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吉林省重点高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吉林省重点高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吉林省重点高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吉林省重点高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吉林省重点高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吉林省重点高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不符合实际的是()A.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B.一定浓度的NAA溶液可以除去稻田中的双子叶杂草C.使用乙烯利可以使天然状态下的风梨有计划上市D.在种子的贮藏过程中可使用细胞分裂素延长其贮藏期2.下列现象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的是()①青香蕉与熟苹果放一起容易成熟②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疯长③萎蔫的青菜叶浸泡清水后逐渐变得硬挺④松树宝塔状的树形A.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3.下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最大B.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C.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c点之后D.图中阴影部分可表示克服环境阻力时淘汰的个体数量4.内环境中性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有关。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下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的处理恰当的是()①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②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③不手术④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⑤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⑥不注射A.实验组:②①;对照组:④⑤ B.实验组:①③;对照组:⑥③C.实验组:②①,对照组:②④ D.实验组:④⑤;对照组:①⑤5.下列有关神经调节过程中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主要靠Na+外流形成B.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由树突传向轴突D.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6.二倍体水毛茛的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B.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1的长度较q2短C.突变后,细胞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了改变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7.隔离在生物进化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关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地理隔离 D.马和驴杂交产生了后代骡,但二者仍存在生殖隔离8.(10分)某肽链由6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编码该肽链的基因突变后,表达的肽链含有64个氨基酸。下列分析和判断合理的是()A.突变后,该基因转录的mRNA没有终止密码子B.基因中插入具有三个碱基对的片段可导致上述结果C.该突变对多肽的结构和功能几乎没有影响D.该突变可能导致非等位基因的形成二、非选择题9.(10分)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解释狼的进化过程。(1)狼群中存在不同类型的个体,如有跑得快的,有跑得慢的。它说明生物具有______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2)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稀少,跑得快、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样,食物、环境对狼起了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____。(3)突变是指______和______。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______。10.(14分)如图I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II图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I图中,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组成成分);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_(填序号);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II图中A表示_________的能量。若鼠摄入能量为2.2×109kJ,A中能量为1.6×109kJ,狼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由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物质循环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光合作用卡尔文循环中催化CO2固定的酶Rubisco具有双功能性,在光下,它既能催化C5与CO2的羧化反应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催化C5与O2的加氧反应进行光呼吸。图l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光呼吸部分途径示意图。(1)根据图l信息,在氧气与二氧化碳比值_____的条件下,Rubisco可以催化O2与C5反应形成_____,该物质中的C原子最终进入线粒体放出CO2,完成光呼吸过程。Rubisco作为光合作用中的一种酶,其存在的具体场所是_____。(2)根据图1推测光呼吸对植物生长的不利方面表现在_____。(3)海水中的无机碳主要以CO2和HCO3-两种形式存在,水体中CO2浓度低、扩散速度慢,蓝细菌具有高效的无机碳浓缩过程,如图2所示,CO2通过光合片层膜的方式是_____,图中HCO3-浓度最高的场所是_____(填“细胞外”或“细胞质基质”或“光合片层”),可为图示过程提供ATP的生理过程有_____。(4)某些植物还有另一种CO2浓缩机制,部分过程见图3。通过该机制,提高了Rubisco附近的CO2浓度。①由这种CO2浓缩机制可以推测,PEPC与无机碳的亲和力____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Rubisco。②图3所示的物质中由光合作用光反应提供的是_____。若要通过实验验证某植物在上述CO2浓缩机制中碳的转变过程及相应场所,可以使用_____技术。12.某植物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随机受粉,茎有红茎和绿茎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随机选取一株红茎植株,让其自交,F1中红茎植株:绿茎植株约为3:1。实验二:随机选取一株绿茎植株,让其自交,F1全为绿茎植株。实验三:随机选取30株红茎植株,让其随机传粉,F1中红茎植株:绿茎植株约为15:1。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实验___________可判断出,红茎和绿茎这一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为显性性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三中F1性状分离比不为3:1,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中亲本红茎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3)将实验三F1中的绿茎个体拔掉,让F1中红茎植株进行随机受粉,得到F2,理论上,F2的红茎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5)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但对茎、芽、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即生长素具有双重性。【详解】A、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A正确;B、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类似物更敏感,一定浓度的NAA溶液可以除去稻田中的双子叶杂草,B正确;C、乙烯利能促进果实成熟,使用乙烯利可以使天然状态下的风梨有计划上市,C正确;D、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在种子的贮藏过程中可使用青鲜素(抑制发芽)延长其贮藏期,D错误。故选D。2、A【解析】①青香蕉与熟苹果放在一起容易成熟,是熟苹果释放出乙烯,催熟了青香蕉,与植物激素作用有关,①错误;②赤霉菌感染水稻后,产生的赤霉素会使水稻疯长,与植物激素作用有关,②错误;③萎蔫的青菜叶浸泡清水后逐渐变得硬挺,属于渗透作用,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③正确;④松树宝塔状的树形是顶端优势,和生长素有关,④错误。故选A。3、D【解析】据图分析,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c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在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详解】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达到了环境容纳量,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A错误;B、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K/2=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200,B错误;C、由图分析可知,两条曲线在b点后不再重合,故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b点之后,C错误;D、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环境阻力作用下被淘汰的个体数量,D正确。故选D。4、C【解析】由题意呈现的实验目的“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可知,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排除性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对实验动物是否注射促性腺激素,因变量是检测实验动物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据此和依据实验设计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设置。【详解】依题意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是否注射促性腺激素为自变量,因变量是测定小鼠体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为了排除小鼠体内产生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都应切除性腺,只是实验组小鼠要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小鼠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综上分析,实验组处理为②①,对照组处理为②④。故选C。5、B【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神经细胞呈现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神经细胞呈现内正外负,兴奋区和非兴奋区之间存在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详解】A、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主要靠Na+内流形成,A错误;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细胞膜内电流方向相同,B正确;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可由前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后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C错误;D、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故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D错误。故选B。6、D【解析】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后,可改变mRNA中密码子的种类和数量。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后形成基因q2,若q1相对于q2是显性,不会改变花色,反之,会改变花色。【详解】A、依题意可知,q1和q2是一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正常情况下q1和q2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A错误;B、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化,而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到细胞水平的结构变化,不能观测到基因中碱基的变化,B错误;C、碱基互补配对这一原则不会发生变化,突变后,细胞翻译时,改变是参与碱基互补配对的密码子,以及生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C错误;D、根据题意,如果发生的是隐性突变,则水毛茛的花色性状可能不会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D。7、C【解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只有产生了生殖隔离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A正确。无论是地理隔离还是生殖隔离都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正确。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即使生活同一个区域也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错误。马和驴杂交产生了后代骡,但骡是不可育的,所以二者仍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点睛:不同物种之间一定有生殖隔离,同一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地理隔离,导致了亚种的形成。8、B【解析】1、基因突变的外因:①物理因素。②化学因素。③生物因素;内因:DNA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2、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翻译是指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还需要tRNA来运转氨基酸。3、基因突变后,表达所得的肽链中氨基酸数由63个变为64个,最大可能是突变(基因中插入三对碱基)使mRNA中多了一个密码子。【详解】A、mRNA两端都有不翻译的序列,若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消失(变为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翻译所得多肽(蛋白质)中氨基酸会增加多个或许多个,不合题意,A错误;B、基因中插入具有三个碱基对的片段,可让mRNA中增加一个密码子,翻译得到的多肽(蛋白质)会增加一个氨基酸,B正确;C、结构决定功能,突变对多肽的结构产生了影响,其功能相应发生改变,C错误;D、突变产生等位基因,而不是非等位基因,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1)①.变异②.原材料(2)①.选择②.定向的③.方向(3)①.基因突变②.染色体变异③.生殖隔离【解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小问1详解】狼群中存在不同类型个体,如有跑得快的,有跑得慢的,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是由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小问2详解】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稀少,跑得快、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样,食物、环境对狼起了选择作用,即发生了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小问3详解】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能力,熟记教材相关知识即可分析作答。10、①.生产者②.②③④③.①④.组成成分(或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⑤.营养结构(或“食物链和食物网”)⑥.鼠同化⑦.15%⑧.单向流动、逐级递减⑨.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解析】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2、分析图Ⅰ:甲为大气中的CO2库,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3、分析图Ⅱ,A为鼠同化的能量,B为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详解】(1)图I中:乙是生产者;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各种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③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④,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①。(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II中A表示鼠同化的能量。因鼠的同化能量A为1.6×109kJ,狼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由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108÷1.6×109=15%。(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在物质循环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要求学生熟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过程,尤其会分析碳循环模式图,能量流动图。11、(1)①.高②.C2③.叶绿体基质(2)光呼吸会消耗C5不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3)①.主动运输②.光合片层③.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4)①.高于②.ATP和NADPH③.同位素示踪【解析】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完成水的光解产生NADPH和氧气,以及ATP的合成;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阶段。光反应为暗反应C3的还原阶段提供NADPH和ATP。【小问1详解】根据图l信息,在氧气与二氧化碳比值高的条件下,Rubisco可以催化O2与C5反应形成C2,该物质中的C原子最终进入线粒体放出CO2,完成光呼吸过程。Rubisco作为光合作用中的一种酶,能催化CO2固定,因此其存在的具体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小问2详解】据图分析可知,光呼吸会消耗C5不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从而对植物生长不利。【小问3详解】分析图示可知,CO2通过光合片层膜需要CO2转运蛋白参与并消耗能量,说明CO2通过光合片层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HCO3-运输需要HCO3-转运蛋白参与并消耗能量,说明HCO3-离子通过光合片层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一般是逆浓度运输的,由此推断图中HCO3-浓度最高的场所是光合片层。该过程中,细胞质需要的ATP由呼吸作用提供,光合片层中的ATP由光合作用提供,因此可为图示过程提供ATP的生理过程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小问4详解】①PEPC参与催化HCO3-+PEP过程,说明PEPC与无机碳的亲和力高于Rubisco。②图2所示的物质中,可由光合作用光反应提供的是ATP和NADPH,若要通过实验验证某植物在上述CO2浓缩机制中碳的转变过程及相应场所,可以使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利用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问题。12、①.一和三②.红茎③.若红茎为隐性性状,则隐性纯合子自交及随机传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