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新课12醉翁亭记学案(含答案)新课《醉翁亭记》
基础热身
1.小师有整理错题的习惯,下面是摘自她记录本中的词语,字音字形有错的一项是(B)(2分)
A.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拾级而上"中“拾”应该读作shè。
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湿漉漉(lù)和腈(qīng)纶。
C.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震耳欲聋"不要写成“振耳欲聋”。
D.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易错字,例如:“川流不息"不要写成“穿流不息”。
2.小梅参加完生地会考后写下了以下语段,空格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C)(2分)
6月20日下午,我校初二学子走进生地中考考场,老师们①地在考前细心叮嘱学生们,学生们脸上绽放出从容、自信的光芒,共同描绘了一幅令人赞叹的校园图景。严谨认真的老师与积极向上的学生们②,展现了良好校风、学风,这真是一所③的好学校。
①自圆其说②相辅相成③名副其实
B.①自圆其说②相得益彰③表里如一
C.①语重心长②相得益彰③名副其实
D.①语重心长②相辅相成③表里如一
3.小师得知我校马上迎来10年校庆,他在《自能自律本》的今日收获中写了一段文字,其中表述有语病的一句是:(B)(2分)
①听说今年马上迎来我们学校的10周年校庆,我很希望到时参加校庆的文艺演出活动。②为了增强水平,各界校友好像都会邀请来参加节目。③对于马上升入初三的我而言,能做的很有限啊,关键还是在于现在是否能考出好成绩。④通过努力学习,自己一定能为校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A.①B.②C.③D.④
4.小梅平时喜欢训练自己改写古诗,下列各句就摘自她改写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其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2分)
①在一个宁静的黄昏,郁闷无处发泄的他孑然登上了幽州台。
②他们得以一展抱负,大显身手,建立不世奇功,流传千古英名。
③报国无门,兼遭羞辱,被贬军曹的陈子昂满腔热血降到冰点,情绪悲愤到极致。
④昔日,燕昭王筑起此台,其上放置黄金,招得郭隗、乐毅等贤才来奔。
⑤他极目望远,忆古思今,不平之气在心中酝酿发酵,化作几行不朽文字喷薄而出。
A.①④⑤②③B.①⑤③④②C.③①④②⑤D.③④①⑤②
5.小师同学通过二年的学习,对散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要在班级中进行一场关于“散文"的微分享,他对自己最喜欢的五位作家做出了如下梳理,并有如下论断和推测,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作家基本信息代表作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曾经因上《论佛骨表》劝谏而被贬潮州。《马说》《师说》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曾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永州八记:《小石潭记》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多次科举未中,39岁贬至滁州,40岁写下《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苏轼字子瞻,与苏洵、苏辙合称为“三苏”,曾经多次遭受贬谪,在此期间创作了许多经典代表作。《记承天寺夜游》
陶渊明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曾任县令,多次罢官。《桃花源记》
A.苏轼曾多次被贬,在此期间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据此推断《记承天寺夜游》与他贬谪经历相关。
B.在取名和表字上,古人都必须遵循着礼仪,欧阳修字永叔,说明在家中排行老二。
C.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在此期间创作了情感基调基本一致的“永州八记"。由此可以推断,《小石潭记》在表达诗人游历山水时的乐观豁达的同时,也流露出忧伤之情。
D.“说”这一体裁可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结合韩愈的生平经历,我们可以推测《师说》的散文风格也大致是曲折自如、词锋锐利的。
6.古诗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
古典诗文的学习让我们丰富了很多人生体验。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祈求广厦万间庇护天下人的愿望“(1)__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____!"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读《卖炭翁》一诗中读到“(2)__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我们感受到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深切体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困苦艰难;读《卜算子咏梅》“(3)_零落成泥碾成尘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________。"我们能体会到陆游借梅花凋落来表达的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
知识积累
人物传记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后来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以致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迁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
成语
班门弄斧
成语解释:班,鲁班;春秋时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成语出处: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穷而后工
成语解释: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成语出处:欧阳修《序》:“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成语解释:指人生在世留下东西给后人。比喻留美名于身后
成语出处:欧阳修《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新课学习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课文与注释
醉翁亭记
选自《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九(中华书局2001年版)。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环滁_________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环绕着滁州城。滁(chú)州,在安徽东部表判断它的各个山谷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lángyá)山。蔚然,茂盛的样子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在山中行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奔泻而下的,
酿泉也。峰回路转,_________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回,曲折、回环有一座亭子,(亭角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临,居高面下。
就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就是醉翁亭。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造的命名指亭子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是谁?是自称为“醉翁”的太守。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在就___而且___取别号叫做
太守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是(席间)最大,所以给自己取名号叫醉翁。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的意趣、情趣___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之中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云归而岩穴暝,
树林里的雾气散开。霏,弥漫的云气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岩穴,山洞,这里指山谷。暝(míng),昏暗。
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就消散,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_________野芳发而幽香,
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花
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秀,茂盛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山石显露的景色,就是山里四季的景色。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景色穷尽
早晨前往(山里),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致不同,因而乐趣也无穷无尽。
至于___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表示比前面所说进了一步背着东西的人在树下休息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伛偻(yǔlǚ),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的行人,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断___来到捕鱼酿造,利用发酵作用制造酒
来来往往不间断的场景,是滁州人出游。来到溪水旁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
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liè),清野味野菜。蔌(sù),菜蔬交错的样子陈列,摆开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泉水香甜,酒色清澄。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大家面前的场面,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yì)下棋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gōng),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只见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宾客们有时站立,有时坐下,大声喧哗的场景,那是宾客们在尽情欢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苍老的容颜醉倒在众人中间。颓(tuí)然,倒下的样子不久
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处在宾客中间的,那是太守醉了。不久夕阳已挂山头,人影四处散开,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___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yì),遮盖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离开欢乐
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这时树林逐渐阴暗起来,鸟儿到处鸣叫,这是游人离去了鸟儿在欢唱。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但是鸟儿懂得山林的快乐,却不懂得游人的快乐,宾客们懂得跟随太守游山的快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助词,不译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前乐,以…为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却不懂得太守是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为,是庐陵郡,就是吉州(今江西吉安)
是太守。太守是谁?就是庐陵的欧阳修。
(二)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补充: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背景:庆历五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在滁州他实行宽减政策,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安稳生活。第二年,他自号醉翁,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著名散文。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三)课堂提问
1、纵观全文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包含哪些方面?
明确: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
二是“宴酣之乐”,就地取材“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其乐”,自己虽被贬滁州,但经过自己的努力,使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纵情山水,作者为他们的安乐而感到快乐,为经过自己的励精图治达到政通人和的地步而感到快乐。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本文中心思想把握两点:①作者借山水之乐派遣内心的郁闷②表现“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但这乐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乐吗?
明确:也不是的。是乐中含悲呀,为何?因为他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呀。所以,他乐中也含悲呀
2、主题归纳:
本文以“乐"字贯穿,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借山水之乐派遣内心的郁闷,表现“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3、赏析其写作特色。
欧阳修为这里的景、人、情而醉,写出了如此优美的一篇散文。而我们诵读此文,是否也能感到一份浓浓的醉意呢?那么,我们为何而醉?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读,要用心去体会。思考:这些句子或段落为何能让我们陶醉?
(2)师归纳①描写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无论绘景还是写人,都只有寥寥数字,着墨不多,但能抓住特征,生动传神。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
②句式灵活,对散结合。有的单句成对,有的双句成对,有的三句成对,它们工整贴切,形式和谐,节奏明快,易诵易记。加之对散穿插,富有变化,摇曳多姿。
③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和24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总之,此文文美、情也美。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不同的是:《岳阳楼记》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规劝友人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
(四)内容分析与赏析
1.结构内容
全文共四段,条理清楚,构思极为精巧。
第一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分五步突出醉翁亭。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座落在群山之中。作者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怀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座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写醉翁亭,“行六七里,峰回路转,有亭翼然”,照应上文“蔚然而深秀”,可看出醉翁亭座落在山清水秀的最佳位置上。为下文的活动安排了一个优美独特的背景。作者接着转向叙事抒情,用两个短句自问自答,道出亭的来历:“作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同时点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愚之酒也”。说明“醉翁"二字的深意,把景与情直接联系起来。这段层与层间过渡巧妙,由山而峰,由峰而泉,由泉而亭,由亭而人,由人而酒,由酒而醉翁,再由“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山水之乐"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句句相衔不着痕迹,给人完整的“山水之乐”印象。
第二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作者先用排偶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描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接着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一句话概括了山间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风光,一季一幅画面。“朝而往"以下四句是小结,作者直接抒发了自己被美景陶醉的欢乐心情。“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是上一段总写“山水之乐"的具体化。这里用对偶句描写,散句收束,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此段描写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先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接着写太守设宴,众宾宴饮之乐。宴席丰盛而充满野趣,众宾起坐喧哗,乐不可支。太守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为能与吏民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
第四段,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之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作者巧妙地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但太守之乐与众不同,不是众人所能理解的。作者并没有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联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动静对比之美
文中先说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琊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木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境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景物与人物间的动静对比。“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五)知识总结
类别解释举例
实词临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寓寄托。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暝昏暗。云归而岩穴暝
芳香花。野芳发而幽香
渔捕鱼。临溪而渔
酣尽情地喝酒。宴酣之乐
觥酒杯。觥筹交错
归回家。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谓为,是。太守谓谁
虚词其代词,它,指滁州城。其西南诸峰
然……的样子。蔚然而深秀者
辄就。饮少辄醉
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至于负者歌于途
已而不久。已而夕阳在山
词类活用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谷山行六七里
翼然名词作状语,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名之者谁
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自号曰醉翁也
乐(前)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趣,名词。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至于负者歌于途
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杂然而前陈者
宴设宴,名词作动词太守宴也
古今异义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非丝非竹
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四时之景不同
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野芳发而幽香
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醉翁之意不在酒
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林霏开
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颓然乎其间者
一词多义而表并列蔚然而深秀者
表承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表递进而年又最高
表修饰朝而往,暮而归
表因果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表转折而不知人之乐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助词,的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代词,指醉翁亭名之者谁
代词,指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归回去太守归而宾客从
聚拢云归而岩穴暝
回来暮而归
乐乐趣山水之乐
欢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谓为,是太守谓谁
命名太守自谓也
特殊句式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状语后置句至于负者歌于途
省略句、倒装句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醒能述以文者
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语气。环滁皆山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省略句“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拓展延伸
1.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乐”字贯穿全文。
2.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4.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
6.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
7.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8.写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
9.写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
10.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
11.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12.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13.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14.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15.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答:由远到近。
16.“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17.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8.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答: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19.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20.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上文选自课文___,作者是(朝代)欧阳修。(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______________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写太守只是因为山里四季景色之美而乐。B.第②段生动展现滁人游山之乐和太守宴游之乐。
C.第③段以禽鸟、游人衬托太守以众人之乐为乐。D.全篇充分表现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4.初中阶段我们还学习过他的另一篇作品《》。(2分)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______________
6.引文写了滁人游山之乐和_____________,表现在____________。(3分)
7.从选文看,“太守醉"的真正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3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______________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而往,暮而归”写出了作者纵情山水,无心朝政的状态。
B.滁州四季变化无穷的山水之景让作者陶醉其中,感到无限地乐趣。
C.选文第二段的内容突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本文与《小石潭记》都表现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心境。
10.选文第②段描写了“太守宴请"的场景外,还描写了三个场景:(3分)
(l)_____(2)_____(3)______
11.对选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3分)
A太守为丝竹之声美而陶醉。B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C太守宴请行者宾客而陶醉。D太守为游山且宴请而陶醉。
【答案】
1.(2分)《醉翁亭记))(1分)宋(1分)
2.(3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是欢悦的众位宾客。
3.(3分)A
4.《卖油翁》或《生查子·元夕》(1分)5.老人小孩来来往往不间断的场景,是滁州人在出游。(3分)
6.太守宴游之乐(1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2分)
7.(3分,只答出一个方面得2分)(滁州)美丽的山间景色(或山水之美景色之美)(滁州的)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与民同乐)
10.(3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
11.(3分)A
12.(1)滁人游玩(2)众宾欢乐(3)太守醉酒
13.B(3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1-4题。(8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3分)
选文甲“忧"字反复出现,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
选文乙“乐"字贯穿始终,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选文甲、乙均为作者被贬谪后所作,甲文消沉,乙文豁达。
D、选文甲以议论抒情直抒胸臆,选文乙以议论描写含蓄言志。
3.翻译文中的划线句(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
4.甲文追求“先忧后乐”崇高境界,乙文则表达_______的思想情感。
乙文“乐"与甲文加点的“乐”字,含义最接近的一句是()
游人去而禽鸟乐B.禽鸟知山林之乐
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D.醉能同其乐
【答案】
1.醉了能同他们(一起)欢乐,醒了能(将这段经历)用文字记述下来的人,(就是)太守了。
2.C(3分)
3.(他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4.与民同乐D
作业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9分)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醉翁"、“六一居士”都是欧阳修的号。
B.《生查子·元夕》、《卖油翁》都是欧阳修的作品。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
D.宋朝的欧阳修、苏洵、曾巩都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3.选文中游人的“乐"指:;太守的“乐”指: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
1.C(2分)
2.错杂地摆放在大家面前的(场面),是太守在宴请(宾客)。(3分)
(关键词“杂然"1分,“陈”1分,句子通顺1分)
3.跟随太守游山之乐(游山之乐、观赏自然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以百姓之乐而乐)。(4分,每空2分)
【解析】
1.C“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是“铭”,不是“记"这一种文体。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杂然:众多而杂乱的样子。陈:摆放,摆设。是重点词语。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游人之乐”则是滁州的老百姓可以和这样好的一位太守游山玩水而感觉乐,是“游玩之乐"。而“太守之乐”则是看到自己治下的滁州百姓富足,人民生活安定而乐,这是“与民同乐”,是最高水平的“乐”。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9分)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2分)
A.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B.欧阳修号“醉翁”“六一居士"。
C.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D.《卖炭翁》也是欧阳修的作品。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段文字主要写了______和____。(4分)
【答案】(9分)
1.(2分)D(白居易的作品)
2.(3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关键词:晦、明、间、之、朝、暮)
3.(4分)山中早晚、四季景色的优美(的美景)(2分)滁州百姓、太守与宾客们游山的情形(2分)
【解析】
1.D.表述错误。《卖炭翁》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故选D。
2.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朝暮:早晨和傍晚。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文本,正确翻译后可知,第一段介绍了山间早晚和四季的美丽景色;第二段介绍了滁州人和太守一起游乐的情景。
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3题(8分)
(甲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文)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甲乙两文的作者同属于(朝代),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背景有关。(2分)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两篇文章中的“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A.甲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理想。
B.乙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洒脱豁达的情怀。
C.甲乙两文都精心构思写出了与众不同的“乐"。
D.甲乙两文的作者最终都实现了“乐”的理想。
【答案】(8分)
1.北宋(1分)作者被贬(贬谪)(1分)
2.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关键词:微归(各1分,共2分,句子通顺1分)
3.D(3分)(欧阳修来到滁州以后做到了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而范仲淹提出的改革官制、选贤任能、严肃法纪、强兵富民等都没有实现,所以说他并没有实现“乐"的理想。)
【解析】
1.文学常识考查。需要牢记课下注释。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微”“归"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涉及到文章的基本事件、人物的个性特征、作者的情感态度等。解答此题要采用“题文对照"的方法,即将选项与文本相应区间进行对照,核实。D项有误,欧阳修来到滁州以后做到了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而范仲淹提出的改革官制、选贤任能、严肃法纪、强兵富民等都没有实现,所以说他并没有实现“乐”的理想。
1新课《醉翁亭记》
基础热身
1.小师有整理错题的习惯,下面是摘自她记录本中的词语,字音字形有错的一项是()(2分)
A.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拾级而上"中“拾”应该读作shè。
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湿漉漉(lù)和腈(qīng)纶。
C.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震耳欲聋"不要写成“振耳欲聋”。
D.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易错字,例如:“川流不息"不要写成“穿流不息”。
2.小梅参加完生地会考后写下了以下语段,空格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6月20日下午,我校初二学子走进生地中考考场,老师们①地在考前细心叮嘱学生们,学生们脸上绽放出从容、自信的光芒,共同描绘了一幅令人赞叹的校园图景。严谨认真的老师与积极向上的学生们②,展现了良好校风、学风,这真是一所③的好学校。
①自圆其说②相辅相成③名副其实
B.①自圆其说②相得益彰③表里如一
C.①语重心长②相得益彰③名副其实
D.①语重心长②相辅相成③表里如一
3.小师得知我校马上迎来10年校庆,他在《自能自律本》的今日收获中写了一段文字,其中表述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①听说今年马上迎来我们学校的10周年校庆,我很希望到时参加校庆的文艺演出活动。②为了增强水平,各界校友好像都会邀请来参加节目。③对于马上升入初三的我而言,能做的很有限啊,关键还是在于现在是否能考出好成绩。④通过努力学习,自己一定能为校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A.①B.②C.③D.④
4.小梅平时喜欢训练自己改写古诗,下列各句就摘自她改写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其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在一个宁静的黄昏,郁闷无处发泄的他孑然登上了幽州台。
②他们得以一展抱负,大显身手,建立不世奇功,流传千古英名。
③报国无门,兼遭羞辱,被贬军曹的陈子昂满腔热血降到冰点,情绪悲愤到极致。
④昔日,燕昭王筑起此台,其上放置黄金,招得郭隗、乐毅等贤才来奔。
⑤他极目望远,忆古思今,不平之气在心中酝酿发酵,化作几行不朽文字喷薄而出。
A.①④⑤②③B.①⑤③④②C.③①④②⑤D.③④①⑤②
5.小师同学通过二年的学习,对散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要在班级中进行一场关于“散文"的微分享,他对自己最喜欢的五位作家做出了如下梳理,并有如下论断和推测,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作家基本信息代表作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曾经因上《论佛骨表》劝谏而被贬潮州。《马说》《师说》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曾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永州八记:《小石潭记》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多次科举未中,39岁贬至滁州,40岁写下《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苏轼字子瞻,与苏洵、苏辙合称为“三苏”,曾经多次遭受贬谪,在此期间创作了许多经典代表作。《记承天寺夜游》
陶渊明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曾任县令,多次罢官。《桃花源记》
A.苏轼曾多次被贬,在此期间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据此推断《记承天寺夜游》与他贬谪经历相关。
B.在取名和表字上,古人都必须遵循着礼仪,欧阳修字永叔,说明在家中排行老二。
C.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在此期间创作了情感基调基本一致的“永州八记"。由此可以推断,《小石潭记》在表达诗人游历山水时的乐观豁达的同时,也流露出忧伤之情。
D.“说”这一体裁可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结合韩愈的生平经历,我们可以推测《师说》的散文风格也大致是曲折自如、词锋锐利的。
6.古诗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
古典诗文的学习让我们丰富了很多人生体验。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祈求广厦万间庇护天下人的愿望“(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读《卖炭翁》一诗中读到“(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深切体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困苦艰难;读《卜算子咏梅》“(3)_____,____________。"我们能体会到陆游借梅花凋落来表达的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
知识积累
人物传记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后来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以致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迁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
新课学习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课文与注释
醉翁亭记
选自《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九(中华书局2001年版)。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环滁_________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环绕着滁州城。滁(chú)州,在安徽东部表判断它的各个山谷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lángyá)山。蔚然,茂盛的样子从
酿泉也。峰回路转,_________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回,曲折、回环有一座亭子,(亭角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临,居高面下。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造的命名指亭子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在就___而且___取别号叫做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的意趣、情趣___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云归而岩穴暝,
树林里的雾气散开。霏,弥漫的云气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岩穴,山洞,这里指山谷。暝(míng),昏暗。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_________野芳发而幽香,
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花
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秀,茂盛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景色穷尽
至于___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表示比前面所说进了一步背着东西的人在树下休息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伛偻(yǔlǚ),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断___来到捕鱼酿造,利用发酵作用制造酒
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liè),清野味野菜。蔌(sù),菜蔬交错的样子陈列,摆开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yì)下棋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gōng),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苍老的容颜醉倒在众人中间。颓(tuí)然,倒下的样子不久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___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yì),遮盖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离开欢乐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助词,不译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前乐,以…为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为,是庐陵郡,就是吉州(今江西吉安)
【全文翻译】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在山中行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奔泻而下的,就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就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是谁?是自称为“醉翁"的太守。太守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是(席间)最大,所以给自己取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之中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就消散,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山石显露的景色,就是山里四季的景色。早晨前往(山里),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致不同,因而乐趣也无穷无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不间断的场景,是滁州人出游。来到溪水旁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酒色清澄。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大家面前的场面,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只见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宾客们有时站立,有时坐下,大声喧哗的场景,那是宾客们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处在宾客中间的,那是太守醉了。
不久夕阳已挂山头,人影四处散开,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这时树林逐渐阴暗起来,鸟儿到处鸣叫,这是游人离去了鸟儿在欢唱。但是鸟儿懂得山林的快乐,却不懂得游人的快乐,宾客们懂得跟随太守游山的快乐,
却不懂得太守是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就是庐陵的欧阳修。
(二)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2、背景:庆历五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在滁州他实行宽减政策,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安稳生活。第二年,他自号醉翁,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著名散文。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三)课堂提问
1、纵观全文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包含哪些方面?
但这乐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乐吗?
2、主题归纳:
本文以“乐”字贯穿,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借山水之乐派遣内心的郁闷,表现“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3、赏析其写作特色。
欧阳修为这里的景、人、情而醉,写出了如此优美的一篇散文。而我们诵读此文,是否也能感到一份浓浓的醉意呢?那么,我们为何而醉?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内容分析与赏析
1.结构内容
全文共四段,条理清楚,构思极为精巧。
第一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分五步突出醉翁亭。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座落在群山之中。作者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怀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座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写醉翁亭,“行六七里,峰回路转,有亭翼然”,照应上文“蔚然而深秀”,可看出醉翁亭座落在山清水秀的最佳位置上。为下文的活动安排了一个优美独特的背景。作者接着转向叙事抒情,用两个短句自问自答,道出亭的来历:“作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同时点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愚之酒也"。说明“醉翁”二字的深意,把景与情直接联系起来。这段层与层间过渡巧妙,由山而峰,由峰而泉,由泉而亭,由亭而人,由人而酒,由酒而醉翁,再由“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山水之乐”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句句相衔不着痕迹,给人完整的“山水之乐"印象。
第二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作者先用排偶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描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接着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一句话概括了山间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风光,一季一幅画面。“朝而往”以下四句是小结,作者直接抒发了自己被美景陶醉的欢乐心情。“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是上一段总写“山水之乐”的具体化。这里用对偶句描写,散句收束,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此段描写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先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接着写太守设宴,众宾宴饮之乐。宴席丰盛而充满野趣,众宾起坐喧哗,乐不可支。太守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为能与吏民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
第四段,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之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作者巧妙地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但太守之乐与众不同,不是众人所能理解的。作者并没有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联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2.艺术特色——动静对比之美
文中先说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琊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木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境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景物与人物间的动静对比。“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五)知识总结
类别解释举例
实词临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寓寄托。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暝昏暗。云归而岩穴暝
芳香花。野芳发而幽香
渔捕鱼。临溪而渔
酣尽情地喝酒。宴酣之乐
觥酒杯。觥筹交错
归回家。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谓为,是。太守谓谁
虚词其代词,它,指滁州城。其西南诸峰
然……的样子。蔚然而深秀者
辄就。饮少辄醉
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至于负者歌于途
已而不久。已而夕阳在山
词类活用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谷山行六七里
翼然名词作状语,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名之者谁
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自号曰醉翁也
乐(前)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趣,名词。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至于负者歌于途
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杂然而前陈者
宴设宴,名词作动词太守宴也
古今异义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非丝非竹
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四时之景不同
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野芳发而幽香
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醉翁之意不在酒
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林霏开
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颓然乎其间者
一词多义而表并列蔚然而深秀者
表承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表递进而年又最高
表修饰朝而往,暮而归
表因果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表转折而不知人之乐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助词,的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代词,指醉翁亭名之者谁
代词,指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归回去太守归而宾客从
聚拢云归而岩穴暝
回来暮而归
乐乐趣山水之乐
欢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谓为,是太守谓谁
命名太守自谓也
特殊句式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状语后置句至于负者歌于途
省略句、倒装句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醒能述以文者
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语气。环滁皆山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省略句“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拓展延伸
1.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乐"字贯穿全文。
2.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4.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
6.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
7.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8.写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
9.写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
10.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
11.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12.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13.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14.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15.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答:由远到近。
16.“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17.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8.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答: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19.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20.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数据分析和处理合同
- 2024年度文化艺术节组织服务合同
- 2024年度水果连锁加盟店苹果采购合同(零售业)
- 2024年度广告投放合作保密合同
- 连体服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建筑工地塔吊司机劳动合同
- 2024年度特许经营合同:某连锁品牌授权某地区投资者开设加盟店
- 补内胎用全套工具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标的物为一个住宅小区的建设
- 2024年度互联网信息服务合同:互联网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息服务协议
- HR三支柱-人力资源转型与创新
- 《国家安全法》 详解课件
- 最新钠冷快堆中的结构材料课件
- 气切套管(金属)的护理操作考核评价标准
- 海康威视内部培训教材1
- DB22T 5016-2019 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 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材料设备品牌及
- 山西省建筑工程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
- 大理大理英文介绍课件
- 外来手术器械及植入物管理共47张课件
- 板蓝根颗粒工艺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