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时教学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时教学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时教学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时教学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时教学 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时教学学案(含答案)专题一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

信息类文本是以求知求真的态度与方式去阅读,从而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其对象主要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

其命题在“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思想的指引下,通过兼具“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题目形式,考查考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层次。通过多元阅读、区间分析、综合归纳,实现对考生检索、理解、分析、评价、探究等能力的考查,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且有一定的难度。

对信息性阅读能力的要求有:在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等。

精准突破一两步骤,答对内容理解题

命题人转换手段与设题陷阱一览表

“5步骤”选对内容理解分析题

步骤解说

第一步:读——速读明旨,标画关键通读全文,抓住关键句子,即主旨句、评述句,开头句、过渡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等;抓住关键词,即名词术语及具有指代性、隐喻性、逻辑关联性的词语等,标记重要信息

第二步:审——审清题干,明确考点题干是标准,文本是依据。认真阅读题干,弄清题目的限制与提示,把握设置题目的角度,明确考查的信息,做到胸有成竹

第三步:定——圈定文段,筛选信息先读选项,再读原文,找出原文与选项相对应的语句,圈定答题范围,确定答题区间,筛选出与选项相关的有效信息

第四步:比——比较异同,鉴别真伪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的信息与原文的异同点,尤其注意选项在原文基础上增加的修饰、限制、补充成分

第五步:除——排除干扰,复核锁定确定一个选项的过程,就是排除其他三个选项的过程。要想准确答题,必须警惕命题陷阱,注意干扰项。选出答案之后,一定要注意从选文的题材、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检验,进一步确认排除干扰项的依据

(2023·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顷。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

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

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

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

解析: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藜麦的大面积种植……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错误。根据原文“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可知,应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答案:C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

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

解析: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断。“造成了真正的伤害"错误。“造成了”或然变必然,原文最后一段中是说“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

答案:D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

解析:分析论点、论据。第二段的观点是“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A项,表明是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想吃点别的东西导致藜麦消费量的下降,而不是藜麦价格的上涨,直接支撑了第二段的观点。B项,说的是藜麦价格的上涨会对当地人造成伤害,与第二段的观点相悖。C项,说的是“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可以用来支撑第三段的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关联不大。D项,可以用来支撑“竞争性真相"的相关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无关。故选A。

答案:A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

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理解重要概念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由题干中“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可确定答题区间为第一段;其次要理解“竞争性真相”这一概念的含义,即第四段中的“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而这些“方式”在上文中有所体现,如“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等;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思考,第一段所涉及的西方媒体的报道通过哪些方式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比如《独立报》以“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这一片面的事实和数据,得出“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这一结论;比如《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再比如《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独立报》用“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一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标题来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黎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答案:①《独立报》通过片面的事实和数据,称藜麦价格的上涨使玻利维亚人吃不起藜麦了;②《纽约时报》直接援引他人研究,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③《卫报》与《独立报》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分析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首先要明确该文探究的核心问题,即西方媒体在关于玻利维亚和秘鲁藜麦生产和消费的报道中大量使用“竞争性真相”,使读者产生误会甚至引发良心危机。第一段列举西方媒体的报道,提出问题。第二段先提出质疑的观点,然后结合经济学家的相关调查,得出恰当的结论:“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第三段则重点探讨了“我”的实地考察,以事实说话,使得阐释更具有科学依据:一方面指出其他地区的人食用藜麦给当地人带来了好处,另一方面指出当地人并不缺少藜麦。最后一段进一步指出“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意在强调片面地使用“竞争性真相”会造成更多的伤害,作者在此处用“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的常规逻辑认知进行类比论证。

答案:①借助名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②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精准突破二理知识,清题型,答准论证分析题

一、解答文外信息论证选择题“3步骤"

二、三类简答题解题技法

(一)论证思路类

1.常见设问

设问1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设问2本则材料思路清晰,请简要梳理。

2.解题技法

把握行文思路“4步骤”。

3.把握论证结构(思路)

(1)整体文本结构(思路)安排。

论述类文本一般由引论(提出问题或论点)、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但它又是富有变化的:有的只有引论、本论,无“结论";有的只是在开头提出论题,在结尾点明论点;有的文章是驳论文,采用破立结合的结构方法。

从整个文本结构上来看,主要有总分总式、总分式和分总式。

(2)“本论”的结构(思路)安排。

“总分"结构中的“分”即议论文的本论部分,这是论述类文本论证分析部分,其内部层次有:

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具体结构总分结构先总说(提出中心论点),再分说(列出几个分论点,或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总说(总结)

层进结构论证上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并列结构几个分论点并列,或几个方面的论证并列

对照结构一正一反,正反对比

驳立结构先驳论(列出错误论点并否定),后立论

(二)论证方法类

1.常见设问

本文或某则材料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手法)?请简要说明。

2.解题技法

论证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论证方法论证特点论证效果

举例论证运用概述和具体事例来论证真实可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权威性

引用论证运用常理与哲理,包括名人名言、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使论证更有力

对比论证通过对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分辨差异,解释本质。正反对比鲜明,给人以深刻印象,使论证更有力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观点能够把道理讲得浅显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假设论证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其标志性词语:“如果……那么……"假如……怎能……”。叙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推论,叙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推论用好假设论证法,可以更好地突出所用的论据,增强其说服力。还可以起到发人深思的论证效果,体现思维深度,升华文章格调

类比论证类比证论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同类相比,由此及彼这些材料本身的生动有趣及其哲理性,会使文章的观点鲜明深刻,而且生动引人,说理更形象

因果论证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揭示原因来论证结果揭示事物的本质,逻辑缜密,思辨性强

反证法又叫归谬法,即先假设对方的论断是正确的,然后从对方的论断中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对方的论断不能成立。特点是“以错攻错"以退为进,增强逻辑性,有幽默感,后发制人

(三)论证特点类(综合题型)

1.常见设问

本文或某材料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2.解题技法

此类题目从整体和深度上考查了综合性思维能力。一般来说,综合分析文本论证的特点要从“六角度”入手。

角度一:综合分析文本整体论证方式的特点。

分析文本是立论,是驳论,还是立论与驳论相结合(“先破后立"的情况多见),并简明概述文本是怎样立论、怎样驳论或怎样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

角度二:综合分析论证结构的特点。

论证的结构或思路通常指上文“论证思路类”所讲的内容。分析文本论证结构的特点,首先概述文本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然后具体说明文本是如何安排这种结构的。

角度三:综合分析论点提出的特点。

①根据论点的位置分析论点特点。首先明确指出论点所处位置,其次概括不同位置提出论点的作用(见前面“论证思路类"的分析)。

②根据立论的视角分析论点特点。分析论点的特点,要关注论点提出的角度,看论点是否和一般的观点不同,如论点独有的特点,则可看作是论点新颖或观点独到。

角度四:综合分析论据的特点。

一要看论据是否典型、是否新颖。论据能有力地论证论点,可概括为“论据典型,说服力强”;论据非常见常用,且有典型性,可概括为“论据新颖"。二要看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要分清。

角度五:综合分析论证方法使用的特点。

根据文本内容,简明指出文本使用了何种论证方法(单一运用论证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怎样的论点,达到了怎样的论证效果。

角度六:综合分析论述语言的特点。

论述类文本的语言一般有准确严密、概括简洁、鲜明生动等方面的特点,可根据文本论述语言的风格特点简要概括并举例说明。

附:

1.语言风格

可以用如下词语概括表述:高屋建瓴(有理论高度,理论性强)、气势凌厉、逻辑缜密、娓娓道来、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2.具体特点

(1)语言准确:①概念使用准确;②词语的运用准确,感彩恰当,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2)语言严密:①判断和推理严密,逻辑性强;②句式上多运用修饰成分多的长句,表达周密;③结构严密,衔接过渡自然条理。

(3)语言鲜明:①表述明确,不可模棱两可,尤其是论点的表述;②态度明确,爱憎分明,不可含糊不清。

(4)语言简练、概括:叙述事实时,不需要铺排渲染,因为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不宜细致地述说细节,否则喧宾夺主。

(5)语言形象生动:①适当运用修辞手法;②注意语气变换,灵活运用各种句式(设问、反问、祈使、肯否定陈述、双重否定等)。

上面的“六角度”总体归纳了综合分析文本论证特点的思考切入点,具体答题时要根据文本的特点灵活选择分角度进行恰当思考。

(2023·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

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

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

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

(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

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

解析: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A项,“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错误。只有材料一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两则材料都没有“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材料一是说调查研究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实事求是,材料二是说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还必须站在被观察者的利益上等,二者没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C项,“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曲解文意,材料二中只是说“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并不意味着社会科学不能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且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中的“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可知,如果达到了某些条件,社会科学也是可以通过实验展开研究的。D项,“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撒谎’”错误,根据材料二倒数第二段中的“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可知,这里是将社会研究者与被调查者的关系与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进行类比,“只有……才不会……”的表述错误。

答案:B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

B.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需要通过经验者的语言来表达,这可佐证语言材料的重要。

C.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

D.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

解析:根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如果……就……"说法绝对。根据材料二中的“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可知,即使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但只要涉及被调查者的利益,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还是可能会有防备心理的。

答案:C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解析: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结构。“主要论证……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错误,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的是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且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体外看不到的部分。

答案:B

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分析材料的论证语言。解答此题,可从语言特点、论证观点、读者感受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语言特点上看,“敲诈"斗智”“拷问"是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类比为审讯人和犯人的关系等,用词生动形象。从论证观点上看,根据材料二最后两段的具体内容可知,“敲诈”“斗智"拷问”的主体都是社会调查中的观察者,受体都是被观察者,且这些词语在语境中都是贬义词,揭示了观察者对待被观察者的错误态度。且根据“敲诈"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斗智"不能得来社会科学、“拷问”得不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来看,作者从反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从读者感受上看,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较为深奥的学术问题。

答案: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社会调查中观察者对待被观察者的错误态度,从反面论证了观察者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摆正自己的态度的观点。②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较为深奥的学术问题。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分析不同材料论述的侧重点。解答此题,可从论述内容和论述角度(话题范围、出发点、目的、立场等)方面分析。从论述内容上看,材料一中提及“客观”的语句是“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侧重于调查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好的调子。材料二中提及“客观”的语句是“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这是不可能的"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由作者的语气以及“空洞概念"这是不可能的”等表述可知,作者对这种“客观"是否定的;再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这关系”指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一些调查者把“客观”曲解为为了保持距离,冷漠对待被观察者,不去接触亲近。材料一摘自习近平的文章,告诫领导干部在做调查研究时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材料二也是在讲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只不过告诫的对象是社会科学调查者,告诫他们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据此分点表述即可。

答案:①材料一侧重于调查应从实际出发,而非带着现成“调子”;②材料二侧重于不能把客观曲解为对被调查者的漠然态度;③材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而言,材料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有的立场和目的而言。

精准突破三辨逻辑,观点判断题

常考的推理逻辑关系和推理关注点

逻辑关系推理特征关注点

假设关系根据非现实情境,抽象出其实质成分并得出逻辑结论的思维过程。常用“如果……就……"即使……也……”假设的前提是否正确,假设的结论是否必然

因果关系因果推论要求原因先于结果,原因与结果同时变化或者相关,对于结果不存在其他可能的解释,强调原因的唯一性。常用“由于"因此”“可见"之所以……是因为……”有无因果颠倒、一果多因的问题,是否强加因果

目的关系前者和后者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常用“为此"为了”“以致"是否无中生有

条件关系如果A能推出B,那么A就是B的充分条件。常用“如果……,那么……”“若……,则……"和“只要……就……”来表示充分条件是否错置条件,把充分说成必要、把必要说成充分。条件和结果是不是一对一关系。有无以偏概全或张冠李戴的现象

条件如果有A而未必有B;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则A就是B的必要条件。常用“只有……,才……"或“若不……,则不……”来表示必要条件

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A,都(总、总是、也)B,偏句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

观点判断题解题“3步骤"

步骤解说

第一步:把握选项内容把握选项所陈述内容背后隐含的观点。注意:因为并非所有选项都能在文本中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文字,所以我们在做题时需要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句,在文中找到大体的对应区间

第二步:分清文本观点吃透文本观点,同时注意分辨作者观点与他人观点。关键是区分领悟,作者常常会列出若干人的观点加以辨析,或赞同,或否定。做题时要注意分辨哪些观点是作者的,哪些观点是他人的

第三步:比对综合分析将选项的观点与原文的观点进行比对,看选项的观点是否与原文的观点一致。注意:在本环节中,应综合分析,作出准确判断

(2022·新高考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诗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

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典哲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

(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

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

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错误,从材料二最后一段“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典哲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中可见,并没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

答案:D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

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

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以及推理判断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D项错误,从材料二第四段“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说的是“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而不是“空灵"飘逸”等语,“空灵"飘逸”是风格。

答案:D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观点,理解论据,证明论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把握文章的观点再进行判断。材料一观点是:怎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者从两个方面,一继承创新传统文化;二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A项,“宜师古圣贤人"强调向古人学习。B项,洋务派的主张,政体不变,只学习西方技术。C项,“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继承创新传统文化;二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外来文化,符合观点。D项,“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说的是变化。

答案:C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观点,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首先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观点,其次结合题干具体作答。

答案: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理性思辨、换位思考的古代哲学智慧。②“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体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可以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内容,理解探究的能力。考生要在充分理解文本观点的前提下,结合题干中“如何推动”明确筛选、概括、归纳。

答案:①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建立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固本健体才可以消化吸收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②与时俱进。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③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外为中用。

精准突破四据文本,评价探究题

三步解答评价探究题

(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晴朗无云的夜晚,你仰头望天,可以看到数万亿英里外的星星发出的光芒,小行星在月球表面撞击出的陨石坑也清晰可见。而低下头,你看到的只有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仅仅下到距地面十码,我就觉得已远离人世间。这里,最初在古海洋大陆架上形成的石灰岩层闪闪发光,我看得入了迷。

地下世界牢牢保守着它的秘密。直到最近二十年,生态学家才追踪到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网络。这些真菌将单独的树木连成了彼此联通的森林,这一活动已经持续了数亿年。2013年,在中国重庆发现了一个拥有独立天气系统的洞穴网络:大团的水汽在巨大的中央洞穴中聚集,冰冷的尘雾如云层般在远离阳光的洞室中飘荡。在意大利北部一千英尺的地下,我沿着绳索滑到了一个空旷的圆形石室,满地都是黑色的沙堆,地下河从中横贯而过。踩在沙堆上,就像穿行在漆黑星球上的无风沙漠中。

为什么要往地下去?这样做完全是反本能的,既违背理性的意愿,恐怕也少有人会心生向往。特意把一件东西埋入地下,大都出于某种隐蔽的目的,而从地下取回一件东西,无一例外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的。但是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的世界。乔治·佩雷克在《空间物种》中写道:“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放平吧。"而我想反驳:“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投得更深吧。”对于人类栖居的这个具有深度的世界,“水平视野"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目前处于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本应一直被埋藏的东西自行露出了地面,让我们无法再忽视,那种强烈的侵入感令人愕然。在东西伯利亚的森林里,一个巨型坑洞在不断软化的土地上张开了血盆大口,它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袒露出已有二十万年历史的地层,当地的雅库特人称它为“地下世界入口”。在英国,近年来的酷暑使得古代建筑遗迹纷纷闯进人们的视野——罗马时期的观测塔、新石器时代的围墙……陆续被揭开面纱,就像大地上的麦田怪圈,从空中俯瞰即可辨认。格陵兰岛西北部,冷战时期的一个导弹基地在五十年前被封在冰盖下,如今它即将重见天日,里面储存着数十万加仑的化学污染物。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写道:“问题不在于地层中埋藏着那些东西,而在于它们非常持久,比我们的寿命更久,而且有朝一日会裹挟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它们就像是‘沉睡的巨人’,从‘深时’的睡眠中被唤醒。"

“深时”是地下世界的纪年。深时就是地球那令人眩晕的漫长历史——时间从当下向前向后无尽延展。深时的计量方式让人类显得微不足道,它的计量单位是“世"和“宙”,而不是“分"和“年”。它的载体是岩石、冰川、钟乳石、海床沉积物和漂移的地壳板块。深时通向过去也通往未来,五十亿年后,随着太阳能量的耗尽,地球也会落入黑暗。我们正踮着脚站在边缘处。

我们要警惕那种逆来顺受的思维。实际上恰恰相反,深时应当是一种更加激进的视角,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理解深时可以敦促我们思考:自己眼下的所作所为,会给我们身后的生命乃至后世留下什么?用深时的视角来看,我们原本认为恒久不变的东西便有了生命。万物的欢乐跃入我们的眼睛和头脑,世界再一次变得丰富离奇、充满生机。冰川有了呼吸,岩层有了潮汐,山脉经历着蜷缩与伸展,石头有了跳动的脉搏。我们栖居的地球,生生不息。

(摘编自罗伯特·麦克法伦《深时之旅》,王如菲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伯特·麦克法伦认为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世界,而乔治·佩雷克不认同此观点,他认为应该用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

B.东西伯利亚森林中巨型坑洞“张开了血盆大口”,“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当面对这种环境异变时,人们会感到惊愕与恐惧。

C.冰盖下冷战时期的导弹基地等,可能有朝一日会带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给人类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

D.“深时"是地下世界的纪年,深时之旅是对地下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我们脚下的世界,不只隐匿着黑暗和死亡,也珍藏着人类漫长的文明。

解析: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乔治·佩雷克不认同此观点”错误。根据第三段中的“乔治·佩雷克在《空间物种》中写道……而我想反驳……‘水平视野’是远远不够的"可知,是作者不认同乔治·佩雷克“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放平”的观点。

答案:A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仰头可以看到星星的光芒,而低下头只能看见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作者借此阐释了本文的核心观点“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

B.为了说明地下世界的神秘性,第二段列举了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网络、重庆的洞穴网络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地下石室三个例证。

C.下面的说法体现了第三段的中心论点:说起地下世界,恐惧和厌恶是人们的惯常反应,它总是与恐怖、黑暗等词语联系在一起。

D.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的言论,说明我们在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这一事实。

解析:分析材料和观点的关系。A项,“本文的核心观点‘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错误,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人们应该具备深时视角,理解并探索地下未知的世界。C项,第三段的中心论点是,人们应该突破所谓“本能"和“理性的意愿”去探索地下的世界,而选项中冒号后面的内容是用来支撑往地下去是“反本能"违背理性的意愿”“少有人会心生向往"的观点的。D项,“说明我们在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这一事实”错误,第四段中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的言论,说明地层中所埋藏的东西具有人类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必须予以重视。

答案:B

3.以“深时"的视角思考,人们会产生哪两种不同的行为?请根据本文概括说明。

答: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结合题干和文章最后一段中的“我们要警惕那种逆来顺受的思维。实际上恰恰相反,深时应当是一种更加激进的视角,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可知,以“深时"的视角思考,人们会产生以更加激进的视角积极地采取行动,或是逆来顺受、无动于衷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从这两个角度出发,从文中筛选信息并进行概括说明即可。

答案:①立足长远,以积极的态度理性思考人类在地球生命周期内的所作所为对身后的生命乃至后世的影响,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探索地下世界。②意识到深时计量方式下人类的微不足道,畏惧地下世界令人恐惧的未知力量,逆来顺受,无动于衷。

专题精练一文打通全题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网络在线学习,因为少了在途时间,获得知识更便捷、省时、省钱,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厚爱。再加上通过前沿技术的使用带来更好的教学互动与体验,教师授课效果更好。但是,由于在线教育具有网络所具有的特点,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有的甚至很令人担忧。在线教育不应仅仅是将线下教育通过录像、录音简单上传至网络,而且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采取受教育者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在线教育者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分寸,做到想学生所想,在线教育才会更上一个台阶。不要把在线教育变成冰冷的机器人教学,也不要吸收网络隔空对话油腔滑调、想当然的手法,甚至把低俗当有趣。另外,在线教育“名师”掺假注水,技术控制不过关,会误人子弟,影响在线教育的效果。

(摘编自卞广春《在线教育要多点温度和责任》)

材料二

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及

增长率(2011—2017)

自武汉2020年1月23日因新冠疫情“封城"后,各线上教育机构陆续推出免费课程,同时也向各地教育局提供线上教育技术支持。

表:中国部分在线教育机构推出免费课程

时间机构事件

2020.1.24网易有道向武汉市中小学提供寒假线上课程

2020.1.24腾讯教育面向全国各级教育部门、各地中小学及高校、教育机构、学生提供在线直播课堂、在线课程

2020.1.26学而思为湖北省和全国其他疫区不能正常开学的学生推出校内同步直播课

2020.1.27新东方提供100万份春季班直播课程

2020.1.31猿辅导提供小学、初中、高中部分直播课

2020.2.2作业帮向全国中小学生提供直播课程

(均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资料)

材料三在线教育的关键词仍是教育,而不是商业。教育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它关系个体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一种教育模式要行稳致远,其核心要件当然是人才。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好课。好的课程一般都有好的学习体验。然而,好的学习体验不同于受学生欢迎。我们希望寓教于乐,可是别忘了,寓教于乐必须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教应该是内容,乐应该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二者既不可偏废,其地位也不可颠倒。现在,我们有些教育机构,商业铜臭味太重,眼睛里只有人民币,没有人民和底线。它们不是在诲人不倦,而是在“毁”人不倦。这一现象尤其值得注意。

(摘编自文峰《给教育产业戴上质量“紧箍咒"》)

材料四在线教育,除了中国大学慕课、网易公开课等免费通识类教育课程之外,越来越多专业细分的教育平台也涌现出来,如专注于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应对雅思、托福、公务员等专门考试的线上培训等。

在线教育给教育带来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时间空间上的突破,更体现在教育的教、学、评、测等多个环节。在互联网模式下,学习不再只是呈现、接收、反馈的过程,而是一种全新的认知过程。课程的建设也不再只是师生传授,需要更加关注进度设计、用户感受、社会参与等。比如,当课程后台大数据显示,在课程进行到某一时段时,有超过一半的学员做出了暂停或回放的动作,那么可以就此了解课程难点所在,并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内容。

(摘编自《在线教育,打开你的知识空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课程需要有好的学习体验,有了好的学习体验,才会更受学生欢迎,有更多学生参与。网络在线教育要正确处理好“教”和“乐"的关系。

B.因为前沿技术的使用给在线学习带来更好的教学互动与体验,加之在途时间减少,获取知识更便捷、省时、省钱,所以在线学习越来越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厚爱。

C.在线教育实施过程中,寓教于乐中的“教”和“乐"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就会出现教育问题。

D.在线教育的关键仍是教育,它关系到学生个体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要行稳致远,其核心要素仍然是教师而不是网络。

解析:B项,强加因果,材料一中在线学习“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厚爱”的原因是“少了在途时间,获得知识更便捷、省时、省钱”,而“前沿技术的使用带来更好的教学互动与体验”是“教师授课效果更好"的原因。

答案:B

2.(解读图表题)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二的图来看,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到2017年突破了2000亿大关;其中2012—2013年的增幅最为显著。

B.从材料二的图来看,在2012—2014年增长幅度较大,且在2014年达到了高峰,2014年后则较平稳增长。

C.从材料二的表来看,部分在线教育机构推出免费课程集中在2020年1月23日“封城”后不久,且线上课程大多面向中小学生。

D.从材料二的表来看,除网易有道特定针对武汉市区域外,腾讯教育、学而思、作业帮等教育机构提供的直播课面向全国。

解析:B项,“2014年后则较平稳增长"错,2014—2016年呈下降趋势。

答案:B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在线学习,有着获得知识更便捷、省时、省钱等特点,因此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厚爱,与此同时,自身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B.在线教育如果想更上一个台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采取更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

C.那些一味追求金钱的教育机构,由于教育底线的缺失,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学习体验,是在“毁”人不倦,可见在线教育不是商业。

D.从材料二两个图表可以推断,中国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增长率的上升,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在线教育机构向广大学生免费提供课程就出现可能性。

解析:C项,“可见在线教育不是商业"曲解文意,材料三中说“在线教育的关键词仍是教育,而不是商业”,意为相对于商业,在线教育更应该关注教育的层面,而不是说在线教育不是商业,况且由前面的内容无法推出“在线教育不是商业"的结论。

答案:C

4.(分析论证题)试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思路。

答: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证的能力。要对段落进行理解,分析出具体的论证过程,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论证思路。

答案: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先提出“在线教育的关键词仍是教育,而不是商业(或在线教育不能过分注重商业)”的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先正面论证,教育需要人才、好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再从反面论证“有些教育机构,商业铜臭味太重"。最后强调这一现象值得注意。(意思对即可)

5.(比较材料题)材料一与材料四都称赞“在线教育”,但侧重内容、称赞方面不同,试结合材料分析。

答: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材料异同的能力。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细致地比较,扣住不同之处重点分析。

答案:①材料一侧重的内容是网络在线学习的好处和存在的问题,而材料四侧重于论述在线教育给教育带来的变化;②材料一称赞了“在线教育"的两个方面:获得知识更便捷、省时、省钱;教师授课效果更好。而材料四则称赞“在线教育”内容更丰富、更具体。(意思对即可)

6.(内容归纳概括题)当前网络在线教育存在哪些问题?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概括内容的能力。根据题干的提示性要求,需要通读四则材料,整体感知。重点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三,圈点标画出重点语句。如:材料一中“在线教育不应仅仅是将线下教育通过录像、录音简单上传至网络……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不要把在线教育变成冰冷的机器人教学,也不要吸收网络隔空对话油腔滑调、想当然的手法,甚至把低俗当有趣”“在线教育‘名师’掺假注水,技术控制不过关,会误人子弟,影响在线教育的效果”,材料三中“有些教育机构,商业铜臭味太重,眼睛里只有人民币,没有人民和底线”。

答案:①形式相对单一,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②缺少教育的温度,有的吸取了网络上油腔滑调的语言,把低俗当有趣;③“名师"掺假注水,技术控制不过关;④有的在线教育机构,商业铜臭味太重,没有底线。

7.(探究题)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怎样更好地发展中小学在线教育的看法。

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的能力。要求探究“怎样更好地发展中小学在线教育”,基本立足点还是在材料上。在线教育正面的经验成绩需要关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需要关注,把问题转变成办法,是更好地发展中小学在线教育的着力点。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找到在线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材料一、材料三中列举的问题相对集中,材料四说的是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显著的变化和好处,注意对这三则材料要认真分析、筛选、整合,同时要注意对隐性信息进行合理推断。

答案:①多点责任和温度。既要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不要把在线教育变成冰冷的机器人教学。②端正教育目的,不要让在线教育充满铜臭味。不要为了吸引学生眼球,而采用媚俗、低俗甚至掺假注水的方式,要时时谨记在线教育的关键词仍是教育。③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利用更多的前沿技术,更好地把控教学过程,全面提升授课效果,以起到教书育人的目的。④采用合适的教法。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采取受教育者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专题强化练(一)信息类文本阅读

一、(2023·广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植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和住所,还能调节气候,给地球带来生机和活力。但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植物也不例外。据统计,从1753年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已经有571种种子植物在野外灭绝。一种植物的消失,对我们来说,并不仅仅是单一物种的消亡,也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地球上的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植物的灭亡可能会导致几十种伴生物种的消失,植物的大量灭绝将会动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塔基。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由于遗传基础狭窄而引起的粮食安全事件。拥有相同基因的植物,一旦遭受疾病侵袭,很容易“全军覆没"。有专家认为,从野生植物的基因中或许能找到解决办法。如籼稻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籼稻获得了人们所期望的性状,但也失去了部分野生稻特有的基因,其中包括抗病虫、抗逆、高蛋白含量等优良基因。因此,对于育种专家而言,不适合食用的野生稻可以为改良栽培稻储备丰富的基因源,对解决粮食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为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学家想出了建造植物“诺亚方舟”的方法,将野生植物的种子提前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种子库。而坐落于云南昆明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重大科学工程、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种质资源是指有活力、有生命力、可以传递给后代的遗传资源,如植物的种子。种子大约出现在3.6亿年前,是陆地植物在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出的高度复杂而精妙的结构,包含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通常,成熟的种子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萌发。但有时,种子也会因进入休眠状态而无法萌发。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种子自身的原因,如胚还需要继续发育或被种皮密封而未能获得足够的水分和空气;另一种则是外部原因,种子已充分成熟,只因环境不具备萌发所必须的条件而被迫处于暂时停顿状态。这两种因素既可以单独作用,也可以复合作用,使种子进入不同深浅程度的休眠状态。种子的休眠特性是一种植物特有的生存策略,可以让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建立种子库、通过保存种子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成为可能。

为了保证种子能长久保存,首先要尽量采集成熟度较好且饱满度较高的健康种子。种子采集通常从容易采集的区域入手,逐渐延伸到更偏远的地区。种子被采集回来后,还要对其“验明正身”,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一一匹配,并初查种子的质量状况。其次,要创造适宜的条件将种子保存起来,尽可能使它们“延年益寿”,以便日后需要的时候再次利用。对于大多数种子而言,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其萌发过程,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加速物质代谢,也会导致出现霉变等问题。相比之下,种子更喜欢干燥低温的贮藏环境。大量实践数据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种子的含水量每降低1%或储藏温度每降低5℃,种子的储藏寿命可延长一倍。实际操作中,种子会被放置在空气相对湿度为15%的干燥间进行脱水,这样做是为了让种子的含水量下降到安全范围之内。如果种子的含水量超过安全范围,过多的水分就可能成了种子的“心腹之患”,在低温下形成大冰晶,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种子失去活性。

保存种子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重新使用,也就是把“沉睡”的种子“唤醒”,使原本处于休眠期的种子正常萌发。为此,要周期性地给种子做萌发实验。一般情况下,在种子送入冷库一周后,就可进行初次萌发实验,萌发率在75%以上即视为合格。接下来,每隔5~10年,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

理论上,对于冷库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只要打破休眠条件,就能刺激种子萌发。但实际上,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的种子,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反应。比如一种叫白楸的植物,它的种子冷藏后便不能萌发。遇到这种情况,研究人员会先利用能将活细胞代谢产物染色的化学试剂进行染色实验,判断种子是否还具有活力。染色结果显示,白楸种子并没有失活。切片观察后发现,原来白楸种子的含油量特别高。冷藏之后,种子细胞内的油脂发生凝固,而在进行萌发实验的25℃的条件下,凝固的油脂没有熔化。当把环境温度升高至45℃时,种子细胞内的油脂仍处于凝固状态。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种子才逐渐萌发。简单地说,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所以要把来自这一地区的种子放在培养箱里面,模拟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的环境,通过变换温度,让它们能够萌发。

总之,我们希望种子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又希望它们在需要的时候能被轻松“唤醒”。这一点无论对种子还是对现有的保存技术而言,都充满挑战。直到现在,种子库中还有某些种子处于“一睡不醒"的状态,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但这也正是物种保护工作的乐趣之——通过工作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进一步了解自己要保护的对象,窥探大自然的秘密。

(摘编自谭治刚、蔡杰《种子库:植物的“诺亚方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军覆没"在文中指有相同基因的植物受疾病侵袭,导致其伴生物种消失的现象。

B.“验明正身”在文中指的是初步检查种子的质量状况,是种子入库前的第一道程序。

C.“心腹之患"在文中指种子的内部含水量过多,种子在低温时有失去活性的潜在危险。

D.“一睡不醒”在文中指我们希望种子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

解析:B项,“‘验明正身’在文中指的是初步检查种子的质量状况"以偏概全,由原文“种子被采集回来后,还要对其‘验明正身’,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