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物质的转化-2023-2024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原卷版)2_第1页
第5课物质的转化-2023-2024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原卷版)2_第2页
第5课物质的转化-2023-2024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原卷版)2_第3页
第5课物质的转化-2023-2024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原卷版)2_第4页
第5课物质的转化-2023-2024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原卷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的转化【满分测试】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20题;共60分)1.(2023九上·拱墅期末)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CaCO3→CaCl2 B.Fe→FeSO4C.NaOH→NaCl D.Ba(NO3)2→BaSO42.(2023九上·嘉兴期末)硫酸铜在工农业上有广泛应用。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利用铜制取硫酸铜的方案,可行的是()A.Cu→稀H2SO4CuSO4C.Cu→FeSO4CuSO4D.Cu→AgNO3Cu(NO3.(2022九上·镇海区期末)取少量铁粉和硫粉混合均匀后加热。小科对产物进行如下实验(FeS+H2SO4=H2S↑+FeSO4,H2S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Fe3+遇硫氰化钾KSCN溶液显红色,Fe2+遇KSCN溶液不显红色)。若溶液E不显红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刺激性气体A为SO2 B.黑色固体B为FeSC.溶液F中的溶质为Na2S、NaOH D.气体G为H24.(2023九上·上虞期末)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a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B.N点对应的固体为黑色C.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D.0~t2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5.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A.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B.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C.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能致人死亡,所以二氧化碳有毒性D.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6.(2022九上·杭州期中)“化学棋”游戏规则: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②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图)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③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应选择的棋子()A. B. C. D.7.(2022九上·温州期中)如图a、b、c、d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连线的两物质(或其水溶液)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其中甲是一种蓝色絮状沉淀物,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其粉末颜色为黑色),...丙为氯化物。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碱B.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C.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D.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8.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热浓硫酸__H2O+CO,下列说法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C.本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该实验中CO是还原剂,发生了还原反应9.利用化学反应合成新物质是化学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如图所示为Mg(OH)2、MgCl2、Mg(NO3)2三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一步反应无法实现②的转化B.欲实现①的转化,加入稀盐酸即可C.只有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实现③的转化D.通过一步反应可实现Mg(NO3)2向MgCl2的转化10.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A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B、C、D,常温下C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C可用于灭火,E在空气中的含量居第二位。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是CH4B.E→B、E→C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C.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D.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为CO2+C高温_11.现有A、B、C、D、E五种溶液,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种,经鉴别后编写成如图的检索表,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A.A是硫酸铜溶液 B.B呈酸性C.C中的物质类与氯化铜相同 D.E是碳酸钠溶液12.(2022九上·舟山期中)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A.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应B.过量的Fe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C.过量的Fe2O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D.过量的Fe粉与CuSO4溶液反应,过滤13.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将前面三种物质鉴别的一组是()A.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水)B.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稀硫酸)C.铁粉、碳粉、CuO粉末(稀硫酸)D.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pH试纸)14.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l2、Na2SO4、Ba(NO3)2、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有白色不溶物产生。过滤,向不溶物中加入稀盐酸,不溶物全部溶解。向滤液中加入BaCl2溶液,没有明显现象。有关该粉末的说法正确的是()A.肯定有K2CO3 B.肯定有Ba(NO3)2C.肯定有Na2SO4 D.肯定有CaCl215.(2022九上·富阳月考)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已知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H4+,Na+,BA.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Na+C.一定存在Cl−,C16.(2022九上·舟山期中)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如图所示,“五环”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D分别是HCl、Fe2O3、H2、CuSO4中的一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物质与B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是工业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B.B物质与C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Fe2O3═2H2O+2FeCl2C.C物质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无明显现象D.D物质的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产生红褐色沉淀17.课外探究小组对实验教师提供的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和硝酸钠的一种或几种)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且每步实验中均加入足量的试剂。至充分反应,实验过程、现象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A.图中的X可以是氯化钡B.上述过程分析可知,该白色固体的合理组成只有一种情况C.由步骤③能得出一定没有碳酸钠D.上述实验无法确定硫酸钠是否存在18.(2021九上·龙湾期中)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与酸反应,小科同学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装置,并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现象:A试管溶液变红色,B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残留液中含有的溶质有()A.盐酸 B.碳酸钠 C.硫酸钠 D.氯化钠19.(2023九上·鄞州期中)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2CO3、BaCl2、HCl、H2SO4溶液中的一种。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下面现象:溶液甲+乙乙+丙丙+丁甲+丁现象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色气体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A.HCl、BaCl2、Na2CO3、H2SO4 B.Na2CO3、BaCl2、H2SO4、HClC.H2SO4、HCl、Na2CO3、BaCl2 D.HCl、H2SO4、BaCl2、Na2CO320.(2020九上·北仑期末)如图为实验室模拟炼铁实验装置,现将agFe2O3在高温下与足量Co反应,实验结束后测得B中产生3g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开始应该先打开弹簧夹①B.该实验过程中共消耗0.84gCOC.氧化铁质量为1.6gD.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二、填空题(共7题;共34分)21.(2023九上·嘉兴期末)现有4包白色粉未,编号为A、B、C、D,他们是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通过下列实验,一一加以鉴别。(1)确定B是硫酸铜,该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2)酚酞滴入A溶液中变红色,则A的化学式是。(3)将C、D鉴别出来,“?”代表的试剂是。22.(2022九上·镇海区期末)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实现③转化,可以加入溶液(填化学式)。(2)写出实现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3)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是(填序号)。23.(2023九上·柯城期末)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小科取适量样品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原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2)形成的白色沉淀为。24.(2023九上·金华期末)某碳酸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钾、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碳酸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步骤1:取少量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步骤2:向步骤1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部分沉淀溶解并产生气体;步骤3:另取10.6g该样品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结合以上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步骤1和步骤2可得出杂质中一定含有(2)该样品的组成最多有.种情况。25.(2022九上·淳安期中)如图是某科学老师设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先通CO,在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铁,这是因为。(2)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此时B装置的作用是。26.小科妈妈的智能屏幕解锁图形如图所示,若数字1、3、4、6、7、8、9分别是铜粉、木炭粉、氧气、水、生石灰、盐酸、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条件省略),其中数字6代表一种气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数字7与8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小科认为妈妈设定的解锁图形太简单,他在原数字所代表的物质及线路不变的基础上,另选了物质2和3继续将“3﹣2﹣5”连接起来。若数字5代表的物质是一种碱溶液,则数字2代表的物质是(填“CO2”或者“CuO”)。(3)上述所有反应都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27.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实验室常见的两种碱,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填写微粒符号)。(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明设计了如图三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碱)。其中可行的是方案。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0分)28.兴趣小组同学在做镁与盐反应的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加到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意外发现溶液中有白色不溶物生成。同学们对白色不溶物的成分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提出问题]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猜想与假设]猜想①是Mg(OH)2;猜想②是MgCO3;猜想③是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查阅资料]⒈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⒉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⒊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实验验证]取适量干燥的白色不溶物,充分加热,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1所示装置。[实验现象]装置A中,装置B中出现白色浑浊。[实验结论]猜想③正确。请写出Mg(OH)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拓展探究]直接向白色不溶物中滴加足量,也能检验MgCO3的存在。同学们为了进一步测定白色不溶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关系,继续进行了下列探究,称取干燥的白色不溶物一定质量,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被如图2所示装置C和D吸收并称量增重质量,由此计算出上述白色不溶物的组成比。[反思评价]实验后,同学们经过讨论交流,发现实验方案可进一步优化,下列优化方案错误的是(填序号)。①只称量装置C、D增重的质量,不称量白色不溶物的质量②去掉装置D,只称量白色不溶物和装置C增重的质量③去掉装置C,只称量白色不溶物和装置D增重的质量29.(2022九上·舟山月考)图、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1)甲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②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不含铁B.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C.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u2+D.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Mg2+、Fe2+(2)乙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无其他现象。则试管③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所有可能组合是(写化学式)。(3)将乙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中的溶质是步骤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30.(2022九上·杭州期中)九年级的小蓉学习复分解反应后,做了如下表中的几个实验。编号①②③④试剂NaOH溶液MgCl2溶液Na2CO3溶液Ba(N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