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IT运维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IT运维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IT运维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IT运维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T运维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31604第1章IT运维管理概述 4127521.1运维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415851.1.1运维管理的定义 4267171.1.2运维管理的目标 448301.2运维管理的重要性 549941.2.1保障业务连续性 5306081.2.2提高运营效率 597641.2.3降低运营风险 592461.2.4保障数据安全 5325741.3运维管理的发展趋势 5225711.3.1自动化 546521.3.2智能化 5191361.3.3云原生 536951.3.4安全性 5224121.3.5服务化 527237第2章运维管理体系构建 5100462.1运维组织架构设计 542842.1.1运维部门设置 6132052.1.2岗位职责划分 6119642.1.3人员配置 6197452.1.4培训与成长 6208852.1.5沟通与协作 6142742.2运维管理制度与流程 6131332.2.1运维管理规范 6236572.2.2运维流程设计 6235642.2.3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 6168142.2.4持续改进 689162.3运维管理工具与平台 6189912.3.1自动化运维工具 7125192.3.2信息化管理平台 7283772.3.3监控与预警系统 713812.3.4知识库与经验分享 77305第3章硬件设备管理 789473.1硬件设备选型与采购 7224403.1.1设备选型原则 780303.1.2设备采购流程 775983.2硬件设备配置与部署 8198673.2.1设备配置 8316613.2.2设备部署 8155133.3硬件设备维护与更换 8190343.3.1设备维护 8229683.3.2设备更换 817193第4章软件管理 8153344.1软件版本控制 8326284.1.1版本控制原则 811954.1.2版本控制流程 9147994.2软件部署与升级 9283444.2.1部署原则 9109914.2.2部署流程 975944.3软件许可管理与合规性 9263154.3.1许可管理原则 984784.3.2许可管理流程 101006第5章网络管理 10279915.1网络架构设计与优化 10261155.1.1设计原则 10240535.1.2设计流程 1036275.1.3优化策略 10152555.2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1198855.2.1设备配置原则 11172455.2.2设备配置管理 11278015.2.3设备管理策略 11265295.3网络监控与故障排查 11293775.3.1网络监控 11315935.3.2故障排查流程 11182485.3.3故障预防措施 1218005第6章系统安全管理 1293766.1系统安全策略制定 12115476.1.1制定目的 12185696.1.2策略内容 12150566.2安全设备部署与管理 12114456.2.1部署原则 12311196.2.2管理措施 13300366.3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13156776.3.1响应原则 13197866.3.2响应流程 1322902第7章数据备份与恢复 13258307.1备份策略制定 13173897.1.1确定备份类型 13120957.1.2设定备份频率 13283587.1.3确定备份时间窗口 1370867.1.4备份存储期限 14170677.1.5数据加密 14133197.1.6备份介质管理 1478567.2备份设备选型与部署 1434347.2.1备份设备选型 14133857.2.2设备功能要求 14104837.2.3设备部署 1420037.2.4灾难恢复规划 1427027.3数据恢复与验证 14252157.3.1数据恢复流程 14163077.3.2定期恢复演练 14104157.3.3恢复结果验证 1473977.3.4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 14245667.3.5持续优化 1428698第8章服务器管理 15190368.1服务器硬件维护 1560108.1.1服务器硬件检查 15267838.1.2服务器硬件清洁 15100178.1.3服务器硬件更换与升级 158918.2服务器功能监控 15239938.2.1功能监控工具部署 1572418.2.2功能指标设定 15264158.2.3功能监控与报警 15264788.3服务器虚拟化与云计算 1596828.3.1虚拟化技术选型 15182918.3.2虚拟机管理 15157678.3.3云计算平台管理 15137648.3.4安全与合规性 1614942第9章应用系统管理 16118709.1应用系统部署与维护 16126429.1.1系统部署准备 1676719.1.2系统部署实施 16325819.1.3系统维护 1636879.2应用功能监控与优化 1639209.2.1功能监控 16274829.2.2功能优化 17158399.3应用系统安全性保障 17188369.3.1安全策略制定 17141059.3.2安全防护 17115979.3.3安全事件应对 1731833第10章运维团队建设与技能提升 172878110.1运维团队的组织与管理 171996010.1.1团队组织结构 171221110.1.2团队管理策略 182569110.1.3团队人员招聘与选拔 18769310.1.4团队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183133810.2运维人员技能培训与提升 182243810.2.1技能培训需求分析 183197510.2.2技能培训计划与实施 182316010.2.3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18338010.2.4运维人员自我提升 181444110.3运维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 181523710.3.1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183051110.3.2团队协作模式与方法 181526710.3.3沟通技巧与规范 182985310.3.4冲突处理与团队氛围建设 18第1章IT运维管理概述1.1运维管理的定义与目标运维管理,即OperationsManagement,是指通过一系列规划、组织、协调、实施和控制的方法,保证信息技术(IT)基础设施、系统及应用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运维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保障企业IT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保证业务连续性。1.1.1运维管理的定义运维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硬件设备管理: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的配置、维护和优化;(2)软件管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程序等的安装、升级和优化;(3)系统安全管理:保证系统安全,防止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4)数据管理:包括数据备份、恢复、归档等;(5)故障处理:对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快速响应和定位,及时解决问题;(6)功能监控:实时监控系统功能,发觉并解决功能瓶颈;(7)变更管理:对系统变更进行控制,保证变更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1.1.2运维管理的目标运维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1)提高系统稳定性:保证IT系统长期稳定运行,降低故障发生率;(2)提高运营效率:通过自动化、标准化等手段,提高运维工作效率;(3)降低运营成本: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运维成本;(4)保障数据安全: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5)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满足业务部门需求。1.2运维管理的重要性运维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1保障业务连续性运维管理通过保证IT系统的稳定运行,降低故障发生率,保障企业业务的连续性。1.2.2提高运营效率运维管理通过自动化、标准化等手段,提高运维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1.2.3降低运营风险运维管理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并解决潜在风险,降低运营风险。1.2.4保障数据安全运维管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丢失等事件的发生。1.3运维管理的发展趋势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运维管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3.1自动化自动化技术将在运维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自动化部署、自动化监控、自动化运维等。1.3.2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将在运维管理中逐渐应用,如智能故障诊断、智能预测等。1.3.3云原生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使运维管理逐渐向云原生方向转变,如容器技术、微服务等。1.3.4安全性网络安全威胁的不断升级,运维管理将更加重视系统安全,加强安全防护措施。1.3.5服务化运维管理将从传统的技术支持转向服务化,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第2章运维管理体系构建2.1运维组织架构设计运维组织架构设计是构建高效运维体系的基础。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保证运维工作的高效推进,提高IT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下是运维组织架构设计的关键环节:2.1.1运维部门设置根据企业规模和业务需求,设置合理的运维部门,如系统运维部、网络运维部、应用运维部等。2.1.2岗位职责划分明确各个运维岗位的职责,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保证运维工作无死角。2.1.3人员配置合理配置运维人员,保证各个岗位具备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经验。2.1.4培训与成长建立运维人员培训机制,不断提升运维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2.1.5沟通与协作加强运维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保证运维工作与企业业务发展紧密结合。2.2运维管理制度与流程运维管理制度与流程是保证运维工作有序进行的保障。以下是与运维管理体系构建相关的关键制度与流程:2.2.1运维管理规范制定运维管理规范,包括运维操作规范、变更管理规范、事件管理规范等。2.2.2运维流程设计设计运维工作流程,如运维值班流程、故障处理流程、版本发布流程等。2.2.3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建立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保证运维工作质量,降低运维风险。2.2.4持续改进建立运维持续改进机制,定期评估运维工作效果,不断优化运维流程。2.3运维管理工具与平台运维管理工具与平台是提高运维工作效率的关键。以下是与运维管理体系构建相关的工具与平台:2.3.1自动化运维工具选型并部署自动化运维工具,如批量部署工具、自动化监控工具等。2.3.2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运维工作的信息化、标准化和智能化。2.3.3监控与预警系统建立监控与预警系统,实时掌握IT系统运行状态,提前发觉并处理潜在风险。2.3.4知识库与经验分享搭建知识库,积累运维经验,促进团队内部经验分享与传承。通过以上运维组织架构设计、运维管理制度与流程、运维管理工具与平台的构建,为企业打造一个高效、稳定的运维管理体系。第3章硬件设备管理3.1硬件设备选型与采购3.1.1设备选型原则在选择硬件设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用性原则: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功能、容量、扩展性等方面满足实际需要的设备。(2)可靠性原则:选择品牌知名、市场口碑良好、功能稳定的设备。(3)兼容性原则:保证所选设备与现有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降低系统整合难度。(4)经济性原则: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设备性价比,合理控制成本。3.1.2设备采购流程(1)需求分析:分析业务需求,明确设备功能、容量、扩展性等要求。(2)市场调研:调查市场主流设备品牌、功能、价格等信息,形成调研报告。(3)选型评估:根据调研结果,结合选型原则,评估各设备供应商的综合实力。(4)招标采购:按照公司招标流程,组织设备采购招标,保证公平、公正、公开。(5)设备验收:对采购的设备进行验收,保证设备符合合同规定的技术指标。3.2硬件设备配置与部署3.2.1设备配置(1)根据业务需求,制定设备配置方案,包括设备型号、数量、配置要求等。(2)设备到货后,进行验收,保证设备配置符合要求。(3)按照配置方案,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2.2设备部署(1)根据网络拓扑,规划设备部署位置,保证设备布局合理、便于管理。(2)部署设备时,遵循安全规范,保证设备安全运行。(3)设备部署完成后,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保证设备正常通信。3.3硬件设备维护与更换3.3.1设备维护(1)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日常巡检、定期保养等。(2)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设备功能稳定、运行安全。(3)及时发觉并处理设备故障,降低故障对业务的影响。3.3.2设备更换(1)根据设备功能、使用寿命等因素,制定设备更换计划。(2)设备更换时,保证新设备与现有系统兼容,降低系统风险。(3)更换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保证更换过程安全、顺利。(4)更换完成后,对设备进行测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第4章软件管理4.1软件版本控制4.1.1版本控制原则本节阐述软件版本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但不限于:唯一性、可追溯性、安全性及简洁性。a)唯一性:保证软件版本的唯一性,避免版本混乱。b)可追溯性:记录版本变更历史,便于追踪问题及回溯版本。c)安全性:保证版本控制过程中的数据安全,防止版本泄露。d)简洁性:简化版本控制流程,提高工作效率。4.1.2版本控制流程本节介绍软件版本控制的流程,包括以下环节:a)创建版本:开发人员根据项目需求创建初始版本。b)提交版本:开发人员将修改后的版本提交至版本控制系统。c)审核版本:项目经理或版本控制管理员审核提交的版本,保证版本质量。d)发布版本:审核通过的版本被发布至指定环境。e)版本迭代:根据项目需求,对版本进行迭代更新。4.2软件部署与升级4.2.1部署原则本节阐述软件部署与升级的基本原则,包括但不限于:稳定性、可靠性、可逆性和可扩展性。a)稳定性:保证部署和升级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b)可靠性:保证部署和升级操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c)可逆性:部署和升级操作应具备可逆性,便于出现问题时快速回退。d)可扩展性:为后续扩展和升级提供便利。4.2.2部署流程本节介绍软件部署与升级的流程,包括以下环节:a)部署计划:根据项目需求,制定详细的部署计划。b)部署准备:检查部署环境,准备部署所需的软件包及工具。c)部署执行:按照部署计划执行部署操作。d)验证部署:验证部署结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e)升级操作:在必要时,按照升级计划执行软件升级。4.3软件许可管理与合规性4.3.1许可管理原则本节阐述软件许可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但不限于: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a)合规性:保证软件许可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及公司政策要求。b)合理性:合理配置软件许可,避免资源浪费。c)有效性:保证软件许可的有效性,防止过期或盗版软件的使用。4.3.2许可管理流程本节介绍软件许可管理的流程,包括以下环节:a)许可采购:根据实际需求,采购合适的软件许可。b)许可分配:将采购的软件许可分配给相关部门或人员。c)许可监控:定期监控软件许可使用情况,保证合规性。d)许可维护:对软件许可进行维护,包括升级、续费等。e)合规性检查:定期进行软件合规性检查,保证公司软件使用合规。第5章网络管理5.1网络架构设计与优化5.1.1设计原则在网络架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可靠性:保证网络稳定运行,降低故障风险;(2)可扩展性:预留网络扩展空间,满足未来发展需求;(3)安全性: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障数据传输安全;(4)功能优化:提高网络传输速度,降低延迟;(5)易维护性:简化网络架构,便于运维管理。5.1.2设计流程(1)需求分析:了解业务需求,明确网络架构设计目标;(2)网络规划:根据需求分析,制定网络规划方案;(3)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满足网络功能需求;(4)网络拓扑设计:绘制网络拓扑图,展示网络设备布局;(5)优化调整: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不断优化网络架构。5.1.3优化策略(1)网络层次化设计:实现网络设备的分层管理,提高网络功能;(2)虚拟化技术:运用网络虚拟化技术,简化网络架构,提高资源利用率;(3)网络切片技术:实现网络资源的灵活分配,满足不同业务需求;(4)自动化运维:利用自动化工具,提高网络运维效率。5.2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5.2.1设备配置原则(1)统一规范:遵循统一设备配置规范,便于管理和维护;(2)安全可靠:保证设备配置安全,防止非法访问;(3)灵活扩展:预留设备配置空间,满足业务发展需求;(4)易于备份:定期备份设备配置,便于故障恢复。5.2.2设备配置管理(1)初始化配置:对新设备进行初始配置,包括设备名称、管理地址等;(2)运行配置:根据业务需求,调整设备运行配置;(3)备份配置:定期备份设备配置文件,防止数据丢失;(4)恢复配置:在设备故障或数据丢失时,恢复设备配置。5.2.3设备管理策略(1)设备分类管理:根据设备类型,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2)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从设备选型、采购、部署到退役,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3)设备功能监控:实时监控设备功能,发觉异常及时处理;(4)故障预警与处理:建立故障预警机制,提高设备可靠性。5.3网络监控与故障排查5.3.1网络监控(1)流量监控: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分析网络使用情况;(2)功能监控:监控网络设备功能,保证网络稳定运行;(3)安全监控:监测网络安全事件,防范网络攻击;(4)报警机制:建立报警机制,及时发觉并处理网络故障。5.3.2故障排查流程(1)故障定位:根据报警信息,初步判断故障原因;(2)信息收集:收集故障相关信息,包括设备配置、日志等;(3)故障分析:分析故障原因,制定解决方案;(4)故障处理:按照解决方案,实施故障处理;(5)验证恢复:验证故障处理效果,保证网络恢复正常运行。5.3.3故障预防措施(1)定期维护: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降低故障风险;(3)知识库建设:建立故障案例库,提高故障排查效率;(4)培训与演练:加强员工培训,定期进行故障应急演练。第6章系统安全管理6.1系统安全策略制定6.1.1制定目的为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预防及降低安全风险,制定本系统安全策略。本策略旨在明确系统安全管理的目标、原则、责任及具体措施,保证信息系统稳定、可靠、安全运行。6.1.2策略内容(1)安全目标:保证信息系统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丢失等安全事件发生。(2)安全原则: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实行等级保护制度,保证安全与业务的平衡。(3)安全责任: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架构。(4)具体措施:a.制定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实行权限最小化原则;b.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设备;c.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修复安全隐患;d.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e.建立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6.2安全设备部署与管理6.2.1部署原则(1)根据业务需求,合理选择安全设备,保证设备功能与安全需求相匹配。(2)遵循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安全设备部署符合法律法规要求。(3)充分考虑网络架构,保证安全设备合理分布,降低安全风险。6.2.2管理措施(1)定期对安全设备进行巡检,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及时更新安全设备的安全策略和特征库,提高安全防护能力。(3)对安全设备进行功能监控,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4)建立安全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保证安全设备管理到位。6.3安全事件应急响应6.3.1响应原则(1)迅速:发觉安全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尽快采取措施降低损失。(2)有效:根据安全事件类型,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3)协同: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安全事件。6.3.2响应流程(1)安全事件发觉:通过监控、告警等手段,及时掌握安全事件信息。(2)安全事件上报:将安全事件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和领导。(3)安全事件分析:分析安全事件的原因、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4)应急措施实施:根据安全事件类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应对策略。(5)安全事件处理:消除安全事件,恢复系统正常运行。(6)总结与改进:对安全事件应急响应过程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第7章数据备份与恢复7.1备份策略制定7.1.1确定备份类型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重要性,制定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不同类型的备份策略。7.1.2设定备份频率根据数据变化情况,合理设定备份频率,保证数据安全性。7.1.3确定备份时间窗口选择业务低峰期进行备份操作,减少对业务的影响。7.1.4备份存储期限根据法律法规和业务需求,设定备份存储期限,保证数据可追溯性。7.1.5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7.1.6备份介质管理制定备份介质的使用、维护、更换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备份数据的可靠性。7.2备份设备选型与部署7.2.1备份设备选型根据备份需求,选择合适的备份设备,如磁带库、磁盘阵列、云存储等。7.2.2设备功能要求保证备份设备具备足够的容量、读写速度和稳定性,以满足备份任务的需求。7.2.3设备部署合理规划备份设备的物理位置和网络拓扑,保证备份设备与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7.2.4灾难恢复规划将备份设备纳入灾难恢复规划,保证在发生灾难时,能够快速恢复业务数据。7.3数据恢复与验证7.3.1数据恢复流程制定详细的数据恢复流程,包括恢复步骤、所需资源和责任人等。7.3.2定期恢复演练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演练,验证备份数据的有效性和恢复流程的可行性。7.3.3恢复结果验证在数据恢复后,对恢复的数据进行验证,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7.3.4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根据业务需求,制定合理的恢复时间目标和恢复点目标,以提高业务连续性。7.3.5持续优化根据数据恢复过程中发觉的问题,不断优化备份策略和恢复流程,提高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效率。第8章服务器管理8.1服务器硬件维护8.1.1服务器硬件检查定期对服务器硬件进行细致检查,包括但不限于:电源、CPU、内存、硬盘、风扇等主要组件。保证硬件设备无损坏、无过热现象,以保证服务器正常运行。8.1.2服务器硬件清洁定期对服务器进行清洁,清除灰尘、杂物等可能导致硬件故障的因素。在清洁过程中,注意使用防静电工具,避免对硬件造成损害。8.1.3服务器硬件更换与升级根据业务需求,及时对服务器硬件进行更换与升级。在更换硬件时,保证所使用硬件符合服务器兼容性要求,并遵循相关操作规范。8.2服务器功能监控8.2.1功能监控工具部署选择合适的功能监控工具,如Zabbix、Nagios等,对服务器进行实时功能监控。保证监控工具稳定运行,及时收集并分析服务器功能数据。8.2.2功能指标设定设定合理的功能指标,包括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I/O、网络流量等,以保证服务器功能满足业务需求。8.2.3功能监控与报警定期对服务器功能进行监控,发觉异常情况及时报警,以便快速定位问题并进行处理。8.3服务器虚拟化与云计算8.3.1虚拟化技术选型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虚拟化技术,如VMware、KVM等。对比不同虚拟化技术的优缺点,为业务提供高效、稳定的虚拟化环境。8.3.2虚拟机管理制定虚拟机管理策略,包括虚拟机创建、分配、迁移、备份和恢复等操作。保证虚拟机资源合理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8.3.3云计算平台管理针对云计算平台,如云、腾讯云等,进行有效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云服务器、云存储、云网络等资源的管理与优化。8.3.4安全与合规性保证虚拟化与云计算环境的安全,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定期进行安全审计,防范各类安全风险。第9章应用系统管理9.1应用系统部署与维护9.1.1系统部署准备在应用系统部署前,需对部署环境进行详细检查,保证硬件、软件及网络环境满足系统运行要求。具体包括:(1)确认部署环境: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硬件设备配置及运行状态;(2)确认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版本及配置;(3)确认部署工具:根据应用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部署工具;(4)制定部署计划:明确部署时间、人员分工、部署步骤及回滚方案。9.1.2系统部署实施按照部署计划,逐步实施以下步骤:(1)部署应用系统软件包:包括应用程序、数据库脚本、配置文件等;(2)配置应用系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系统参数,保证应用系统正常运行;(3)部署相关依赖组件:如消息队列、缓存等;(4)验证部署结果:检查应用系统功能是否正常,保证无遗漏。9.1.3系统维护应用系统部署后,需持续进行以下维护工作:(1)定期检查系统运行状态,发觉并解决问题;(2)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系统升级、扩容等;(3)对系统进行备份,保证数据安全;(4)制定并执行系统优化方案。9.2应用功能监控与优化9.2.1功能监控(1)监控系统资源:包括CPU、内存、磁盘I/O、网络等;(2)监控应用功能:如响应时间、并发数、事务处理能力等;(3)制定功能监控指标:根据业务需求,确定合理的功能阈值;(4)实施功能监控:定期收集功能数据,分析并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