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重点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佳木斯市重点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佳木斯市重点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佳木斯市重点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佳木斯市重点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佳木斯市重点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是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B.未兴奋部位电位呈“外正内负”是因为此时膜对Na+的通透性大C.神经纤维兴奋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D.兴奋部位形成“内正外负”电位状态,是因为该部位Na+内流形成的2.马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64条,下列有关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动物的精原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不能进行有丝分裂B.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6对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128条姐妹染色单体D.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形成32个四分体,可发生基因重组3.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是蛙种群的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碳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的过程有①②③④⑤⑥⑦B.图1中,乙能加快碳循环,甲和丙是完成碳循环的必备成分C.图2中,蛙属于第二营养级,对应图1中的乙D.图2中,③所含的能量都属于蛙的同化量,最终会通过热能散失4.下图是对某地区某种动物种群结构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A.总量将增加B.环境阻力不变C.种群密度下降D.保持稳定型增长5.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③依次为血浆、淋巴和组织液B.水、无机盐、葡萄糖、蛋白质等物质都由肠吸收进入①C.血红蛋白携带的氧气分子进入③通常至少穿过4层细胞膜D.内环境稳态主要依赖体液调节使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6.2020年5月20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间接价值D.和易地保护相比,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更为有效的保护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近年来全球气候出现了许多异常变化,这都与气候变暖有关系。我国在治理碳排放方面城市农村两手抓,提倡城市居民节约用电、多使用公共交通;在农村则严禁秸秆随意焚烧,将秸秆处理生产家畜饲料或建立沼气池生产沼气。微生物学专家力图通过微生物降解技术使秸秆能尽快降解,有利于生产沼气。试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1)专家研制的降解秸秆的催腐剂是十余种能分解纤维素的霉菌、细菌和酵母菌的组合,其中___________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者显著不同。(2)微生物专家为从发黑的树干上分离出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高产菌株,制备了选择培养基,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从而得到单个菌落,再采用___________染色法进行鉴定,得到下图的菌落。那么,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填图中序号)。(3)沼气池中参与发酵的产甲烷菌是一类细菌,其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若要长期保存此菌种,可将菌液与灭菌的___________混匀,在温度为-20℃的冰箱中冷冻保存。8.(10分)据图回答有关反射与反射弧的问题(1)请用大写字母表示反射弧的环节。______——感受器,______——传入神经,______——效应器。(2)反射是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下列实例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______。(填字母)a.望梅止渴b.膝跳反射c.眨眼反射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e.学生听到铃声向教室奔跑(3)C位于脊髓中,据此可判断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______反射。(4)刺激a时,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在C处神经元之间通过________(结构)连接,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该结构时发生的信号转变为________,此处信号传递方向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5)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______神经,反之则为______神经。9.(10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示了人体除了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的主生物钟外,还有存在于肝脏、胰脏等器官和脂肪组织中的局部生物钟,它们对调节激素水平、睡眠需求、体温和新陈代谢等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任何一个外周生物钟和主生物钟不同步,就有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抑郁症等疾病。下图为哺乳动物生物钟及其雄性动物生殖调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褪黑素俗称脑白金,其分泌有昼夜节律,晚上分泌的多,白天分泌得少,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有些同学熬夜玩手游,从而扰乱了生物钟,推测其原因是手机光线_________(“促进”或“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干扰睡眠。(2)实验发现,切除雌鼠松果体后,卵巢会增生变肥大,而注射褪黑素则会使卵巢重量减轻,据此可以判断褪黑素能抑制性腺发育,原因可能是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进而引起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激素减少;雌性激素在卵巢细胞中的内质网上合成,该激素作用的受体位于靶细胞的_______________。(3)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健康人体内小分子物质5-羟色胺在大脑皮层神经突触中的含量比较高,缺乏该物质会使人情绪低落、紧张易怒,而易患抑郁症。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中,5-羟色胺通过__________方式释放出来。②抑郁症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两周就可得到缓解,根据医嘱坚持服药可大幅度降低复发几率。众多解释抑郁病因的理论中,单胺类学说是最经典的一种:脑内的单胺类递质(如5-羟色胺等)系统功能失调。SSRI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新型抗抑郁药。请根据下图阐述该药的作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图1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2为从蛙体内剥出离来的某反射弧的一部分,甲为神经中枢,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E为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B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电荷分布情况是__________。(2)在F处(F表示突触)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受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对_______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发生变化。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4)欲探究图2中左侧神经为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方法步骤是:①微电流计的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3的神经纤维外(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②用电刺激实验位点4,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次,则左侧神经元为传出神经。11.(15分)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图中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__,2代表的腺体是____________。(2)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_____________运输到腺体2,调节该腺体的分泌活动。(3)腺体2合成甲状腺激素时需要的无机盐是____________。(4)从调节方式来看,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___________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______调节。(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激素调节特点的是____________。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供能和催化作用(6)甲状腺的分泌活动除受到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调节外,还受到__________调节。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原因:K+外流)→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原因:Na+内流)→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详解】A、兴奋在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可以单向传导,A错误;B、未兴奋部位电位呈“外正内负”是因为此时膜对K+的通透性大,B错误;C、神经纤维兴奋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错误;D、兴奋部位形成“内正外负”电位状态,是因为受到刺激后该部位Na+内流形成的,D正确。故选D。2、D【解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该动物的精原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也能进行有丝分裂产生更多的精原细胞,A错误;B、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含成对的染色体,B错误;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还没有形成染色体,染色体复制后呈染色质状态,所以在显微镜下不能看到128条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D、马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64条,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故会形成32个四分体,此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互换,可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D。3、B【解析】1、由图1可知,丁有三个箭头指入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是以含碳有机物进行的,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等、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⑤分解者的呼吸作用、⑥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③④⑦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2、图2是能量流动过程图,其中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①同化量=②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④呼吸散失的能量;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③是蛙的遗体残骸、蛙的粪便等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详解】A、图1中,碳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的过程有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等、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⑤分解者的呼吸作用、⑥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③④⑦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A错误;B、图1中,乙是消费者,能加快碳循环,甲是生产者、丙是分解者,两者是完成碳循环的必备成分,B正确;C、图2中,蛙捕食昆虫,属于第三营养级,对应图1中的乙消费者,C错误;D、图2中,③是蛙的遗体残骸、蛙的粪便等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其中蛙的粪便所含的能量属于蛙的上一营养级昆虫的同化量,D错误。故选B。4、C【解析】该种群中幼年个体数较少、老年个体数较多,属于衰退型种群,由此可预测该种动物种群的种群密度会逐渐下降,C正确,故选C。5、C【解析】细胞外液主要有淋巴液、组织液和血浆,其中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解】A、分析图中可知,①可以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营养物质,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通过泌尿系统排除代谢废物,可以推测①为血浆,②可以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②为组织液,③可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③为细胞内液,A错误;B、水、无机盐、葡萄糖等物质都由肠吸收进入①,蛋白质为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吸收进入,需要被水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B错误;C、血红蛋白携带的氧气分子,从红细胞中出来穿过1层细胞膜,再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穿过2层细胞膜,再进入组织细胞,穿过1层细胞膜,共计穿过4层细胞膜,C正确;D、内环境稳态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使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D错误。故选C。6、C【解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1)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形成原因:生物的共同进化。(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详解】A、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A正确;B、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的结果是形成生物多样性,B正确;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其直接价值,C错误;D、和易地保护相比,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更为有效的保护,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细菌(2).刚果红(3).①(4).基因突变(5).甘油【解析】纤维素分解菌鉴定原理: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详解】(1)霉菌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所以细菌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者显著不同。(2)由于纤维素能与刚果红形成红色复合物,而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后,红色消失,所以培养基中应加入刚果红染色。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越大,说明纤维素分解菌的分解能力越强,所以图示菌落①的菌株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3)产甲烷菌是一类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若要长期保存此菌种,可将菌液与灭菌的甘油混匀,在温度为-20℃的冰箱中冷冻保存。【点睛】本题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过程和菌种的保藏,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8、(1)①.E②.D③.A(2)ade#aed#dea(3)非条件(4)①.由正变负②.突触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④.单向的⑤.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突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5)①.传入②.传出【解析】非条件反射由低级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而条件反射必须由高级神经中枢(如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非条件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强化过程就能形成。而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建立的。需要强化过程才能形成。强化是指非条件刺激和中性刺激在时间和空间上多次重合后,中性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的过程。非条件反射是终生固定的,只要生物体神经系统保持完整,非条件反射就不会改变。条件反射是暂时的,反射通路不是固定的,可以消退。条件反射本质上是发生在高级神经系统中暂时性的神经联系,所以条件反射可以改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元,反之则为传出神经元。【小问1详解】D所在神经元有神经节,故为传入神经,则反射弧包括感受器E、D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A效应器。【小问2详解】反射是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强化过程就能形成。而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建立的。需要强化过程才能形成。强化是指非条件刺激和中性刺激在时间和空间上多次重合后,中性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的过程。故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望梅止渴、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和学生听到铃声向教室奔跑。【小问3详解】C位于脊髓中,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据此可判断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小问4详解】刺激a时,a处会产生动作电位,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在C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连接,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突触时发生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突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所以神经递质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小问5详解】切断实验法的原理和过程: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元,反之则为传出神经元。本题中如果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反射活动的类型和过程。难点是理解实验切断法的原理。9、(1).抑制(2).促性腺(3).细胞内(4).①胞吐(5).②SSRI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的5-羟色胺的转运载体,阻止递质的回收,进而提高突触间隙内的5-羟色胺浓度,改善病人症状(写到抑制突触前膜吸收5-羟色胺就可以给分)【解析】据图分析: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性激素分泌的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作为效应器。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睾丸,并且在对雄性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详解】(1)由于手机或电脑的光线通过神经调节导致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抑制褪黑素的分泌,继而导致本应晚上分泌较多的褪黑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抑制作用减弱,影响了生物钟。(2)实验发现,切除雌鼠松果体后,卵巢会增生变肥大,而注射褪黑素则会使卵巢重量减轻,据此可以判断褪黑素能抑制性腺发育,原因可能是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进而引起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雌性激素在卵巢细胞中的内质网上合成,说明雌性激素的本质为脂质,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故该激素作用的受体位于靶细胞的细胞内。(3)①神经递质存在突触小泡内,通过胞吐的方式出细胞,所以5-羟色胺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出来。②5-羟色胺在大脑皮层神经突触中的含量比较高,缺乏该物质会使人情绪低落、紧张易怒,而易患抑郁症,所以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是提高5-羟色胺含量,分析图示可知,SSRI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的5-羟色胺的转运载体,阻止递质的回收,进而提高突触间隙内的5-羟色胺浓度,改善病人症状。【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解判断雄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掌握兴奋传递的过程,识记激素的反馈调节过程等。10、(1)①.效应器②.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③.内负外正(2)①.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②.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①.钠②.相反(4)2【解析】据图分析:根据图1中B上的神经节或F处的突触结构可以判断出: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F为突触结构。图2中甲为神经中枢,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小问1详解】据图分析可知,E为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而该反射弧只支配肌肉;B未受刺激时处于静息状态,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小问2详解】据图分析,F是突触结构,在F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小问3详解】寒冷剌激时,冷觉感受器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