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三农村建设作业指导书TOC\o"1-2"\h\u21203第1章新农村建设概述 3110301.1新农村建设背景与意义 3193331.2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414082第2章农村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5299172.1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5179902.1.1供水设施 5197922.1.2供电设施 5127552.1.3交通设施 553912.1.4通信设施 5327652.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与标准 5277762.2.1供水设施 575522.2.2供电设施 5275412.2.3交通设施 6204892.2.4通信设施 683842.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策略与措施 6137842.3.1政策支持 673102.3.2社会参与 68642.3.3技术创新 659492.3.4管理与维护 630495第3章农村产业发展与布局 6265573.1农村产业现状分析 6320043.1.1产业结构现状 6327663.1.2产业发展水平 715533.1.3产业布局特点 71293.2农村产业发展方向与策略 7322973.2.1发展方向 7177843.2.2发展策略 7228203.3农村产业布局优化 787113.3.1产业布局原则 7147463.3.2产业布局措施 7251813.3.3产业布局保障 81806第4章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8132464.1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8139134.1.1生态环境概况 8188704.1.2生态环境问题 8241994.2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846194.2.1生态环境保护 8177974.2.2生态环境治理 854254.3农村生态建设措施与实施 8110884.3.1农业生产方式改革 9202874.3.2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939694.3.3生态修复工程 9280924.3.4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 9195724.3.5生态环境宣传教育 9198第5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9318275.1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9251705.1.1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9327185.1.2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9278085.1.3公共服务水平 9315625.2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内容与标准 984695.2.1体系建设内容 1017395.2.2体系建设标准 10281325.3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策略与措施 10180785.3.1政策支持 1021615.3.2体系建设策略 1042615.3.3体系建设措施 1014830第6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1142256.1农村基层组织现状分析 11216646.1.1组织结构 11297596.1.2人才队伍 11181576.1.3工作开展 11144526.2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内容与目标 11278006.2.1建设内容 1196516.2.2建设目标 11273256.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路径与措施 11142736.3.1完善组织结构 12298846.3.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2103456.3.3改进工作方法 1224246.3.4推进民主管理 1232313第7章农村文化建设与传承 12295907.1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1216187.1.1文化设施与资源配置 12278027.1.2文化活动与群众参与 12147167.1.3文化传承与保护 125387.2农村文化建设内容与方向 13202557.2.1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1354747.2.2丰富文化活动内容 1353357.2.3提升文化产品质量 13207837.3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 1360657.3.1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1337077.3.2创新农村文化发展模式 13215977.3.3加强农村文化教育 13103477.3.4拓展文化交流与合作 133537第8章农村扶贫与社会保障 132198.1农村贫困与社会保障现状分析 1397858.1.1贫困人口分布与特征 13169268.1.2社会保障现状 14297308.2农村扶贫政策与措施 1440768.2.1扶贫政策体系 1477468.2.2扶贫措施及成效 14103878.3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467398.3.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4166178.3.2健全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 1440488.3.3加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 1430866第9章农村人才培育与引进 1596259.1农村人才现状分析 15290679.1.1人才数量与结构 15147989.1.2人才素质与能力 15115619.1.3人才流动与流失 15157099.2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 1586789.2.1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15309939.2.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5227019.2.3强化人才引进政策 15287229.3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1655179.3.1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16299289.3.2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16284119.3.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16258659.3.4构建多元化人才支持体系 164093第10章农村建设项目的规划与管理 163122110.1农村建设项目规划原则与程序 16128310.1.1规划原则 161143210.1.2规划程序 161234510.2农村建设项目管理要点与措施 173052310.2.1管理要点 171063210.2.2管理措施 171826410.3农村建设项目监督与评估 171220910.3.1监督机制 172085510.3.2评估机制 17第1章新农村建设概述1.1新农村建设背景与意义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农村发展日益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新农村建设旨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农村发展滞后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新农村建设背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严重影响农民生活质量。(2)农村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转移和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对农村发展产生深刻影响。(3)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效率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4)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缓慢,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优化城乡布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3)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4)丰富农村文化事业,提升农民文明素质。1.2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原则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1)经济发展目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社会进步目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农民基本权益。(3)生态环境目标:加强生态保护,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4)文化繁荣目标: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新农村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保证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2)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协调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发展,实现全面进步。(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4)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发展机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5)绿色发展,保护环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第2章农村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2.1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章首先对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进行分析,为后续规划与建设提供依据。2.1.1供水设施目前我国农村供水设施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水源地保护不足,水质污染风险较高;供水设施老化,供水能力不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尚存在隐患。2.1.2供电设施农村供电设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电网覆盖不全面,部分农村地区尚未接入电网;供电设施老化,电压不稳,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及产业发展。2.1.3交通设施农村交通设施问题主要包括:道路硬化率低,通行条件差;农村客运班线不足,群众出行不便;农村物流体系不完善,影响农产品销售。2.1.4通信设施农村通信设施存在以下问题:网络覆盖率低,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实现宽带接入;通信信号不稳定,影响农村居民正常使用。2.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与标准针对农村基础设施现状,本章提出以下建设内容与标准。2.2.1供水设施(1)加强水源地保护,保证水质安全。(2)提高农村供水设施覆盖率,实现农村居民饮水安全。(3)提升供水设施建设标准,保证供水稳定性。2.2.2供电设施(1)完善农村电网建设,提高电网覆盖率。(2)更新老化供电设施,提高供电质量。(3)推广新能源供电设施,促进能源结构调整。2.2.3交通设施(1)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提高道路硬化率。(2)优化农村客运班线,方便群众出行。(3)完善农村物流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2.2.4通信设施(1)提高农村网络覆盖率,实现宽带接入。(2)加强通信基站建设,提高通信信号稳定性。(3)推广信息化应用,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2.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策略与措施为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本章提出以下策略与措施。2.3.1政策支持(1)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标。(2)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2.3.2社会参与(1)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2.3.3技术创新(1)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2)加强技术研发,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2.3.4管理与维护(1)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制度。(2)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保证长期稳定运行。第3章农村产业发展与布局3.1农村产业现状分析3.1.1产业结构现状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兼有部分工业和服务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渔业和林业为辅。农村工业以农产品加工和小型企业为主,服务业以农村旅游、商贸流通等领域为主。3.1.2产业发展水平农村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农村工业规模较小,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农村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3.1.3产业布局特点农村产业布局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地域特色不明显,各地产业发展雷同;二是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配套不完善;三是资源利用效率低,生态环境压力大。3.2农村产业发展方向与策略3.2.1发展方向(1)农业:发展绿色、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资源型工业,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3)服务业:发展农村旅游、现代商贸、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提升服务业水平。3.2.2发展策略(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2)发挥地域特色,打造优势产业;(3)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4)加强产业配套,提高产业集中度;(5)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3.3农村产业布局优化3.3.1产业布局原则(1)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优势;(2)产业集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4)协同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3.3.2产业布局措施(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能力;(2)引导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产业集群;(3)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4)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升级;(5)加强服务业布局,提升服务水平。3.3.3产业布局保障(1)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产业合理布局;(2)资金保障:加大投入,支持产业发展和布局优化;(3)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4)环境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第4章农村生态环境建设4.1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4.1.1生态环境概况农村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总体呈现以下特点:农业生产方式较为传统,化肥、农药使用过量;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薄弱,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生态资源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下降。4.1.2生态环境问题农村地区面临着水土流失、地力下降、水体污染、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2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4.2.1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建设,明确各级企业和个人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参与度。4.2.2生态环境治理针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包括: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处理能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4.3农村生态建设措施与实施4.3.1农业生产方式改革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4.3.2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处理效率。加强农村绿化、美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4.3.3生态修复工程针对性地开展水土保持、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和提升农村生态环境。4.3.4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4.3.5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第5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5.1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分析5.1.1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在总体上呈现不足状态,尤其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服务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5.1.2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导致公共服务效果不佳。5.1.3公共服务水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总体较低,尤其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公共服务还存在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5.2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内容与标准5.2.1体系建设内容(1)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幼儿园、小学、初中等教育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3)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4)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5)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5.2.2体系建设标准(1)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合理,满足农民基本需求。(2)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3)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健全,市场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4)公共服务水平较高,与城市差距逐步缩小。5.3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策略与措施5.3.1政策支持(1)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需求。(2)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5.3.2体系建设策略(1)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2)整合资源,优化农村公共服务布局。(3)创新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效率。5.3.3体系建设措施(1)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2)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高服务质量。(3)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提高服务便捷性。(4)强化监督评估,保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实效。第6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6.1农村基层组织现状分析6.1.1组织结构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主要包括村支部、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这些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结构不健全、职能不明确、工作力度不足等问题。6.1.2人才队伍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总体上呈现老龄化、素质偏低、性别失衡等问题。部分基层组织成员缺乏必要的政策理论水平、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需要。6.1.3工作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在开展工作中,面临着资源不足、手段单一、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同时部分基层组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把握不准,工作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6.2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内容与目标6.2.1建设内容(1)完善组织结构,明确职能分工,提高工作效能。(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组织成员的政策理论水平、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3)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手段,提升政策执行力。(4)推进民主管理,加强村务监督,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6.2.2建设目标(1)健全农村基层组织结构,形成权责明确、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2)培养一支具备较高素质、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3)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和政策执行力。(4)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6.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路径与措施6.3.1完善组织结构(1)规范设置村支部、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基层组织。(2)明确各组织的职能分工,保证工作协同高效。(3)加强对基层组织负责人的培训,提高其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6.3.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农村基层组织,优化队伍结构。(2)加强对基层组织成员的培训,提高其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3)落实待遇保障,激发基层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6.3.3改进工作方法(1)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2)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农村实际情况,保证政策落实到位。(3)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6.3.4推进民主管理(1)加强村务监督,规范村务公开,提高农村基层治理透明度。(2)推行民主决策,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保证决策科学民主。(3)加强对村民自治组织的指导,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第7章农村文化建设与传承7.1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7.1.1文化设施与资源配置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文化设施方面,虽然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与城市相比,数量和服务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资源配置方面,农村文化资源相对匮乏,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尤其是优质文化产品。7.1.2文化活动与群众参与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多样,但部分地区的文化活动仍以主导为主,农民群众自发参与度不高。农村文化人才短缺,导致文化活动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7.1.3文化传承与保护在农村地区,一些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虽然近年来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但农村文化传承仍面临诸多困难,如传承人才短缺、传统技艺逐渐消失等。7.2农村文化建设内容与方向7.2.1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提高文化服务能力。重点推进农家书屋、文化站、数字影院等项目建设,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7.2.2丰富文化活动内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注重培育特色文化品牌。鼓励农民群众自发组织举办文化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7.2.3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加强农村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科技、艺术相结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7.3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7.3.1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农村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培养农村文化传承人才,提高传承水平。7.3.2创新农村文化发展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摸索农村文化发展新路径。鼓励农村文化产业与旅游、教育、科技等领域融合发展,提升农村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7.3.3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加强农村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农村文化人才。7.3.4拓展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农村文化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加强与其他地区农村的文化交流,促进农村文化共同发展。第8章农村扶贫与社会保障8.1农村贫困与社会保障现状分析8.1.1贫困人口分布与特征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二是劳动力短缺,三是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四是因病、因残致贫现象较为严重。8.1.2社会保障现状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尽管近年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保障水平较低,二是覆盖面不足,三是制度碎片化,四是资金来源不稳定。8.2农村扶贫政策与措施8.2.1扶贫政策体系我国农村扶贫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扶贫和金融扶贫等。这些政策旨在从多个层面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8.2.2扶贫措施及成效(1)产业扶贫: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2)就业扶贫:开展技能培训,引导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3)教育扶贫: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投入,提高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水平。(4)健康扶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降低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5)社会保障扶贫: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6)金融扶贫:发挥金融在扶贫中的作用,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8.3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8.3.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2)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3)加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建设,提高保障水平。8.3.2健全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1)加大财政投入,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稳定来源。(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保障事业,拓宽资金筹措渠道。8.3.3加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1)完善基层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能力。(2)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数据管理和应用水平。(3)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建设,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第9章农村人才培育与引进9.1农村人才现状分析9.1.1人才数量与结构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人才数量总体偏少,尤其是高素质人才更为稀缺。在人才结构上,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公共服务人才以及乡村治理人才等各领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衡现象。9.1.2人才素质与能力农村人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农业科技水平、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农村人才在应对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需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能力差距。9.1.3人才流动与流失农村人才流动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表现为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向城市转移的趋势较为明显。这导致农村地区人才储备不足,影响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9.2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9.2.1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涵盖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培养体系。发挥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作用,提高农村人才的综合素质。9.2.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产学研结合,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鼓励农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选拔优秀农村人才进行重点培养。9.2.3强化人才引进政策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在外成功人士等优秀人才到农村地区工作。加大对农村人才项目的支持力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助力乡村振兴。9.3农村人才队伍建设9.3.1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玩餐具安全教案
- 病案装订制度
- 培训主管岗位竞聘
- 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真题【附答案】
- 对未来就业的想法和规划
- 安全技能培训汇报
- 数学学案:课前导引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 智慧树知到《教育综合知识与能力》章节测试答案
- 冠脉手术后护理
- 主题团日活动内容专题四
- 电力工程施工售后保障方案
- 【百强校联考】【黑吉辽卷】东北三省三校2025届高三11月期中联考(11.7-11.8)语文试卷+答案
- 2023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4至2030年中国美式家具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俯卧位心肺复苏
- 氢气中卤化物、甲酸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编制说明
- 2024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艺术哲学:美是如何诞生的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版2024不良资产咨询服务标准协议书五篇范文
- 关于体育健身的调查问卷
- 2024年重庆市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