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资料显示,在非洲,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更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有人认为这种人的血红蛋白可能与正常人或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人的有一定差异。为证实这种猜想,需对携带者的血红蛋白进行检测,而检测前需要分离得到这种血红蛋白。利用凝胶色谱法提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携带者(Aa)的血红蛋白时,不正确是()A.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不同大小的分子所经的路径不同而得以分离B.目前经常使用的凝胶有交联葡聚糖、聚丙烯酰胺和琼脂糖等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D.大分子物质后被洗脱出来,小分子物质先被洗脱出来2.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B.同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C中期不仅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清晰,赤道板也很清晰D.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从间期到末期的连续分裂过程3.某地区因长期使用杀虫剂消灭害虫,造成该昆虫种群在某时刻Rr、rr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则此刻R基因的频率为()A.95% B.96% C.97% D.98%4.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遗传病一定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B.研究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C.调查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应调查患者家庭成员的患病情况D.某地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0.01%,理论上在男性群体中患者比例为0.01%5.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和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说法正确的是()①中的d为分解者,a为生产者②人体过敏反应时,甲中的c增加引起水肿③甲中d处的CO2浓度最高④甲中d为细胞内液、b为淋巴⑤甲中的a、b、c构成内环境⑥乙中有3条食物链,其中b所处营养级贮存的能量最少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6.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世界环境日主题聚焦空气污染防治,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臭氧层能吸收多种射线,对人类和其他生物起保护作用B.酸雨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属不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C.二氧化碳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热平衡,导致全球变暖D.监测城市空气质量时需要公布的项目有SO2含量、总悬浮颗粒和氮氧化物含量等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这几年,市场上销售的有些豆芽在生产时添加了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如生长素类、乙烯利(乙烯类)等物质,如果处理得当,对人体危害并不大。(1)植物激素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相比,它具有______________等优点。(2)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初始长度为8mm),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表所示(“-”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就越高)实验一实验二组别生长素类似物的量大豆芽长度组别乙烯利的量大豆芽长度A-16mma-16mmB+24mmb+14mmC++33mmc++12mmD+++23mmd+++10mm从实验一的______________组结果来看,植物自身也产生生长素促进了胚轴的伸长。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___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设计不添加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通过实验一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该生长素类似物既能促进胚轴生长也能抑制胚轴生长的作用。由实验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兴趣小组又利用生长素类似物2,4-D(2,4-二氯苯氧乙酸)溶液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绘出了图甲,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对茎和根生长的影响;第二次实验。通过处理扦插的技条绘制出图乙。图甲中曲线①表示2,4-D对______________(填“根”或“茎”〉生长的影响。据图乙分析,该小组的同学认为12ppm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你认为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现有小麦种子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三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①②品种间杂交并连续自交筛选可获得稳定遗传的品种a,但是该育种方法所需要的年限很长,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可将其杂交产生的F1的花粉进行________,然后经人工诱导使________,最后筛选出高产抗病植株a。(2)若采用诱变育种获得品种b,需要用γ射线处理大量的③品种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和多害少利性这三个特点。(3)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________品种中可获得品种c;该技术的操作一般要经历四个步骤,其最后一步是________。9.(10分)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频率不协调,导致促卵泡激素(FSH)分泌量减少、黄体生成素(LH)分泌量增加引起的。低FSH使优势卵泡选择受阻,导致卵泡不能发育成熟;LH能促进排卵,但高LH刺激卵巢细胞增生,分泌大量雌激素、雄激素等。下图是针灸治疗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部分机制示意图。(1)雌激素、孕激素分泌通过图中的③、⑤过程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调节,调节的结构基础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轴,GnRH由人体下丘脑细胞合成并分泌,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但仅作用于其靶细胞——_____________细胞,这是因为其他细胞上不存在GnRH的_____________。(2)针灸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体内LH的含量_____________(上升或下降)FSH的含量__________(上升或下降)。针灸刺激产生的兴奋也可通过⑦传导到脑干,引起其内的血管运动中枢兴奋,导致_______________。(3)正常女性排卵期的雌激素会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如图中⑥),使GnRH、LH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排卵,此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正反馈/负反馈)调节。根据图示,针灸治疗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过程说明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10.(10分)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丙中生物A.B、C、D能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如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营养级ⅠⅡⅢⅣ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108kJ)140.021.00.9呼吸消耗的(108kJ)501.279.113.20.5(1)表中的I对应图中______,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2)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除了甲、乙、丙、丁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包括__________。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一段时间内,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能力。11.(15分)下图是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____________膜共同构成。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脂质和________,组成生物膜的成分大多是可以运动的,这表明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2)该细胞的细胞器中,作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的是[①]_________,含有细胞液的是[______]液泡,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大量能量的是[⑦]_____。(3)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⑥]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1、原理: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2、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经过中速长时离心后,可明显看到试管中溶液分为4层,从上往下数,第1层为甲苯层,第2层为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为血红蛋白水溶液,第4层为杂质沉淀层。4、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5、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样品处理:①红细胞的洗涤,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分离血红蛋白溶液。(2)粗分离: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6、电泳法是利用待测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和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或鉴定。【详解】A、凝胶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所经的路径不同来分离蛋白质的,A正确;B、目前经常使用的凝胶有交联葡聚糖、聚丙烯酰胺和琼脂糖等,B正确;C、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C正确;D、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应后被洗脱出来,D错误。故选D2、A【解析】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需要选择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根尖分生区细胞,此部分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没有成熟大液泡和叶绿体。该实验的主要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识记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A、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A正确;B、根尖分生区进行有丝分裂,因此不会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的行为,且制片时细胞已经死亡,无法观察到染色体移动的现象,B错误;C、赤道板是是人们假想出来的,所以无法观察,C错误;D、观察有丝分裂的细胞都是死细胞,所以无法观察到一个细胞从间期到末期的连续分裂过程,D错误。故选A。3、C【解析】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详解】该昆虫种群在某时刻Rr、rr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则RR的基因型频率为95%,此刻R基因的频率=RR的基因型频率+1/2Rr的基因型频率=95%+2%=97%。故选C。4、D【解析】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2、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详解】A、人类遗传病不一定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由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引起,A错误;B、调査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B错误;C、调查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C错误;D、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0.01%,则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也为0.01%,男性群体中患者比例与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因此理论上在男性群体中患者比例为0.01%,D正确。故选D。5、C【解析】甲图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其中a为组织液、b为淋巴、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乙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d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b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c为消费者。【详解】①乙中的d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①错误;②人体过敏反应时,甲中的a组织液增加引起水肿,②错误;③CO2是细胞呼吸产生的,因此甲中d处(细胞内液)的CO2浓度最高,③正确;④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中d为细胞内液、b为淋巴,④正确;⑤甲中的a组织液、b淋巴、c血浆构成内环境,⑤正确;⑥乙中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看不出有几条食物链,⑥错误。故选C【点睛】6、B【解析】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减少、酸雨、温室效应等。【详解】A、臭氧层能吸收多种射线,特别是紫外线,对人类和其他生物起保护作用,A正确;B、酸雨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属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B错误;C、二氧化碳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热平衡,导致全球变暖,C正确;D、监测城市空气质量时需要公布的项目有SO2含量、总悬浮颗粒和氮氧化物含量等,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关注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2)①.A②.不需要③.不能④.乙烯利能够抑制胚轴生长(3)①.根②.不合理③.未测定2,4-D浓度为12ppm左右时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或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是外源2,4-D和植物内源生长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解析】1、分析实验一: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浓度,因变量是大豆芽的长度,生长素浓度为0的是空白对照组,由表格信息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C、D实验中大豆芽生长速率大,说明生长素促进大豆芽生长,促进作用随生长素浓度逐渐升高,先增大后减小。2、分析实验二: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烯利的浓度,因变量是大豆芽的长度,a乙烯利浓度是0,属于空白对照组,与a相比,b、c、d大豆芽长度减小,因此乙烯利对大豆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乙烯利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小问1详解】与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小问2详解】据表格数据可知,A组未加生长素类似物,但大豆芽长度从初始长度为8mm变为16mm,故推测植物自身也产生生长素,促进了胚轴的伸长;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在正式实验时不需要设计不添加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在B~D之间设置一定梯度的生长素浓度即可;由表格信息可知,B、C、D三组实验可知,与对照组相比,三组实验的生长素都具有促进作用,因不能得出该生长素类似物既能促进胚轴生长也能抑制胚轴生长的作用;由实验二数据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加入乙烯利的实验组的大豆芽长度都减小,因此乙烯利能够抑制胚轴生长。【小问3详解】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强,据图可知,随着2,4-D浓度的升高,对曲线①发挥抑制作用时,对曲线②仍然发挥促进作用,故①表示2,4-D对根的影响;由于未测定2,4-D浓度为12ppm左右时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故不能认为12ppm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8、(1)①.花药离体培养②.染色体加倍(2)低频性、不定向性(3)①.③②.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解析】根据题干所给材料和培育的新品种推测:品种a(高产、抗病)可以通过①和②杂交育种获得;品种b(高产、早熟)可利用③诱变育种获得;品种c中抗旱性状是所给品种没有的,因此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小问1详解】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此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可将①②品种杂交产生的F1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然后经人工诱导使染色体加倍,最后筛选出高产抗病植株a。【小问2详解】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和多害少利性等特点,因此若采用诱变育种获得品种b,需要用γ射线处理大量的③品种的种子,然后从中筛选符合要求的个体。【小问3详解】c是高产、抗旱的品种,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高产品种细胞内(①易感病,不适合做受体细胞),经组织培养可获得c高产、抗旱品种,转基因工程的四步包括获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即最后一步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变异的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1)①.分级②.下丘脑-垂体-性腺③.垂体④.受体(2)①.下降②.上升③.血压降低(3)正反馈【解析】分析题图: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频率不协调,导致促卵泡激素(FSH)分泌量减少、黄体生成素(LH)分泌量增加引起的,针灸治疗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机理是针灸通过相关神经使患者体内LH/FSH的比值下降,激发排卵。针灸剌激产生的兴奋也可通过⑦传导到脑干,引起其内的血管运动中枢兴奋,导致血压降低。【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雌激素、孕激素的分泌通过图中的③(低频电刺激产生的电信号传至下丘脑)、⑤(垂体释放相关激素作用于性腺)过程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调节的结构基础称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由人体下丘脑细胞合成并分泌;仅作用于垂体细胞,是因为仅在垂体细胞中存在GnRH的受体,其他细胞上不存在GnRH的受体。【小问2详解】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于促卵泡激素(FSH)分泌量减少、黄体生成素(LH)分泌量增加引起的,所以针灸该病的目的是使患者体内LH的含量下降,FSH的含量上升,LH/FSH的比值减小,激发排卵;从图中看出兴奋也可通过⑦传导到脑干的血管运动中枢,降低血压。【小问3详解】正常女性排卵期的雌激素会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使GnRH、LH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排卵,此调节机制称为正反馈调节。【点睛】本题考查了针灸治疗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部分机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出图中针灸治疗的原理。10、(1)①.乙②.CO2(2)15%(3)①.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②.③.一定的自我调节【解析】1、分析图:甲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途径)或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大气中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