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预防犯罪(教学课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_第1页
5.2 预防犯罪(教学课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_第2页
5.2 预防犯罪(教学课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_第3页
5.2 预防犯罪(教学课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_第4页
5.2 预防犯罪(教学课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5.2

预防犯罪热点导入3名13岁少年杀害同学埋尸蔬菜大棚2024年3月10日,河北邯郸肥乡区北高镇张庄村3名初中生霸凌同学,随后将王某某残忍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蔬菜大棚里。3名犯罪嫌疑人心理素质极强,直到调出监控视频,其中的主犯才被指认。找到尸体后发现,受害者已经面目全非。案件发生后,肥乡区公安机关立即开展侦破工作。2024年3月11日,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现已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4年4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检察机关审查认为,3名犯罪嫌疑人作案时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故意杀人致被害人死亡,情节恶劣,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思考:3名少年的行为是否为犯罪行为?是否需要接受刑罚处罚?

学习目标:1.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刑法是什么?刑法的作用是什么?3.刑罚是什么?分类有哪些?4.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5.认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了解罪与罚01“罪”“罚”

刑法的作用及内容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受贿罪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陈继兴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审

刑法的作用及内容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冒充女子与同事网恋5年索财20万

刑法的作用及内容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

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强迫交易罪搬一次家索要1.8万搬家费

刑法的作用及内容讨债不成持刀伤人

故意伤害罪(刑法第292,234,289条),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故意伤害罪一、违法无小事笔记区※1.刑法的作用及内容?(P52)

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内容: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定罪、量刑)

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社会危害程度违反法律承担法律责任不同行为一和行为二有什么不同?对比行为一和二,分析犯罪行为有何特点?

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关于“酒后驾车”的判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20mg/100ml、但<80mg/100mL的驾驶行为,称为酒驾,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的驾驶行为,称为醉驾,触犯《刑法》,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酒驾违法,醉驾入刑。《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一、违法无小事笔记区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联系: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3.犯罪的基本特征?2.什么是犯罪?(含义)

刑罚的含义及其类型余华英,女,1963年12月29日出生,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人,“杨妞花被拐卖案”嫌犯。余华英于1993年至1996年期间伙同龚某良(已故)为牟取非法利益,在贵州等地流窜,物色合适的孩童进行拐卖,得手后二人将被拐儿童带至河北省邯郸市,通过王某付(另处)、杨某兰(另处)介绍,寻找收买人进行买卖,以此获利,其间共拐卖儿童11名。该案为何会引起广泛关注,造成了哪些恶劣社会影响?你觉得犯罪分子可能会收到怎样的处罚?一、违法无小事笔记区4.什么是刑罚?(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刑罚主刑附加刑人民法院※5.刑罚的种类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刑法的含义及其类型一审宣判:2023年9月18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对余华英拐卖儿童一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余华英为牟取非法利益,多次拐卖儿童,其行为已构成拐卖儿童罪。被告人余华英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虽有坦白情节,但其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应依法严惩。法院以拐卖儿童罪,判处被告人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思考:一审的判决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主刑附加刑附加刑

刑罚的含义及其种类刑罚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主刑只能独立适用附加刑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刑事处罚、刑事处分)

刑罚的含义及其种类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不关押,限制自由,人民和群众监督改造1-6个月就近关押剥夺一定时期人身自由,监狱没收财产个人所有财产的部分或全部驱逐出境外国公民和无国籍公民

区分几组概念❶“罚金”与“罚款”相同吗?❷“拘役”与“拘留”相同吗?❸“刑罚”与“刑法”相同吗?罚款、拘留------行政处罚------行政违法(一般违法)罚金、拘役------刑罚------刑事违法(严重违法/犯罪)刑法------法律名称刑罚------是对违法刑法的处罚刑法规定犯罪结果刑罚加强自我防范02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也不受刑罚处罚不正确;犯罪与年龄无关;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小艺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陈某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

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经常偷窃财物抢劫交损友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监狱犯罪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轨迹,说明了什么?

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②要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相关链接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公共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响制品、读物等8、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等

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等6、多次偷窃;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8、吸食、注射毒品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

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让未成年人远离“帮信罪”电信网络诈骗“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需要“工具人”为诈骗分子提供金融支付工具、供卡转移案款、提供通信技术支持等不同类型的需求。近期,诈骗分子瞄准中老年、未成年等群体,利用多种手段利诱蒙骗其成为电诈“工具人”。近日,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未成年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16岁的小张、小李在他人安排下,于昆明市五华区某地取得一张银行卡,后持卡前往一商场的黄金店铺,用卡内39.7万元涉诈资金购得黄金金条近800克,通过接力传递的方式交由他人进行转移。目前,小张、小李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提起公诉。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上述案例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最高人民法院于(4月16日)发布了涉妇女儿童案件情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势依然严峻,校园暴力问题不容忽视。近三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3178件,判处未成年人罪犯98426人,占同期全部刑事罪犯的2%至2.5%。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人数分别为583人、581人、271人,提赵公诉人数分别为1341人、1062人、684人,呈逐年下降趋势。2022年批捕、起诉人数分别较2020年下降53.52%、48.99%。

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二、加强自我防范笔记区※6.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课堂小结预防犯罪了解罪与罚犯罪的含义及其特征刑法的作用和内容加强自我防范认清危害并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遵纪守法刑罚的含义及其分类当堂训练1.《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中显示,近年来校园暴力现象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2022年仍有271起校园暴力事件的当事人被批准逮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势依然严峻,校园暴力问题不容忽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校园暴力是犯罪,必须接受处罚②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③我们要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④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及时求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当堂训练2.被告人温某为发泄个人情绪,故意驾车冲撞行人和道路设施,造成多人伤亡及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法院一审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必然后果②死刑为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为附加刑③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④犯罪害人害己害社会,我们应自觉远离犯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当堂训练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