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维护手册_第1页
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维护手册_第2页
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维护手册_第3页
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维护手册_第4页
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维护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维护手册TOC\o"1-2"\h\u14380第1章引言 4182491.1使用和维护的基本原则 4239751.1.1遵守法律法规 4107771.1.2保证设备完好 4179361.1.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77931.1.4专业培训 4163671.2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433961.2.1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 4150521.2.2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5124981.2.3检查设备状态 5218461.2.4保证工作环境安全 532531.2.5防止设备超载 535211.2.6定期维护和保养 549441.2.7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5117721.2.8遵守安全警示标识 519360第2章机械设备概述 568302.1设备分类及用途 589022.2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689962.3设备结构及组成 611978第3章操作准备与启动 785883.1操作前检查 752063.1.1设备外观检查 7302633.1.2液压系统检查 739743.1.3电气系统检查 7321823.1.4机械部件检查 7245743.1.5安全装置检查 7248443.2启动程序及注意事项 768833.2.1启动程序 7226053.2.2注意事项 714700第4章设备操作方法 8315904.1基本操作步骤 8125804.1.1开机准备 8230034.1.2设备启动 828364.1.3设备操作 865904.1.4设备停机 8228964.2常用操作技巧 979904.2.1熟悉设备功能 9101114.2.2合理调整设备参数 923714.2.3熟练掌握操作节奏 976274.2.4注意设备保养 9301204.3操作中注意事项 994464.3.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9197444.3.2注意作业环境安全 9254134.3.3定期检查设备 987804.3.4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 105887第5章设备维护与保养 10166375.1日常保养内容与方法 1047215.1.1日常检查 10145235.1.2润滑 1069355.1.3清洁 10176085.1.4紧固 1092415.2定期保养内容与方法 10176405.2.1小修 10272335.2.2中修 10219415.2.3大修 11261605.3特殊保养要求 11195295.3.1高温、高湿环境 11262545.3.2寒冷环境 11144675.3.3恶劣工况 113336第6章故障诊断与排除 11271926.1常见故障分类 11216616.1.1机械故障 1164026.1.2电气故障 11257986.1.3液压故障 1129686.1.4其他故障 11148376.2故障诊断方法 12171066.2.1观察法 12140986.2.2参数检测法 1235156.2.3逻辑分析法 1240176.2.4替换法 12223816.3故障排除步骤 12146116.3.1判断故障范围 12175396.3.2确定故障原因 12164436.3.3制定维修方案 1295756.3.4实施维修 1255306.3.5验证效果 12112086.3.6填写维修记录 128988第7章零部件更换与维修 1312697.1零部件更换流程 13265257.1.1零部件识别 13184267.1.2零部件采购 13274107.1.3更换前准备 13239817.1.4设备停机 13145687.1.5零部件拆卸 13312407.1.6零部件安装 13149477.1.7设备调试 13147327.1.8更换记录 13227997.2常用维修工具及使用方法 13190727.2.1手动工具 13208507.2.2电动工具 1323657.2.3专用工具 1483597.3零部件维修注意事项 14286637.3.1零部件检查 1429607.3.2遵循操作规程 14321527.3.3安全防护 14298777.3.4零部件保存 1452917.3.5避免过度紧固 1477007.3.6验收标准 146762第8章设备安全防护 1477838.1安全防护装置的作用与种类 1480398.1.1限位装置:通过设置物理限位,防止设备运行超过规定范围,如行程限位器、转角限位器等。 14198868.1.2防护罩:用于覆盖设备的旋转部分、运动部分和危险部位,以防止操作人员意外触碰到,如齿轮箱防护罩、传动带防护罩等。 14262288.1.3护栏和屏障:设置在设备周围或危险区域周围,用以隔离危险区域,防止人员误入,如安全围栏、防护网等。 14192028.1.4防止误操作装置:通过设计特殊的操作程序或装置,防止操作人员因误操作导致发生,如紧急停止按钮、钥匙开关等。 149358.1.5防滑装置:用于提高操作人员在设备上的站立稳定性,防止滑倒,如防滑踏板、防滑胶垫等。 1535768.1.6防尘、防水装置:保护设备内部电子元件、电气设备免受尘埃、水分侵害,如防尘罩、防水箱等。 15237348.2安全防护装置的检查与维护 15184608.2.1检查项目: 15238058.2.2维护措施: 15162068.3预防及应急处理 15749第9章设备运输与储存 16204919.1设备运输要求及注意事项 16229639.1.1运输要求 16324809.1.2注意事项 16187789.2设备储存条件及方法 16313899.2.1储存条件 16145149.2.2储存方法 16156219.3长期储存对设备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660859.3.1影响及表现 1697389.3.2应对措施 1724226第10章设备报废与回收利用 17353910.1设备报废条件及程序 171120210.1.1报废条件 172768610.1.2报废程序 171800310.2报废设备处理方法 172660410.2.1拆解与回收 171131510.2.2销售与转让 183068310.3设备回收利用及环保要求 182057210.3.1回收利用 181781810.3.2环保要求 18第1章引言1.1使用和维护的基本原则本章作为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维护手册的开篇,旨在明确机械设备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1.1.1遵守法律法规在使用和维护工程机械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设备的使用符合我国安全生产的要求。1.1.2保证设备完好保证工程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应关注设备的各项功能指标,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1.1.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性维护是工程机械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基本原则。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监控,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避免设备带病作业。1.1.4专业培训操作和维护工程机械设备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企业应加强对操作和维护人员的培训,保证他们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1.2安全操作注意事项为保证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发生,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2.1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工程机械设备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操作证的人员操作。严禁未取得操作证的人员擅自操作设备。1.2.2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及操作规程,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安全、稳定、高效运行。1.2.3检查设备状态在操作设备前,应认真检查设备的各部件是否完好、油液是否充足、紧固件是否牢固等,保证设备无异常情况。1.2.4保证工作环境安全操作设备时,应保证工作环境安全,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同时注意设备与周围建筑物、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1.2.5防止设备超载严禁超载使用工程机械设备,避免因超负荷作业导致设备损坏或发生。1.2.6定期维护和保养按照设备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1.2.7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操作人员应穿戴完整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减少伤害。1.2.8遵守安全警示标识注意设备上的安全警示标识,遵守警示内容,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通过以上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的遵守,有助于保证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企业的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第2章机械设备概述2.1设备分类及用途机械设备按照其功能、用途及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类:(1)土方机械:主要用于土石方工程施工,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铲运机等。(2)路面机械:主要用于路面施工及养护,如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压路机、路面切割机等。(3)混凝土机械:主要用于混凝土的制备、运输和浇筑,如混凝土搅拌站、搅拌运输车、泵车等。(4)起重机械:主要用于吊装作业,如塔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等。(5)桩工机械:主要用于桩基工程施工,如旋挖钻机、打桩机、静压桩机等。(6)隧道及地下工程机械:主要用于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开挖与支护,如盾构机、凿岩台车等。2.2设备主要技术参数机械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是衡量设备功能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功率:指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的能力,通常以千瓦(kW)表示。(2)生产率:指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3)工作容量:指设备一次能处理物料的能力,如挖掘机的斗容、装载机的载重量等。(4)尺寸参数:包括设备的长度、宽度、高度等,用于表示设备的外形尺寸。(5)质量参数:指设备的自重、载重等。(6)速度参数:指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的行走速度、工作速度等。2.3设备结构及组成机械设备的结构及组成因设备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动力系统:为设备提供动力,包括发动机、电机、传动装置等。(2)执行系统:完成设备的主要功能,如挖掘机的工作装置、压路机的振动装置等。(3)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电气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等。(4)行走系统:使设备具有移动功能,包括行走装置、转向装置等。(5)辅助系统:为设备提供辅助功能,如照明、散热、润滑等。(6)安全防护系统: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包括安全防护装置、报警装置等。第3章操作准备与启动3.1操作前检查在进行工程机械设备操作前,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以下详细检查,保证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1.1设备外观检查检查设备外表是否有损伤、变形、漏油、漏水、漏电等现象,保证设备外壳、防护罩等完好无损。3.1.2液压系统检查检查液压油位是否正常,液压油是否清洁,液压管路及接头是否漏油,液压缸是否动作正常。3.1.3电气系统检查检查电源线、插头及插座是否完好,电气元件是否损坏,显示屏及控制开关是否正常。3.1.4机械部件检查检查传动带、链条、齿轮等传动部件是否磨损、松弛或损坏,润滑情况是否良好。3.1.5安全装置检查保证所有安全装置(如限位器、紧急停止按钮、安全防护罩等)齐全、完好、有效。3.2启动程序及注意事项完成以上检查后,按照以下步骤启动设备,并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3.2.1启动程序(1)将设备电源开关置于“关”位,保证设备处于停止状态。(2)打开燃油开关,保证燃油充足。(3)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启动发动机或电机。(4)检查各仪表指示是否正常,确认设备各部件运行正常。(5)缓慢操作控制装置,使设备进入工作状态。3.2.2注意事项(1)启动设备前,保证无关人员远离设备作业区域。(2)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3)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突然加速、减速或急停。(4)在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况,如发觉异常声音、振动等,应立即停机检查。(5)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解除或损坏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6)停机时,应先停止设备作业,再关闭发动机或电机,最后关闭燃油开关。第4章设备操作方法4.1基本操作步骤4.1.1开机准备(1)检查设备外观,确认无异常;(2)检查油、水、电等系统是否正常;(3)按照设备说明书启动发动机,进行预热;(4)检查控制装置、操作系统是否正常;(5)确认安全防护装置完好。4.1.2设备启动(1)保证设备周围无人员、障碍物;(2)按照设备操作规程逐步启动各个系统;(3)慢慢加大油门,使设备进入工作状态;(4)观察设备运行状况,确认无异响、抖动等异常现象。4.1.3设备操作(1)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作业;(2)根据作业要求,调整设备各项参数;(3)控制设备运行速度,保证作业质量;(4)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保证作业安全。4.1.4设备停机(1)完成作业后,逐步降低设备运行速度;(2)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停止各个系统;(3)关闭发动机,切断电源;(4)对设备进行清洁、保养。4.2常用操作技巧4.2.1熟悉设备功能(1)了解设备的技术参数、功能指标;(2)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方法,提高操作熟练度;(3)根据设备特点,选择合适的操作技巧。4.2.2合理调整设备参数(1)根据作业需求,调整设备各项参数;(2)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调整;(3)避免过度调整,以免影响设备功能。4.2.3熟练掌握操作节奏(1)控制设备运行速度,保持稳定;(2)根据作业要求,调整操作节奏;(3)保持操作动作连贯、协调。4.2.4注意设备保养(1)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保证设备功能;(2)遵循设备保养规程,及时更换磨损零部件;(3)注意检查设备紧固件,保证安全。4.3操作中注意事项4.3.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1)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作业;(2)遵循设备操作方法,保证作业安全;(3)遇到紧急情况,及时采取措施。4.3.2注意作业环境安全(1)保证设备周围无人员、障碍物;(2)注意观察作业现场,防止意外;(3)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定。4.3.3定期检查设备(1)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2)关注设备运行状况,预防设备故障;(3)遵循设备保养规程,延长设备使用寿命。4.3.4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1)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掌握操作技能;(2)定期进行技能考核,提高操作水平;(3)培养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发生。第5章设备维护与保养5.1日常保养内容与方法5.1.1日常检查每日作业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各部件齐全、完好。检查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燃油系统、冷却系统等是否正常,无泄漏现象。检查各操作手柄、踏板、开关等是否灵活可靠。5.1.2润滑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对各润滑点进行定期润滑。检查润滑油脂是否变质,如有变质应及时更换。5.1.3清洁保持设备外表干净,及时清理泥土、灰尘等杂物。清洁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液压油滤清器等,保证其正常工作。5.1.4紧固定期检查并紧固设备上的螺栓、螺母、销轴等连接部件,防止松动。5.2定期保养内容与方法5.2.1小修每500小时进行一次小修,主要包括更换液压油、机油、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等。检查并调整发动机、液压系统、传动系统等部件的工作状态。5.2.2中修每1000小时进行一次中修,对小修项目进行重复,并增加以下内容:检查并调整履带、链条等传动部件的张紧度。检查并调整各操作手柄、踏板、开关等,保证其灵活可靠。5.2.3大修每2000小时进行一次大修,对中修项目进行重复,并增加以下内容:对发动机、液压系统、传动系统等主要部件进行拆解、清洗、检查、更换损坏件。对设备进行全面调试,保证其功能达到最佳状态。5.3特殊保养要求5.3.1高温、高湿环境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作业时,应加强设备检查,保证各部件正常工作。增加润滑次数,防止部件磨损。5.3.2寒冷环境在寒冷环境下作业时,应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液压油等是否满足防冻要求。启动设备前,应进行预热,避免因温度过低导致的启动困难。5.3.3恶劣工况在恶劣工况下作业时,应加强对设备各部件的检查和保养,保证设备稳定可靠。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保养周期,缩短保养间隔。第6章故障诊断与排除6.1常见故障分类6.1.1机械故障机械故障主要包括零部件的磨损、断裂、变形、松动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设备功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运行。6.1.2电气故障电气故障涉及电路、电机、传感器等电气元件,表现为设备无法启动、动作异常、数据显示错误等。6.1.3液压故障液压故障主要包括液压系统压力不稳定、泄漏、油温异常、油液污染等,这些问题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6.1.4其他故障其他故障包括软件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这些因素也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6.2故障诊断方法6.2.1观察法通过观察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现象,如声音、振动、温度等,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6.2.2参数检测法利用专业仪器对设备的关键参数进行检测,如电压、电流、压力、流量等,分析参数变化,确定故障原因。6.2.3逻辑分析法根据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现象,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6.2.4替换法当怀疑某个部件或元件出现故障时,可以尝试替换正常的部件或元件,观察设备是否能恢复正常运行。6.3故障排除步骤6.3.1判断故障范围根据故障现象,初步判断故障所属的类别和可能影响的范围。6.3.2确定故障原因采用观察、检测、分析等方法,逐步缩小故障范围,确定故障原因。6.3.3制定维修方案根据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包括维修方法、所需材料、工时等。6.3.4实施维修按照维修方案,对设备进行维修,更换损坏的零部件,修复故障部位。6.3.5验证效果完成维修后,启动设备,检查其是否能正常运行,保证故障已得到排除。6.3.6填写维修记录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等相关信息记录在设备维修档案中,以便日后参考。第7章零部件更换与维修7.1零部件更换流程7.1.1零部件识别根据设备故障现象,识别需要更换的零部件名称、型号及规格。7.1.2零部件采购根据识别的零部件信息,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合格供应商,购买符合质量标准的零部件。7.1.3更换前准备准备所需的工具、设备、备品备件及安全防护用品。7.1.4设备停机按照操作规程,停机并切断设备电源、气源等能源。7.1.5零部件拆卸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拆卸故障零部件。7.1.6零部件安装清理安装位置,按照安装说明书,安装新的零部件。7.1.7设备调试更换零部件后,进行设备调试,保证设备恢复正常运行。7.1.8更换记录记录更换零部件的名称、型号、规格、更换时间等信息,以便后续维修和保养。7.2常用维修工具及使用方法7.2.1手动工具(1)扳手:用于拧紧和松开螺母和螺栓。(2)锤子:用于敲击零部件,使其固定或拆解。(3)钳子:用于夹持、固定或拉扯零部件。(4)螺丝刀:用于拧紧和松开螺丝。7.2.2电动工具(1)电钻:用于钻孔、扩孔和拧紧螺栓。(2)角磨机:用于切割、打磨和抛光。(3)电锤:用于混凝土、砖石等硬质材料的打孔。7.2.3专用工具根据设备特点,使用专用工具进行维修和更换零部件。7.3零部件维修注意事项7.3.1零部件检查更换前应仔细检查零部件的外观、尺寸和功能,保证其合格。7.3.2遵循操作规程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更换和维修,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7.3.3安全防护在更换过程中,保证设备处于安全状态,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7.3.4零部件保存更换下的零部件应妥善保管,以便后续维修或返修。7.3.5避免过度紧固在安装和紧固零部件时,避免过度紧固,以免损坏零部件。7.3.6验收标准更换完成后,按照设备功能标准进行验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第8章设备安全防护8.1安全防护装置的作用与种类安全防护装置是工程机械设备中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保护操作人员免受伤害,防止设备部件损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安全防护装置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8.1.1限位装置:通过设置物理限位,防止设备运行超过规定范围,如行程限位器、转角限位器等。8.1.2防护罩:用于覆盖设备的旋转部分、运动部分和危险部位,以防止操作人员意外触碰到,如齿轮箱防护罩、传动带防护罩等。8.1.3护栏和屏障:设置在设备周围或危险区域周围,用以隔离危险区域,防止人员误入,如安全围栏、防护网等。8.1.4防止误操作装置:通过设计特殊的操作程序或装置,防止操作人员因误操作导致发生,如紧急停止按钮、钥匙开关等。8.1.5防滑装置:用于提高操作人员在设备上的站立稳定性,防止滑倒,如防滑踏板、防滑胶垫等。8.1.6防尘、防水装置:保护设备内部电子元件、电气设备免受尘埃、水分侵害,如防尘罩、防水箱等。8.2安全防护装置的检查与维护为保证安全防护装置的有效性,操作人员需定期对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具体包括以下方面:8.2.1检查项目:(1)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无破损、变形、脱落等情况;(2)检查固定螺栓、螺母是否牢固,无松动;(3)检查运动部件的防护罩是否灵活,无卡滞;(4)检查防护罩与设备之间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5)检查防滑装置是否完好,无磨损、损坏。8.2.2维护措施:(1)定期对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清洁、润滑;(2)更换损坏、磨损的安全防护装置;(3)对松动的螺栓、螺母进行紧固;(4)定期检查防尘、防水装置,保证其密封功能良好;(5)发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始终处于良好状态。8.3预防及应急处理为预防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操作人员应遵循以下预防措施:(1)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不擅自拆除、改动安全防护装置;(2)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3)保持工作环境整洁,避免油污、水渍等导致滑倒;(4)定期检查设备,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5)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在发生时,操作人员应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停止设备运行;(2)对伤者进行急救,并拨打急救电话;(3)保护现场,避免无关人员进入;(4)向管理人员报告情况,协助调查原因;(5)根据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第9章设备运输与储存9.1设备运输要求及注意事项9.1.1运输要求(1)根据设备类型、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方式。(2)保证运输过程中设备稳固,防止因振动、碰撞等原因导致设备损坏。(3)运输过程中,应遵循国家有关运输安全规定,保证人员及设备安全。9.1.2注意事项(1)运输前应检查设备外观,保证无破损、渗漏等现象。(2)对设备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涂抹防锈油、缠绕防护膜等。(3)避免在雨雪、高温、潮湿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运输设备。(4)运输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固定情况,防止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位移。9.2设备储存条件及方法9.2.1储存条件(1)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储存环境,避免潮湿、高温、多尘等因素影响设备功能。(2)保证储存场所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避免火灾、爆炸等发生。(3)储存场所应具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防设备受潮、生锈。9.2.2储存方法(1)设备应按照规格、型号、使用频率等进行分类储存,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