我在悼词中加上了这么一句:“你,是个孝子……”

【注】①卡尔五世(1500~1558),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②《笨拙》,英国讽刺漫画杂志。

1.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文中能势父亲的形象。

【答案】外表古怪

内心深爱儿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由原文“这时有同学发现了个古怪的人,站在列车时刻表前面,查对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他身穿暗褐色西服上衣,深灰色粗条纹裤子里的两条腿细得像跳高用的撑竿。宽边旧式黑礼帽下面露出花白头发,看来已上了岁数。脖子上却围了一条黑白格子的醒目的手绢,腋下夹着一根长长的紫竹手杖。不论服装还是举止,活像是把《笨拙》上的插图剪下来,将它立在这熙熙攘攘的火车站上了”可知,通过对能势父亲的肖像描写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古怪、滑稽的人。

由原文“是为了在上班途中看看自己的儿子跟同学一道去旅行的场面,才特地到火车站来的——事先他也没有告诉儿子一声”可知,能势父亲对能势深沉的爱。

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②小说故事由“我”讲述,更具真实感;③借“我”的感受来衬托能势和能势父亲的感受。④借“我”对能势的评价以引发读者的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次要人物的作用的能力。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

本题中,情节上:“我”贯穿文章始终,“我”见证了能势说老师坏话、讽刺父亲和能势的死亡,是全文的线索;

效果上:小说故事由“我”讲述,使用了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增加了文本的真实感;

人物上:“我不由得低下了头,没有勇气去看当时能势的表情”,借“我”的感受来衬托能势和能势父亲的感受。

“悼词中加上了这么一句:‘你,是个孝子……’”,借“我”对能势的评价,引发读者思考“父爱”这一深刻的主题。

3.有人评论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无不构思完整,照应严密,请从文中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事后我暗中打听出,能势的父亲当时正在大学的药房工作,是为了在上班途中看看自己的儿子跟同学一道去旅行的场面,才特地到火车站来的——事先他也没有告诉儿子一声,这一情节和前文“我们”在火车站遇到能势父亲,并且能势无法避免嘲笑自己的父亲相照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节结构的把握能力。

“事后我暗中打听出,能势的父亲当时正在大学的药房工作,是为了在上班途中看看自己的儿子跟同学一道去旅行的场面,才特地到火车站来的——事先他也没有告诉儿子一声”,这才有了前文能势父亲穿着古怪地站在列车时刻表前核对的情景。

并且能势父亲并没有事先告诉能势一声他要来火车站,能势不知道父亲来,因此当有同学发现他父亲,并且期待能势也嘲讽一下时,能势不得不说,“那家伙吗?他是个伦敦乞丐”,所以才有了能势父亲被能势的同学嘲笑,而能势又不得不嘲笑父亲的情节。

4.小说结尾说“我在悼词中加上了这么一句:‘你,是个孝子……’”,有人认为这是“我”对能势的讽刺,也有人认为是对能势的肯定。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是“我”对能势的肯定。能势把父亲当陌生人嘲弄,除了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也有为父亲遮丑的用意。在这一点上父子是默契的。

理由如下:

①这一句是“加”上去的,说明“我”对能势的理解也有一个深化的过程。②悼词没有必要再去讽刺一个亡故的人。③“我”在悼词中加上这么一句,蕴含了“我”误解能势的歉意。④末尾与前文“我当时作为一个中学四年级的学生,是无从揣度此时此刻能势的心情的”形成照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个性化阅读探究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人物情感、小说主旨等角度来探究。

本文讲述“我”的同学能势为了面子讽刺父亲的故事。可以认为是对能势的讽刺,能势为了自己可怜的自尊却讽刺父亲是“伦敦乞丐”,不与父亲相认;“我”却说他是“一个孝子”,表现了“我”对能势的讽刺。也可以认为是对能势的肯定。考生需要理解为什么“我”认为能势是“孝子”,“孝”在哪里?结合前文,能势曾经嘲笑自己的父亲是“伦敦乞丐”,原来当时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在保护父亲,而“我”体察到了能势对父亲深藏的爱,理解了能势当时对父亲嘲笑的言行,意在减少对父亲的伤害,因此才说他是“孝子”。而当时“我”是不理解能势的,现在的评价蕴含了“我”误解能势的歉意,说明“我”对能势的理解也有一个深化的过程。另外悼词没有必要再去讽刺一个亡故的人。(二)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①。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詟②服。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注】①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②詟(zhé):恐惧。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C.韩亿称赞王旦有识人之明,王旦认为李及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D.曹玮治理秦州该用的方法都用了,接替他的人要多做改变,才能开创新的政绩。【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根据“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可知,如果派别人去接替,一定会自恃聪明,改变作风,败坏曹玮已经取得的政绩。王旦不希望接替曹玮的人多做改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⑴上从之从:⑵将吏亦心轻之轻:【答案】⑴听从⑵轻视,看轻。【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1)大意:皇上听从了王旦的建议。从:听从。(2)大意:边将、官吏都轻视他。轻:视,看轻。3.翻译下列句子⑴复观书如故,将吏皆詟服。⑵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答案】⑴(李及)又像原来一样继续看书,边将官吏都对他畏服。(复,主语,倒装句,语句通顺。)⑵(我)任用李及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为人敦厚。(所以,但,以,语句通顺)【解析】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1)“复观书如故”的正确语序是“(李及)复如故观书”。重难点词语有:复,又。故,原来。詟,恐惧。(2)重难点词语有:所以,……的原因。但,只。以,因为。【点睛】译文:宋朝人曹玮在关中已经很久,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位。真宗问王旦:“有谁可以代替曹玮?”王旦推荐李及,获得批准。众臣中有人认为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不是防守边塞的人才。韩亿将这些疑虑告诉王旦,王旦也不说话。李及到秦州后,边将、官吏都轻视他。正好有士兵于白昼在市场抢夺妇人的银钗,有关官吏将他捉捕,押来报告李及。李及正坐着看书,命人将士兵带上前来审问,士卒服罪。李及不再将他交给官吏,立即下令处死,然后继续看书。边将、官吏都对李及非常畏服。不久,这件事传到京师,韩亿听到了,又来见王旦,详细地说明这件事,并称赞王旦有知人之明。王旦笑着说:“士卒做强盗,主将予以处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哪里值得赞扬?我用李及,不是基于这个考虑。曹玮治理秦州已经七年,连羌人都畏惧心服,他治理边塞的措施非常合宜。如果派别人去接替,一定会自恃聪明,改变作风,败坏曹玮已经取得的政绩;任用李及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为人敦厚,必能谨守曹玮的规模而已。”韩亿听了,更加叹服王旦的见识。(三)寒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答案】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解析】此题考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想象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人手,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梅花”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解析】此题考查探究诗歌意象的能力,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解答时要结合“梅花”这一物象本身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情境,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行分析。(三)名著阅读①三藏看了,对天礼拜道:“多谢金星,度脱此难。”拜毕,牵了马匹,独自个孤孤凄凄,往前苦进。这岭上,真个是:寒飒飒雨林风,响潺潺涧下水。香馥馥野花开,密丛丛乱石磊。闹嚷嚷鹿与猿,一队队獐和鹿。喧杂杂鸟声多,静悄悄人事靡。那长老,战兢兢心不宁;这马儿,力怯怯蹄难举。②三藏舍身拼命,上了那峻岭之间。行经半日,更不见个人烟村舍。一则腹中饥了,二则路又不平。正在危急之际,只见前面有两只猛虎咆哮,后边有几条长蛇盘绕。左有毒虫,右有怪兽。三藏孤身无策,只得放下身心,听天所命。又无奈那马腰软蹄弯,便屎俱下,伏倒在地,打又打不起,牵又牵不动。苦得个法师衬身无地,真个有万分凄楚,已自分必死,莫可奈何。却说他虽有灾迍,却有救应。正在那不得命处,忽然见毒虫奔走,妖兽飞逃;猛虎潜踪,长蛇隐迹。三藏抬头看时,只见一人,手执钢叉,腰悬弓箭,自那山坡前转出,果然是一条好汉。三藏见他渐近,跪在路旁,合掌高叫道:“大王救命!大王救命!”那好汉到边前,放下钢叉,用手搀起道:“长老休怕。我不是歹人,我是这山里的猎户,姓刘名伯钦,人称镇山太保。我才自来,要寻两只山虫食用,不期遇著你,多有冲撞。”三藏道:“贫僧是大唐驾下钦差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适间来到此处,遇著此狼虎蛇虫,四边围绕,不能前进。忽见太保来,众兽皆走,救了贫僧性命,多谢!多谢!”伯钦道:“你休怕,跟我来,到我舍下歇马,明朝我送你上路。”③正说话时,一只斑斓虎对面撞见,那太保执了钢叉,拽开步,迎将上去,太保与那虎在山坡下果是一场好斗。……斗了有一个时辰,只见那虎爪慢腰松,被太保举叉平胸刺倒。好男子,气不连喘,面不改色。……④伯钦早供给了素斋,又具白银一两为谢。三藏分文不受。一家儿又恳恳拜央,三藏毕竟分文未受。但道:“是你肯发慈悲送我一程,足感至爱。”伯钦与母妻无奈,急做了些粗面烧饼干粮,远送三藏。三藏欢喜收纳。太保领母命,又唤了两三个家僮,各带捕猎的器械,同上大路,看不尽那山中野景,岭上风光。⑤行经半日,只见对面处,有一座大山,真个是高接青霄,崔巍险峻。三藏不一时,到了边前。那太保登此山如行平地。正走到半山之中,伯钦回身,立于路下道:“长老,你自前进,我却告回。”三藏闻言,滚鞍下马道:“千万敢劳太保再送一程!”伯钦道:“长老不知,前面是鞑靼地界,那厢狼虎,不伏我降,我却也不能过界,故此告回,你自去罢。”三藏心惊,抡开手,牵衣执袂,滴泪难分。转身前行……(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游记》第十三回,有删改)1.选文主要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塑造三藏取经遇挫、依然前行的形象请你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分析。

【答案】峻岭人烟罕至,道路不平,前有猛虎,后有长蛇,环境十分恶劣且险峻,但三藏依然前行,侧面衬托出三藏不畏艰难地前行取经的形象;伯钦及家僮护送三藏一程后,在鞑靼地界前告别三藏,并且和三藏说鞑靼地界有狼虎,三藏听后心惊,但仍然转身前行,伯钦向三藏道出前方有狼虎的部分侧面体现了三藏不畏艰难、依然前行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文章内容找出“三藏取经遇挫、依然前行”的部分,注意是侧面描写。结合第①段“寒飒飒雨林风……密丛丛乱石磊”“闹嚷嚷鹿与猿,一队队獐和鹿……”、第②段“只见前面有两只猛虎咆哮,后边有几条长蛇盘绕。左有毒虫,右有怪兽”可知,三藏身处的峻岭乱石、寒雨等环境恶劣,且由猛兽出没,但三藏仍旧“牵了马匹,独自个孤孤凄凄,往前苦进”,侧面衬托出三藏不畏艰难的形象;结合第⑤段“伯钦道:‘长老不知,前面是鞑靼地界,那厢狼虎,不伏我降,我却也不能过界,故此告回……’”可知,伯钦道出三藏前去的鞑靼地界有狼虎猛兽,但三藏仍旧转身前行,这里侧面描写出三藏不畏艰难、依然前行的形象。2.上文选自第十三回“伯钦留僧”,写三藏孤立无援,依然前行,第十四回写“心猿归正”,三藏收悟空为徒。请你仿照示例,概括取经团队其他几位成员加入的过程。示例:五行山收孙悟空为徒。【答案】①示例:高老庄收猪八戒为徒;②示例:流沙河收沙僧为徒。【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积累。解答时注意参考示例,概括取经团队其他几位成员加入的过程即可。(1)高老庄收猪八戒为徒。唐僧、悟空离开观音寺,来到高老庄。高老太公的三女儿翠兰被妖精霸占。妖精姓猪,上无父母,下无兄弟,黑脸短毛,长嘴大耳,长得很丑,又特别贪吃。他本是天上的天篷元帅,因蟠桃会上调戏了嫦娥仙子而被贬到了人间。高老太公一心想赶走妖精,解救女儿。妖怪有九齿钉耙,还会三十六变,但他不是悟空的对手,终于被悟空带去在唐僧面前磕头喊师父,取法名悟能。唐僧又给他取了别名叫“八戒”。(2)流沙河收沙僧为徒。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净。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四)写作提升作文的内容要充实要做到材料丰富,就必须做好两件事:有选择地占有,有对应地运用。因为材料是否丰富,不是以数量多寡论,而是以材料是否“有效”(是否围绕中心思想)来说的,当然,还要考虑材料的摄取面是否广泛。

2.有选择地占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