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指南推动三农村基层民主治理_第1页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指南推动三农村基层民主治理_第2页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指南推动三农村基层民主治理_第3页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指南推动三农村基层民主治理_第4页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指南推动三农村基层民主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指南推动三农村基层民主治理TOC\o"1-2"\h\u26953第1章引言 4196991.1三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重要性 4318781.1.1有利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基层民主治理能够使农民在政策制定、资源分配、公益事业等方面享有更多话语权,保证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4197841.1.2有利于提高农村治理效能。通过基层民主治理,能够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治理的积极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执行力,从而提高农村治理效能。 4120351.1.3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层民主治理有助于整合农村资源,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4303301.1.4有利于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基层民主治理有助于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农村社会。 5245871.2建设目标与基本原则 545201.2.1的领导原则。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保证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5264541.2.2民主法治原则。充分保障农民民主权利,依法推进基层民主治理,实现基层治理法治化。 5180301.2.3服务群众原则。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 5270511.2.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三农村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和优势,摸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基层民主治理模式。 5234451.2.5改革创新原则。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基层民主治理方式,不断推动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突破。 5234001.2.6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形成推动三农村发展的强大合力。 525067第2章组织架构与职能定位 5267232.1组织架构设计 5171912.1.1层级清晰。设立村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层级分明、分工明确的组织体系。 5296382.1.2精简高效。简化管理层级,减少冗余部门,提高工作效率。 5155732.1.3因地制宜。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组织架构,保证组织架构与村庄发展需求相适应。 5142902.1.4广泛参与。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鼓励村民参与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5203662.2职能定位与分工 632432.2.1村组织:领导全村工作,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主要负责: 6115362.2.2村民委员会:负责村庄日常事务管理,主要负责: 6221742.2.3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事务进行监督,主要负责: 6173912.2.4村级经济组织:负责村庄经济发展,主要负责: 6244482.2.5村级社会组织:根据各自章程,开展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活动,主要负责: 7158602.3增强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 7153802.3.1加强的建设,提高组织领导水平。 7118872.3.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村民自治能力。 796312.3.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组织成员积极性。 7225232.3.4加强组织间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7125582.3.5深入推进风廉政建设,强化纪律保障。 728045第3章人才选拔与培养 7226203.1村干部选拔标准与程序 742853.1.1选拔标准 7123143.1.2选拔程序 781163.2村干部培训与发展 8128703.2.1培训内容 8141113.2.2培训方式 843123.3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812560第4章民主决策机制 9219304.1决策程序与规则 9286154.1.1决策主体与职责 96764.1.2决策事项范围 9316504.1.3决策程序 9154494.1.4决策规则 9301634.2民主协商与共识 967734.2.1协商主体 10116634.2.2协商内容 10216754.2.3协商程序 10214504.3决策监督与反馈 10307254.3.1监督主体 10270704.3.2监督内容 10286124.3.3反馈渠道 10104504.3.4问题处理 1017971第5章村务公开与民主监督 11221775.1村务公开制度 11258785.1.1公开内容 11200045.1.2公开形式 1168215.2民主监督渠道与方式 1139235.2.1村民会议 1138795.2.2村务监督委员会 11288625.2.3举报投诉 11308975.2.4信息化手段 11109805.3提高村务透明度 1114295.3.1完善制度 12295275.3.2强化培训 12316145.3.3落实责任 12199535.3.4激励约束 1214423第6章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 12114166.1社会组织登记与备案 12274946.1.1完善登记制度 12313516.1.2加强备案管理 12205496.2社会组织政策支持与引导 12218976.2.1制定优惠政策 12170556.2.2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 1245846.3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 12309396.3.1建立合作机制 12154346.3.2拓展参与领域 12258836.3.3提升服务能力 13157436.3.4加强监督评估 13305226.3.5鼓励公众参与 133843第7章乡村文明与和谐建设 1340127.1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 13124977.1.1保护和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 13129117.1.2推动乡村文化创新发展 13212777.2乡村道德建设与教育 14170047.2.1加强乡村道德建设 14313987.2.2提升乡村教育水平 1443447.3促进乡村和谐发展 14237317.3.1加强乡村社会治理 14108447.3.2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1422534第8章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14203568.1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 14231078.1.1道路交通 14200438.1.2水利设施 15157678.1.3能源电力 15135638.1.4通信网络 15186028.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57628.2.1教育 1528548.2.2医疗卫生 15183668.2.3文化体育 15254238.2.4社会保障 15272618.3提升群众获得感 1575558.3.1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 16266728.3.2深化基层民主参与 16257588.3.3创新服务方式 16740第9章民生保障与脱贫攻坚 16129469.1民生保障政策与措施 16298139.1.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6109369.1.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620759.1.3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16214079.2脱贫攻坚策略与实施 16229069.2.1精准扶贫 1652249.2.2发展产业扶贫 17115359.2.3易地扶贫搬迁 17148349.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7136219.3.1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17108429.3.2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7286909.3.3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治理 1724995第10章创新与摸索 172820610.1基层民主治理模式创新 172675910.1.1村民自治模式摸索 17371310.1.2社区共治模式实践 171604810.1.3合作治理模式推广 172566210.1.4民主决策机制优化 171534810.2互联网基层治理 182346010.2.1互联网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 181850910.2.2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18783010.2.3网络民主参与渠道拓展 18220410.2.4数据驱动的基层治理决策 183246910.3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82009110.3.1智能化基层治理摸索 18691610.3.2跨界合作治理模式 181937010.3.3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法治化 182378110.3.4基层民主治理的可持续性发展路径 18第1章引言1.1三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重要性三农村,作为我国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层组织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层民主治理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不仅是实现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推进农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三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1有利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基层民主治理能够使农民在政策制定、资源分配、公益事业等方面享有更多话语权,保证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1.1.2有利于提高农村治理效能。通过基层民主治理,能够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治理的积极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执行力,从而提高农村治理效能。1.1.3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层民主治理有助于整合农村资源,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1.1.4有利于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基层民主治理有助于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农村社会。1.2建设目标与基本原则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民主、法治、和谐、活力的基层治理体系,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2.1的领导原则。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保证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全面贯彻执行。1.2.2民主法治原则。充分保障农民民主权利,依法推进基层民主治理,实现基层治理法治化。1.2.3服务群众原则。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1.2.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三农村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和优势,摸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基层民主治理模式。1.2.5改革创新原则。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基层民主治理方式,不断推动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突破。1.2.6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形成推动三农村发展的强大合力。第2章组织架构与职能定位2.1组织架构设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推进基层民主治理的关键环节。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保证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高效运转。在组织架构设计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2.1.1层级清晰。设立村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层级分明、分工明确的组织体系。2.1.2精简高效。简化管理层级,减少冗余部门,提高工作效率。2.1.3因地制宜。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组织架构,保证组织架构与村庄发展需求相适应。2.1.4广泛参与。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鼓励村民参与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此基础上,具体组织架构设计如下:(1)村组织:设委或总支,下辖若干支部。(2)村民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委员若干名。(3)村务监督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委员若干名。(4)村级经济组织: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设立相应的经济组织,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企业等。(5)村级社会组织:根据村民需求,设立相应的社会组织,如老年人协会、妇女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2.2职能定位与分工明确各组织职能定位与分工,是提高农村基层民主治理效能的基础。具体职能定位与分工如下:2.2.1村组织:领导全村工作,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主要负责:(1)制定村庄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2)组织实施村级重大事项决策。(3)指导村级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健康发展。(4)加强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2.2.2村民委员会:负责村庄日常事务管理,主要负责:(1)落实村组织决策部署。(2)组织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事项。(3)加强村民自治,推动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4)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2.2.3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事务进行监督,主要负责:(1)监督村组织、村民委员会工作。(2)审查村级财务收支,防止贪污腐败。(3)接受村民投诉举报,调查核实并督促整改。(4)向村民大会报告工作,接受村民监督。2.2.4村级经济组织:负责村庄经济发展,主要负责:(1)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村级经济。(2)加强与市场对接,拓宽销售渠道。(3)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2.2.5村级社会组织:根据各自章程,开展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活动,主要负责:(1)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素质。(2)开展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和谐。(3)加强与其他组织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村庄发展。2.3增强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为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应采取以下措施:2.3.1加强的建设,提高组织领导水平。2.3.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村民自治能力。2.3.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组织成员积极性。2.3.4加强组织间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2.3.5深入推进风廉政建设,强化纪律保障。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为推动基层民主治理提供有力保障。第3章人才选拔与培养3.1村干部选拔标准与程序为了推动三农村基层民主治理,村干部的选拔标准与程序。以下是具体内容:3.1.1选拔标准(1)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政治觉悟,坚决拥护的基本路线,严守的纪律,具有较强的性原则。(2)道德品质:为人正直,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3)工作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群众基础: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能够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5)年龄、学历要求:原则上,村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年龄不超过60周岁,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3.1.2选拔程序(1)民主推荐:通过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员和群众意见,推荐合适的人选。(2)组织考察:由乡镇委组织部门对推荐人选进行考察,全面了解其政治表现、工作能力、群众基础等情况。(3)公开选拔:通过笔试、面试等形式,公开选拔村干部。(4)任职前公示:对拟任人选进行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示,接受群众监督。(5)任命:公示无异议后,由乡镇委正式任命。3.2村干部培训与发展为了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培训与发展。3.2.1培训内容(1)政治理论培训:加强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学习,提高政治觉悟。(2)业务能力培训:提高组织协调、项目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能力。(3)风廉政建设培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4)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农业技术、乡村旅游等实用技术培训。3.2.2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定期组织村干部参加乡镇或上级部门举办的培训班。(2)现场教学:组织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学习,方便村干部灵活安排学习时间。(4)实践锻炼:安排村干部到乡镇或上级部门挂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3.3充分发挥人才优势(1)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注重选拔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的代表性。(2)发挥专业特长:根据村干部的专业背景和特长,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其优势。(3)激励机制:完善村干部薪酬待遇、晋升空间等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4)人才储备:建立村级人才储备库,为村级组织培养和储备一批优秀人才。第4章民主决策机制4.1决策程序与规则为保证三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有效实施,决策程序与规则的建立。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民主决策的程序与规则:4.1.1决策主体与职责(1)村民大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负责讨论和决定本村重要事项。(2)村委会:负责执行村民大会的决策,组织村民参与民主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和方案。(3)村民小组:负责收集本组村民意见,参与村委会组织的民主协商,并向村民大会报告。4.1.2决策事项范围(1)村级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要项目实施。(2)村级财务预算、决算及资金使用。(3)村规民约的制定、修改和废止。(4)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4.1.3决策程序(1)提出议题:由村民、村民小组或村委会提出决策议题。(2)公开征求意见:通过公告、会议等形式,公开征求村民意见。(3)民主协商:组织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村委会成员等进行协商。(4)表决:村民大会对决策方案进行表决。(5)公布决策结果:将决策结果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4.1.4决策规则(1)一事一议:对每个决策事项进行单独讨论和表决。(2)少数服从多数:决策结果以多数意见为准。(3)保密原则: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应保密处理。4.2民主协商与共识民主协商是三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关键环节,旨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达成共识,提高决策质量。4.2.1协商主体(1)村民代表:代表村民参与协商,发表意见和建议。(2)村民小组长:组织本组村民参与协商,反映村民意见。(3)村委会成员:参与协商,提供决策依据和方案。4.2.2协商内容(1)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2)决策方案的利弊分析。(3)决策方案的实施措施和预期效果。4.2.3协商程序(1)组织协商:由村委会组织,召开协商会议。(2)充分讨论:参会人员就协商内容进行充分讨论。(3)达成共识:在协商基础上,形成共识。4.3决策监督与反馈为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建立健全决策监督与反馈机制。4.3.1监督主体(1)村民:对决策实施情况进行监督。(2)村民小组:定期检查决策实施情况,并向村委会报告。(3)村委会:对决策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及时发觉问题。4.3.2监督内容(1)决策方案是否得到有效执行。(2)决策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3)决策实施效果是否符合预期。4.3.3反馈渠道(1)定期召开村民大会,报告决策实施情况。(2)设立意见箱、举报电话等,收集村民意见。(3)通过群、公告等形式,及时公开决策实施信息。4.3.4问题处理对监督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及时整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2)责任追究:对决策实施中出现的失误或问题,追究相关人员责任。(3)完善决策:根据监督反馈,调整和优化决策方案。第5章村务公开与民主监督5.1村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是推进基层民主治理的基础和关键。为保证村民对村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必须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5.1.1公开内容(1)政策法规: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各项政策法规及其执行情况;(2)村务工作计划与实施: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集体资产资源管理等;(3)财务收支:村集体财务预算、决算、资金使用、收益分配等;(4)人事任免:村“两委”成员及村级组织负责人的选拔、任用、免职等;(5)其他应当公开的事项。5.1.2公开形式采取张榜公布、网络公开、会议传达等多种形式,保证村务公开的广泛覆盖和及时更新。5.2民主监督渠道与方式民主监督是保障村务公开真实、有效的手段。要积极拓展民主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方式。5.2.1村民会议定期召开村民会议,听取村“两委”工作报告,审议重大村务事项。5.2.2村务监督委员会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村务公开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5.2.3举报投诉设立举报投诉电话、信箱等,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务监督。5.2.4信息化手段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信息化手段,拓宽村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5.3提高村务透明度通过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提高村务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基层民主治理。5.3.1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相关制度,保证村务工作有序开展。5.3.2强化培训加强对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的培训,提高其民主意识和能力。5.3.3落实责任明确村“两委”成员和村级组织负责人的职责,保证村务公开真实、有效。5.3.4激励约束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村民参与村务监督的积极性,规范村务工作行为。第6章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6.1社会组织登记与备案6.1.1完善登记制度为规范三农村社会组织管理,应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登记制度。简化登记流程,提高登记效率,降低登记门槛,鼓励农村居民根据自身需求成立社会组织。6.1.2加强备案管理对已登记的社会组织进行备案管理,保证社会组织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加强对未登记社会组织的管理,防止非法组织滋生。6.2社会组织政策支持与引导6.2.1制定优惠政策制定针对农村社会组织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资金支持、场地提供等方面,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农村基层治理。6.2.2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社会组织政策,提高农村居民对社会组织政策的认识,引导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基层治理。6.3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6.3.1建立合作机制搭建社会组织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沟通平台,建立合作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共同解决农村问题。6.3.2拓展参与领域引导社会组织在文化、教育、卫生、环保、扶贫等领域发挥作用,为农村基层治理提供多元化服务。6.3.3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保证其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实效。6.3.4加强监督评估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监督评估机制,对社会组织的服务质量、效果和合规性进行评价,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6.3.5鼓励公众参与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活动,提高基层民主治理的参与度和透明度,共同推动三农村基层民主治理进程。第7章乡村文明与和谐建设7.1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乡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色。在乡村文明与和谐建设中,应重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7.1.1保护和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1)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对传统建筑、遗址、民间艺术等进行普查、登记和修缮。(2)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乡村历史、民间故事、传统技艺等,使之成为乡村文化传承的载体。(3)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乡村文化传承人,提高乡村文化自我更新能力。7.1.2推动乡村文化创新发展(1)加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提高乡村文化市场竞争力。(2)鼓励乡村文化创新,支持乡村文化工作者创作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作品。(3)加强乡村文化交流,促进乡村文化与其他地区、国家的文化交流,借鉴先进文化,提升乡村文化品质。7.2乡村道德建设与教育乡村道德建设和教育是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7.2.1加强乡村道德建设(1)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乡风,培育乡村道德风尚。(2)加强乡村道德规范教育,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开展乡村道德实践活动,通过道德评议、道德讲堂等形式,提升村民道德素质。7.2.2提升乡村教育水平(1)加大乡村教育投入,改善乡村学校基础设施,提高乡村教育质量。(2)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乡村教育。(3)开展乡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7.3促进乡村和谐发展7.3.1加强乡村社会治理(1)完善乡村基层民主制度,保障村民民主权利,推进乡村基层民主治理。(2)加强乡村法治建设,提高村民法治意识,维护乡村社会稳定。(3)建立健全乡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乡村安全水平。7.3.2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1)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乡村居民生活条件。(2)加强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乡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3)发展乡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乡村居民基本医疗需求。通过以上措施,推动乡村文明与和谐建设,为三农村基层民主治理提供有力支撑。第8章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8.1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民主治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应当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8.1.1道路交通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实现行政村和自然村之间的道路硬化,提高农村道路的通行能力。加强农村客运站、招呼站建设,提高农村公共交通服务水平。8.1.2水利设施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灌溉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增效。8.1.3能源电力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高农村电力供应能力和质量。加大农村清洁能源推广力度,鼓励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农村能源消费成本。8.1.4通信网络加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宽带网络覆盖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8.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基层民主治理的重要内容。应当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8.2.1教育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大农村学前教育投入,推进农村普惠性幼儿园建设。8.2.2医疗卫生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8.2.3文化体育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推进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8.2.4社会保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8.3提升群众获得感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获得感,为推动基层民主治理提供有力保障。8.3.1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村群众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政策的知晓度,让群众明白政策、享受政策。8.3.2深化基层民主参与鼓励农村群众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