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唯物史观概念释疑: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相识是由表及里、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相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特别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相识。课标要求:(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2)能够正确相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3)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相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课标解读:一是相识层面上的要求,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要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正确相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对历史学科的意义突出地体现在两方面:(1)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2)阐述了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对于中学学生而言,应了解唯物史观如下基本理论和观点:第一,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其次,生产力确定生产关系。第三,经济基础确定上层建筑。第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验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二是运用层面上的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相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真题精练1.(2024全国I卷,30).1949年5月,中共中心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情愿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事实上马上歼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A.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B.接管城市后生产的复原发展C.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D.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答案】B【解析】1949年5月中共的工作重心渐渐向城市转移,材料中共中心的指示强调“联合情愿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目的是接管城市后利用资本家复原发展生产,故选B项;1953—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的形式,不符合时间限制,解除A项;材料强调国营经济与资本主义工商业合作,并非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解除C项;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复原发展生产,属于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并没有进行调整,解除D项。2.(2024全国I卷,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宋明理学是官方哲学,材料宗谱的主要内容“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符合儒家伦理道德,故选B项;宗谱的纂修反映出儒家思想的道德教化作用,与选官制度科举制无关,解除A项;材料“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并非士族独有,与维持血统纯正无关,解除C项;材料宗谱的纂修反映出儒家思想的道德教化作用,与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结构无关,解除D项。3.(2024全国I卷,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独创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变更【答案】A【解析】材料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广种植,大、小麦在南方的推广种植都增加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故选A项;曹魏时已经改进翻车,且材料与浇灌工具的改进无关,解除B项;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没有体现出均衡发展,解除C项;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影响民众饮食结构,但没有根本变更,解除D项。4.(2024全国II卷,27).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干脆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减弱【答案】D【解析】由材料“官府往往干脆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用货币征收取代了对工匠的实物征收,工匠不再专一于物资生产,减弱了官营手工业的地位,故选D项;材料并未提及市场流通的货币形式,“已取代”表述过于肯定,解除A项;明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雇佣劳动并未发展为主要的用工方式,解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官营手工业而非民营手工业的发展,解除C项。5.(2024全国II卷,31).1978年底,中心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快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状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探讨A.增加国营企业活力B.主动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答案】B【解析】由材料“1978年底,中心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快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状况的材料”可知1978年底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做出改革开放的确定,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探讨有助于解放思想,为引进外资和技术奠定思想基础,故选B项;增加企业活力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时间不符,解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时间不符,解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解除D项。6.(2024全国III卷,32).1549~1560年,约4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限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德业投入一般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A.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冲突B.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C.工匠精神确定了城市生活面貌D.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据材料“约4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限制下的日内瓦……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结合所学加尔文教派主见发财致富,支持商业可知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发展不是社会冲突,解除A项;据材料“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限制下的日内瓦”可知是逃难促进了计生转移,并不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解除B项;由材料“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德业投入一般的钟表业”可知是技术与资金带来经济发展不是工匠精神,且“确定”过于肯定化,解除C项。7.(2024全国III卷,35).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围着裁军和国际平安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看法基本一样。这种状况A.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C.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D.变更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答案】B【解析】据材料“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围围着裁军和国际平安议题……看法基本一样”并结合所学亚非拉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因而主要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故选B项;当今世界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并没有确立多极化格局,解除A项;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受到遏制应当是在1991年美苏冷战结束后,与题干时间不符,解除C项;七十七国集团成立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没有变更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解除D项。8.(2024天津卷,1).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D.全部权归国家全部【答案】D【解析】据所学井田制的学问可知,其为土地国有制,据材料“井田制下”“按制度定期交换”可知,私田并未突破井田制的范畴,村社成员只有运用权,全部权依旧归国家,故选D项;既然是在井田制的前提下实行的,那么私田也是不允许进行交易买卖的,解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私田产品的归属问题,从材料“三年一换土易居”的规定中无法看出其收获是否全部上缴国家,解除B项;小农经济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物,而井田制属国有制,解除C项。9.(2024天津卷,9).有经济学家认为,依据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A.经济建设不断推动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答案】A【解析】1953年我国起先实施“一五”安排,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1956年起先又经验了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78年底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建设全面绽开,这些均是经济建设不断推动的表现,促进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故选A项;我国的对外开放起先于1980年,不符合题干“从1953年”这一时间范围,解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从1992年才正式起先的,解除C项;城乡差别侧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差异,不符合题意,且城乡差别缩小是并非工业发展的最主要标准,解除D项。10.(2024天津卷,13).下图是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变更示意图。该图适合用来说明A.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B.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C.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了滞胀D.世界贸易全球化的加强【答案】D【解析】材料中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在1996年相对于1980年都有所上升,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各地联系加强,贸易全球化不断发展,故选D项;材料呈现的是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无法看出其经济发展状况,解除A项;材料并未呈现这些不同类型国家的地区来源,无法体系经济区域化的发展,解除B项;1980年头以后,发达国家渐渐摆脱了滞胀危机而不是陷入,解除C项。11.15.20世纪60年头末,基辛格说:“一个统一的欧洲对世界事务也许会坚持一种特殊的欧洲的观点——这就是欧洲将对美国在大西洋政策方面的霸权挑战的另一种说法。”这一看法出现的深层背景是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欧洲威逼到美国全球霸权C.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D.美国与欧洲关系发生变更【答案】C【解析】据材料“20世纪60年头末”“一个统一的欧洲”并结合所学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化的学问可知,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欧洲的发展壮大,“对美国在大西洋政策方面的霸权挑战”,但联合的西欧只是当时世界渐渐崛起的几大力气中心之一,这些力气都在挑战美国的霸权,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故选C项;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只是多极化趋势的表现之一,属于表层背景,A项并非最佳选项,解除A项;20世纪60年头末尚处于美苏争霸时期,美国并未建立全球霸权,解除B项;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之一是摆脱美国的限制,因此其联合后与美国的关系必定发生变更,但这也只是材料呈现的现象,而非深层背景,D项并非最佳选项,解除D项。12.(2024江苏卷,2).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缘由在于()A.复原前代礼乐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适应兼并斗争须要【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墨子强调百姓利益,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即其兴起的主要缘由是代表下层平民利益,B项正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墨子主要强调广袤人民百姓的利益,没有体现要复原前代礼乐制度的主见,A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墨家学派兴起的主要缘由是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不强调社会等级和谐,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社会等级和谐的信息,C项错误;墨家学派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没有适应兼并斗争的须要,D项错误。13.(2024江苏卷,3).有学者认为,假如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调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化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调引人注目”“安史之乱后,……以沉郁悲壮的情调”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盛唐时期的唐诗以豪放、浪漫色调为主,而安史之乱后由于唐朝渐渐由盛转衰,唐诗主要以沉郁悲壮色调为主,说明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A项正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社会变迁影响了唐诗的创作,而不是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化,B项错误;唐诗肯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但不能表述为“再现社会真实”,夸大唐诗作用,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社会变迁对唐诗创作的影响,没有强调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的问题,并且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14.(2024江苏卷,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地主收入依靠家庭副业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产品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农业产生领域有租佃、雇佣、面对市场等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说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D项正确;材料内容肯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村雇佣劳动,但无法得出雇佣劳动普及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无法得出地主收入依靠家庭副业的结论,C项错误。15.(2024江苏卷,12).建国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到处关切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 B.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C.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动 D.卫生防疫体系的全面建立【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民众对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抗击天花等疫病所取得的成果特别认同,这从侧面反映出新中国获得了民众的政治认同,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大改造的内容,解除A项;材料与民主政治无关,解除C项;“全面建立”不符合建国初期的史实,解除D项。16.2024山东卷,3).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起先参加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加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渐渐限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安排【答案】D【解析】依据表格内容可知,唐代翰林学士由备君主顾问到起先参加决策再到专掌诏令起草,正式参加决策,说明翰林学士渐渐获得了决策国家事务的权力,成为决策集团的一分子,即在朝廷内部决策权力进行了重新安排,故选D;翰林学士是渐渐参加决策权力,决策权始终还是归皇帝全部,解除A;仅依据翰林学士地位的变更无法证明文官地位得到提高,解除B;三省六部制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唐前期就已经趋向成熟,解除C。故选D。17.(2024山东卷,6).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气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气在漫长的岁月中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 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学问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 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答案】C【解析】19世纪后期,赖尔关于自然力气渐渐推动地质进化的理论,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欢迎是因为这一理论可以用来支持和宣扬维新思想,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C项正确;科学阐释了“自然演进规律”,不是剧烈要求变革中国社会,实现救亡图存志向的进步思想家关注赖尔理论的主要缘由,A项错误;19世纪后期,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进步思想家欢迎赖尔理论不是为了传播自然科学学问,B项错误;19世纪后期地质进化理论传入中国,没能动摇恪守古训的陈旧观念,D项错误。18.(2024山东卷,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提倡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剧烈回响。这是因为A.斗争减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B.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冲突C.美国联邦制为欧洲供应了借鉴 D.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答案】A【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欧洲进行,斗争减弱了英法德等西欧国家实力,而美国在斗争中实力大增,成为战后世界经济霸主,国际格局发生了变更,欧洲国际地位遭遇挑战,正是在此背景下,库登霍夫—卡来基提倡建立“欧洲合众国”,A正确;凡尔赛体系激化了法德冲突,解除B;美国联邦制确立时间是在1787年,与库登霍夫—卡来基的倡议提出时间相隔久远,而且“欧洲合众国”的构建模式不是联邦制模式,解除C;国际联盟中不仅仅有欧洲国家,而且德国在1926年才加入国联,解除D。19.(2024北京卷,10).右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在应对自然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平安等突发事务时,着力于通过年份文件名称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3《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应急条例》2005《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2005《国家突发公共事务总体应急预案》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务应对法》A.加强政治制度建设 B.发挥舆论监督作用C.探究民主管理机制 D.完善相关法制体系【答案】D【解析】依据表格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务应对法》”等信息可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平安等突发事务时多颁布相应的法律和条例,着力于完善相关法制体系,故选D项;材料侧重强调中国在应对自然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平安等突发事务时,着力于完善相关法制体系,而非加强政治制度建设,解除A项;舆论监督是指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气,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材料中并未涉及相关内容,不符合题意,解除B项;民主管理是相对于肯定听从肯定权威的管理而言的,材料中并未涉及探究民主管理机制的相关信息,解除C项。20.(2024北京卷,13).19世纪70年头起先,俾斯麦制定政策,统一铁路管理,提高关税,抵制欧美廉价工业品和俄国廉价谷物的输入,得到大地主、大工业家的一样支持。德国的政策从“铁和血”转变为“铁和谷”。这一变更①体现出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②有利于德国工业化的推动③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的经济战略 ④结束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传统A.①②B.③④ C.②④ D.①③【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俾斯麦制定政策,统一铁路管理,提高关税,抵制欧美廉价工业品和俄国廉价谷物的输入”可知,俾斯麦通过制定政策、统一管理、提高关税等措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①正确;依据材料中“统一铁路管理,提高关税,抵制欧美廉价工业品”可知,德国“铁和谷”的措施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爱护本国民族工业,推动德国的工业化进程,故②正确;依据材料中“抵制欧美廉价工业品和俄国廉价谷物的输入,得到大地主、大工业家的一样支持”等信息可知,德国的政策兼顾农业和工业,不能反映是否确立优先发展农业的经济战略,故③错误;依据所学,19世纪70年头普鲁士通过王朝斗争完成德意志统一,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持续,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21.(2024北京卷,14).20世纪60年头,日本推行主动的经济外交。1962年,首相池田勇人出访西欧六国,协商贸易问题,法国总统戴高乐称他是“半导体推销员”。这是战后日本事导人首次出访欧洲。同时,池田还表示“没有必要和美国实行完全相同的看法,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的沟通”。可见,当时的日本A.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 B.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C.表现出摆脱美国限制的倾向 D.主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20世纪60年头,日本推行主动的经济外交”“没有必要和美国实行完全相同的看法,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的沟通”可知,日本试图以经济为方向摆脱美国限制,故选C项;依据所学,日本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是在20世纪70年头,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解除A项;材料仅体现日本与欧洲的经济联系,且此时日本与欧洲同属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解除B项;依据所学,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加,20世纪80年头,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主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解除D项。22.(2024海南卷,4)《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的出现,表明A.经济重心起先南移B.宽松环境利于商业旺盛C.官营手工业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变更【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北宋时期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经营活动相对自由,商业出现旺盛景象,这得益于北宋宽松的环境,故选B项;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慢慢超过北方,“起先”说法错误,解除A项;材料是北宋都城汴京商业旺盛景象,而不是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解除C项;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材料只能表明抑商政策松动,解除D项。23.(2024海南卷,8).1902年,中国部分地区遭遇了瘟疫,《大公报》赐予极大关注,在社会各界人士投递的稿件中出现了“微生物”等词,还有一则来函写道:“凡有害于民者,莫不出示以严禁之,卫生有术,故能疠疫潜销焉。”这表明A.大众传媒从根本上变更了人们日常生活方式B.近代科学的卫生观念在防治疫病中得到传播C.细胞学说起先成为探究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D.瘟疫彻底变更了人们视察世界的角度和方法【答案】B【解析】据材料“‘微生物’等词”“凡有害于民者,莫不出示以严禁之,卫生有术,故能疠疫潜销焉”可知,《大公报》介绍近代西方的卫生学学问,大力宣扬科学的健康卫生观,故选B项;“根本上”说法过于肯定,解除A项;1838~1839年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就已提出细胞学说,解除C项;“彻底”说法过于肯定,解除D项。24.(2024海南卷,12).表21949~1952年农夫货币收入状况项目1949195019511952指数指数指数指数农夫净货币收入(亿元)68.5100.087.4127.6111.4162.6127.9186.7人均净货币收入(亿元)14.9100.018.7125.523.6158.426.8179.8表2中农夫货币收入的变更主要得益于A.第一个五年安排实行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C.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1949~1952年农夫货币收入显著上升,这主要和土地改革的开展有关,提高了农夫的主动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故选C项;1953年第一个五年安排起先实行,时间不符,解除A项;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时间不符,解除B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记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时间不符,解除D项。25.(2024海南卷,16).1920年,莫斯科最大的集市被取缔,随后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都被查禁。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从农村背进城里的,“背口袋的人”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人。产生这一现象的缘由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新经济政策的出台C.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推行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导致“背口袋”活动盛行,故选A项;1921年新经济政策才出台,时间不符,解除B项;1929年底,苏联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时间不符,解除C项;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记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时间不符,解除D项。【答案】A26.(2024浙江卷·14)2024年6月,“嫦娥四号”团队4位成员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阅读下表,结合所学,思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缘由()年份成就1984年成功放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92年“长征2号E”捆绑式大推力火箭放射成功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飞船放射与回收试验成功2003年成功放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2007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放射成功2011年“天宫一号”放射成功①广袤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②“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③中共中心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确定》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从主观方面来看,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从国家政策扶持角度看,1985年颁布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确定》推动了科学技术领域的自主性,推动了科技的快速发展。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此基础上,1995年江泽民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构建了科技发展的理论,明确了科学技术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C正确;“向科学进军”提出时间是在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解除A、B、D。27.(2024浙江卷·24)1951年,西欧六国政府签订《巴黎条约》,建立了一个管理煤钢事务的超国家机构。这个机构有权确定六国的煤钢生产、投资、价格和原料安排,以至发展或停闭某些企业。该机构的设立有利于()。①奠定欧洲一体化基础②促进六国经济发展③推动法国与联邦德国和解④建立独立防务体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1951年西欧六国签署《巴黎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一体化进程起先,故①正确;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使六国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的管理之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六国经济发展,故②正确;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使法德渐渐消退了斗争留下的积怨,推动了法德和解,故③正确;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标记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起先,没有涉及防务,故④错误,因此选择A项符合题意,解除包含有④的BCD。28.(2024全国I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20世纪50年头,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特别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头,随着中苏关系日益惊慌,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头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确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确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沟通活动快速升温。——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材料二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特别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全部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由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平安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述20世纪50~70年头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更及其缘由。(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9分)(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20世纪70年头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6分)【答案】(1)变更:中国与民主德国从交往亲密到降温、冷淡,与联邦德国从对立到实现关系正常化。缘由:50年头,在冷战格局下,中国和民主德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联邦德国外交依附美国;中苏关系恶化,民主德国紧跟苏联;中国与美国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联邦德国调整对中国的政策。(2)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快速,市场潜力巨大,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主动参加国际事务;德国统一,经济发达,对中国市场有巨大需求,寻求政治大国地位;两国都主动推动世界多极化。(3)坚持发展经济,增加国家实力;坚持独立自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解析】(1)第一小问变更,材料一“20世纪50年头,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60年头“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可见中国与民主德国从交往亲密到降温、冷淡;中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的变更,材料一20世纪50年头“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确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沟通活动快速升温”,可见中国与联邦德国从对立到实现关系正常化。其次小问缘由,20世纪50年头两极格局的形成,意识形态影响外交关系,中国和民主德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关系亲密;资本主义阵营的联邦德国外交依附美国,与中国关系对立。20世纪70年头,材料一“随着中苏关系日益惊慌”,民主德国紧跟苏联,与中国关系冷淡;“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确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同时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也推动了联邦德国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2)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中国方面,结合所学学问,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快速,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主动参加国际事务;同时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德国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德国方面,材料二“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全部行业都有前景’”,可见德国对中国市场有巨大需求;“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可见寻求政治大国地位;结合所学学问,1991年底德国统一,经济快速发展;两国的共同点,材料二德国强调“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可见两国都主动推动世界多极化。(3)20世纪70年头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德两国关系的改善、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说明必需坚持发展经济,增加国家实力;中德两国要求摆脱美苏的限制,坚持外交的独立自主;中德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经贸往来亲密,推动两国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中德两国都主动推动世界多极化,因此要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29.(2024全国III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成功后,在广袤的折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肯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志向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卫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很多城邦,人民靠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加城邦公共事务的探讨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四周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1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6分)(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7分)【答案】(1)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肯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卫设施。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2)条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发达的贸易;独立自治的传统。(3)影响: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凝合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1)第一小问西周时期的都城特点,依据材料一“在广袤的折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得出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由材料一“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得出建有宗庙和社稷;从材料一“他们都享有肯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得出国人和野人均有肯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依据材料一“建高墙”得出有城墙等防卫设施。其次小问古希腊城邦的特点,依据材料二“人民靠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加城邦公共事务的探讨和执行”得出公民享有参政权;由材料二“建有城墙等防卫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可知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从材料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四周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得出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2)历史条件,据材料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思索,据材料二“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结合所学古希腊环海、多岛、多山的地理环境可知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由材料二“四周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结合所学雅典工商业经济发达可知发达的贸易;从材料二“人民凭看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加城邦公共事务的探讨和执行”结合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得出独立自治的传统。(3)影响,据材料一“在广袤的折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可知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由材料一“‘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肯定的政治权利”结合所学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可知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凝合力;从材料一“‘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志向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结合所学儒家思想以周朝为模范且成为传统中国主流思想得出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材料一“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说明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30.(2024山东卷,19).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来宾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合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辩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德举止。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更。辉格党人情愿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常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爱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旁边的咖啡馆。寻常百姓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19世纪四十年头前后,满意贫困工人须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1658年9月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旧是一个簇新事物。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酷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供应茶饮料的主要场所。——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务;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绽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楚。)(2)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重庆驾驶员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2024年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合同
- 2024年湖北客运车驾驶员培训资料
- 2024年度餐饮业专业厨师劳务协议样本版
- 2024年清远考客运资格证试题题库软件
- 2024年度服务器备份与恢复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七台河客运从业资格证2024年考试题
- 2024员工初步雇佣试用协议版B版
- 2024年农业技术合作组织合同版B版
- 2024年建筑行业备品备件供应合同
-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通信光缆建设作业标准
- 关爱留守、单亲、心理问题、贫困等特殊学生主题班会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无答案)
- 奖牌设计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2024年应届毕业生入职培训方案
-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 企业财务报表编制服务合同
- 2024至2030年中国粉体滤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