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屈原(导学案)(PDF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7课 屈原(导学案)(PDF版含答案)_第2页
第17课 屈原(导学案)(PDF版含答案)_第3页
第17课 屈原(导学案)(PDF版含答案)_第4页
第17课 屈原(导学案)(PDF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屈原(导学案)(PDF版含答案)第17课屈原(学案)

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1.了解话剧剧本的主要

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

特点,理解对话或独白的

能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理作用。

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2.有感情地朗诵屈原的

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独白,理解这段独白的内

涵。

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

3.理解剧本中人物的心

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

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

手法的作用;能从作品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对照他人的语言表达反思自己象。

的语言实践;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4.了解什么是舞台说明,

经验和方法;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借概括其重要作用。

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

活动一:正音正字

1.字音

徘徊()虐待()伫立()诡谲()

木梗()迸射()睥睨()咆哮()

驰骋()商於()脚镣()

罪孽()雷霆()瘦削()鞠躬()

收揽()犀利()哗众取宠()国殇()

镗()镗鞳()鞳稽首()

2.形近字

忏忏悔驻驻守谲诡谲

纤纤细伫伫立橘橘子

活动二:词义梳理

1.咆哮: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

2.诡谲:狡作,狡。这里指鬼鬼祟祟的样子。

3.瘦削:形容非常瘦。

4.鞠躬:1.小心谨慎的样子:~如也。~尽瘁。2.弯身行礼:~道谢。深深地鞠了个躬。

5.收揽:收买拉拢;广为招纳。~人心。

6.非难:指摘和责问:遭到~。他这样做是对的,是无可~的。

7.睥睨: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一切。

8.污秽:肮脏的;不洁净的。

9.犀利:坚固锐利。又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目光等的尖锐锋利。

10.景仰:意思是仰慕;佩服尊重:~先生的为人。

11.虐待:用狠毒残忍的手段对待人或动物。

12.雷霆:1.雷暴;霹雳。2.比喻威力或怒气:~万钧。大发~(大怒)。这里指疾雷。

13.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哗:喧哗。哗众:使众人兴奋激动。

活动三: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

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其作品想象大胆奇特,感情炽烈豪放,具有浪漫主义的显著特色。代表作有诗集《女

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等。

2.了解背景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年1月,时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

反动派又消极抗日,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大肆捕杀爱国抗战的军民,“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

怒"。于是,针对政治现实,郭沫若创作了《屈原》,用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抒发人民的愤慨。

作者曾说:“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

前的时代。”剧中,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和邪恶,爱国和卖国的尖锐、激烈的

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活动四:疏通文意,把握主旨。

(一)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靳尚与二卫士由左首下场"):写靳尚和郑詹尹秉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从“郑詹尹立在神殿中”至结束):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面对黑暗现实,诗人呼风唤雷,怒斥神

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二)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写靳尚和郑詹尹密谋陷害屈原以及屈原充满奇特想象、火一般炽烈的独白,展现了以屈原为

代表的联齐抗秦的爱国者和以南后、靳尚为代表的降秦卖国的反动派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斗争,鞭挞了卖国

求荣、昏庸无道和陷害忠良的反动派,塑造了屈原追求光明、横扫一切黑暗邪恶的光辉形象,表达了作者

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的热烈追求。

活动五:文体知识

剧本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两部分: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

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及人物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

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特点: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主要靠人物用自己

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性格。

1.本剧开篇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

2.从靳尚出场前后的动作描写(“除去面罩"把面巾蒙上”)和神态描写,以及与郑詹尹的对话中可以

看出靳尚是怎样的一个人?

3.此处的舞台说明对屈原的动作、外貌进行了必要的交代。试分析交代这些的作用。

4.此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如何理解“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一些花草树木"这句话的含义?

6.屈原对神鬼偶像的痛斥有什么特点

7.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画线句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句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8.从文中屈原独白部分,你觉得屈原的性格有何特点?你从屈原的身上能否看出作者的影子(或情感态

度)?

9.文中作者将很多的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

义?

10.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找出几处,指出其所用的修辞方法,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11.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12.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戏剧基本常识

1、戏剧:

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

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

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内容包

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部分内

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二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

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

3、戏剧的要素:

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的基本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剧本篇幅不长,人物不多,场景变换不多,戏剧情节必须在高度集中

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

(2)、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

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剧本的

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发展:描写情节的

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

化的局面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

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戏剧的语言主要是台词。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

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

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5、戏剧分类:

(1)、按照表现形式: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按照篇幅规模:多幕剧、独幕剧。

(3)、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历史剧、现代剧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

童剧。

(4)、按照内容性质: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所谓正剧,就是能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杂变

化的戏剧。

(5)按照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

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等

6、明确“潜台词”的含义。

潜台词,戏剧术语。潜藏在台词下面的人物的思想、愿望和目的,是台词的真实含意。潜台词存在于

一切台词之中。当人物采取直接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时,台词与潜台词是一致的。当人物采取曲折的方式

表达思想情感时话就有了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一)、不看人物话有没有说,而看人物心里有没有想。有时剧中的人物并没有说什么话,但透过简短

的语言,可以探知人物的内心活动。我们可以挖掘到人物的未说之意、心中所想。

(二)、不看人物话是不是这样说,而看人物心中是不是那样想。有时在某些情形之下当事人对有些事

不便说明,这时一句话的潜台词与台词的表面字义甚至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三)、不看人物话有没有说到,而想人物心中意有没有说尽。潜台词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言

有尽而意无穷"。如果不分析其“话外之意”,是难以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和作品的人物形象的。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国殇(shāng)靳尚(jìn)诡谲(jú)哗众取宠(huá)

B.睥睨(bìnì)稽首(qǐ)伫立(zhù)曲高和寡(hè)

C.商於(yú)鞭挞(dà)瘦削(xuē)浩浩荡荡(dàng)

D.忏悔(chàn)虐待(nüè)污秽(huì)镗镗鞳鞳(tà)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踌躇(zhù)祈祷(qí)土偶(ǒu)雷霆(tínɡ)

B.虐待(nuè)阴惨(chǎn)波澜(lán)罪孽(niè)

C.徘徊(pái)婵娟(chán)睥睨(nì)鞭挞(tà)

D.咆哮(xiào)污秽(huì)播弄(bō)稽首(jǐ)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炫目的光明呀![炫目:(光彩)耀眼。]

B.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C.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景仰:脸向上憧憬地看着。)

D.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拖泥带水: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

洁或做事不干脆。)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邢具宇宙景仰浩浩荡荡B.咆哮铿锵

龙门翻波涌浪

C.发泻污秽犀利暗无天日D.禅娟徘徊

睥睨拖泥带水

5.《雷电颂》运用象征手法,增强艺术表现力,指出下列象征义不正确的一项()

A.“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B.“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人民群众。

C.“无形的长剑"象征黑暗、邪恶势力。

D.“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6.下列关于戏剧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通过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B.戏剧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现代剧等。

C.剧本的主体一般是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

段。

D.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它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的服装,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7.根据课文独白分析主人公形象,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独白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敢于否定神的人。

B.主人公是一个富有革命理想、怀才不遇、视死如归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C.主人公是一位想象力极丰富的浪漫主义诗人。

D.主人公是一个“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短语主要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热烈欢迎”属于偏正短语,

“雄伟壮丽"属于并列短语。

C.史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其编写体例较多。其中,《资治通鉴》为纪传体,《战国策》为

国别体,《史记》为编年体。

D.《马说》这篇议论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借千里马被埋没来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

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感之情。

二、基础知识综合

9.在戏剧进校园活动中,为了加强同学们对戏剧的了解,班长想向同学们播报戏曲基础知识,以下是他准

备的播报内容,请你帮他修改。

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甲】戏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但在

世界文化潮流中脱颖而出、屹立不倒,而且成为了我国引以为傲的瑰宝。【乙】甚中,京剧是我国影响最大

的戏曲剧种,可谓是如雷贯耳。一首《唱脸谱》让京剧脸谱走入寻常百姓家,“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

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______/黑脸的______/叫喳喳”。京剧脸谱颜色往往代表人物的性格,比

如黑色代表粗鲁豪爽、公正无私,白色则大多表现为阴险、狡猾、居心叵测,红色一般表现为性格猛烈、

骁勇善战。

(1)【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2)【乙】处画线句中,“___"用词不当,应改为“”。

(3)请根据播报内容和你对《三国演义》相关阅读,从以下几位人物中选择两位将唱词补充完整。

诸葛亮曹操刘备张飞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屈原(节选)

郑詹尹(将爵放在神案上)慢慢喝也好。其实酒倒也并不是坏东西,只要喝得少一点,有个节制,

倒也是很好的东西啦。

屈原是的,我也明白。我的吃亏处,便是大家都醉而我偏不醉,马马虎虎的事我做不来。

郑詹尹真的,这些地方正是好人们吃亏的地方啦。说到你吃亏的事情上来,我倒是感觉着对你不住

呢!

屈原怎么的?

郑詹尹三闾大夫,你忘记了吧,郑袖是我的女儿啦。

屈原哦,是的,可是差不多一般的人都把这事情忘记了。

郑詹尹也是应该的喽。她母亲早死,我又干着这占筮卜卦的事体,对于她的教育没有做好。后来她

进了宫廷,我更和她断绝了父女的关系。她近来简直是愈闹愈不成体统,她把你这样忠心耿耿的人都陷害

成这个样子了。

屈原太卜,请你相信我,我现在只恨张仪,对于南后倒并不怨恨。南后她平常很喜欢我的诗,在国

王面前也很帮助过我。今天的事情我起初不大明白,后来才知道是那张仪在作怪啦。一般的人也使我很不

高兴,咸了张仪的应声虫。张仪说我是疯子,大家也就说我是疯子。这简直是把凤凰当成鸡,把麒麟当成

羊啦。这叫我怎么能够忍受?所以别人愈要同情我,我便愈觉得恶心。我要那无价值的同情来做什么?……

郑詹尹把酒喝一点怎么样呢?

屈原我回头一定领情的啦,大卜。

郑詹尹你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

屈原果真有毒,倒是我现在所欢迎的。唉,我们的祖国被人出卖了,我真不忍心活着看见它会遭遇

到的悲惨的前途啊。

郑詹尹真的啦,像这样难过的日子,连我们上了年纪的人,都不想再混了。

屈原大家都不想活的时候,生命的力量是会爆发的。

郑詹尹好的,你慢慢喝也好,我还想去躺一会儿。

屈原请你方便,怕还有一会儿天才能亮呢。

10.郑詹尹是受南后的指使用酒来毒死屈原的,请你读一读郑詹尹的台词,分析他的形象。

11.“张仪说我是疯子,大家也就说我是疯子”,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12.“大家都不想活的时候,生命的力量是会爆发的”,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13.文中有一句话揭示了屈原投江自尽的原因,请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4.屈原颂扬雷电的一段话,抒发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觉醒年代(节选)

龙平平①【前情提要】1915年,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求荣,企图恢复帝制,引发爱国人士护国讨

袁。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寻找救国道路。

②陈独秀之子陈延年17岁,陈乔年13岁,就读于上海法语补习学校,打几份工,做苦力,吃干粮就凉水。

陈独秀友人汪孟邹收留两个孩子在家里帮工,两个孩子就住在汪家厨房。陈独秀任孩子在外吃苦,并没有

把他们接回家住。

③汪孟邹邀请陈独秀等来家里吃饭。院子靠墙是两棵松树,老松道劲屈曲,小松玲珑向上,墙上题写林则

徐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众人围坐纵谈救国之道。

④陈延年(动作娴熟地把控炉火)就知道夸夸其谈、卖嘴惹事,一点儿担当都没有。(开饭了,陈乔年帮厨

师给众人端上安徽名菜荷叶黄牛蹄。

⑤陈独秀揭开乔年呈给自己的“荷叶黄牛蹄”,里面“咕呱"蹦出只青蛙。众人皆惊,陈独秀淡定地用

瓷碗罩住青蛙。)

⑥汪孟邹乔年,怎么回事儿?

⑦陈独秀不应该只是你一个人干的吧?你的同伙呢?让他出来。陈延年,出来!

⑧陈延年这事儿我是主谋,你们有气冲我撒。

⑨汪孟邹延年,你多大了,你还是孩子吗?怎么能干出这么荒谬的事情!你知道你这样叫什么吗?叫

大逆不道!

⑩陈延年(鞠躬)对不起汪伯伯、汪伯母,让你们为难了。今天我这么做,不是因为他陈独秀对我母

亲和我们兄弟俩照顾不够。既然他不管我们,我们也不会再央求他。我们今天这么做,就是为了替我们受

苦的家人和因为他才受尽酷刑的堂兄陈永年来教训他陈独秀的。要说大逆不道,他陈独秀才是个真正大逆

不道的伪君子。

汪孟邹延年,你这话可就太过分了,不许这样说你爹。

陈延年好,我今天就当着各位叔叔伯伯的面,把我们陈家这些家丑亮出来,请大家评判。前年秋,

安庆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自己弃家而逃。明知危险,仍然置生病的奶奶和我们母子的死活于不顾。族

人赶到上海找到他陈独秀,请他回去为爷爷送终。但是他贪生怕死,为了自己苟活,竟然置父母的死活于

不顾。这才是大逆不道。

汪孟邹你给我闭嘴!

陈子寿延年,你这么说可是冤枉你父亲了!二次革命之后,你父亲冒死去芜湖龚振鹏部劝说他起兵

回安庆讨袁。可是,这龚振鹏把你父亲抓起来了,枪毙的告示都贴出来了。生死关头,你父亲可是连眉头

都没有皱一下啊!后来还是刘叔雅救了他。他亡命上海,那可是通缉的头号要犯,悬赏大洋一千元。那个

时候他怎么可能回得了安庆啊!

陈延年今天这个事儿,不是一场恶作剧,因为他不配吃这个菜!我们今天这么做,也算是给家里人

一个交代,从今往后我们恩怨两清,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如果各位叔叔伯伯觉得这是一场恶作剧

的话,那我们向大家道歉,把叔叔伯伯吓着了。(向席上众人鞠躬,转身欲走)

陈延年(回头)顺便说一句,我们来上海不是来投奔你的。我这么跟你说吧,我们是看了留法勤工

俭学倡议书后才决定来上海学习法文,准备去法国勤工俭学的。今后我们的路自己走,用不着你操心。(离

去)

汪孟邹这,我我……你说……

陈独秀(笑)好,是我儿子!

(有删改)

【材料一】

陈独秀拒绝把儿子接回家,说:“妇人之仁,徒贼子弟,虽是善意,反生恶果。少年人生,听他自创

前途自可。”

【材料二】

陈延年(1898~1927),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4年回国后担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1927年被捕,

英勇就义。

【戏剧·冲突】

15.梳理人物矛盾冲突。

【戏剧·台词】

16.请揣摩剧本中陈延年对父亲的称呼并完成表格。

台词中的称呼原因语气

“他陈独秀"陈独

①②

秀”

僵硬而又流露一丝温

“你"误会解除后,想要向父亲告知学习计划,却又不肯服软

【戏剧·拟真】

17.有人认为“用青蛙吓父亲”的情节有损烈士陈延年的形象,你认同吗?请结合链接材料加以分析。

【链接材料】

重大历史题材有个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所以,要拍得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历史的真实

和艺术的真实相统一。

——编剧龙平平

【戏剧·突转】

18.对比探究本剧情节突转,请结合《儒林外史》做梳理探究。

篇目梳理相似情节

《觉醒年代》①→→

严监生死前伸出两根手指→一众人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赵氏挑去一根灯芯,严监生才

《儒林外史》

肯咽气

归纳情节共性:②

探究类似艺术效果:③第17课屈原(学案)

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1.了解话剧剧本的主要

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

特点,理解对话或独白的

能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理作用。

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2.有感情地朗诵屈原的

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独白,理解这段独白的内

涵。

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

3.理解剧本中人物的心

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

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

手法的作用;能从作品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对照他人的语言表达反思自己象。

的语言实践;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4.了解什么是舞台说明,

经验和方法;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借概括其重要作用。

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

活动一:正音正字

1.字音

徘徊(pái)虐待(nüè)伫立(zhù)诡谲(jué)

木梗(gěng)迸射(bèng)睥睨(pìnì)咆哮(páoxiào)

驰骋(chíchěng)商於(yú)脚镣(liào)

罪孽(niè)雷霆(tíng)瘦削(xuē)鞠躬(jūgōng)

收揽(lǎn)犀利(xī)哗众取宠(huá)国殇(shāng)

镗(tāng)镗鞳(tà)鞳稽首(qǐ)

2.形近字

忏忏悔驻驻守谲诡谲

纤纤细伫伫立橘橘子

活动二:词义梳理

1.咆哮: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

2.诡谲:狡作,狡。这里指鬼鬼祟祟的样子。

3.瘦削:形容非常瘦。

4.鞠躬:1.小心谨慎的样子:~如也。~尽瘁。2.弯身行礼:~道谢。深深地鞠了个躬。

5.收揽:收买拉拢;广为招纳。~人心。

6.非难:指摘和责问:遭到~。他这样做是对的,是无可~的。

7.睥睨: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一切。

8.污秽:肮脏的;不洁净的。

9.犀利:坚固锐利。又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目光等的尖锐锋利。

10.景仰:意思是仰慕;佩服尊重:~先生的为人。

11.虐待:用狠毒残忍的手段对待人或动物。

12.雷霆:1.雷暴;霹雳。2.比喻威力或怒气:~万钧。大发~(大怒)。这里指疾雷。

13.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哗:喧哗。哗众:使众人兴奋激动。

活动三: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

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其作品想象大胆奇特,感情炽烈豪放,具有浪漫主义的显著特色。代表作有诗集《女

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等。

2.了解背景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年1月,时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

反动派又消极抗日,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大肆捕杀爱国抗战的军民,“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

怒”。于是,针对政治现实,郭沫若创作了《屈原》,用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抒发人民的愤慨。

作者曾说:“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

前的时代。"剧中,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和邪恶,爱国和卖国的尖锐、激烈的

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活动四:疏通文意,把握主旨。

(一)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靳尚与二卫士由左首下场”):写靳尚和郑詹尹秉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从“郑詹尹立在神殿中"至结束):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面对黑暗现实,诗人呼风唤雷,怒斥神

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二)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写靳尚和郑詹尹密谋陷害屈原以及屈原充满奇特想象、火一般炽烈的独白,展现了以屈原为

代表的联齐抗秦的爱国者和以南后、靳尚为代表的降秦卖国的反动派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斗争,鞭挞了卖国

求荣、昏庸无道和陷害忠良的反动派,塑造了屈原追求光明、横扫一切黑暗邪恶的光辉形象,表达了作者

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的热烈追求。

活动五:文体知识

剧本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两部分: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

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及人物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

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特点: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主要靠人物用自己

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性格。

1.本剧开篇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

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

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交代了当时的自然环境: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

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2.从靳尚出场前后的动作描写(“除去面罩”“把面巾蒙上")和神态描写,以及与郑詹尹的对话中可以

看出靳尚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对屈原恨之入骨,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与南后等奸佞们排挤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彻底地消

灭他,暴露了他凶狠、残忍、毒辣的嘴脸。

3.此处的舞台说明对屈原的动作、外貌进行了必要的交代。试分析交代这些的作用。

为读者理解下文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受到奸佞残

酷迫害的爱国者的形象。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系有长链,“玄衣”“披发”,但他大义凛然,伫立睥睨,

目含怒火,坚贞不屈,满腔愤怒,即刻就要喷涌而出!

4.此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呼告、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是屈原对风的深情呼唤,流露出对风的急切期盼,他希望风能

驱走无边无际的黑暗,迎来生机勃勃的世界。

5.如何理解“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一些花草树木”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写出了诗人对风的呼唤,也是诗人充满矛盾的独白。尽管他清楚地认识到黑暗

势力强大,但他还是热切地呼唤与祈求风的咆哮,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光明的未来做一点儿贡献。

6.屈原对神鬼偶像的痛斥有什么特点

其一是针对性:东皇太一和云中君是天神和云神,屈原痛斥他们“高坐在神位上"产生黑暗”;东君

是太阳神,理应心地光明,屈原指斥他“也害羞吗"完全是一片假”;“湘君"湘夫人”这一对湘水

之神是会“痛哭几声"的,屈原揭露其结果只是哭出“打奴隶的刑具”;至于主宰人生死祸福的“大司

命"少司命”“只有晓得播弄人"。其二是象征性:结合前后剧情可以看出屈原痛斥诅咒的锋芒指向的正

是楚国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7.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画线句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句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三个倒装的呼告句组成排比句,强调了要赶快行动起来。三个“毁灭”构成反复,表达了必须彻底毁

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他呼唤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的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不说把黑暗毁

灭,而说“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更突出了与黑暗社会不共戴天的仇恨,表现了他鞭挞一

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8.从文中屈原独白部分,你觉得屈原的性格有何特点?你从屈原的身上能否看出作者的影子(或情感态

度)?

屈原独白部分是屈原性格的缩影,是屈原精神的化身。屈原热爱祖国、人民,愿意为之献出自己的生

命。奔涌在他胸腔里的感情,悲壮激越、乐观自信、深沉坚定。屈原是一个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崇

高理想、誓为光明和自由而战的不屈战士的形象。作者借历史上屈原的悲剧,展示现实世界中光明与黑暗、

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激烈斗争,屈原的精神正是作者精神的写照。

9.文中作者将很多的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

义?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10.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找出几处,指出其所用的修辞方法,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①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这几句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现了屈原

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

②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

劈开,劈开!

运用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

而又果敢的决心。

③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运用了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

社会,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④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他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

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通过反问、反复、比喻等手法的使用,深刻指出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昏庸无能的统治集团,欺民

惑众,压迫人民。表达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

气。

11.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①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②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

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③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

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彩;④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现屈原忧

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12.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作者以屈原的形象体

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歌颂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歌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

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

戏剧基本常识

1、戏剧:

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

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

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内容包

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部分内

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二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

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

3、戏剧的要素:

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的基本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剧本篇幅不长,人物不多,场景变换不多,戏剧情节必须在高度集中

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

(2)、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

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剧本的

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发展:描写情节的

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

化的局面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

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戏剧的语言主要是台词。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

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

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5、戏剧分类:

(1)、按照表现形式: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按照篇幅规模:多幕剧、独幕剧。

(3)、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历史剧、现代剧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

童剧。

(4)、按照内容性质: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所谓正剧,就是能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杂变

化的戏剧。

(5)按照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

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等

6、明确“潜台词”的含义。

潜台词,戏剧术语。潜藏在台词下面的人物的思想、愿望和目的,是台词的真实含意。潜台词存在于

一切台词之中。当人物采取直接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时,台词与潜台词是一致的。当人物采取曲折的方式

表达思想情感时话就有了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一)、不看人物话有没有说,而看人物心里有没有想。有时剧中的人物并没有说什么话,但透过简短

的语言,可以探知人物的内心活动。我们可以挖掘到人物的未说之意、心中所想。

(二)、不看人物话是不是这样说,而看人物心中是不是那样想。有时在某些情形之下当事人对有些事

不便说明,这时一句话的潜台词与台词的表面字义甚至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三)、不看人物话有没有说到,而想人物心中意有没有说尽。潜台词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言

有尽而意无穷"。如果不分析其“话外之意”,是难以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和作品的人物形象的。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国殇(shāng)靳尚(jìn)诡谲(jú)哗众取宠(huá)

B.睥睨(bìnì)稽首(qǐ)伫立(zhù)曲高和寡(hè)

C.商於(yú)鞭挞(dà)瘦削(xuē)浩浩荡荡(dàng)

D.忏悔(chàn)虐待(nüè)污秽(huì)镗镗鞳鞳(tà)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A.诡谲(jú)——jué;

B.睥睨(bìnì)——pìnì;

C.鞭挞(dà)——tà;

故选D。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踌躇(zhù)祈祷(qí)土偶(ǒu)雷霆(tínɡ)

B.虐待(nuè)阴惨(chǎn)波澜(lán)罪孽(niè)

C.徘徊(pái)婵娟(chán)睥睨(nì)鞭挞(tà)

D.咆哮(xiào)污秽(huì)播弄(bō)稽首(jǐ)

【答案】C

【详解】A“躇"应读作“chú”;B“惨"应读作“cǎn”;D“稽"应读作“jī”。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炫目的光明呀![炫目:(光彩)耀眼。]

B.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C.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景仰:脸向上憧憬地看着。)

D.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拖泥带水: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

洁或做事不干脆。)

【答案】C

【详解】C.景仰:佩服尊敬;仰慕。解释错误。

故选C。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邢具宇宙景仰浩浩荡荡B.咆哮铿锵

龙门翻波涌浪

C.发泻污秽犀利暗无天日D.禅娟徘徊

睥睨拖泥带水

【答案】B

【详解】A.邢具——刑具;

C.发泻——发泄;

D.禅娟——婵娟;

故选B。

5.《雷电颂》运用象征手法,增强艺术表现力,指出下列象征义不正确的一项()

A.“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B.“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人民群众。

C.“无形的长剑"象征黑暗、邪恶势力。

D.“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赏析理解。

C.“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而非“黑暗、邪恶势力”;

故选C。

6.下列关于戏剧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通过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B.戏剧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现代剧等。

C.剧本的主体一般是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

段。

D.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它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的服装,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有误,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戏剧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戏曲等。现代剧并不是一个基于

表现形式的分类,而是一个时间上的分类,通常指的是反映现代生活、现代题材的戏剧作品。

故选B。

7.根据课文独白分析主人公形象,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独白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敢于否定神的人。

B.主人公是一个富有革命理想、怀才不遇、视死如归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C.主人公是一位想象力极丰富的浪漫主义诗人。

D.主人公是一个“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

【答案】B

【详解】B.“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有误,从文中无法判断出这一内容;

故选B。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短语主要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热烈欢迎"属于偏正短语,

“雄伟壮丽”属于并列短语。

C.史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其编写体例较多。其中,《资治通鉴》为纪传体,《战国策》为

国别体,《史记》为编年体。

D.《马说》这篇议论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借千里马被埋没来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

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感之情。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

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C.错误,《资治通鉴》为编年体,《史记》为纪传体。

二、基础知识综合

9.在戏剧进校园活动中,为了加强同学们对戏剧的了解,班长想向同学们播报戏曲基础知识,以下是他准

备的播报内容,请你帮他修改。

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甲】戏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但在

世界文化潮流中脱颖而出、屹立不倒,而且成为了我国引以为傲的瑰宝。【乙】甚中,京剧是我国影响最大

的戏曲剧种,可谓是如雷贯耳。一首《唱脸谱》让京剧脸谱走入寻常百姓家,“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

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______/黑脸的______/叫喳喳"。京剧脸谱颜色往往代表人物的性格,比

如黑色代表粗鲁豪爽、公正无私,白色则大多表现为阴险、狡猾、居心叵测,红色一般表现为性格猛烈、

骁勇善战。

(1)【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2)【乙】处画线句中,“___”用词不当,应改为“"。

(3)请根据播报内容和你对《三国演义》相关阅读,从以下几位人物中选择两位将唱词补充完整。

诸葛亮曹操刘备张飞

【答案】(1)将“在世界文化潮流中脱颖而出、屹立不倒”与“成为了我国引以为傲的瑰宝"互换位置。

(2)如雷贯耳家喻户晓

(3)曹操张飞

【详解】(1)(1)本题考查语病修改。【甲】处画线句“戏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但在世界文化潮流中

脱颖而出、屹立不倒,而且成为了我国引以为傲的瑰宝”语病是语序不当,将“在世界文化潮流中脱颖而

出、屹立不倒"与“成为了我国引以为傲的瑰宝”互换位置。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乙】

处画线句“其中,京剧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可谓是如雷贯耳"表达的意思是京剧人人都知道,使

用“如雷贯耳”不当,应会使用“家喻户晓"众所周知”等。

(3)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

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

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曹操:《三国演义》中,作者意图将曹操树立为反面人物的典型“奸雄”,集奸诈多疑、凶暴残忍、假仁假

义于一身的封建统治者。

张飞:《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嫉恶如仇、勇猛善战、力大无比、粗豪爽直的人物。他具有小孩子似的一片

天真,但粗鲁的性格中又不乏细缜之处,他爱憎分明,义重如山,知错就改,具有坚贞的品格。

根据选文“黑色代表粗鲁豪爽、公正无私”可知,黑脸的应是张飞;根据“白色则大多表现为阴险、狡猾、

居心叵测"可知,白脸的应是曹操。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屈原(节选)

郑詹尹(将爵放在神案上)慢慢喝也好。其实酒倒也并不是坏东西,只要喝得少一点,有个节制,

倒也是很好的东西啦。

屈原是的,我也明白。我的吃亏处,便是大家都醉而我偏不醉,马马虎虎的事我做不来。

郑詹尹真的,这些地方正是好人们吃亏的地方啦。说到你吃亏的事情上来,我倒是感觉着对你不住

呢!

屈原怎么的?

郑詹尹三闾大夫,你忘记了吧,郑袖是我的女儿啦。

屈原哦,是的,可是差不多一般的人都把这事情忘记了。

郑詹尹也是应该的喽。她母亲早死,我又干着这占筮卜卦的事体,对于她的教育没有做好。后来她

进了宫廷,我更和她断绝了父女的关系。她近来简直是愈闹愈不成体统,她把你这样忠心耿耿的人都陷害

成这个样子了。

屈原太卜,请你相信我,我现在只恨张仪,对于南后倒并不怨恨。南后她平常很喜欢我的诗,在国

王面前也很帮助过我。今天的事情我起初不大明白,后来才知道是那张仪在作怪啦。一般的人也使我很不

高兴,咸了张仪的应声虫。张仪说我是疯子,大家也就说我是疯子。这简直是把凤凰当成鸡,把麒麟当成

羊啦。这叫我怎么能够忍受?所以别人愈要同情我,我便愈觉得恶心。我要那无价值的同情来做什么?……

郑詹尹把酒喝一点怎么样呢?

屈原我回头一定领情的啦,大卜。

郑詹尹你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

屈原果真有毒,倒是我现在所欢迎的。唉,我们的祖国被人出卖了,我真不忍心活着看见它会遭遇

到的悲惨的前途啊。

郑詹尹真的啦,像这样难过的日子,连我们上了年纪的人,都不想再混了。

屈原大家都不想活的时候,生命的力量是会爆发的。

郑詹尹好的,你慢慢喝也好,我还想去躺一会儿。

屈原请你方便,怕还有一会儿天才能亮呢。

10.郑詹尹是受南后的指使用酒来毒死屈原的,请你读一读郑詹尹的台词,分析他的形象。

11.“张仪说我是疯子,大家也就说我是疯子”,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12.“大家都不想活的时候,生命的力量是会爆发的”,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13.文中有一句话揭示了屈原投江自尽的原因,请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4.屈原颂扬雷电的一段话,抒发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0.他是个阴险奸诈的人,笑里藏刀,表面上同情屈原,不停地自责,实际上是在诱使屈原喝下

毒酒。11.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们是非不分、趋炎附势、惧怕权贵、坏人当道、好人遭殃的社会现实。

12.社会黑暗到极点,必定会引起人民的反抗,黑暗的社会一定会被摧毁的。13.我们的祖国被人出

卖了,我真不忍心活着看见它会遭遇到的悲惨的前途啊。14.表达了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磊落光

明、正直无私、憎恶黑暗、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分析】10.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对于人物形象我们可以从文章中人物的行为语言分析出来。从

郑詹尹的台词“说到你吃亏的事情上来,我倒是感觉着对你不住呢!”“她近来简直是愈闹愈不成体统,

她把你这样忠心耿耿的人都陷害成这个样子了。"还有反复劝屈原饮酒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

表面上同情屈原,实际上行杀害屈原之事。

11.本题主要考查句子的含义,需要联系上下文作答。“大家也说我是疯子”可以看出屈原当时的形式不

是很好,张仪是一个阴险之人,而社会上的人跟从张仪诬陷屈原这一个爱国之人,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上的

人们是非不分、趋炎附势、坏人当道、好人惨遭诬陷的社会现实。

12.本题主要考查文章的含义,这句话在文章中是屈原所讲,大家都不想活的时候说明社会已经十分黑暗

了,生命的力量爆发说明人们会反抗黑暗。

13.屈原投江自尽是因为不想看到祖国的沦陷,对应文中的台词应该是“唉,我们的祖国被人出卖了,我

真不忍心活着看见它会遭遇到的悲惨的前途啊。"

14.本题主要考查文章的主旨,屈原颂扬雷电的话可以看出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磊落光明、正直无私、

憎恶黑暗、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觉醒年代(节选)

龙平平①【前情提要】1915年,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求荣,企图恢复帝制,引发爱国人士护国讨

袁。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寻找救国道路。

②陈独秀之子陈延年17岁,陈乔年13岁,就读于上海法语补习学校,打几份工,做苦力,吃干粮就凉水。

陈独秀友人汪孟邹收留两个孩子在家里帮工,两个孩子就住在汪家厨房。陈独秀任孩子在外吃苦,并没有

把他们接回家住。

③汪孟邹邀请陈独秀等来家里吃饭。院子靠墙是两棵松树,老松道劲屈曲,小松玲珑向上,墙上题写林则

徐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众人围坐纵谈救国之道。

④陈延年(动作娴熟地把控炉火)就知道夸夸其谈、卖嘴惹事,一点儿担当都没有。(开饭了,陈乔年帮厨

师给众人端上安徽名菜荷叶黄牛蹄。

⑤陈独秀揭开乔年呈给自己的“荷叶黄牛蹄”,里面“咕呱”蹦出只青蛙。众人皆惊,陈独秀淡定地用

瓷碗罩住青蛙。)

⑥汪孟邹乔年,怎么回事儿?

⑦陈独秀不应该只是你一个人干的吧?你的同伙呢?让他出来。陈延年,出来!

⑧陈延年这事儿我是主谋,你们有气冲我撒。

⑨汪孟邹延年,你多大了,你还是孩子吗?怎么能干出这么荒谬的事情!你知道你这样叫什么吗?叫

大逆不道!

⑩陈延年(鞠躬)对不起汪伯伯、汪伯母,让你们为难了。今天我这么做,不是因为他陈独秀对我母

亲和我们兄弟俩照顾不够。既然他不管我们,我们也不会再央求他。我们今天这么做,就是为了替我们受

苦的家人和因为他才受尽酷刑的堂兄陈永年来教训他陈独秀的。要说大逆不道,他陈独秀才是个真正大逆

不道的伪君子。

汪孟邹延年,你这话可就太过分了,不许这样说你爹。

陈延年好,我今天就当着各位叔叔伯伯的面,把我们陈家这些家丑亮出来,请大家评判。前年秋,

安庆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自己弃家而逃。明知危险,仍然置生病的奶奶和我们母子的死活于不顾。族

人赶到上海找到他陈独秀,请他回去为爷爷送终。但是他贪生怕死,为了自己苟活,竟然置父母的死活于

不顾。这才是大逆不道。

汪孟邹你给我闭嘴!

陈子寿延年,你这么说可是冤枉你父亲了!二次革命之后,你父亲冒死去芜湖龚振鹏部劝说他起兵

回安庆讨袁。可是,这龚振鹏把你父亲抓起来了,枪毙的告示都贴出来了。生死关头,你父亲可是连眉头

都没有皱一下啊!后来还是刘叔雅救了他。他亡命上海,那可是通缉的头号要犯,悬赏大洋一千元。那个

时候他怎么可能回得了安庆啊!

陈延年今天这个事儿,不是一场恶作剧,因为他不配吃这个菜!我们今天这么做,也算是给家里人

一个交代,从今往后我们恩怨两清,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如果各位叔叔伯伯觉得这是一场恶作剧

的话,那我们向大家道歉,把叔叔伯伯吓着了。(向席上众人鞠躬,转身欲走)

陈延年(回头)顺便说一句,我们来上海不是来投奔你的。我这么跟你说吧,我们是看了留法勤工

俭学倡议书后才决定来上海学习法文,准备去法国勤工俭学的。今后我们的路自己走,用不着你操心。(离

去)

汪孟邹这,我我……你说……

陈独秀(笑)好,是我儿子!

(有删改)

【材料一】

陈独秀拒绝把儿子接回家,说:“妇人之仁,徒贼子弟,虽是善意,反生恶果。少年人生,听他自创

前途自可。"

【材料二】

陈延年(1898~1927),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4年回国后担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1927年被捕,

英勇就义。

【戏剧·冲突】

15.梳理人物矛盾冲突。

【戏剧·台词】

16.请揣摩剧本中陈延年对父亲的称呼并完成表格。

台词中的称呼原因语气

“他陈独秀”“陈独

①②

秀"

僵硬而又流露一丝温

“你”误会解除后,想要向父亲告知学习计划,却又不肯服软

【戏剧·拟真】

17.有人认为“用青蛙吓父亲"的情节有损烈士陈延年的形象,你认同吗?请结合链接材料加以分析。

【链接材料】

重大历史题材有个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所以,要拍得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历史的真实

和艺术的真实相统一。

——编剧龙平平

【戏剧·突转】

18.对比探究本剧情节突转,请结合《儒林外史》做梳理探究。

篇目梳理相似情节

《觉醒年代》①→→

严监生死前伸出两根手指→一众人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赵氏挑去一根灯芯,严监生才

《儒林外史》

肯咽气

归纳情节共性:②

探究类似艺术效果:③

【答案】15.认为陈延年行为荒谬,大逆不道认为陈独秀不顾亲人死活,大逆不道16.(示

例)①误会父亲贪生怕死,控诉其抛家弃子、大逆不道的行为②憎恶、不满17.(示例)不认同。

人们固有观念中的陈延年是一个为国捐躯、值得敬重的革命者形象,编剧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虚构了一个

“用青蛙吓父亲"的情节,塑造出一个郁郁蓬勃、敢爱敢恨的17岁青年形象,让观众觉得英雄也是有血有

肉、真实可爱的,使陈延年的形象更加立体可感。(言之有理即可)18.陈延年用青蛙戏辱父亲

引起汪孟邹的斥责,陈独秀一言不发陈独秀笑道:“好,是我儿子!”都是先铺垫情节,再来

一个突转。都能造成戏剧性效果;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凸显人物形象。

【解析】15.本题主要考查戏剧情节、人物矛盾冲突。

第一空:

根据图中汪孟邹“认为陈独秀是大英雄,并非大逆不道"可知,第一空填写汪孟邹对陈延年的看法。

根据第⑨段“汪孟邹延年,你多大了,你还是孩子吗?怎么能干出这么荒谬的事情!你知道你这样叫

什么吗?叫大逆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