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_第1页
【高效课堂】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_第2页
【高效课堂】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_第3页
【高效课堂】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_第4页
【高效课堂】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效课堂】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

第7课《散文诗二首》预习导学案

1.了解作家作品,在熟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散文诗的内容。(重点)

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难点)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爱的伟大。(重点)

一、知作者、明背景

(一)《金色花》

1.作者介绍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长篇小说《沉船》《戈拉》,诗集《吉檀(tán)迦(jiā)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等。泰戈尔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写作背景

《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郑振铎译。略有改动。《金色花》是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是他中期的作品。二十世纪初的几年,是泰戈尔个人生活中最不幸的时期。1902年,他的妻子逝世。后来,他的一双儿女又相继夭亡。正是在这悼亡伤逝的悲痛日子里,他怀着对孩子深厚的慈爱,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凭借对儿童心理深刻的理解与善于用儿童无邪的眼睛和心灵来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特点,写出了《新月集》这部充满童稚的想象和纯真的情感的诗集。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二)《荷叶·母亲》

1.作者介绍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等。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冰心的创作深受泰戈尔的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创作以爱的颂歌为主,简洁、清新、细腻。

2.写作背景

《荷叶·母亲》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冰心全集》第一册)。题目是编者加的。作者用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准确地概括了《往事(一)》的内容。《往事(一)》内容丰富多彩,从细微处落笔,撷取生活中的片段,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本诗就是一首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

二、文学常识

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以美感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三、写作特点

《金色花》写作特点

想象丰富,富有情趣。

《金色花》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写的。一开始这个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为什么要长在树的高枝上呢?“为了好玩。”这样的回答完全符合儿童的逻辑。当母亲寻找他时,他“暗暗地在那里匿笑”,竟“一声儿不响”,顿时,一个顽童形象便跃然纸上了。最后,当母亲询问他到哪里去了时,他说:“我不告诉你,妈妈。"也只一句,就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

以花喻人托,物言情。

托物是手段,言情才是目的。这首散文诗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按时间顺序叙写了一天里孩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在亲热的氛围中,使读者感受到的是纯真的母子之爱。本文就是借“金色花”(孩子的化身)来表现神圣的母子之爱。那金黄的色彩,正映射着母爱的光辉。

《荷叶·母亲》写作特点

托物“言情”,联想、想象丰富。

写雨中荷叶遮蔽莲花,作者受到触动产生联想,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托莲花抒真情,表达了对母亲爱护儿女的感激之情。

语言朴素亲切,却又精心营构。

作者以清丽的笔调,描述了雷雨之日的一朵红莲被风雨打得左右倾斜,红莲旁的一个大荷叶倾侧覆盖在红莲上,无惧无畏地守护着红莲,正如母亲呵护着儿女一般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和爱恋之情。平实中蕴含真情,让人回味无穷。

四、课文主旨解读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描绘孩子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由雨天里荷叶荫蔽着红莲,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与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

五、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

1.文章结构

《金色花》

第一部分(1—3):“我"变成金色花,开始和母亲捉迷藏。

第二部分(4—7):具体写“我”和母亲的三次嬉戏。

第三部分(8—9):写“我"回复原样后与母亲对话,充满娇嗔、爱意和母子深情。

《荷叶母亲》

第一部分(1——3):由两缸莲花引起对故乡园内莲花的回忆。

第二部分(4——7):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感人场景。

2.结构图解

玩捉迷藏--看着妈妈工作

让妈妈嗅到花香

金色花三次嬉戏投影到书页上母子情深、人性美好

落到地上现原形

母子对话充满爱意

3.文本解读。

金色花

泰戈尔

原文文本解读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假如”表明这首散文诗是以想象的手法来写的。〕只是为了好玩,(孩子的动机)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孩子的神态)又在新叶上跳舞,(摇摆,跳舞,动作描写)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想象】〔表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段解】开篇大胆假设--自己变成了金色花,为下文的想象做铺垫。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匿笑”“一声儿不响"等写出了孩子的调皮、可爱、活泼、天真。”模仿母亲的口吻和孩子捉弄母亲的心理。)【段解】承上启下,写“我"变成金色花的原因。③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悄悄一词,表现孩子既依恋母亲,又不想打扰母亲的纯真心理)④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表达对母亲的亲昵,体现孩子的天真、调皮)【段解】第一次嬉戏,母亲穿过金色花的林荫时,悄悄地开放花瓣儿,散发香气。⑤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将影子投射到书页上,逗母亲玩,表现孩子时刻关注母亲,暗示孩子对母亲的依恋。)⑥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疑问句,表现孩子的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段解】(⑤⑥):第二次嬉戏,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⑦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突然,表明孩子想给母亲带来惊喜,“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表达对母亲的依恋和爱。)【段解】第三次嬉戏,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落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⑧“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照应上文“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找不见孩子时非常焦急,突然看见孩子,母亲又惊又喜,嗔怪孩子是“坏孩子",透出浓浓的母爱。]⑨“我不告诉你,妈妈。”[“我不告诉你"体现了孩子淘气、顽皮的性格特点,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所以他觉得自己对母亲的回报也应是无私的,不图母亲夸奖的。〕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段解】(⑧⑨):写母子对话,充满娇嗔、爱意和母子深情。【问题探究】1.“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躲猫猫”,只是为了好玩吗(教材P26)不只是为了好玩。“我”变成金色花跟妈妈玩“躲猫猫”,可以为妈妈带来快乐,帮妈妈缓解痛劳,回报母爱。【问题探究】2.“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和“孩子,你在哪里呀"这两个问句,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是“我"变成金色花后在心里对妈妈所说的话。作为孩子,“我”知道妈妈深爱看自己,即使自己的形象发生了变化,但“我"依然希望妈妈可以认识自己,可是“我”又没有十足把握,所以在心底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表现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和爱。“孩子,你在哪里呀"是妈妈发现孩子不见时的呼喊,这里虽是“我”的假想,但也表现了妈码对孩子深切的爱和找不到时焦急的心情。【问题探究】3.这首散文诗,叙述了“与母亲嬉戏"的三个画面,请你分别概括。①在母亲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我”悄悄地开花,散发花香;②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我"把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③在母亲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时,“我”突然落到地上,恢复原形。【问题探究】4.怎样理解母亲的嗔怪“你这坏孩子"“坏孩子”贬义词褒用,将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假愠(yùn,生气,恼怒)之态形象地展现了出来,饱含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母亲一天没见到孩子,焦急不安之情与时俱增,再次见到孩子,惊喜之情溢于言表。“你这坏孩子"似嗔实爱,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疼爱和惦念。5.文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①母亲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黄昏时又拿着灯到牛棚。由此可见母亲是一个贤淑温良、有文化修养、具有鲜明的印度文化特色的妇女形象。②讲故事的平常、“你这坏孩子”的嗔语,则让人看到她对孩子的温柔和怜爱。

荷叶·母亲

冰心

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段解】交代莲花的来历和颜色,引出下文。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铺垫】〔由眼前的莲花触景生情,引起对往事的回忆,两缸莲花是宁静生活中跃出的一朵浪花,新奇、引人注目。由眼前的莲花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为下文的对往事的回忆做铺垫。〕【段解】回忆故乡园院里的莲花。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铺垫】〔插叙插叙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的谈话--三个姊妹应花瑞而诞生,由花及人,祖父的话暗示了莲花即“我们"姐妹,表现了大家庭因为增添了三姊妹而欢喜的心情。〕【段解】回忆九年前与祖父在园里乘凉时祖父说的话,暗示莲花即"我们”姐妹。【问题探究】这里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教材P27)为了表明“我”家对莲花有很深的感情,大家都很喜爱莲花,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莲花之间的关系.为后文写惦记雨中莲花埋下伏笔。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衬托】(欲扬先抑“繁写出了雨急,雨点大而零乱。“浓朋的天”村托了“我"烦闷的心情。)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舞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比喻】(将白莲的花瓣比作小船,生动形象地写出白莲花瓣被雨打落后的飘零之状。)梗上只留人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段解】写雨夜之后,白莲凋零,红莲绽放。【问题探究】结合上下文,说说文章为什么要描写白莲凋谢的景象。描写白莲凋谢的景象,与“亭亭”立着的红莲形成对比,突出了红莲的生机与活力。⑤仍是不适意!(照应上文“我"的“烦闷”。)--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危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鼓斜。【伏笔】(“繁密"写出了雨势之猛;“鼓斜”形象地写出了红莲在雨点的打击下东倒西歪、无处可躲的情态,为后文写荷叶在风雨中庇护红莲做铺垫。)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段解】写大雨中“我"担心起红莲的命运。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倾侧”“覆盖写出了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姿态。荷叶对红莲的保护就像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无惧无畏的守护。荷叶保护红莲,正如母亲对儿女无私的关爱和无所畏惧的守护。此句为下文由物及人、歌颂母爱做铺垫。〕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我不宁的心绪"的产生是因为红莲遭受雨打而“左右鼓斜”,现在由于荷叶的遮蔽,红莲安然无恙,“我不宁的心绪"自然就散尽了。这句话表明“我”的内心已被荷叶对红莲的勇敢呵护所触动,涌起了对荷叶的爱恋,对精心呵护子女的母亲的爱恋。〕【段解】荷叶护红莲,让“我"心绪安宁。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象征、细节描写】〔用荷叶象征关爱、呵护孩子的母亲,一切困难阻碍都只不过是“流转无力的水珠”而已,母爱顿时放射出勇敢圣洁的光辉。〕【段解】写荷叶经受住了雨打,保护了红莲,红莲不再摇动。【问题探究】文章多次写风雨,有什么作用文章多次写风雨,是为了借风雨之大突出环境之恶劣,以此衬托荷叶的坚强和对红莲的荫蔽,表现母亲的无私与伟大,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过渡段。承上启下,引出“我"由荷叶遮蔽红莲而产生的联想。)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迟拦天空下的荫蔽【象征】【直抒胸臆】(赞美无私的母爱。)【段解】将母亲比作荷叶,讴歌伟大而无私的母爱。1922年7月21日【问题探究】文章第8段说“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其原因是什么请概括回答。①大雨来临,雨打红莲,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无所畏惧地为红莲遮蔽风雨,作者被这一情景深深地感动了。②母亲正如在雨中为红莲遮蔽风雨的荷叶,总在子女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无私地保护子女,帮助子女,给子女慰藉和力量,这也令作者深受感动。“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教材P28)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一、预习案。

1.填空。

(1)《金色花》的作者是(国名)作家、诗人本文选自《》;

(2)冰心(1900~1999),原名_____________,福建长乐人,现代_____________、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繁星》《春水》《斯人独憔悴》《往事》等。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而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2.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在语文的世界里,真挚动人的亲情是滋润心田的一股清泉。《金色花》中,那个化为金色花的孩子,当妈妈mùyù()后,孩子走过妈妈正在做dǎogào()的小庭院,想让妈妈嗅到花香,跟妈妈捉迷藏时的匿笑里透着孩子纯真的爱。《荷叶·母亲》中那tíngtíng()地在绿叶中间立着的红莲,下雨时,红莲旁边的大荷叶fùgài()在红莲上面,这在雨中yīnbì()红莲的荷叶传达出无私的母爱。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匿笑:

(2)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祷告:

(3)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

菡萏:

(4)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攲斜: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花瓣(bàn)并蒂(tì)嗅觉(xiù)花瑞(ruì)

B.祷告(dǎo)烦闷(mèn)徘徊(huái)亭亭(tíng)

C.匿笑(nì)沐浴(yù)攲斜(qí)心绪(xù)

D.姊妹(zǐ)繁衍(yán)荫蔽(yìn)覆盖(fù)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荫蔽怒不可遏花瑞海枯石滥

B.祷告坦荡如砥攲斜矫揉造作

C.襟怀力不遐供慈怜憨然入梦

D.恍惚仰之迩高佝偻振聋发溃

6.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比喻)

B.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比喻)

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比喻)

D.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反问)

7.下面对《荷叶·母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插叙九年前一个月夜祖父和“我"的谈话——三个姐妹应花瑞而生,为下文的借花喻人蓄势。

B.“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烘托出“我”烦闷的心情。

C.作者由荷叶遮蔽雨中红莲,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表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D.本文借物喻人,把母亲比作荷叶,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心中的雨点"指不能跟别人说的烦恼。

8.《金色花》一文中,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D.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9.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及其相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金色花》通过叙述一个孩子与母亲嬉戏的过程,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

B.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1913年,他以《新月集》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C.《荷叶·母亲》用触景生情、托物喻人的手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表现了母爱的力量和无私。

D.冰心的代表作《繁星》《春水》以爱的哲学为核心,通过隽永的文字来赞美母爱、童心、自然。

10.综合性学习。

某校九年级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2)【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下面是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的截图

①等你长大了,②等你工作了,③等你结婚生子,④等我长大了,

妈妈就享福了。妈妈就享福了。妈妈就享福了。我让奶奶享福。

材料二:“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最让父母伤心的话是什么?”某媒体对5家大规模养老院进行调查发现,92%的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儿女团聚,“你别管我"这句话最让父母伤心。

(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写出两点)

二、探究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金色花

泰戈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呀,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③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④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⑤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⑥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⑦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⑧“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⑨“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为什么作者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孩子什么样的心理?

3.反复朗读“孩子,你在哪里呀”和后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比较二者的语气以及当中所包含的感情。

4.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明理由。

5.从全文来看,总结诗的主旨。

荷叶·母亲

冰心

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子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⑨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文中“我”的思想感情是这样变化的:烦闷——()——()——()。

2.赏析下列语句。

(1)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

(2)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3.说说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读了本文,想一想,你有什么话要对妈妈说?

(二)课外阅读理解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自《海燕》)

1.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的什么特点?

2.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

3.请结合下列加点加粗词语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4.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第7课《散文诗二首》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一、预习案。

1.填空。

(1)《金色花》的作者是(国名)作家、诗人本文选自《》;

(2)冰心(1900~1999),原名_____________,福建长乐人,现代_____________、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繁星》《春水》《斯人独憔悴》《往事》等。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而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答案】(1)印度泰戈尔新月集(2)谢婉莹散文家母爱童真自然母爱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

(1)《金色花》是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泰戈尔的作品,选自《新月集》。诗歌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的孩子形象,含蓄而巧妙地表达了孩子热爱妈妈的深厚感情。

(2)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其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其中“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2.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在语文的世界里,真挚动人的亲情是滋润心田的一股清泉。《金色花》中,那个化为金色花的孩子,当妈妈mùyù()后,孩子走过妈妈正在做dǎogào()的小庭院,想让妈妈嗅到花香,跟妈妈捉迷藏时的匿笑里透着孩子纯真的爱。《荷叶·母亲》中那tíngtíng()地在绿叶中间立着的红莲,下雨时,红莲旁边的大荷叶fùgài()在红莲上面,这在雨中yīnbì()红莲的荷叶传达出无私的母爱。

【答案】沐浴祷告亭亭覆盖荫蔽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沐浴,mùyù,基本义:洗澡。比喻受润泽。

祷告,dǎogào,祷告是主动和超自然的力量沟通来赞美、祈求、忏悔或者仅仅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愿望。

亭亭,tíngtíng,(形)形容高耸。

覆盖,fùgài,掩盖。

荫蔽,yīnbì,遮蔽,隐蔽。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匿笑:

(2)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祷告:

(3)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

菡萏:

(4)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攲斜:

【答案】偷偷地笑。向神祈求保佑。荷花的别称,文中指红莲含苞未放。倾斜,歪斜。

【详解】试题分析: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如前面有“暗暗地”,所以“匿笑"理解为“偷偷地笑”。“菡萏"攲斜”属于生僻词语,需要平时的积累与记忆。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花瓣(bàn)并蒂(tì)嗅觉(xiù)花瑞(ruì)

B.祷告(dǎo)烦闷(mèn)徘徊(huái)亭亭(tíng)

C.匿笑(nì)沐浴(yù)攲斜(qí)心绪(xù)

D.姊妹(zǐ)繁衍(yán)荫蔽(yìn)覆盖(fù)

【答案】B

【解析】A.并蒂(tì)——dì;C.攲斜(qí)——qī;D.繁衍(yán)——yǎn,荫蔽(yìn)——yīn;故选B。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荫蔽怒不可遏花瑞海枯石滥

B.祷告坦荡如砥攲斜矫揉造作

C.襟怀力不遐供慈怜憨然入梦

D.恍惚仰之迩高佝偻振聋发溃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花瑞——花蕊,海枯石滥——海枯石烂;

C.力不遐供——力不暇供,憨然入梦——酣然入梦;

D.仰之迩高——仰之弥高,振聋发溃——振聋发聩;

故选B。

6.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比喻)

B.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比喻)

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比喻)

D.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反问)

【答案】B

【解析】B项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点睛】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7.下面对《荷叶·母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插叙九年前一个月夜祖父和“我"的谈话——三个姐妹应花瑞而生,为下文的借花喻人蓄势。

B.“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烘托出“我”烦闷的心情。

C.作者由荷叶遮蔽雨中红莲,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表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D.本文借物喻人,把母亲比作荷叶,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心中的雨点"指不能跟别人说的烦恼。

【答案】D

【详解】ABC赏析正确。D“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故选D。

8.《金色花》一文中,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D.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答案】C

【解析】ABD不符合题意。C体现孩子的调皮,不体现对母爱的回报。

9.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及其相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金色花》通过叙述一个孩子与母亲嬉戏的过程,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

B.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1913年,他以《新月集》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C.《荷叶·母亲》用触景生情、托物喻人的手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表现了母爱的力量和无私。

D.冰心的代表作《繁星》《春水》以爱的哲学为核心,通过隽永的文字来赞美母爱、童心、自然。

【答案】B

【解析】B项“他以《新月集》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表述有误,泰戈尔是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的。

10.综合性学习。

某校九年级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2)【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下面是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的截图

①等你长大了,②等你工作了,③等你结婚生子,④等我长大了,

妈妈就享福了。妈妈就享福了。妈妈就享福了。我让奶奶享福。

材料二:“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最让父母伤心的话是什么?”某媒体对5家大规模养老院进行调查发现,92%的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儿女团聚,“你别管我"这句话最让父母伤心。

(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写出两点)

【答案】(1)示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2)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的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仅是希望得以团聚。(3)在家孝顺父母,不跟父母顶嘴;主动做家务,主动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

【详解】(1)本题考查名篇背诵,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即可。

示例: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慈禧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做此类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一定要审查好材料中隐含的信息。材料一①中写“等你长大了,妈妈就享福了”,②中写“等你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③中写“等你结婚生子,妈妈就享福了”,④中写“等我长大了,我让奶奶享福”,图表有一共同点,都出现了“等"享福”,随着时间的流逝,“妈妈"这一角色在变老,身份也出现了转换(奶奶),总说“享福”的“妈妈"一直在为儿女付出着;可见从小到大,父母对孩子悉心照顾,关爱孩子;

材料二注意审查数据,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仅是得以团聚,而孩子却对父母说出“你别管我”这样让父母伤心的话;可见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仅是得以团聚;

据此得出结论: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的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仅是希望得以团聚。

(3)本题考查拓展延伸,写出两点回报父母的具体行动即可。

示例:为劳累的父母按肩捶背,经常陪伴父母。

二、探究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金色花

泰戈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呀,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③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④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⑤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⑥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⑦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⑧“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⑨“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为什么作者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孩子什么样的心理?

3.反复朗读“孩子,你在哪里呀”和后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比较二者的语气以及当中所包含的感情。

4.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明理由。

5.从全文来看,总结诗的主旨。

【答案】1.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是非常美好和圣洁的,这和母子之间的感情很相似。2.两个词语表现了孩子天真调皮、机灵可爱的心理,不想让妈妈发现自己。3.第一句饱含担心之情,无责怪之意,第二句表现出着急还有抱怨之意,并带有些不满和责怪。4.不同意。在“我"变成了金色花后,仍不离妈妈左右,注视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为她送去香气,陪伴妈妈读书,这些都说明了“我”非常爱自己的妈妈。之所以在妈妈寻找自己时不说话并且匿笑,是因为他个性天真调皮,在和妈妈开玩笑,而并不是真的捉弄妈妈。所以不能说“我"是个坏孩子,其实“我”是一个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5表现母子情深,孩子对母亲的喜爱、亲昵。

【解析】1.本题主要是赏析作者精巧的构思。

从内容方面看,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呀,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可知,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从手法方面看,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想象新奇而美妙。

2.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词语。

“暗暗地”“悄悄地"都是修饰词,表示很轻微、细小,甚至不发出声响的意思,“我”不想被妈妈发现自己,从而表现作为孩子的“我"的天真可爱的心理。

3.本题考查对句子语气及情感的理解。

根据第②段“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分析,孩子故意不让母亲找到。“孩子,你在哪里呀"体现出了母亲找不到孩子的焦急、担心的心理。根据第⑦段“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分析,母亲找到了刚才找不到的孩子,“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体现了母亲看到孩子时的惊喜心情,虽有责怪和些许不满,却体现了妈妈对孩子时时刻刻的关爱。

4.本题考查对文章人物形象的理解与评价。

首先,表明观点态度,不同意。其次,结合原文内容具体阐述理由。

“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我"的奇特行为深藏着对母亲的依恋:第③段“看着你工作”,第④段“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可知,“我”时刻关注妈妈,这散发出香气是对母亲暗中表示依恋;由第⑤段“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可知,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是替母亲遮阳,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总之,“我”是在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而让妈妈寻找“我”,其实表现的是孩子的一种天真可爱的行为,并不能说“我”就是一个坏孩子。

5.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分析。

《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它是以一种儿童的心态来写的。一天时间里“我"与妈妈三次嬉戏: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用充满童稚的想法细腻地刻画了儿童天真可爱却又稍带顽皮的与母亲嬉戏的心理,表达了孩子须臾都不离开母亲的难舍难分的情感。

荷叶·母亲

冰心

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子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⑨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文中“我"的思想感情是这样变化的:烦闷——()——()——()。

2.赏析下列语句。

(1)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

(2)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3.说说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读了本文,想一想,你有什么话要对妈妈说?

【答案】1.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2.(1)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烦闷的心情。(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白莲凋谢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烦闷、孤独。3.最后一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点明、深化主旨,表达了对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爱护孩子的母亲的赞美之情。4.符合要求即可

【解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一空,结合第⑤段中“仍是不适意!”的内容可概括为:不适意;

第二空,结合第⑥段中“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的内容可概括为: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第三空,结合第⑧段中“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的内容可概括为:感动。

2.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解答时,可结合句子内容和语境,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描写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1)结合“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的内容可知,本句运用了环境描写,联系后文“我觉得有些烦闷”的内容可知,烘托出作者烦闷的心情

(2)结合“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的内容可知,把白莲凋谢的花瓣比作小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白莲凋谢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烦闷、孤独之情。

3.考查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最后一段中“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明显是议论、抒情句,主要起到抒发作者情感,点明并深化主旨的作用,即表达作者对母亲的爱以及母亲对孩子的呵护的赞美。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亲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据此,围绕“感恩、感谢"进行叙述即可。

示例:妈妈,您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长大,也是您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不辞辛劳地为我保驾护航。感谢您,妈妈!

(二)课外阅读理解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