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教学课件_第1页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教学课件_第2页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教学课件_第3页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维导图建构新知要点梳理能力达标训练知识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1)时间:________________。(2)建立者:____。(3)都城:阳城。(4)遗址:二里头遗址。(5)较成熟的国家形态: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6)地位:中国历史上________奴隶制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第一个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死后,禹的儿子____凭借强大的实力继承了禹的王位,从此,________取代禅让制。启世袭制知识点二

商朝的统治1.夏的灭亡: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族,起兵攻伐夏王____,桀大败,________灭亡。2.商的建立(1)时间:________________。(2)建立者:

汤。都城:亳(盘庚迁____)。3.商朝巩固统治措施: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______和平民的控制。桀夏王朝约公元前1600年殷奴隶知识点三

西周的兴衰1.商的灭亡: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路联军,与商军在______决战,大获全胜,商朝灭亡。2.西周的建立(1)时间:______________。(2)建立者:________。(3)都城:______。牧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镐京3.分封制(1)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周王根据__________远近和______大小进行分封。(3)对象:____________。(4)诸侯权力:周天子授予诸侯管理______和______的权力,允许建立诸侯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5)诸侯义务:需要向周王进献______,并服从周王调兵。(6)作用: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血缘关系功劳宗亲、功臣土地民众贡赋等级结构统治秩序4.西周的灭亡(1)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2)_____________,周幽王时,内外矛盾激化,犬戎攻陷镐京,西周灭亡。易错易混

1.夏朝的建立者是禹,世袭制的开创者是启。

2.夏、商、西周都是奴隶制王朝;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公元前771年

3.分封的对象是宗亲、功臣,不是诸侯。诸侯是分封的等级。重难解读西周分封制的作用与影响:

西周推行分封制,第一,使周朝形成诸侯国拱卫周王室的局面,从而捍卫了周王朝的安宁;第二,有利于拓展疆域,有效地管理和开发所辖地区;第三,强化了诸侯对周王的隶属关系,也使宗亲与功臣分享了统治权力,协调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在分封制的背景下,诸侯权力很大。到东周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分封制遭破坏,于是出现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局面,由此造成诸侯混战不休,社会动荡。课堂延伸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和启示:

原因:都是由于国君统治残暴、失去民心而亡。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右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

)

CA.黄帝

B.尧

C.禹

D.启2.《史记·夏本纪》记载:“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材料描述的是(

)

A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天下为公”的形成C.部落联盟制度确立

D.禅让制继续推行3.右图可用于研究(

)

AA.商汤灭夏

B.盘庚迁殷C.武王伐商

D.国人暴动4.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D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西周5.西周时期,天子“授民授疆土”,将王畿(jī)以外的土地连同土地上的民众赐给诸侯。材料描述的是(

)

BA.分封制的目的

B.分封制的内容C.分封制的影响

D.诸侯履行的义务6.以下三幅图共同说明了(

)

DA.经济衰退

B.外族入侵

C.对外征战

D.统治者失政7.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说明(

)

B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形成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D.夏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8.(学史崇德)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

认为这样便将鸟兽绝杀了,“乃法其三面”

,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建立商朝。这个故事说明(

)

A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主要的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9.(时空观念)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废墟中应有历史最强劲的韧带。”在河南安阳“殷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BA.禹建都阳城

B.盘庚迁都殷C.发生“国人暴动”

D.汤建都亳10.(史料实证)下图所示是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临潼零口公社利簋及拓片,专家解读利簋及拓片的文字为:“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或为‘贞’),克昏(或为‘闻’)夙有商,C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马陵之战辛未,王在阑师,赐有司(或‘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由此可推断,利簋及拓片最有可能记载的是(

)

11.(新角度)以下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景点,与历史景点名字有关的政治制度是(

)

省份山东山西江苏历史景点邹鲁圣地(曲阜)晋祠吴江A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1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意在强调分封制(

)

BA.有利于巩固西周疆土

B.分封主体是有血缘关系的宗亲C.有严格的等级结构

D.确立了周朝内部的统治秩序13.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这些周礼的规定(

)

DA.实现了土地分封

B.形成了社会等级C.扩大了统治范围

D.巩固了周朝统治14.遗址是研究特定文化和民族历史的重要载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三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王朝遗址。[答案]

图1:夏朝;图2:商朝;图3:西周。

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中有大型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为王室服务的手工业作坊,还有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区、墓葬群。这里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等礼仪的精美玉器和乐器、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龙形器,它们大都是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根据所学知识,试着提取材料二中的历史信息。[答案]

历史信息:夏王朝出现了阶级分化和尊卑等级;夏朝注重祭祀;夏朝制作青铜器物的手艺高超;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等。15.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右图。(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右图A、B代表的制度。[答案]

A:禅让制B:世袭制

材料二

如右图。(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右面示意图涉及的制度及等级名称(等级按由高到低顺序分别书写)。[答案]

制度名称:西周的分封制。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材料三

周代受封诸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周代分封“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在分封制条件下……整个西周时期,周天子与各地诸侯的君臣关系和天下共主的权威一直到春秋初都是实际存在的。——摘编自董恩林《论周代分封制与国家统一》(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制度的特征。[答案]

特征:西周的分封制,受封诸侯拥有较大实权;有严格的等级;周天子具有“天下共主”的权威。

材料四

“平王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