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讲义)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讲义)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讲义)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讲义)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密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密01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近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所选文本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典范性,结构和语言非常严谨。经过加工改造的高考论述类文本,篇幅虽短但“五脏俱全”,且所选文本论点鲜明,一般会在文本的首段就亮出文章的论点;每段还有分论点,论述结构层次清晰。1.抓住重要考点,关注考情变化。从考查内容看,近年重点考查《考试大纲》规定的“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考点。自2017年起,《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的考试内容在“分析综合”这一能力层级下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要求,高考试题中的第2题与这一要求直接对应,2019年、2020年、2021年均延续了这一变化。且题目与考点对应固定,第1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整合,第2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第3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整体阅读,胸有成竹。熟练运用整体阅读法解读文本是解题的关键,作为高考材料的论述类文本,一般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说理,常用总分式结构模式。阅读文本时要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弄清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性,做到成竹在胸。3.善于运思,准确解题。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解题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我们常用“读、审、找、比”四步法来解题。随着考情变化,有时还需运用推断作答。一、阅读全文,整体把握许多考生在面对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由于对阅读材料有陌生感甚至排斥感,不是静下心来细致认真地阅读文本,而是习惯先看题,然后按“题”索“文”,以求速战速决。用这种方式解题,每做一道题目甚至是每看一个选项,都要把全文浏览一遍,希望从文本中检索到与本题、本选项有关的内容,如此一来,做完整个阅读题可能要把全文浏览检索多遍,白费时间;此外,由于每次浏览检索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这样难免会因为主旨把握不准、信息掌握不全、内部关系梳理不顺而导致对选项判断的偏差,从而造成答题的失误。二、两步完成读文过程第一步阅读全文,勾画词句1.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类型阐释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1)表述中心论点的关键词语(会在文中频繁出现)(2)年代时间(多依次出现)、数量(具体数据、比例等)及范围限定词(如:多数、少量、部分、几乎、凡、凡是、所有、全、都、仅仅等)(3)重要的修饰、程度限制性词语(如:基本、根本、十分、非常、总共等)(4)已然与未然(如:目前为止、迄今为止、现在、了、将等)、或然与必然(如:假如、可能、如果、或许、预计、一定、必然、肯定等)(5)代词(这、那、它、其、此等)有助于厘清文章思路和论证对象逻辑关系的词语(1)因果(如:因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从而等)(2)转折(如:但是、反而、可是、却、然而、不过等)(3)并列或递进(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等)(4)分类分层(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5)举例子(如:例如、如、比方说等)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类型阐释统摄全篇的句子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用作论据的句子事实论据、理论论据揭示文章思路、结构的句子(1)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总分、并列、对比、递进、点与面等)的标志性句子(如“首先……其次……”等)(2)每段的开头句、结尾句3.简短批注对重要词语、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表因果关系的句子,对具有厘清结构、区分层次、暗含材料与观点关系等作用的句子,做简短批注,为进一步阅读作准备。第二步提取要点,整体把握勾画诸多要点为整体把握文章思路及内容作准备。1.理思路,明结构对勾画内容进行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厘清文章是如何围绕论点展开说理的,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某一重点段落各分句间的逻辑结构和逻辑层次,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语句之间和段落之间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概念到运用等。论述类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层次,往往会有一些明显的语言标志;即使有些文章没有明显的标志,我们也可以依据段落之间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梳理。2.会文意,释观点依据勾画的重点词句及文章结构,弄清文章论述了什么问题,主要观点和看法是什么,涉及什么内容,等等。要注意的是,论述类文本中常会出现一些表达不同观点、表明不同态度的句子。阅读时,要根据语境判断不同观点、态度的持有者,并在此基础上,对在文中出现的不同观点、态度作比较分析(对立的作正误辨析,相近的作差异辨析),这是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有效手段。3.理材料,定意图论述类文本中运用的材料包括事实材料、征引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理论。这些材料,有的用来佐证作者自己的观点,有的用来发表某种新见,有的用来反驳某种观点。论述类文本在引述材料之后,往往会对这些材料作出分析评价,这些分析评价通常体现出作者的观点倾向。整体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考生应该首先在文中用醒目的记号标出这些材料以及作者对材料作议论评述的文字,或者根据作者的议论,摘录关键词句,在文本旁批注出作者运用这则材料的意图。[示例1][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eq\x(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eq\x(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eq\x(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eq\x(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eq\x(主题分述法)”,其义eq\x(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引出论题,提出论点]②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eq\x(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eq\x(虽然)源远流长,eq\x(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eq\x(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eq\x(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eq\x(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否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eq\x(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事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eq\x(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比较分析,阐明原则]③《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④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eq\x(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eq\x(看似)“特立独行”,互不相干,eq\x(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的“志”。[先解“首尾”,再探“主体”]⑤《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见者。”eq\x(在我看来,)这eq\x(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补充论述,评价创意](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第一步阅读全文,勾画词句1.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见文中“□”标示处)第一类: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主题分述法这类词语是文中的核心概念,是文本的中心论题(论述对象)。第二类:据我知见不像就是在他看来虽然但就是说当然未尝不可其实就是说出于看似其实在我看来的确这类词语是文本中的方法论指导和逻辑关联词,提示了文章的论述思路。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见文中“”标识处)提示:第①段画线句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第②段画线句则是对本文论点的解读与阐释。第③④段画线句则是对《中国目录学史》的篇章结构的分析与理解。第⑤段画线句则是对《中国目录学史》成书方法的补充评价。3.简短批注(见文中“[]”标注)第二步提取要点,整体把握1.理思路,明结构思路:按逻辑顺序论述。递进结构:eq\x(第①段引出论题,提出论点(是什么))↓eq\x(第②段比较分析,阐明原则(为什么))↓eq\x(第③段先解“首尾”(怎样做))↓eq\x(第④段再探“主体”(怎样做))↓eq\x(第⑤段补充论述,评价创意(补充论述))2.会文意,释观点首先引入介绍《中国目录学史》,并简述其特点,及其“主题分述法”的组织方法;再对比中国传统目录学模式,分析阐明《中国目录学史》的原则或体例;继而分别分析解读《中国目录学史》的首尾及主体部分;最后对《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进行评价。3.理材料,定意图文章主要使用了对比论证法和举例论证法。第①②段使用对比论证法:第①段用“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以及“通常写专史”与姚名达的《中国目录学史》对比,说明《中国目录学史》受到西方现代科学理论建构的影响,并“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第②段用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的“断代法”与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的“主题分述法”对比,肯定了姚名达在学术上敢于创新的态度。第④段使用举例论证法,举“《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的‘志’”的例子,说明《中国目录学史》主体部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的体例,实际上契合于传统纪传体史书的体制。[真题体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所在文本见本学案“示例1”2021·全国甲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C.《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答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缺点是强立名义”分析有误,属张冠李戴。文章第②段讲“因为在他看来……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这是在说姚名达认为中国传统的“二千年来目录学”用“断代法”来写是“强立名义”,故“强立名义”不属于“《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的缺点。答案: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B.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答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分析有误。由文章第②段“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可知,文章用吕绍虞著作与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进行对比,意在肯定姚名达在学术上敢于创新的态度。答案:A。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答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说法有误,属偷换概念。文章第①段说“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意思是用断代法写“专史”能展现历史的本来面貌,选项将“专史”偷换为“中国目录学史”。答案:B。[示例2][2020·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eq\x(和谐的关系),eq\x(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eq\x(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eq\x(就要使)“礼”制度化。[引出论题]②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eq\x(“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eq\x(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eq\x(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提出论点]③“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eq\x(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④“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eq\x(“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eq\x(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纵向深入]⑤eq\x(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eq\x(“仁爱”精神)则eq\x(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eq\x(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补充论述](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第一步阅读全文,勾画词句1.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见文中“□”标示处)第一类:和谐的关系家庭伦理规范“孝”“仁学”“仁爱”精神这类词语是文中的核心概念,是文本的中心论题(论述对象)。第二类:就需要就要使必须所以因此社会在发展不会改变仍具有这类词语是文本中的方法论指导和逻辑关联词,提示了文章的论述思路。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见文中“”标示处)提示:第①段画线句是为了引出后文论点。第②段画线句则是对文本论点的提炼,即“孝”能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第③④段画线句指出中国古代以“天道”和“人道”作为“孝”的哲理根据。第⑤段画线句是对文章核心论点的补充,即“孝”在现代社会关系与家庭伦理中的意义。3.简短批注(见文中“[]”标注)第二步提取要点,整体把握1.理思路,明结构思路:按逻辑顺序论述。递进结构:eq\x(第①段引出论题)↓eq\x(第②段提出论点)↓eq\x(第③段从“天道”角度阐释哲理根据)↓eq\x(第④段分析“孝”的“仁学”基础)↓eq\x(第⑤段说明“孝”的现实意义)2.会文意,释观点首先以社会和谐与家庭和谐的相互关系引出家庭伦理规范的论题;而后结合中国古代“孝”的内涵从“天道”“仁学”两方面谈“孝”的哲理根据及其社会家庭意义;最后,以“孝”中的不变的“仁爱”精神为例,补充论述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3.理材料,定意图文章主要使用了引证法和例证法。第②③段使用引证法:第②段引用《孝经》中孔子的话说明“孝”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第③段引用《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的话论证“天道”对于中国古代家庭伦理与社会关系的规范作用。第⑤段使用例证法,以“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意义和“二十四孝”中存在某些不合现代社会伦理规范形式为例,论证“孝”的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真题体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所在文本见本学案“示例2”2020·全国新课标卷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答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无中生有。原文是说“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并没有说二者谁更重要。B.选项“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错,原文第②段只是说“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没有说是“特有的”。D.选项中“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对比原文第⑤段“‘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则明显有误。答案:C。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答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选项中“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分析有误。原文第②段引用《孝经》中孔子的话,是为了说明孝的重要;原文第③段引用《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的话,说明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原文第⑤段引用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的话,则批评了“父为子纲”说,肯定了“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具有普遍价值的意义。答案:A。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答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原文中是说“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而选项表述“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与原文不符。答案:C。信息筛选[知识清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识选项的转述(表述)方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重要能力,考生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需要的相关信息,然后对整合后的信息做出判断。所谓“文中的信息”是指文章传达出来的基本概念、最新知识,对重要概念及知识的解释和阐述,以及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筛选信息,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的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整合信息,即把筛选出来的信息加以转换、归纳、综合、概括,进行一定的理性提升,以形成对抽象信息的认识,组合成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此考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不需要考生亲自去筛选和整合,只需要对命题人进行信息筛选和整合后所组成的选项做出正误判断即可。这就需要我们了解选项的转述方式。1.概括式转述概括式转述,就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化,提炼其本质内容,使之上升到一般认识的转述方式。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较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成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判断这一转述是否符合原文语意,一要看这种从具体到一般的提升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二要看由抽取的关键词重新组织的句子是否符合原句的整体大意和作者的意图,是否符合原句中的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例1[2019·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题B项]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原文】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答题思路】选项中“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对原文“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的概括,“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是对原文“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的概括。这一概括式转述与原文语意一致。2.具体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就是将原文中抽象概括的观点、结论性的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表述的转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原文某一个概括性观点或结论的例证,在很多选项的表述中,具有对原文相关观点的阐释性质。判断具体式转述是否恰当,一是要判断选项本身的内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二是要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选项中的具体材料是否能证明原文中的观点和结论。例2[2019·天津卷第6题]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原文】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的目标。……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答题思路】从文中来看,“注意力”具有定向性、选择性和指向性。A、C、D三项都能体现“注意力”的重要性,如“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是说明注意力不能分散;“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是说明注意力具有定向性,不能分散;“用心一也”也是表明注意力的指向性。只有B项,“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说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与注意力“定向性”不一致,不能体现“注意力”的重要性。故选B。3.同义变式转述同义变式转述,就是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原文语句内容进行重新表述。这种转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一个说法”。同义变式包括因果倒置、条件与结果转换、变换主语重组句子、长句与短句互变等形式。判断同义变式转述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判断转述的句子与原文是否“同义”。应特别注意的是,对摘抄原文较多、结构形式类似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换了说法,换了表达形式,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也不能轻易否定。例3[2019·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题D项]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原文】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答题思路】选项中“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是原文“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的同义变式转述,“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是原文“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的同义变式转述。该项这两处的同义变式转述与原文语意一致。综上所述,选项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转述,主要有概括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和同义变式转述,而其中同义变式转述因其所占比例较大,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典题导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2019·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原文】而其(杜甫)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比对】“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照录了原文的句子。“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是对原文的概括式转述。结论:正确。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原文】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比对】原文只是说“就诗歌体式风格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并没有提到“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选项曲解文意。结论:错误。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原文】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比对】原文有具体阐述“妍媸巨细,悲欢忧喜”“无所不包”,又有概括阐述“一切人情物态”“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选项表述成了“非常广泛”,意思一样。结论:正确。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原文】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比对】原文中有“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的句子,选项的意思跟原文一样。结论:正确。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原文】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比对】选项准确概括了文本三个段落的关系,先总述,后分两点分述。结论:正确。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原文】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比对】概述第一个分论点的论证内容。结论:正确。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原文】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比对】概述古人对待时代悲苦时的态度及代表,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杜甫诗歌的意义。结论:正确。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原文】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比对】选项中“汲取了前人传统”与杜甫“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分别属于并列的两个分论点,二者并不构成因果关系。结论:错误。[解题指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明设误手法,识命题陷阱1.常见的六种设误手法选择题的选项一般不会抄录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语句或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进行转述,转述中经过“删”“添”“调”“改”“漏”“凑”等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有的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而改变了原文的意思的选项就是“不正确的一项”。(1)删(删减)删除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意味着语意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或缩小,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2)添(添加)添加定语、状语、中心语或其他词语,造成概念偷换或曲解文意。(3)调(调换)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改变句意;调换表述的对象、时间,造成时态混乱等现象。(4)改(改变)改变说法,似是而非,干扰判断。(5)漏(遗漏)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暗中漏掉了重要信息,具有较大迷惑性。(6)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凑在一起造成错误。2.常见的八种命题陷阱(1)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指选项表述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中某一部分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功用等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功用。即以部分代整体,局部代全局。(2)张冠李戴张冠李戴是指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项时,故意将此事物表述为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为彼方面,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或者将原文中甲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或者将与甲事物有关的信息说成是与乙事物有关的信息。(3)夸大其词夸大其词是指命题者对原文中涉及的有关作用、效果、用途等信息,在选项表述时故意用语夸大,或加深程度,或夸大作用,等等。(4)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是指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没有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5)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是指选项中的观点和原文不一致,选项更换个别词语或者说法,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或者歪曲原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6)混淆时态混淆时态就是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发生的事实,或把已发生的事实说成未发生的,又称作混淆已然和未然。(7)混淆关系混淆关系是指选项表述的语意或语句关系与原文不符,较常见的有因果关系不当、混淆肯定与否定、条件关系不当:①因果关系不当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强加因果,二是因果颠倒。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颠倒。②混淆肯定与否定,是指选项将原文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③条件关系是句子的一种特殊关系,有充分、必要、充要三种条件关系。选项不符合原文表意的特定关系,就是错误的。(8)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是指选项中概念的内涵、外延不等同于原文中概念的内涵、外延。二、运用比对,化繁为简第一重比对比对词语因为命题者在命题时采用删词、添词、改词的方法来设置错误选项,所以我们抓住选项和原文中的这些词语的比对,就能迅速地排除部分错误项。比对词语比对关注点思考趋向范围词程度词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表范围、程度的关键词,如:所有、全部、都、全、一些、极少、部分、相关、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等。以偏概全时间词结果词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如:了、已经、将要、完成、结果等。混淆时态指代词关联词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代词,如:之、其、此、这、那等;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连词,如:或、和、及、除等。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是非词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如:没有、无、无非、拒绝等。混淆是非第二重比对比对关系比对关系就是比对选项与原文相对应的语句时注意信息间的关系,既要注意选项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原文在表述相关意义时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看选项中的句间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关系类型比对关注点思考趋向因果关系注意选项句中的“因”与“果”的位置;注意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是因为等。因果颠倒强加因果变换原因假设关系注意假设的前提及在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假设、如果、若等。不合逻辑无中生有条件关系注意原文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注意关键词:只要……就……,只有……才……,等等。递进关系注意前后句所在的位置及所表述的内容,注意关键词:不但(不仅)……而且(并且)……,等等。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注意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的关键词:不是……而是……,虽然……但是……,等等。第三重比对比对依据和结论比对依据和结论,看选项内容是否符合文本表达的内容、看选项中的推断是否成立。论述类文本是议论文,有说理的依据和结论,命题者会在分析文意或内容推断方面设题。比对关注点思考趋向比对选项和原文中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的位置张冠李戴因果颠倒比对选项中的结果或结论是否有依据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因果颠倒[即学即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辨识命题陷阱1.[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题A项]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原文】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答题思路】原文说的是“一些非政府组织”,选项遗漏了限定词“一些”,且选项“非政府组织……提出了气候正义”说法也不准确,原文“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只是说“气候正义”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并未明确表明“气候正义”就是由一些非政府组织提出来的。因而该选项犯了以偏概全和曲解文意的错误。2.[2019·浙江卷第7题C项]苗绣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鸟、鱼、花、果子、龙、大象、狮子等,在表现刺绣对象时,苗绣呈现造型上的呆萌特点。【原文】苗绣图案多是鸟、鱼、花、果子。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出现庞大、凶猛的动物,如龙、大象、狮子等。龙在苗绣中有虫龙、水龙、牛龙等形态。……神秘的气息,独特的想象,呆萌的造型,饱满的情感,让我们惊叹相见恨晚。【答题思路】选项中“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龙、大象、狮子等”表述有误,根据原文可知,“龙、大象、狮子”是“盛装的大型图案”。因而该选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3.[2018·全国新课标卷Ⅲ第1题D项]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原文】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答题思路】选项说“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但原文相关表述为“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因而该选项“根本原因”的说法犯了夸大其词的错误。4.[2020·山东卷第1题C项]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原文】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答题思路】选项中“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的表述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因而该选项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5.[2019·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题B项]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原文】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答题思路】文中只是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只是客观陈述,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因而该选项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6.[2020·浙江卷第8题D项]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而转向对图像阅读的狂欢,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原文】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显然更具诱惑力。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答题思路】选项中“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的说法绝对化,原文是说“我们似乎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选项省略了表推测的限定词“似乎”,将推测表述为事实。因而该选项犯了混淆时态的错误。7.[2019·全国新课标卷Ⅱ第2题D项]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原文】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答题思路】“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有“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而不是选项所说的“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因而该选项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8.[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第2题D项]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原文】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答题思路】原文的观点是“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康熙王朝》属于文艺作品,虽然原文列举了《康熙王朝》中一个与史实不符的事例,但不能否认“能从中发掘史料”的观点。选项中“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直接将原文肯定的意思说成否定的,混淆了肯定与否定。因而该选项犯了混淆关系的错误。9.[2014·安徽卷第3题D项]如果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就能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误区,就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原文】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答题思路】根据原文中“方可”一词可知,“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的必要条件,而选项将“方可”改为“就能”,前者成了后者的充分条件,选项的条件关系不当。因而该选项犯了混淆关系的错误。10.[2019·全国新课标卷Ⅲ第1题C项]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原文】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答题思路】原文说的是对传统艺术进行西式改编,将会失去的是“本真的艺术特性”。选项说“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应当避免西式改编”有误,且“艺术特性”和“原有风格”内涵不同。因而选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二、比对训练11.[2019·天津卷第5题D项]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原文】注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答题思路】选项“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的说法,在原文中的相关表述是“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选项忽略了“有效”一词,且并非“必须拥有”,而是有了“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可以让人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结论:选项表述绝对,犯了夸大其词的错误。12.[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题B项]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原文】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答题思路】根据原文可知,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是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而气候系统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不能说“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结论:选项的推断条件不充分,说法过于绝对。13.[2015·湖北卷第8题B项]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原文】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比对】选项中“从来就没有”的观点过于绝对,原文中的观点是“渐渐退居次要地位”,“次要地位”不等同于“从来就没有”。结论:选项中的说法与原文不符。分析论证[知识清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一篇论述类文本的灵魂、统帅。论点应该正确、鲜明,在形式上往往是一个完整的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规范的论述类文本,一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但为了使论述更为深刻,更有条理,更加全面,还要恰当地将中心论点分解成两至三个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论点在文中出现的位置较为灵活。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有的直接出现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还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大多数情况下,中心论点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分论点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当开头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二、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数据、确切的史实等。理论论据,可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警句、谚语、原理、定律,也可以是人们公认的道理等。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三、论证论证就是运用论据来严密地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一)论证角度最近两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和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高考卷作文要求中,大都有“自选角度”或“选好角度”“选取角度”一条。“角度”的问题,与“读”“写”同等关联。此处侧重于“读”。关于“角度”,就论述文而言,一般认为有三个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但很多时,话语权持有者并不选这一说;而是认为,不分文体,任意一个话题,都可“多角度”论述;任意一个文本,也可“不同角度”“多角度”解读。这里的“多角度”不如前一说那么清晰,似乎是“针对性”“层面”“切入点”等的集合。从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看,论述文可分为“立”与“破”两大类。“立”就是立论,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运用充分有力的证据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破”就是驳论,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证明对方的论点荒谬(或反动),来确立自己的观点正确。也有人认为这是论述文的“角度”。(二)论证结构论证结构是指论述文的行文思路和语言材料的组织形式,一般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遵循“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三段论”模式。一般来说,引论就是开头,必须明确论题或提出论点;本论就是主体,应选用论证材料并分层次论证观点;结论就是结尾部分,归纳总结全文,重申观点。其中本论部分常见的论证结构模式主要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四种:类别阐释总分式论证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总分式结构先总说后分说,总说提出中心论点,分说横向分解论点,论证中心。总分式一般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形式,分说的各项一般会是并列的。并列式在论述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分解出几个分论点,共同来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各个分论点平行列举,各个阐述。并列结构的语言标志有“首先”“其次”“再次”,或“一方面”“另一方面”,或“其一”“其二”等。递进式文本在论述中心论点时,并不只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后文的论证是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递进式结构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对照式在论证过程中,将一正一反的两种看法或论据加以对照比较,或明辨是非,或突出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对照式,可以是正反观点的对比,也可以是正反论据材料的对比。论述类文本全文采用正反对照式论证结构的不多见,一般是相邻两段之间或主体段落内部的正反对照。(三)论证方法论述类文本常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别阐释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文本中的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趣味性。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度。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可以辨明是非利弊,达到否定错误论点、阐明正确论点的目的,让人印象深刻。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比喻论证往往能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地论证文本的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被理解和接受。因果论证通过分析事理,揭示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类比论证通过将已知事物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与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假设论证假设材料中能达到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假设论证的一般方法是:叙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推论,叙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推论。[典题导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2020·全国新课标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这种主张是进步的。《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