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2分)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作汽车燃料 B.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风力发电 D.液氮作制冷剂2.(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处理废弃药品C.吸取液体D.加入粉末A.A B.B C.C D.D3.(2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2个氢分子:2H B.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2价 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 D.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24g4.(2分)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用于填充食品包装防腐,是因为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B.氧气能支持燃烧,液氧可以做火箭中的燃料 C.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D.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5.(2分)化学科学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利于化学资源的再利用 B.绿色出行有利于减少城市汽车尾气的排放 C.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才能排放 D.化学实验的废液因量少而可以直接排放6.(2分)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均产生无色气体且正极气体体积为负极的两倍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并发出白光7.(2分)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结果或现象的分析较合理的是()A.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收集前集气瓶中可能没有装满水 B.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的量偏多——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C.过滤时速度缓慢——未使用玻璃棒搅拌漏斗里的液体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炸裂——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8.(2分)下列有关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光放热的变化都是氧化反应 B.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D.缓慢氧化因不放热而不易察觉9.(2分)宏微结合是化学分析的重要视角。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发生分解 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壶中的水烧开后顶起壶盖——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分子种类相同10.(2分)罗红霉素(C41H76N2O15)是某药品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罗红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罗红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36 C.罗红霉素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5 D.罗红霉素由41个碳原子、76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5个氧原子构成11.(2分)如图中的Ⅰ、Ⅱ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①、②、③、④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C.由钙和氟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F2 D.①和②所代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12.(2分)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D.O2和O3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13.(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区分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B除去红墨水中的色素将红墨水过滤C防止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炸裂在集气瓶底铺少量细沙D比较酒精灯各火焰层的温度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并约1s后取出A.A B.B C.C D.D14.(2分)河水净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Ⅰ”需要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过滤速度 B.“操作Ⅱ”目的是为了除去色素、异味等可溶于水的杂质 C.“操作Ⅲ”目的是杀菌、消毒,该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硬度较高的自来水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其硬度15.(2分)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家用清洁、消毒用品,混合时会发生如图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有两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C.有毒气体是氯气(Cl2) D.84消毒液、洁厕灵能混合使用16.(2分)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对相关化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如图实验中燃着的木条在乙中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的O2含量比空气中低 B.如图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可用木炭代替红磷 C.如图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红磷需过量 D.如图实验可实现硬水的软化17.(2分)如图中所示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戊为纯净物,丙、丁为混合物,实验室可利用途径①、②、③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途径①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的催化剂(图中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写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丙物质的名称为氯酸钾 B.途径③反应前后只有氧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C.途径⑤提供M的方式称为呼吸作用 D.途径①②③④均为分解反应18.(2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在燃烧匙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硫,加热至燃烧后伸入一瓶氧气中4.8g镁在8.0g氧气中充分燃烧通电分解水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A B.B C.C D.D19.(2分)某课外小组探究微粒的运动,对教材实验(如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观察试管M、N内棉花上酚酞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烧杯乙中液体变红可以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图2中试管M若浸入冰水中,试管N中的酚酞溶液不会变红 C.图2中试管M和试管N内的酚酞溶液先后变红 D.图2与图1实验相比较,其优点有节约药品、减少空气污染20.(2分)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及t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物质的构成微粒M反应前的质量/g683201t时刻的质量/gm8x反应后的质量/g00y37A.x:y=3:4 B.物质M中一定不含氧元素 C.m=17 D.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二、填空题(共54分)21.(6分)下列为实验室或生活中的常见物质:①氧气;②水银;③二氧化硫;⑤高锰酸钾;⑥水蒸气(填序号):(1)属于混合物的是;(2)属于氧化物的是;(3)属于单质的是;(4)含有氧分子的是;(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6)含氧元素的纯净物有。22.(10分)工业上用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生产乙炔(C2H2),电石可由焦炭(C)和生石灰(CaO),化学方程式为:3C+CaOCaC2+CO↑。请回答:(1)钙离子的符号为,氧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产物CaC2、CO中碳元素化合价依次为、。(3)工业上生石灰可由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高温分解制得,同时得到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4)CaC2由离子构成,其阴离子符号为。(5)在化学反应中,碳原子不容易形成离子,试从原子结构角度加以解释。23.(10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空间站内主要采用如图1所示循环系统。回答下列问题:(1)“空间站内空气”中含量最多且不会被宇航员消耗的气体是(填化学式),其中含有70%的该物质、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等。A.“空间站内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B.燃着的蜡烛在“空间站内空气”中会熄灭C.“空间站内空气”若只含有氧气会更有益于人体的健康(2)过程Ⅱ中宇航员代谢产生的水可通过净化、低压(10kPa左右)蒸馏和冷凝回收。①净化过程采用RO膜反渗透法,只有水分子和部分离子能够通过,该原理与净水操作中的(填操作名称)原理相似,在该操作中与RO膜作用类似的实验用品是。②在蒸馏时,减小压强可使水的沸点(填“升高”或“降低”)。③冷凝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填标号)。A.分子种类B.分子数目C.分子大小D.分子间隔(3)过程Ⅳ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中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物质(填化学式)在空间站可以循环利用。(4)如果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得的O2,可选用如图3所示装置中的(填字母)。24.(11分)如图1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及相关的改进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m的名称是。(2)在实验室选择A装置以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以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可选择装置B、C或D。①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向长颈漏斗内加水,一段时间后,则气密性良好。②相较于B装置,C装置的优点是(写一点)。③若选用D装置,药品加入完毕后,要使反应进行,该装置的优点是。(4)双氧水制氧气是一个明显的放热反应,为保证实验安全,某同学以铂丝替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若观察到安全管内液面上升,此时可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5)通过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选“a”或“b”)口通入。25.(8分)证据推理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请回答下列探究蜡烛燃烧的相关问题(已知: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1)实验1中伸入焰心的导气管引出白烟,在a处被点燃,说明焰心处产生的物质具有性。若a处没有观察到火焰,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2)实验2的现象为,据此推知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从而证明石蜡中一定含有元素(填元素符号)。(3)蜡烛中有一种主要成分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写出C22H46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6.(9分)物质组成的探究是化学实验探究的重要内容。下面实验分别从定性、定量角度探究水的组成,请回答相关问题。(1)为证明水不是由“水元素”组成的,1785年,拉瓦锡用水蒸气与红热铁管在高温下反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模拟实验装置如图1。①图1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图1实验时,A、B两处应先加热(填“A”或“B”)处,理由是。③图2所示实验是通过直接分解水探究水的组成,以上两个实验均能推理得出水的组成元素,推理所依据的原理均为。(2)用图3所示装置可以定量测定水的组成(已知:H2+CuOCu+H2O;装置D中干燥剂足量,其作用是充分吸收水蒸气)。C中固体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差为m1,D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①据此可计算出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用含m1、m2的式子表示)。②若实验中测得的H、O元素的质量比大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A.通入的氢气没有干燥B.加热前没有通入氢气排空气C.氧化铜没有反应完D.熄灭酒精灯后立即停止通入氢气③有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需要在c处连接一个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管,你认为(填“有”或“无”)必要。三、计算题(共6分)27.(6分)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2时,试管内固体的成分是。(2)计算混合物中原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准确到0.1g)。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风力发电、液氮作制冷剂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汽油作汽车燃料;故选项正确;B、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C、风力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D、液氮作制冷剂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B、处理废弃药品,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C、使用胶头滴管时,应捏紧胶头,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D、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故A错误;B、单质化合价为零,故B错误;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4,故C正确;D、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24。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4.【分析】A、根据氮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B、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对的性质和用途分析;D、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分析。【解答】解:A、因为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故A说法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可以用作燃料;C、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D、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常见的气体的性质以及用途。5.【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来分析。【解答】解:A、垃圾分类回收利于化学资源的再利用,不合题意;B、绿色出行有利于减少城市汽车尾气的排放,不合题意;C、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才能排放,故C做法合理;D、化学实验的废液中含有有害物质,否则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分析】A、根据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进行分析。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进行分析。C、根据电解水实验进行分析。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并发出白光进行分析。【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不能产生雾;C、电解水实验中,故C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电解水实验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7.【分析】A、根据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俯视读数,读数偏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瓶内留有气泡。B、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的量偏少。C、不能使用玻璃棒搅拌漏斗里的液体,过滤时速度缓慢,之间有气泡,故选项说法错误。D、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不会造成试管炸裂。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分析】A、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根据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如灯泡发光发热,属于物理变化。B、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B、花香四溢,向四周扩散,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壶中的水烧开后顶起壶盖,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罗红霉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罗红霉素中碳、氢、氮,则罗红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罗红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1×76+14×2+16×15=836。C、罗红霉素中氮,故选项说法错误。D、罗红霉素是由罗红霉素分子构成的、76个氢原子、15个氧原子构成。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分析】A、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进行分析;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含义进行分析;C、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进行分析;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进行分析。【解答】解:A、②③质子数相同,则①②③④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B、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则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C、在化合物中,氟元素化合价为﹣1价2,故说法正确;D、①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含义及原子质量示意图的含义,理解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即可。12.【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B、根据原子结构来分析;C、根据离子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构成来分析。【解答】解:A、分子,故A正确;B、原子中含有质子、电子三种粒子,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电子,故C错误;D、O2和O3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原子的构成、离子的概念以及分子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分析】A、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B、根据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温度越高,木条炭化的越快,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则是二氧化碳,则是氧气,则是空气,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可行。C、在集气瓶底铺少量细沙,故选项实验方案可行。D、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并约1s后取出,可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4.【分析】A、根据仪器的用途来分析;B、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C、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D、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操作Ⅰ”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操作,需要用到玻璃棒,故A说法错误;B、“操作Ⅱ”目的是为了除去色素,故B说法正确;C、“操作Ⅲ”目的是杀菌,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C说法正确;D、硬度较高的自来水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其硬度。故选:A。【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15.【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洁厕灵、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能发生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该反应中只有水一种氧化物。B、HCl、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5、0,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数目均不变、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1、2、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8、1、1、4、数目不变,其化学式为Cl2,故选项说法正确。D、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化合价的原则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分析】A、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剧烈,进行分析判断。B、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物为非气态。C、根据红磷点燃前后,天平保持平衡,说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中燃着的木条在乙中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的O2含量比空气中低,故选项说法正确。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红磷无需过量,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天平都保持平衡。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不能实现硬水的软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7.【分析】如图中所示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戊为纯净物,丙、丁为混合物,①~⑤五条途径都会产生气体单质M,实验室可利用途径①、②、③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自然界绿色植物可通过途径⑤来提供M,则M是氧气,途径④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丁是空气,途径⑤是光合作用,戊是二氧化碳;途径①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的催化剂,并且乙是纯净物,丙是混合物,则途径①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甲是高锰酸钾,途径②是氯酸钾制取氧气,乙是氯酸钾,途径③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丙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故选项说法错误。B、途径③是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则反应前后只有氧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C、M是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D、途径①②③均为分解反应,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8.【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进行分析;B、根据镁和氧气的反应的质量比进行分析;C、根据电解水的现象进行分析;D、根据红磷燃烧时装置中的压强变化进行分析。【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硫的质量应减少更快;B、由于:2Mg+O24MgO,其中参加反应的镁,则4.8g镁反应消耗2.2g氧气生成8g氧化镁;C、电解水时,而不是质量比;D、红磷燃烧放热,但随着氧气的消耗,且冷却后压强小于开始时的压强。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图像分析,理解反应的影响因素、反应的质量比、反应过程中的压强变化等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9.【分析】A、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B、根据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进行分析;C、根据M处的棉花直接接触浓氨水,N处是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氨水,都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D、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A、图1实验中从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分子在不断运动,使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变红,故A说法正确;B、试管M若浸入冰水中,分子运动速度慢,使其变红色;C、图2中浓氨水直接滴在M处,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使N处棉花后变红;D、图4与图1实验相比较,减少污染空气,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0.【分析】A、根据反应的质量比进行计算;B、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进行分析;C、根据反应的质量比进行计算;D、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和“M”的质量比为:,解得x:y=3:8;B、由微观图可知,“”为H2S,“”为O2,“”为H4O,且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S和O2反应生成M和H2O,由于生成了水的质量为37g﹣1g=36g,而反应物中氧元素质量也为32g,故判断正确;C、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和“”的质量比为,解得m=17;D、由于H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2+32=34,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32,则H2S和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故判断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及反应的质量变计算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54分)21.【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属于混合物;(2)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水蒸气都属于氧化物;(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氧气、铁粉都属于单质;(4)含有氧分子的是:氧气、清新的空气;(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水银、铁粉;(6)含氧元素的纯净物有:氧气、二氧化硫、水蒸气。【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2.【分析】(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根据氧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为8,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工业上生石灰可由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高温分解制得,同时得到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CaC2由离子构成,阴离子是碳离子,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碳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4个电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数字在前,带1个单位电荷时。钙离子的符号为Ca2+;氧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CaC7中钙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得:(+2)+2x=0;CO中氧元素显﹣2价。(3)工业上生石灰可由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高温分解制得,同时得到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6CaO+CO2↑。(4)CaC2由离子构成,阴离子是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5)碳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也不容易得到电子。故答案为:(1)Ca4+;;(2)﹣1;+2;(3)CaCO8CaO+CO2↑;(4)C﹣;(5)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失去电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3.【分析】(1)根据空气的成分、以及空气中各种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2)①根据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以及过滤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②根据在蒸馏时,减小压强可使水的沸点降低进行分析;③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3)根据微观图示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4)根据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得的O2,可选用真空装置收集进行分析。【解答】解:(1)空间站内的空气需与我们周围的空气组成相近,所以空间站内空气中含量最多且不会被宇航员消耗的气体是氮气N2,其中含有70%的该物质、20%以上的氧气,A.“空间站内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故正确;B.空间站内空气含有20%以上的氧气,所以燃着的蜡烛在“空间站内空气”中不会熄灭;C、“空间站内空气”若只含有氧气会不益于人体的健康;故选:A;(2)①净化过程采用RO膜反渗透法,只有水分子和部分离子能够通过,在该操作中与RO膜作用类似的实验用品是滤纸;②在蒸馏时,减小压强可使水的沸点降低;③冷凝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间隔,故选:D;(3)过程Ⅳ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化学方程式为:CO3+4H2CH6+2H2O,该反应中生成的丙,物质H7O在空间站可以循环利用;(4)如果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得的O2,可选用如图3所示装置中的D。故答案为:(1)N5;A;(2)①过滤;滤纸;②降低;③D;(3)2:1;H6O;(4)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4.【分析】(1)根据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2)根据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检查B装置气密性,C装置中的小试管起到液封的作用,用手挤压废弃软塑料管,使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接触,松手后,固、液分开,反应停止,进行分析。(4)根据向上移动铂丝,使铂丝离开液面进行分析。(5)根据氧气的密度比水小进行分析。【解答】解:(1)仪器m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在实验室选择A装置以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6MnO4+MnO2+O6↑。(3)①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若观察到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②相较于B装置,C装置中的小试管起到液封的作用。③若选用D装置,药品加入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