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重庆市云阳县凤鸣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重庆市云阳县凤鸣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重庆市云阳县凤鸣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重庆市云阳县凤鸣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重庆市云阳县凤鸣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重庆市云阳县凤鸣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所有组织细胞都可以与细胞外液进行直接的物质交换B.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约占体液的1/3,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①代表血液,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液D.若婴儿的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②处的液体会减少2.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和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3.某湖泊中生活着鲈鱼和短吻鳄,短吻鳄会捕食鲈鱼,而鲈鱼又是人们喜爱的美味。当地居民为了提高鲈鱼的产量而大量捕杀短吻鳄。在短吻鳄被捕杀几乎绝迹之后,鲈鱼的产量却没有增加。调查表明湖中鲈鱼的种群数量竟然比原来还下降了。追溯原因,最可能的是()A.气候变化造成鲈鱼的食物短缺 B.短吻鳄捕食的另一种鱼以鲈鱼为食C.捕杀短吻鳄前鲈鱼的种群已经衰退 D.人类主要捕捞鲈鱼幼龄鱼造成种群衰退4.关于达尔文父子的植物向光性实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①②组说明单侧光能使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增多B.①③组说明幼苗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感光有关C.②④组说明幼苗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下部有关D.①④组说明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下部不在尖端5.如下三图均与种群“S”型增长有关,对三图对比分析解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B.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C.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D.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6.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B.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的协助C.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D.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水域和陆地的自然过渡形态。问答下列相关的问题。(1)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湿地生态系统仍会因受到严重破坏而难以恢复原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请列举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个)。(3)在治理被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时,需要遵循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如在开发利用湿地时,要考虑社会、经济、自然的关系,遵循__________原理;要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循__________原理;要顾及环境承载力,就得遵循__________原理。(4)某科研团队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湿地中的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在诱导愈伤组织所用的培养基中,均加入了一定量的蔗糖,其作用是__________。8.(10分)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对绿色为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亲本的基因型为,黄色圆粒:_____________,绿色圆粒____________。(2)在杂交后代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类型的比例是______,F1中纯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3)如果用F1中某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F2的表现型有______种,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如图甲表示某种鱼迁入新环境后种群的增长曲线,图乙是某时期的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模式图,图丙是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甲表示的是某养鱼池中鲫鱼的数量变化,为了获得年最大捕获量,可以进行多次捕获,每次捕获后使鲫鱼的数量维持在______上,这种做法的依据是______。若图示为某田鼠种群的数量变化,则应该在田鼠的数量______进行防治,用灭鼠药杀死田鼠属于______防治,这种防治的缺点是______。(2)图乙所示的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3)图丙所示的种群增长方式与图甲中的增长方式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超过t1时刻种群增长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______和______。10.(10分)如图是某人在体内失水过多的情况下,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体液,ADH表示抗利尿激素。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①表示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与②的成分和含量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的刺激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图分析,ADH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重吸收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4)脱水是指人体大量丧失水分和Na+,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的现象,可分为低渗性脱水(失盐多于失水)、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盐)和等渗性脱水。若某患者发生低渗性脱水,则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___,垂体释放的ADH的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11.(15分)如图为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甲细胞是________,其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2)实线部分表示的免疫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记忆B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将迅速__________,产生大量的乙细胞。(3)虚线部分表示的免疫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其中丁细胞为____________。(4)当人感染了酿脓链球菌,常会引起免疫系统将自身的心肌细胞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从而使人患风湿性心脏病,这种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病。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内环境(细胞外液)中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进入淋巴,然后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由此可以判断,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详解】A、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因此人体所有组织细胞是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的,A正确;B、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1/3,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错误;C、据分析可知,①代表血浆,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C错误;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降低,②处组织液的液体会增加,出现组织水肿,D错误。故选A。2、C【解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详解】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增多。因此,图中A为抗利尿激素,B为肾小管、集合管;产生渴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C表示大脑皮层。故选C。3、B【解析】捕食,狭义指某种动物捕捉另一种动物而杀食之,广义是指某种生物吃另一种生物,如草食动物吃草;同种个体间的互食、食虫植物吃动物等也都包括在内。捕食时被食者的种群变化有很大的影响。【详解】A、鲈鱼是变温动物,气候变化不会造成鲈鱼的食物短缺,A错误;B、在短吻鳄被捕杀几乎绝迹之后,鲈鱼的种群数量竟然比原来还下降了,最可能是短吻鳄捕食的另一种鱼以鲈鱼为食,短吻鳄绝迹后,另一种鱼数量大增,且吃的鲈鱼更多,导致鲈鱼数量下降,B正确;C、捕杀短吻鳄前鲈鱼的种群没有衰退,C错误;D、题干没有信息提到人类主要捕捞鲈鱼幼龄鱼,D错误。故选B。4、B【解析】根据题图,达尔文父子实验中,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时,幼苗能够向光弯曲;如果切去苗尖端或用不透明的罩子将苗尖端罩住,幼苗就不会向光弯曲;如果用不透明的薄膜将苗的基部包起来,幼苗照样向光弯曲;由此得出结论:苗尖端是感光部位。他们还注意到,弯曲的部位在苗尖端下面,由此推测,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详解】A.②组无尖端,不能感受光照,达尔文未提出生长素概念,故不能说明单侧光能使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增多,A错误;B.①③组自变量是尖端是否能感受光照,能说明幼苗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感光有关,B正确;C.②④组对比,不能说明幼苗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下部有关,C错误;D.①④组自变量是尖端下部是否能感受光照,说明幼苗感光部位不在尖端下部,D错误。5、B【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图中甲、乙、丙都可表示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种群数量增长呈现S型。甲、乙、丙中的t1点均对应K/2值,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甲、乙、丙中的t2点均对应K值,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详解】A、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A正确;B、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错误;C、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少为0,C正确;D、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文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相关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6、B【解析】1、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2、分析题图:过程①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过程②是翻译,需要tRNA运输氨基酸;④⑤过程形成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过程①②③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人体的性状。【详解】A、除了成熟红细胞外,人体所有体细胞含有的基因都相同,故基因1和基因2可出现在同一细胞中,只不过不同细胞中基因表达情况不同,A错误。B、①是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②是翻译过程,需要tRNA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B正确;C、④⑤不同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不同,根本原因由于基因突变而使基因结构不同,C错误;D、①②③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部分性状,另外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部分性状,例如①②④,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涵养水源、净化水质(3)①.整体性②.物种多样性③.协调与平衡(4)提供碳源、能源物质、调节培养基渗透压【解析】1、生态经济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小问1详解】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依靠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故湿地生态系统会因受到严重破坏而难以恢复原状。【小问2详解】湿地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小问3详解】整体性原理能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在开发利用湿地时,要考虑社会、经济、自然的关系,遵循整体性原理;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生产力,故要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要顾及环境承载力,就得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以保证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小问4详解】在诱导愈伤组织所用的培养基中,均加入了一定量的蔗糖,其作用是给愈伤组织提供碳源、能源物质、调节培养基渗透压。【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以及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准确判断题图信息是解题关键。8、①.YyRr②.yyRr③.1/4④.yyRRyyrr⑤.4种或2种⑥.1:1:1:1或1:1【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和yy,即双亲的基因型为YyRr、yyRr。杂交后代F1中,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和绿色皱粒(1yyrr),数量比为3:1:3:1。【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2)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则后代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1/2×3/4+1/2×3/4=3/4,所以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类型的比例是1/4;F1中纯合体的基因型是yyRR、yyrr。(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可能为YyRR或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有2种或者2×2=4种,数量比例为1:1或1:1:1:1。9、(1)①.K/2②.由于K/2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③.K/2之前④.化学⑤.污染环境(2)增长型(3)①.相同②.食物短缺③.生存空间降低【解析】据图分析,甲表示S型曲线,乙表示增长型;丙图中t0-t1种群增长速率增加,t1-t2群增长速率减小为0,表示S型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小问1详解】由于K/2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所以捕捞时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有利于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还可以获得年最大捕获量,同时可以进行多次捕获。对于有害生物,如老鼠应该在K/2之前进行防治,用灭鼠药杀死田鼠属于化学防治,这种防治的缺点是污染环境。【小问2详解】乙图中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小问3详解】图丙所示的种群增长方式为S型,图甲增长方式也是S型,故图丙所示的种群增长方式与图甲中的增长方式相同。超过t1时刻种群增长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食物短缺和生存空间降低。【点睛】本题难度中等,关键是理解种群增长速率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含义,难度不大。10、(1)①.血浆②.①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②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3)促进图中酶的作用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细胞膜转移并与细胞膜融合(4)①.降低②.减少【解析】1、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2、体内水分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小问1详解】由题图可知,①表示血浆,②表示组织液,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①(血浆)与②(组织液)的成分和含量最主要的差别是①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②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小问2详解】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促使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