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22全民守法含解析部编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22全民守法含解析部编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22全民守法含解析部编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22全民守法含解析部编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课时分层作业22全民守法含解析部编版必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全民遵守法律(建议用时:40分钟)学问点一全民遵守法律的内涵1.面对某市政府启动的“植树增绿行动”,市民潘某确定“收声做事”,一是实地调研了解种树决策的合理性及其缺陷,二是给政府有关部门打电话询问状况并表达看法。潘某的“做事”启示我们()A.要充分利用舆论监督这一最有效的监督方式B.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C.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D.要参加民主管理,不因人微言轻而放弃监督权C[通过实地调研把自己了解到的“植树增绿行动”中存在的问题,反映给政府有关部门,这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的体现,C正确;给政府有关部门打电话询问状况并表达看法,是公民通过信访制度行使自己的监督权,解除A、B、D。]2.随着经济发展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国人越来越便利快捷地参加政治生活。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A.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义务B.参加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C.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A[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A符合题意。B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C是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D是我们政治生活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均不符合题意。]3.所谓“晒客”,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验放在网上曝光、与人共享的网友。“晒客族”的一个口号是“没有不能晒的,只有不想晒的”。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因为网络是一片自由自在的天空B.是正确的,因为公民不是网络世界的权利主体C.是错误的,因为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D.是错误的,因为公民的自由是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自由D[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的相关学问,考查学生对基础学问的理解,解题关键是留意理解材料的主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但这个自由不是确定的,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自由,所以认为任何东西都可以拿到网上“晒”的观点是错误的,D正确,解除A、B;“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说法错误,解除C。]4.牛先生6年前托付“熟人”帮忙处理交通违法,没想到最近才发觉当年的违法记录未处理,自己也成为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因怀疑当年帮忙处理交通违法的桂某涉嫌诈骗,他向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莲花派出所报警。这给我们的警示是()①敬重和信仰法律②增加厉行法治的主动性和主动性③不应暴力维权④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B[托付“熟人”帮忙处理交通违法的行为,没有敬重和信仰法律、没有树立厉行法治的主动性和主动性、没有履行义务,①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暴力维权,解除③。]5.2020年5月10日,记者跟随临汾市综合执法队赶赴尧都区尧庙镇锦悦城商业中心被举报超市进行现场检查。检查中,执法人员发觉货架上陈设有“灵芝菌丝粉”“奔马牌红曲胶囊”“复真左旋肉碱茶多酚决明子荷叶胶囊”三种保健食品,但该超市《食品经营许可证》许可项目不包含保健食品,当事人涉嫌未经许可从事保健食品经营活动。这启示经营者①提高权利意识②坚持遵守法律经营③肩负社会责任④加强失信惩戒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C[超出经营许可范围从事经营被惩罚,启示经营者应遵守法律经营、负起社会责任,②③符合题意;作为侵权者,主要是提高义务意识,①不符合题意;④的主体不是经营者。]学问点二推动全民遵守法律6.中国网民规模世界第一,用户账号数量巨大,账号乱象日益突出。有的假冒党政机关误导公众,有的假冒媒体发布虚假新闻,有的冒用他人身份侵害个人合法权益……这些乱象污染网络生态,侵害公众利益,已成为社会公害。针对这一现象,作为网民应当()A.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网络秩序B.行使公民权利,充分表达意愿C.加强网络监督,惩治网络违法D.履行公民义务,保障他人权益A[在网络中存在的一些乱象,干脆污染了网络生态,侵害公众利益,已成为社会公害。针对这一现象,作为网民应当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网络秩序,A正确;材料说的是义务,而不是权利,故解除B;C与设问要求“网民”不符;D与题意不符。]7.2020年4月12日,记者从德州市发改委获悉,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①增加全民法治观念②健全违法失信惩戒机制③加强社会诚信建设④完善遵守法律诚信褒奖机制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D[“诚信之星”评比活动,有利于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完善遵守法律诚信褒奖机制,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与题意不符。]8.小伙去车管所选号,晒出摇号机上的车牌号,网友:托关系了吧?这说明()①仍需加强普法行动②找熟人有利于事情解决③要加强诚信建设④应树立遇事找法的观念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B[材料展示了找熟人而非找法律的不当行为,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9.举报涉黑恶线索模糊其辞,民警向其核实时却又矢口否认,面对录音证据,举报人李某最终承认,自己是捏造线索举报曾经打击处理过自己的派出所。公安新城分局对嫌疑人李某处行政拘留七日并罚款三百元。这启示我们()①应依法行使权利②应依法履行义务③必需推动全民遵守法律④要着力增加全民法治观念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C[捏造线索举报,没有依法行使权利,须要增加法治关键、推动全民遵守法律,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与题意不符。]10.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某些造谣者肆意散播谣言的平台,严峻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此,公民应()①增加义务意识,严厉打击网络谣言②树立法治意识,依法有序政治参加③树立权利意识,坚持自由表达言论④提高公民意识,增加辨别是非实力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D[通过网络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公民应树立法治意识,依法有序政治参加;对网络谣言,公民应提高公民意识,增加辨别是非实力,②④符合题意;“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的主体是政府职能部门,①不符合题意;③中“坚持自由表达言论”与材料情景不符,且忽视了言论自由的相对性,不符合题意。]11.国家网信办发文称,针对自媒体账号存在的一系列乱象问题,国家开展了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全网处理9800余个账号,约谈腾讯微信和新浪微博。国家网信办指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这警示我们()①在行使公民权利时,要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同等的原则②坚持在言论自由的前提下,有序发布自己驾驭的全部信息③坚遵守法律律法规和社会公共秩序底线,捍卫网络自由④在互联网发表信息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D[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警示我们坚遵守法律律法规和社会公共秩序底线,捍卫网络自由,在互联网发表信息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同等的原则,①不符合题意;要依法行使言论自由,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②不精确。]12.2020年5月9日下午3时许,张掖路派出所接到报警,14人为讨要工资而手持横幅、实行极端方式在某单位门口聚集,扰乱该单位正常秩序。目前,14人均收到不同程度的惩处。同时,张掖路派出所主动联系甘肃某建筑公司负责人,以及城关区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就相关工资问题进行协商,甘肃某建筑公司现场支付了拖欠工资。这启示我们①舍弃权益是上策②要通过合法手段维权③要主动维护公共平安④应理性维权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D[14人采纳非法形式维权,最终违法,启示我们要通过合法手段、理性维权,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③与材料无关。]13.制售假冒伪劣口罩,严峻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平安。江苏省张家港市市场监管局查获一起微信挚友圈售卖假冒伪劣口罩案。《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张家港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某水果店老板在微信挚友圈售卖无包装的N95口罩,消费者担忧来源不明的口罩对身体健康有影响。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后,第一时间前往该店进行检查。执法人员经调查发觉,被举报人李某通过微信挚友圈联系货源购进口罩,然后通过个人微信在挚友圈发布“8点30分开门,N95最终600个,抢完即止,不接预定,私信不回”的信息招揽客户销售。其销售的口罩无产品包装、无执行标准及产品合格证明。同时,李某未能供应检验报告或其他材料来证明其销售的口罩符合“N95”标准。依据《产品质量法》《江苏省惩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德为条例》等有关规定,李某的行为属于在产品销售中以假充真,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德为。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削减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行为?[解析]解答本题,应从销售者遵遵守法律律、诚信经营、提高道德水平角度分析,应从消费者提高法治意识、依法维权角度分析。[答案]①销售者敬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②遭遇损失的消费者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值权益,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③增加全民法治观念,引导全民自觉遵守法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④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完善遵守法律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构建诚信社会。⑤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强化规则意识,提倡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14.为了确保“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期间的社会稳定,某市大街小巷张贴着很多“抓到小偷,嘉奖1000元”的标语。政府激励市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嘉奖抓小偷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有的赞成,有的不赞成。对上述争议你持怎样的看法?请依据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有关学问说明你的理由。[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打击犯罪,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平安、荣誉和利益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这一角度看,政府不应当对公民进行嘉奖。但是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角度看,国家对公民的嘉奖,是对公民履行义务的认可,有利于调动公民的主动性,值得提倡。考生无论从哪一角度回答都须要阐明自己的理由。[答案]答案一:不赞成。维护社会稳定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的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