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模块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模块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模块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模块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五论述类文本阅读】—【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

【模块五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包括信息筛选整合,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概括文章内容等多种题型,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准确识别内容,同时根据内容理清答题思路,掌握必要的论述类文本知识,提升论述类文本答题能力。

(2024·新高考Ⅰ)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

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_

_

_

_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_

_

_

_

【解题步骤】

第一步:速读文本,勾画相关内容。

迅速阅读,边读边勾画可能是高考命题点的关键信息文字,主要勾画关键词、关系以及论点论据。

第二步:略读文本,串联文本信息。

在这一步中,首先要审读题干,圈定答题区间,之后找原文,比较文题内容。

第三步:把握论述文文体特征

从论点、论据、和论证方面入手,把握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B2.A3.D4.①使用设问句,如“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强调了结论的正确性;

②使用反问句,如“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增强语气,更加鲜明有力地表达观点,强调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扭转劣势的观点。5.①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②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

③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

④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

⑤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

【真题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错误,以偏概全,由材料一第一段“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可知,“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不代表所有“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的必然趋势。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思路、整合信息的能力。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错误,材料一第五段提出日本劣势的理由是“力量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并进一步提出一个观点“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并进行假使假设“如果中国……,那么,日本少数人……”,在删掉大前提的情况下,分析“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属于断章取义、强加因果。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材料二第三段“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即“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包括“官兵”“民众"。

A.“其他不利的因素”是外部条件。

B.“敌人实际只能占领"是客观局势,属于外部条件。

C.“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是“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属于“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符合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论证效果的能力。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材料一中的设问句有:“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作答时,举出一个即可。分析时,指出设问句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其效果: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反问句的标志除了“难道"外,还可以包括“不是”“怎么"哪”“凭什么"等,这些标志帮助构成反问句的语用功能,如加强语势、强调陈述、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等。材料一中的反问句有:“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作答时,举出一个例子即可。分析时,指出反问句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其效果:增强必胜信心,有无可辩驳的力量等。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

作答时,要围绕题干“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进行信息筛选。

①从全局视野看,材料一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材料二批判“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可以得出: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或:要从世界整体局势出发考虑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局部利益或冲突,而是要看到长远的、全球的联系和影响。

②从辩证思维看,材料一分析日本在全世界的力量对比下及持久作战下的劣势和中国“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优势,批判了“速胜"论和“亡国论和妥协论”。可以得出: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或:分析问题时,应运用辩证法,既要看到表面的强弱对比,也要深入分析背后的人心向背、正义非正义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随时间推移可能发生的变化。

③从人民立场看,材料一指出“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材料二“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可以得出: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根本,无论是在军事斗争还是社会发展中,都要依靠和发动群众,实现真正的全民动员和参与。

④从动态评估看,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进行整合,可以得出: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或: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局势的判断不应静态不变,而要考虑到各种变量和趋势,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做出灵活应对。

⑤从科学预见看,材料一预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认为这场战争“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材料二“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可以得出: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或:基于对现实的深刻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预见,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保持战略定力和战术灵活性。

【解题技巧】

选择题解题技巧

①论点通常用判断句表述,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词之后。

②重点关注表时间的词语/表数量、范围的词语,表已然、未然、或然、必然的词语。

④重点关注表程度的词语表指代性的词语。

⑤关注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人名。

主观题解题技巧

【题型1】行文脉络(行文思路):实际上就是概括文章各层大意。

【答题模式】回答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把全文划分好层次,概括层次内容(段意),依次回答即可。

【注意】必须使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2020新高考1卷.山东卷】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策略】读懂大意,梳理层次,概括内容,分点作答。

【答案】①材料一首先介绍了《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中的内容,说明了历史地理学在中国的起源;(首先……说明…概括第一层内容)

②然后介绍了沿革地理的概念,论述了其存在的意义以及和历史地理学的区别;(然后……概括第二层的内容)

③最后总结了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的关系,说明了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过程。(最后……概括最后一层的内容)

【变式问】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中医药走进中小学"逐步展开论述的。(4分)

【审题】所谓“逐步”,即是有先后次序的,这就是“思路"的问题。

【答案】

首先从中医药的特点、意义与现实困境说起,引发对中医药出路的探讨(1分),

然后从中小学这个切入点引出“中医药走进中小学”话题(1分),

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两条落实中医药进中小学的具体建议(2分)。

【题型2】论证思路【注意:与“行文思路(脉络)"相似,但又略有不同】

不同:侧重把全文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呈现的说清楚。

【2021新高考1卷】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点,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

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题型3】论证结构

先做判断:指出是什么论证结构(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

然后解释每部分是怎样体现这样的结构的:每部分之间如何体现层进,如何体现对照,如何体现总分关系。

【2021新高考2卷】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答案】

①文章采用先总后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先提出网络行为尤其是青年的网络行为需要规范这一论点,然后从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和“基准意识"两个角度展开论证;

②“底线要求”和“基准意识"又构成逻辑上的递进关系。

【题型4】论证方法

答题方式与“论证结构”同,即:

先做判断,是什么论证方法:事实论证(举例),道理论证(引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

然后说明每种论证方法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比如举例论证,举了什么典型事例,证明(论证)了什么观点。

【常见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引用名言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

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注:异类比方)

因果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正确合理。

类比论证:通过对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注:同类相比)

【常见论证方法的论证效果】

事实论证(例证法):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道理论证(引证法):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对比论证(对比法):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比喻论证(喻证法):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

①对比论证,将文学与一般娱乐、好作家与“文匠”、人与电脑或机器人进行对比;

②举例论证,以生活中很多日常现象为例,论证人类具有的特殊能力;

③比喻论证,把人类的心领神会比喻为“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

【题型5】论证特点

论证特点几乎包括了前面所有的内容,如论证思路、结构特点、论证方法乃至语言特点等。

作答时要依据材料内容实际,从以上几个方面全面思考,灵活作答,踩准得分点。

另外,表述要力求简练达意,比如论证语言特点:严密,准确,逻辑性强;运用修辞,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等。

【2019.11考试中心命制山东海南联考模考题】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①以设问开篇,引发关注;

②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再驳;

③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

【2020.3考试中心命制海南模考题】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①论证思路清晰。先指出共享经济存在的问题,再提出观点,然后论证并指出其意义,形成递进式的论证结构。②论证手法多样。在论证时采取了举例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如网约车的例子论证了这些“共享模式”是通过增量服务释放了潜在需求;用“倘若共享成色更浓一些,比如对顺风车、拼车、合租等优化闲置社会资源的方式"进行假设论证等,从而推导出这样做的好处。(每点2分)

【论证结构+论证手法+结合文本分析手法】

例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

(1)总分式的论证结构。文章开篇引出话题,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论点明晰,结构清晰严谨。

(2)论证方法多样。采用了例证法、引证法等,论证有力。

(3)论证语言准确严谨,如“接近”“已经"还不能算是”等词句。(本题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变式问】论证的严谨(严密)性

议论文的严谨周密,体现在以下四个角度:

(1)结构严谨有序,具有逻辑的力量;(2)语言准确严密,具有精确的力量;

(3)论证方法得当,具有说服的力量;(4)材料选择确凿,具有真实的力量。

【答题模板】

①论证结构严谨,加上文本分析。

②论证语言准确严密,有具体的词语、句子分析。

③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透彻地阐明其内涵。

④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加上事例分析。

例9.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论证的严密性。(4分)

【答案]】①论证结构严谨。文段采用总分结构,先以设问引出观点,然后按事理逻辑逐层分析;

②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所举“夸父追日"等事例、所引孔孟等言论都能恰切论证观点;

③用词精炼准确。运用“事实上”等词语使表达恰切、有分寸。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

其他与论述文文体特点有关的题型,如:

4.材料二引用了王国维“隔与不隔"的论据,请简要分析其论证目的。(4分)

【思路】首先找出文中与试题有关的文字(第3-4段),然后借助试题提示(论据与论证)加以分析即可。

论证: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答案】①引用王国维论据在于以此为论敌并指出其不足;②进而论证作者的观点,即诗歌既必须寓新颖的情趣于具体的意象,也有“显”和“隐"的分别。

【高考常见的四种论述类文本选材及特点】

一、政论文

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具有主题鲜明、结构简明、行文流畅等特点。如2019年全国Ⅰ卷,铁凝的《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就是一篇关于文艺创作者“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政论文。

二、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个问题或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科学性、创新性、专业性、规范性和应用性。如2021年全国乙卷,王军的《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就是针对“数字人文"这一新的人文研究形态所作的研究文章。

三、时评

时评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新闻中的事实发表见解的文章,具有时效性、针对性、说理性、准确性和思想性。如2018年全国Ⅱ卷,袁梦倩的《“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就是一篇时评。

四、书评

书评是评论或介绍书籍,探求书籍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艺术性的文章,具有评价的科学性、见解的独创性、语言的生动性等特点。如2021年全国甲卷,严佐之的《导读》就是一则书评。

【论述类文本“三要素"】

一、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表达意思准确鲜明。

(2)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①有的直接出现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②有的出现在文章结尾,多以“所以”“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词语为标志,收束全文;③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④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当然,也有少数文章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考生需要自己概括。

(3)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为了使论述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如:①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中心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②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的中心论点: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

二、论据

论据指立论的根据,一般指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三、论证

论证指使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是由论据推出论题时所使用的推理形式。论证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已知为真的判断,运用一定的推理形式,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任何论述类文本都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构成的。论证时用到的方法就是论证方法。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在论证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的观点时,就采用了这样的论证(推理)过程:

或实行“闭关主义”,或实行“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实行“拿来主义"

所以,要实行“拿来主义”。

论证方法举例如下:

1.对比论证

如马南邨《不求甚解》,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而须理解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通过对比论证,证明了会意的重要性。

2.比喻论证

如鲁迅《拿来主义》:

【论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喻证】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说明】鲁迅用接收一所“大宅子”来比喻批判继承文化遗产,并以“鱼翅"鸦片”“姨太太"等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几个组成部分,使得抽象的理论形象化。

3.类比论证

《邹忌讽齐王纳谏》以邹忌自己与徐公比美受到妻、妾、客的不切实际的赞扬这一件生活小事,说明了高高在上的国君更易受臣民蒙蔽的道理。作者先以妻、妾和客三种人的不切实际的回答,推出了他们说假话的原因,即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接着将生活中的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的家庭及人际关系与“宫妇”“私王"、“大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的君臣关系一一对应并比较,水到渠成地推出君王受蒙蔽很严重的事实,使齐威王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批评,从而证明了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对兴邦强国的重要性。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类比论证法,从而使说理透彻,论证有力。

4.引用论证

如朱光潜《无言之美》中,作者为证明“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这一观点,在分析了《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等具体事例后,引用著名英国诗人济慈《希腊花瓶歌》中的句子“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证明其“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的道理。

5.归谬法

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分论点】梁惠王对待百姓与邻国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归谬】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说明】梁惠王觉得自己通过移粟救民的政策,对百姓已经尽心了,但这并不是孟子所设想的仁政措施。所以孟子采用归谬的方法,用比喻的方式让梁惠王明白,他移粟救民的行为与“五十步笑百步”同样荒唐可笑。

6.演绎论证

如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分论点】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演绎】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说明】这段话中包含着一个完整的演绎论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是普遍性原理,是论据,是“大前提";“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是已知的判断,是“小前提";而“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则是结论,也是论点。

7.归纳论证

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分论点】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所成就。

【归纳】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024·江西·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阳明以“读书学圣贤"为人生“第一等事”,强调读书的目的是成为圣贤,成就道德意义上的理想人格。他将读书之境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记得”,二是“晓得”,三是“明得"。他主张读书不是为了“记得”,也不仅仅是“晓得”,最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来“明得自家本体”。

“记得"是指以记诵辞章为目的的读书。时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总是熟读经史并反复背诵,在考试中熟练地引经据典,以此显示自己在读书上所花的工夫。有人天赋异禀,读书能够过目不忘,成为“行走的书柜”,但更多的人需通过寒窗苦读、反复记诵,才能亲近经典。王阳明弟子中就有人苦于读书“不记得”,向他请教记诵之法。向王阳明请教记诵之法,大概是问错了对象,因为他从根本上就反对记诵式读书。在王阳明看来,儒家的圣学之所以逐渐式微,正是因为训诂之学、记诵之学、词章之学大行于世,引得天下读书人尽入“百戏之场”,以读书作文来粉饰自我、取悦当世,导致儒门正学被人淡忘,更导致世风日下。人们以为记诵经典、训诂经典乃至引经据典就是“尊经"通经”,实际上这是对经典的割裂毁弃。经典中所记载的万事万理,是人之良知的文字化,如果不能够与自家良知相印证,纵记得千言万语,也不能于自己德性证成增添分毫。

“晓得"是指以理解经典文义为目的的读书。与“记得”相比较,“晓得"是更高的读书之境。“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书明义意味着理解经典文字背后的蕴涵,由此来理解圣贤著书立说的本意所在。换言之,通晓文义是探求本意的前提。王阳明对学生讲“四书"五经”常常作出新解,即是希望学生晓得文辞背后的意涵所指,即真正领会经典的意义。在讨论“经史关系"时,王阳明说:“‘五经’亦只是史,史以善恶、示训诫……圣人作经,固无非是此意,然又不必泥着文句。”明白了“五经"的“明善恶、示训诫”之意,也就是“晓得"五经”的苦心孤诣处。王阳明曾对“五经"本义做了概括式的陈述,认为“五经”的本义在于展现人之本心。“晓得"不是拘泥于文句,更不是记诵文句,而是要读懂著述者所阐发的根本道理。

“明得”是指与自己本心互相发明、明确心之本体并能落实于事的读书体验。在王阳明看来,读书不是为了记诵,领会和理解也只是读书的“第二义"。那么读书的“第一义”是什么呢他认为,读书实际上是内在良知与经典文献相互印证的过程,读书是为了帮助人明白自家的良知本体,因此证明良知本体之所在并着实按照良知行事才是读书的第一义。王阳明认为,读书是以外在的文字来激发良知的觉醒,“读书以开其知觉"。良知一觉,才是真正“明得”。就读书一事而言,“明得"指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意识到良知,在良知上用功能够彻底“晓得”经典之义,融会经典之义,讲求与自我意识的相互验证;另一方面则是致良知,真正超越经典文本的文义而将道德工夫用到实处,其目的是解决人生的困惑与问题。读书的“明得"之境,在于通过“读书”来激发良知的自觉,进而以经典文献验证良知之觉,并在处理伦常事务中落实良知之觉,这就是真正的“明得”,也才是“知行合一”。进而言之,在读书的过程中,“记得"晓得”都服从于“明得";一旦“明得”,则“记得"晓得”无须刻意计较。

王阳明将道德自觉与道德践履置于文字记诵、文义理解之先,这对人们在读书活动中超越文本局限,从而挺立自我意识并以解决实在问题为指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摘编自朱承《记得、晓得与明得:王阳明论读书三境》)

材料二:

朱熹认为,读书做学问即“致知力行"。他说:“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这一解释比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更接近于“学习”的本义。在朱熹看来,学习既包括“求知求能”,也包括“力行”。他认为:“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

在读书做学问的具体方法上,朱熹提出读书须立志自主。朱熹认为,“人之为事,必先立志以为本;志不立,则不能为事”。朱熹所说的“立志”,就是要树立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他说:“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朱熹认为立志对于读书来说意义重大,“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重视读书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认为读书是自己的事情,别人不能包办代替:“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这种对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倡导,符合教学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朱熹倡导读书要虚心。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近见学者,多是卒然穿凿,便为定论;或即信所传闻,不复稽考,所以日诵圣贤之书,而不识圣贤之意,其所诵说,只是据自家见识杜撰成耳,如此岂复有长进"朱熹所说的“虚心”,有“不先立论"和“专心致志”两层意思。“不先立论"指不预设立场,认真体会书中原意。“专心致志”指不被杂念干扰,一心一意读书。他说:“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摘编自马有《朱熹论读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得”之说体现了王阳明对读书之境界的认识,“记得"晓得”“明得"是由低到高的三种不同读书境界。

B.王阳明认为,读书人不读儒家经典,而把粉饰自我、取悦当世作为读书作文的目的,这是儒学渐渐衰落的原因。

C.就“学习”的本义而言,把“学"解释为“求知求能”,把“习"解释为“行之不已”,比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更恰切。

D.朱熹认为,“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别人不能越俎代庖。这个观点对今人读书治学也有重要的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若苦于“不记得”,那么王阳明不是合适的请教对象;若苦于不能“明得自家本体”,那么王阳明是合适的请教对象。

B.王阳明对学生讲“四书"五经”时常常作出新解,他希望学生能真正领会经典的意义,而不只是拘泥于文句。

C.材料一中“行走的书柜"所使用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这种用法和材料二中“虚心”所用引号的用法相同。

D.材料一、材料二都引用了相关文献资料,这和文章的写作内容有关,同时也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下列选项,符合王阳明所论述的“晓得"境界的一项是()

A.大凡看书,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会,仍参诸解、传,说教通透,领悟圣贤之微言大义,方得。

B.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C.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明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的一般。

D.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4.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请结合司马迁的这句话,谈谈你对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

_

_

_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关于读书问题的论述,其观点有何相同之处请概括说明。

_

_

_

_

(2024·福建漳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的近二分之一处,以大客船与拱桥为中心构成了全卷的矛盾焦点。这座当时世界最伟大的木构拱桥正面临着一场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

桥上正上演着险中有险的惊悚大剧:占道经营的小贩们拥挤在桥头和桥的两侧,在桥上拥挤的人群里,坐轿的文官与前面两个骑马的武官相遇,轿夫与马各仗其势,争吵不休,互不相让,狭路相逢勇者亦无胜。桥左侧还有两头毛驴驮着面袋,一路穿行,行人更是无处可让。尾随轿子后面的骑驴老者带着三个挑夫在人群中穿梭,更增添了桥上的拥堵。在拱桥这边的尽头是一个贩夫在向孩子兜售小玩具,他不知道身后有一辆驴车正疾行下坡,两个车夫前压后拽,企图减轻车辆下滑的惯性,毛驴前进的惯性使它难以自控,打着翅想,真可谓险象环生!

桥上的险情没有结束,桥下的灾难片又上演了!桥下的大客船的桅杆正要撞上这座拱桥的桥身!客船吃水很深,满载而行,透过舱门可以看到里面的男女乘客,要知道,这样的大客船在当时可载上百人啊!

从高空俯瞰“事故现场”,其险境和船工的处置手段一览无遗,尤其是船顶上的一个船夫用长杆死死顶住拱桥横梁,正是这一关键性的死顶,使客船无法靠近桥洞,给其他船工留出了放下桅杆的时间。从高空看下去,整个拱桥上下处在无序的争吵和拥挤的状态中,画家在此揭示了因社会管理失控造成的种种社会矛盾,并达到了高潮。

造成这起严重险情的直接责任者似乎是几个纤夫,他们本应该在远离桥梁的时候止步,招呼船工放下桅杆。但真正的原因是缺乏城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在纤夫距离拱桥一定距离的时候,应该有专人或标牌提醒纤夫停止拉纤、放下桅杆。然而,整个开封城,几乎没有看到一个管理人员在进行督导。说到这里,不得不进一步分析事故的历史原由,桥上的险情主要是占道经营、私搭乱建引起的,这在开封是一个久拖不决的历史问题。司马光曾说,早在五代后周时期的汴京,占道经营就很严重了,挤得大车都过不去。宋真宗诏令要消除这个现象,经办的官员不敢处理,因为有许多是皇亲国威和朝廷大员出租的商业用房在不停地挤占道路,老百姓占不了街面就占桥梁,构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占道经营、私搭乱建带来了一系列连锁问题,首先是官宦出行麻烦了。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诏令文武官员不论是在内廷还是在路上,都要各行其道,路上相遇,各靠左行。看看拱桥上拥挤的桥面,哪有什么左右可分?

北宋开封城已经凸显出城市病了,城市管理的水平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官员理政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加上懒政、怠政,使得城市病演化成一个个社会矛盾。

(摘编自余辉《走进张择端里的运河》)

材料二:

北宋商业十分繁荣,京城汴梁更是商贩云集,商铺林立。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严重的违章搭建和占道经营现象,在当时,这叫做“侵街”。汴梁城里侵街现象十分严重,以至偌大一个京城找不到一条稍宽的巷子,街面上无法通行车马(“坊无广巷,市不通骑")。《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记载说,开宝九年(976),宋太祖赵匡胤在会节园宴请大臣之后,经通利坊返回宫殿。出人意料的是,途经通利坊时,拥挤的街道竟然使堂堂皇家仪仗无法展开。为此,赵匡胤勃然大怒,第二天下令要狠狠整治一番侵街现象。

宋代制定了专门处罚侵街行为的法规。《宋刑统·侵巷街阡陌》规定,凡是侵占街道、巷道、乡道来搭建经营的,都要罚以70大板。除此之外,宋代还在京城组建了类似于现代城管的专职执法队伍——“街道司”。他们统一穿青衫子制服,负责维持市场秩序,维持街道的卫生、整修及日常秩序,包括巡视街道、疏通交通,以及管理与处理侵街现象等具体工作。但从《长编》等史籍的记载来看,至少在北宋,京城侵街现象严重且屡禁不止,甚至还出现了“侵河"现象。《宋史》载,“京师并河居民,盗凿汴堤以自广”,沿着汴河居住的人家,竟然把违章建筑建到河上去了。

面对这样的形势,北宋朝廷知难而退。史载,天禧四年五月“开封府请撤民舍侵街陌者,上以劳民,不许”,开封府把整治侵街行为的报告递上去了,宋真宗却把报告给驳回来:这可是劳民扰民的行为呀!

大概是因为皇上也知难而退的原因,到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政府开始征收“侵街房廊钱”——你要越过红线建房是吧?好的。不过先把计划外土地有偿使用费交上来!

《清明上河图》中的画面显示,在一个门洞前,街道司的人在歪着身子睡大觉。面对侵街占道现象,他们是不想作为还是有心无力?我们现在不得而知。

(摘编自段立新《北宋的商业繁荣与“城管"难题》)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桥上“险象环生”,与行人的混乱有关,也与管理人员的不作为密不可分。

B.只有解决了权贵者出租商业用房而侵道的问题,宋真宗才能消除“这个现象"。

C.行人不愿遵守“各靠左行”的交通规则,也是导致汴河桥面拥挤的主要原因。

D.宋太祖赵匡胤“勃然大怒"的整治,并未对扭转北宋侵街现象起到实质影响。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画中船撞拱桥的险情暴露出当时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缺失,说明专人督导或标牌提醒在预防事故中有重要作用。

B.文本一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清明上河图》的场景,是为了反映北宋交通的混乱、人员的复杂和商业的繁荣。

C.宋代为整治侵街乱象,制定了专门的处罚规定,还组建了专职的执法队伍,但没有发挥出对城市的管理作用。

D.宋徽宗时期收缴计划外土地有偿使用费,是对侵街的妥协,是街道司不作为的结果,宣告了治理侵街的失败。

8.下列选项,不能反驳材料一“缺乏城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说法的一项是()

A.《宋文鉴·汴都赋》:“城中则有东西之阡,南北之陌。其衢四达,其途九轨。"

B.《东京梦华录》:“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

C.《宋刑统·侵巷街阡陌》:“当巷街阡陌,其穿穴垣墙以出污秽之物者,杖六十。"

D.北宋时期沿袭唐代的《仪制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

9.根据材料二文本,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汴河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的原因是“侵河"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偷凿河堤。

B.北宋朝廷为解决汴梁城市管理中占道经营、通行困难的问题,曾采取积极措施。

C.相比对“侵道”的治理,北宋朝廷对“侵河"的关注度与治理力度明显不够。

D.作者援引大量史料,介绍了北宋经济繁荣背后的城市管理问题,但也有一定主观性。

10.小明准备为其所在城市的城市管理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请结合文本,帮助小明拟定一个提纲。

_

_

_

_

(2024·广西河池·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脑对进食和食欲的控制程度之高或许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有些人或许以为进食和食欲全由体内加工和储存食物的部位,也就是胃和肠道来控制,最多加上肝脏或脂肪储备的输入。没错,这些部分各自承担着它们的职责,只是并非像有些人以为的那样起主导作用。

拿胃来说,大多数人吃饱了会说感觉胃“装满”了。吃进身体的食物到达的第一个主要场所就是胃。随着食物的进入,胃会扩张,胃部神经发送信号给大脑,让大脑抑制食欲,停止进食,这完全讲得通。但事实是胃的扩张信号仅仅占饮食和食欲控制的一小部分,在向上通到更复杂的大脑因素的长梯中,这只是最底下的第一根横杠。更何况,长梯有时还是曲折的,甚至是转着圈上升的。

影响食欲的并非只有胃神经,起作用的还有激素。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是一种降低食欲的激素;胃释放的食欲刺激素则起提升食欲的作用。假如脂肪储存比较多,抑制食欲的瘦素就分泌得比较多;假如胃一直空着,就会分泌刺激素来提升食欲。很简单,对不对?可惜并非如此。人体或许可以按照自己对食物的需求提高激素水平,大脑却总能很快习惯,水平维持过久的话,大脑还会有效地忽视它们。大脑最拿手的一种本事就是忽略那些变得完全可预期的信号,无论信号本身可能有多么重要。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总是还能“再来一口甜点"?你或许刚刚吞下一头牛身上最棒的部分,或是已经酒足饭饱,可是再来一块巧克力或是一个三球冰激凌的话,照样能行。为什么?如何做到的?既然胃已经填饱,怎么可能再装下更多东西呢?原因主要是大脑做出了执行决策,它认为“不,胃还装得下”。甜点的甜是大脑认得出且想获得的明确奖赏,于是它否决了胃给出的“装不下"的信息。目前尚不明确为什么会这样。或许是人类需要相当复杂的饮食来维持最佳状态,因此比起被动地依赖基础代谢系统能获得什么就摄取什么,大脑不如直接插手对饮食的调控。倘若大脑的插手到此为止倒也罢了,然而并不。事情还没完。

对于进食这件事,后天习得的关联所起的作用大到不可思议。打个比方,有的人可能原本超级爱吃蛋糕,吃了好几年都没什么问题,可是突然有一天,吃完蛋糕却生病了——可能是因为蛋糕用了变质的奶油,也可能是因为里面有某种导致过敏的原料,还有可能(最烦人的一种情况)仅仅是某种在刚吃完蛋糕后出现的问题导致人体生病。于是,从那时起,大脑就把蛋糕和生病联系了起来,和蛋糕划清界限,甚至到了多看一眼都想吐的地步。与厌恶建立起联系可以让人避免吃下有毒或致病的东西,这种联系很强,而且很难打破。哪怕你已经多次进食某种食物并且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但若大脑就是说“不!”那你也拿它没辙。

不过也并不是非要到致病那么严重的地步,所有以食物为基础的决策几乎都受到大脑的干涉。大家或许听过“好不好吃先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