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7/2B/wKhkGWcXta6AaABwAAFWERgR0BI872.jpg)
![高中化学人教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7/2B/wKhkGWcXta6AaABwAAFWERgR0BI8722.jpg)
![高中化学人教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7/2B/wKhkGWcXta6AaABwAAFWERgR0BI8723.jpg)
![高中化学人教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7/2B/wKhkGWcXta6AaABwAAFWERgR0BI8724.jpg)
![高中化学人教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7/2B/wKhkGWcXta6AaABwAAFWERgR0BI87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
图靠学图盍阊—扬帆起航浸灯飘基
「学习目标6>」
1.了解核外电子排布。
2.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3.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实质。
「基础盘点3」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的能量
(1)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
(2)离核较近的区域内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较远的区域内的电
子能量较高。
2.电子层
(1)概念: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运动的能量不同的区域简化为
不连续的壳层,统称为电子层,即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
序号5)1234567
各电子层(由内到外)
符号KLMN0PQ
与原子核的距离由近到远
能量由低到高
3.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
(1)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层。
(3)最外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也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
容纳1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运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g个。
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1)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
以原子序数1〜18的元素为例,研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
图示如下:
°I2345678910111213!415161718
原子序数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呈现由1
到&的周期性变化。(第1周期除外)
(2)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原子序数(Z)原子序数(Z)
第二周期第三周期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由大到小的周
期性变化。
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序数原子序数化合价(最高价、最低价)的变化
—*■1〜2+1-0
最高正价:+一+5
二3〜10
最低负价:—4——1
最高正价:+lf+7
三11〜18
最低负价:—4f一1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呈现土1二±z最低负
价呈现一4-—1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①钠、镁、铝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金限性由强到弱为:
Na>Mg>Al
②硅、磷、硫、氯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③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金属性逐渐减弱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元素周期律
(1)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2)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
必然结果。
1.排布在下列各电子层上的一个电子,所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
A.K层B.L层
C.M层D.最外层
解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核外电子离核越近,能
量越低,故选A项。
答案:A
2.在下面所表示的粒子中,为阴离子的是()
解析:A为C原子;B为F-;C为Na+;D为A「+,选B项。
答案:B
3.(2018•北京师大附中期中)下列事实与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无
关的是()
A.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浸水,溶液变蓝
B.NaOH、Mg(OH)2>A1(OH)3的碱性依次减弱
C.金属钠燃烧呈现黄色火焰,金属钾燃烧呈现紫色火焰
D.F2和H2暗处化合爆炸,而CL和H2化合需光照或点燃
解析:A项体现Br的非金属性大于I;B项钠、镁、铝的金属性
减弱,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C项焰色反
应为物理性质,与元素周期律无关;D项通过比较反应的条件确定F
的非金属性大于C1。
答案:C
微心戛点翳微我瘠/直深化理解
知识点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
(1)小圆圈和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2)弧线表示各电子层。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呼核、、一电子层
如:粒子符号S厂层内电子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
(1)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
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
构。
\—2e-
如:Mg:@282------*Mg2+:@28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期的
稀有气体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Cl:
3.常见含2e,10e-v18e-的微粒
2+
(1)核外有2个电子的粒子:L「、Be>H,He、H2o
(2)核外有10个电子的粒子
分子:CH4>NH3>H2O、HF、Ne;
+
阳离子:Na+、Mg2+、A'、NHl、H3O;
阴离子:N3->CP,OH,NH20
(3)核外有18个电子的粒子
分子:Ar、HC1、H2S、PH3、SiH4>F2>H2O2、N2H4、CH3CH3
阳离子:K\Ca2+;
阴离子:p3,S2">HS->CPo
血(2018•唐彳来回民中学月考)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
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K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
K层电子数相等
B.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
L层电子数相等
C.L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
L层电子数相等
D.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
M层电子数相等
【解析】K层电子为奇数的元素只有氢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
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A正确;L层电子为奇数的元素有锂、
硼、氮、氟,这些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B正确;L层电子为偶数的主族元素如镁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为第HA
族,L层电子数为8,所在族的序数就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不
相等,C错误;M层电子为奇数的主族元素有钠、铝、磷、氯,元素
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D正确。
【答案】C
心变式训练L下列有关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
是()
错误;C项应为
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知识点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同主族(由上而下)
原子半径减小(除稀有气体)增大
最高正价相等(O、F除外),
最高正价:+1-*+
主要化合价且最高正价等于主族族序
7,负价:一4—一1
数
得电子能力增强,失得电子能力减弱,失电子能
得失电子能力
电子能力减弱力增强
金属性减弱增强
非金属性增强减弱
单质的氧化性、还氧化性增强,还原性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原性减弱
非金属氢化物的生生成由难到易,稳定生成由易到难,稳定性由强
成难易及其稳定性性由弱到强到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酸性增强,碱性减弱酸性减弱,碱性增强
水化物
蝴回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
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双选)()
A.非金属性:Z<T<Xrn
XTZ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一图一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的推断及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
R元素的单质在暗处与小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可知R为F元素,
R、T、Q为同一主族,则可推知T为C1元素,Q为Br元素,X、T、
Z位于同一周期,则X为S元素,Z为Ar元素。非金属性T>X,A
项错误;F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9,Br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35,二者
相差26,B项正确;F、Cl、Br位于同一主族,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即HF>HCl〉HBr,C项错误;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HBrO4,D项正确。
【答案】BD
卒变式训练2,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HCI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增强
B.HCh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D.N、O、F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解析:A项酸性HC1O4>H2SO4>H3PO4,错误;B项稳定性
HCl>HBr>HI,错误;C项同一周期从左-*右还原性依次减弱,正确;
D项同一周期从左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N>O>F,错
、口
i天o
答案:c
知识点[H]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
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越处于左下方,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减弱,元素的金属性也减弱。
(3)根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①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根据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
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弱。如氧化性:Cu2
,>Mg21,则金属性:Cu<Mgo
(5)根据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较活泼的金属能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
Mg+Cu2+=Mg2++Cu,则金属性:Mg>Cu
(但能与水反应剧烈的活泼金属,在水溶液中不能置换出其他金
属单质,如碱金属)。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越处于右上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非
金属性最强的为F元素。
(2)根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①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根据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判断: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如还原性:
cr<r,非金属性:ci>io
(4)根据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活泼的非金属能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F2
除外):如Cb+2「=2C「+l2,则非金属性:C1>L
霰瓯(2018•唐彳来回民中学月考)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
容易与H2化合;②甲单质能与乙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
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
沸点比乙的低;⑥甲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比乙元素气态氢
化物的水溶液酸性强。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①②③⑥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可从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
反应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来比较,①正确;非金属性强的单质
能把非金属性弱的单质置换出来,②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
物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③正确;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其实质是看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与得
电子数的数目多少无关,④错;单质的熔、沸点高低是物理性质,不
能用来比较非金属性强弱,⑤错;通过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弱
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⑥错;综上所述,C项正确。
【答案】C
【点评】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的两个易错点:
(1)依据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可以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
弱,但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弱不能用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⑵不能用一般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如酸性
H2so3>H2co3,不能由此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S>C,两者无因果
关系,只能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进行判断元素的非金属
性的强弱。
卒变式训练3,(2018•天水市一中段考)X、Y代表两种非金属元
素,下列不能说明非金属性X比Y强的是()
A.Y的阴离子Y一的还原性强于X的阴离子X-
B.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比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强
C.X的单质X2能将Y的阴离子Y-氧化成丫2
D.X、Y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产物中前者Fe为+3价,后
者Fe为+2价
解析:元素的非金属越强,形成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丫一的还
原性强于X,非金属性:X>Y,能说明非金属性X比Y强,A不
符合题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越强,不能通过比较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判断非金属性强弱,B
符合题意;X的单质X2能将Y的阴离子丫一氧化成丫2,氧化性:X2
>丫2,非金属性:X>Y,能说明非金属性X比Y强,C不符合题意;
X、Y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产物中前者Fe为+3价,后者Fe为十
2价,X的得电子能力比Y强,能说明非金属性X比Y强,D不符
合题意。
答案:B
粒子半径的大小比较
1.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其半径越大(极少数例外,如r(Li)>r(AI))
(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
大,离子半径也逐渐增大。
如:r(Li)<r(Na)<r(K)<r(Rb)<r(Cs),«『)5c「)<侬一)<«「)。
(2)原子半径比相应的阳离子半径大。
+2
如:r(K)>r(K),r(Mg)>r(Mg^)0
2.若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其半径越小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随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如:r(Na)>r(Mg)>r(Al)>r(Si)>r(P)>r(S)>r(Cl)。
(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r(O2^)>r(F^)>r(Na+)>r(Mg2+)>r(Al3+)。
3.若电子层数'核电荷数均相同,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
大
(1)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阴离子,原子半径比阴离子半径小。
如:r(Cl)<r(Cr)o
(2)同一元素价态不同的阳离子,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半径越
小。
23+
如:r(Fe)>r(Fe)o
a元素的阴离子、b元素的阴离子和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
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a的原子序数大于b的原子序数,则a、b、
c3种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为()
A.a>b>cB.b>a>c
C.c>a>bD.c>b>a
【解析】c元素阳离子与a、b两元素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
结构,可知a、b同周期,c在a、b所在周期的下一周期,故原子序
数:c>a>b,而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
小,即离子半径:b>a>co
【答案】B
包变式训练4,(2018•集宁一中月考)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2
+、〃B+、(3一、Jr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a
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解析: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次2+、忠+、£3-、"D-都具有相同
的电子层结构,则四种离子核外的电子数相同,即4—2=/?—l=c+
3=d+l,原子序数a>b>d>c,B错误;A、B处于同一周期,C、
D处于同一周期,A、B形成阳离子,则A、B为金属,C、D形成阴
离子,则C、D为非金属,结合化合价可知,A为Mg元素、B为Na
元素、C为N元素、D为F元素。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
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至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Na>
Mg>N>F,A错误;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
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N3->F->Na+>Mg2+,C正确;同一周
期从左至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单质的还原性Na>Mg,N
和F元素是非金属,单质主要体现氧化性,D错误。
答案:C
随修渡猿广赐-.—:猊学说用小试身孑
1.下列原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一定都是8
解析:'H中不含中子,A项错误;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B项正确;H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
C项错误;有两个电子层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2,如N、O,D
项错误。
答案:B
2.(2018.佛山市第一中学期中)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
素是()
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解析: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
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C
3.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顺序排列的是()
A.Na、Mg、Al、SiB.Cl、S、P、Si
C.F、Cl、Br、ID.H、F、ChNa
解析:同主族随原子序数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周期随原
子序数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只有C项随原子序数增加,原子
半径逐渐增大。
答案:c
4.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碱性:NaOH>Mg(OH)2>Al(OH)3
C.非金属性:F>O>S
D.稳定性:HC1>PH3>H2S
解析:A项同一主族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从上至下酸性减弱,
正确;B项同一周期从左-*右金属性减弱,故碱性
NaOH>Mg(OH)2>Al(OH)3,正确;C项同一周期从左f右非金属性增
强,同一主族从上一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F>O>S,正确;D
项非金属性C1>S>P,故稳定性HC1〉H2S>PH3,错误。
答案:D
5.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⑥河;。试回答:
(1)当%—y=10时一,该粒子为(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
(2)当y=8时,粒子可能为、、、
、o(填粒子符号)
(3)写出y=3与y=7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间发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o
解析:⑴当%—y=10时,%=10+y,说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
子数,所以该粒子为原子。(2)当y=8时,应为18个电子的粒子,所
以可能为Ar、CF>S?-、K+、Ca2+等。(3)y=3时为铝原子,y=7时
为氯原子,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A1(OH)3和HC1O4。
答案:⑴原子⑵ArC「S2-,K+,Ca2+(合理即可)(3)A1(OH)3+
+3+
3H=A1+3H2O
SB跳检娜知佬检涮全面提升
1.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且其为
短周期元素,该元素为()
A.锂B.被
C.氧D.钙
解析:锂、钙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比次外层电子数小,排除A、D
项;钺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排除B项;氧原子K层
有2个电子,L层有6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C项正确。
答案:C
2.(2018•邢台三中月考)下图所示的微粒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
解析:A为碳原子,B为氟原子,C为钠离子,D为铝离子,所
以氧化性最强的为氟原子。
答案:B
3.(2018•静宁县第一中学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3(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D.某元素的离子的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
于第三周期
解析:描述的元素若位于长周期,则可能是金属元素,如Ge(第
四周期,第IVA族),A错误;氢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是非金
属元素,B错误;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最外层电子不超
过8个,则次外层电子也少于8,则次外层为K层,最外层为L层,
元素原子核外共两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C正确;K+(+l9)288,
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但K元素位于第四周期,D错误。
答案:C
4.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与镁金属性强弱
B.在MgCL与A1CL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
的金属性强弱
C.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判断碳酸与硅酸的酸
性强弱
D.Bn与1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澳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解析:A项钠与冷水反应,而镁不与冷水反应,可判断金属性
Na>Mg;B项MgCL和A1C13均与氨水反应,生成Mg(OH)2、Al(OH)3,
A1(OH)3不溶于过量氨水,不能判断Mg、Al的金属性;C项Na2SiC)3
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HzSiCh,说明酸性H2cO3>H2siCh,非
金属性C>Si;D项Bn与L分别与Fh反应,Br2较b更易与此反应,
非金属性Br>I,故选B项。
答案:B
5.(2018•陆川县中学月考)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
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XO4>H2YO4>H3ZO4,则下
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C.非金属性X>Y>Z
D.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HX<H2Y<ZH3
解析: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非金属
性增强,所以原子半径:XVYVZ,A错误;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
越稳定,由于非金属性X>Y>Z,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
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是:
H2Y>ZH3,BHXO4
>H2YO4>H3ZO4,则非金属性X>Y>Z,C正确;元素非金属性越
强,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由于非金属性X>Y>Z,所以气态氢化
物的还原性HXVH2YVZH3,D正确。
答案:A
6.某单质X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可知()
A.当X、Y都是金属时,X一定比Y活泼
B.当X、Y都是非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C.当X是金属时,Y只能是金属
D.当X是非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解析:置换反应一定是活泼性强的单质置换出活泼性弱的单质,
A正确,B错;当X是金属时可以置换出金属或非金属单质,C错;
当X是非金属时,Y只可能是非金属,因盐溶液中非金属单质不可
能置换出金属单质,D错。
答案:A
7.用1〜18号元素及其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填空。
(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除稀有气体元素)。
(2)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o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的是o
(4)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是o
(5)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o
(6)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o
(7)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大于o
解析:(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H,最大的元素是Na。(2)金属
性最强的元素是Na,与02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o⑶
两性氢氧化物为A1(OH)3[或Be(OH)2]o(4)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
性的气体只有NH3。(5)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C、Ho(6)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HCIO4。(7)非金属性:N〉P>Si,故NH3
的稳定性大于SiH4的稳定性。
答案:(1)HNa(2)Na2O,Na2O2(3)A1(OH)3[或Be(OH)2]
(4)NH3(5)C,H(6)HC1O4(7)NH3SiH4
8.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其中A元素的单质是自然界最轻
的气体,B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和最内层电子数
之和,C元素与B元素位于同一主族,且可形成BC2型化合物。
(1)写出A元素的元素名称:
⑵写出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周期第
族。
(3)写出C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O
(4)比较A、B、C三种原子的半径大小:
>>.(填写元素符号)。
解析:A元素单质是自然界最轻的气体,则A为氢,B元素原子
的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和最内层电子数之和,B原子的电子
排布为,尸,则B为硫,C与B位于同一主族,又为短周期,则C
为氧。
答案:⑴氢(2)三VIA(3)C@H(4)SOH
「能力提升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解析:A项正确;B项应为“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与8的差值的绝对值”,错误;C项He为非金属原子,错误;
D项锌、钮为金属原子,错误。
答案:A
2.有X、Y两种原子,X原子的M电子层比Y原子的M电子
层少3个电子,Y原子的L电子层的电子数恰为X原子的L层电子
数的2倍,则X、Y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
A.Mg和SB.N和Be
C.Si与BD.C和Al
解析:由题给信息知X、Y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猜词游戏》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化妆品销售返利合同范本3篇
- 《工厂安全可视化》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美术教师远程教育聘用合同
- 《交流放大电路》课件
- 《海拔最高的牧区》课件
- 搬运工承包合同
- 《广告传播法规》课件
- 代理账务合同范本
- 修复破损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中国电解铝市场需求规模分析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人工智能在身边》说课稿及反思
- 正面上手发球技术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5年上海宝冶集团限公司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佛山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人教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第6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课件
-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月统计分析表
- 2024年中国黄油行业供需态势及进出口状况分析
- 永磁直流(汽车)电机计算程序
- 中学学校2024-2025学年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 小班期末家长会-双向奔赴 共育花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