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庖丁解牛》学案(含答案)第1.3课庖丁解牛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一、落实文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二、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三、合作探究鉴赏,注重心灵体悟1、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和著作情况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翻译文本,掌握课文中重要文言词语4、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拓展到庄子的思想。1、翻译文本,掌握课文中重要文言词语。2.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拓展到庄子的思想。
1、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生活贫苦,学识渊博,善于辩论。其著作《庄子》现存33篇,多寓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孟子同时而稍后,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生活贫困,做过漆园吏,但学识渊博。他对当时统治者攻城占地的做法深恶痛绝,对儒家积极参与政事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出世”。宋王偃昏庸残暴以致亡国的现实对庄子的思想影响很大,所以他不再出仕(做官)与统治者合作。他性情旷达,追求绝对的自足自得的主观精神境界。
2、背景:
中国的先秦是一个属于思想家的时代。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庄子是那最耀眼的星座之一。这个枯瘦的老人家静静的思索自然与人生,悟出了“天道自然,养生全身"的思想精华。庄子的思想被视之为最早的关注人心灵的哲学。
3、庄子的思想
一、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
二、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至消极厌世。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三、提出辨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
4、庄子的著作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所以,又称《南华经》,是著名的经典著作。原有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内篇共7篇,是庄子本人所作,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全面阐述了庄子的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论和政治论;外篇15篇,是内篇的补充和发挥,观点阐述的更为明确和具体,对丑恶现实的愤慨表现的更为强烈;杂篇共11篇,是庄子后学对庄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养生主》选自内篇,是庄子宣扬其养生之道的文章,其中引入了《庖丁解牛》的寓言加以论证: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那样,顺应自然,避开一切矛盾,“以无厚入有间”才能“保身"“全生”。这种思想无疑是消极的。
5、庄子散文的风格
浪漫主义是其散文的艺术特色,这与先秦各家不同,而独与屈原的楚辞近似,诙诡怪诞,汪洋恣肆。首先,是大量使用寓言。庄子及其后学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讲自己的哲学观点。其次,庄子寓言想象丰富,有惊人的夸张和奇妙的构思。第三、庄子有很高的语言驾御能力,散文词汇丰富,谴词造句变化多端,描情状物多姿多彩,语言自然流畅又尖锐泼辣,用韵声调铿锵,富有诗意,对后代影响较大。总之,庄子的文章长于说理,想象丰富、妙趣横生,且哲学意味很浓,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一、通假字
1.砉然向然(同“响")2.技盖至此乎(同“盍”,何、怎么)3.批大郤(同“隙",空隙)
二、一词多义
1.然
①因其固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②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③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连词,但是)
④沛公然其计(动词,认为……对)
2.乎
①技盖至此乎(表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
②依乎天理(介词,相当于“于")
③而况大乎(表反问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
④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良庖岁更刀(每年)②族庖月更刀(每月)
2.形容词作名词
以无厚入有间(没有厚度,这里形容刀口薄)
四、古今异义
1.所见无非牛者古义:没有不是___今义:只;不外乎
2.依乎天理古义:指牛体的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
3.虽然,每至于族古义:虽然是这样___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视为止,行为迟古义:动作也因此___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臣之所好者道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①技盖至(于)此乎②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3.倒装句
①状语后置新发于硎(即“新于硎发”)
②宾语前置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
1、划分文本的层次关系: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阅读1—2节,思考问题:
(1)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细致生动,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这一系列的动作连贯流畅,一气呵成,反映了庖丁技艺的高超与动作的娴熟。
(2)这自然就引出了什么话题?
明确:(技盖至此乎)
3、庖丁当过“族庖”“良庖"吗?他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
解牛的三个阶段
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
⑵“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⑶“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庖丁解牛》的内容层次
解牛场面(表现技艺高超)动作: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舞蹈化)
响声:砉、騞;——莫不中音(音乐化)
庖丁谈解牛之道:(亦即养生之道)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总说)
解牛的三个境界:所见无非全牛,目无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必由之路)
用刀结果及原因:十九年,解牛数千,刀刃若新发;“以无厚入有间"。(关键)
虽技艺高超,却不掉以轻心。(态度)
解牛成功后怡然自得的神情。(结果)
4、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总结:
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
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
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从庖丁解牛悟出哪些事理?
明确: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了解规律,掌握规律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抓住本质,用心处事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顺其自然,不强求
技经肯綮之未尝
——避开锋芒,从长计议
以无厚入有间
——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每至于族……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不莽撞,谨慎行事
善刀而藏之
——收敛锋芒,低调做人
6、庄子善于讲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在本文中,庄子的本意是要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
那么,如何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
明确: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社会,用刀来比喻人。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避开肯綮一样,来避开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
7、书上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你怎么看?
明确:它在一定意义上陶冶、培育和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它可教人们忘怀得失,摆脱利害。超脱种种庸俗无聊的现实计较和生活束缚,或高举远慕,或怡然自适,与活泼流动,盎然生意的大自然融为一片,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从而抚慰人们心灵的创伤和生活的苦难,这也正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巨大的失败和不幸之后,并没有真正毁灭,而更多的是保存生命,坚持节操却隐逸循世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的道理。
8、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明确:
1、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
2、面对困难,不应逃避,应勇于面对。
3、要热爱本职工作。
4、反复练习,就熟能生巧。
5、做事要循序渐进。
……
9、有人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你怎么看?
明确:有人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你怎么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译文】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疲惫不堪了。那么,追求知识的人们,只能(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罢了。做好事不要追求名声,做坏事不要遭到刑罚。顺其自然之理以为常法,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身体,可以享尽天年。
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牛虽多不以伤刃,物虽杂不以累心”,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异曲同工“三境界"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臣之所好者,道也——不畏艰难,目标高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年之后、方今之时——坚定不移,孜孜以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千锤百炼,终成正果
10、有人说,庄子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避锋芒”的思想是消极的,你怎么看?
明确:“窃(盗窃)钩(钩环)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中国人没有真理意识,只有效忠于皇帝的“正气”意识,以及权力意识,权力可垄断真理。
“原(探究)天地之美,达(弄清)万物之理"–––––––事实上,中国人只对“原天地之美”感兴趣,对人世间之外的理没有兴趣。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中国人都给平均化、标准化、中庸化了,很少有像庄子这样的独立特行的人。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境界最高的人不感到自己的存在,神人不追求建功立业,圣人不希求名声)––––––中国人的名利思想极重,所以,有人站出来反对名利。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鸟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鼹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知足,是儒家、道家共同的思想,也是农业社会的反映。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在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居住。他肌肤如冰雪洁白,风姿绰约如处女,不食人间五谷,餐风饮露。腾云驾雾,驱驰日月,而奔驰畅游于宇宙之外)–––––––中国社会太黑暗,所以,有同流合污之俗人,也有冰清玉洁之隐士,唯独没有敢于入世、挑战社会、进行抗争的勇士。
“形(肉体)固可使如槁木(枯木),心固可使如死灰"–––––––避世以至于槁木死灰,如佛教成佛之涅盘,这大概是东方人的悲观主义吧?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对人间之外的事,圣人暂且悬置它而不探讨;对人间之内的事,圣人陈述它但不主观地评判)–––––对于六合之外、世俗之外、形而上的东西,中国人没有探索的欲望,所以,科技离不开眼前的实用,哲学只有世俗主义的思想。
“昔者庄周梦为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过去,我庄周梦见了蝴蝶,栩栩然飞行的蝴蝶。……但醒来之后,我搞不清是我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我庄周)––––––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也模糊如梦,飘飘渺渺,混混顿顿,没有严密的思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我们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对付无限,必然陷入困境)––––––––庄子也主张“不学”,以保真养神,对付知识的无涯。大概对于中国人所探讨的人际而言,知识也没什么用处,惟有经验足矣。西方人重点探讨的是自然界,这时才能体现出知识的用处,所以,西方名言称:知识就是力量。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做好事不要做得出名,做坏事不要触犯刑律。沿规律窍门而生存。这样,可以永保身体健康,可以保全性命,可以存养亲人,可以享尽天年)–––––––庄子既反对使用谋略,同时他又是大谋略家,也可以说是市侩,精于谋生处世。也许,他的沿窍门生存的思想是现实逼出来的。
“人皆知有用之用(有用东西的用处),而莫知无用之用(无用东西的用处)也"–––––––庄子发现了无用之用,就是远离官场、名利,崇高自我,同时也放弃社会责任,任由暴政横行。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事之变,命之行也”–––––––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有强烈的信命思想,因此,以阿Q精神,认同统治者的专制、腐败与自己的贫困、受虐。
“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经常因循)自然"–––––以天为师,因循自然,保身长命,这是典型的中国思想。庄子也堕入世俗之中
《庖丁解牛》全文围绕“解牛”事件,阐述一个“道"字,由具体到抽象,条分缕析,环环相扣,将道理说得晓畅透彻。梳理文章思路,完成下表。
【明确】
解牛场面(表现技艺高超)动作:①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舞蹈化)
响声:砉、——莫不中音(音乐化)
庖丁谈解牛之道(亦即养生之道)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总说)
解牛的三个境界:②所见全牛;未尝见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必由之路)
用刀结果及原因:十九年,解牛数千。刀刃若新发;“以无厚入有间”。(关键)
③虽技艺高超,却不掉以轻心。(态度)
解牛成功后怡然自得的神情。(结果)
《庖丁解牛》运用了哪些说理方法试举例进行分析。
点拨
说理方法举例
层层推进庄子把庖丁解牛的经历分三个阶段去写,“所见无非牛者"未尝见全牛也”以及“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把解牛技术逐层提升,“进乎技矣”,进入更高层次的“道"
善用比喻①庄子以庖丁解牛比喻养生之道
善用对比②用庖丁解牛前后之技术做对比:初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及十九年,“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从“有形"至“无形”,说明解牛之至高境界
题组A基础过关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魏莹与田侯牟①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犀首②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③,然后拔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扶其背,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④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君曰:“然则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⑤也;吹剑首⑥者,吷⑦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选自《庄子·杂篇·则阳》,有删改)
【注】①魏莹:魏惠王。田侯牟:疑指齐桓公。②犀首:官名。③内热发于背:内心焦急而病发于背。④胥靡:服役的犯人。⑤嗃:洪亮而悠长的声音。⑥剑首:剑鼻环的小孔。⑦吷:细微的声音。
(二)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B.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C.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D.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乘,指天子,周制,天子可出兵车万辆,因以“万乘"称天子;也可指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
B.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又可指无学识智谋的人。文中意为无智谋的人。
C.肯綮,肯,附在骨头上的肉;綮,筋骨结合之处;軱:大骨。
D.“而”可以作名词、代词、连词和语气词用,“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善刀而藏之”两句中的“而"的用法相同。
3.下列对文段(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齐国违约,公孙衍主张发动战争为魏王争一口气。
B.华子既反对主战,也反对反战,但是华子却不愿意明讲,只是让君主寻求道。
C.面对惠子,魏王盛赞戴晋人才德,认为圣人都比不了他。而惠子表示了否认的态度。
D.文章一方面指出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争是为了名利,并对此予以否定;另一方面也宣扬了道家的无为思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
(2)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5.简析文中戴晋人的游说艺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人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上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节选自庄子《庖丁解牛)》)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
B.批大卻,导大窾批:劈,击。
C.如土委地委:卸落,坠下。
D.技盖至此乎盖:大概。
7.下列句子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官知止而神欲行
A.提刀而立B.羽化而登仙
C.朝济而夕设版焉D.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B.庖丁解牛能“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是因为他“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C.对技术的追求、对规律的尊重、探求和运用是庖丁技艺高超的主要原因。
D.本文以庖丁解牛喻一个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肩之所倚倚:靠着
B.乃中《经首》之会会:节奏
C.庖丁释刀对曰释:解脱
D.臣之所好者道也好:喜爱
10.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B.视为止,行为迟
C.为之四顾D.为之踌躇满志
11.下列对文言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B.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C.文中把三年前庖丁用刀的情况跟普通厨工用刀的情况对比,衬托庖丁的超凡技艺。
D.本文以庖丁解牛比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的处世哲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12.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孝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释刀对曰释:擦拭
B.臣之所好者道也道:天道,指自然规律
C.批大郤,导大窾导:顺着
D.彼节者有间间:间隙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吾见其难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吾尝终日而思矣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使工以药淬之
15.下列句子与“刀刃若新发于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何厌之有B.蚓无爪牙之利C.大王来操何D.青取之于蓝
16.下列对文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此句是庖丁用自己的技法高超来反衬“良庖”“族庖"的技法拙劣。
B.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对上文做了总结,揭示了十九年屠牛数千而刀刃锋利如初的根本原因。
C.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活画出庖丁的神情、举止。“怵然为戒”,显示出他的高度警惕;“视为止”,目不斜视,视线固定;“行为迟”,行动迟缓,足见其细心谨慎。
D.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这几句写庖丁解牛成功之后怡然自得、心满意足的神态、动作。所谓“四顾"指庖丁解牛成功后四处观望。寥寥数语,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态跃然纸上。
1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庖丁解牛》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B.手之所触,肩之所倚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以无厚入有间
19.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技经肯綮之未尝
A.凌万顷之茫然
B.惑之不解
C.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月出于东山之上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写庖丁解牛动作之优美,奏刀发出的声音之悦耳,暗示了牛在毫无痛苦的情形下被“解"了,说明庖丁的技艺确实出神入化。
B.作者写文惠君的夸赞,从侧面烘托了庖丁技艺的精湛。并借文惠君的赞叹和提问,引出下文庖丁对于解牛之道的阐述。
C.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一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一是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
D.文惠君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感悟到了养生之道:人世间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们应顺其自然,躲避那些可能伤害自己的矛盾,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21.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2)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小猪),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乙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节选自《庄子·外物》)
丙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君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节选自《庄子·秋水》)
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B.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C.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D.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成长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谥号是在皇帝、贵族、大臣等死后,对其一生做的概括性的评价,如惠王、宣王。
C.“子"是中国古代对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
D.“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它高一等的是“伯”,低一等的是“公”。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周撰写的书籍,大都是离言之类。庄周在著书时,善于运用曲笔和叙事寓情的手法:用语一点也不拘束,肆意汪洋,然而都是空话,没有事实。
B.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请他做宰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为官的立场。
C.“涸辙之鲋"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这个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周对监河侯之流不能急人所困的言行的不满。
D.在楚王派遣两位大臣想请庄周出仕时,庄周说宁愿拖着尾巴生活在烂泥里,也不愿意做死去后珍藏在宗庙里以显示尊贵的神龟。
2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2)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节选自《庖丁解牛》)
材料二: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巳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节选自《种树郭橐驼传》)
26.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彼节者有间②道芷阳间行
B.①謋然已解②隆然伏行
C.①不抑耗其实而已②其实害之
D.①视为止②视驼所种树
2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指解牛的厨师的名,与《陋室铭》中“往来无白丁"的“丁”意思不同。
B.肯綮,文中指筋骨相结合的地方,其比喻义与成语“切中肯綮"的“肯綮”意思相同。
C.名,指名字,与《石钟山记》中“而此独以钟名"的“名”字意思不相同。
D.生枯,在文中指活着,与《孔雀东南飞》中“便可白公姥"的“公姥”同为偏义复词。
2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厨师分解牛时,使用刀具或割或折,刀具的使用寿命很短;庖丁分解牛时,巧妙避开了复杂的筋络和骨头,所以他的刀具使用多年还光亮如新。
B.橐驼即骆驼,乡人称人为橐驼,原带有玩笑甚至嘲讽意味。但郭橐驼不以为忤,欣然接受,表现了他朴实善良、乐观豁达的个性特点。
C.他植者暗中观察仿效郭橐驼的种植方法,种出的树却是始终比不上郭橐驼,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虚心,而是因为他们没学习到郭橐驼种树本领的精髓。
D.从郭橐驼的种树经验来看,想要让树木孳长茂盛,在树种下去后,就不要惦念它,不要再动它,要顺应树木天性,听任树木自由生长。
2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30.材料一和材料二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应该如何对待外物。请结合文本,分析两则材料观点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庖丁解牛》节选)
(乙)
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元朔三年,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得间亡,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为发导译抵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地肥饶,少寇,殊无报胡之心。骞留岁余,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乃还,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会匈奴国内乱,骞乃与堂邑氏奴甘父逃归。骞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张骞具为天子言西域诸国风俗。元鼎二年,浑邪王既降汉,汉兵击逐匈奴于幕北,西域道可通。于是张骞建言:“乌孙王昆莫本为匈奴臣,后兵稍强,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攻不胜而远之。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他旁国。骞既至乌孙,昆莫见骞,礼节甚倨。骞谕指曰:“乌孙能东居故地,则汉遣公主为夫人,结为兄弟,共距匈奴,匈奴不足破也。"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于阗及诸旁国。是岁骞还,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域始通于汉矣。乌孙王既不肯东还,汉乃于浑邪王故地置酒泉郡,稍发徙民以充实之。后又分置武威郡,以绝匈奴与羌通之道。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
31.根据下列甲文中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盖至此乎盖:大概B.庖丁释刀释:放下
C.批大卻批:劈、击D.如土委地委:卸落、散落
32.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B.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C.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D.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33.下列对乙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匈奴,古代游牧民族,最初以獯鬻、猃狁、俨狁、恭奴等名称见于典籍,后统称为匈奴,单于为其最高首领,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B.祁连,即祁连山。狭义的“祁连山”指河西走廊南部山地最北的一支山岭。“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
C.元鼎,汉武帝刘彻的第五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由秦始皇首创,始创年号为建元。
D.中郎将,古代武官名。汉朝武官分将军、中郎将、校尉,因将军不常置,故平时一般武官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掌管皇家卫队。
34.下列对乙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经强大的月氏的国王被匈奴杀害,月氏人怨恨匈奴,却无人与其联合抗击匈奴。汉武帝得知这一情况后欲联合月氏夹击匈奴。
B.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出使,他从陇西郡出发,经过匈奴所控制的地方,被匈奴单于俘获后扣留了十多年,险些被杀。
C.张骞到达大月氏后在那里停留一年多,也没弄清月氏人的打算,就回国,在归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又被拘留一年多。
D.乌孙自认为远离汉,也不知汉朝疆域多大,加之一直臣服于匈奴,邻近匈奴,朝中的大臣都畏惧匈奴,不想向东迁徙。
35.翻译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2)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地肥饶,少寇,殊无报胡之心。
36.结合原文内容,简要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收获与影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选自《庄子·养生主》)
乙
梓庆销木为鐻①,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②,其巧专而外骨③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选自《庄子·达生》)
【注】①“鐻"同“虡”,指悬挂钟鼓的木架,形似虎,上面雕刻有精美生动的图案。②公朝:见君主。③骨:同“滑”,乱之意。
37.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
B.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
C.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
D.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
3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也叫《南华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其后学所著。
B.“谥号”指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对其一生做的概括性评价,如惠王、宣王、太祖。
C.梓庆,意思是名叫“庆"的木工,先秦古书往往将职业放在人名前,如“庖丁”“师襄"等。
D.“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它高一等的是“公”,比它低一等的是“伯”。
3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庖丁解牛时,手足并用,肩膝同举,写出了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两句运用了类比,写出了庖丁解牛动作的节奏感。
B.甲文中,梁惠王由“解牛之道”品悟出“养生之道":人生在世,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强行,不妄为,这样才能保全自己。
C.乙文写了一位专技者梓庆的精修用心的过程,以喻与自然为一的道理,创作者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创作出出神入化的作品。
D.两篇选文想象丰富,构思精巧,描写生动,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体现了庄子散文最主要的艺术特色:采用寓言故事来说理。
4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2)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
参考答案:
1.A2.B3.C4.(1)知道自己在无极限中遐想,再返回人迹所到之处的国家,是不是感到若有若无、难以捉摸呢?
(2)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5.戴晋人用“蜗角虚名”的寓言,让魏莹明白为名利而战是多么渺小,成功地劝阻了魏莹,使他放弃了对田侯牟的讨伐,避免了一场荼毒生灵的杀伐。“蜗角虚名"的故事,想象奇特,形象中蕴藏着不易领悟的“道”。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譬如要修筑十仞高的城池,已经修筑了十仞之高,却又去把它毁掉,这可是服役之人的辛苦劳动啊!现在不用兵打仗已经七年了,这是王业的基础啊。
“筑十仞之城"为动宾结构,在宾语“城”后断开;而下一个“城者"的“城”是“既十仞矣"的主语,在其前断;“也”是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开;“今"是时间状语,接后文,在其前断开,排除CD;
“此”是“胥靡之所苦"的主语,在其前断,排除BD;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准确理解常见闻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文中意为无智谋的人”说法有误。原文“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意思是君主您是万乘大国的国君,却用老百姓的方法去报仇,可见此处应是指平民百姓。
D.“而”:连词,表承接。句意:戴晋人离开后,魏莹心中恍惚,若有所失。/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而惠子表示了否认的态度"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的意思“尧、舜是人们所赞誉的圣人。但在戴晋人面前提起他们,则犹如一声细微之音而已"可知,惠子是肯定的态度。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知游心于无穷”,状语后置句,应为“知于无穷游心”,知道自己在无极限中遐想;“反”,通“返”,返回;“通达”,人迹所到之处。
(2)“天理”,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郤”,缝隙;“导”,顺着;“窾”,骨节间的空处;“因”,依照;“固”,本来的。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文中,戴晋人劝谏魏莹止战,却不直接说战争,而是先提问“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引起魏莹的好奇心,从而讲述了“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和“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因为争地而战,两败俱伤的事情,从而引发“王与蛮氏有辩乎”的思考。可见,戴晋人是用“蜗角虚名"的寓言,阐明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让魏莹明白天地广阔,为名利而战是多么渺小,成功地劝阻了魏莹,使他放弃了对田侯牟的讨伐,避免了一场荼毒生灵的杀伐。
参考译文:
(一)
魏莹与田侯牟订有盟约,而田侯牟却违背了盟约。魏莹十分愤怒,准备派人去刺杀他。
犀首公孙衍将军听说后,感到这种做法很可耻,便对魏莹说:“君主您是万乘大国的国君,却用老百姓的方法去报仇。我恳请受命率领二十万披甲士兵,为您攻打齐国,俘虏他的人民,牵走他的牛马,让他因恚愤而背生痈疽,然后占领他的国家。等齐将田忌出逃,然后抓住他,鞭打他的后背,折断他的脊梁。(这才是大国的风度,光明正大的做法。)”
季子听了公孙衍的议论感到可耻,他说:“譬如要修筑十仞高的城池,已经修筑了十仞之高,却又去把它毁掉,这可是服役之人的辛苦劳动啊!现在不用兵打仗已经七年了,这是王业的基础啊。公孙衍是个挑起战乱的人,他的话不能听。"
华子听了这些议论之后,感到这些观点都很不好,便说:“鼓动攻打齐国的人,是好乱之人;鼓动不要攻打齐国的人,也是好乱之人;议论攻打与不攻打来搅乱人心的人,又是一个好乱之人。”君主说:“那么怎么办呢?"华子回答说:“君主但求自然之道就是了。”
惠子听说了这件事,把戴晋人引荐给了魏莹。戴晋人说:“有一种小动物叫蜗牛的,君主知道吗?"魏莹说:“知道。”戴晋人接着说:“有个国家建在蜗牛的左角上,人称触氏;还有一个国家建在蜗牛的右角上,人称蛮氏。它们时常为争夺地盘而挑起战争,战斗中倒伏在地上的尸首就有数万之多,战胜者追逐战败者往往十天半月才返回。"魏莹说:“唉!这不是虚话吗?”戴晋人说:“我请求为君主把话说实。君主认为自己的主观想法推测宇宙的空间有极限吗?"魏莹说:“无极限。”戴晋人接着说:“知道自己在无极限中遐想,再返回人迹所到之处的国家,是不是感到若有若无、难以捉摸呢?"魏莹说:“是的。”戴晋人又说:“在这人迹所到之处有个魏国,在魏国之中有个梁都,在梁都之中有个君王,(试问)君王和蛮氏有分别吗?"魏莹说:“没有分别。”戴晋人离开后,魏莹心中恍惚,若有所失。
客人走后,惠子觐见。魏莹说:“客人真是位德才超群的人,像尧、舜这样的圣人也比不上他。"惠子说:“吹奏管,尚能发出洪亮而悠长的声音;吹奏剑首,就只能发出细微的声音罢了。尧、舜是人们所赞誉的圣人。但在戴晋人面前提起他们,则犹如一声细微之音而已。”
(二)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解牛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几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即使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6.D7.C8.C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盖”通“盍”,何,怎么。句意:(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连词,表示转折,但,却。句意:感官停止了但精神在活动。
A.连词,表修饰,着。句意:我提着刀站立起来
B.连词,表承接,然后。句意:成为神仙,然后进入仙境。
C连词,表示转折,但,却。句意: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却筑城来防备您。
D.表递进,而且。句意:使自己内部空虚并且外部又跟诸侯结怨。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对技术的追求”错。庖丁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进乎技”,探求“道"——解牛的规律。
故选C。
参考译文: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本为虚词,无特定之意,可解成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意思是:只看见一个虚线的牛,就是只看见怎么样去解)。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因为不知道怎么砍,所以砍到骨头的时候就容易坏)。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9.C10.A11.C12.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释:放下。句意:庖丁放下刀回答说。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替。句意:庖丁替文惠君宰牛。
B.介词,因为。句意:视力因为它停止,行为因为它放慢。
C.介词,因为。句意:因为这一成功举目四望。
D.介词,因为。句意:因为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手法的能力。
C.“把三年前庖丁用刀的情况跟普通厨工用刀的情况对比"错误。文中有两种对比: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一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以”,用;“间”,空隙,指有空隙的骨节;“恢恢乎”,宽宽绰绰的样子;“游”,运转。
参考译文:
庖丁解牛
《庄子》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解牛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几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不曾拿刀碰到过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即使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因为它停止,行为因为它放慢,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因为这一成功举目四望,因为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13.A14.D15.D16.A17.(1)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我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2)(我)提着刀站着,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释:放下。句意:庖丁放下刀回答说。
故选A。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动词,做;介词,替。句意: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庖丁替梁惠王宰牛。
B.介词,从;介词,比。句意: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冰,是水凝结而成的,温度却比水还低。
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句意: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我曾经整天地思索。
D.两个“以"都是介词,可译为“用”。句意: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让工匠用药浸泡匕首。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刀刃若新发于硎"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刀刃若新于硎发”。句意: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有何厌"。句意:有什么满足呢?
B.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蚓无利爪牙”。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
C.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大王来操何"。句意: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没有?
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青,于蓝取之”。句意:靛青,是从蓝草当中提取的。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此句是庖丁用自己的技法高超来反衬‘良庖’‘族庖’的技法拙劣"错误。是用“良庖”和“族庖"来衬托庖丁自己的技法高超。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以”,介词,用;“间”,间隙、空隙;“恢恢乎”,宽绰的样子;“游刃”,转动刀刃;“是以”,连词,因此;“硎”,磨刀石。
(2)“顾”,看、望;“踌躇满志”,对自己取得的成就心满意足;“善”通“缮”,擦拭;“藏”,收藏。
参考译文: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解牛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几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即使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18.D19.B20.C21.(1)我追求的,是道(本为虚词,无特定之意,可解成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2)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
(3)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替、给;介词,由于,因为。句意:庖丁给梁惠王宰牛。/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句意: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
C.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修饰。句意:但刀刃的锋利就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
D.都是介词,凭、用。句意: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用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缝隙的骨节。
故选D。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未尝技经肯綮"。句意: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
A.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凌茫然之万顷”。句意: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
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解惑"。句意: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C.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下的。
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月于东山之上出"。句意:明月从东山后升起。
故选B。
2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C.“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错误。文章先后只有两种对比,选项中说“一是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错,这不是对比,是类比。
故选C。
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所好”,追求的;“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进”,超过。
(2)“天理”,生理上的天然结构;“批”,砍;“郤”,通“隙”,缝隙;“导”,顺着;“因”,依照;“固然”,本来的构造;“技经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二零二四年度的服务器硬件租赁合同3篇
- 新员工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空调采购安装合同范本
- 培训课件模板
- 疱疹病毒病人的护理
- 农作物种子购销合同
- 南京市房产交易合同(2024版)
- 百纳行渠道培训
- 公司清洁钟点工劳务合同
- 烫发后的护理日常
- 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2(第四至六章)-国开-参考资料
- 科大讯飞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 Unit 4 I have a pen pal 单元总设计 教案
-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 解读
- 2024年中国锗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法兰盘的加工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 地形图测绘报告
- 参观河南省博物院
- 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精美课件(第1课时)
- 学院教育研习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