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农民在农田中锄草,灭虫的主要目的的之一是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狼的体内D.某人同时养鼠和水貂,用鼠喂水貂,再用剥去皮的水貂喂鼠,这样就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使用2.陆地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最丰富的是()A.热带雨林 B.荒漠C.北方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3.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④的名称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①和②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DNA分子复制时⑨的断开需要解旋酶D.DNA分子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与②的种类有关4.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微量和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发挥催化作用5.湖泊中的滨螺以多种藻类为食,下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各种藻类之间的关系为竞争B.滨螺密度过大时,藻类种数明显减少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增加D.中等密度的滨螺可提高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6.DNA复制过程中,脱氧核苷酸连接形成新的子链时,需要的酶是()A.解旋酶 B.DNA酶C.DNA聚合酶 D.RNA聚合酶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栎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①②③④为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上层中层下层植物乔木灌木草木动物林鸽长尾山雀鹪鹩、昆虫(1)上表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植物出现这种分布是由于______________的影响。植物的分布决定动物的分布,其原因是植物为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动物的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物种之间的_______。(用图中数字作答)(2)若地震损毁该栎林,随时间的推移该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_演替。(3)现有4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麻风杆菌和宿主细胞,A、D生物对应的曲线分别是_____和______。(4)若4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________。若狐死亡,作为被捕食者兔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5)捕捞一个池塘里的某种鱼,应如何才能使效益最高?___________。8.(10分)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对机体生理作用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幼龄大鼠若干只、甲状腺激素溶液、生理盐水、蒸馏水、70%酒精、静脉注射器、手术刀、体重计等。(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①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应将幼龄大鼠随机均分为____组(其中A组的处理是每天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溶液;其他组的处理方法请填入你设计的记录表中),测定每组大鼠的体重后计算并记录每组中每只大鼠平均体重(单位:克)。②上述各组大鼠置于__________的条件下饲养14天。③14天后,测定每组大鼠的体重后计算并记录每组中每只大鼠平均体重。④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2)请设计一张表格用以记录实验数据(表中要求说明每组的实验处理方法)。(3)分析与讨论:①能直接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的激素是_____,合成该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②甲状腺能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T4)和_________(T3)。(写出名称)③上本实验可否通过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来取代注射甲状腺激素溶液?__________。用放射性131I来检测甲状腺功能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共同完成的,平时膀胱逼尿肌舒张尿道内括约肌收缩,使膀胱贮存的尿液不致外流。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沿着_____(填“a”或“b”)传入低级神经中枢,并进一步传至_____产生“尿意”。幼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最可能的原因是大脑皮层对_____中的排尿中枢控制能力差,体现了神经系统的_____调节。(2)排尿时,由排尿中枢通过相关神经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尿道内括约肌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使_____(填“Na+”或“Cl-”)通道开放,该离子内流,尿道内括约肌细胞膜两侧电位差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尿道内括约肌舒张。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_____兴奋,兴奋传入低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_____(选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3)某人下丘脑受到暂时性损伤,出现多尿症状。其原因是:_____。10.(10分)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杀虫剂。下图为在此时期内这种甲虫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甲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耐药性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甲虫种群的耐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杀虫剂对甲虫起__________作用,这是通过杀虫剂与甲虫之间的____实现的,杀虫剂对甲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________,向更易产生耐药性的方向进化。(3)如果A到D都为杀虫剂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杀虫剂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这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________。(5)大河南岸的马铃薯地和玉米地里分别都有这种甲虫种群,经检测发现它们的基因型共有5种,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11.(15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抗原刺激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B.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沉淀等C.浆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其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一般指的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详解】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大象粪所含的能量不属于大象所同化的能量,A错误;B、在农田中锄草,灭虫的主要目的的之一是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B正确;C、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大部分能量流入到狼的体内,10%~20%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C错误;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使用,D错误。故选B。2、A【解析】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物种越多。相反,环境条件越恶劣,生物种类越贫乏。与热带雨林、北方针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相比,荒漠缺少水分,生存环境恶劣,生物种类最少。【详解】A、热带雨林中由于雨水充沛,群落结构复杂,生物种类较多,A正确;B、荒漠中生态条件非常恶劣,植被稀少,生物种类非常贫乏,B错误;C、与热带雨林相比,北方针叶林生物种类较少,C错误;D、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生物种类较多,但与热带雨林相比,生物种类较少,D错误。故选A。3、D【解析】分析题图,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胞嘧啶,④为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⑤为腺嘌呤,⑥为鸟嘌呤,⑦为胞嘧啶,⑧为胸腺嘧啶,⑨为氢键。【详解】A、胞嘧啶C和鸟嘌呤G配对,④的名称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A正确;B、①磷酸和②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正确;C、DNA分子复制时⑨氢键的断开需要解旋酶,C正确;D、DNA分子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关,D错误。故选D。4、D【解析】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详解】ABC、由分析可知,激素作用的一般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ABC正确;D、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起调节作用,而不起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D。5、C【解析】据图分析,当滨螺数量为零时,藻类的种数为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大,藻类种数增大;当滨螺数量为200左右时,藻类的种数最大;当滨螺数量超过200时,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大,藻类的种数减少。【详解】A.各种藻类之间争夺资源和空间,它们之间关系为竞争,A正确;B.由图可知,当滨螺密度过大时,藻类的种数明显减少,B正确;C.由图可知,当滨螺数量为零时,藻类的种数为3,藻类多样性低,C错误;D.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大,藻类种数增大,在中等密度时达到最大,营养结构最复杂,D正确。6、C【解析】DNA分子的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的条件为:模板(DNA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特点为半保留复制;DNA复制过程为边解旋边复制。【详解】A.解旋酶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A错误;B.DNA酶的作用是水解DNA的,B错误;C.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C正确;D.RNA聚合酶的作用是RNA复制或DNA转录时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单个核糖核苷酸连接成RNA链,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垂直结构(2).光照强度(3).食物和栖息环境(4).②(5).次生(6).③(7).④(8).②④(9).先增加(失去天敌),后减少(受食物制约而使种内斗争加剧),最后趋于稳定(10).在K/2到K之间捕捞,捕捞后种群数量控制在K/2左右【解析】根据表格分析,该栎林中,植物和动物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植物分层的因素是阳光(光照强度),影响动物分层的因素是食物和栖息场所。根据图形分析,图示为种间关系示意图,其中①代表的是捕食,②代表的是竞争,③代表的是互利共生,④代表的是寄生。【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表格中的植物和动物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影响植物分层的因素是光照强度,而植物又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进而导致动物也出现分层现象,这有利于减轻物种之间的竞争,即图中的②。(2)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该栎林损毁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3)A中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为互利共生,对应③;D中麻风杆菌和宿主细胞之间的关系为寄生,对应④。(4)从曲线图可以看出,②④中b都不断增加,而a都下降甚至消失,因此两图中若b死亡,对a都是有利的。兔是被捕食者,狐是捕食者,若狐死亡,则兔的数量会先因缺乏天敌而不断增加,后又因食物的限制而减少,最后趋于稳定。(5)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应该是S型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应该在K/2到K之间捕捞,捕捞后种群数量控制在K/2左右,以使效益最高。【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准确判断表格中群落的空间结构及其原因、图中四种种间关系的类型,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8、(1)①.四##4②.相同且适宜(2)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对幼龄大鼠生长发育(体重)的影响的实验记录表组别处理方法初始平均体重(g)14天后平均体重(g)A每天每只大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B每天每只大鼠注射与A组等量的生理盐水C每只大鼠切除甲状腺D每只大鼠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或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对幼龄大鼠生长发育(体重)的影响的实验记录表组别处理初始体重(g)14天后体重(g)123…平均值123…平均值A每天每只大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B每天每只大鼠注射与A组等量的生理盐水C每只大鼠切除甲状腺D每只大鼠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3)①.促甲状腺激素②.腺垂体③.三碘甲状腺原氨酸④.可以⑤.I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⑥.131I的放射性强度可以被仪器测定【解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研究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对机体生理作用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的有无,因变量是机体的生理状况,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据此分析作答。【小问1详解】①本实验目的是研究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对机体生理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可知,应将幼龄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每天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溶液、B组每天每只大鼠注射与A组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每只大鼠切除甲状腺、D组每只大鼠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②无关变量应保持等量且适宜,故上述各组大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14天。③14天后,测定每组大鼠的体重后计算并记录每组中每只大鼠平均体重。④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小问2详解】结合(1)可知,本实验共分为四组,因变量可通过小鼠体重等进行观测,故可设计表格如下: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对幼龄大鼠生长发育(体重)的影响的实验记录表或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对幼龄大鼠生长发育(体重)的影响的实验记录表【小问3详解】①能直接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合成该激素的细胞位于腺垂体。②甲状腺能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③由于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灌胃后不会失去作用,故本实验可否通过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来取代注射甲状腺激素溶液;由于I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且131I的放射性强度可以被仪器测定,故可以用放射性131I来检测甲状腺功能。9、(1)①.a②.大脑皮层③.脊髓④.分级(2)①.Cl-②.增大③.感受器④.正反馈(3)下丘脑受损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解析】1、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2、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排尿时,由排尿中枢通过相关神经分别释放“兴奋”和“抑制”性递质使得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从而将尿液排出体外。【小问1详解】据图分析,a为传入神经,当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a传到低级神经中枢脊髓,并进一步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幼儿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对脊髓中排尿中枢控制能力差,所以出现不自主排尿。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的控制,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小问2详解】排尿时,由排尿中枢通过相关神经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尿道括约肌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使Cl-通道开放,该离子内流,尿道括约肌细胞膜两侧电位差增大,强化了静息电位,使得尿道括约肌舒张,与此同时在其他神经元的调节下膀胱逼尿肌收缩,尿液进入尿道。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属于正反馈调节。【小问3详解】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的作用,当下丘脑受损时,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继而出现多尿症状。【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与反射弧的结构、兴奋的产生与传导、水盐平衡调节等相关知识点,能够分析尿液的形成和排出。10、(1)种群中有少数个体对杀虫剂具有耐药性(2)①.选择②.生存斗争③.基因频率(3)更换杀虫剂的种类(4)生殖隔离(5)遗传#基因【解析】1、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2、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3、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小问1详解】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种群中有少数个体对杀虫剂具有耐药性,故甲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小问2详解】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耐药性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甲虫种群的耐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杀虫剂对甲虫起选择作用;这是通过杀虫剂与甲虫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杀虫剂对甲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向更易产生耐药性的方向进化。【小问3详解】如果A到D都为杀虫剂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更换杀虫剂的种类,害虫由于不具有该种农药的抗药性而被淘汰。【小问4详解】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