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胃脘痛脐灸操作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团体标准《胃脘痛脐灸操作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团体标准《胃脘痛脐灸操作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团体标准《胃脘痛脐灸操作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团体标准《胃脘痛脐灸操作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团体标准《胃院痛脐灸操作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项目来源

根据广西标准化协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八十二批团体标准

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协(2023)271号)精神,由广西护

理学会提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柳州市中医医院、

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河池市中医医院等

单位共同起草的团体标准《胃院痛脐灸操作技术规范》(项目编号

2023-8204),已获批立项。

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

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

工作摆在了突出位置。

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

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要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

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加快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

新,开展防治重大、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研

究,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2023年2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

知》(国办发(2023)3号)强调要创建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

展工程,着力彰显优势、夯实基层、补齐短板,健全中医药服务

体系,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优

势,提供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同年4月,自治区召开全区中医药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领会党的

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中医药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准确把握新

时代中医药工作的新定位新格局,准确把握中医药现代化实现中

医药振兴发展的必然选择,准确把握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对

中医药提出的新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优先,着力解决中医

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人民享受到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

药服务。

胃脱痛是指以胃脱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也是一个主

要症状,常伴有上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嘈杂、反酸、暧气

等症状,常见于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功

能性消化不良等。胃脱痛论述始见于《黄帝内经》,以“当心而痛”

“心痛”等病名;《兰室秘藏》中将胃脱痛与心痛相鉴别;《丹溪

心法》明确胃脱痛是以中焦脾胃病变为主。外邪犯胃、饮食伤胃、

情志失调和劳逸所伤,或因药物损伤,或素体脾虚是胃脱痛的主

要病因。“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是胃脱痛的基本病机。胃脱

痛重者可见便血、呕血,甚则血脱;胃脱痛病久者入络致瘀血,

结于胃脱,可形成瘤积。由此可见,胃脱痛不予正确干预可严重影

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

中医根据基础理论对胃脱痛进行辨证论治,因证立法、以法

系方、按方遣药。大量临床治疗及试验研究都表明中医药对胃院

痛具有独特的疗效。《理清骈文》中提出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因此,探讨中医护理适宜

技术“外用内应”的原理,阐明中医非药物疗法调动人体健康潜

能获效的生物学机制非常必要。

脐灸疗法是在民族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小麦面粉做成的面

碗作为灸具置于脐周,燃烧艾炷,以达到治疗疾病及改善症状的

一种特色疗法,可改善风、寒、湿、瘀证引起的各类病症。脐灸

疗法是在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辨证取药粉填于肚脐里(神阙

穴),燃烧三壮艾炷,利用脐部表皮角质较薄、屏障功能弱、渗透

性强、脐下区血管神经丰富,敏感度高、吸收快等特点,充分发

挥药力、热力、穴位、经络的四重作用,以调理脏腑气机、疏通

经脉,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此法具有

“简、便、廉、验”的特点,又可依据辨证理论对患者进行诊断

和精准干预,提高临床疗效。目前广西进行脐灸治疗胃脱痛技术

的医院有40余家,近3年广西患胃脱痛的30万例,脐灸治疗胃脱痛

2万余例,预计今后仍有10万例患者的脐灸需求量。

脐灸治疗胃脱痛技术是坚持守正创新,继承不泥古,创新不

离宗,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果和方法

的一类技术。通过制定团体标准《脐灸治疗胃脱痛技术规范》,既

有利于巩固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又有利于提高该疗法在全国

的普适性、推广性,更有助于推进精准医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促进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

三、项目编制过程

(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

团体标准《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规范》项目任务下达后,广

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制定了起草

编写方案与进度安排,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

标准研制工作。具体标准编制工作由柳州市中医医院、桂林市中

西医结合医院、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河池市中医医院等起草单位

共同承担,编制组工作分配如下:

编制组下设三个组,分别是资料收集组、草案编写组、标准

实施组。

资料收集组负责国内有关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文献资料的查

询、收集和整理工作,查阅前人对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研究情况

和目前科学界对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的研究进展。

草案编写组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

送审稿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包括后期召开征求意见会、网上

征求意见,以及标准的不断修改和完善。

标准实施组负责《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规范》标准发布后,

组织相关医疗机构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会,对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让相关人员了解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医疗机构胃脱痛脐灸操作技

术进行规范化管理,为切实保障管理有效,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

行总结分析,不断对标准提出修正意见。

(-)收集整理文献资料

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有关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的文献

资料。主要有:

《GB/T21709.1—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

灸》

《GB/T30233—2013腌穴主治》

《GB/T40976—2021灸用艾绒》

《DB45/T2710—2023中医胃脱痛(慢性胃炎)诊疗规范》

《中医护理学基础》

《脐灸》

《腹部八卦推拿法联合脐灸在脑卒中便秘患者中的应用研

究》

《引气归元穴穴位按摩联合脐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的影响》

《杨继国教授运用针刺联合脐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经验》

《隔姜脐灸联合凯格尔训练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患者的临床效果》

《温腹通督手法治疗中老年脾胃虚寒型胃脱痛的临床疗效观

察》

《中药膏摩技术在脾胃虚寒型腹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温腹通督手法治疗中老年脾胃虚寒型胃脱痛的临床疗效观

察》

《中药膏摩技术在脾胃虚寒型腹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穴位埋线联合健脾祛湿中药对肥胖并发高脂血症脂质代谢

及内脏脂肪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脱痛的选穴规律分析》

《梁门穴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运用》

《恒温雷火灸配合姜汁对脾胃虚寒型胃脱痛患者疗效及体表

温度的影响》

《理中汤加味配合腹针治疗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

效果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胃肠激素的影响》

(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

标准编制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召开了标准

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

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为脐灸治疗

胃脱痛涉及的术语和定义以及脐灸治疗胃脱痛的术语和定义、辩

记、施术前准备、施术方法、施术疗程、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处

理及禁忌。

(四)调研、形成草案、征求意见稿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前期开展胃脱痛脐灸疗法研究

获得了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立项,针

对该疗法开展了近3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为团体标准的制定,

奠定了基础。脐灸疗法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等明

显优势。2020年至今,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已将该疗法

陆续应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由于外邪、

饮食、情志和劳逸所伤,或因药物损伤引起的各类消化系统疾病

患者1000余例,减轻患者不适,降低刺激,有效缓解症状,且无

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获得患者肯定和好评。此外,研究团

队采用脐灸技术对98名脾胃虚寒型胃脱痛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

示,脐灸能改善患者腹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中医护理

的满意度。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通过召开培训班,培训

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安徽、贵州、新疆等32个省市、自治

区的300多家医院共400余名学员。

2023年11月-12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清逻辑

脉络,整合已有参考资料中有关胃院痛脐灸操作技术的内容,并

结合目前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的实际要求,按照简化、统一等原

则编制完成团体标准《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规范》(草案)。

2024年1月-2月,标准起草工作组深入柳州市中医医院、桂

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河池市中医医院进行

实地调研,掌握了各医疗机构在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上的具体要

求。通过实际征求意见,收集反馈大量建议和意见,标准编制工

作组多次召开会议,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反复修改和研究讨论。最

终形成了团体标准《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及

其编制说明。

四、标准制定原则

1.实用性原则

本标准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胃脱痛脐灸操作

技术的当前现状,在相关政策文件规定以及现有国家、行业标准

关于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多家医疗机构多年

来进行的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要求总结而成。符合当前广西胃脱

痛脐灸操作技术发展的方向与市场需求,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有利于切实保障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并推动广西

中医治疗技术高质量发展,因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协调性原则

本标准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与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相关法律法

规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

3.规范性原则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

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的

内容,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

4.前瞻性原则

本标准在兼顾当前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现实情况的同时,还

考虑到了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在标准中

体现了个别特色性、前瞻性和先进性条款,作为对胃院痛脐灸操

作技术发展的指导。

五、标准主要内容及依据来源

团体标准《胃脱痛脐灸操作技术规范》主要章节内容包括:

术语和定义、辩证、施术前准备、施术方法、施术疗程、注意事

项、不良反应处理及禁忌。标准主要内容及依据来源说明具体如

下:

(一)术语和定义

根据《DB45/T2710—2023中医胃脱痛(慢性胃炎)诊疗规

范》,“胃脱痛”定义为:以胃脱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脐灸”的定义参考了《GB/T40976—2021灸用艾绒》,明

确为:将药物做成适当剂型(如散、丸、膏等)敷于脐部,且在脐

部给予艾灸,通过施药或刺激于神阙穴,起到祛邪治病之功效的

一种中医外治法。

(二)辩证

根据《DB45/T2710—2023中医胃脱痛(慢性胃炎)诊疗规

范》中对胃腕痛的证候,分寒热错杂证、湿郁脾胃证、肝胃气滞

记、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

0O45/TZ710-2023

42证候

4.11♦然簿余证

IB冷却■・食入*篇.【】『n背iftn决.MM.■杂.力心切吐.1・

便・・舌腐淡或■・苫苔门”或黄,.•诔细清・

422

胃**如Jft耳痛,州区食人最■・占场袋H・大便帖BM牌便不•*・g苻自厚或白ttttM

滑.

423肝胃气;・运

胃**/或痛H.四**演.每因脩士不♦而发仲■■・•,气■体.”气、矢气

0舒.AAtt.若育白.

4.14肝胃修第修

HKr)«.♦为®通■杂泛AL及弋震索・««»£.uftlX.MMtt.青Hil・苦传・脓

线措数.

42.5■!!虐不让

NRIM.春・•卷・中冷••Wt«M-贵塞破净、传卷•“汪谪木.靖少便活.古履演4体

黑或苫边有肉般・舌苔薄白.Htxei无力喊抬0.

4.2.6m不足口

胃航阳•・H中♦杂》饥而不欲食.I”湾不也优.常险.五C般龄.大使+绐・舌fl少加9青,

0t无苻.”«敏.

来源:《DB45/T2710-2023中医胃院痛(慢性胃炎)诊疗规范》

但《伤寒论》第115条言:“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

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金匮要略•黄疟病脉证》言:“病

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J湿

热内郁,当清解,反火劫迫汗,火与热搏而燥化加重病情。因此,实

热证慎用灸法,以防邪因火盛,耗气伤津,热伤津液则烦躁口渴、

脉数舌红、咽喉干燥等。此外,《伤寒论》第H6条言:“微数之

肮,慎不可灸。因火为牙B,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

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曰:

“痉病有灸疮,难治。因此,阴血亏虚、津液不足者慎用艾灸,以

防温热灼伤阴津,阴损及阳。

综上,寒热错杂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胃脱痛慎用脐

灸治疗!因而根据《DB45/T2710—2023中医胃脱痛(慢性胃炎)

诊疗规范》对辩证要求进行了确定,包括湿郁脾胃证、肝胃气滞

记以及脾胃虚寒证。

(三)施术前准备

通过总结标准编制组近3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明确了

用物准备、环境要求、患者准备等施术前准备要求。其中,由于

肚脐位于人体能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线上,直径约为1.0cm〜

2.0cmo因此根据肚脐及脐灸所用艾炷大小,明确全麦面粉和面后,

制成底部直径7cm〜10cm,高6cm〜8cm的圆柱形底座,底座中

间留直径2cm〜3cm圆孔,见图1,即为全麦面底座。

图1全麦面底座

通过查阅《腹部八圭、推拿法联合脐灸在脑卒中便秘患者中的

应用研究》《引气归元穴穴位按摩联合脐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

肠炎疗效的影响》《杨继国教授运用针刺联合脐灸治疗功能性胃肠

病经验》《隔姜脐灸联合凯格尔训练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压力性尿失

禁患者的临床效果》等相关文献,并结合柳州市中医医院、桂林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河池市中医医院进行脐

灸操作时实际使用的艾炷大小,经讨论,明确艾炷制作要求为:

手工或使用器具将艾绒制成底部直径3cm〜5cm,高4cm~6cm

圆锥形艾炷,见图2。

图2艾炷

(四)施术方法

4.1腹部按摩

顺时针的腹部按摩能够激发胃阳明经及大肠经的元气,可使

机体血气通畅,调动体内正气,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通过查阅《温腹通督手法治疗中老年脾胃虚

寒型胃院痛的临床疗效观察》《中药膏摩技术在脾胃虚寒型腹胀患

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等相关文献,发现操作者采用摩法、指揉

法在胃脱部及重点穴位进行治疗,时间约lOmino标准编制组基

于前期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只采用掌揉法按摩患者腹部,效果

更佳,因而明确腹部按摩要求为:充分暴露患者肚脐,施术者采

用掌揉法在患者腹部沿顺时针进行环形揉动,持续、均匀、柔和

而有节律地按摩。通过调研柳州市中医医院、桂林市中西医结合

医院、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河池市中医医院操作实际,发现脐灸

前腹部按摩时间均3min〜5min为宜,因而明确腹部按摩时间为3

min〜5min。

腹部按摩

4.2穴位选择及定位

根据《GB/T30233—2013腌穴主治》,并参考了《穴位埋线

联合健脾祛湿中药对肥胪并发高脂血症脂质代谢及内脏脂肪的影

响》《针灸治疗胃脱痛的选穴规律分析》《梁门穴的基础研究及临

床运用》《恒温雷火灸配合姜汁对脾胃虚寒型胃脱痛患者疗效及体

表温度的影响》《理中汤加味配合腹针治疗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

疡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胃肠激素的影响》等相关文

献,明确了遵医嘱辨证取穴(见表1),穴位的定位应符合GB/T

12346的规定的要求。

表1适用证型及穴位选择

证型选择穴位

湿郁脾胃证中皖、双侧天枢、关元、气海、中极、神阙

肝胃气滞证中脱、双侧天枢、梁门、神阙

脾胃虚寒证中皖、下院、关元、气海、神阙

中脱:为八会穴之腑会,胃经之募穴,具有健脾利湿、和胃

理气之功,使升降相宜、湿浊得化。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调

理胃肠、理气通便。关元:是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

能固本培元。气海:为人之元气所生也,可益气助阳。中极:可

通调冲任,祛除凶

肝经别上行入脐,脾经筋结于脐。脐又在任脉上,可通调六阴脉。

可达到疏肝、健脾、和胃、调理冲任的作用,从而使全身气机畅

通,肝气得舒,脾气得升,胃气得降,气血畅达,则胃脱痛自愈。

综上,明确湿郁脾胃证选穴:中皖、双侧天枢、关元、气海、

中极、神阙。

肝经与胃经联系密切。肝主冲任之血,而冲脉“隶属于阳

明”,肝胃可相通。《十四经发挥》载“肝之为脏……并胃着脊之

第九椎。”《宝命全形论》认为脾土胃土的功能正常依赖于肝木

的疏理。《至真要大论》说厥阴木气过于强大,可导致本病发生。

《六元正纪大论》述“木郁……胃脱当心而痛”。肝胃毗邻,生

理病理相互影响。古云“厥阴不治,取之阳明”“醒胃必先制

肝”,胃病可寻肝。任脉巡行经过腹部,历络三焦,可调节三焦

气机,与中焦脾胃相联系,且任脉为阴脉之海,总督六阴脉,联

络肝脾。

中脱:足阳明胃经之募穴,腑之所会,位于人体脏腑正中央,

是调节上中下三焦气机之枢纽,善于调节腑之气机,可健运中州、

和胃降逆,是主治胃肠疾患的重要胸穴。按揉该穴可疏调三焦气

机,使气机顺畅,气血调和则百病皆愈。

神阙:位于肚脐中央,结构特殊,定位最明确,是任脉脸穴,

为生命之根蒂,与十二经脉相联,内通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

刺激神阙穴对全身可起调节作用。脐是胎儿与母体生命能量连接

的桥梁,通过脐输送养分给胎儿五脏六腑,因此脐天然与五脏六

腑关系密切。《医学源始》认为脐和命门是人体生成最早的部分,

是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生成的基础。《难经》也强调了脐的地位。

《灵枢》记载胃经下挟脐,肝经别上行入脐,胆经筋结于脐。脐

又在任脉上,可通调六阴脉。可达到疏肝、健脾、和胃、调理冲

任的作用,从而使全身气机畅通,肝气得舒,脾气得升,胃气得

降,气血畅达,则胃脱痛自愈。

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调理胃肠、通调气机。

梁门:位于脐上4寸,中魔穴(任脉)旁开2寸处。具有和

胃理气,健脾调中的功效。《针灸逢源》曰:“治胸胁积气大肠滑

泄”“灸诸痞块J《针灸大成》曰:“主胁下积气,食饮不思,大肠

滑泄,完谷不化J《针灸甲乙经》曰:“腹中积气结痛,梁门主之J

《针灸资生经》曰:“梁门,主胸下积气J

综上,明确肝胃气滞证选穴:中皖、双侧天枢、梁门、神阙。

中皖:在任脉上,且同足阳明胃经之募穴可治心下胀满、寒

癖结气之症。下院:同中魔穴,均属任脉,内联胃脱,两穴合用

补脾胃,理中焦,调升降。关元:为小肠募穴,肠腑之气结聚于

此。气海:乃元气汇聚之所,有补气温阳之效。关元穴固本培肾,

气海穴益气助阳,中脱穴、下脱穴、关元穴、气海穴四穴合用,

引气归元,补脾益肾,养血益气。神阙:先天之命缔,真气之所

系,有和胃理肠之功;气海、关元、神阙三穴合用可温通元阳、

调理下焦气机。

综上,明确脾胃虚寒证选穴:中脱、下皖、关元、气海、神

阙。

4.3点穴

手指点穴的手法处于推拿手法与针法之间,该手法用手指来

代替针,用针刺将其锐气去除,然后将针刺的功力留住,其疗效会

优于普通的按摩手法。因而明确了指揉点按穴位的要求。此外,

教材《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定义指柔法为穴位按摩法中的一种,

明确了用手指螺纹面着力吸附与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作轻柔缓

和的旋转运动,操作过程要持续、均匀柔和而有节律,频率每分

钟120〜160次。根据《中医护理学基础》并参考《温腹通督手法

治疗中老年脾胃虚寒型胃皖痛的临床疗效观察》《中药膏摩技术在

脾胃虚寒型腹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等相关文献,结合标准

编制组实际经验,明确指揉点按穴位的频率为120次/min〜160

次/min,0.5min/穴〜1min/穴,时间为3min〜7min。

4.4施灸

根据标准编制组前期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明确了全麦面底

座置于患者脐部,圆孔正对肚脐;铺防火布于患者腹部,用防火

圈将全麦面底座固定等具体施灸要求。

施灸

(五)施术疗程

根据标准编制组前期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明确了1次/d,3

d为一疗程,视病情调整的要求。

(六)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处理、禁忌

脐灸与艾灸相似,通过参考《GB/T21709.1—2008针灸技

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灸》并结合操作实际,明确了施术中防

止艾灰脱落或艾炷倾倒等注意事项要求。明确了若出现红疹、瘙

痒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报告医生,配合处理等不良反应处

理要求。明确了患者脐荀或脐周处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