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店镇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文房四宝”之一的墨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绘画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炭黑。下列描述属于炭黑的化学性质的是()A.黑色固体 B.难溶于水 C.可燃性 D.熔点高2.(2分)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下列有关叙述不属于化学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的是()A.生产色泽鲜艳的服装 B.改良品种增加粮食产量 C.合成药物保障健康 D.生产水泥建设楼房3.(2分)下列仪器可加热且在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的是()A.集气瓶 B.蒸发皿 C.量筒 D.锥形瓶4.(2分)为了区别生抽和陈醋,有同学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生抽和陈醋”。这位同学的说法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解释与结论5.(2分)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铜 B.二氧化碳 C.氯化钠 D.氢气6.(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秸秆发酵后制沼气 B.厨余垃圾就地掩埋 C.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D.光伏发电代替燃煤发电7.(2分)下列关于Na(质子数为11)、Na+两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相同 B.核外电子数相同 C.电子层数相同 D.化学性质相同8.(2分)中国天眼FAST是目前世界唯一的天眼,它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材料。如图是硅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粒子带电荷 B.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 C.该粒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该粒子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9.(2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为了节省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闻气体气味时,用并拢的手指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该气体飘进鼻孔 D.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水扑灭10.(2分)下列事实用粒子的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氧气降温加压可以变成淡蓝色的液氧氧分子变小,液氧分子是淡蓝色的B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冰、水都由水分子构成C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D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A.A B.B C.C D.D11.(2分)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下列关于下图蜡烛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B.玻璃导管应插入蜡烛火焰的焰心处 C.该实验玻璃导管不宜过长 D.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12.(2分)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不同的分子一定会构成各不相同的物质 B.分子、原子、离子都不显电性 C.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D.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计23分)13.(4分)2023年7月20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需要“人造空气”供给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以及少量二氧化碳。(1)“人造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某同学对“人造空气”的分析如下:①氮气含量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②氮气没有任何作用,可不添加;④没有污染物。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3)食品包装袋中常填充氮气以防腐,主要原因是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4)空气中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气体是。14.(3分)根据图示,回答下列有关化学基本实验的问题。(1)上述仪器能作为热源的是(填字母,下同)。(2)取用粉末状食盐,应选用的仪器是。(3)仪器A的名称是。15.(4分)人类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追求光明的历程。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在上述照明方法中,照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2)蜡烛燃烧的过程并不简单,主要包含以下过程: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3)制造电灯的过程需要①设计灯的形状、②研制发光效率高的灯丝以及③研制透光性能好的玻璃,这些过程中与化学无关的是(填序号)。16.(4分)李华同学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样品和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如图的两个实验探究。(1)实验1中,甲瓶中小木条继续燃烧,乙瓶中燃着的小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含量低。(2)实验2可观察到的现象为,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含量高。(3)对着露置于空气中的干燥玻璃片呼气,发现玻璃片上出现了水雾,说明(填“空气”或“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更高。17.(4分)请将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填在横线上。(1)如图A所示给酒精灯添加酒精:。(2)如图B所示向试管中滴加液体:。(3)如图C所示量取40mL液体:。(4)如图D所示倾倒液体:。18.(4分)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①表示原子结构的是(填字母)。②表示阳离子的是(填字母)。③粒子B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表示一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①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发生的过程是。②由图可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是(填“原子”或“分子”)。三、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13分)19.(6分)图1是小强按教材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实验时容易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他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改进装置如图2:实验操作:在②、③试管内分别加入5mL酚酞溶液,在①、④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观察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烧杯B的作用是。(2)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填序号,下同)中的溶液变红,且试管中先变红。(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a.;b.。(4)图2实验与图1实验相比,优点是。(写一点即可)20.(7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有许多种。Ⅰ、甲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查阅资料】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白磷与红磷的燃烧现象与产物相同。【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5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6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1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将锥形瓶底部放入80℃热水中【现象分析】(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80℃热水中,白磷被引燃,白磷燃烧时的现象为。(2)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mL时停止流下。【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Ⅱ、乙实验小组用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50mL空气,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使空气反复流动经过炽热的铜丝表面,冷却至室温后读数。(4)写出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5)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6)实验结束时,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①加入铜丝量太多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装置漏气
2023-2024学年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店镇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解答】解: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酸碱性;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硬度、沸点、导热性、挥发性、延展性等。A、炭黑是黑色固体,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B、难溶于水,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C、物质的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C正确;D、熔点高,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分析】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根据化学的用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利用化学方法生产色泽鲜艳的服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改良品种属于生物为人类做出的贡献,该选项符合题意;C、利用化学知识可合成药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水泥的生产与化学有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3.【分析】根据仪器加热时是否要垫陶土网主要根据仪器的材质是否耐高温及受热面积的大小.受热面积小的,瓷质加热容器可以直接加热,受热面积大的玻璃容器加热必须垫陶土网进行分析。【解答】解:A、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错误;B、蒸发皿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C、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故错误;D、锥形瓶,受热不均匀,否则由于受热不均匀,故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必须熟练地记住可直接加热的仪器及其名称,不能直接加热的可以据此反推之;但是还要知道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可以通过垫石棉网来辅助之。4.【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为了区别生抽和陈醋,有同学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生抽和陈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D、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分析】根据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要减少资源的浪费、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秸秆发酵后制沼气,可以减少污染,故选项错误。B、厨余垃圾就地掩埋,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C、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保护生态环境。D、光伏发电代替燃煤发电,可以减少污染,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含义、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分析】根据Na+是由Na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的,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Na+是由Na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核内质子数不变,即核电荷数相同。B、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数形成的,故选项B说法错误。C、Na+是由Na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的,则电子层数不同。D、Na+是由Na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的,钠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钠离子和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分析】A、根据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进行分析;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进行分析;D、根据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可知该粒子为原子,故选项错误;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14表示原子的质子数,故选项错误;C、根据图示可知该粒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D、当原子电子层数不为1时,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9.【分析】A、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进行分析;C、根据闻气体气味时,招气入鼻进行分析;D、根据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盖灭进行分析。【解答】解:A、用完酒精灯后,不可用嘴去吹;B、实验室对用剩的药品处理方式是放入指定的容器,因为这样会污染瓶中的药品;C、闻气体气味时,用并拢的手指在瓶口轻轻扇动,故C正确;D、使用酒精灯时,由于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达不到隔离空气的目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0.【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氧气降温加压可以变成淡蓝色的液氧,氧分子的大小不变;B、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分子一种分子。故B正确;C、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说法C正确;D、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故说法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分析】A、根据蜡烛燃烧的火焰,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若导管太长,温度降低,蒸气会冷却,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题意,在燃着蜡烛火焰的焰心上插一根导管,在另一端导管口点燃产生“子火焰”,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B、玻璃导管应插入母火焰的焰心处,仍为石蜡蒸气。C、玻璃导管太长,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实验不会成功,玻璃导管不宜过长。D、在燃着蜡烛火焰的焰心上插一根导管,“子火焰”中被燃烧的是气态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了解母子火焰的原理、石蜡蒸气受热易燃的特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分析】A、物质的构成分析;B、根据微粒的电性分析;C、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D、根据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分析。【解答】解: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故A说法正确;B、分子和原子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C、原子不一定都是由质子,例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D、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故D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加强对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计23分)13.【分析】(1)根据“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以及少量二氧化碳进行分析。(2)根据“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以及少量二氧化碳,人体吸入氧气后,在体内进行缓慢氧化,放出能量供给体内各个器官的需要进行分析。(3)根据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4)根据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有颜色的光进行分析。【解答】解:(1)“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以及少量二氧化碳。(2)①“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8%的氮气,①正确;②由于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纯氧气不利于人体呼吸;③人体吸入氧气后,在体内进行缓慢氧化,如果长时间吸入纯氧,放出的热量过多,使体温升高,③不正确;④“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以及少量二氧化碳,④正确。(3)由于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食品包装袋中常填充氮气以防腐。(4)由于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有颜色的光,所以空气中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气体是稀有气体。故答案为:(1)混合物;(2)①④;(3)稳定;(4)稀有气体。【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用途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14.【分析】根据常见化学仪器的作用解答。【解答】解:(1)实验室加热常用酒精灯,酒精灯常作为热源;(2)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所以取用粉末状食盐。故填:E;(3)仪器A的名称是胶头滴管。故填:胶头滴管。故答案为:(1)F;(2)E;(3)胶头滴管。【点评】解答此题需要同学们了解常见的实验仪器的名称、作用以及用法,属于基础知识,便于做好。15.【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1)篝火照明,发生了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发生了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发生了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只是能量的转变,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电灯;(2)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无新物质生成;石蜡蒸气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再汽化成气态;(3)①设计灯的形状与化学无关;②研制发光效率高的灯丝以及③研制透光性能好的玻璃,与化学有关。【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6.【分析】(1)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剧烈,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实验1中,在人体呼出气体中熄灭。(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故实验2可观察到的现象为:丙中无明显现象。(3)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放置在空气中的干燥玻璃片无明显现象,发现玻璃片上出现了水雾。故答案为:(1)氧气;(2)丙中无明显现象,丁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呼出的气体。【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分析】(1)向燃着的酒精灯内加酒精,会引起火灾;(2)滴加液体时伸入试管,会污染胶头滴管;(3)俯视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偏大;(4)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未向着手心腐蚀标签,否则标签被腐蚀。【解答】解:(1)酒精具有可燃性,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酒精洒出;(2)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会污染胶头滴管;(3)用量筒量取40mL的液体,俯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液体体积小于40mL;(4)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标签应朝向手心处,残留的液体流下时会腐蚀标签。故答案为:(1)容易引起火灾;(2)污染试剂;(3)量取的液体体积小于40mL;(4)腐蚀标签。【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了解常用仪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取用液体的方法、量筒的读数方法是解答的关键。18.【分析】(1)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粒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6>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2)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发生的过程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由图可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是原子。【解答】解:(1)①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表示原子,表示原子;②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③粒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6>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2)①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发生的过程是:分子分裂成原子;②由图可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是原子。故答案为:(1)AB;D;得到。(2)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三、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13分)19.【分析】(1)根据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图1、图2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图2实验的优点,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图1中,浓氨水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洪堤加固工程施工合同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中小学生mixly创意编程 第11课 自动变速风扇-教学设计
- 个人与家政公司服务合同范本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 信息系统中的通信网络》教学设计
- 8《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股东投资合伙合同样本
- 标准房产买卖合同范本解析
- 战略合作合同样本Top10
- 11 我是一张纸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Module 2 Unit 2 It will show in Harbin(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下册
- 园林景观工程细节
- 2022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考试题库模考300题及答案下载(四川省专用)
- 《未成年人保护法》课件
- 原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临床路径
- 成品检验部在线抽检记录表
-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
- 司法拘留申请书3篇
- 202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 2第二章 保护煤柱的设计
- 标准化炸药库建设方案
- 新华书店物流中心的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