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十校联考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十校联考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十校联考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十校联考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十校联考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十校联考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3分)广府文化独具特色,如广彩、广绣、扒龙舟、广东剪纸等。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烧到陶瓷 B.蚕丝制作广绣 C.雕刻龙头 D.修剪彩纸2.(3分)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B.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氧气可以作为助燃剂 D.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3.(3分)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门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C.道尔顿确定了空气的组成 D.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4.(3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的倾倒 B.取用固体 C.加热液体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3分)下列为某同学整理的化学笔记,其中有错误的是()A.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锥形瓶、烧杯 B.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臭氧 C.属于混合物的“水”:湖水、海水、矿泉水、澄清石灰水 D.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6.(3分)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B.锌+硫酸铜→硫酸锌+铜 C.镁+氧气氧化镁 D.生石灰+水→熟石灰7.(3分)201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A.生活垃圾分类放置 B.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C.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 D.经常使用木筷、纸杯8.(3分)在实验室,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合理的是()A.水和食盐水:分别取样尝味道 B.氮气和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C.水和双氧水: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大量气泡产生 D.酒精和水:分别点燃观察是否能够燃烧9.(3分)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 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 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 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10.(3分)我们学习的分子运动论属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糖水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11.(3分)“”、“”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不能表示纯净物的是()A. B. C. D.12.(3分)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加入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分解放出的氧气总量增加 C.要使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必须要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13.(3分)如图是硫和铁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是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甲中观察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实验乙中观察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实验甲和实验乙中生成物相同,但是实验丙和实验丁的生成物不同 C.从四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更充分更剧烈 D.四个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14.(3分)如图为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A.实验所用红磷的量要尽量少 B.用酒精灯点燃红磷,为安全起见可慢慢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 C.红磷燃烧一段时间,熄灭后立刻松开止水夹 D.正确操作将观察到消耗的气体与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415.(3分)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一致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部B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导管口冒气泡时,立即开始收集C检验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否为可燃物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木炭代替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16题9分,17题6分,18-21题每题10分,共55分)16.(9分)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入水中。(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和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结论:石蜡烧燃后的生成物有和。17.(6分)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这张表为化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因此,他被称为元素周期表之父。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成为一个周期,共7个周期。每一纵列称为一个族(8、9、10三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A族)、7个副族(B族)、第Ⅷ族和0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如图)。主族(A族)元素的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因此同一族的元素有着相似的化学性质。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推测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科学家利用元素周期表,寻找制取催化剂、化学农药、新型材料的元素。今后还有更多的未知元素等待我们继续探索。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科学家中,被称为元素周期之父的是(填序号,下同)。A.拉瓦锡B.道尔顿C.门捷列夫(2)元素周期表中第8号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该元素是(填元素名称)。(3)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第A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和16个族B.氢、氦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C.锂、钠的化学性质相似18.(10分)实验室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2)小强想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他想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选择如图中的(填字母)作为收集装置,用C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集满的方法是。(3)小华同学欲用少量的高锰酸钾和较多量的氯酸钾固体混合物加热,以较快制备较多量的氧气,你认为是否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该装置的优点是。(5)若用图G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注射器活塞缓慢向左推,若看到仪器a下端(填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6)图甲为增氧酒精灯,使用时将氧气通入酒精灯灯芯上部的增氧孔。将打磨光亮的细铁丝放到增氧酒精灯的火焰处,铁丝立即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19.(10分)氧气能供给呼吸,吸氧利于某些病人病情的恢复。(1)【家用制氧机】利用空气制取氧气​【查阅资料】制氧机说明书部分内容:名称:家用分子筛制氧机制得气体成分:氧浓度>90%(V/V),水分含量≤43℃(露点法)二氧化碳含量≤100×10﹣6(VN),一氧化碳含量≤5×10﹣6(V/V),无气味,固体物质含量≤1mg/m3,分子筛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筛选分子作用的水合硅铝酸盐或天然沸石,有许多孔径均匀的孔道和排列整齐的孔穴,不同孔径的分子筛能把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分子分开。根据资料卡,家用制氧机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制得的气体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用制氧机收集几瓶氧气,小组同学完成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具有氧化性,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方案二:将打磨好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下端绑一根火柴,将火柴点燃,由上往下缓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写两条现象)【总结反思】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他们小组完成方案二的实验后集气瓶底部炸裂了,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2)实验室常用双氧水和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提出问题】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设计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记录】每次用3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采用不同质量二氧化锰粉末做催化剂进行实验,测定相关数据记录于下表中:过氧化氢体积(mL)过氧化氢浓度MnO2质量(g)测量数据(mL)Ⅰ305%0.1Ⅱ305%0.2Ⅲ305%0.3【分析】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如图本实验中,测定“待测数据”的装置(图中方框内)是(填序号)。​若第Ⅱ次实验比第Ⅲ次实验的“待测数据”更(填“大”或“小”),说明催化剂的用量越多,反应越快。判断二氧化锰可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的依据是: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不改变。过氧化氢加热到80℃才有较多氧气生成,加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立即生成氧气。采用等量过氧化氢溶液,(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实线表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曲线),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20.(10分)如图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空气液态空气剩余液体(1)从图可知,工业制取氧气是分离液态空气的方式得到,其过程中发生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填“高”或“低”)。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化学性质(选填“活泼”或“不活泼”)。(2)下列属于氮气用途的是(填序号)。A.食品包装填充气B.支持燃烧C.作火箭的燃料(3)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氧气和空气都能支持燃烧”的原因是。(4)用可以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5)此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是一定压力下,氧气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够(填“大”或“小”)。(6)MnO2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均有重要应用,常作催化剂。①如图是锰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②KMnO4在加热的条件下转化生成MnO2可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文字表达式为。21.(10分)核事故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4),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请回答:(1)放射性的碘原子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相对原子质量是。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可制作卫星天线。如图1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2)镍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3)x的数值是,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查阅资料】氨气(NH3)是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无色的刺激性气体,对黏膜有刺激作用。兴趣小组的一位同学在工作展示会上给全班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4)该节目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棉花团由白(或无)色变为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5)上述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该性质不能解释下列现象的是(填字母)。A.液体的挥发B.气体的扩散C.物质的热胀冷缩(6)一会儿,观察到(填“上”或“下”)段酚酞溶液脱脂棉花团先变成红色。(7)微微加热试管中的浓氨水,酚酞溶液脱脂棉花团变红的速率会(填“变慢”或“加快”)。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十校联考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蚕丝制作广绣、雕刻龙头、修剪彩纸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烧到陶瓷,属于化学变化;B、蚕丝制作广绣,属于物理变化;C、雕刻龙头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D、修剪彩纸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分析】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空气的污染,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选项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C、氧气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D、PM2.5的含量越高,说明污染物含量越多,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空气的污染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故选项说法错误。C、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D、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关注化学学科成就、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对准手心;图中瓶塞没有倒放。B、向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用镊子把固体药品放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分析】A、根据仪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来分析;B、根据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D、根据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含量来分析。【解答】解:A、锥形瓶,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故B错误;C、湖水、矿泉水,均属于混合物;D、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21%,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仪器的用途、空气污染物、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以及空气的成分是解题的关键。6.【分析】根据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不是物质和氧发生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D、该反应不是物质和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分析】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解答】解:A、生活垃圾分类放置,防止污染;B、废旧塑料随意丢弃,故错误;C、秸秆露天焚烧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故错误;D、使用一次性木筷和纸杯会造成木材的浪费;故选:A。【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8.【分析】A、根据在实验室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进行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锰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D、根据酒精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解答】解:A、在实验室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B、取样品,溶液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现象不同,故B正确;C、取样品,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现象不同,故C正确;D、取样品,可以燃烧的是酒精,现象不同,故D正确。故选:A。【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9.【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每层上的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易得电子成为阴离子,小于4个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解答】解:A.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选项说法错误;B.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选项说法错误;C.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选项说法错误;D.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每层上的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易得电子成为阴离子,小于4个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10.【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糖水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B、墙内开花墙外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同种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并结合图示进行分析。【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则属于纯净物;B、由图示可知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由图示可知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D、由图示可知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B。【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12.【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解:A、二氧化锰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C、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放出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水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甲中观察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实验甲和实验乙中生成物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更充分更剧烈。D、甲乙实验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丙丁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铁和硫在空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分析】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来分析;B.根据减少实验误差的做法来分析;C.根据减少实验误差的做法来分析;D.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解答】解:A.为了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故错误;B.用酒精灯点燃红磷,并塞紧瓶塞,造成测定结果偏大;C.红磷燃烧一段时间,以防集气瓶内温度较高,造成测定结果偏小;D.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正确操作将观察到消耗的气体与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4。故选:D。【点评】从选项去思考问题,可以避免事件和精力的浪费,少走弯路。15.【分析】A、验满要放在集气瓶口;B、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收集,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C、根据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蜡烛固体颗粒考虑;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压强不变。【解答】解:A、验满要放在集气瓶口;B、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收集,故B错;C、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蜡烛固体颗粒,检验是否具有可燃性;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不会进入瓶内。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氧气的验满方法,收集氧气注意事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注意事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16题9分,17题6分,18-21题每题10分,共55分)16.【分析】(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据此判断石蜡与水的密度大小。(2)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进行分析解答。(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结合常见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浮在水面上。(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焰心三层,取出可以看到细木条的a处最先碳化。外焰层与氧气接触最充分,故该层温度最高。(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1)小;(2)外焰、焰心;a;水;二氧化碳。【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蜡烛燃烧的现象,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以及原子结构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被称为元素周期之父的是门捷列夫,故填:C;(2)元素周期表中第8号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该元素是氧元素;(3)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故填:三;Ⅱ;(4)A.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和16个族,说法正确;B.氢、氦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C.锂、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说法正确;故填:AB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的意义以及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8.【分析】(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2)根据氧气不根据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检验O2是否集满的方法来分析解答;(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的催化剂来分析解答;(4)根据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来分析解答;(5)根据注射器活塞缓慢向左推,锥形瓶内的气压增大来分析解答;(6)根据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来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2)小强想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他想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用C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氧气具有助燃性,则检验O2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实氯酸钾快速分解;(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该装置的优点是便于添加液体药品;(5)若用图G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注射器活塞缓慢向左推,若看到仪器a下端液面上升;(6)将打磨光亮的细铁丝放到增氧酒精灯的火焰处,铁丝立即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3Fe3O4。故答案为:(1)试管;酒精灯;(2)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证明氧气已满;(3)可行;(4)B;便于添加液体药品;(5)液面上升;(6)Fe+O6Fe3O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知识结合题干的信息进行解答。19.【分析】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含有多种物质的位置是混合物。过氧化氢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容易炸裂集气瓶。【解答】解:(1)【查阅资料】根据资料卡,家用制氧机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制得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氧气,属于混合物。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具有氧化性,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方案二:将打磨好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下端绑一根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铁丝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答案为:物理;混合物;生成黑色固体。【总结反思】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他们小组完成方案二的实验后集气瓶底部炸裂了。故答案为:集气瓶中没有加入适量水或铺一层细沙。(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水+氧气。如图本实验中,测定“待测数据”的装置(图中方框内)是c。若第Ⅱ次实验比第Ⅲ次实验的“待测数据”更小,说明催化剂的用量越多。判断二氧化锰可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的依据是: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采用等量过氧化氢溶液,(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C(过氧化氢质量相等,利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较快。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