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自然现象,由凝华形成的是()A.霜降,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B.冬至,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C.立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D.白露,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2.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的凝固而形成的是()A.露珠 B.冰凌C.白霜 D.白雾3.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熔化﹣﹣放热B.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蒸发﹣﹣吸热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液化﹣﹣吸热D.冬天,早晨草叶上的霜﹣﹣凝华﹣﹣放热4.下列节气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B.图乙:“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吸热C.图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D.图丁:“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5.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液化B.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C.北方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升华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汽化6.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冰块和干冰块。在教室放置一段时间后,有关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甲杯中冰水混合物不会发生蒸发现象B.甲杯壁外的小水珠生成需要吸热C.乙杯壁外的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D.乙杯口出现白雾是干冰汽化而成7.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用锅烧水时,当把火灭掉后水仍然沸腾,这是因为水温高于水的沸点B.小孩高烧时用温水擦身体,这是利用蒸发吸热C.寒冷的冬天,冰灯展时冰灯变小了,这是汽化现象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过一会儿外皮上会有一层水珠,这是空气液化形成的8.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我们应从小培养节水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地球上的水通过三态变化不断地在发生循环,关于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升华变成水蒸气B.当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到冷空气,水蒸气便液化成小水滴C.小水滴在高空中如果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华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就会凝固成小冰晶,聚集起来变成雪花9.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的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根据以上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冰是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降低 B.白霜是空气遇冷凝固形成的C.用体温计也能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说明在冰中加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10.冬天,挂在室外墙壁上的空调外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它的散热片上会覆盖一层“白霜”.这种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形式是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华二、填空题11.炎热的夏天,人们常在海鲜上面铺一层碎冰块业保鲜。这是由于冰块在时要吸热,但是温度的缘故。12.夏天,我们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上常粘上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和“白气”的形成分别是和现象,吃的时候很容易和嘴粘在一起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13.我市今年春季出现严重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用火箭弹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投撒到高空,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成为气体,并从周圈吸收大量的热,空气的温度激剧下降,使高空中部分水蒸气成小水滴,部分水蒸气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吸热而变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写物态变化名称)14.我国正在全面、有序地推进18岁以上人群免费接种国产新冠疫苗,接种人数日益增长。疫苗的冷链运输温度标准为2~8℃。运输车一般需要提前制冷,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检测运输车内的温度为℃。运输中转、交付时,疫苗的温度容易升高,并且由于(填物态变化)现象,疫苗的外包装箱可能会出现小水珠。请你写出一条建议,保障疫苗在中转过程中的运输温度:(合理即可)。

15.2024年2月,一场罕见的霰雪天气袭击了山东多个地市。霰(xin),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形成的白色小冰粒。它是《诗经•小雅•颊弁》中“如彼雨雪,先维集霰”是《春江花月夜》中“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霰,古人视为吉祥的象征。霰在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此过程中,需要热量。三、实验探究题16.小芳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min;(3)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4)图丙中第10min时,物质处于态.17.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及物理课中所学的知识,将如图所示四个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图A: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约半分钟后,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霜.图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说明(选填“空气”或“真空”)传播了声音.图C:用手(选填“轻”或“重”)划桌面,使坐在桌子左侧的小华在空气中不能听到划桌子声;控制声音响度的大小和声音传播的距离,小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够听到划桌子声,证明桌子能够传声.图D: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当音箱发出声音时,观察到烛焰随着声音“舞动”.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18.图1是“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1)如图1,小丽将碘锤放入热水中,玻璃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紫色的碘蒸气。下列生活实例与此相同的是;A.冷藏袋中的干冰消失B.水渍过一会儿就不见(2)小勇认为按照图2方法加热碘锤,升华现象更明显。小丽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5℃,水的沸点是100℃,蜡烛火焰温度可达600℃以上。小丽认为,如果按照图2的方法加热碘锤,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1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并且进一步(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因此,(选填“小丽”或“小勇”)的实验方法更合理;(3)将“碘锤”从水中取出,碘锤内壁四周会均匀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这是碘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勇将一个浸满酒精的棉球放置在刚从热水中取出的“碘锤”玻璃泡上方(图3),请预测将会出现的现象。参考答案1.B2.B3.C4.A5.B6.C7.C8.A9.C10.D11.熔化;不变12.凝华液化凝固13.升华液化凝华熔化14.7.3液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