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专用)热点04 文学类文本理论与文本互证类题学案(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专用)热点04 文学类文本理论与文本互证类题学案(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专用)热点04 文学类文本理论与文本互证类题学案(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专用)热点04 文学类文本理论与文本互证类题学案(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专用)热点04 文学类文本理论与文本互证类题学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专用)热点04文学类文本理论与文本互证类题学案(含解析)热点04:现代文阅读II之理论与文本互证类题(解析版)

考情微观

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

2023新高考II卷《湖上晚归》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描写手法和表现手法

2022新高考I卷现代文I“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分析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

新高考II卷文言文阅读《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人物评价探究

2021新高考I卷现代文I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分析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

新高考II卷现代文II(双文本)文本二指出,教小孩了作文要“能懂得小孩了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了的欢喜"这一主张的分析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

2020新高考I卷现代文II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分析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

命题特点

这类题型几乎没有缺席过全国卷,只是在不停的变体,出现在各种文本题型中,实现了跨题型跨文本,它是以某一文学理论或评论为答题支点,要求考生运用该文学批评原理或评论观点,去分析、解释具体文本的这一原理、观点的体现,用理论或评论阐释文本,再用文本反证理论或评论,形成了“理论(评论)—文本”或“观点—材料"的互证关系。这种文学原理或评论观点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在单文本语境中直接出现在题干中,二是在“双文本”语境中间接出现在第二则文本中,而在题干中直接勾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科素养指标体系"要求考生“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对获得的学科知识和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整合,形成与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对应的产生式系统。”这类题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

这类题型最早是2020新课标I卷中出现,后来慢慢扩展到现代文I阅读中,到了2023年扩展到诗歌鉴赏题型,在打破题型壁垒,实现跨题型出题的今天,所以会做这一类题,有助于我们会做这一群题目。

审题:审出文学理论(评论)的关键词语、(理论、评论的)角度。

(1)评论角度:态度(作者)、印象(读者)。

(2)评论关键词语:客观、有力。

注意:准确理解评论角度及评论关键词语至关重要。对于双文本(主文本为小说,辅助文本为文学理论、评论短文)来说,评论关键词语的含义要到第二个文本中去找。

2.答题:双扣。

一要扣住“理论(评论)"内容,必要时对理论(评论)作出准确的解释;

二要扣住文本分析、阐释所体现出来的文学理论(评论)。

注意:这种题型命题相当广泛、自由,应对的办法就是化陌生为熟悉,即先看清楚这些看似陌生的理论(评论)是讲小说的哪个方面,或情节,或人物,或环境,或主题,或创作主张,或者兼而有之;然后用自己对这些的熟悉的思考、思路去分析、阐释。

3.整理答案。

整理答案,注意分点作答,答案条理清晰。

(2020·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落脚在硬邦邦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在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和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迈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他坚持靠左边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这整个一腿下跪、一腿拖随的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较低的长形的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

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

客栈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很低。屋内两边那些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子后面摆着光溜溜的长椅。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浑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

“行啊,”乔治说。“你对酒比我内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对吧?”尼克说。“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会有这么个感觉。"

“嘿,”乔治说。“真是妙不可言。"

姑娘拿进酒来由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走进来,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光抽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上。屋外,拉运木雪橇的马儿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丁当作响。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他们喝干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陈良廷译,有删改)

热点突破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作答步骤

第一步,先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据冰山理论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第二步,明确冰山理论是什么(解释冰山的定义)

文学作品中,写出来的部分是浮出水面的冰山,而未写出来的部分则是深藏水下的底座,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者具体可见,后者寓于前者之中。

第三步,根据题目要求,快速理清原文情节结构:

小说讲述一个叫乔治的大学生和一个叫尼克的社会青年去野外滑雪的经历,先用白描的写法勾勒他俩滑雪的过程,再写他们来到客栈饮酒小憩的场景,主要采用对白的写法,对话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酷爱滑雪,二是相约滑雪。小说的基本情节可概括为:擅长滑雪——酷爱滑雪——相约滑雪。

第四步,根据小说情节结构,结合题目,快速整理答案要点:

本文的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是什么,隐藏在背后的是什么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呢。

第五步,确定答案:

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文本理论互证题方法总结:

第一步,先审题:圈出题干中的关键词。

第二步,解释分析题目中理论的意思。

第三步,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文本,用文本解释理论。

第四步,根据小说情节结构,结合题目,快速整理答案要点

第五步,定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2023吉林长春高三长春外国语学校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书人

师陀

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小城里。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他放一张断腿板桌,周围——前面和两旁,放几条板凳。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醒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这便是他的一切。他说武松在景阳冈打虎,说李逵从酒楼上跳下去,说十字坡跟快活林,大名府与扈家庄。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有时候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喽啰们呐喊。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这无疑是一种贱业。我不知道别人对于这种职业抱的态度;但是如其有人教我填志愿书,我会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毫不踌躇的写上——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

我很难说出所以要如此决定的理由;也许这是唯一的理由,我觉得这种职业可爱,另外,或者我应该说我被他迷住了。

实际上我们全被迷住了。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当这些声音一个跟着一个响过之后,摊肆全被收去,庙里安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其实只剩下大盗刘唐或莽夫武松——这时候,即使过后回想起来,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一切曾使我们欢喜和曾使我们苦痛的全过去了,全随了岁月暗淡了,终至于消灭了;只有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直到现在,等到我们稍微安闲下来,便在我们昏暗的记忆中出现,永远顶生动顶有光辉。跟这些人物一起,我们还想到在夜色模糊中玉墀四周的石栏,一直冲上去的殿角,在空中飞翔的蝙蝠。天下至大,难道还有比这些更使我们难忘,还有比最早种在我们心田上的种子更难拔去的吗?

时光于是悄悄的过去,说书人所有的仍旧是那把破折扇,那块醒木,那个收钱用的小笸箩。我每次到这小城里来第一个总想到他。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他的嗓子塌了,喑哑了。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

“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他叹息日子艰难,让客人另外给他增加。

他的老听客慢慢减少了,年老的一个跟着一个死了;年少的都长成大人,他们有了大人的职务,再不然他们到外乡去,离开了这个小城。而最重要也是最不幸的,乃是他时常发病,他不能按时开书,有时候他要在中间停好几天。

最后一次我到这小城里来,就在不久以前,我已经好几年不曾听说书人的书。我到城隍庙里,在月台下面,原来说书人放桌子的地方停着一个卖汤的。我感到一阵失望,城隍庙原先我们看来多么热闹,现在又如何荒凉;它的大殿原先在我们心目中是多么雄伟,现在又如何卑陋;先前我们以为神圣的现在又如何可怜了啊!

“说书的还没有来吗?”我忍不住问。

卖汤的说他正害病——

“他好几天没有来了。"

第二天说书人死了。我正在城外漫不经意走着,一副灵柩从后面赶上来,我停在路旁让他们过去。他们是两个杠手,另外跟着个拿铁铲的。

“你们抬的是谁?”

“说书的。"他们中间有人回答。

“说书的死了?”

他们大概认为我的话没有意思,全不作声。

“他怎么死的?"因此我接着问。

“吐血。”

“他病的很长远吗?"

“不,不长远,七八天前他还说书。”

“他家里人呢?他家里有人吗?"

“他压根儿没有家。”

“那么他也没有儿子吗?"

“谁知道!我们没听说过。”

他们顺着大路到郊野上去。天气是很好的,大路上照满了阳光;游丝在空中飞动,有的挂在草上;郊野上,一望几乎看不见行人。我跟在他们后面。这所谓灵框,其实只是一卷用绳子捆着的芦席,说书人的脚从席子里露出来,不住随着杠手的步骤摆动,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我们全不说话。不久便越过一个土坡,在乱葬岗上停下来了。就在这里,他们在荒冢中间掘了个坑,然后把说书人放下去,将泥土送下去。

“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当他们把说书人放下去时候,内中有一位嘲弄的说。

我在旁边看着,毫不动弹的站着。一点不错,说书人,现在你的确应该带着你的书到地下去了;但是当你还活着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你感动过多少人,你给了人多少幻想吗?你也曾想到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创造了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侠义勇敢的天地吗?埋葬的人走了,郊野上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这是怎么回事?十字坡现在在哪里?小商河在哪里?隋炀帝赏过的琼花又在哪里?凡是回忆中我们以为好的,全是容易过去的,一逝不再来的,这些事先前在我们感觉上全离我们多么近,现在又多么远,多么渺茫,多么空虚!……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撒谎家”形容“说书人”,是因为说书的内容多为被演绎过的历史故事,其中的人物形象是夸大或虚构的。

B.“定更炮”“大钟"和“云牌”声音的变化说明说书时间之久,听众久久不肯离去,直接描写说书内容的引人入胜。

C.作者最后一次到小城,将城隍庙现在的荒凉和原来的热闹对比,衬托出说书人在我心中的地位以及对我的影响。

D.这篇小说篇幅简短,故事内容简单,不以人物性格的独特与情节的曲折取胜,呈现给读者的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

2.文章结尾在小说结构和内容上有重要作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疑问句和感叹句的使用,表达了作者对说书人的赞美,对现实的反思,引发读者深沉的思考。

B.文章结尾深化主题,说书人死去的荒凉情景和开篇说书人说书的精彩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C.叙述人称除了“说书人"和“我”,还出现了“你"和“我们”,人称的转换极具议论效果。

D.荒凉是本文的感情基调,它既指小城外乱坟岗的荒凉无人,又暗指人心的荒凉和社会的冷漠。

3.小说三处写到说书人的长衫,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暗示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说书人》作为小说缺少情节张力,影响了作品的感染力。请对此加以评析。

【答案】1.B2.C3.从蓝布长衫,到灰绿色长衫,到破长衫。长衫的变化折射出说书人境遇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表现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说书人生活的困顿,生命的卑贱。他孤苦无依,最终被社会遗弃。4.示例一:将是否“以生动曲折的情节塑造人物性格"作为评判小说的唯一标准有失偏颇。《说书人》以散文笔法叙事,淡化情节,虽然只写了关于说书人的若干断片,但以细节的变化暗示人物每况愈下的情形,直观而耐人寻味。同时,作者在回忆性的叙述中加入了议论和抒情,由“我”的情绪连贯起作品,充分表达出同情、感叹和反省,增强了故事的悲剧力量。

示例二:在有限的篇幅内巧设矛盾冲突,形成情节张力,构成读者的心理期待与落差,能增加作品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如果小说对说书人曲折的命运有更直接、鲜明的表现,更能增加作品内涵的深度。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直接描写说书内容的引人入胜"错误,应为侧面描写说书内容的引人入胜。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人称的转换极具议论效果”错误,应为“抒情效果"。第一人称“我”便于直接抒情,采用第二人称“你"形成与说书人直接对话的效果,感彩更为浓郁,强烈表达出对说书人的赞美,从“我”到“我们”,更是跳出了个人视域,使读者自然而然地与作者产生共情、共识。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第一处,“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醒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这便是他的一切”,这是作者第一次见到说书人,他“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

第二处,“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他的嗓子塌了,喑哑了”,这是再一次见到说书人“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

第三处,“这所谓灵框,其实只是一卷用绳子捆着的芦席,说书人的脚从席子里露出来,不住随着杠手的步骤摆动,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这是最后一次见到已经去世的说书人“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从蓝布长衫,到灰绿色长衫,再到破长衫,这三处长衫很明显是同一件长衫,长衫的变化暗示了说书人境遇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表现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说书人生活的困顿,生命的卑贱。他孤苦无依,最终被社会遗弃。最后一处的描写,更体现了说书人生命的卑贱。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首先要表明观点。可以认为小说的情节缺少张力,影响了作品的感染力。如小说这种体裁要求在有限的篇幅内制造矛盾,使情节跌宕起伏,形成张力,从而起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对读者产生震撼的效果。这篇小说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只是通过“我”的眼睛看到了说书人人生的几个片段,侧面反映他每况愈下的人生境遇。文章中没有对说书人的命运做直接、鲜明的表现,使作品在深度上有欠缺。

也可以认为小说在有限的篇幅内巧设矛盾冲突,形成情节张力,构成读者的心理期待与落差,能增加作品的感染力与震撼力。评价小说的标准有很多,不能将通过曲折生动的情节塑造人物性格作为唯一标准。《说书人》这篇小说偏散文化,刻意淡化小说的情节,但是文中运用了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命运变化,从而耐人寻味。如说书人衣服、脸色等的变化“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这些细节能够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生活以及身体的变化;同时小说在对说书人的回忆中加入了抒情和议论,用“我"对说书人的评价和情感串联起全文,充分表达出自己对说书人的同情、感叹和反省,增加了小说的悲剧力量。如“一点不错,说书人,现在你的确应该带着你的书到地下去了;但是当你还活着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你感动过多少人,你给了人多少幻想吗?你也曾想到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创造了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侠义勇敢的天地吗?”

(二)(2023湖南邵阳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三三(节选)

沈从文

①杨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堡子位置在山湾里,溪水沿到山脚流过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弯处忽然转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到它,在急流处筑了一座石头碾坊,这碾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叫杨家碾坊了。

②从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里比屋连墙,嘉树成荫,正是十分兴旺的样子。往下看,夹溪有无数山田,如堆积蒸糕,因此种田人借用水力,用大竹扎了无数水车,用椿木做成横轴同撑柱,圆圆的如一面锣,大小不等竖立在水边。这一群水车,就同一群游手好闲的人一样,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

③一个堡子里只有这样一座碾坊,所以凡是堡子里碾米的事都归这碾坊包办,成天有人轮流挑了仓谷来,把谷子倒到石槽里去后,抽去水闸的板,视槽里水冲动了下面的暗轮,石磨盘带着动情的声音,即刻就转动起来了。于是主人一面谈说一件事情,一面清理到簸箩筛子,到后头上包了一块白布,拿着个长把的扫帚,追逐着磨盘,跟着打圈儿,扫除溢出槽外的谷米,再到后,谷子便成白米了。

④到米碾好了,筛好了,把米糠挑走以后,主人全身是灰,常常如同一个滚到豆粉里的汤圆。然而这生活,是明明白白比堡子里许多人生活还从容,而为一堡子中人所羡慕的。

⑤凡是到杨家碾坊碾过谷子的,都知道杨家三三。妈妈十年前嫁给守碾坊的杨,三三五岁,爸爸就丢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话也不说死去了。爸爸死去后,母亲作了碾坊的主人,三三还是活在碾坊里,吃米饭同青菜小鱼鸡蛋过日子,生活毫无什么不同处。三三先是望到爸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后爸爸不见了,妈妈又成天全身是糠灰,……于是三三在哭里笑里慢慢的长大了。

⑥妈妈随着碾槽转,提着小小油瓶,为碾盘的木轴铁心上油,或者很兴奋的坐在屋角拉动架上的筛子时,三三总很安静的自己坐在另一角玩。热天坐到有风凉处吹风,用苞谷秆子作小笼,冬天.则伴同猫儿蹲到火桶里,剥灰煨栗子吃。或者有时候从碾米人手上得到一个芦管作成的唢呐,就学着打大傩的法师神气,屋前屋后吹着,半天还玩不厌倦。

⑦这磨坊外屋上墙上爬满了青藤,绕屋全是葵花同枣树,疏疏的树林里,常常有三三葱绿衣裳的飘忽。因为一个人在屋里玩厌了,就出来坐在废石槽上洒米头子给鸡吃。在这时,什么鸡欺侮了另一只鸡,三三就得赶逐那横蛮无理的鸡,直等到妈妈在屋后听到鸡声,代为讨情时才止。

⑧这磨坊上游有一潭,四面有大树覆荫,六月里阳光照不到水面。碾坊主人在这潭中养得有几只白鸭子,水里的鱼也比上下溪里多。照一切习惯,凡靠自己屋前的水,也算是自己财产的一份。水坝既然全为了碾坊而筑成的,一乡公约不许毒鱼下网,所以这小溪里鱼极多。遇到有不甚面熟的人来钓鱼,看到潭边幽静,想蹲一会儿,三三见到了时,总向人说:“不行,这鱼是我家潭里养的,你到下面去钓罢。"人若顽皮一点,听到这个话等于不听到,仍然拿着长长的竿子,搁到水面上去安闲的吸着烟管,望到这小姑娘发笑,使三三急了,三三便喊叫她的妈,高声的说:“娘,娘,你瞧,有人不讲规矩,钓我们的鱼,你来折断他的竿子,你快来!”

⑨母亲就从没有照到女儿意思折断过谁的竿子,照例将说:“三三,鱼多咧,让别人钓吧。鱼是会走路的,上面总爷家塘里的鱼,因为欢喜我们这里的水,都跑来了。"三三照例应当还记得夜间做梦,梦到大鱼从水里跃起来吃鸭子,听到这个话,也就没有什么可说了,只静静的看着,看这不讲规矩的人,究竟钓了多少鱼去。她心里记着数目,回头好告给妈妈。

⑩有时因为鱼太大了一点,上了钓,拉得不合式,撇断了钓竿,三三可乐极了,仿佛娘不同自己一伙,鱼反而同自己是一伙了的神气,那时就应当轮到三三向钓鱼人咧着嘴发笑了。但三三却常常急忙跑回去,把这事告给母亲,母女两人同笑。

有时钓鱼的人是熟人,人家来钓鱼时,见到了三三,知道她的脾气,就照例不忘记问:“三三,许我钓鱼吧。”三三便说:“鱼是各处走动的,又不是我们养的,怎么不能钓。"同一件事情,对待不同,原来是来人讲礼,三三也讲礼。

钓鱼的是熟人时,三三常常搬了小小木凳子,坐到旁边看鱼上钩,且告给这人,另一时谁个把钓竿撇断的故事,到后这熟人回到磨坊时,把所得的大鱼分一些给三三家。三三看着母亲用刀剖鱼,掏出白色的鱼脬来,就放到地下用脚去踹,发声如放一枚小爆仗,听来十分欢乐。鱼洗好了,揉了些盐,三三忙取麻线来把鱼穿好,挂到太阳下去晒。到有客时,这些干鱼同辣子炒在一个碗里待客。母亲如想到折钓竿的话,将说:“这是三三的鱼。”三三就笑,心想着:“怎么不是三三的鱼?潭里的鱼若不是我照管,早被村里看牛孩子捉完了。"

三三如一般小孩,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用大量笔墨介绍杨家碾坊及周围环境和碾米过程,交代了当地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关系,为下文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B.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内容,详写三三对钓鱼者的不同态度,略写三三吹唢呐、喂鸡等事情,情节安排详略得当,轻重合宜。

C.小说的叙事节奏富于变化。开篇以碾坊为中心交代环境,镜头切换迅速,叙事节奏很快;而以钓鱼为中心叙事是特写镜头,节奏较慢。

D.小说写水车“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十分形象,拟声词“咿咿呀呀"有着拟声似歌的音韵之美。

6.下列对本文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磨坊外屋上墙上爬满了青藤……常有三三葱绿衣裳的飘忽。”作者通过写三三生活的环境,生动地塑造出了一个秀美、灵动的湘西少女形象。

B.“这鱼是我家潭里养的,你到下面去钓吧。"鱼是各处走动的……怎么不能钓。”三三对潭边,钓鱼者的双重标准,展现出她的天真可爱。

C.小说中的“三三"和《边城》中的“翠翠”,无论是成长的环境,还是人物的性格,都有许多相通之处,她们都是沈从文独特审美的体现。

D.“三三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作者借助场景的转换加快叙事的节奏,也将三三盼望长大的心情表现了出来。

7.沈从文笔下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请结合本文和《边城》,谈谈沈从文塑造女性形象的方法。

8.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请结合本文简析这种人生形式。

【答案】5.C6.D7.①深入细致的心理描写。三三心想着,潭里的鱼若不是我照管,早被村里看牛孩子捉完了。这段心理描写把一个小女孩内心的小小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边城》中的翠翠本来是满心欢喜地去看船,期待和傩送见面,没见到后无意识的自言自语:“人那么多,有什么三脚猫好看?"表现出翠翠的难过之情。

②原汁原味的语言描写。翠翠对爷爷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写出了她的埋怨、娇嗔。三三说:“娘,娘,你瞧,有人不讲规矩,钓我们的鱼,你来折断他的竿子,你快来!"写出了三三的小小任性和天真。

③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的烘托。沈先生的笔下,有湘西世界美丽的山水景象,还有奇特的风俗人情,这样的环境,塑造出了一个个有着山的秀美与水的灵动的湘西少女的形象。8.①人性美:如三三吹唢呐,踩鱼脬,可见其纯真可爱;赶逐横蛮无理的鸡,可见其天性善良;三三爱笑,小事可乐,可见其活泼开朗。这些都是人性之美的体现。

②人情美:妈妈成天全身都是糠灰,随着碾槽转,抚养三三长大;妈妈炒鱼待客,说这是三三的鱼。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母女二人感情真挚。母亲对不讲规矩钓鱼的人非常宽容;钓鱼的熟人把所得的大鱼分一些给三三家,母亲晒干了用来招待客人。这些细节多可以看出乡亲邻里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

③有不讲规矩的人钓三三的鱼;母亲和三三在他们撇断了钓竿后,有一些小小的幸灾乐祸,母女同笑。这些细节说明作者没有过于美化人性,而是很自然地表现出一种不是完全理想化的人性。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开篇以碾坊为中心交代环境,镜头切换迅速,叙事节奏很快”错误。此处镜头的切换并不快,视角徐徐展开,叙事节奏是缓慢的。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D.“三三盼望长大的心情"错误。语境写出了三三慢慢成长的过程,交代三三如一般小孩慢慢长大的事实,没有表现“三三盼望长大的心情”,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首先,都采用深入细致的心理描写。本文中“三三就笑,心想着:‘怎么不是三三的鱼?潭里的鱼若不是我照管,早被村里看牛孩子捉完了’”,三三心想潭里的鱼若不是她照管,早被村里看牛孩子捉完了。这里的心理描写把三三内心的得意之情表现得惟妙惟肖。《边城》中“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头。渐渐长大的翠翠内心有了一份骚动不安的情感,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朦胧的对爱的渴望,使她有了一份莫名的孤独与寂寞。由此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展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心理。而“人那么多,有什么三脚猫好看?"翠翠本来是满心欢喜地去看船,期待和傩送见面,没见到后无意识的自言自语表现出翠翠此时内心的难过与伤感。

其次,都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描写。本文中三三说“不行,这鱼是我家潭里养的,你到下面去钓罢”“娘,娘,你瞧,有人不讲规矩,钓我们的鱼,你来折断他的竿子,你快来"等描写,写出了三三的小小任性和天真的性格。《边城》中翠翠对爷爷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写出了她的埋怨、娇嗔。两年前的端午节,当祖父问翠翠明天一个人去城里看划船怕不怕时,翠翠说:“人多我不怕。但是只是自己一个人可不好玩。"这话既是翠翠情窦初开的反映,也是翠翠与傩送爱情故事开始的预兆。翠翠复杂的情思通过朴实的话语表达出来了。

最后,都有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的烘托。沈先生的笔下,有湘西世界美丽的山水景象:磨坊外屋,上墙,上爬满了青藤,绕屋全是葵花同枣树……还有奇特的风俗人情:男女对歌、唱小歌、端午节赛龙舟……这样的环境,塑造出了一个个有着山的秀美与水的灵动的湘西少女的形象。《三三》通过描写这年夏天少女三三因爱意觉醒而产生的一段朦胧情思,表现了未被现代都市文明污染的、古老湘西社会淳朴自然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边城》从四个角度来论述《边城》所描写的风土人情,分别是乡里乡亲的和睦之情、爷爷和翠翠相依为命的祖孙之情、纯情天真又扑朔迷离的爱恋之情、天保和傩送之间的手足之情。

8.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人性美:沈从文笔下的三三具有纯洁的“人性美”,她身上被赋予了一种没有被污染的人性,作家运用诗化小说的体式和全知的叙事视角表现了这种人性美,如三三吹唢呐,踩鱼脬,可见其纯真可爱;“在这时,什么鸡欺侮了另一只鸡,三三就得赶逐那横蛮无理的鸡,直等到妈妈在屋后听到鸡声,代为讨情时才止”,赶逐横蛮无理的鸡,可见三三的天性善良;“那时就应当轮到三三向钓鱼人咧着嘴发笑了。但三三却常常急忙跑回去,把这事告给母亲,母女两人同笑”,三三爱笑,小事可乐,可见其活泼开朗。这些都是人性之美的体现。

人情美:“到米碾好了,筛好了,把米糠挑走以后,主人全身是灰,常常如同一个滚到豆粉里的汤圆。然而这生活,是明明白白比堡子里许多人生活还从容,而为一堡子中人所羡慕的"爸爸死去后,母亲作了碾坊的主人,三三还是活在碾坊里,吃米饭同青菜小鱼鸡蛋过日子,生活毫无什么不同处”,妈妈成天全身都是糠灰,随着碾槽转,抚养三三长大;“到有客时,这些干鱼同辣子炒在一个碗里待客。母亲如想到折钓竿的话,将说:‘这是三三的鱼’”,妈妈炒鱼待客,说这是三三的鱼。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母女二人感情真挚。母亲对不讲规矩钓鱼的人非常宽容;钓鱼的熟人把所得的大鱼分一些给三三家,母亲晒干了用来招待客人。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乡亲邻里之间关系的和谐融洽。

“……人若顽皮一点,听到这个话等于不听到,仍然拿着长长的竿子,搁到水面上去安闲的吸着烟管,望到这小姑娘发笑,使三三急了,三三便喊叫她的妈”,有不讲规矩的人钓三三的鱼;“有时因为鱼太大了一点,上了钓,拉得不合式,撇断了钓竿,三三可乐极了,仿佛娘不同自己一伙,鱼反而同自己是一伙了的神气,那时就应当轮到三三向钓鱼人咧着嘴发笑了。但三三却常常急忙跑回去,把这事告给母亲,母女两人同笑”,母亲和三三在他们撇断了钓竿后,有一些小小的幸灾乐祸,母女同笑。这些细节说明作者没有过于美化人性,而是很自然地表现出一种不是完全理想化的人性关系。

(三)(2023·浙江台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二个身份:魔术师

李颖

父亲在他即将退休的时候,开始了他的另一种身份:魔术师。

作为一名魔术师,他有着一段难以启齿的过往。母亲曾当着父亲的面旁若无人地告诉我,父亲小时候曾经是一名叫花子,是那种马戏团也算不上的、三个同村孩子组成的走街串巷卖艺的叫花子。

母亲在叙述这件事的时候一定会附带说一件他们结婚的事情。在那样一个人群被划分成各个阶层的年代里,父亲,以一个划为贫农成分的良好出身,以一个已经三十八岁高龄、在大家心目中已经沦为老光棍行列的身份,以一个不名一文的工人形象,拎着一口破旧的木箱,娶了比他小十二岁的我的知识分子母亲。在那个年代,母亲应该是有足够的理由感谢父亲的,因为纵然她的美丽遐迩闻名,却因出身仍旧差点终老娘家,在那个女孩十八岁就能出嫁的年代,她已经二十六了,终于能够嫁出去了,①她的书香门第高攀了一贫如洗的父亲。

从母亲不断重复的关于叫花子和结婚的故事里,以及父亲涨红着脸讪讪的笑意中,我大致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父亲小时候确实是要过饭的,在三个小伙伴组成的要饭队伍中,父亲一无所长,专管拿着盘子讨钱。另两个会翻筋斗,会劈叉。某一天,其中一个伙伴突然轻松地变出一条红绸,惊呆了父亲,惊呆了那个只会翻筋斗和劈叉的伙伴。他们用崇拜的眼光盯着红绸伙伴。

红绸伙伴很得意,不屑地把唾沫甩到两个伙伴的鼻尖上:这叫魔术,懂不懂?魔术!

父亲仿佛被他这个词猛地推了一个趔趄,他寂寞了。即便在三个要饭的小伙伴中间,他也是被鄙视的那一个。事实上,他的童年一直是在不断的趔趄中跌跌撞撞推推搡搡度过的,他被继父推出家门要饭,被有钱的人家傲慢地推到马路上,被抢食追赶的穷伙伴们推倒在地……他不断地爬起来,不断地被推倒。他从没有抗争,是的,他的字典里没有尊严这个概念,哪怕是一瞬间的念头。

多年后,父亲当兵了,父亲参加工作了。他当了四十年的港口工人。工会会员,是父亲工作生涯中最重要的身份证明。父亲喜欢单位上开职工代表大会,他有神圣的选举权、投票权,他还喜欢“八·一”建军节,不出意外会领到老兵才有的慰问金。他更喜欢工会主席笑眯眯地叫他一声“李师傅"……

父亲终于在要退休的时候,想起了童年时代的梦想了。他花一块钱从地摊上买了本魔术入门的拙劣的印刷品,但他不识字,所以只好要我一句一句念给他听。

他下班后就常常躲在房里不出来,翻看着那本书上的图片,用几根木条,敲敲钉钉,几天后就做了一个箱子。然后,他当着我们三姐弟的面,变了一个蛋出来。然后又变了一个蛋。

他变魔术时手一直抖啊抖。这是一种病。只要做稍微精细的活手就会颤抖。对于玩魔术这件事,我的母亲不闻不问,只跟我们说过一次,然后再也没有评价过:“一个手一直在抖的人怎么可能玩得好魔术。”

变出蛋来的那天,我们三个前后左右围着他的道具箱,把他的破绽看了个精光。弟弟欣欣一直在旁边指出来:假的!箱子里面还有个暗箱!

作为一个在无数个夜晚给他念魔术道具制作方法的女儿,我知晓他魔术里的全部秘密。

他有好些年都沉浸在魔术这个秘密之中。在即将退休的最后一年,“李师傅会玩魔术"的消息,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单位上都传开了。父亲很兴奋,而我们姐弟很窘迫。工会主席上门邀请他在元旦晚会上表演一个!他兴奋地在家里搓着手走来走去,现在他最大的问题是,他需要一个帮手。

我立马躲到了我的书桌上,他的眼光落在他唯一的儿子欣欣身上。

欣欣像他父亲的任何一个儿女一样,对他玩魔术这件事心怀鄙夷,觉得这是一件不可告人的丑事。②他居然要蹦到舞台上去丢光全家人的脸了!他的一切我们都了如指掌,他笨拙、他猥琐、他狼狈,他的手一直在战抖,他的箱子是假的!欣欣绝不答应。

但是父亲平生第一次暴怒了,他似乎要把一生储集的训斥、责骂、管教全部一次性地补回来,③他眼眶通红,青筋直暴:你去不去?!

欣欣妥协了。于是我们看见单位上元旦晚会的舞台上,欣欣耷拉着脑袋,当着上千观众的面,不情愿地配合这个自己瞧不起的父亲,在台上表演了一出蹩脚的魔术。

那晚,父亲化了一个浓艳无比的妆,这个妆容像极了所有躺在棺材里的人,那样鲜明,那样艳丽,那样骇人,让人一见难忘,颧骨上的腮红使他瘦削的脸越发凹进去了,浓密的眉毛像两把利剑,黑色的眼影令他深抠的眼眶抠得更深了,他薄薄的血红的嘴唇配在干瘪的脸上是那么不相称,他穿着明显大了N码的地摊上买来的廉价西装,可疑的布料成分闪着不合时宜的光芒,他在电视上学来的奇怪的鞠躬动作显得那么滑稽可笑,听着台下或善意或鄙夷的笑声,我坐在人群里如坐针毡。我在心里默数着下面稀稀拉拉的掌声,窘迫、自惭,所有这些负面的词汇一个不漏地向我袭来,无法抬头面对台上小丑般的父亲。我落荒而逃。

我的父亲,他终于完成了人生中一次最重要的演出。

那一晚,他是主演,而我们,是不愿意配合的配角和观众。

我在他死后多年才明白,那个夜晚,那个粗糙的舞台幕布下,他其实是在试图用魔术来掩盖他的一生,来涂改他的一生,来变走他的一生。

他一定认为,他的魔术能抹去他贫穷自卑无人问津的一生,变出一个光明灿烂鲜花簇拥的一生。

事实上,④他潦草的一生一直都处在崩溃的边缘,在他的晚年,他曾想把一切推翻重来,他曾用魔术试图救赎过一次自己。而我们,与夜色一起合谋,冷冷地忽略了他。

(节选自李颖《父亲的三个可疑身份》,《花城》2015年第2期,有删改)

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母亲当着父亲的面“旁若无人”地告诉子女他的“难以启齿"的过往,点出了父亲、母亲在家中不同的地位。

B.父亲小时候讨过饭,走街串巷卖艺却一无所长,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当魔术师的梦想。

C.父亲工作后喜欢开会,喜欢建军节,喜欢被人叫“李师傅”,作者连用三个“喜欢”,表现了父亲因自卑而产生的虚荣心。

D.文中的父亲看似可怜、可悲、可笑,像一个小丑的形象,其实也有可爱、可亲、可敬的一面。

10.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的“高攀”是反语,表现了母亲内心对婚姻的不情愿态度。

B.句子②连用七个“他”,对父亲的不满、讨厌甚至愤怒之情扑面而来。

C.句子③运用神态、语言描写,从中可以读出父亲性格朴实、不善言辞。

D.句子④用“潦草”一词,概括了父亲一生的贫寒、窘迫、自卑、落寞。

11.作者为什么说父亲的这次魔术表演是他“人生中一次最重要的演出"?

12.有评论家认为,与一般写父亲的文章不同,这是一篇“非典型”写父亲的散文。对此你怎么看?试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9.C10.A11.①这是父亲童年时代的梦想,魔术表演者受人崇拜的印象深深烙在他的记忆里;

②父亲从童年到老年一直受尽鄙视,没有尊严,他想通过一次成功的魔术表演赢得尊重,改变人生。12.①从人物形象上看,一般的父亲勤劳、坚强、伟岸,本文父亲窘迫、卑微、可怜;

②从家庭关系上看,一般的家庭关系充满温馨与关爱,本文母亲对父亲傲慢、冷漠甚至刻薄,姐弟对父亲鄙视、嘲讽甚至以父亲为耻;

③从主旨上看,一般写父亲的散文抒发赞美、怀念之情,本文表达了对自己当年不懂父亲、鄙视和冷淡父亲的愧疚和懊悔。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表现了父亲因自卑而产生的虚荣心”,这不是虚荣心,应是内心对被尊重的渴望。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A.“……是反语,表现了母亲内心对婚姻的不情愿态度”错误。“高攀"不是反语,母亲出嫁时不情愿也缺乏依据。

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文章的写作意图的能力。

“其中一个伙伴突然轻松地变出一条红绸,惊呆了父亲,惊呆了那个只会翻筋斗和劈叉的伙伴。他们用崇拜的眼光盯着红绸伙伴”“红绸伙伴很得意,不屑地把唾沫甩到两个伙伴的鼻尖上:这叫魔术,懂不懂?魔术!父亲仿佛被他这个词猛地推了一个趔趄,他寂寞了"父亲终于在要退休的时候,想起了童年时代的梦想了”,伙伴突然变出一条红绸,惊呆了父亲,父亲用崇拜的眼光盯着红绸伙伴,魔术成了父亲童年时代的梦想,魔术表演者受人崇拜的印象深深烙在他的记忆里;

“即便在三个要饭的小伙伴中间,他也是被鄙视的那一个。事实上,他的童年一直是在不断的趔趄中跌跌撞撞推推搡搡度过的,他被继父推出家门要饭,被有钱的人家傲慢地推到马路上,被抢食追赶的穷伙伴们推倒在地……他不断地爬起来,不断地被推倒。他从没有抗争,是的,他的字典里没有尊严这个概念,哪怕是一瞬间的念头"他一定认为,他的魔术能抹去他贫穷自卑无人问津的一生,变出一个光明灿烂鲜花簇拥的一生”“在他的晚年,他曾想把一切推翻重来,他曾用魔术试图救赎过一次自己”,父亲被继父推出家门要饭,被有钱的人家傲慢地推到马路上,被抢食追赶的穷伙伴们推倒在地,父亲总是被鄙视的那一个,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尊严这个概念,他曾用魔术试图救赎过一次自己,抹去他贫穷自卑无人问津的一生,变出一个光明灿烂鲜花簇拥的一生。父亲从童年到老年一直受尽鄙视,没有尊严,他想通过一次成功的魔术表演赢得尊重,改变人生。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从人物形象上看,母亲当着父亲的面“旁若无人”地告诉子女他的“难以启齿"的过往,父亲小时候讨过饭,走街串巷卖艺却一无所长,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心怀鄙夷”“显得那么滑稽可笑"落荒而逃”,表现了姐弟对父亲鄙视、嘲讽甚至以父亲为耻。一般的父亲勤劳、坚强、伟岸,本文父亲窘迫、卑微、可怜。

从家庭关系上看,“母亲曾当着父亲的面旁若无人地告诉我,父亲小时候曾经是一名叫花子"从母亲不断重复的关于叫花子和结婚的故事里,以及父亲涨红着脸讪讪的笑意中”,“若无人地告诉我"不断重复”“涨红着脸讪讪的笑意"表现了母亲对父亲傲慢、冷漠甚至刻薄;“欣欣像他父亲的任何一个儿女一样,对他玩魔术这件事心怀鄙夷,觉得这是一件不可告人的丑事”“他在电视上学来的奇怪的鞠躬动作显得那么滑稽可笑,听着台下或善意或鄙夷的笑声,我坐在人群里如坐针毡"窘迫、自惭,所有这些负面的词汇一个不漏地向我袭来,无法抬头面对台上小丑般的父亲。我落荒而逃”,“心怀鄙夷"显得那么滑稽可笑”“落荒而逃”,表现了姐弟对父亲鄙视、嘲讽甚至以父亲为耻。一般的家庭关系充满温馨与关爱,本文母亲对父亲傲慢、冷漠甚至刻薄,姐弟对父亲鄙视、嘲讽甚至以父亲为耻。

从主旨上看,一般写父亲的散文抒发赞美、怀念之情,“我在他死后多年才明白,那个夜晚,那个粗糙的舞台幕布下,他其实是在试图用魔术来掩盖他的一生,来涂改他的一生,来变走他的一生”“他潦草的一生一直都处在崩溃的边缘,在他的晚年,他曾想把一切推翻重来,他曾用魔术试图救赎过一次自己。而我们,与夜色一起合谋,冷冷地忽略了他”,父亲从童年到老年一直受尽鄙视,没有尊严,他想通过一次成功的魔术表演赢得尊重,改变人生,而我们却冷冷地忽略了他。本文表达了对自己当年不懂父亲、鄙视和冷淡父亲的愧疚和懊悔。

(四)(2023上·河南南阳第一高级中学校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路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是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是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有一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

“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

“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

“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

“肯定,快到铁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

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踩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可是,慢!这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远远地,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安然无恙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地,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拥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着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

“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着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是一个聋子。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子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聋子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作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是个聋子,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

“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

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是聋子,还是个哑巴。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按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

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至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都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

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一边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哑巴挣脱了出来,忙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醒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接着回身走去。

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闪烁,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

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有删改)

1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原是个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为了把档案和受伤战友的消息送到部队,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

B.“老乡"虽是个哑巴,但内心明亮,在与伍原扭打后摸到伍原的军帽,知道了伍原的身份,最终给了伍原帮助。

C.“小如绿豆似的光”以绿豆比喻荒野中的灯光,这灯光虽然微弱,但是它具有路标的作用,给了伍原力量、勇气和希望。

D.小说前文通过“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的描写,为后文遇到“老乡”埋下伏笔。

1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用短句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例如“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写出了伍原的迷茫。

B.小说笔调简单朴实,没有波澜壮阔的场面,没有精细优美的语言,却刻画了一个小人物平凡而又伟大的形象。

C.茹志鹃的小说很有特点,本文与《百合花》一样,情节相当曲折且善于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内在特征。

D.小说以“路标”为题,既关联着小说的故事情节,又有象征意味,蕴含了小说的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15.小说多次写到伍原流泪,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请从展现人物心境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16.有评论说“茹志鹃的短篇小说避重就轻地跳过革命的宏大叙事,婉转着墨于时代大背景的间隙,于杯水微澜之处反映出时代特点"。请结合本文分析其创作的这一特点。

【答案】13.A14.C15.流泪展现人物心境: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流泪”,牵动着读者的心和伍原一起波澜起伏。小说开端部分,伍原因为迷路,流下了近乎绝望的泪;等发现了灯火,找到了人,他流下了激动的泪;因为聋哑“老乡"的误解,他又流下了委屈、绝望的泪,好在最后“老乡”认出他是八路军战士,他才止住了眼泪。流泪展现了伍原的心境,也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16.①茹志鹃在这篇小说中跳过了“革命的宏大叙事”,没有描写某次战役的宏大战争场面,而是选择了一个迷路战士伍原的经历来写。②在抗战的大背景下,伍原这次的个人经历只是“杯水微澜”,但他身上的责任感和对革命坚定的信念感是那个时代八路军战士所共同具备的优秀品质。③伍原和“老乡"的沟通虽然充满曲折,但问题最终得以圆满解决。这样的事情在整个时代中虽然不起眼,但也以小见大,反映了战争年代让人感动的军民鱼水情。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地前行”分析错误。在寻找部队的过程中,落单的伍原多次产生过恐惧和绝望。

故选A。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本文与《百合花》一样,情节相当曲折"分析错误,本文与《百合花》一样,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讲了战士伍原因为迷路找不到队伍和方向,而后又借了一豆亮光找到方向的故事。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小说写伍原多次流泪展现了他的心境,也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牵动着读者的心和伍原一起波澜起伏。

由“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可见,伍原因为迷路,处于恐惧、无助的状态,于是他流下了近乎绝望的泪,这是他无助心境的直接表露;

由“有人了!找到人了!到底找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分析,伍原绝处逢生时的激动心情,他找到了人,就有了希望和方向,于是他流下了激动的泪;

由“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写出了伍原刚看到希望却遭到聋哑“老乡”的误解,此时他流泪,是他委屈而又绝望心境的外现。好在最后“老乡"认出他是八路军战士,他才止住了眼泪。

所以,文中多次写伍原流泪,展现了他变化的心境,更真实地丰满了伍原人物形象。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创作特点的能力。

(1)从情节方面分析

本文叙述了了一个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伍原,为了把档案和受伤战友的消息及时送到部队,在没有一点路标痕迹的情况下,艰难前行的故事。没有描写某次战役的宏大战争场面,选材方面的确是跳过了“革命的宏大叙事”。

(2)从人物方面分析

伍原在一次次波折中,有过绝望、欣喜、失落,但始终不忘自己身上的责任。伍原这一形象代表着当时许多八路军战士的形象,他身上的责任感和对革命坚定的信念感是那个时代八路军战士所共同具备的优秀品质,感人至深。

(3)从主题方面分析

“老乡"虽然既听不见又不会说话,但内心明亮,当他知道了伍原的身份,就给伍原提供了帮助,如“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表现了“老乡"对革命事业的支持。这样的事情虽然在整个时代中不起眼,但也以小见大,反映了战争年代让人感动的军民鱼水情。

(五)(2023重庆重庆巴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撤退

赵大年

过了怀远,便是德胜。章校长感叹了一番,话说得相当多。大家心里都萌生了一种预感、直觉——可谁也说不出这是个什么征兆。或者,是他预感到一种什么“大限”将要来临了呢

您听,章校长又滔滔不绝地说开了。

“……德胜这个地名,让我想起了北京的德胜门。都是以德取胜的意思。怀远这个地名也是如此,它的涵义跟北京的怀柔、湘西的怀化,大致相同。立言老弟,你想想看,皇帝的怀柔政策,施行到这南疆边陲,自然就是怀远了;怀而化之,自然就是怀化了……可惜呀,光把这些好听的地名挂在嘴上,而不富国强兵,还是得不到天下太平啊!"

章校长的这一番高论,学生们听不懂,却受到了几位教员的重视。他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呢?一时又理不出个头绪来。只听周立言在说:“校长真有学问,地理课如此讲法,我自愧不如呀!”

刘菊淡摇头:“校长讲的不是地理课。"

“那是什么呢”周立言反问道。

“我心里明白,可是说不出来。"刘菊淡还是摇头。

其实,章树人是在一种特殊心理支配下发议论的。作为难民,一个极端爱国的难民,那种“过一站少一站”的感觉不断袭来,无法摆脱。中国的文化人,原本就有一种忧国忧民的传统意识,当此国破家亡之际,就更加强烈了。几位教员何尝没有这种感情哩!谁都知道,这条未完工的黔桂铁路已经走完了一多半,能够大家在一起乘坐火车逃难的日子不多了……

过了都街,来到了小站东江。“毛虫火车"又要过铁桥了。这里是重镇河池的前哨,也是进入云贵高原的门户。可是,一桩并非偶然的大惨案在这里突然发生了!以致周立言老师的“难民地理”在这里讲授了最后一课,“扶轮中学"也就真正面临着解散的命运了。

“发源于九万大山的大环江,在这里纳入龙江。眼前的黔桂铁路和公路,正夹在九万大山以南、都阳山脉以北的龙江河谷里。再往前走,就是龙江的西端——它的上游就是云贵高原的打狗河了。”

某种心灵感应可能是存在的。周立言老师讲到打狗河的时候,从来不大说话的十四岁的女孩子李思穗,提出了一个问题:“打狗河,这名字好难听呵!咱们不要到打狗河去……我家住在珠江边上,珠江,多么美呀!我要回家!我不去打狗河……"说着,放声痛哭起来。

这一哭可不得了,惹得来自松花江畔的哈玉,黄河南岸的许济和郑周,永定河边的余思点,黄浦江边的艾沪,滹沱河边的石家壮,湘江桔子洲的何思湘,也都纷纷落泪,泣不成声。甚至呼喊着自己的母亲河,都说不去打狗河。周老师的地理课也就讲不成了。

不是迷信,孩子们往往会有一种预感,比成年人还敏锐的预感——他们必定是感觉到了什么事情即将发生,否则为什么八个孤儿突然同时痛哭起来

牧师们大多悚然,劝说不得。

章校长不能眼看着这节地理课以哭声作为结尾。他拉过李思穗来,给她擦掉眼泪,自己心里也是戚然。思穗,珠江当然好哇。我的老家也在珠江三角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珠江,按长走它是我国第五大河,按流量却是第一!她为什么有这样丰富的水源呢?就因为她的支流特别多。打狗河虽然小,名字也不好听,可它也是珠江的一条支流呀!你看,我给你画个图吧:珠江源出云南省的沾益县,上游叫南盘江;流到黔桂边境,汇合了北盘江之后叫红水河;流到石龙,汇合了柳江之后叫黔江;流到桂平,汇合了郁江之后叫浔江;流到梧州,汇合了桂江之后叫西江;西江就是珠江的干流了,在广东境内,又汇合了北江、东江,最后流到你的家乡,她才叫珠江啊。思穗,你想想看,如果没有这千百条大大小小的支流,那浩浩荡荡的珠江水又从哪里来呢……不可分!同学们,我们的国土江山一寸也不可分啊!”

章校长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可是谁也没料到,这竟然是大家最后一次听章校长讲课了……

原来是五节难民车厢脱了钩,发生了无法制止的溜车——它从坡度很大的黔桂铁路上溜下来,越溜越快,风驰电掣,像个巨大的扫帚星一样从云贵高原上反扑下来!为何像个扫帚星呢?瞧吧,年轻的难民从车上纷纷往下跳,箱笼包箧也纷纷往下扔,活像扫帚星的花尾巴!车站员工急急忙忙扛来枕木横在铁轨上,也统统被它的钢轮切断!未敢跳车的难民们惊绝惨叫,裂人肺腑的救命声随着扫帚星的狂飚呼啸而过,一泻数十里……

……结果在河池附近与一列上行的难民火车迎头相撞!巨大的惨案发生了!上行的“毛虫火车"真的像一条毛毛虫,腰脊肚皮一下子拱到半天高,震落了浑身蚂蚁,像天女散花,飘飘而下,好看极了,神仙也没见过的今古奇观啊……然后是火车脱轨,几十节车厢从半天空訇然殒落,东滚西翻,横滚竖翻,驴滚马翻……然后是地震山摇,鸟飞鱼跳,闷闷地响起一阵磨子雷……再然后呢难民死伤三千,血沃水田,黄禾红浆。“毛虫”堵塞了大铁桥……另一列挂着“扶轮中学"的“毛虫火车”紧跟在后面,哈,短时期内就休想过桥啦!

“校长,咱们下车步行吧!"周立言急切地说:“就算学生们走得慢,一天二十里,有个把月也走到啦。要是在这儿死等,那就是等死!不冻死也得饿死。也许日本兵很快就要追上咱们啦………”

唉,对于这些,章校长心里何尝不明白!然而,他目光呆滞,嘴唇紧闭,一声不响,像座石雕,坐在闷罐车厢里纹丝不动。

师生们全都眼巴巴地望着校长,等待着他的决断……

他在想什么?舍不下这十万册图书啊!

17.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校长对“德胜"“怀柔”“怀化"的解说不仅反映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表明了他对局势动荡的痛心感慨,符合他逃难学者的身份。

B.相比周立言,刘菊淡更能理解章校长一番话的情感和深意,她心里明白,可却“说不出来”,不是真的说不出,而是不想说出来惹得章校长伤心。

C.章校长对于珠江流域的阐述貌似冗长,却清楚地告诉了李思穗珠江和打狗河之间的渊源,不仅安抚了孩子们的心,也表明了江山一寸不可分的信念。

D.惨案发生,使扶轮中学的师生陷入了不可知的命运中,然而身为主心骨的章校长却在生命和图书之间犯难,体现出知识分子保存祖国传统文化的气节和品质。

18.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善设悬念,章校长的反常,不断提及的“预感"渲染了不祥的氛围,如同阴云笼罩着读者的心,也为后文惨案的发生做了铺垫。

B.文中用铺陈的手法叙述八个孤儿来自不同的地方,使小说内容得到拓展;此处以小见大,凸显了战乱波及的范围之广,民不聊生的现实。

C.将五节脱钩溜车的难民车厢比作“扫帚星”,不仅暗示了灾祸将造成惨烈损失,也形象地展现了脱轨时难民和箱笼纷纷掉落的形态。

D.大撤退既指扶轮师生抗战时成为难民,撤退湘桂的事实,也指章校长为保存10万册图书而采取的隐忍做法。题目既具双关义又有象征性。

19.文中描写大惨案,却写道“像天女散花,飘飘而下,好看极了,神仙也没见过的今古奇观啊……"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著名地理学家托马斯莫尔曾说,“地理学是具有过去、现在和未来意义的学科”。请结合本文,谈谈章校长的地理课是如何体现这一学科理念的。

【答案】17.B18.D19.①用“像天女散花,飘飘而下"与惨案场景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惨案的描写越是浪漫,越使人感受到战乱年代人命如草芥;②“好看极了”“神仙也没见过的今古奇观啊……"带有反语意味,寄寓作者对惨案的巨大悲痛之情。20.①了解过去的文化,总结历史的教训。从地名分析国家落后的原因;②分析当下局势,了解自身所处环境;③给孩子们授课,传承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心。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不是真的说不出,而是不想说出来惹得章校长伤心”错,原文“‘我心里明白,可是说不出来。’刘菊淡还是摇头”,可见刘菊淡不是不想说,而是真的说不出来。

故选B。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也指章校长为保存10万册图书而采取的隐忍做法”错,“大撤退"指的为了保命不得不舍掉十万册图书。

故选D。

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描写,分析句子效果的能力。

①此处描写的是“惨案”的场景,“上行的‘毛虫火车’真的像一条毛毛虫,腰脊肚皮一下子拱到半天高,震落了浑身蚂蚁”,这所谓的“蚂蚁”指的是从拱到半天高的火车上掉落的人和东西,却用了“像天女散花,飘飘而下"这样美好浪漫的描述,这样写与惨案场景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惨案的描写越是浪漫,越使人感受到战乱年代人命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