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森林草原防火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_第1页
职业技术学院森林草原防火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_第2页
职业技术学院森林草原防火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_第3页
职业技术学院森林草原防火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_第4页
职业技术学院森林草原防火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职业技术学院森林草原防火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森林草原防火技术(420927)。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举例资源环境与安全(42)安全类(4209)42森林消防员(3-02-03-06)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员(4-09-05-01)森林消防技术自然保护区巡护森林消防员五、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森林草原防火技术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创新意识,拥有强健的体魄、勇敢灵活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品格,熟练掌握森林消防法律法规、林火扑救、监督管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服务森林生态保护、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等相关工作领域,能够胜任一线森林防火指挥、森林防火通讯、森林防火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和学校管理制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热爱森林草原防火技术事业,具有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4.掌握林业、森林消防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基本理论。5.具备森林火灾预防、扑救、指挥、保障等组织和指挥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无人机、森林防火设备器材使用等通用能力;6.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国家林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感。拥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思维等。7.艰苦奋斗、乐观向上、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人文素养和集体意识、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8.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二)知识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思想政治理论,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掌握科学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具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3.掌握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资源调查管理、林业生产、行政管理、生态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等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野外调查、通讯仪器设备使用和求生知识。4.熟悉森林植物种类识别和树种特性,不同森林燃烧物的种类和特征,掌握可燃物类别、森林火险等级,以及森林火灾发生发展规律等基本知识。5.掌握林火通讯基础理论、林火扑救指挥基础理论,以及生物防火林带设计基础知识;掌握航空巡护、机械灭火、化学灭火的基本理论。6.熟悉林业政策、林业法律法规和森林防火技术规程,以及森林消防管理和监督检查的基本理论和知识。7.掌握无人机遥感遥控、维护与维修知识,以及低空无人机使用技术。8.了解各级林业机关、森林防火指挥和扑救部门、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的组织结构和职能。(三)能力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职业技能、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2.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社会活动组织协调能力,能胜任林区、社区的森林防火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工作。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推理和解决问题,管理时间和资源以及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4.具有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火情监测,以及熟练使用观测和通讯设备的能力。5.具有森林火灾扑救组织指挥能力,熟练使用各种森林灭火机具等。6.具有火场通讯和保障,以及火灾调查和档案管理能力。7.具有林业3S技术、Office办公软件、数据统计分析等应用能力,能开展数据、文档的记录、编辑、处理、演示汇报等。8.具有强健的体魄、勇敢灵活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品格。六、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一)课程设置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1.公共课程公共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必修)及公共选修课。包括以下主要教学内容: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劳动教育、体育与健康、军事技能与军事理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拓展、职场通用英语、信息技术、中华传统文化等课程列入必修课,将体育专项课等课程列为限定选修课程,并将党史国史、语言文字表达、方向外语课、高等数学、健康教育、信息处理能力提升、技能提升、绿色环保、管理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类课程列入选修课。并开设具有本专业或专业群特色的创新创业模块课程。2.其他教学环节(含第二课堂课)将安全教育、劳动专项、专题讲座(活动)、社会责任以及德育活动、志愿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等课外活动列入其他教学环节及第二课堂课。3.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群基础课、专业能力课、专业实践课和专业拓展课。在专业能力课中设置6-8门专业核心能力课。学院自主确定课程名称,包括以下主要教学内容:专业群基础课设置与要求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1无机及分析化学能进行常规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实验技术。植物有机化学成分的特性、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其分析方法。2森林植物会观察植物形态,能识别本地区主要树种、草本植物,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判断,会使用分类检索表。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等植物分类基本形态,主要木本和草本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特性、分布及利用价值。3森林环境会进行基本的气象观测,及分析、解决植物生产中与气象学有关的一般性技术问题;运用土壤和培肥的基本知识进行土壤调查、土壤分析。森林生境的基本知识及森林分布规律、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气象、气候及小气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类型及其调查、肥料基本知识和土壤培肥等知识。4生物多样性与森林文化会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掌握观念并付诸实际行动。生物多样性来源、概念、特点、现状、重要性、保护途径与方法、森林文化范畴、实际意义、联系等。专业能力课设置与要求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参考学时备注1森林防火会森林火灾综合预防、扑救森林火灾。会使用扑救森林火灾时的安全保障与战术对策。森林燃烧等林火基础;林火预报与监测通讯;林火管理等林火综合预防;扑火方法、扑火原理等森林火灾扑救;火因及损失等灾后调查。64专业核心课程2森林资源调查技术会开展森林资源调查,能熟练使用调查工具,处理调查数据。森林调查基本知识,测量仪器、调查工具的使用,调查基本内容、方法和程序。96专业核心课程3森林防火设施与装备掌握森林防火相关设施和装备的性能与维护;熟悉相关设施与装备使用。隔离设施、控制设施、火险天气观测设备、林火监测设备、个人防护和火情调查装备等。64专业核心课程4生物统计会使用统计学相关软件;能开展抽样调查、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基本统计工作。概率基础知识;数据收集与整理;统计量统计、参数估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645森林资产评估在认识森林资财的种类及相应价值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开展森林资产各类的价值体现评定与估算等的基本工作。森林资产的类型;评估的方法及应用条件;生态林评估;人工用材林评估;经济林评估;薪炭林评估;水土保持林评估。6463s技术及应用会使用3s技术,能独立进行造林施工设计。3s技术作业任务;3s技术调查计划。647林火扑救指挥会火场现场扑救指挥、会使用森林防火器材、火场紧急避险。进行火场现场扑救指挥、扑灭林火、火场紧急避险。64专业核心课程8生物防火技术会运用生物防火技术方法和手段,能初步进行生物防火技术价值测算。生物防火技术;生物防火技术测算;生物防火技术报告。32专业核心课程9林火生态会分析和评估林火对土壤、水分、空气、植物与植物群落、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等的影响与作用。林火对土壤、水分、空气、植物与植物群落、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等的影响与作用。64专业核心课程10林火管理会开展森林火灾预防、林火扑救,能开展林火评价及林火信息管理与决策等。森林火灾预防、林火扑救、火的应用、林火评价及林火信息管理与决策等。64专业核心课程11林政执法实务会运用林业政策与林业法规、现行林业基本政策及森林法律制度,能运用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等。森林资源管理基本常识;林业主要法律法规;林地管理基本知识;林木采伐基本知识;违反林地法规及林木管理法规相应处罚等。64(3)专业实践课设置与要求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实习实训主要包括校内外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实验实训可在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等开展完成;社会实践、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由学校组织在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开展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主要包括:林环境调查与分析、森林植物识别、森林防火、森林资源调查技术、3S技术及应用、林火扑救指挥、森林资产评估等专题实训、生物防火、林火生态与管理等校内外实训。进入相关单位开展森林草原防火等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实训实习既是实践性教学,也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应严格执行学校学生实习管理相关规定。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参考学时1森林植物识别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会进行植物识别进行显微镜操作、植物形态识别及描述、识别、标本采集及制作282森林环境调查与分析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会进行环境调查与分析进行森林结构特征观察、土壤指标分析、气象因子分析、林内生态因子测定283森林防火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会运用恰当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森林火灾综合预防、扑救森林火灾进行林火预报与监测通讯、林火管理、森林火灾扑救、灾后调查284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会开展森林资源调查,能熟练使用调查工具,能处理调查数据。进行森林调查,使用测量仪器、调查工具2853S技术及应用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会使用3s技术,能独立进行造林施工设计。进行3s技术作业、3s技术调查计划。286林火扑救指挥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会火场现场扑救指挥、会使用森林防火器材、火场紧急避险。进行火场现场扑救指挥、扑灭林火、火场紧急避险。287森林资产评估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会开展森林资产各类的价值体现评定与估算等进行森林资产评估,包括生态林评估、人工用材林评估、经济林评估、薪炭林评估、水土保持林评估。288生物防火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会运用生物防火技术方法和手段,初步进行生物防火技术价值测算。进行生物防火、生物防火技术测算、生物防火技术报告。289林火生态与管理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会分析和评估林火对土壤、水分、空气、植物与植物群落、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等的影响与作用。会开展林火评价及林火信息管理与决策等。 进行林火对土壤、水分、空气、植物与植物群落、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等的影响与作用的分析与评估,及林火信息管理与决策等。28(4)《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夏季学期(30学时)和第二学年夏季学期(170学时),要求共开设200学时。具体安排如下:学年学期时间段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参考学时第一学年(夏季)1周(1)核心能力的认知;(2)林火生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森林火灾预测预报。30第二学年(夏季)3-4周1.森林防火预防与扑救模块:①森林可燃物和林火种类调查;②森林火灾扑救机具的使用和维护;③火险区域划分和火灾报告制度。④扑火伤亡预防和处置;2.森林草原防火技术:①林火通讯技术操作;②林火通讯技术规程编制;③林火通讯技术组织与管理实施;3.森林火灾调查与管理:①森林火灾调查与统计;②森林火灾事故调查报告编写;③编制林火管理建设实施方案;④开展生物防火测算,编写技术报告。170《毕业跟岗/顶岗实习》学分组成、学时安排如下表:时间段学分总学时开课学年开课学期备注每年9月至11月536周(计400学时)第三学年5每年12月至5月第三学年6(5)专业拓展课设置与要求(要求开设2-3个模块,提升模块为本专业修读,其中包括“1+x”证书课程;拓展模块可提供给非本专业的全校其他专业学生选修;要求实践课时占总课时50%以上)模块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目标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参考学时提升模块11无人机理论基础掌握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原理、系统结构、航空气象、法律法规。无人机相关概念、发展历史、多旋翼飞行原理、无人机基本构造与分类、多旋翼无人机5大系统、遥控器的认识、飞行安全基本知识、机身、遥控器、电池、负载设备的维护等。322地面站认识与航线规划会地面站的使用、独立完成任务航线规划。熟练调试使用地面站、独立完成任务航线规划等。643无人机操作会无人机安装调试、飞行操作、无人机的设备安装和调试、不同模式飞行。航拍、植保、巡检、测绘无人机的安装和调式,模拟器飞行,飞行操作,无人机GPS、姿态模式的飞行和指定动作飞行。64提升模块21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会进行林业生态工程调查及管理各类林业生态工程基本情况及实施办法。322Excel高级应用会利用Excel进行林业数据的处理林业数据的筛选、分类汇总,公式与函数、透视表与图表处理。643无人机航测作业会无人机航测操作、数据获取无人机航测操作规程与步骤,无人机数据获取及处理。64拓展模块1中药材GAP技术能按照中药材GAP技术种植部分中草药GAP技术规程及中草药种子采集、育苗、种植及采收等生产技术642植物组培技术会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操作植物组织采集、分离、培养基制作、接种、培养等323云南特色经济林栽培技术会开展云南主要特色经济林树种栽培特色经济林种类、生物学特性、种实采集与处理、育苗、栽植与管理、采收贮藏等324森林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会进行典型果蔬产品的贮藏和果蔬加工产品生产,毕业后能够指导企业的生产过程,同时能延伸到其他经济植物的加工利用森林果蔬贮藏与加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产品的初加工工艺及产品的贮存方法,其他植物产品加工利用645林业企业管理能进行林业市场调查,管理林业企业的员工和物资,并对林业项目可行性评价。森林资源经济评价、林业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及效益评价与项目可行性研究等326林业3S技术学会使用GPS进行定位、RS获取数据及利用GIS完成数据分析与处理,制作专题地图GIS数据处理与应用、RS图像处理技术及全球定位系统647野外工具使用与生存安全会进行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常用调查工具认识与应用,会按野外作业或工作的基本要求进行紧急情况的应急防范和处理地形图识别方法、野外常规工具的使用、野外作业安全方法、野外自救技能648湿地保护与管理会区分湿地的种类,初步具备湿地保护与管理的能力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目的、意义,保护原则、保护方法和手段,湿地保护与管理现状等649森林生态旅游能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编制森林生态旅游区规划报告,设计简单的旅游线路森林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内容,森林生态旅游规划的类别和编制方法3210野生动物识别与标本制作会识别主要陆生脊椎野生动物种类、制作陆生脊椎动物标本主要内容为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的种类、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地,动物标本制作的方法6411食品与营养会分析人体必需营养素,会进行营养配餐。人体必需的能量与营养素、营养与平衡膳食、营养配餐、人体健康与保健食品、食品的营养强化等3212食用菌栽培技术会生产常见食用菌3-5种野生食用菌资源分布情况,食用菌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长发育条件和菌种制备等基础知识,食用菌的栽培、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利用与加工6413无人机航拍摄影会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无人机航拍中的飞行安全、配件准备、飞行操控、静态图片与动态视频拍摄技巧与后期处理等内容6414数字图像处理(Photoshop)能利用软件完成图像的处理等软件的基本功能及操作、图像处理工具的使用等3215生态恢复与生态工程技术能够进行石漠化、边坡修复、矿区生态恢复、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和管理。岗前学习---生态恢复与生态工程基础---2个知识点,生态系统恢复技术---8个学习情境,生态工程建设监理---1个学习情境。6416环境保护概论认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防治及环境管理等,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环境保护基础、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等。3217环境监测能够进行监测方案的制定;样品采集、保存、预处理;样品测定;结果分析与评价。环境监测基础知识、水和污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噪声监测、其他污染监测。6418市场营销能进行林产品营销策划及销售活动林产品商品策略、林产品流通渠道、林产品消费需求及购买行为、林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32(二)学时安排总学时为3056学时左右。课堂教学每16学时折算1学分;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专业实践课每周计28学时,一周折算1学分;《军事技能》课开设2周(含周末)共计112学时,计2学分,《军事理论》课进入课堂,小班授课,教学36学时,计2学分;《专业综合实训》要求共开设200学时,10周,计4学分;《毕业跟岗/顶岗实习》累计时间不少于9个月,计36周,折算400学时,5学分;《劳动教育》课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共16学时,计1学分,同时以二级学院为主,每个学期以假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训为主要载体,开展专业劳动和劳动实践。类别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拓展课其他教学环节(含第二课堂课)合计专业群基础课专业能力课专业实践课总学时6123042567048801601403056理论学时32422016043608081228实践学时2888496268880801321828公共课学时与总学时的比例30.6%各类选修课学时与总学时的比例15.2%专业课实践学时与总学时的比例48.1%实践学时与总学时的比例59.8%2、学分结构类别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其他教学环节(含第二课堂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合计专业群基础课专业能力课专业实践课总学分301987910146比例20.5%13%5.5%54.1%6.9%100%七、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1.队伍结构学生人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为20:1,配备专任教师10人。校内专兼职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占3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占专职教师的90%以上;“双师”教师比例达50%以上,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2.专任教师专任教师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企业实践经历。3.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4.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从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二)教学设施1.校内实训基地(含专业实验室)林业3S技术实训室、森林资源调查信息技术中心、林业生态综合实训基地(生态监测及森林调查、种苗生产、林下植物栽植)、森林环境实训室、动植物资源调查综合实训室、植物实训室、405实习林场等6个实训室组成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名称及设备要求一览表序号实验室名称承担实验内容基本设备配备数量1植物鉴定与标本制作实训室1.植物识别2.植物解剖观察3.植物生理实验4.植物标本制作生物显微镜、实体显微镜、放大镜各25植物切片机12植物生长环境分析室1.气象因子观测2.土壤有机质、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土壤酸碱度测定3.森林植被调查照度计、电子风速风向表、干湿球温度表、通风干湿表、百叶箱、日照计、雨量计、轻便风向风速仪等仪器、粗天平、扭力天平、酸度计各8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光电比色计各2智能综合分析仪、土壤养分速测仪各2地质罗盘仪、海拔仪各163林火生态实训室1.森林火险气象因子观测2.林地可燃物种类及载量测定3.森林植被调查照度计、电子风速风向表、干湿球温度表、通风干湿表、百叶箱、日照计、雨量计、风向风速仪各10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各5综合分析仪、土壤养分速测仪各5地质罗盘仪、海拔仪、林木测高仪、皮尺、GPS仪各254森林防火实训室1.林火扑打机具和器材2.以土灭火、以水灭火工具3.化学灭火工具2号工具、防火服等各50风力灭火机各15灭火水泵1干粉灭火器、化学灭火弹各255森林调查实验室1.标准地测量2.森林资源调查GPS、海拔仪、罗盘仪各25全站仪、扫描仪、图幅打印机各26无人机装调实训室1.配备无人机各部件搭配理论课程便于学生了解各部件构造。2.无人机组装、调试、试飞。电子称、电子天平、药物天平、种子检验工具(套)各57无人机飞行实训场1.多旋翼无人机场外飞行训练2.固定翼无人机飞行训练3.无人机喷洒作业多旋翼无人机系统、植保无人机系统各58林业生态综合实训基地1.生态监测及森林调查2.森林经营3.森林资源保护4.自然保护区管理实验林场总面积405亩,可以开展森林火灾预测预报、森林火灾扑救、森林草原防火技术的综合实训22.校外实训基地选择防火专业核心能力,即森林防火、林火扑救指挥、生物防火、林火生态与管理的实训基地。基地满足相应专业实践技能训练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提供适合职业能力养成的实习岗位。序号类别实训核心内容基本要求基地数量现有基地1森林防火1.扑火预案制定2.综合防火措施3.灾后调查能容纳>30名学生开展调查>6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景东管理局、临沧动植物管理办公室、黄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屏边自然保护区、金平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小黑山自然保护区、金殿公园等2林火扑救指挥1.火场现场扑救指挥2.森林防火器材使用3.火场紧急避险。能容纳>30名学生实习>3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景东管理局、临沧动植物管理办公室、黄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屏边自然保护区、金平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小黑山自然保护区、金殿公园等3林火生态与管理1.生物防火2.林火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林火信息管理与决策 能容纳>30名学生实习>3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景东管理局、临沧动植物管理办公室、黄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屏边自然保护区、金平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小黑山自然保护区、金殿公园等(三)教学资源1.专业级资源:行业标准、职业标准、政策法规、行业技能大赛、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专业标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课程级资源:教学设计(整体及单元设计)、课程录像、教学课件、案例、题库、学习指南、教材、学习任务书、课程标准、考核标准、技能测试题库。3.素材级资源:文本类、图片/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微课等)、动画、ppt等。(四)质量保障建立校院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八、考试考核与毕业要求(一)考试考核策略与方法各门课程考核采用过程化及终结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详见各门课程标准。综合实训考核采用项目化形式进行,考核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详见综合实训课程标准。跟岗、顶岗实习考核以岗位职业能力考核为主,成绩由校企共同考核,考核成绩分两部分: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业务考核和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实习表现进行评价。具体考核方法如下:1.跟岗/顶岗实习考核分两部分:一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占总成绩的50%;二是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实习报告、成果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50%。2.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岗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在于应职应岗的基本素质、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并填写《学生顶岗实习评价表》,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后加盖单位公章。3.校内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在于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内容包括学生的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实习任务书内容完成情况及实习课题成果等,综合评定成绩。4.考核方式为等级制,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学生考核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评分标准如下:优秀(90-100分):实习态度端正,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总结,并能运用学过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并有某些独到见解,实习成果突出。良好(80-89分):实习态度端正,能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实习成果很明显。良好(70-79分):实习态度端正,能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基本全面、系统的总结,实习成果明显。及格(60-69分):实习态度端正,完成了实习的主要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够完成实习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实习成果较好。不及格(0-59分):实习态度不端正,未完成了实习的主要任务,未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未有实习成果。5.跟岗/顶岗实习成绩不合格的,不能获取相应的学分,同时要进行重修。(二)毕业条件学生修满专业规定的学分,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通过本专业技能过关考核,体质测试达到标准,并符合学校有关管理规定的要求,方可毕业。毕业最低学分设置情况表课程性质最低学分要求备注公共必修课30公共选修课19含限选课11个学分,任选课8个学分专业必修课79含专业群基础课、专业能力课和专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10其他教学环节8由保卫处、团委、二级学院等部门开设,采用学分认定方式合计=SUM(ABOVE)146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1、教学进程安排表(见附件)2、教学时间安排表(见附件)2021版森林草原防火技术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三年制)说明:1.教学进程表中课程名称带“*”号的课程考核方式是“考试”,其余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2.多个学期开课的课程,只要求学生修读其中一学期。不重复修读。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分配开课学期备注周学时总学时实验实训一二三四五六公共必修课公共基础课1B2021G001思想道德与法治*334820●2B2021G002劳动教育(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1116●3B2021G00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46412●4B2021G004形势与政策Ⅰ0.3416●每学期安排4节课进行“思政大讲堂”等宣讲活动5B2021G005形势与政策Ⅱ0.2416●6B2021G006形势与政策Ⅲ0.3416●7B2021G007形势与政策Ⅳ0.2416●8B2021G010体育与健康Ⅰ*223232●9B2021G011体育与健康Ⅱ*223232●10B2021G012信息技术*446432●●第一、二学期开课11B2021G013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拓展223216●●第一、二学期开课12B2021G020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14168●混合式教学13B2021G021职业素养养成教育Ⅰ0.5488●混合式教学14B2021G022职业素养养成教育Ⅱ0.5488●混合式教学15B2021G023就业指导14168●混合式教学16B2021G024中华传统文化2232●●第一、二学期开课17B2021G025生态文明2232●●线上课程(一年级寒暑假开课)18B2021G026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4---148112●军事理论占36学时2学分,军事技能训练2-3周,不少于14天112学时,记2学分小计30612288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分配开课学期备注周学时总学时实验实训一二三四五六公共选修课公共限选课1B2021G030~B2021G040通用外语课Ⅰ(职场通用英语Ⅰ*、小语种Ⅰ*)446410●学生可按需求选择英语或是小语种,共8学分2通用外语课Ⅱ(职场通用英语Ⅱ、小语种Ⅱ)446410●3沿用上一版体育专项课223232●●●●此类课必修其中一门,最高计2学分4B2021G008四史教育1216●●线上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小计1117652公共任选课1A2021IE…创新创业类(各学院开设实践项目)446454●●●该类课程任选多门修读,最低修够8学分2A2021AE…美育美学类2232●●●●3A2021LG…语言文字类2232●●●●4A2021PA…公共艺术类2232●●●●5A2021IT…信息技术拓展类223216●●●●6A2021FL…方向外语类2232●●●●7A2021NS…自然科学类22328●●●●8A2021SS…人文社科类2232●●●●9沿用上一版网络课程类等1116●●●●小计812832小计1930484其他教学环节劳动专项1B2021E002专业劳动及劳动实践1282828安排在二、三、四学期二级学院开设安全教育2B2021E003安全教育1---168贯穿在各学期保卫处开展活动第二课堂3B2021E004社会实践及双创实践2---3232贯穿在各学期第二课堂课,团委开设活动。采用学分认定方式成绩于第6学期登记4B2021E001课外活动教育4---6464小计8140132公共课及其他教学环节总学时及学分571056504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分配学期备注周学时总学时实验实训一二三四五六专业必修课专业群基础课11300P20B0001无机及分析化学446424●●第一、二学期开课21300P20B0002森林植物(Ⅰ)*446424●31300P20B0003森林环境*446422●●第一、二学期开课41300P20B0004森林植物(Ⅱ)223214●51300P20B0005生物多样性与森林文化223212●小计=sum(F3:F7)16=sum(H3:H7)25696专业能力课11305N20B0002森林防火*446410●专业核心课21305N20B0001森林资源调查技术*669622●专业核心课31320N21B0001森林防火设施与装备223212●专业核心课41312N20B0003生物统计446424●专业核心课51320N21B0002森林资产评估*446442●专业核心课61313N20B00033S技术及应用446430●专业核心课71320N21B0003林火扑救指挥*446426●专业核心课81320N21B0004生物防火技术446430●专业核心课91320N21B0005林火生态*446430●专业核心课101320N21B0006林火管理*446424●专业核心课111312N20B0011林业行政执法实务*446418●专业核心课小计=sum(F9:F19)44=sum(H9:H19)704268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分配学期备注周学时总学时实验实训一二三四五六专业必修课专业实践课11321S21C0002森林环境调查与分析1282828●21321S21C0001森林植物识别1282828●31320S21C0001森林防火1282828●41305S20C0003森林资源调查技术1282828●51313S20C00033S技术及应用1282828●61320S21C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