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课件_第1页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课件_第2页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课件_第3页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课件_第4页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

概 述

现代主义文学(又译现代派)是20世纪(一说19世纪末至20世纪)在欧美出现的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它大胆探索,锐意求新,表现了强烈的挑战意识和先锋精神。

现代主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线,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的主要流派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等。

后期的主要流派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习惯上把二战后的这些流派称为后现代主义。

一、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社会历史背景之一(1)自然科学的发展,激活了人们对世界的多元思考;满足了也刺激了人对物质的欲望。科技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客观地认识周围世界,所谓“科学杀死了诗意”,物质主义和人的异化愈演愈烈。

(2)政治与战争因素

十月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席卷全欧的经济危机,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打破了西方理性的社会秩序。两次大战,摧毁了人类的精神防线和尊严。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欧美社会的艺术表述。

之三

(3)各种非理性哲学思潮和现代心理学直接为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A、叔本华的唯意志论A、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大师,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其哲学核心是“生存意志论”。认为意志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本能冲动,是不可认识的力量。人生受意志驱使,追求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故人生就是悲剧和痛苦。之三

尼采认为,只有天才和“超人”才能拯救人类。艺术应当极度扩张自我、表现自我,《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便表现这种观念。尼采哲学是希特勒的精神支柱,《尼采文集》是纳粹《圣经》。

C、柏格森是直觉主义哲学家C、柏格森(1859——1941)(法国)是直觉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超越物质和精神之外的“生命冲动”,它不能靠理性来认识,只能通过直觉把握。他把时间分为“空间时间”和“心理时间”。认为在人的意识深处,只有“心理时间”起作用。D、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D、萨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自称“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他认为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人注定是自由的,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确定自己的本质。这就是著名的“存在先于本质论”和“自由选择论”。他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只有通过“选择”才能确定生存意义。E、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1865一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现代心理学之父。他首创“潜意识”概念,认为文学创作的动机在于使被压抑的潜意识得到宣泄、满足。弗洛伊德的文学观

创作动因:“力比多”说认为文学创作的动因是力比多(libido),即性冲动,而非作家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积淀。

创作活动:“潜意识”说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概念。弗氏认为文学创作表现的是作家意识下的意识,叫潜意识,包括记忆、情绪、习惯行为、梦境和直觉等。表现的方式是自由联想。对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有极大的启迪。二、现代主义文学主要特征

思想特征

(1)表现现代人的异化感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术语。指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脱离了自己的本质,走向其对立面。人的异化指人的非人化,现代主义文学从四种关系的扭曲表现人的异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指环境对人的异化。大自然不再是湖畔诗人和古典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笔下的诗意世界,而是变成“一副巨大的骷髅”,天空成了“一块裹尸布”。随着人的异化,大自然也异化了。

人与自然尖锐对立,而非互相依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人与个人的异化。如萨特《间隔》表现的那样:“他人即地狱”。现代派文学描写人的自私、冷漠,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艾略特《荒园》诉说失去精神家园的哀痛;卡夫卡《城堡》中的K,不顾一切地想进城堡定居;贝克特《等待戈多》中的两个流浪汉无望地等待“戈多”来救自己:“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

2)表现人的失落感和孤独感“失落”指丧失理性支撑和精神信仰,“孤独”指丧失精神家园。人成了孤儿。人无论从外界(社会、他人、大自然),还是从人自身都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东西,找不到归宿。人完全丧失了自主性,就象卡夫卡的《判决》中的儿子听了父亲的判决真的去自杀。《审判》中的K在秘密法庭的无理判决下悲惨地死去。社会就象《城堡》中的城堡。(3)表现了现代人的荒诞意识“荒诞”即不合常规,不可理喻,不合逻辑,不和谐。现代主义作家认为世界和人生都是荒诞的,人根本无法凭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把握自己的。例析2人生法则就象“第二十二条军规”: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疯子可以写出书面报告,不执行飞行任务,但如果能明确提出自己的要求,证明没疯,必须继续飞行;还规定飞够32次任务可以回国,但在停止飞行前必须服从上级命令,不得违抗。龙索林在飞够32次后,不得不继续飞行,可能直到被打死,于是逃往瑞典。在非道义的战争里,逃兵不可耻,反而是勇者,智者和仁者。所以,人生活在一个非理性、非逻辑的荒诞的世界中。艺术特征现代派文学是反传统的文学:反小说,反戏剧、反诗歌……基本文艺观点是表现论,而非反映论。重视主观表现和艺术创新。主观性和内向性:强调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挖掘潜意识。(1)象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手法,而且是一种美学思想。后期象征主义:“思想知觉化”、客观“对应物”现代派文学强调表现自我,而自我是纯精神的无形存在,无法用艺术直接地明确地表现,所以只能通过艺术形象来暗示。而这些蕴含无限寓意的意象,如“戈多”、“甲虫”、“荒园”、“城堡”等,充满歧义,神秘莫测。艺术表现手法(创新)概念:它是前期象征主义在20世纪的延续和发展,特指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由法国迅速波及欧美的象征主义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早也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它最基本的特征是象征性,擅长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抽象的观念,用物质的可感性表现隐秘的内心世界,用暗示、烘托、自由联想等手段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艾略特(英国)是其最杰出的代表。其他代表人物有:瓦雷(莱)里(法国)、叶芝(爱尔兰)、里尔克(奥地利)、庞德(美国)等。关于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19世纪后期兴起于法国的一个文学思潮和艺术流派,也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流派。象征主义先驱:波德莱尔(1821—1867)《恶之花》(1857)1、后期象征主义波德莱尔:象征主义的先驱

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象征主义先驱,也是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波德莱尔受美国诗人爱伦·坡的启发,写作一系列诗歌。成名作是诗集《恶之花》(1857),它奠定了波德莱尔在世界诗歌史上的地位。《恶之花》:病态的花《恶之花》收入129首诗。作者在扉页上写给诗人戈蒂耶的献词中,称他的诗篇是“病态之花”。整个诗集的主题是“恶”,围绕恶展开善恶关系。

波德莱尔以辨证的观点看待恶,认为恶具有双重性,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有特殊的美。恶是环境引起的,善是人为的产物,要得到善,就必须和邪恶的环境作斗争,从恶中发掘善。象征主义的兴起前期象征主义产生于法国。19世纪70年代,一批青年诗人接受了波德莱尔的主张,并吸收唯美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东西,融入自己的创作理论中,形成具有象征主义风格的反传统诗歌运动。 “象征主义”的概念是由青年诗人让·莫雷亚斯提出的。他在1886年《美的旋律》诗集序言中首次使用“象征主义”来概括这个诗歌运动,并在同年9月15日《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文学宣言》(象征主义宣言),阐明象征主义的基本主张。从此由自发走向自觉,由分散的创作变为相对集中的派别创作,一个很有声势的文学运动开展起来。然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文学史上称为前期象征主义。 代表诗人魏尔伦(1844-1896)、兰波(1854-1891)、马拉美(1842-1898)。(19世纪末实际上已经解体)前期象征主义代表诗人前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是魏尔伦和兰波和马拉美。

魏尔伦(1844-1896)主要从音乐性的角度阐明诗歌的象征主义含义,认为诗歌的象征主义是诗歌走向音乐的必然归宿,音乐性是理解诗歌本质的钥匙。诗论《诗的艺术》,诗集《无言之歌》(亦译《无词浪漫曲》1874)。

兰波(1854-1891)把非理性创作方法引进象征主义诗歌,主张通过幻觉、直觉来表现非理性的真实世界,进一步充实了象征主义的文学理论。诗集《灵光集》。后期象征主义代表诗人

后期象征主义是前期象征主义的继续,它是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的现代派文学流派。重要作家作品有法国诗人瓦莱(雷)里《海滨墓园》、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杜伊诺哀歌》、英国诗人叶芝《在学童们中间》、美国诗人艾略特《荒原》。叶芝《驶向拜占庭》瓦莱里《海滨墓园》里尔克《杜伊诺哀歌》梅特林克(比利时)《青鸟》(戏剧)

中国20世纪现代文学受象征主义波及,出现诗歌创作上的“象征派”。诗人闻一多、戴望舒都受过象征主义影响。艾略特:创作主张文学批评理论:《传统与个人才能》(TraditionandIndividualTalent,1920)

“非个性化”:“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诗人的任务......是用普普通通的情感加工制作成诗,以表现实际情感中并不存在的感受”。

“客观对应物”:(objectivecorrelative)是“表现情感的唯一途径” “思想知觉化”:“思想像立即闻到玫瑰花的芬芳一样”。 “同时并存”说荒原》TheWasteLand(1922)

《阿·普鲁弗洛克的情歌》TheLoveSongofJ.Alfred Prufrock(1915)

《四个四重奏》FourQuartets(1943)FourQuartets(1943)第一章,突出时间主题,分为四种时间,即无限接续、像链条一样存在的时间;永恒的现在;可能发生但实际并未发生的时间;已经发生或原本可能发生的事件指向不属于我们的神圣目的。围绕时间所展开的变奏。第二章,表现“开始即结束”的观念。诗人的先祖居于东库克,后移民美国,现在诗人又回到了英国,“我的开始就是我的结束”,这似是人类的宿命,一切都在变化,但最终又回到了原地。“在我的结束是我的开始”。TheWasteLand(1922)

死者葬仪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去年你种在你花园里的尸首,它发芽了吗?荒原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对奕

古代与现代的对照。第一个场景,上流社会的一位女性,在卧室里自言自语,我想我们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尸骨都丢得精光。我现在该做些什么,我该做些什么?第二个场景,写下层社会的一位女子丽儿和她的女伴谈论私情,以奥菲丽娅的疯话作结,意为现代女性都疯了。TheWasteLand(1922)

火诫

泰晤士河畔的今昔;女打字员和长疙瘩的青年有欲无情的关系,总算完了事,完了就好。面对人类精神的荒原,艾略特认为只有借助佛陀的净火才能涤除尘世的欲念。水里的死亡

腓尼基水手由于纵欲而葬身大海,现代人仍然在人欲的汪洋大海中纵情作乐,死亡已无可避免。雷霆的话

规劝人们要施舍、同情、克制,才能得到平安。雷声过后荒原如故,只有等待“出人意外的平安”。艺术象征:荒原—精神危机《荒原》作为一个庞杂的艺术集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它的艺术是象征的,但是它的思想却是写实的。诗人虽然是用象征的手法描写贫瘠的荒原,冰冷的岩石,灰暗的城市,凄凉的钟声,淫乱的狂笑,慈母的哭泣,但是诗中经常出现的这些意象却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艾略特在描写现代荒原世界的同时,又赋予现代人精神的贫乏和道德的堕落以可感的形象,使环境和人物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象征的表现力。作者用伦敦象征现代世界,描写这个荒原的颓败、荒芜、没落,描写人失去了宗教信仰、精神支柱、正义和理性,像动物一样充满盲目的欲望,变得疯狂、麻木、堕落。因此,艾略特在诗中象征性地概括了西方一代人的精神幻灭。2、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叶(1909年)兴起于意大利流行到欧洲各国的文学流派。其创始人和理论家是意大利的马里内蒂(马利涅蒂)。1909年2月,他在巴黎《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宣言》,宣告未来主义诞生。基本特征是,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割断历史,彻底摒弃文化遗产;讴歌机械文明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倡导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如自铸新词,搞文字游戏和图案拼贴、组合等。)主要代表作家还有俄国的马雅可夫斯基、法国的阿波利奈尔。

未来主义否定文化传统歌颂机器文明自由不羁的写作马里内蒂《他们来了》阿波利奈尔《醇酒集》马雅可夫斯基《穿裤子的云》马里内蒂诗句:机关枪=石子+浪+群蛙 叮叮 背包 机枪 大炮 铁屑=弹丸+熔岩+300恶臭+50香气《他们来了》:全剧总管四句话,最后一句莫名其妙。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欧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它首先从绘画开始,后波及音乐与文学领域,一战前后,德国成为表现主义的中心,其影响遍及捷、美和北欧诸国。基本特征是:1、表现主观现实(即善于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示内在的生命冲动);2、反对模仿现实,提倡抒发作家的主观感受(认为文学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主观的自我表现);3、常用的艺术手法是象征、梦幻和外化。借助独白、旁白、幻景、道具、变形、场景以及形体动作来表现作品中人物的各种精神活动,使之成为视觉形象,象征手法普遍使用。奥地利的卡夫卡和美国的剧作家奥尼尔是其卓越代表。其他作家:捷克的恰佩克、瑞典的斯特林堡等。3、表现主义表现主义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他们主张突破人的外在行为而表现内心世界,突破表象而表现内在实质,突破暂时、偶然的现象而表现永恒的品质和真理。他们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相对立,认为“世界存在着,再去重复它就没有意思。”主张用主观表现取代客观再现。《毛猿》

E.奥尼尔的主要作品。1921年首演。剧本副标题为关于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八场喜剧。描写一个名叫杨克的邮船锅炉工的悲剧人生。剧中邮船象征现代社会,杨克则是人的代表,作为锅炉工,他象征着蒸汽时代的人,充满自豪感和自信心。但米尔德里德小姐却称他为“毛猿”、“畜生”,杨克突然发现自己原来被船舱之上的世界排斥在外,于是离开轮船去寻找归宿。他到工人组织“世界产联”要求入会,只得到一顿臭骂与毒打。他意识到别无选择,只能与毛猿为伍了,于是钻进动物园的铁笼子,在毛猿的大力拥抱中倒地而死。死前他绝望的喊道:上帝,我该从哪里开始哟?又到哪里才合适哟?(突然克制自己)噢,见鬼!不能抱怨,懂吧!不能退却,明白我的意思吧!死也要在战斗中死去!(他抓住笼子上的铁栅,痛苦地拖起身来——迷惘地四顾——勉强发出冷笑)在笼子里,嗨?(带着马戏班招揽观众的刺耳的叫喝声)太太们,先生们,向前走一步,瞧瞧这个独一无二的——(他的声音逐渐虚弱)——一个惟一地道的——野毛猿——(他像一堆肉,瘫在地板上,死去。猴子们发出一片吱吱哇哇的哀鸣。也许,最顶事的,毕竟还是毛猿吧。)

剧本借杨克的离奇、怪诞的遭遇,表现人的地位和归属问题。 作品要表达的正是作者的深沉思考: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二战期间流行于欧美,它由达达主义演变而来。1924年法国诗人布勒东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成立了超现实主义团体,标志着运动的正式发端。它的基本特征是:强调表现人的无意识领域和梦幻世界,认为只有这种超现实的境界才是绝对的真实;在创作方法上,主张“无意识书写”,倡导使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进行创作,作品艰深晦涩难懂。1969年,法国超现实主义团体宣布解散。其创始人和理论家是法国的布勒东,主要代表作家是阿拉贡、艾吕雅、菲利普·苏波。4、超现实主义“它只接受思想的启示,不受任何理智的控制,也不带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为了描绘这种“超现实”,他们反对逻辑推理的思维活动,推崇潜意识和梦,甚至让文学变成梦幻、潜意识乃至精神错乱的产物。强调梦幻、贬斥理性变成了超现实主要美学的重要标志。艺术中超现实主义脱胎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文学运动,是一种意象活动基于幻觉及梦境世界的艺术风格。“超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是由吉约姆·阿波里奈尔于1917年提出的;作为一个艺术思潮,则产生于法国诗人安德烈·布勒东于1924年发表的《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之后。在宣言中,布勒东提出理性观念压抑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害于艺术表现。作为西格蒙·弗洛伊德和他的“潜意识”学说的崇拜者,布勒东感到只有和人的潜意识领域联系起来才能创造出艺术的真实。

——英国《麦克米伦家庭百科全书》(1982年版)布勒东AndreBreton,1896-1966

超现实主义创始人,理论家、诗人、小说家。1921年与苏波合作,以“自动写作法”创作超现实主义著名诗集《磁场》。1924发表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坚持艺术的任务是挖掘和解放被理性、传统所压制的心灵。小说代表作《娜佳》。《娜嘉》开篇第一句话是:“我是谁?”开头和结尾部分是“我”的沉思与回忆,中间是娜嘉的故事。最后一句话是“美将是痉挛性的,否则就没有美”。苏波

1897-1990整个城市进入我的室内树木全消失了暮色粘住我的手指房子都变成横渡大西洋的客轮大海的涛声一直升到我的身旁我们将在两天内到达刚果……——地平线5、意识流小说意识流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发端于英国,20世纪20—30年代,盛行于欧美各国,40年代走向衰落。它的主要特征是:依据现代哲学、心理学的新概念,着力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展示人的非逻辑、非理性的精神世界;其主要艺术手段是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结构上,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多角度)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代表作家有英国的乔伊斯、伍尔芙、法国的普鲁斯特、美国的福克纳等。

意识流小说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乔伊斯《尤利西斯》

吴尔夫《海浪》、《到灯塔去》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普鲁斯特MarcelProust1871-1922)《追忆似水年华》RemembranceofThingsPast(1913-27)法国当代重要作家。RemembranceofThingsPast

(1913-27)

Swann’sWay(1913)在斯万家那边(自费出版):马赛尔、斯万之女希尔贝特WithinaBuddingGrove(1919)在少女们身旁:马赛尔爱上阿尔贝蒂娜

TheGuermantesWay(2volumes,1920-21)在盖尔芒特家那边:马塞尔一家迁居巴黎CitiesofthePlain(2volumes,1921-22)索多姆和戈摩尔:上流社会寻欢作乐TheCaptive(1923)女囚 :阿尔贝蒂娜同性恋、马塞尔猜疑嫉妒TheSweetCheatGone(2volumes,1925)女逃亡者:阿尔贝蒂娜摔死、偶遇希尔贝特TimeRegained(2volumes,1927)重现的时光:追寻失去的时光,完成《追忆似水年华》RemembranceofThingsPast

(1913-27)

整部小说在情节上没有连贯性,中间插入各种联想、议论、倒叙等。小说以第一人称回忆的方式记录了一个人对自己的青春的无限的怀恋与追慕。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回忆录,小说中所涉及的人物、情节并不是按编年顺序出现的,小说的时间、空间概念完全是崭新的,故事的进展是通过外界某一事物的触发、以联想的方式推进的。

弗吉尼亚·伍尔夫1895年,母亲病逝,其时伍尔夫13岁,她极其悲痛,最终导致精神失常,两年之后,她同父异母的姐姐遭遇难产不幸去世,22岁时,父亲也身患癌症去世。一连串的死亡打击使她的心灵难以承受。父亲去世后三个月,伍尔夫第二次精神失常。

弗吉尼娅和伦纳德(一名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结合,使她的婚姻生活与文学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丈夫的帮助与支持,她或许成不了伟大的作家之一。 1941年3月28日,伍尔夫以悲剧形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她投水自尽,使她免于再次受精神分裂和疯狂的折磨。 主要著作有:《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等。 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作家”。

最后的弗吉尼亚·伍尔夫最亲爱的:我感到我一定又要发狂了。我觉得我们无法再一次经受那种可怕的时刻。而且这一次我也不会再痊愈。我开始听见种种幻声,我的心神无法集中。因此我就要采取那种看起来算是最恰当的行动。你已给予我最大可能的幸福。你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到了任何人所能做到的一切。我相信,在这种可怕的疾病来临之前,没有哪两个人能像我们这样幸福。我无力再奋斗下去了。我知道我是在糟踏你的生命;没有我,你才能工作。我知道,事情就是如此。你看,我连这张纸条也写不好。我也不能看书。我要说的是:我生活中的全部幸福都归功于你。你对我一直十分耐心,你是难以置信的善良。这一点,我要说——人人也都知道。假如还有任何人可以挽救我,那也只有你了。现在,一切都离我而去,剩下的只有确信你的善良。我不能再继续糟踏你的生命。我相信,再没有哪两个人像我们在一起时这样幸福。 维1941年3月18日清晨,弗吉尼亚·伍尔夫留下了这封给丈夫的最后充满爱的遗言。她穿过花园小径来到河边。捡起岸上的石块塞满了衣袋,走向河水深处。她结束了59岁的生命,却开创了一个文学时代。《到灯塔去》:小说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写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生活经历。拉姆齐先生的幼子詹姆斯想去灯塔,但却由于天气不好而未能如愿。后大战爆发,拉姆齐一家历经沧桑。战后,拉姆齐先生携带一双儿女乘舟出海,终于到达灯塔。而坐在岸边画画的莉丽・布里斯科也正好在拉姆齐一家到达灯塔的时候,在瞬间的感悟中,向画幅中央落下一笔,终于画出了多年萦回心头的幻象,从而超越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

《海浪》是一部高度诗意化、抽象化的作品,没有故事和典型人物。展现于读者面前的完全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纷繁复杂、瞬间万变的情绪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海浪作为诗意浪漫的背景,为小说增添了许多形式的美感。小说里有六个没有性格没有面孔的人物。伍尔夫擅长的意识流手法,在揭示人物瞬间心理活动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只有深深浸入在无限的意识中才能领会这些词句的美妙,是一种感性的癫狂,同时一刻也不脱离智性的明晰。追随着伍尔夫细腻的描述,深入到每个人物的内在体验中,可以把握人物根本的精神气质和存在方式的分野。当然,六个人物的思想意识也是互相交叉在一起的,每一个奇奇妙的内心世界都可以代表一种生存的哲学,都不能用三言两语来概括。但总有一些词语属于个人,通过一些“关键词”可以使本质得以规定。伯纳德是唯一一个从头到尾都“在场”的人物。小说最后一章就是通过他的内心独白使六个人的漫长人生得到了全景式的阐述。伯纳德怀抱着成为作家的巨大渴望,对于辞藻有莫可名状的迷恋,随身总要带笔记本,记下在空气中浮动的话语。还在孩提时代,伯纳德就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们通过辞藻互相融入了对方。我们的边界模糊不清。我们组成了一个虚幻飘渺的王国。”这样伯纳德就成为了一个忠实的记录者,他曾经想到要沉溺于对完美的追求,拥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光辉人生,“沿着那词句的曲折路径探寻下去,无论它会将你引向什么地方,进入沙漠,陷入沙流,对于诱惑和勾引都将视若无睹;满足于永远清贫和不修边幅;甘心在皮卡迪利大街是行充当笑柄。”伯纳德心胸开阔,无限度地接纳和包容各样的事物,为内心的丰富而激动,同样他也头脑清醒,善于自制。他结婚生子,享受平凡人生的种种乐趣,为此他甚至嫉妒路易斯和罗达不一样的命运。不过更多时候纠缠他的则是关于命中注定无法回避的事物的领悟:比如死亡。他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选择恰当的词语完美地表达存在的一切。《达洛卫夫人》(Mrs.Dalloway)情节非常简单,从达洛卫夫人早上买花、筹备晚会写起,一直写到子夜晚会结束、宾客离去为止。就是这一天里,达洛卫夫人时时刻刻在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怀疑。表面上的上层社会华丽舒适的生活方式,与内心的空虚交织在一起,使达洛卫夫人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绝望。例句:早上,她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突然百感交集。她将胸针放在桌上,心中突然一征,仿佛在她沉思的时候,一只冰冷的魔爪趁机抓住了她。她还不老,刚刚跨进了人生第52个年头。还有许多的岁月等着她去过。六月,七月,八月!每一个还几乎都是完整的。就好像想抓住天上落下的雨滴一样,达洛卫夫人(走到梳妆台旁)一下子纵身进入了这个时刻的核心,将它刺穿。这个时刻,这个六月的清晨,所有其他清晨的压力都涌来了。她再一次看着镜子,看着梳妆桌,看着那些小瓶子。(当她凝视镜子的时候,)在这一瞬间,她看到了整个的她自己,她看到了一个女人精致的粉红色的面孔,这个女人今天晚上就要举办一场晚会。这张面孔就是克莱丽莎·达洛卫夫人的面孔,也就是她自己的面孔。威廉·福克纳,出生于美国南部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著述颇丰:19部长篇小说、近百篇短篇小说等。一声荣获多项殊荣。1949年,福克纳被授予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对当代美国小说所做出的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约克纳帕特法世系”约克纳帕塔法就是福克纳以他家乡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为依据,为他的小说创作虚构出来的的一个典型的美国南方县份的名称。(这个县的模型便是福克纳家族近百年来生存和开发的拉菲特地区,)由于他多达15部以上的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安排在这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地方,这些作品各自独立成篇,但相互间有联系,不仅故事发生在同一地区,而且有些故事彼此衔接,人物穿插出现,所以形成了后来文学评论家们定名的“约克纳帕特法世系”小说。代表作《喧哗与骚动》(1929):主要人物 四个部分大儿子:昆丁(第二部分,1910年6月2日,昆丁自杀日)二儿子:杰生(第三部分,1928年4月6日,)三儿子:班吉(第一部分,1928年4月7日,班吉33岁生日)女儿:凯蒂女仆:迪尔西(第四部分,1928年4月8日,小昆丁逃走)艺术特色:内心独白多角度时序颠倒6、存在主义文学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流行于欧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达到发展的巅峰,它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的一个文学流派。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直接体现,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关于人类生存状态的哲理;它在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鲜明的倾向性和深邃的哲理性。萨特是其创始人和杰出代表,加缪和波伏娃亦是其重要代表。加缪AlbertCamus(1913-1960)

哲学论著:《反抗者》(1951)TheMythofSisyphus(1942)《西绪弗斯神话》代表作:TheStranger(1942)《局外人》1957年,因为“他的重要文学作品透彻认真地阐明了当代人的良心所面临的问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存在主义文学

萨特:《自由之路》 《禁闭》波伏瓦:《女客人》加缪:《局外人》 《鼠疫》文学主要形式:小说和戏剧局外人》主人公莫尔索:一个存在主义者的形象。是这个“荒诞世界”的“荒诞的人”的典型。反抗方式:沉默(消极冷漠、无所谓)《鼠疫》(1947)荒诞——反抗(行动)20世纪50年代源于法国波及欧美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戏剧领域的体现。因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的著作《荒诞派戏剧》而得名。它的基本特征是:1、反映当代西方人存在的荒诞性,将深邃的哲理寓于荒诞的形式中。2、在创作方法上摒弃传统的戏剧程式,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集中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支离破碎,缺乏鲜明的个性,对话也语无伦次,但很重视道具的作用。杰出代表是法国的尤奈斯库(《椅子》、《秃头歌女》)、贝克特(《等待戈多》)。其他还有阿达莫夫(《一切人反对一切人》)、让.热内(《女仆》),英国的品特(《房间》),美国的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都属荒诞派之列。7、荒诞派戏剧尤奈斯库是法国剧作家,“荒诞派戏剧”的奠基者之一。法兰西学士院院士。一生创作40多部剧本,代表作有《秃头歌女》、《椅子》、《犀牛》、《饥与渴》等。荒诞派戏剧:荒诞不经的戏剧情节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颠三倒四的戏剧语言贝克特《等待戈多》尤奈斯库《秃头歌女》品特《房间》阿尔比《美国之梦》、《动物园的故事》二、《秃头歌女》赏析

(一)剧情及寓意

第一场独幕剧:分11场。第一场:史密斯夫妇的“英国式”生活琐事:在英国伦敦郊区:接近大自然,但史密斯夫妇都关在屋里,过着封闭、乏味的生活。住着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饮食终日,无所事事。续一一个英国式的夜晚。一间英国式的中产阶级起居宅。史密斯先生靠在英国式的壁炉边。坐在英国式的扶手椅上。抽着英国式的烟斗。看着一份英国报纸。他妻子坐在他身边,正缝补着英国式袜子。

续二墙上大钟按英国方式打了17下。史密斯太太打破了英国式的长时间的沉默说:啊,九点了。接着以英国式的冷静、索然无味的口气,沉完没了地谈着晚饭时的菜肴:土豆肥肉片真好吃,英国色拉油不错,鱼挺新鲜,汤里的盐比史密斯身上的还多……续三接着谈到博比·沃森的死:史密斯先生说:他去世已经两年了。我们参加他的葬礼已经一年半了。人们谈起他的死已有三年了。可怜的博比,他去世已经四年了,尸体还有热气。……后来发现博比夫妇一家及其亲属全叫博比·沃森……夫妇俩谈论的尽是诸如此类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彼此矛盾的乏味话题。寓意反复强调“英国式”,即强调生活的单调、沉闷、乏味、枯燥、无聊。对博比·沃森死讯的荒谬谈论,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以及对死亡的淡漠。第二至四场第二至三场:玛丽报告马丁夫妇来访。第四场:马丁夫妇对白。但二人不认识,经过烦琐、曲折的对话,最后发现原来二人“住在同一间房,而且睡同一张床,有一个共同的女儿,是夫妻”。

寓意说明人与人之间惊人的隔膜。“夫妻形同路人”,便是这种隔膜最深刻的写照。第五、六场:马丁夫妇睡着。玛丽向观众旁白:他们不是夫妻,马丁的女儿右眼白左眼红,而马丁太太的女儿左眼白右眼红。

寓意其一再次重申人与人之间之隔膜,人际关系之虚伪甚至恶劣,好朋友竟然不能确定对方的身份;连对方身份都不能确定,却登门造访,佯装亲密;既然是好友,何必趁其熟睡,发人隐私。其二说明世间真相之难明,从观众角度看,始终不能确认马丁夫妇关系之真伪。第七场:主客相见。马丁夫妇分别讲了所谓“特别和更特别”的故事。故事一:在咖啡馆旁边,看见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50上下年龄,单膝跪地,身子前倾。我走近他身边,看看他在干什么。原来他鞋带松了,正在系。故事二,在地铁里看见一位先生坐在长椅上静静地看报。对如此普通的事感到“特别”,说明贫乏现实之乏味。寓意马丁夫妇的故事,说明现实之乏味无聊,没有“特别”的事,没有传奇和诗意。正如《圣经·旧约·传道书》所言:“日光底下并无新事”。第八场:消防队长前来拜访,五个人物之间(玛丽不在场)毫无意义地就无聊琐事进行争论,对话充满悖谬、荒唐、反逻辑特征。

举例消防队长讲的故事:“一头小牛吃了过多的碎玻璃。因此,他不得不生产了。他生下了一头母牛。可是小牛是个男孩,母牛不能叫他‘妈妈’。母牛也不能叫小牛‘爸爸’,因为小牛太小了。所以,小牛只得和一个人结了婚,市政府当时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是按时行的情况所规定的。”

寓意如此妄言,大类“空手把锄头”,但禅宗是要把人们从逻辑的桎梏中解救出来。该剧则只是表明:世界是荒谬的,毫无理性,毫无逻辑的。因此人对荒谬世界的描述也必然是荒谬的。而荒谬中包含的“寓意”,需要象消防队长所说的那样:“要由你们把它找出来。”

“火”的寓意正面意义:激情、理想;反面意义:欲望、愤怒、狂躁、灾难。佛家所谓“三界如火宅。”消防队长“灭火”的寓意:一为熄灭热情、活力;一为消灾。剧本描述了现代生活的两个极端:灰烬和火;无聊、乏味和狂躁、反悖。第九场:玛丽与消防队长重温旧情,玛丽朗诵诗歌《火》:各种灰烬在树丛中闪耀发光,/一块石头起了火,/城堡起了火,/森林起了火,/男人们起了火,/女人们起了火,/鸟儿起了火,/鱼儿起了火,/水起了火,/天起了火,/灰起了火/,烟起了火,/火起了火,/一切都起了火,/起了火,起了火。第十场第十场:讨论《火》诗。马丁太太认为毛骨悚然;马丁发生认为诗中有某种热情;消防队长认为十分出色:“是我的世界观,我的梦想,我的理想。”消防队长临走前点题:“秃头歌女怎么样了?”史密斯太太:“她总是照老样子打扮,戴着帽子。”“秃头歌女”的寓意“秃头歌女”一词来源于演员念错的台词,本无意义,但尤奈斯库以此为剧名,便有了意义:隐喻生存的悖谬。喻指剧本所描述的生活一如“秃头歌女”:怪诞、丑陋、可憎、荒谬。“老样子”喻指生活一如既往的乏味;“戴帽子”喻指生活丑恶的真相被掩盖,不为人们所认识。寓意A、毫无意义,仅仅表现思维的无理性;B、有意义:鞋油是工业产品,是商品,是现代社会的标志,该句因而成了一句革命口号,即打倒异化人性的时代,打破沉闷,荒诞的生活,是被压抑生活的揭竿而起,具有反叛意义。

第十一场:两对夫妇相对而笑,各说各的,无法勾通、交流。史密斯先生突然大喊:“打倒鞋油!”

结尾1及寓意剧本接着描写:黑暗中全体成员举起拳头愤怒到极点,狂呼:不从那儿子走,从这儿走……“那儿”指恶劣的生存现状,死水般的生活;“这儿”指希望和新生活。——这是对荒谬生活的突围。

结尾2及寓意当喊声停止,灯光复明,马丁夫妇重复着史密斯夫妇开头的生活,准确无误地重复着史密斯夫妇的对白。说明反抗失败,希望幻灭,混乱、乏味的生活在继续。“新小说”派:是20世纪50——60年代流行于法国的一种文学流派,又称“反小说”或“新现实主义”。它以反传统小说的模式而著称。基本特征:人物形象淡化;结构片断化;语言不受语法规范的约束(注重语言创新);倡导读者参与创作(使读者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创作活动的参与者)。这派作家大致有两种创作倾向:一是以揭示人的内心奥秘为主的“内心小说”,侧重表现人的下意识活动,以萨洛特为代表;二是侧重于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描写的“客观小说”,以物为主要描写对象,以罗伯-格里耶为代表。。代表作家:娜塔丽·萨洛特(《金果》)、罗伯-格里耶(《橡皮》、《窥视者》)、布托尔(《变》)、克洛德·西蒙(《弗兰德公路》)。8、新小说萨洛特(1900——1999)处女作《向性》(1939)《金果》(1963)《生死之间》(1968)文学论集《怀疑的时代》(1956)克洛德西蒙(1913——2005)《弗兰德公路》(1960)198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诗人与画家的想象力”。罗伯-格里耶(1922—— 2008、2、18)《橡皮》(1953)《窥视者》(1955)《嫉妒》(1957)

阿兰·罗伯-格里耶,1922年生于法国布雷斯特。

1945年毕业于法国国立农艺学院,曾到非洲各地从事水果研究。1953年,发表成名作《橡皮》(由午夜出版社出版),1955年因发表《窥视者》获当年法国评论家奖。之后,他在巴黎午夜出版社担任文学部主任,同时从事写作及摄制电影。 他的电影文学剧本《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由法国新浪潮电派著名导演阿兰·雷斯尼摄制成电影,获得同年威尼斯电影节大奖。他认为电影艺术比小说更适于客观地记录事物的世界,因此从1960年代起创作并导演《欧洲快车》、《撒谎的人》、《欲念浮动》、《使人疯狂的噪音》等。他在1963年单独摄制的影片《不朽的女人》获路易·德吕克电影奖。

2004年,81岁的格里耶当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 2008年2月18日,于法国西部的一家医院病逝,享年85岁。

罗伯-格里耶认为,“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谬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 按照他的看法,这个世界是由独立于人之外的事物构成的,而现代人是处在物质世界的包围中,人只能通过视觉看到它的外表,不应凭主观赋予它任何意义,因此他主张小说要把人与物区分开来,要着重物质世界的描写。他认为小说的主要任务不在塑造人物形象,更不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立场、道德观念等,而是在写出“一个更实在的、更直观的世界”。主要文学作品

《橡皮》(1953)《窥视者》(1955)《嫉妒》(1957)《在迷宫中》(1959)《快照》(1962)《为了一种新小说》(1963)《幽会的房子》(1965)《纽约革命的计划》(1970)《汉密尔顿的贵妇们》(1972)《漂亮的女俘虏》(1976)《重现的镜子》(1984)《昂热丽克或迷醉》(1987)《科兰特的最后日子》(1994)《橡皮》:看似一部侦探小说,写一桩谋杀案。人物:杜邦:经济学家瓦拉斯:青年密探(内务部),前去调查。 几次去店里买橡皮。马尔萨:木材商,杜邦的好友。隐秘线索:杜邦和瓦拉斯的关系。

《窥视者》:记录的是一个旅行推销员马弟雅思到一个岛上推销手表,在推销途中奸杀一个牧羊女雅克莲(13岁),掩饰了罪过后搭船回程的经历。 旅行推销员有六个小时十五分钟的时间在岛上推销,因为他要搭乘下午的船返回。在这段时间里,叙事者的叙述在十一点十五分至十二点二十分之间出现了空白。这段时间是推销员试图掩盖的,他在这段时间里奸杀了少女雅克莲。

这消失的一个小时又不断在文本中穿插,补充空白,即便是补充,也难以消解该文本的模糊性。 文本中从起初就一直不断暗示推销员马弟雅思的罪过:雅克莲的复现、小绳子的复现(绳子是犯罪工具)、报纸等。一个案件的侦破,本是侦探小说的套路,但《窥视者》却刻意反复出现犯罪的证据,消解了侦探小说的悬念,叙事者本身也是不完全的,叙述扑朔迷离的,颠覆了侦探小说的结构。 犯罪现场的证据:烟头糖纸、一段绳子雅克莲的毛衣 暗中窥视者:于连对其评价:“上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可能也是在法国之外最知名,却最不得法国人喜爱的作家”——法国《世界报》“有两类作家能被人记住,一类是如卡夫卡、马尔克斯他们这些伟大作家;一类是独特的作家,罗伯-格里耶称不上伟大,但他非常独特。”——余华“在表达私密的幻想和进行流畅冷静的概念分析时同样拿手”——法国总统萨科齐办公室在一份官方声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因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本短篇小说集《黑色幽默》而得名。基本特征为:①用冷嘲热讽的态度对待现实中的荒谬与丑恶,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又被称为“绝望的喜剧”、“绞刑架下的幽默”;②“反英雄”式的人物。黑色幽默是一种自我嘲弄,而“自我”即人类自己。③非逻辑的叙事结构。主要作家:约瑟夫·海勒、冯尼格、托马斯·品钦等。第二十二条军规》主要人物:尤索林——一个反英雄求生、逃跑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是个并不存在且又无所不在的东西,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第二十二条军规”也成了“无法摆脱困境”的代名词。9、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中叶盛行于拉丁美洲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其主要特点为:把现实与神话、真情与梦幻巧妙融合,即“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其次,引入现代主义表现技巧,追求神奇效果。如荒诞夸张、象征寓意、时空颠倒、联想暗示等。代表作家有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古巴的卡彭铁尔,墨西哥的鲁尔弗,阿根廷的博尔赫斯,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是该派的杰出代表。

10、魔幻现实主义从内容上,这派作家取材于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反映本地区广大人民的贫苦和落后状况,具有反帝、反霸、反殖、反封建的倾向。在艺术上,它采用多种方法将残酷的现实与奇异的幻影结合起来,将现实变为神话、梦幻或荒诞,作品中的人物仿佛是梦中人。积极地汲取超现实主义、意识流、表现主义等欧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有机地融合了拉美本地原始的印第安文学传统,使作品既具有现实生活的气息,又充满神秘的色彩。常常把鬼怪、神魔、巫术、幻景和历史、现实、社会场景相混淆,打破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界限,创造一个似真似幻、亦鬼亦人,既有浓烈生活气息,又有虚无漂渺氛围的神奇世界,即所谓“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卡彭铁尔《人间王国》

思考题:1、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及艺术特征是什么?2、掌握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流派的特征及代表人物、作品补充: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分界(二次世界大战划线)共同特点:1、非理性2、注重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异化现象3、强调表现现代社会人的精神危机

区别时间上的不同所受哲学影响不同易变化与相对稳定后现代主义不但从根本上否定旧的传统,而且要摈弃现代主义新的规范,并试图对文学的传统形式乃至于叙述本身进行解构。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基础存在主义

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存在的荒诞性、自由选择的意义是存在主义的基本命题。后结构主义现代主义的哲学基础: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权利意志论)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父亲的影响其父埃德蒙·海明威是外科医生。海明威从小跟随父亲四处行医,性格爱好深受父亲影响,刚强豪爽,喜欢渔猎、游泳、打球、拳击、斗牛、旅行等冒险竞技活动。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最具有传奇色彩,最有个性和影响力的作家。“迷惘的一代”的开山之祖,代表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母亲的影响其母格雷丝·霍尔,虔诚信教,爱好音乐、绘画,经常带孩子到芝加哥看画展,让海明威从小学大提琴,培养了他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另有别论:性格专横,盛气凌人。)军旅生涯海明威:“我想到,亲身经历战争对一个作家来说,真是受惠无穷”。两次参战经历。(1)一战经历1917年,海明威参军未遂。一战期间,在法国和意大利做救护工作。遭到炮击,身中200多块弹片。获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2)二战经历1941年作为随军记者到中国,报道了中国的抗日战争。1942.12.8,海明威参加海军,把游艇改装成战艇,配备电台、机枪和几百磅炸药,准备在古巴海面撞击德国潜艇。该计划得到了美国驻古巴的大使布拉顿和美国情报参谋部的批准。海上追踪近两年而未能如愿。战后定居古巴。战争体验身心两方面受到重创。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不人道。亨利:“光荣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光荣,至于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不同的是把肉拿来埋掉罢了。”《永别了,武器》(1926)的素材。结识大师

1921年,任《多伦多明星报》驻巴黎记者。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 结识 美国女作家斯泰恩(1874-1946) 美国诗人庞德(1885—1972)

积淀素材多次任随军记者奔赴前线,为其创作积累了可贵的素材。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报道战况。从此使转变了战争观念,从一概反战转向支持正义战争,由此写出《第五纵队》(1938)、《丧钟为谁而鸣》(1936)。4、情感生活

四次婚姻,感情生活动荡而痛苦。

导致他对女性的两极态度。作品人物天使型(凯瑟琳)妖女型(布莱特)晚年生活晚年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皮肤癌、精神抑郁症等疾病。1961年7月2日清晨,在爱达荷州的居所,用双筒猎枪自杀。临终语:“我是海明威医生;我们都欠上帝一死,今年死的明年就不必等死了。”二、创作概况

(一)创作的个性特征第一,“迷惘的一代”——“迷惘”的文学主题。第二,“硬汉子”——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第三,“冰山”风格——独特的形式美。(二) 创作成果§短篇小说50多篇短篇小说,纳入四个小说集:《三篇故事和十首诗》(1923)《在我们的时代里》(1925)《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胜者无所得》(1933)二、创作概况

(一)创作的个性特征第一,“迷惘的一代”——“迷惘”的文学主题。第二,“硬汉子”——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第三,“冰山”风格——独特的形式美。

《印地安营地》表现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印地安产妇是生命的创造者;印地安男子是仁慈心和硬汉精神的结合;父亲是伟大的“接生者”;尼克是生命和死亡的见证者。斗牛士曼努埃尔是力量和尊严的象征,硬汉精神的化身。体现了斗牛士的传统美德:荣誉至上,尊严至上。§长篇小说

《太阳照样升起》“迷惘的一代”开山之作、宣言书。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青年知识分子迷惘苦闷的精神状态。

“迷惘的一代”:是美国20年代产生的一个流派。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出现的厌战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这一流派的作家大多数参加过这场战争,他们普遍有一种被欺骗、被出卖的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一代美国青年抱着“把民主的旗帜插遍全球”的理想去参战,结果“神圣”的战争最终不过是列强间肮脏的交易。)因此,精神蒙受了巨大的创伤,同时又因找不到出路而灰心失望、苦闷彷徨、迷惘不知所措。他们不再相信传统的价值观念,而以一种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来表示自己的消极反抗。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有海明威、菲茨杰尔德、多斯·帕索斯、托马斯·沃尔夫。

1、情节杰克·巴恩斯是驻巴黎的美国记者,因负伤无法和所爱的英国姑娘布雷特结婚。到西班牙比利牛斯山区打猎、钓鱼,观看斗牛。但不能安抚其精神创伤。酗酒、打架、胡闹。最后,在斗牛士身上,看到人的力量、意志和尊严,感到振奋。但激情冷却,更苦闷、更绝望。回到巴黎,看到“太阳照样升起”。主题

写战争给人类精神带来的创伤。表现一战后西方人的幻灭感和迷惘情绪。杰克·巴恩斯的遭遇表明,战争使幸存者丧失彼此相爱、获得幸福的能力:生理功能和精神力量的双重丧失。杰克的生理残缺其实是精神残缺的外在化。《永别了,武器》:“迷惘的一代”的最高典范。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

1、情节美国青年亨利志愿到意大利服役,负伤爱上了英国护士凯瑟琳。亨利伤愈返回前线。在一次溃败中,被意大利军警误认为奸细而逮捕。逃回米兰,找到凯瑟琳,一同逃到瑞士,度过一个幸福的冬天。春天来了,可是凯瑟琳因难产死去。享利一个人孤零零地回到旅馆。2、主题

描述战争的残酷和普遍的厌战心态,反映了“迷惘的一代”对现实、对未来的绝望情绪。凯瑟琳逃脱了战争,但未能逃脱死亡,表明在战争之上,仍有一种力量主宰人,表现了彻底的崩溃。“世界杀死最善良的人,最和气的人,最勇敢的人。”亨利是一个“反英雄”。传统英雄身上勇敢品质和爱国情感,在亨利这一代军人身上荡然无存,他做了逃兵而心安理得,所以是反英雄主义的。同时,正因为他成功地从人类大屠杀的战争中逃脱了,免于无谓的牺牲,体现了对战争的理性态度,所以,又是“英雄”。但反英雄的“英雄”,是以丧失传统美德为代价的。亨利告别了武器,告别了战争,也就同时告别了人的责任、尊严、廉耻、生活的希望和热情。所以,结尾仍是悲剧。主题及情节表现反法西斯主题。罗伯特·乔丹是一个美国青年,在战斗中负重伤,命令其他游击队员撤退,自己留在山上狙击敌人。乔丹和亨利这样的“反英雄”不同,是一个支持正义战争,富于责任、勇于自我牺牲的真正的英雄。

《丧钟为谁而鸣》:标志着海明威战争观的转变:从一概厌战反战转向支持正义战争。三、“硬汉子”形象系列海明威热衷描写斗牛士、拳击家、猎人、渔夫、士兵等面临孤独,生死极限考验的人物,表现他们在困境中,在死亡面前无所畏惧的人的尊严和优雅风度。桑提亚哥的名言:“痛苦在男子汉看来,算不了一回事”。以《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乔丹为代表,这个形象已经不是计较一已之荣辱的个人英雄主义者,而是一个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崇高信念的反法西斯斗士。

早期“硬汉子”形象晚期“硬汉”形象多为斗牛士和拳击家,以《打不败的人》中的斗牛士曼努埃尔为代表。以《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为代表。是“硬汉子”精神的最高境界,具有丰富的哲学意义,象征整个人类在厄运面前永不言败的“硬汉”精神。(一)构思《午后之死》之后,海明威他发誓要写一部杰作——《海流中的岛屿》。写成后,却很平庸,只有结尾自成一格。后来他把结尾改成一个短篇,即《老人与海》。1952.9.1发表在《生活》杂志上,该杂志在48小时里卖出了530万份。素材:构思的成熟:两件事

(二)情节桑提亚哥:“硬汉子”形象的最高代表。具有超越命运的力量。是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具有浓厚的哲理性与象征意义。(三)人物形象分析

桑提亚哥桑提亚哥:“硬汉子”形象的最高代表。具有超越命运的力量。是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具有浓厚的哲理性与象征意义。1、失败的英雄

“失败”

“失败”指连续84天打不到一条鱼,第85天捕获的马林鱼被鲨鱼吃掉。象征了人类的生存困境,忍受失败、挫折的精神极限。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桑提亚哥赢得了胜利,“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在小说结尾,桑提亚哥仍然梦见了狮子。普遍意义

俄狄浦斯现实中失败堂·吉诃德道义上胜利浮士德桑提亚哥2、孤独的英雄桑提亚哥妻子早亡,无儿无女。(房间妻子的遗照)海上三天,是他一生的浓缩。他独自与马林鱼和鲨鱼搏斗,象征了个体生命面对命运孤立无援的处境。(自言自语他说出声来:“但愿那孩子在这里。”(反复描写)(小鸟)3、慈爱的英雄桑提亚哥异于早期气势汹汹的“硬汉子”,他是一个饱经风霜,年老体迈的老渔夫。他对曼诺林充满慈父般的爱,甚至对大海、对马林鱼、鲨鱼都流露出一种欣赏、谅解和慈爱的情怀。(四)《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

1、桑提亚哥

(1)象征英雄气概象征人类在神秘的大自然或厄运面前不低头、不屈服的英雄气概。伤痕累累的手,饱经风霜的形象,是人类苦难的见证和精神标记。87天一无所获的遭遇,象征人类所经受的苦难、失败、悲壮命运。(2)象征完美人格人的理性与情感的统一;粗犷与细腻的融合;阳刚之气与慈柔之美的谐调;人与自然既对立又和谐的关系;智、仁、勇三位一体的完美人格。(3)象征耶酥基督

§数字象征“87”数字与耶酥经历一致:耶酥曾被魔鬼引诱到不毛之地经受考验。

§细节象征

细节1当桑提亚哥看到第二条鲨鱼时,“‘呀’地嚷了一声。这个声音是无法表达出来的,或许就像一个人觉得一根钉子穿过他的手钉进木头里的时候不自主发出的喊声吧。”桑提亚哥回到小茅棚躺下的姿式:“脸朝下躺在报纸上,手心朝上,两只胳膊伸得挺直。”§结论桑提亚哥的捕鱼生涯因此象征一个人在世间的修行。桑提亚哥的苦难,是信仰、理想、命运对人类的试炼,就象俄底修斯的海上历险,约伯的无辜受难,唐僧取经经历的81难……(4)象征神秘命运桑提亚哥的经历象征神秘命运——不可知的异己力量。它神秘、强大、邪恶,一如迫害俄狄浦斯王的那种力量。5)象征海明威本人作者晚年自画像。作者曾身中200多块弹片,经历了20多次手术。对桑提亚哥伤痕累累的脸、手的描写中,有作者的切肤之痛。晚年的海明威,生命力、创作力衰退,桑提亚哥便是面临生命退潮期的作者自身的写照。“梦见狮子”是作者自勉。对作者人生结局诠释作者的自杀,有两种诠释:其一,可看作敢于和死神握手的另类“硬汉性格”。不是不敢生,而是敢于死。其二:脆弱,不敢直面生存的困境。

2、马林鱼的象征之一马林鱼很美,但得而复失,喻示理想的高不可即,理想和现实的反差,理想在现实中的毁灭;之二表现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遭受种种艰难险阻(鲨鱼)最终落空的失落感。

“马林鱼”的同义词“淑女”《诗经·关雎》之“淑女”,是人类美好理想的化身。背景是春天,这种追求苦闷而甜美。

“伊人”

《诗经·蒹葭》之“伊人”,也是美好理想的化身。但背景是秋天,表现了追求之无望和苍凉。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追求意中人而不得“伊甸园”

《圣经·创世记》之“伊甸园”有二义:(1)与神性合一的本真人性;(2)永恒的故乡和家园。开创文学的“回归”母题。桑提亚哥之回家,即“回归”母题的具体化。“戈多”:贝克特《等待戈多》之“戈多”,是人类希望的化身。已经异化为一种不可知的神秘力量。3、桑提亚哥和马林鱼的关系

观点1教材认为,象征艺术家和杰作之间的关系。“鱼闭着嘴,尾巴直上直下地竖着,我们象亲兄弟一样航行着。”

观点二实际上,象征人和理想的关系。马林鱼的得而复失,因此就象征人和理想之间永恒的距离。

曼诺林和桑提亚哥的关系曼诺林是桑提亚哥的精神之子、骨肉、手足、人生知己、另一个自我。曼诺林是年幼的桑提亚哥,桑提亚哥是老年的曼诺林。一个象征人类的童年,另一个象征人类的老年。

4、小曼诺林的象征:象征人类美好的天性,人类的未来和良知。5、大海的象征之一象征神秘莫测的命运,既施恩于人又捉弄人。桑提亚哥把大海比作一个女人:“一个施宠或不施宠的女人”,“如果她做出了卤莽顽皮的事儿,那是因为她情不自禁。”表现老人即热爱命运又对它无可奈何,无法把握的心情。

之二象征人生战场,人生存的社会环境之三象征人与自然既对立又和谐的关系。7、老人与鲨鱼的搏斗象征人类与自然力、与命运,与一切外在异已力量的对立关系。其搏斗象征人对异己力量的抗争。6、鲨鱼的象征象征与人对立的邪恶势力:不可知的自然力、异已的社会力量,即厄运、劫难。结局桑提亚哥不是输给了马林鱼,而是输给了鲨鱼。意味着一个人理想的幻灭,常常不是没有能力实现理想,而是理想被现实的异己力量毁灭。登山者的障碍往往不是山本身,而是鞋壳里的沙子。(五)主题(1)通过老人与海的关系,表现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2)通过老人与鲨鱼的关系,表现人与厄运强烈对抗永不屈服的意志,即硬汉精神(3)通过老人与马林鱼的关系,表现理想与现实永恒的距离。(六)艺术特色

1、硬汉子“形象”

塑造了“硬汉子”形象的最高典范桑提亚哥(见前)。2、象征手法《老人与海》以五万字的篇幅,蕴涵了人类追求梦想的精神实质(见前),其罕见的内在张力,源于无限丰富的寓意,这是通过象征手法实现的。

(六)艺术特色

1、硬汉子“形象”塑造了“硬汉子”形象的最高典范桑提亚哥(见前)。冰山原则:

海明威在自己的作品中,尽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他曾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象海上漂浮的冰山,有八分之七应该在水下,从而获得一种言外之意,趣外之旨。因此,我们把海明威的创作称之为“冰山原则”。3.“冰山”风格指简约,含蓄的风格。《午后之死》:“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1)“圣经笔法”

《旧约·创世记》:“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极度的简约,体现了上帝的威严,创世的神秘。即凝练的语言特色。亦即“电文体”。贝茨的评论英国评论家贝茨认为,海明威的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他说:“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砍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通过疏疏落落,经受过锤炼的文学,眼前豁然开朗,能有所见”。

含义:海明威摒弃浮夸、空洞的大词、形容词,用最本色,最具有质感的文字,简单的句式,使作者、表现对象和读者之间建立起最直接的联系。

(3)“零度叙述”

通过动作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客观、冷静、节制、不动声色地表现人物情感。2.表现手段:简约的对话,内心独白,意识流,象征寓意等手法。4、结构:浓缩的时间、空间,较少的人物,单纯的情节,把作品内容压缩到极限,反而会造成一种张力。即作者表现的越少,读者领会的越多。

思考题1、概述海明威主要作品的主题。2、分析桑提亚哥的形象。3、谈谈《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4、评析《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5、概念释义:“硬汉性格”、“冰山原则”、“迷惘的一代”一、萨特简介萨特Sartre,Jean-Paul(1905-1980)

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大师。杰出的社会活动家。1929年,参加全国中学哲学教师资格会考,名列第一。波伏瓦名列第二。两人相识,结为终生伴侣,但未举行婚礼。谢绝诺贝尔奖:1964年,萨特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接受,表示“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2、创作成就

著作50多部,译成28种文字。

小说长篇小说:《恶心》《自由之路》(《懂事的年龄》、《延缓》、《心灵之死》)

短篇小说集《墙》《恶心》(洛根丁)“一旦我失去了目的,世界便没有意义可言”,“从纯文学观来看,这是我写得最好的书”。萨特的剧作《苍蝇》、《禁闭》(《间隔》)、《恭顺的妓女》《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魔鬼与上帝》《涅克拉索夫》《阿尔托纳的隐居者》论著《什么是文学》、《想象力》、《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等。

萨特Sartre,Jean-Paul(1905-1980)二、波伏瓦简介

地位仅次于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家。

处女作《女客人》(又名《女宾》)一举成名,与《恶心》齐名。小说:《他人的血》、《一代名流》、《人都是要死的》;

学术论著:《第二性》等。《人都是要死的》(《人无不死》)

写一个长生不老的人几个世纪的经历,戳穿人类追求“长生不老”的迷梦。

作者作为,人生有限,生命有结,这恰恰是生命宝贵,人生幸福之所在。学术论著《第二性》(1949年)被誉为西方女性的《圣经》。

第二卷首句:“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三、萨特哲学思想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关于自由的哲学,具体表述为:

“人注定是要自由的”;

人一旦认识到自由的意义,就必须做出自由的选择;

一旦做出选择,就必须为自己负责。核心:存在荒诞论”

“存在先于本质论”

“自由选择论”

(1)“存在荒诞论”

认为世界是荒诞的,因而人的存在是荒诞的,现实世界是令人恶心的。

在荒诞现实面前,人的理性、自由选择受到局限,事与愿违,荒谬可笑。

处女作《恶心》,写青年历史学家洛根丁对荒诞世界的厌恶例证:

其中的《墙》:西班牙战争期间,共和党人伊比埃塔(伊皮叶达)和两个青年汤姆、胡安(若望)被法西斯逮捕,判处死刑。

表现:

年幼的胡安,面对死亡深感恐怖。汤姆强作镇静,喋喋不休。

伊比埃塔万念俱灰,极度空虚。伊比埃塔被审讯,要他说出革命军领导拉蒙·格里的藏身之处,伊比埃塔知道藏在亲戚家,为了嘲弄敌人,信口说藏在墓地。而事实果真如此。原来拉蒙·格里怕连累逃到了墓地。

荒诞结局

结局:渴望生的汤姆、胡安被枪决。决心殉道的伊比埃塔却无意间做了叛徒,免除死刑。

伊比埃塔面对这种荒诞结局,泪流满面,纵声大笑。主题:荒诞现实对人的理性、自由选择,并且是善的选择的残酷嘲弄。“墙”的寓意:代表矗立在生与死、善与恶、忠诚与背叛、愿望与事实之间的不可逾越的屏障。被荒诞现实愚弄的人们,永远猜不透对面的风光。

阐释:

自由选择决定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决定人的本质。所以,人的存在不确定,本质因之不确定。

但人的选择总是受到荒诞现实的愚弄,善的选择总受到恶的干扰,比如于连和浮士德。“存在先于本事论”:最核心的观点。

“存在”≠“在”。被外界力量异化的人,失去自我的人,算不上真正的存在。

只有不断进行自由选择的人才真正“存在”。(3)“自由选择论”

存在主义者认为,现实是丑恶的,人的存在是荒诞的,人的使命,人的自由本质决定人有选择的权利。

“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人必须承担选择的后果,即命运。2、须澄清两点之一

“存在即荒诞”,是针对二战前后的西方社会而言。它反映了主观世界(自我)与客观世界(现实、环境)之间永恒的矛盾、对立、冲突。之二:自由选择”强调“自由”,但萨特并不鼓励、倡导恶的懦夫的选择,他肯定、提倡的是“英雄的”自我选择和“善”的自我选择。例证1

剧作《苍蝇》(写阿伽门农的儿子俄瑞斯忒斯为父复仇的故事),肯定了英雄的选择。

俄瑞斯忒斯面临为父复仇与弑母犯罪的选择,即神的意志与人的愿望的冲突,进行了英雄的选择,并勇敢地承受了选择的后果——命运的惩处,杀了母亲,引走了象征罪恶的苍蝇,拯救了王国,但自己被复仇女神追逐、迫害。

2《间隔》代表“恶”的选择,恶人因此沦落地狱,也承担着选择的后果。阐释

人的悲剧命运都是不合理选择的结果。

而善的选择会同样导致恶果,所谓“历史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悲剧。

此处的“善”的选择的“不合理”指历史或个人的局限,邪恶人性等,比如哈姆莱特。

本质: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行为哲学。即强调行动,强调“介入”生活,“干预”生活。

换言之,改变荒诞现实,有所作为。

小结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价值在于:既看到了现实的荒诞,又为人们指出了一条出路,即“自由选择”,既是深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