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重点中学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嘉峪关市重点中学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嘉峪关市重点中学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嘉峪关市重点中学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嘉峪关市重点中学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嘉峪关市重点中学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把共性当做一种努力方向,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性;认识其个性,在课程化中避免胶柱鼓瑟,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B.有些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做题习惯,造成审题时沧海遗珠,漏掉了有用的信息,结果时间花了,题却不能解答出来,可见,做事情一定要仔细。C.青春期的孩子,大都敏感、脆弱、固执且心思纤细,他们可以明确地感知父母在自己身上寄寓的厚望,更别提父母不时的耳提面命,悉心教导了。D.近三年来,宇航厂奋起直追,结果后来者居上,很快就靠过硬的质量和先进的技术在同行业中出类拔萃,最新打造出了环保型锯末炭化设备。2.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许多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航天事业便是其中的一项。不仅航天事业是梦想,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精神的体现。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人员为了他们的梦想,要勇于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为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而实施探月工程就是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飞天揽月之梦。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航天工作者们煞费苦心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积蓄的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磅礴伟力。当然,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它不能急功近利,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事业发展任重道远。从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视野来看,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在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航天事业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是中国精神的体现。B.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精神的体现。C.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D.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是中国精神的体现。2.下列与文中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一句中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的豪言,让人感到磅礴正气。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傍晚的秋水是另一番况味,王勃如是说。C.鲁迅《拿来主义》中有言:中国一向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D.记得有一个叫小花的学生,无论何时何地见到我,总是微笑着亮着嗓子喊:“袁老师好!”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之所以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B.之所以如此,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过去数十年中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C.正因为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D.正因为如此,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过去数十年中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想起外婆吐舌头的样子李娟外婆有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就是吐舌头。通常这一动作会出现在做了错事之后。而她做了错事通常会先掖着瞒着,如打碎了糖罐子,就悄悄把碎片扫一扫,剩糖撮一撮,换个一模一样的罐子装了原样摆着。直到你问她:糖为什么突然少了半罐子?她就吐吐舌头,笑眯眯地坦白。金鱼死后,鱼缸一直空在那里,空了很久。有一天却发现鱼缸有些不对劲,似乎缩小了许多,端起来左看右看,没错,是瘦了两三寸。逮住外婆一问,果然,是她老人家打碎后又悄悄去市场买回一个。大约是原样大小的有些贵了,便买了小一号的,还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呢。当然,被揭穿了,也只吐了一下舌头而已。吐舌头的外婆,飞快地把舌头吐一下,“对不起”和“气死你”两种意味水乳交融。而且又吐得那么快,一转眼就神情如故,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休想让她为做错的事情多愧疚一丝一毫。然后又想到外婆的竹林。老家不是我的老家,我没有在那里生活过,但想到外婆正是在那里的一间老瓦房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就觉得那实在是一个无比温柔之处。老屋前前后后种着重重竹林,我从坡上下来,一走进竹林,就听到外婆在塌了半边的老屋门口和一群乡下女子说笑。她手持长长的竹竿(后来她用这竹竿为我从桔子树上捅下了许多鲜艳的桔子),站在那里大声揶揄其中一个女邻居,好像是在模仿她夫妻俩之间的什么事,所有人笑得前仰后合,那女人又急又气,抡起巨大的竹扫帚挥打外婆的屁股。我站在半坡竹林里看了一会。当外婆和我们一起生活时,我们是否也给过她这样的快乐?那年她八十多岁了,已经离开了我们两年,独自回到乡下的旧居,在仅剩的半间老屋里生活。我一边大声喊外婆,一边从坡上下来,所有人都回头仰望我来的方向。外婆答应着,意犹未尽地继续数落着那个女人,继续大笑,一边向我迎接过来。我从上往下看到旧屋天井里的青石台阶,看到一根竹管从后山伸向屋檐下的石槽,细细的清泉注满了石槽。世界似乎一开始就如此古老。从来没想过,离开熟悉的地方会是这么可怕的事情!外婆终究没能老在老家的坟山里。她孤零零地被埋在万里以外的戈壁荒滩中,好像她孤独的、意志坚决的一生仍不曾结束,好像她不得不在死之后还要重新开始一场适应新生活的漫长过程。之前两天,我急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只差了十个钟头。接到噩耗后,我仍然坐在夜班车上继续往家赶,往已经死去了的外婆身边赶。我知道她还在等我。我不能勘破生死,但也能渐渐明白死亡的并不可怕。死亡不是断然的中止,而是对另外一场旅行的试探吧?外婆死前有那么多的强烈的意愿,她挣扎着要活,什么也不愿放弃,挂念着这挂念着那的。然而一旦落气,面容那么安和、轻松。像刚吐完舌头,刚满不在乎地承认了一个错误。死亡之后那辽阔空旷的安静感,是外婆最后为我所做的事情。以前念小学的时候,很多个清晨我起床一看又是红苕稀饭和酸菜,就赌气不吃,饿着肚子去上学。因为我知道,不一会儿,外婆一定会追到学校来给我捎一只滚烫的红糖馅锅盔……那时我都上六年级了,六年级班设在六楼。八十岁的外婆,怀里揣着烫烫的锅盔,从一楼开始慢慢地爬楼梯,在早自习的书声朗朗中,一阶一阶向上,爬啊爬啊,最后终于出现在六楼我的教室门前……那是我所能体会到的最初的、宽广的安静感……在外婆给我带来的一场又一场安静之中,生命中的恶意一点点消散,渐渐开始澄明懂事起来。今天的我,似乎达到了生命中前所未有的勇敢状态,又似乎以后还会更加勇敢。又想起那次我拎了一只公鸡去乡下看外婆,走过漫长孤独的山路,最后才找到老屋。外婆迎上来对我说:“我很想你,我天天都在想你。”外婆你不要再想我了,你忘记我吧!忘记这一生里发生过的一切,忘记竹林,忘记小学校的六楼。吐一吐舌头,继续你绵绵无期的命运。外婆,痛苦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满不在乎的人不是无情的人……你常常对我说,娟啊,其实你不结婚也是可以的,不生孩子也是可以的。你不要受那些罪了。你妈妈不晓得这些,我晓得的……外婆,现在我才渐渐有些明白了你的意思,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团混沌,无可言说,无从解脱。但能想像得到,若自己也能活到九十八岁,仍然清清静静、了无牵挂,其实,也是认认真真对生命负了一场责。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头而已……(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回忆外婆打碎鱼缸悄悄弥补过错的事,写出外婆不愿认错的极其自尊、特爱面子的形象,读来让人觉得外婆的可爱。B.文章善于撷取典型事件表现外婆性情,外婆揶揄女邻居一事表现外婆的乐观爽朗,给我送锅盔一事则是抒写外婆的慈爱。C.文章在叙事抒情间穿插的议论警句频出,有对生死的理解,有对人生的领悟,这些议论增添了文章的理性之美,使之更显厚重。D.外婆带给我的种种“安静感”虽然内涵不尽相同,但主要是外婆人格所起的作用,引我思索与成长,让我更为勇敢。2.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3.文章围绕外婆“吐舌头”这一习惯性小动作展开,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注)兵曹,亦作兵曹参军,古代军队中管兵事等的官员。病马杜甫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诗均写马,仅从诗题便可知两马截然不同:一是战马,一是病马。B.第一首诗前四句正面实写马的风骨,后四句虚写,侧重表现马的品格。C.第二首诗以第二人称开篇,表达了诗人和病马共渡患难的深厚感情。D.两首诗的语言风格大为不同,第一首矫健豪纵,第二首诗沉郁顿挫。2.两首诗分别写于杜甫青年和晚年,均采用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的手法,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利用这种手法塑造诗人形象的。6.(1)______,月迷津渡。(秦观《踏莎行•郴州旅社》)(2)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3)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4)坐观垂钓者,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6)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7)人生到处知何似,________。(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8)_______,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学治理从“经验办学”走向“科学办学”是未来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依曼博士就明确指出:大学什么都研究,就是不研究自己。其实,大学所有活动都可以成为研究素材,大学的任何一个职能部门都存在着从经验走向科学的过程。今天我国的大学管理者都有很高的学科和专业素养,但学科和专业素养绝不是高等教育理论素养,也不一定是科学的理论素养,更不能取代高等教育素养。大学发展和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翻烧饼”现象,就是大学治理能力缺失的一种表现。科学化办学是指基于教育规律,按照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内在逻辑办学。以目前普遍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为例,就是要基于学生的学习体验构建学习过程,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用教育技术“倒逼”教学改革等。而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开展大量的学情调查和社会调查。目前,国外很多高校都已经通过大量采集学生的数据改善教学与管理,如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图书馆,通过分析每年新生的借书数据,相应地准备图书资料及培训,精准满足一年级大学生的需求,这些都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依据。在我国的现阶段,一方面,要对行之有效的优秀传统高等教育实践进行继承和提炼,认真厘清以往经验所存在的不足与局限,进而注重对现当代以来的高等教育研究的思想、行为、实践加以概括、归纳、创新和升华,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备、运作规范的科学体系。另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对大学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利用,现在我们数据收集很多,但是缺乏分析,更缺乏应用,而不用的数据就是“死”的无用数据,没有任何价值。因此,我们要用高等教育大数据的研究分析结果总结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再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大学治理从经验走向科学,发挥高等教育研究的作用十分重要。不难发现,注重高等教育研究的国家大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发国家,如美国、日本和中国等,而且是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起步期,美国在上世纪初,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上世纪80、90年代。这些国家因“弯道超车”的需要而重视高教研究,这与早发内生型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学发展的实践证明,大学治理已经过了依靠“舶来品”来管理的时代,已经过了依靠个体经验,经济甚至其他领域的经验来管理的时代。因为大学面对的社会条件和历史使命发生了变化,面对的学生群体发生了变化,面对的教育技术发生了变化,大学必须研究自己。近期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意义重大。实现大学的科学化治理,离不开高等教育研究。只有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才能为科学化管理提供支撑。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价值,就是解决经验办学的问题,即让大学的治理从经验走向科学。(摘自邬大光《“大学治理:从经验走向科学”》(《光明日报》2019.12.3)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当下我国的大学管理者并非都有很高的科学理论索养以及学科和专业索养。B.“以学生为中心”就要改变原有教学方式,为此需要围绕学生开展大量调查。C.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上,早发内生型国家的水平不及美、日、中等后发国家。D.高等教育的研究范式方法等做出调整后,大学治理即可从经验迈向科学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引用纳依曼博士所述内容,意在引出大学发展中出现“翻烧饼”现象。B.尾段从两个角度论述了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来推动我国大学“科学办学"的问题。C.文章论证中既有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分析,又横向比较了国外的教育研究现状。D.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武展开论述.在逻辑上逐层递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的大学管理中,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经验主义和依靠“舶来品”等问题;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任重道远。B.大学治理从“经验办学”走向“科学办学”,需要发挥高等教育研究的作用,需要大学去积极研究自身的活动。C.我国现阶段大学管理的特征之一是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基于这个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学性较低。D.科学化办学既要求我们尊重教育规律,又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合理利用教育大数据的研究分析数据。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前中国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实实在在写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上。一个突出的事实是:作为国家地情资料最权威也最为完备、最具连续性的地方志,即便最新编撰,也已经明显跟不上新时代巨变的节奏。在这样的形势下,文学反映现实并及时记录“地方性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历史性变迁,就变得非常紧迫、必要甚至时尚起来。这样的作品既尊崇以文学方法反映新时代巨变的美学规律,又是对方志记录地方舆地、物产、风俗、传说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可称之为“新方志文学”。对“地方性知识”整体性、结构性、历史性变迁的文学性、时代性、连续性、史志性表达,是我对“新方志文学”的一个基本界定。这里的“地方”当然不是地方志所指的狭义的行政区划,而是包括特定的行业或领城在内,如教育、科技、航天等。另外,面对新时代的历史巨变,新方志文学所采用的,也并非狭义的纪实手法,而是包含了叙事、抒情、政论、新闻、口述实录等多种方法,而且文体也比较开放,可包括写新时代巨变的诗歌、小说和散文,并不单指纪实文学或报告文学。时代变革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审美品格。当前,推动文学创作关注现实、反映新时代历史巨变的呼声更为强烈。《人民文学》杂志2017年第12期开始推出的《新时代纪事》栏目、就在这方面立起一面旗帜。栏目不仅发表报告文学类的纪实性作品,也发表长篇小说。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2018年出版的一套20部“舍不得乡愁离开胸膛”系列长诗,分别以少数民族村寨及特色小镇、古镇的历史变迁为题材,以诗配画的方式讲述贵州儿女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精彩故事,也颇具新方志文学的品格。可以说,从创作观念、写作姿态、创作方法到文体,近年这一类作品一直在引领文学关注现实、书写现实的热情。新方志文学的命名,即是对这类作品美学特征的概括。创造新时代文学的历史,需要有更多这样的作品。方志与文学,自古以来关系密切。有些地方志本身就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水经注》《洛阳伽蓝记》《两京赋》《三都赋》。不少地方志的“艺文”部分,或收录文人的作品,或关乎他们的经历、是文学研究的宝贵资料。至于地方志所记载的“一方之事”,则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与地方自然地理、名胜古迹有关的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不胜枚举,明清两代的地方志中大量地收录的“景观诗文”即是突出的例子。直到当代,这样的作品仍不少,如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之类。显而易见的是,融入了时代变迁内涵的独特自然地理、山川名胜,能够唤醒诗人沉睡的诗兴。反过来,景观诗文亦能提升地方的文化品相,让它们享有更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便是“诗以地兴”“地以诗传”现象,在中国文学文上并不鲜见。(摘编自杜国景《关注时代变革,新方志文学大有可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地方志作为国家地情资料,虽然最权威,最具连续性,但已跟不上当今社会巨变的节奏。B.新方志文学不在意介绍当地风俗、传说、物产、舆地等方面的知识,而是在意其现实变迁。C.新方志文学中的“方”与地方志中的“方”含义不同,它包括特定的行业或领域在内。D.新方志文学所采用的手法比地方志要丰富,有叙事、抒情、政论、口述实录等多种方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举例、对比的论证方法,以突出“新方志文学”与“地方志”的各自特点及差异。B.文章从地方志的局限、当代文学的审美品格等角度,论证新方志文学大有可为的可能。C.文章以《人民文学》推出的《新时代纪事》栏目为例,论证新方志文学引领文学关注现实。D.文章以贺敬之《桂林山水歌》为例,论证了“诗以地兴”“地以诗传”这一中国文学现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新方志文学描写新时代历史巨变,具有地方志品格与属性,可以发表在文学刊物上。B.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使所创作品具备新方志文学的品格。C.地方志可收录“景观诗文”,明清两代地方志中所收“景观诗文”的数量远多于其他朝代。D.《水经注》《两京赋》紧跟时代巨变的节奏,因而它们既是地方志,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没有任何一种经济模式能够像数字经济一样,在短时间内爆发式增长,并深刻影响和重构世界经济。数字经济的诞生与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体系,重构了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它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得以解决,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数字经济体的诞生与发展,是理解和把握数字经济的最佳视角。就目前而言,数字经济体的出现一般来自于四条演化路径。第一是互联网的原生路径,谷歌、脸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都是以互联网服务起家,着力建设互联网平台,培育产品生态,业绩和影响力在短期内获得了爆发性增长;第二是互联网大规模应用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大型公司“进化”之路,如应用商店带动了苹果公司由一家企业向数字经济体的快速跃变;第三来自于汽车、健康、教育等大产业,这些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培育出以大型平台为依托的、具有全行业服务属性的数字经济体;第四条路径则可能来自一些颠覆性的新技术,如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这些新技术兼具了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影响力,有望构造出与当前大不相同的经济组织形态。不同路径演变而来的数字经济体,往往有着相同的属性。阿里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数字经济体:普惠2.0时代的新引擎》认为,数字经济体具有平台化、数据化和普惠化三大特点。互联网平台创造了全新的商业环境,各种类型、各种行业、各种体量的企业通过接入平台获得了直接服务消费者的机会;数据的流动与共享,则推动着商业流程跨越企业边界,编织出全新的资源网络、生态网络和价值网络;普惠化则意味着数字经济是一种可以人人参与、共享共建的经济模式,如今普惠科技、普惠金融和普惠贸易都已经大面积展开。这些特点,意味着数字经济的崛起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体量的爆发式增长,更将对人类社会进行深度重构。作为数字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正极大地受益于数字经济革命,全球经济重心也因此而发生了迁移。过去五年,全球经济发生了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的大迁移,美国在数字经济革命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经济的影响力也借势数字经济迅速扩大,全球经济的地理重心从环大西洋地区转向了环太平洋地区。数字经济正在蓬勃发展,然而其前行之路也并非畅通无阻。与相对保守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之间的摩擦,便是影响数字经济发展前景的重要问题。我们希望未来建立包括政府、学术界、商界等各方共同参与的数字经济全球化治理模式,这一模式应该公开透明,并且以公共利益为导向。(摘编自袁勇《数字经济:重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所以数字经济可以重构全球产业发展格局。B.透视数字经济体的四条演化路径,能够让我们对数字经济有一个好的理解和把握。C.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数字经济,人们之间借助共享共建模式进行贸易、金融等活动。D.未来若出现数字经济全球化治理模式,这一模式应公开透明,以公共利益为导向。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提纲挈领,既指出了数字经济的特点,又简要地阐述了其诞生后的巨大作用。B.第二段在论述数字经济体出现的四条演化路径时都运用了举例的方法,说服力很强。C.阿里研究院的报告内容,是为了说明数字经济体拥有平台化、数据化和普惠化等属性。D.末段简明扼要,先指出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继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前身就隶属于互联网服务的数字经济体诞生和发展中都能在短时间内有好的业绩。B.汽车、健康、教育等属于大产业,转型后的数字经济体能够提供大平台,服务全行业。C.数字经济革命对中美两国非常有帮助,环太平洋地区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地理重心。D.数字经济发展前景良好,但需要解决好其与当前保守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等的冲突。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曹摅,字颜远,谯国谯人也。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愍之,密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入为尚书郎,转洛阳令,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①,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咸谓不然。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以病去官。复为洛阳令。及齐王冏辅政,摅与左思俱为记室督。冏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摅曰:“荡平国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冏不纳。永嘉二年,高密王简镇襄阳,以摅为征南司马。其年流人王逌等聚众屯冠军,寇掠城邑。简遣参军崔旷讨之,令摅督护旷。旷,奸凶人也,谲摅前战,期为后继,既而不至。摅独与逌战于郦县,军败死之。故吏及百姓并奔丧会葬,号哭即路,如赴父母焉。(节选自《晋书·曹摅传》)(注)①行马:古时官府门前所设阻挡通行的木制障碍物。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B.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C.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D.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尉,秦时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后代曾有沿置,职权也有不同。B.守节指坚守节操,不做非礼的事;妇女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夫死不嫁,也叫“守节”。C.祚是福分之意,帝祚指皇帝赐予臣民的福分;在文中,帝祚是在齐王辅佐下恢复的。D.归藩指返回藩国。藩国即诸侯国,封建王朝将诸侯国视为国家的屏障,故称藩国。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摅为官仁爱,岁夕放归死囚。他怜悯狱中的死囚新年不能与家人团聚,便放他们回家并约期归狱,到期后死囚全部返狱,此后当地再无违法者。B.曹摅理政明察,查出丢失行马。一个大雪之夜,宫门口丢失了行马,群官都查不出其去向,曹摅认为是被门士烧了用以御寒,审问后门士果然服罪。C.曹摅正直不阿,建言未被采纳。齐王司马冏就自己是否要离开朝廷返回封国一事征求他的意见,他没有阿附齐王,直言其应该还国,不过未被采纳。D.曹摅军败身死,故吏百姓痛悼。在讨伐作乱的王逌时,因后援没有按期到来,他兵败去世,以前的属吏、百姓就像自己的父母去世一样沿路号哭奔丧。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2)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唐太宗论宋孔文仲缙绅之论,皆以为唐太宗之德业,可以追迹三代之盛王;予以为太宗特秦皇、汉武之不败不危者耳。太宗当隋氏之乱,辅翼高祖起义晋阳,以一旅之师转战天下,所向必败其军,取其将,包其地。及已即帝位,政事简肃,尊儒重贤,法度文章,稍稍修立,而憔悴之民,复见升平之世。由是言之,太宗可谓明天子矣。及其务名尚功而用心于外,生事四夷而勤兵于远,则何以异于秦皇、汉武之为哉?虽然,秦皇坐招天下之乱,汉武大穷中国之民,而太宗之失,未至于此,予故曰秦皇、汉武之不败不危者也。请略言太宗之失四事,以为君国者戒。《春秋》书公会戎于潜,说者以为御夷狄者,不一而足也。盖夷狄者,天地幽阴之气,聚于障塞之表,散于沙漠之上,故其君臣无阙庭之礼,其士民无冠带之制,先王视之,若猿狖之在山,鱼鳖之在泽也。其来不以为荣,其去不以为辱,其毁我不足忧,其誉我不足喜。而太宗溺于四夷之甘言,称“天可汗”而以临之,屈天子之贵,下从酋长之号,以徼名于流俗之间,其失一也。蕃夷种类,非有礼义忠信之心,慈良岂弟之意也,特屈于不得已而稽首于我,譬如鹰隼,饱则飏去。先王知其然也,投之不毛之区,置之荒忽之地,使其耳不闻中国之金石,目不覩宗庙之礼,其心冥然如圈豚笠彘,不识堂陛之上,然后奸谲之心,悖乱之计,伏而不生。此先王御夷狄之长计也太宗不察此而听四夷遣子弟入太学使之习治乱晓权数以为子孙无穷之忧其失二也。《黄石公记》曰:“舍近而图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而图近者,逸而有终。”先王非不知廓地万里以为广,聚四夷之财以为富,然夏、商、周之盛,地不过五千里,而夷狄之国不与焉,知其力不足以守也。太宗略取四夷之地而并置州县,使其将士更往递戍于风霜砂砾之野,河源险阻之上,万里奔命,九死一还,舍本而争末,空内以实外,其失三也。夫夷狄之性,非可以法度、风化调习之也,先王待之甚轻,责之甚简,虽有傲慢不逊,往往置之度外。周宣之时,玁狁内侵,至于太原,其事变亦已亟矣。宣王未尝投袂抚剑角逐之也,命将驱之出境而止。太宗愤高丽出不逊语以拒使者,于是戎衣亲征,涉大海,冒寒暑,至亲持戈于马上以身先士卒,吮骁将血以感厉三军。以人主之尊,而与徼外之小国争一旦之儁,败则辱国,胜则不武,其失四也。诚使太宗蚤去四失,而裁之以先王虑深计远之道,则庶几乎近世仁义之主;而太宗兼有之,臣故曰秦皇、汉武之不败不危者也。(选自《舍人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秦皇坐招天下之乱虽然:即使如此B.以为君国者戒君:君主C.而夷狄之国不与焉与:亲附D.责之甚简简:简略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憔悴之民予犹记周公之被逮B.而太宗溺于四夷之甘言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C.空内以实外约以连兵大举D.胜则不武则刘病日笃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一开头就亮明观点“太宗特秦皇、汉武之不败不危者”,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概述唐太宗的历史功过,并且通过比较阐述了观点。B.文章分别从追求名声、遗祸子孙、驱遣将士、争胜境外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唐太宗在处理与“夷狄”的关系上存在着的严重错误。C.本文和《六国论》一样,条理层次特别清晰,又都属于史论,以古讽今,富有现实针对性,虽立论标新立异,却洞见历史的另一面。D.全文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既有举例论证,又有引用论证,既有比喻论证,又有类比论证,还有对比论证和比较论证,灵活多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此先王御夷狄之长计也太宗不察此而听四夷遣子弟入太学使之习治乱晓权数以为子孙无穷之忧其失二也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及其务名尚功而用心于外,生事四夷而勤兵于远,则何以异于秦皇、汉武之为哉?(2)诚使太宗蚤去四失,而裁之以先王虑深计远之道,则庶几乎近世仁义之主。1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竞技比赛,赢在起点,赢得先机,赢得成功,爱拼才会赢。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生长、成长,无所谓输赢,自然而然就好。站在基础教育即将结束的今天,一路走来,你对“教育”一词是怎么看的,说说你的理解。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1、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B项,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不能用于信息。故选B。2、A【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A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别人如同“刀”和“砧板”,我们如同“被切割的鱼和肉”。B项,“人皆可以为尧舜”,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尧舜”是古代的明君,这里代指明君。C项,“化干戈为玉帛”,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干戈”是古代兵器,这里代指战争,“玉帛”泛指美好的物品,这里代指和平。D项,“情人眼里出西施”,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西施”古代美女,这里代指美女。故选A。3、1.D2.C3.C【解析】1.画线语句存在关联词语使用的位置不当和语序不当的问题。本句只有一个主语“航天事业”所以关联词“不仅”应该放在“航天事业”的后面。本句的意思是递进关系,因此应是“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是中国精神的体现”。A项,没有调关联词位置。B项,后面两句话都属于它蕴含的内容,所以应该先说其“蕴含的是”。C项,“中国精神”属于精神层面的,应该先说“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故选D。2.题干中的引号表示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A项中引用部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与“这是”是复指成分,做句子的主语。B项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引用了王勃的原话。D项,也是直接引用原话。C项中,“闭关主义”表示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故选C。3.“之所以如此”强调前面的内容是结果,“正因为如此”强调前面的内容是原因。括号的前文说的是“从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视野来看,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是探索的原因,故用“正因为如此”,排除A、B两项;“过去数十年”是为了强调太空探索时间久,排除D项。故选C。4、1.A2.①对去世外婆的深切怀念;②对没能与外婆见上最后一面以及没能让外婆回到故乡安葬的遗憾;③对外婆慈爱待己的感激;④对人生领悟的释然与安静。3.①“吐舌头”是出外婆的可爱与达观,给予我人生启示,散文的立意从此中来;②“吐舌头”作为线索,是作者怀念外婆的情感触发点,也是展开回忆和思索的起点,便于统率材料;③“吐舌头”是体现外婆形象的典型意象,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的内容要点与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属于综合题,既考查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主旨和细节做出准确判断。A项“写出外婆不愿认错的极其自尊、特爱面子的形象”错误,外婆并非不愿认错,只是不为错误愧疚,犯了错就积极弥补,弥补不好,就达观接受。故选A。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概括题要能分析层次结构,逐条概括,答案可以选用原文的词句,但要根据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力求简洁、明确。作者的感情主要蕴含在字里行间,可以结合文章主旨概括。回归原文进行分析是关键。整篇文章表达了对外婆的深切怀念。“从来没想过,离开熟悉的地方会是这么可怕的事情!外婆终究没能老在老家的坟山里。她孤零零地被埋在万里以外的戈壁荒滩中,好像她孤独的、意志坚决的一生仍不曾结束,好像她不得不在死之后还要重新开始一场适应新生活的漫长过程。之前两天,我急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只差了十个钟头”这些语段表达了没能与外婆见上最后一面以及没能让外婆回到故乡安葬的遗憾。“八十岁的外婆,怀里揣着烫烫的锅盔,从一楼开始慢慢地爬楼梯,在早自习的书声朗朗中,一阶一阶向上,爬啊爬啊,最后终于出现在六楼我的教室门前……那是我所能体会到的最初的、宽广的安静感……”我赌气不吃早餐外婆却不怕辛劳爬楼给我送早餐,外婆对我的疼爱让我感激。“但能想像得到,若自己也能活到九十八岁,仍然清清静静、了无牵挂,其实,也是认认真真对生命负了一场责。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头而已”表达的是作者从外婆身上学到的对人生领悟的释然与安静。3.本题考查鉴赏构思技巧,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主题等方面思考。注意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上,“吐舌头”是体现外婆形象的典型意象,使读者印象深刻。“当然,被揭穿了,也只吐了一下舌头而已”、“而且又吐得那么快,一转眼就神情如故,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形象地表现了外婆的可爱、乐观。在情节上,“吐舌头”贯穿全文的始终,起到了线索的作用。由题目“想起外婆吐舌头的样子”以及开头“外婆有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就是吐舌头”可知这是作者怀念外婆的情感触发点,也是展开回忆和思索的起点。在主题上,“若自己也能活到九十八岁,仍然清清静静、了无牵挂,其实,也是认认真真对生命负了一场责。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头而已”可以说“吐舌头”是外婆留给我的精神财富,她的可爱、达观的态度感染了我,也教会了我对人生释然。5、1.B2.第一首中的战马骨相奇伟、骏健奔逸,是将士们驰骋沙场的良驹、值得托付性命的伙伴;诗人以马自喻,展现了胸怀大志,可堪重用,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的青年杜甫形象。第二首中的病马出现在天寒地僻的环境中,尽管老迈多病、气尽力疲,却对诗人不离不弃,驯良忠诚;诗人以马自比,展现出饱受战争、疾病折磨,仍对国家朝廷忠贞不二的晚年杜甫形象。【解析】【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后四句虚写”错误,《房兵曹胡马》后四句虚实结合,其中“所向无空阔”和“骁腾有如此”正面实写战马所向无碍、骁勇奔腾的英姿。故选B。2.本题考查艺术手法,又称表现手法、写作特色。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象征、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艺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因为手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房兵曹胡马》一诗分前后两部分。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首联开门见山地交代了良马的产地和独特的外形。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颔联进一步描写此马的关键部位的特征。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句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这首咏物诗它做到了既在物之内,又出于物之外,全诗看似写马,但通过赞马却表达了作者的胸襟和抱负。《病马》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诗,通过吟咏那“老尽力”的病马,来表现诗人晚年那种落魄的心态。首联是说诗人和这匹马共渡患难相处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颔联是承接首联两句,在句法上一句变作三折,具体描写马现在的状态:老了且病了。但是,在艰苦路途上,依旧还在为诗人卖力;在当岁晚天寒的时候,况且又生病,不能不让人为它伤心。颈联两句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抒发对病马的浓浓深情。尾联说马之为物虽然低微,可是对人的情分却是十分深厚,使诗人禁不住为它感动、沉吟起来。“沉吟”二字,写出诗人感慨非常深,有一种人不如马的感叹。杜甫既受到统治者的弃斥,同时又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怀和同情,这也是他为什么往往把犬马——特别是马看成知己朋友并感到它们所给予他的温暖的一个客观原因。读者能够从中看到作者自身的影子。杜甫在这首诗里,感情是多么深沉!他抒写了对病马的怜爱,又运用“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的手法,表达了对病马同病相怜的感慨,令人如见到一个“漂泊西南天地间”的老诗人的艰难蹭蹬的憔悴形象。诗中的“驯良”、“沉吟”显然别有寄托,展现出饱受战争、疾病折磨,仍对国家朝廷忠贞不二的晚年杜甫形象。全诗以四十字抒写了辛劳、遭遇、怨怼、不平、感悟的几层意思,归结到自己叹老嗟卑,风尘仆仆,辗转征途,与老马的结局是没有两样的。6、雾失楼台巴山夜雨涨秋池山气日夕佳徒有羡鱼情驽马十驾落日故人情应似飞鸿踏雪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默写。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涨、羡、驽、驾、鸿。【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7、1.B2.A3.C【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A项,“并非都有很高的科学理论索养以及学科和专业索养”错误。原文有“今天我国的大学管理者都有很高的学科和专业素养”。C项,“早发内生型国家的水平不及美、日、中等后发国家”不合文意。原文的表述是“注重高等教育研究的国家大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发国家”,并没有比较研究水平。D项,“大学治理即可从经验迈向科学化”绝对化。原文为“只有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才能为科学化管理提供支撑”。故选B。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意在引出大学发展中出现‘翻烧饼’现象”分析错误。这篇文章题目是“大学治理:从经验走向科学”,这也是这篇文章的论题,文章开宗明义,提出观点“大学治理从‘经验办学’走向‘科学办学’是未来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引述纳依曼博士的观点是为了证明作者的论点。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C项,“基于这个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学性较低”强加因果,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学性较低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单一由前述原因不能推出这样的结果。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8、1.B2.A3.A【解析】1.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选项,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本题B项说法绝对,“新方志文学不在意介绍当地风俗、传说、物产、舆地等方面的知识”错,原文第二段“这样的作品既尊崇以文学方法反映新时代巨变的美学规律,又是对方志记录地方舆地、物产、风俗、传说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可称之为‘新方志文学’”,所以新方志文学并非不在意介绍当地风俗、传说、物产、舆地等方面的知识。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A项以偏概全,“文章采用举例、对比的论证方法”错,在论证新方志文学与地方志的差异上,采用了对比论证,而在说明地方志的特点中,没有举例,只是在说明新方志文学的特点中有举例。故选A。3.此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说法绝对,“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使所创作品具备新方志文学的品格。”错,具备新方志文学的品格不是成为优秀作品的唯一途径。C项曲解文意,“明清两代地方志中所收‘景观诗文’的数量远多于其他朝代”错,原文最后一段“明清两代的地方志中大量地收录的‘景观诗文’即是突出的例子”,没有强调多于其他朝代。D项强加因果,“因而它们既是地方志,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错,原文并未体现。故选A。9、1.A2.B3.C【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A项,“因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所以数字经济可以重构全球产业发展格局”,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在短时间内爆发式增长,并深刻影响和重构世界经济。数字经济的诞生与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体系,重构了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可知,题干强加因果,曲解文意。故选A。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B项,“都运用了举例的方法”表述错误,根据文本:“第三来自于汽车、健康、教育等大产业,这些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培育出以大型平台为依托的、具有全行业服务属性的数字经济体”可知,第三条没有涉及举例说明。故选B。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通过分析比对,得出答案。A项,“前身就隶属于互联网服务的数字经济体诞生和发展中”以偏概全,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为“数字经济体的出现一般来自于四条演化路径。第一是互联网的原生路径,谷歌、脸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都是以互联网服务起家,着力建设互联网平台,培育产品生态,业绩和影响力在短期内获得了爆发性增长”,可知没有涉及“发展”;B项,“转型后的数字经济体能够提供大平台”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这些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培育出以大型平台为依托的、具有全行业服务属性的数字经济体”可知,文本提到的是“可能培育出以大型平台为依托的”而非“转型后的数字经济体能够提供大平台”,曲解文意;D项,“当前保守的”表述错误,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与相对保守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之间的摩擦,便是影响数字经济发展前景的重要问题”可知,文本提到的是“与相对保守的”,而非“当前保守的”;故选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10、1.D2.C3.A4.(1)曹摅说:“这些人虽然都是平民百姓(囚犯),一定会遵循道义不会辜负我,我替诸位承担责任。”(2)然而道没有只兴而不灭,物没有只盛而不衰,不只人事如此,这也是自然的法则。【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本题句意为:这家的亲属就告这个寡妇杀了婆婆,官府为(此)拷打审问,寡妇不能经受这般苦楚,就屈招自己有罪。案子将要判决,恰好遇上曹摅到了。曹摅了解这个寡妇有冤情后,再加以仔细分辨研究,详细了解了实情。当时人们都赞扬他英明。“考鞫”是一个词语,解释为“拷问”,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苦楚”是一个词语,中间不能断开,“乃自诬”翻译为“就屈招自己有罪”,独立成句,排除B项。故选D。2.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根据平时积累掌握的知识作出答案,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C项,“帝祚指皇帝赐予臣民的福分”说法错误,帝祚指帝位。故选C。3.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A项,“此后当地再无违法者”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岁夕,摅行狱,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可知“并无违者”的意思是没有违背约定的,而不是“此后当地再无违法者”的意思。故选A。4.本题考查考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第一句重点字词:虽,虽然;义,名词作状语,在道义上;见,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如何,义不见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义不负见”;任,承担责任。第二句重点字词:罔,无,没有;杀,消减;唯,只;天理,自然的法则。【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曹摅,字颜远,谯国谯人。年轻时有孝道,好学并且很会写文章,太尉王衍见到他就(很)器重他,调(他)补任临淄县令。这个县里有一个寡妇,赡养婆婆非常用心。婆婆认为她还年轻,就劝她改嫁,(可是)这个寡妇坚守节操不易其志。婆婆怜悯她,暗中自杀了。这家的亲属就告这个寡妇杀了婆婆,官府为(此)拷打审问,寡妇不能经受这般苦楚,就屈招自己有罪。案子将要判决,恰好遇上曹摅到了。曹摅了解这个寡妇有冤情后,再加以仔细分辨研究,详细了解了实情。当时人们都赞扬他英明。监狱里有死刑犯,岁末除夕,曹摅视察监狱,同情他们,说道:“你们不幸到了狱中,怎么办?新年是人情最看重的,难道不想暂且回家看看吗?”众囚徒都痛哭着说道:“如果能暂且回家(看看),(便)死而无怨了。”曹摅将监狱门全部打开放他们出来,限定日期让(他们)回来。曹摅的属下坚决反对,都说不行。曹摅说:“这些人虽然都是平民百姓(囚犯),一定会遵循道义不会辜负我,我替诸位承担责任。”到约定的时日,这些死囚一个接一个地回来了,并没有违约的人,一县的人都叹服,称曹摅为圣君。曹摅入朝做了尚书郎,又转任洛阳令,(因为他)仁爱宽厚明断是非,(所以)百姓都怀念他。(有一次)当时天下大雪,宫门夜晚丢失了阻道的木栅栏,官员们四处查看,不知道栅栏到什么地方去了。曹摅派人将那些看门的士卒拘押起来,很多官员都说不应该这样。曹摅说:“宫廷警卫森严,不是外人敢偷盗的地方,一定是看门的士卒把栅栏烧了御寒。”审问看门的士卒,(他们)果然服罪。因为身体有病离职。后又任洛阳令。等到齐王司马冏辅政的时候,曹摅与左思一起为记室督。齐王曾经从容地问曹摅说:“天子被贼臣逼迫,没有谁能奋勇反抗。我率天下义兵再次兴复王室,如今入辅朝廷,匡救当前危艰的朝政,有人劝我回到封国,你的意思如何?”曹摅说:“荡平国贼,匡复帝位,古今人臣的功绩没有大王这么大的。然而道没有只兴而不灭,物没有只盛而不衰,不只人事如此,这也是自然的法则。希望大王居高虑危,居盈思空,离开朝廷回到藩国,那么普天同庆,我们也会深感荣幸。”齐王没有采纳。永嘉二年,高密王司马简镇守襄阳,任命曹摅为征南司马。那年流民王逌等聚众屯扎在冠军,侵掠城邑。高密王派遣参军崔旷讨伐,让曹摅担任崔旷军中督护一职。崔旷,是奸诈凶恶之人,欺骗曹摅作为前锋迎战,约定自己担任后援,后来却没有按约到来。曹摅孤军与王逌战于郦县,军败而死。曾经的部下及百姓都前往奔丧参加葬礼,号哭声充满道路,就像为父母奔丧一样。11、1.B2.B3.C4.此先王御夷狄之长计也/太宗不察此/而听四夷遣子弟入太学/使之习治乱/晓权数/以为子孙无穷之忧/其失二也5.(1)等到他谋求名声崇尚武功并在外事上多用心力,在四方各族制造事端并且在偏远之地肆意发动战争,那么这和秦始皇、汉武帝的行为有什么区别呢?(2)假使唐太宗及早抛去四个过失,用先王从深远方面考虑、谋划的方法控制他们,那么大概可以接近世上的仁义君主了。【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结合语境进行推断。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类活用现象。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在具体环境中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本题要求选择“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B项,“君国者”是者字结构,此处“者”用在动词性词组“君国”后面,作代词,表示人。据此可知“君”是动词,根据语境译为“主宰、统治”;“君国者”指统治国家的人。句意为:把这作为统治国家的人的警戒。故选B。2.此题考查辨析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分析每个选项提供的句子,通过翻译句子,理解内容来确定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最后进行比较根据要求选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项,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两个“之”都是是结构助词,的。C项,第一个“以”是连词,表并列;第二个“以”是介词,用。D项,第一个“则”表假设,相当于如果;第二个“则”表转折的连词,却、但是。故选B。3.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写法分析与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翻译文章,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然后理解每一个选项,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考查的重点,针对选项并结合语境对文章的内容、语言、手法、主旨等进行分析,再作出判断。本题选“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项,“本文和《六国论》一样,条理层次特别清晰,又都属于史论”说法有误。《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不属史论。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別注意。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句意是:这就是先王抵御夷狄的长远之计,唐太宗不明察、知晓这些,却听凭四夷遣送年轻后辈进入太学,让他们学着整治、改变混乱状况,知晓掌握权力的术数、要领,使之成为后世子孙无尽的忧患。这是他的过失之二。“此……也”是判断句,第一处应在“也”后断开。根据句意可推断“而”是表转折的连词,第二处应在“而”前断开。“而”后是陈述唐太宗的做法:先是“四夷遣子弟入太学”,然后“使之习治乱”“晓权数”。而且“习治乱”“晓权数”结构相同,所以三、四、五处应在“入太学”“习治乱”“晓权数”后分别停顿。“其”是代词,指代唐太宗的做法,用在句首作主语,所以第六处在“其”前停顿。5.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有:(1)“及”,等到;“务”,谋求、追求;“用心于外”,状语后置句,调整为“于外用心”;“生事”,制造事端;“生事四夷”,省略句,应为“生事(于)四夷”;“勤兵于远”,状语后置句,调整为“于远勤兵”;“勤兵”,指肆意发动战争;“远”,形容词作名词,指偏远之地;“何以异于……哉?”,固定句式,“与……有什么区别呢?”。(2)“诚使”,假使;“蚤”,名词作状语,及早、趁早;“去”,抛去;“裁之以先王虑深计远之道”,状语后置句,调整为“以先王虑深计远之道裁之”;“裁”,控制;“庶几乎”,或许、大概可以;“近”,动词,接近。【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士大夫的评论,都认为唐太宗的德行与功业,可以效法历史上三代时盛世有德的帝王;我认为唐太宗只不过是没有像秦始皇、汉武帝那样败亡罢了。唐太宗面对隋朝的动荡,辅助高祖在晋阳起义,率领一队人马转战天下,所到之处必定打败对方,斩获将领的首级,包围夺取他们的土地。等到登上帝位,政务简约而严肃,尊崇儒学重视人才,法令及礼乐制度,逐渐制定,困顿的百姓,又得见太平之世。因此就评价,唐太宗可以说是圣明的天子啊。等到他为谋求名声崇尚武功并在外事上多用心力,在四方各族制造事端并且在偏远之地肆意发动战争,那么这和秦始皇、汉武帝的行为有什么区别呢?即使如此,秦始皇因此招致天下大乱,汉武帝使中原百姓十分困窘,但唐太宗的过失,没有达到这样的地步,所以我说唐太宗不过是没有像秦始皇、汉武帝那样败亡。请让我简单扼要的说一说唐太宗四个过失,把这作为统治国家的人的警戒。《春秋》中记载隐公在潜地与戎进行会谈,劝说的人认为抵御夷狄人,不能因为一事一物就认为够条件了。夷狄是天地间幽阴之气,汇聚在阻塞不同的边界地,散布在沙漠之上,所以他们的君臣没有朝廷的礼节,他们的百姓不懂礼仪制度,先王看待他们,就如同猿猴在山中,鱼鳖在水中。他们归服不认为是荣耀,他们叛离也不认为是耻辱,他们毁损我不值得忧虑,他们赞誉我也不值得高兴。但是,唐太宗沉溺在四方各族的甜言蜜语中,称是“天可汗”面见他们,使天子的尊贵受屈,仆从酋长的名号,用来在流俗世间谋求名声,这是他的过失之一。番夷种族,没有礼义忠信的真心,慈爱善良和乐平易的情意,只不过是迫不得已才对我中原屈服跪拜,好比鹰隼,吃饱了就会离开的。先王知道他们是这样,将他们流放到不毛之地,安置在遥远的地方,使他们的耳中听不到中原的钟磬乐声,眼睛看不到宗庙祭祀的礼节,他们的思想愚昧无知如同关在栅栏或笼子里的猪,不了解朝廷的君主,这样之后诡诈的心思,悖逆、叛乱的计谋,就会潜藏不发。这就是先王抵御夷狄的长远之计,唐太宗不明察、知晓这些,却听凭四夷遣送年轻后辈进入太学,让他们学着整治、改变混乱状况,知晓掌握权力的术数、要领,使之成为后世子孙无尽的忧患。这是他的过失之二。《黄石公记》中说曰:“舍弃近的图谋远的,劳苦而无功效;舍弃远的图谋近的,安逸且有结果。”先王不是不知道开拓万里疆土以此成就国土广阔,聚敛四夷的财富以成就国家富裕,虽然夏、商、周那样强盛,土地方圆也不超过五千里,并且夷狄之国也不亲附他们,因为知道自己的国力不足够来守护(更广阔的疆土)。唐太宗夺取四夷的土地并合并设置州县,派遣自己的将士更相交替戍守在满是风霜砂砾的荒野之地,黄河的源头艰险难行,不远万里奉命奔走,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做事抛弃根本,却只追求枝节,使内部空虚外在强大,这是他的过失之三。夷狄的本性,不是可以用法度、风化所能调教训练的,先王对待他们很是轻视,责令要求他们很简略,虽然有态度高傲自大、不谦让的情况,但常常是置之度外。周宣王的时候,北方的玁狁向中原入侵,到达太原,当时变故也已经够急迫了。宣王都不曾立即挥袖出击一决胜负,只是命将领将其驱逐出境为止。唐太宗因高丽出言不逊拒绝使者就心生愤怒,于是御驾亲征,渡过大海,冒着寒暑,以致亲自驾马手拿长戈,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舔吮勇猛善战的将军的血来感动激励将士。凭借君主的尊贵,与塞外小国争一时的光彩,如果失败了就会使国家受辱,胜利了也不算英武,这是他的过失之四。假使唐太宗及早抛去四个过失,用先王从深远方面考虑、谋划的方法控制他们,那么大概可以接近世上的仁义君主了;并且唐太宗兼有他们的仁义,所以我说唐太宗不过是没有像秦始皇、汉武帝那样败亡。12、例文:“吃苦”与“快乐”哪种才是好教育“头悬梁,锥刺股”我国自古的“吃苦”教育名言,从孔子教育来说一直都是提倡“吃苦”教育,我国的传统教育一直都是: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是,社会教育发展的迅速,包括中国越来越发现西方教育更人性化、更加的能够使学生爱上学习。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提出了,对学生的教育是“吃苦”教育好还是“快乐”教育好?钱文忠先生一篇关于抨击“快乐教育”的演讲文章,戳中了很多家长的心扉。中国孩子诚然有很多言行、教养方面的问题,但关于“学不好”这一项,真的是教育本身“没让孩子吃苦”的原因么?对此,南桥提出和钱文忠先生颇不相同的意见,认为让孩子一味吃苦的“逼迫教育”,实际上是脱离孩子本身与实际的、因循守旧的教育方法。钱文忠先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