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八说明文阅读内容概括-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原卷版_第1页
专题二十八说明文阅读内容概括-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原卷版_第2页
专题二十八说明文阅读内容概括-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原卷版_第3页
专题二十八说明文阅读内容概括-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原卷版_第4页
专题二十八说明文阅读内容概括-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十八:说明文阅读内容概括(2021·江苏常州·校联考一模)阅读文章,完成小题。从手指到AI,人类如何算数①人类是如何计算的?②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小朋友们欢着手指数数。对于进化程度尚不高的人类祖先,手指为人类计算历史写下了里程碑式的第一页。③不久前中国第一家综合收藏型科学博物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携手合肥子木博物馆,以“运筹”“机巧”“掣电”3个单元,展示了80件东西方历史上重要的计算器具。④其实,博物馆目前已经收集到4000多件科学仪器藏品,并对历史上实物已经失传、带有文字记录的中外著名科学仪器和技术发明进行研究性复原。此次展览的80件计算器具中,博物馆研制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复制了古巴比伦数学泥板、战国竹简《算表》,复原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里程计、宋代的计里鼓车,用乐高搭建了古希腊安提凯希拉装置,研制了席卡德计算器、斯卡计算器和菜布尼计算器的互动模型。⑤计数是算数的基,人的10个手指成为最简单方便的技术工具,这大概也是十进制计算的根本原因。在古代世界,“手指计数法”被发挥到了极致。现在的人们可能想象不到,欧洲中世纪的手指计数方法,甚至可以用两只手来表示多达99的数字。直至今日,手指计数仍然在口语、手语和手势交流中广泛使用。⑥作为人类早期计算实践的起点,除了手指,我们的祖先还利用绳结、算筹、算数等来代表离散数的单元,以移动和排列这些单元的方式来实行简单的运算。对于较为复杂的运算和语数,人们会将计算结果排列成表格或用比例规、计算尺、列线图等模拟计算装置,这些早期的计算工具主要依手动,没有分化出明确的输入和输出装置。⑦在我国,2017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发现了人类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算表》,并在同年获得吉尼世界纪录认证。《算表》星表格形态,核心部分是由“九”至“一”及其积“八十ー”至“一”构成的九九法表。《算表》还可以通过丝线交叉,运用交换律将两位数乘法转为4个交叉点数相加,实现快捷运算。⑧而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这样的计算器具已经不够用了。⑨17世纪,机计算器的构想首次付实或,19世纪中叶真正实现商用。机械计算器的广泛使用,符合迅速发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大工业生产的内在要求。差分机和分析机是机械计算器发展的顶峰,分析机已经具备了程序制的思想,也预示着未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⑩但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电子计算机则是科技史上的一次伟大综合。把电力引入计算机器,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计算速度。从此,计算不再只是算术,而是智能活动,计算机也不再只是计算工具,而成了人工智能。⑪如今,到处可见的智能不再被称作“计算器具”。这种对计算的遗忘,恰恰证明了计算已经深陷在人类活动的每个角落。世界的数字化也让一切问题都化为计算问题。⑫计算器具无处不在,但却隐而不彰,预示着人类或将进入智能计算的AI时代。(选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11月03日12版,作者叶雨婷)17.人类计算器具的发展“从手指到AI”之间经历了哪些变化?【答案】17.手动器具一一机械计算器一一电子计算机【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⑤⑦段说明的是手动器具,第⑨段说明的是机械计算器,第⑩段介绍的是电子计算机。第⑫段说明“预示着人类或将进入智能计算的AI时代”,由此可知从“从手指到AI”之间经历了“手动器具一机械计算器—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广绣历史知多少广绣与潮州刺绣合称粤绣,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和江苏的苏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2006年5月20日,广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绣最早有史料记载见于唐人笔记,据唐人苏颚在《杜阳杂编》所载:“唐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年十四,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划分明,细如毫发……”而这位能在一尺绢上绣《法华经》7卷的南海14岁姑娘卢眉娘,便被广绣行众人奉为始祖。这是目前对广府地区刺绣最早期的文字记载。北宋时期,广东的桑蚕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蚕丝基地,出现了织土绸的机户、机坊。到了南宋时期,广州成衣店坊兴起,它们有的绣制官员服饰,有的承制婚嫁衣裳、寿衣殓裳。民间节诞活动的兴旺,使得龙船旗幡罗伞、神诞台帷等广绣工艺进一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明代,广绣发展成民间一项重要的手工业产品。正德九年,葡萄牙人航抵广州外港屯门,购买广绣艺人绣制的龙袍绣片,回国献给国王,国王大喜,赏赐极厚。广绣品从此经葡萄牙商人之手出口渐多。清代是广绣发展的全盛时期。清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封闭了闽海关、江海关、浙海关,只留粤海关。从这个时候起至道光二十二年,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通商口岸。广州外销品发展迅速。随着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这些公司专营东方贸易,不仅从广州出口批量生产绣品,还来样订制许多特殊图案的精品。广州、佛山等地的绣坊、绣庄成行成市,仅广州就多达五十多家,分布在状元坊、新胜街、沙面一带,从业人员3000多人。清乾隆年间,广州成立第一个行会组织一锦绣行,会址在杨巷瑞兴里,会名“绮兰堂”,行会的宗旨是保护本土绣业发展,遏制外来绣品的渗入,并对遍布城内的绣坊、绣庄进行管理,对绣品的工时、用料、图案、色彩、规格、工价等,都有具体规定。民国时期,作为珠三角洲龙头城市的广州在广绣行中也稳执牛耳。民国初期,广州的花佬(男绣工)已屡有创新,绣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而女绣工也有突出的人物创新绣法,对改进与发展盘金秀也做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广绣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1955年5月,广州刺绣业第一个合作社成立。1957年,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对广绣的普及与提高做出了贡献。广州刺绣艺人创作了不少精湛的作品,其中梁纪设计,苏文、朱开、许帜光等多人绣制的《紫荆孔雀》入选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林章和邓伯江合作绣制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外景》,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前苏联伏罗希洛夫主席。【链接一】清初,英国商人拿服饰图样到广州绣坊订绣品。因图样乃西方油画风格,绣工为绣得惟妙惟肖,便增加绣线种类及改革绣法,丰富绣品的表现力,使广绣技艺更加提高。如以孔雀羽毛扭绩成线缕,以马尾缠绒为勒线等。同时也使广绣吸收了西洋油画的艺术风格,运用透视和光线折射的原理,丰富了广绣的设计色调和表现力,绣品广泛地应用于室内装饰和日用衣饰上。清中叶,广绣出口的量非常大,大幅的绣画纳税也要白银1.2两,可知价值不菲。当时的广绣作品布局章法已中西合璧,用色浓艳且非常光影变化。今故宫仍保存着当时广绣挂屏可证其艺术高超。【链接二】广州是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中心和广府文化发祥地。2020年10月2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中国青年网主办的第二届“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在济南发布。广州市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申报的广府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申报的广州市佛山木版年画进校园实践案例分别入选“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和十大创新实践案例。此次评选共征集到29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申报的有效案例近700个,入围初评案例600余个,竞争十分激烈。这也是2019年广州市的广绣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十大优秀实践案例、海珠区南洲小学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十佳创新实践案例之后,又一次“双入选”。自2019年首次开展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评选活动以来,广州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两届实现双入选的城市。(材料来源于网络,有删改)1.下列关于“广绣”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广绣是粵绣中的一种,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和江苏的苏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B.唐人苏颚在《杜阳杂编》中关于南海奇女卢眉娘刺绣的记载是广绣最早期的文字史料。C.广绣对绣工的性别没有特别的要求,男女都可以,其中男绣工有专门的叫法——花佬。D.广绣、佛山木板年画、中医药等走进校园,所以它们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从北宋到南宋,珠三角地区陆续兴起了织土绸机坊、成衣店坊这些广绣工艺的作坊。B.明朝时,自从广绣受到了葡萄牙国王的喜爱后,葡萄牙商人经手出口的广绣越来越多。C.民国时期,广州是省城,同时拥有有利的地理位置,促使广州的广绣行业也稳坐第一。D.广州在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评选活动中成为连续两届实现双入选的城市。3.为什么说“清代是广绣发展的全盛时期”?请结合文本分点列出。4.结合全文,说说广绣“价值不菲”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点陈述。原来你是这样的落叶①古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今有“秸秆还田促生长”,落叶是否也会像凋落的生物残体一样,变成供应土壤肥力的“大功臣”?它们除了供应土壤肥力,还会对生态环境、气候变化有着怎样的贡献呢?落叶为土壤生态系统提供“食物”②叶落归根,是植被生态系统的常态,片片落叶为土壤的生态系统提供了“食物”。③当落叶进入土壤,首先会被植食性动物如蝼蛄、线虫、螨虫等食用。“例如蚯蚓,它们可将落叶和土壤中的矿质颗粒一起吞食。当这些食物通过蚯蚓的肠腔时,落叶中的一些大分子物质如木质素、纤维素和蛋白质等会被分解,最后连同土壤矿质颗粒黏合在一起作为粪便排至蚯蚓体外。”江苏省扬州农业环境安全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扬州大学教授封克解释,这些粪便具有通气、保肥、保水的结构特点,因而被认为是形成肥沃土壤的最佳团粒结构。④同时,落叶还会在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落叶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了新鲜养分,可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封克介绍道,在繁殖过程中,为了从落叶中获取足够养分,微生物会分泌一些特殊的酶类,易被分解的有机物会在酶的作用下释放出二氧化碳、水、能量和可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营养元素。“它们使落叶中不能为微生物或植物直接吸收的复杂大分子物质分解成易被吸收的小分子养分。这些小分子养分可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因此,微生物在这过程中起着将‘难有效养分’转化成‘易有效养分’的作用。”⑤而被微生物分解后剩下的落叶残体,成为所谓的“腐殖质”。“这些腐解的、看不见的有机质再次牵手土壤矿物,或被土壤矿物绑架,成为结合于矿物的新物质。”潘根兴介绍,它们构成了土壤结构的基本粒子——团聚体,使土壤酥松、多孔、吸水和透水,同时也造就了土壤微生物的居住空间。小小落叶也能抵抗全球变暖⑥全球气候变暖已经给地球的生态环境、物种平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的大量排放,是气候变暖的重要源头。为此,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什么联系呢?这就要从土壤的碳储量说起。“土壤不仅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也是碳素生物循环转化和储存的巨大活动库。”封克解释,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一方面可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而储存在土层中,通过减少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而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另一方面,土壤中大量有机碳的增加提高了土壤肥力,为绿色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而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进一步改善了空气质量。⑧“只有当落叶作为‘有机食物’投入土壤,土壤中有机质来源充分,土壤才能够形成稳定的结构。”潘根兴说,土壤的储碳、储水和储存养分的功能发达了,生态系统就稳定了,就能起到调节气候、供应养分和维持生命代谢的巨大作用。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落叶,并不简单的是生命活动的“废弃物”,而是土壤维持自身肥力、维持健康及其提供人类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基础。它们落于土壤,经过有机物分解再回到大气中,参与碳循环和水循环,经过植物光合作用同化为碳水化合物,再成为生命的部分。如此循环再生,让地球上的植被得以长青。(选自《新华日报》,有改动)5.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写作思路清晰,介绍了落叶能供应土壤肥力,还能为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B.标题“原来你是这样的落叶”交代说明对象,巧设悬念,很好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C.落叶是土壤有机质的全部来源,从而使土壤形成稳定的结构,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D.选文语言力求准确的同时,也不乏生动,例如,第⑤段画线句中的“牵手”和“绑架”。6.小德认为“秸秆还田”的原理跟选文有相同之处,你认同吗?结合选文与链接材料作分析。【链接材料】变废为宝的农业技术——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麦秸、玉米秸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减少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的作用。7.小德尝试用思维导图来呈现落叶增强土壤肥力的过程和作用,请帮她完成。耐寒植物如何过冬①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②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活动期多,冬天反而不耐寒。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如北方的梨树,在30℃~2℃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的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30℃的严寒,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8℃就会冻死,就是这个道理。③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④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⑤此外,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胄”,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木的热量向外散发。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⑥另外,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⑦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100℃才沸腾,在比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⑧当然,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糖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本领。(有删改)8.结合文章第③段,进行概括:冬天,树木进入休眠状态,,,因此来年春天,树木的叶子。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了极其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特殊的树木是不怕严寒的。B.有些特殊的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是不一样的,在夏季活动期多,冬天反而不耐寒。C.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唯一的绝招。D.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从而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10.耐寒植物是通过怎样的办法去过冬的呢?请结合本文分点概括(1)使用“沉睡”休眠的方法来对付冬寒。(2)。(3)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蝉的音乐法布尔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这种声音更轻微,要是一只雀儿,虽然没有看见你,应当早已惊慌得飞走了。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有一回,我借来两枝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就是最重要的喜庆事也只要用这么多。我将它放在门外的筱悬木树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在头顶树枝上的蝉,看不见下面在干什么。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碰!”枪放出去,声如露雷。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选自《昆虫记》))【链接材料一】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雄蝉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它们并不能听见自己的“歌声”。每个种的雄蝉发出3种不同的鸣声:集合声,受每日天气变动和其他雄蝉鸣声的调节;交配前的求偶声;被捉住或受惊飞走时的粗厉鸣声。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有些种从鸣声、行为和形态上较易鉴别。(节选自百度百科)【链接材料二】古代文人是偏爱蝉的,所以他们手中的笔始终就没有停下过对蝉的讴歌,或者借蝉抒怀,浇胸中块垒。“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唐代虞世南笔下的蝉品格高洁,声名远扬。“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唐代司空曙在《新蝉》中点出了时光易逝,青春难留。骆宾王则在受冤下狱之时以蝉自喻,写出了《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宋人常以词来诉说蝉鸣中岁月的美好,但也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来写出听到蝉声而引发的感伤。夏日里,大自然中唱主角的这种叫“蝉”的昆虫,让人体味到的是生命的珍贵。(节选自《收藏快报》2017年9月13日,有删改)1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蝉喜欢唱歌,不幸得很,它的歌声不是那么招人喜欢。事实证明,他的歌声只是为了叫喊同伴。B.通过仔细观察和实验,法布尔得出结论,蝉是一个大聋子,对自己所发的声音一点也感觉不到。C.辨雄蝉与雌蝉的办法是听它们的叫声,会叫的是雄蝉,雌蝉因为器官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D.集合声、交配前的求偶声和被捉住或受惊飞走时的粗历鸣声,是每个种的雄蝉都能发出的声音。1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法布尔长期与蝉为邻,多次观察到蝉结伴时仍在歌唱,说明了蝉并不能停止鸣叫。B.蝉会根据每日天气变动和其它雄蝉鸣声来调节叫声,为了变化声调,吸引雄蝉。C.法布尔把蝉和一只雀儿在声音中的不同反应进行比较,充分说明了蝉的反应迟钝。D.在我国古代诗词作品中,蝉经常是文人讴歌的对象,由此看出文人对蝉是偏爱的。13.蝉寄寓了古代文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链接材料二,分点概括。14.文段中的两个划线句都说明了蝉的发音原理,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两句话的不同之处。A句: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B句: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这天,阿昆同学在浏览新闻时看到了这样一则报道:11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为更好践行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文物保护国际共识,国家文物局经与何鸿燊先生协商一致,将马首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回归原属地。圆明园马首铜像,为清代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主要构件之一。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马首铜像与其他11尊兽首铜像一同流失海外。马首铜像为意大利人郎世宁设计,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理念与设计风格。清乾隆年间由宫廷匠师精工制作,以精炼红铜为材,色彩深沉厚重,以失蜡法一体铸造成型,神态栩栩如生,毛发分毫毕现,历百年风雨而不锈性,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在国家文物局的协调下,2019年11月,何鸿燊先生决定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献礼。多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有包括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在内的六尊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归祖国,其中猪首铜像由何鸿燊先生于2003年出资购买后送归国家。捐赠仪式后,马首铜像将与其他六羊兽首铜像聚首京城。阿昆同学对国宝时隔多年终于回归原属地倍感激动,同时对报道中提到的马首的制作工艺——失蜡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上网查阅资料,整理出以下材料:失蜡铸造法,又有熔模法、拔蜡法、出蜡法等多种称谓。原理很简单,就是人们用了逆向思维——不是青铜器很复杂,做模翻范很困难嘛,那么就先用蜂蜡一类的虫蜡,做出一个与计划铸造出的青铜器一模一样的蜡样。由于蜡很软,可以雕琢得很精细。蜡样加工满意后,再在蜡样外面一遍遍涂上细细的泥桨,慢慢地,蜡样便被严实地包裹住了,这层厚厚的泥浆也就成为了外范。待整个外范晾干了以后,便可将铜液通过注口灌注到范中。随着高温铜液的注入,弥合在泥范中的蜡模便迅速融化,化为一缕青烟消失了。铜液则占据了蜡模的空间,冷却之后,去掉外范,与蜡模一模一样的青铜器就诞生了。查阅资料过程中,阿昆还了解到,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春秋中期云纹铜禁是失蜡法制作的典型器物。于是他找到在博物馆工作的姑妈,向她要了一份有关云纹铜禁的文物介绍。春秋宫廷盛况之剪影——云纹铜禁出土情况和馆藏1978年,在河南省文物局对楚墓的抢救性发掘过程中,有24座规模大小不等的春秋楚墓得以重见天日。其中仅下寺2号楚墓就出土了80多件大型青铜器,包括大名鼎鼎的已经被列为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的云纹铜禁。据专家介绍,云纹铜禁整体是用失蜡法铸就而成的。从目前可考的文献来看,我国最早使用失蜡法工艺的时间是唐代初期,《唐会要》中记载高祖武德年间铸造开元通宝时所用的就是失蜡法。因为我国能见的关于失蜡法的文献记载都比较晚,故而学界一般认为我国失蜡法工艺来源于印度,而这件云纹铜禁的出土可以说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1100年。据此推断,学界一致认为失蜡法的铸造工艺至少在25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那么这道工艺自然不会是源自印度的舶来品,而是中国固有的一项传统铸造技术。此论断一出,国内外一片震惊。云纹铜禁不仅为中国铸造技术正名,更是刷新了世界失蜡法的历史。艺术价值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出土的云纹铜禁一共有7件。如今保存在河南博物院中的这件云纹铜禁是其中体积最大、年代最久远的一件。这件云纹铜禁通高为288厘米,长达103厘米,宽46厘米,重90多干克,整体造型呈长方形,和现代人所使用的茶几与案台有些相似。云纹铜禁的四周透雕着层层相叠的云纹,用它做装饰不仅具有很好的通透性,而且看上去就好像天边漂浮着的朵朵白云般,给人一种如梦似幻、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也正是“云纹铜禁”这个名字的由来。在云纹铜禁的上部,攀附着12条龙形异兽,它们的造型均为凹腰卷尾、探首吐舌样子。12条异兽的兽首皆面朝铜禁的中心,从整体上看来,形成了群龙拱卫的形态。在云纹铜禁的下方,另有12条龙形异善做足,而铜禁本身则是由5层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的。位于最内的也是较粗的一层叫作梁架,这一层的每根梁架又延伸出了层层相叠、纵横交错的支梗。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支梗与支梗之间虽然不相连,但都借着内层的支撑力相互卷曲盘绕,使整件铜禁的制作工艺在此处达到高潮,尽显其制作技艺之精良。15.请为阿昆看到的新闻报道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字)16.看了失蜡法的介绍后,阿昆想要把它介绍给同学。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介绍。(1)失蜡法是一种的方法。(2)失蜡法的工艺流程为:→→→冷却碎壳17.有同学问阿昆,为什么“云纹铜禁”能够成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请你根据介绍,帮助阿昆作出简要的回答。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科普时报》“媒眼看世界”专栏征稿启事掌上科技馆1月3日《科普时报》是由科技部主管、科技日报社主办的全国第一份综合性科普周报。秉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使命,面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办报宗旨,为公众提供优质科普内容,助力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栏目简介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协智库、学术、科普“三轮”驱动,国际化、信息化、协同化“三化”联动的工作布局,促进我国信息化及科学传播工作的开展,并固化研究成果,2036年1月,中国科技馆与《科普时报》合作开办“媒眼看世界”栏目。栏目宗旨为“谈媒体发展,看世界变化”,重点围绕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主题,从以下选题方向撰写文章:科普影评以科学的视角,通过评论的形式,对热点影视作品进行解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点阐述在影视作品中运用的媒体技术/信息技术,以展现技术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二是挖掘影视作品中的科学元素,对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科学事件进行解读。两个方面任选其一,鼓励对科幻类作品的解读。科技馆展品/展览解读以新颖独特有趣的方式对科普展品/展览进行介绍,重点解析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展示的原理以及在提高科普效果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本栏目形式为“融媒体专栏”,不仅在纸质媒介《科普时报》建立“媒眼看世界”专栏,同时也在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建立相应的数字专栏,为每期文章配以相应的音频,用二维码链接的形式,将报刊内容进行集成,丰富内容的展示手段,拓宽传播渠道。刊期为每17﹣2周1期,发文1篇。投稿要求为进一步促进交流共享,提高科普从业者对媒体信息技术对科学传播促进作用的深入理解,学习先进的实践经验,同时丰富专栏稿源,现面向全国科普从业者及社会公众征稿。投稿要求如下:1.符合《科普时报》及栏目定位,适合大众阅读;语言生动活泼。每文1600字左右,配图2﹣3张(无版权争议),每图下方标注一句图片说明。2.文章标题格式不做特定要求,但需要明确写出文中案例或影视作品的名称,并对文章核心内容高度凝练,如《从<阿丽塔:战斗天使>看赛博格技术的发展》。3.文章作者需将文章内容录制成音频文件,与文稿一并发送到指定邮箱。音频格式需为:wav或mp3,保证音频音质清晰,无需添加背景音乐或其他素材,待剪辑制作完毕后,将与文章一并发布在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媒眼看世界”专栏。4.稿件需注明作者单位、部门、姓名、职务职称等信息。5.投稿邮箱:zhaozheng@cstm。org。cn文章参考范例:文章参考范例:从《阿丽塔:战斗天使》看赛博格技术的发展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点击“阅读原文”(于“掌上科技馆”微信公众号)注:“掌上科技馆”是中国科技馆的微信公众号,以文章、音频、视频等方式发布科学资讯,传播科学知识。18.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掌上科技馆”微信公众号内含有科普、资讯、展品、科技、活动等方面的内容。B.“媒眼看世界”是中国科技馆与《科普时报》联办的,是促进信息化及科学传播的栏目。C.征稿启事要求投稿者从“科普影评”和“科技馆展品/展览解读”两个方向选题。D.为适合大众阅读,促进资源共享,本栏目面向全国科普爱好者及社会公众征稿。19.从标题推断,下面哪篇来稿可能不符合栏目征稿的要求?简述理由。A.《从影片<中国机长>看航空科学》B.《<克隆人>﹣﹣现实中的克隆技术》C.《<流浪地球>﹣﹣误会中的父与子》20.中国科技馆通过“掌上科技馆”公众号发布这则征稿启事,你认为有哪些用意?5G新短信来了①5G新短信来了,它与传统的短消息不同,不仅仅有图文,还有位置、视频等信息,甚至可以完成支付,具有显著的交互式优势。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经济效益红利,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场全方位的新体验。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5G新短信同样面临转化为垃圾短信的风险,与传统垃圾短信不同的是,它具有更加新颖的表现方式,更具感官优势。不管是传统短信还是5G短信,如果满屏都是垃圾短信,必然引起消费者的不满。②随着5G信息业务启动,短信将打破界面限制,融合各种新技术,迎来崭新的未来。在发展的同时,5G短信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垃圾短信很可能换个“马甲”卷土重来,有很多危害。③降低5G信息的使用体验。垃圾短信由来已久,并且花样百出、屡禁不止,不管是广告推销,还是商业诈骗,总让人防不胜防。随着5G技术的应用,短信业务将全面升级,若垃圾短信紧随5G进行升级,用户的使用体验将继续受影响,同时面临更多翻新的诈骗方式。屏幕上广告短信数量众多,人们需要从垃圾短信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最终使5G用户的使用体验大打折扣。④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息泄露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很难通过法律予以解决。其原因是侵权主体很难查找,被侵权人根本不知道哪个环节泄露了个人信息。例如,用一个APP,被强制要求打开定位与相机等权限,这种越界收集信息的情况非常普遍,某些商家会共享甚至卖出消费者的购买记录与注册信息,造成信息泄露。5G技术也将催生出新的安全需求与应用场景。对此,必须从细节上谨防个人信息泄露。⑤短信诈骗造成经济损失。中奖短信诈骗、点击“钓鱼”短信后钱被盗等诈骗方式层出不穷。从2018年开始,中国通信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兜售转码、渠道商推销渠道,一些平台以“一手资源、什么都可以发”为旗号,为各种股票、教育、博彩、网贷等从业者带来经济“福音”,并通过“钓鱼”短信与中奖短信进行后台诈骗,给一些民众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身伤害。⑥除此以外,还有耽误信息浏览、接受不良信息而影响价值观等危害。⑦未雨绸缪做好5G新短信过滤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呢?国家相关部门给出了答案。⑧整合国内外发展经验,破除法律界限,加大对垃圾短信的惩戒力度。做好号码与个人信息等相关立法保护工作。可以结合国外经验,在没有得到客户准许的情况下,增值服务商不能发送相关信息。⑨加强大数据技术运用,举好拦截之“手”。在规制垃圾短信的同时,运营商与信息平台应当不断创新技术监管。在实名制、内容健康、流量监控的要求下,增强垃圾信息拦截、识别与黑名单监管技术。在政府监管单位、电信运营商以及安全厂商的共同作用下,对骚扰信息、伪基站进行重点打击,通过大数据技术准确识别垃圾短信并屏蔽。通过软件工程、海量数据管理、云计算框架、敏捷开发法、软件度量等实践方法,为垃圾短信立起“围墙”。⑩明确各方权责,完善监督阵地。为了理清垃圾短信,必须从源头上处理好服务商与运营商的法定权责,通过内容监管与全链路识别,通过注册保护、反作弊技术、本地审核管理与内容安全云能力,阻隔垃圾短信。建章立制,打击灰色与黑色产业,倒逼运营商将短信使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形成风清气正的短信管理和服务平台。(选自《人民论坛》2020年10月23日,有改动)21.文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说明了“5G垃圾短信”的危害。2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随着5G技术的应用,短信业务将全面升级,垃圾短信也可能会随之而来。B.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是侵权主体难查找且被侵权人根本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C.通过大数据技术准确识别垃圾短信并屏蔽,也是预防垃圾信息的一种方法。D.短信垃圾造成的危害防不胜防,对于5G垃圾短信我们一定要警惕并未雨绸缪。23.小明说:“5G垃圾短信防不胜防,没有什么有效途径去阻止,还不如不升级了。”结合文章,你会如何劝说小明增强升级5G的信心呢?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加碘盐有必要吃吗阮光锋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部发育的作用。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④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而且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的。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过于担心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⑤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24.下列对“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B.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C.碘盐仍是沿海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碘摄入量就会不足。D.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普通人每日碘摄入量应在1000微克以上。25.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针对某些人的错误认识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④段加点词语“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C.第④段加点词语“这”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碘摄入量就会不足”。D.这篇说明文以短小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26.邻居大爷没空,请小李帮忙去买包盐,特别交代要找不加碘的海盐买,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请你结合本文内容,代小李说服邻居大爷买加碘盐。27.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豆

腐①豆腐,有着最中国的口味,也有着最中国的意味。②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据说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道家的经典之一《淮南子》。豆腐先是道家的长寿膏丹,后来才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③《诗经》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优点,可以提供一天劳作所需的营养。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也可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因此,国人上上下下,大都深爱之;神州东南西北,几乎处处有之。四川有“麻婆豆腐”,湖北有“钱袋豆腐”,北京有“砂锅豆腐”,江浙有“大煮干丝”,海南有“豆腐烧”,东北有“雪里红炖豆腐”。每个地域,这些以豆腐为主角的平民菜,也往往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名菜。④在中国似乎少有像豆腐这样受到如此广泛认同的传统食品。究其原因,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经远超出了“形”与“味”,达到了“意”的境界。⑤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周易》言,“大亨(烹)以养圣贤”,“食以养德”。元末明初自号“龟巢老人”的学者谢应芳悟出豆腐表象下蕴含的意,盛赞其为“素醍醐”。意思是常吃豆腐便如高僧灌输智慧,让人彻底觉悟。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在朝敢于抗疏直言,屡遭贬谪而不改其志。他常以豆腐修身,简约于食,克己寡欲,正是遵循了“孔孟食道”所倡导的“耻于味欲,安于俭食”。这也就无怪乎,豆腐成为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⑥如今简简单单的豆腐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食品,尝一口豆腐,品出的是中国人自身对生活的认知和追求。“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清·胡济苍《豆腐》),如此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豆腐的?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普通感冒流感病原体多种病毒流感病毒流行范围散发常发生大流行流行季节季节性不明显晚秋和初冬传染方式空气飞沫,但传染性弱空气飞沫,但传染性强感染频率每年可患2次以上最多每年1次典型症状呼吸道局部症状较重:鼻塞、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嗽、轻度发烧、头痛、咽痛、声音嘶哑等全身症状较重:高烧,伴有全身肌肉、关节疼痛、极度疲乏和虚弱、头痛较重。病程35日即可自愈病程一般数周材料二:秋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学校应该怎样来预防儿童流感的暴发呢?学校要创造良好、卫生的环境,每天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一些室内空气消毒措施,同时做好儿童课桌椅和玩具的消毒与清洁工作。学校要积极做好预防流感的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小朋友养成勤洗手和正确的洗手方法,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加强晨检和巡检工作,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烧、咳嗽或咽痛等表现,应通知家长带孩子及时就医,以免发生学校内传播。学校一旦发现流感样病例的聚集性疫情,要及时向所在区疾控中心报告,并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开展疫情处置工作。材料三:对接种率低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如图:28.根据材料一,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流感由流感病毒引发,有特定的发作期,普通感冒则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作。B.流感比普通感冒严重,但是一般情况下,个人每年得流感的次数少于普通感冒。C.流感比较突出的症状是发高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常会发生较大规模的传染。D.流感常伴有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呼吸道严重不适,极度疲劳等症状。29.根据材料二,预防学校流感暴发需要采取哪些措施?30.某市政府想对接种疫苗费用进行补助,以提高疫苗接种率。你认为这项政策是最有效的措施吗?为什么?31.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组织命名。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对于此,你认为该如何采取保护措施,请给出几条建议。(不少于四条)阅读提示:(1)本文共1290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2)阅读材料,注意瘙痒形成的原因。你了解瘙痒吗祝叶华瘙痒有许多的原因和机制,其中有不少尚不清楚。科学家们正在解析其生物学基础,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一、痒与疼并非相伴相生2007年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论文报道了第一种专门的瘙痒受体——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上的一种蛋白质,它专门对瘙痒做出反应,但对疼痛无感。经过基因改造而缺乏这种受体的老鼠在接受瘙痒实验中,仍然能感觉到疼痛但几乎感觉不到痒,这表明这种感觉可能会通过它自己的单独通道进入大脑,自此,瘙痒的感觉终于从疼痛的阴影中剥离出来。2013年,同样发表在《自然》上的另一篇文章也发现,瘙痒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感觉它有一个专门的神经回路,将身体外围的细胞连接到大脑。二、痒从何来?瘙痒发生的机制复杂,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瘙痒可能起源于从皮肤到大脑的不同的神经路。发痒途径有很多,目前比较公认的引发痒觉的特异性神经通路至少包括组胺依赖性神经通路和组胺非依赖性神经通路。2018年发表在《过敏与免疫临床综述》上的综述文章详细分析了引发瘙痒的两个途径:组胺途径和非组胺途径。组胺途径主要与急性瘙痒有关,当蚊子叮咬等触发物刺激人体免疫系统释放组胺,它命令我们的瘙痒神经将信息传递到脊髓,在那里进行处理,然后快速传递到大脑。抓挠可以通过打断神经冲动的节奏或对神经造成短暂的损伤来暂时缓解瘙痒。持续的抓挠会导致皮肤发红、丘疹和结痂。非组胺瘙痒可由各种各样的内部和外部诱因引起,包括免疫系统分子,如细胞因子、蛋白酶等。综合来看,当一个触发器激活任一路径中的受体后,酶被激活,刺激离子通道的打开,促使神经激活,并将瘙痒信号发送到脊髓和大脑,从而刺激摩擦或抓痒反射。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关注组胺引发瘙痒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是由一种单一的化学化合物驱动的。实验人员可以将已知的刺激物扩散或注射到皮肤上,提示身体产生组胺。抗组胺药物通过破坏蛋白质的信号能力发挥作用。然而,组胺并不是体内唯一引起恼人的刺痛感的化学物质。2019年4月《免疫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就揭示了非组胺途径引发的过敏瘙痒机制,这就解释了抗组胺剂为何不能总是有效地治疗过敏。三、恼人的慢性瘙痒慢性瘙痒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从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到神经紊乱,在很多情况下,病因和治疗方法大都是未知的。以湿疹为例,它是一种让人发痒、有斑点的皮疹。目前湿疹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抑制免疫系统疗法,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得到线解。2020年2月一项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上的研究发现,一种在老鼠身上增强免疫系统和增强一种被称为自然杀伤细胞的免疫细胞的用药策略,可以有效地治疗湿疹。在动物体内,自然杀伤细胞在攻击免疫系统识别的外来细胞(包括一些肿瘤细胞)时起着特殊的作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增强自然杀伤细胞也能有效治疗老鼠的湿疹。而另一项2020年8月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发现,KIF3A基国中两种相对常见的变异导致了皮肤屏障受损、使皮肤水分流失增加、促进发展成湿疹。KIF3A是一种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该蛋白参与从细胞外到细胞内产生的信号,它是复杂感觉器官的一部分。这项研究确定了后代会增加湿疹风险的遗传国素,对于生命早期预防和治疗湿疹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32.2013年发表在《自然》上的论文首次证实了瘙痒与疼痛是两种不同的感觉。()33.抗组胺剂不能总是有效地治疗过敏是因为有些瘙痒是由非组胺途径引发的。()34.科学研究表明,增强自然杀伤细胞能有效治疗老鼠的湿疹,因此所有人类湿疹患者的症状都将得到缓解。()35.科学家研究瘙痒的原因和机制,并努力地解析其生物学基础,是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图一:(出自《人民网》)材料二: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模达9.04亿,共中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最少。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约为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760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2.6%。图二:(出自《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材料三: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是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不要让老年人国为没有智能而成为“社会局外人”,关心关爱老年人的生活、为他们带来更多便利和幸福,这是包括家庭、社会、政府在内的共同责任。社会各界在破解“无机之困”这道发展难题上,应该携起手来。面对智能化、数字化带来的数字鸡沟,需要年轻人来帮助父母和祖父母辈,进行“文化反哺”。比如,在浙江嘉兴图书馆,有一门专门课程,教授如何开关、怎么联网、怎样使用相机等“常规操作”。2019年,8名馆员共组织了159场讲座、吸引了60岁到89岁的众多老人参与,这是一堂关于生活的课程。也你现了信息化时代的人文关怀。对一些互联网平台来说,要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替代选择,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智慧老龄社会新形态。有专家建议,除了在技术开发中更加注重老年人需求和习惯外,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方面,也要给老年人提供多元选择和替代方案、现实中,不少地方多措并举,帮助老年人融入移动互联网世界。在上海,有医院调大门诊标示、诊间字体,改善在线预约系统布局,致力优化老年就医环境,打造“老年友好界面”;在浙江抚州、市民卡和健康码深度融合,老年人刷一下卡就能看病就医、公交出行。可以说、给老年人在风驰电掣的“快时代”留个“慢选项”,才能填补代际间的数字沟壑,让老年人享受到数字时代的馈赠。(材料根据《人民网》等报道编写)材料四: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36.下列选项中与四则材料内容无关的一项是(

)A.一机之隔,咫尺天涯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应对白发浪潮,破解无机之困 D.养育之恩,真金难酬。37.阅读材料三和材料四,谈谈如何破解老年人的“数字困境”?38.围绕本组材料小雨拟定了三个标题,你赞成哪一个?请结合材料从内容和语言上予以阐述。A.智能化时代,老年人怎能成为“社会局外人”?B.填补老年人的“数字鸿沟”C.“快时代”,给老年人留个“慢选项”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动物的麻烦(节选)[奥]康拉德·劳伦兹①把高等动物养在不受拘束的自由环境里,向来是我的专长,我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是基于科学方法的理由,我的大部分研究工作就是针对自由自在、不关在笼子里的家养动物。②在艾顿堡,笼子上铁丝网的用处和别处不一样,它的目的是使动物不进屋子和前面的花圃里去。我们将花围的四周都围上了铁丝网,“严禁”它们走进。不过那些智力高的动物和小孩子一样,越是不要它们做的事,它们越是要做,而且那些热情的雁鹅又特别喜欢和人在一起,因此,常常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20只或30只的雁鹅就已经摸进了花圃里。有时更糟,它们会一边大声地叫着打招呼,一边飞进我们屋里的回廊里,到了那时,要赶走它们就难了。因为它们不但会飞,而且一点也不怕人:无论你吼得多大声,把手挥得多使劲,它们都视若无睹。我们唯一有效的赶鸟法就是一把巨大的红色阳伞:每逢它们偷跑进我们新种的花圃里挑虫吃的时候,我的太太就会带着这把阳伞,冲到它们面前像个挥戟陷阵的武士一样,出其不意地把伞张了开来,同时发出一声大喊,再猛地将伞一收。雁鹅,也觉得她这一招过于厉害,于是随着一阵翅膀鼓动的声音,这些大鸟就一个个地逃之夭夭了。③不幸的是,我的太太在管教雁鹅上面花的心血,大半都被我的父亲毁掉。这位老先生特别喜欢雁鹅,尤其倾心公鹅勇敢的骑士风度,几乎每天都要把它们请到书房旁边、四周都有玻璃围起来的走廊上吃茶,无论怎么对他解说都没用。而且那时他的视力已经坏了,一定要等他的脚上踩满了鹅粪,他才会悟到这些客人做的好事。④一天傍晚,我到花园里,忽然发现几乎所有的雁鹅都失踪了,这一惊真是非同小可。于是,我立刻赶到父亲的书房里,你们猜我看见了什么?在我们那块漂亮的波斯地毯上站着的,可不就是那24只鹅?它们紧紧地围着我的父亲,而这位老人家呢?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报纸,一边一片又一片地将面包喂鹅!这种鹅通常在陌生的环境里都会感觉紧张,糟糕的是它们一紧张,消化作用就不正常。就像其他的草食动物一样,鹅的大肠里有一段盲肠,专门用来分解粗纤维的食物以便食物吸收,正常的情形下,大约六七次的大便里,会有一次是从盲肠排出来的。这种粪便不但有一股刺鼻的臭味,而且颜色也和平时不一样,是一种醒目的暗绿色。如果一只鹅心里一紧张,它的盲肠就会一反常态,大忙特忙。⑤从那天下午的茶会到现在已经过去十一年了,那张地毯上的斑斑点点也从暗绿色渐渐变为淡黄色。所以,你们看得出来,我们养的动物不但享有完全的自由同时对我们的屋子也相当熟悉。它们看见了我,从来不逃开,反而会向我走近。别的人家你也许会听到:“快!快!鸟从笼子里逃出来了,快把窗子关上!”之类的喊叫,我们家里叫的却是:“快!快关窗子,那只鹦鹉(乌鸦、猴子……等等)要进来了!”(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39.劳伦兹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他通过对动物长期的观察,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动物行为。阅读本文后,你得到了和雁鹅有关哪些行为发现?40.有人认为雁鹅带来的麻烦完全可以避免,是劳伦兹对动物太纵容了。你怎么看?请结合具体内容发表你的观点。41.很多人把劳伦兹比作是现代的法布尔,认为他们身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于是,阅读小组进行了一次《所罗门王的指环》与《昆虫记》比较阅读的活动。你可以参考下图《昆虫记》的目录,也可以根据阅读积累,结合具体内容,参与他们的活动。目录红蚂蚁小条纹蝶蝉和蚂蚁的寓言胡蜂蝉的歌唱黑腹狼蛛螳螂的捕食彩带圆网蛛绿蝈蝈儿蟹蛛蟋蟀的洞穴和卵迷宫蛛蝗虫的产卵萤火虫《动物的麻烦》与《昆虫记》比较阅读篇目共同点示例(结合具体事例表述)《动物的麻烦》(1)大部分研究工作就是针对自由自在、不关在笼子里的家养动物。《昆虫记》那儿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偏僻荒芜的不毛之地,无人问津。我可以在那里不受过往行人的打扰,一心一意地对沙泥蜂和石泥蜂等进行艰难的探索。《动物的麻烦》敏锐的观察力这种鹅通常在陌生的环境里都会感觉紧张,糟糕的是它们一紧张,消化作用就不正常。《昆虫记》(2)《动物的麻烦》亲密互信的关系(3)《昆虫记》(4)阅读《致命的温柔》,完成下面小题致命的温柔鲍海英①鲨鱼是海洋中的强者,几乎没有什么海洋动物能够伤害到它们。鲨鱼的凶悍,不仅在于高居食物链的顶端,通吃海中众生,更在于它们那戏耍已经到手猎物的本性。比如,当海豹、海狮和信天翁等动物不幸成为它们的猎物时,鲨鱼却不急于开吃,而是将猎物在水面上抛来抛去,戏耍一番,使得猎物在毙命前饱受煎熬。②那么,号称海洋霸主的鲨鱼,就没有天敌吗?如果有,那它又是怎么被吃掉的呢?食物链就是一个奇怪的系统。鲨鱼虽然强悍,但它也有致命的天敌,那就是盲鳗。盲鳗弱小,论实力本不是鲨鱼的对手,鲨鱼的一颗牙齿都要比它重几十倍。③目空一切的鲨鱼,早就习惯了各色鱼族的追捧献媚,有的是想捡拾残骨碎肉,有的是想借助鲨鱼之威吓退自己的敌人。所以,鲨鱼对活动在自己身体周围的小鱼并无提防。但盲鳗自有它们的杀手锏,当它们开始接近鲨鱼时,就装得很从容自信,悠哉轻松。何况,盲鳗是以亲昵温柔的形式出现的,因此鲨鱼对它们的到来没有任何警觉,甚至和它们嬉戏。在嬉戏中,盲鳗用黏滑的吸盘吸附在鲨鱼身上,而将其中的利齿藏好,缓缓滑向鲨鱼鳃边。它那不断分泌黏液的吸盘,在皮肤上移动,想必是麻酥酥的,所以鲨鱼美滋滋的,很是受用,鲨鱼已然把盲鳗当作自己的朋友了。④这个时候,盲鳗战胜鲨鱼已经是稳操胜券了,但盲鳗依然不紧不忙,在鲨鱼的鳃边停留了好一会儿,才在鲨鱼盯住一只海龟时迅速闪身而入,进入鲨鱼的身体。至此,它们将在这海洋霸主的体内一显身手,让稳居食物链顶端的鲨鱼尝尝这温柔杀手的厉害。进入鲨鱼体内的盲鳗,它们吸盘的口内有肉质的舌,舌上有两排角质利齿,以活塞状啃食猎物,每条盲鳗一小时能吃下自己体重两倍的血肉。这小东西集体观念还挺强,一边进食一边释放黏液向同类传递信息,呼朋引伴,分而食之。用不了多久,一条鲜活的大鲨鱼便被它们从里往外吃得只剩下空荡的皮囊。⑤鲨鱼本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海洋中的霸主,可在弱小的盲鳗面前却败下阵来。盲鳗战胜鲨鱼的道理启示我们:再强大的对手也有弱点,强敌好防,但是面对温柔的杀手,往往是防不胜防。——选自《意林》2017年第11期有改动42.裟鱼为什么对活动在自己身体周围的小鱼并不提防?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3.第②段中加点的“杀手锏”在文中是什么意思?44.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每个括号内只能填一种说明方法)(1)比如,当海豹、海狮和信天翁等动物不幸成为它们的猎物时,鲨鱼却不急于开吃,而是将猎物在水面上抛来抛去,戏耍一番,使得猎物在毙命前饱受煎熬。()(2)盲鳗弱小,论实力本不是鲨鱼的对手,鲨鱼的一颗牙齿都要比它重几十倍。()()45.在成功接近鲨鱼之后盲鳗是如何进入鲨鱼体内和吃掉鲨鱼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美国AT&T公司总裁艾伦说得好:“、电视、计算机,昨日还相互绝缘;话音、图像、数字,往常曾相互独立,然而今天,它们正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由信息高速公路联接的多媒体世界。”②如果我们把未来的高速度、大容量信息网络比作高速公路,那么,在这高速公路上奔驰的汽车,便是多种多样的信息:既有今天线上传送的话音信息,又有今天有线电视网中传送的图像、图形信息,还有今天计算机网络里传送的数字、字符信息。③如何让信息高速公路为人们提供信息和帮助呢?④首先必须将各种各样的信息源数字化,再经过压缩之后,储存到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库”里。这些规模巨大的“信息仓库”里,储存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信息,既有供娱乐消遣的电影、电视剧,又有供工作或学习的资料、数据,还有为生活服务的购物、出行等信息,堪称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信息仓库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服务,因此把它称为“服务站”更为贴切。⑤人们还必须借助计算机通信网络把众多用户与服务站相连。网络可以是由普通的双股线、同轴电缆、光缆构成,也可以是蜂窝式系统、广播电视系统、微波通信系统或者卫星通信系统。有了完备的网络,信息才能在国内的或国际的信息高速公路上通行无阻。⑥此外,还必须具有相应的应用软件,你才能向服务站索要你想得到的信息或服务,比如娱乐服务、医疗咨询、家务管理、电子报纸、在家购物、经营服务、交互式教学节目等。只有硬件和软件都具备,信息高速公路才能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⑦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未来的信息发展将呈现出“数字化”特征,所有形式的信息都用数字“0”和“1”表示,它们处理、传送、存储的,也都是数字“0”和“1”,大家有了共同的语言,就可以相互联接起来,形成一条数字大道。未来的信息发展将逐渐把多种行业、多种企业紧密地联系、融合起来,以此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实力。到21世纪二十年代,信息高速公路还将全方位地通到人们家中,可视、交互式电视蜂窝式、“灵巧”、个人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等,都将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家庭终端。4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声音、图像、数字的渗透融合,形成了由信息高速公路联接的多媒体世界。B.人们之所以称为“信息高速公路”,是因为信息网络的高速度、大容量。C.“服务站”是指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服务的信息仓库。D.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无需网络,信息也能在国内或国际上畅通无阻。47.信息高速公路是如何为人们提供信息和帮助的?请简要概括。48.文章第⑦段表明未来信息发展的三个趋势是什么?请简要概括。宣纸的“前世今生”①宣纸虽为世人熟知,但不少人对其发展演进及内涵变化并不十分了解,仍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内涵的宣纸混为一谈。②唐代《历代名画记》:“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种“宣纸”还不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纸张,而是“蜡之”后才可以用的皮纸。可见唐代“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是以产地而称的。③宋末元初,“以蔡伦术为生业”的曹氏一支因避乱迁徙到安徽泾县小岭,根据当地条件开始了以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试制和生产。宋末经元到明中叶之前,皖南山区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促进了当地造纸业的快速发展。小岭盛产优质青檀皮,而当地的两股山泉一股偏碱,一股偏酸,为宣纸制浆时需要偏碱、捞纸时依赖弱酸的用水要求提供了恰到好处的保障。当然这时的宣纸还是稚嫩,主要用于装裱托纸等,还不宜用于书画。④明朝中叶后,宣纸的原料已非采用青檀皮一种,而是掺和了沙田稻草。由于青檀皮的纤维较长,单一用青檀皮浆作为原料,成纸性质较硬,柔韧性不足,在这种纸上进行书法绘画时,润墨性稍逊。而稻草的纤维较短,用青檀皮浆掺和稻草浆造纸,则增加了成纸的绵柔度和书法绘画的润墨效果。及至清代,宣纸已经普遍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料制成。宣纸因其质地绵韧、纹理纯净、不蛀不腐、润墨性强的独特禀赋,成为书画家们的最爱。⑤如今,宣纸产地早已由小岭传播到泾县及其周边地区。国内少数地方曾在原产地技术人员指导下生产过仿宣,但产品质量难与正宗宣纸相比。今天所谓正宗宣纸,就是用产自安徽泾县及其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作原料,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书画、裱拓用纸。49.用“宣纸的‘前世今生’”为题目有什么好处?50.“宣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请按时间顺序加以说明。五花八门的新口罩李忠东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口罩作为对抗病毒的重要物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变得不可或缺。戴口罩在抗疫战斗中的作用已得到印证,而且现在口罩也不再是单纯的防护面具,各种各样的新鲜设计层出不穷,满足了不同人群多方面的需求。这说明人类不仅善于适应环境,而且会抓住一切机会,努力从困境中脱身。“发光”口罩人们不但依靠语言,而且通过面部表情传达许多信息。眼神传递笑意,嘴角反映焦虑和同情等内心状态之类的表情。说话时只看着对方的眼睛,很难感受到对方细微的情绪变化。为了避免戴口罩产生的沟通不良,游戏设计师泰勒・格莱埃尔在2020年6月设计了一款带声控面板的LED口罩。佩戴者说话时口罩会自动发出光亮,发弹舌音时口罩上的微型灯泡会显示微笑的图案。戴着口罩说话很难保证吐字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英国时尚博主卢克・克里斯蒂安先天听力受损,沟通时无法通过观察口罩遮住的唇形确定对方的意思,难以分辨出那些发音相似但意义完全不同的单词,而且因为经常要求对方重复之前说过的话,产生了不少误会。这种发光口罩的出现,或许可以帮助像卢克这样的人更好地交际与沟通。“扩音”口罩除了上述“传情”的发光口罩外,日本初创企业“甜甜圈机器人”开发出一款自带扩音功能的“表意”口罩,帮助使用者放大声音,让吐字更加清晰。不过,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听力学高级研究员迈克尔・斯通认为,这种扩音口罩会改变语音信号的频率,时间一长,人们可能会对声音失去敏感。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心理学院的格温妮丝・多赫一斯奈登院长也指出“长期戴着口罩说话可能导致精神涣散,甚至影响人们理解谈话内容”。看来戴口罩对人的正常交流和大脑反应还是有一定影响的。LEDMatrix口罩美国LumenCouture公司拥有包括连帽衫和服装在内的一整套以技术为基础的产品,但受疫情影响线下产品的销量下滑。公司创办人切尔西・克卢卡斯决定将技术加入到口罩中,让传统的口罩变得更加有趣。她设计的这款LEDMatrix口罩与LED显示装置结合,佩戴者可以自定义文本甚至语音输入,通过应用程序(APP)改变文字显示内容。据了解,口罩的LED显示屏幕、通串线(USB)充电电池和可清洗的棉网状口罩互相结合,充满电之后续航力达3~4小时。如果想要变得更新潮,可以配合的APP,LED能显示音乐频率的变化。口罩的针织物在屏幕的上方和下方均可透气,移除高科技部件,比如电池和充电器等即可轻松清洗或将其作为普通口罩佩戴。LEDMatrix口罩还有另ー个作用:时刻提醒别人与自己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可以让LED屏幕显示一些提示语,“离我远一点”或是“保持1米距离”等。不过,该口罩未经过医疗测试,而且由于加装LED显示屏幕可能让口罩变得不透气,无法久戴。但是,短时间佩戴,相信是一件很吸引眼球的事情。“硅橡胶”口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款新型“硅橡胶”口罩,能够像N95口罩一样有效地阻止病毒颗粒,而且便于消毒,可以重复使用。就口罩本身而言,消毒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浸泡在漂白剂或酒精中,也可以选用高压灭菌甚至使用烤箱,而这款口罩由耐用的硅橡胶制成,适用以上各种消毒方式。此口罩只有两个可拆卸的N95级过滤器,因此所需的N95材料比传统的N95口罩要少得多。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设计只需将过滤片插入,用完后再抽出扔掉,而普通N95口罩使用过就要整个扔掉,所以新口罩是很经济的。“吃饭时不用摘”口罩最近,以色列有人发明了一种奇特的口罩。戴着它,中间竟然可以像嘴巴一样张开或闭合,保证佩戴者在餐馆里吃饭更安全。原来口罩里安装了一个铰链,通过一个手动的开关进行掌控。用手捏一下开关,口罩就会打开,反之就会关闭。这段视频刚刚在网上发布就受到了关注,播放量瞬间达到了200多万次。然而也有很多人提出质疑,口罩开口有限,无法适合所有食物,比如吃冰激凌或菜汤,汤汤水水弄一身,麻烦就大了,口罩也易被污染。虽然质疑不少,但这不妨碍发明公司为其申请了专利,计划投入生产以满足好奇者的购买需求。口罩是健康的守护神,但是不妨碍有人为它锦上添花,变成平凡生活里的生动点缀,你不妨也来设计一款属于自己的口罩吧。(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2020.12,有删改)5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口罩名称口罩功能“发光”口罩说话时口罩会自动发出光亮,发弹舌音时口罩上的微型灯泡会显示微笑的图案。“扩音”口罩①LEDMatrix口罩②“硅橡胶”口罩③“吃饭时不用摘”口罩通过开关打开或关闭口罩,保证佩戴者在餐馆里吃饭更安全。5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发光口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B.“硅橡胶”口罩需两个可拆卸的N95级过滤器,因此所需材料比传统的N95口罩要多。C.“吃饭时不用摘”口罩刚一上市,就受到200多万人次的关注。D.各种各样的口罩层出不穷,满足了不同人群多方面的需求,但也受到了部分人的质疑。53.结尾处说“口罩是健康的守护神,但是不妨碍有人为它锦上添花,变成平凡生活里的生动点缀”,请你也来设计一款口罩,并用文字具体表述。阅读《中国画》,回答下列小题。中国画①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领域绽放出璀璨的光辉。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视为工具,有“书画同源”之说。中国画的颜料由天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画作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因常用红色和青色,所以又称为“丹青”。③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④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从传世的人物画作中,后人可以一窥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面容,还能看到仕女图表现的宫廷生活和风俗画中展现的市井百态等。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例如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画作中人物画得不大,线条流畅遒劲,形象栩栩如生;背景则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时配以书法题字,更彰显了人物的精神气度。⑤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象为主要对象的画作。中国的山水画常常运用散点透视法,利用远近、高低的对比,营造出江山万里、山谷深邃的立体效果,极具空间感。例如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恢宏壮丽、色彩斑斓的巨幅山水作品,画卷长11.915米、高0.515米,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画卷采用散点透视法,远近距离分明,空间层次清晰。在色彩表现上,该画以色调浓重的矿物颜料绘成,较同时期流传下来的其他青绿山水画作都要鲜艳。全画除青绿主色外,还以赭石来渲染山脚、天色,并以笔墨线条皴染山石,使山峰的立体感和明暗效果格外鲜明生动。⑥花鸟画主要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为题材。花鸟画表现的是边、角、点的小景,注重笔情墨趣。例如南宋赵孟坚的《春兰图》,描绘了两株生于杂草丛间的幽兰,摇曳多姿,舒展飘逸。兰叶、花瓣均以淡墨一笔绘出,笔法潇洒灵动、柔中带刚,画面旷淡清幽、意蕴无穷。画中左方题诗一首,以兰喻人。全图诗、书、画、印完美结合,表现了画家洁身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