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随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甲为某种鼠在不同环境中的两种增长曲线,在调查某农田中该种鼠的种群密度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调查农田中该种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B.图甲中bc段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其增长率逐渐下降C.图乙中第9年调查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衰退型D.该农田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的趋势,鼠的种群数量将呈图甲中曲线X增长2.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B.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C.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3.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的体温仍能维持相对稳定。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寒冷的室外,机体的散热量仍等于产热量B.寒冷使酶活性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C.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使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D.寒冷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减少散热量以抵御寒冷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农业生产上,可用吲哚乙酸处理已授粉的子房而获得无子果实B.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芹菜,可提高产量C.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水稻,可促进细胞分裂D.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扦插枝条基部,可促进其生根5.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在理想条件下能出现种群“J”型曲线B.“S”型曲线和“J”型曲线相差个体数就是被环境淘汰的个体数C.为保护鱼类资源,应该达到K值再进行捕捞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6.促红细胞生长素(ESF)既能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血液红细胞数增加,改善缺氧;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原(ESF原)的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B.红细胞具有识别ESF的受体蛋白,从而改善缺氧C.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D.ESF抑制肝脏中的ESF原的生成属于负反馈调节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图表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____和_____(填序号)交替排列而成。②③④形成____。(2)④⑤之间的键是_____,能破坏该键的是_____酶。(3)如果该片段复制两次,则第二次复制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_____个,复制四次总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____个。(4)该DNA片段由___条____向平行链组成,A+C占全部碱基的比例是____。8.(10分)在一20℃松花江边,不少冬泳爱好者仍坚持冬泳。在冬泳过程中,人体受到冷水刺激后,下丘脑对部分器官的调控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冬泳过程中,冬泳爱好者呼吸加深加快的原因是大量CO2刺激位于脑干的______。若反应底物为葡萄糖,则最终体内产生的CO2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消耗的O2量。(2)冬泳爱好者进入冷水中,其皮肤中的_________受到寒冷刺激后,通过传入神经使下丘脑的__________兴奋,促进甲状腺、肌肉以及肝脏等器官的活动,耗氧量会增加,分解代谢会加快,以维持体温平衡,这个过程属于_________调节。在产热过程中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3)人体如果长期处于-20℃的寒冷环境中,细胞、组织和器官就会发生功能紊乱,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脱落酸是一种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它可刺激乙烯的合成,广泛用于农业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植物体内,脱落酸主要分布于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它能抑制_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_________。(2)脱落酸主要在植物体的_________等部位合成。研究证明脱落酸与果实的成熟有关,这是由于__________。(3)某研究小组研究了不同氮含量下,打顶与棉花早衰的关系,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测定了各组棉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得到下图所示结果。①打顶会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脱落酸的合成,从而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棉花早衰。②与打顶组比较,低氮组和高氮组打顶后涂抹生长素产生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10.(10分)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某细胞代谢过程示意,据图回答。(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主要吸收_____色光。(2)图中A所示过程是_____反应阶段,影响该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3)图中B所示过程包括_____和_____两个阶段。(4)其中的A阶段为B阶段提供了_____和_____。(5)该过程中能量转换的形式是:光能→ATP活跃的化学能→_____。(6)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来源于_____。11.(15分)回答下列与酵母菌培养有关的问题。(1)将一定量的酵母菌菌种接种到装有10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培养瓶中进行培养,每天定时采用______的方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若计数后发现,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种群的数量每天都增加n倍,则在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可以用数学模型______表示。(2)若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培养瓶中该酵母菌的总数达到a,此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整体呈现为______形。且种群数量为______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3)若在100mL培养基M中接种该酵母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酵母菌的K值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接种酵母菌的同时,该培养基受到另外一种真菌的污染,则与污染前相比,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将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甲中曲线X表示“J”型增长曲线,曲线Y表示“S”型增长曲线。图乙中,0—4年时λ=1,种群数量不变;4—10年时λ<1,种群数量减少;10—20年时λ>1,种群数量持续增加。【详解】A、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小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A正确;B、图甲中bc段,种群数量仍在增加,说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C、图乙中第9年λ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在下降,所以调查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衰退型,C正确;D、第16到第20年间,λ大于1且保持稳定不变,说明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即图甲中曲线X增长,D正确。故选B。2、C【解析】A、出生率和死亡率能直接决定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A正确;B、由于细胞呼吸需要多种酶的参与,故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B正确;C、能量的传递效率是固定不变的,C错误;D、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每一年的增长率是不变的,D正确。故选C。3、A【解析】寒冷环境,人的散热量增大,为了维持恒温,机体通过调节,使散热减少(如毛细血管收缩),产热增多(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等)。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又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新陈代谢,使机体产热量增加。【详解】A、人是恒温动物,在寒冷室外,机体的散热量仍等于产热量,A正确;B、体内的温度不变,酶活性不变,寒冷可以刺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使代谢加快,产热增加,B错误;C、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使骨骼肌战栗,产热增多,而肝脏产热增多是激素作用使其代谢加快,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D、寒冷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表温度降低,减少散热量以抵御寒冷,D错误。故选A。4、A【解析】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解除休眠;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详解】A、已授粉的子房会结种子,无论是否用生长素处理都会结籽,A错误;B、芹菜以茎为食用部位,赤霉素可以促进茎的生长,所以可以提高芹菜的产量,B正确;C、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C正确;D、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插条生根,D正确。故选A。5、C【解析】“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详解】A、种群“J”型曲线发生在生存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的环境中,则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A正确;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由于有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增长曲线不是J型,其中“S”型曲线和“J”型曲线相差的个体数就是被环境淘汰的个体数,B正确;C、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捕捞到k/2时,种群数量恢复较快,有利于保护鱼类资源,C错误;D、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的因素就是由于环境条件的有限性,所以当环境条件有所改善时,K值会增加,环境变恶劣时,K值降低,D正确。故选C。6、B【解析】分析题意可知:促红细胞生长素(ESF)既能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血液红细胞数增加,改善缺氧,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原(ESF原)的生成。可见ESF抑制肝脏中的ESF原的生成属于负反馈调节,据此答题。【详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A正确;B、促红细胞生长素(ESF)既能刺激骨髓造血组织,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原(ESF原)的生成,可见促红细胞生长素(ESF)的靶细胞为骨髓造血组织细胞和肝脏细胞,而红细胞不具有识别ESF的受体蛋白,B错误;C、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C正确;D、促红细胞生长素(ESF)既能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血液红细胞数增加,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原(ESF原)的生成。可见ESF抑制肝脏中的ESF原的生成属于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②(2).③(3).胞嘧啶脱氧核糖核酸(4).氢键(5).解旋酶(6).4(7).60(8).两(9).反(10).1/2【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DNA片段,其中①为磷酸二酯键;②为磷酸基团;③为脱氧核糖;④为胞嘧啶;⑤为鸟嘌呤;⑥为碱基对。【详解】(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②为磷酸基团,③为脱氧核糖,④为胞嘧啶,②③④形成胞嘧啶脱氧核糖核酸。(2)④为胞嘧啶,⑤为鸟嘌呤,④⑤构成一对碱基对,碱基对靠氢键连接;解旋酶能作用氢键,使得DNA分子双螺旋解开,因此能破坏氢键的是解旋酶。(3)由题图可知,该片段中共有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数目为2个,因此第二次复制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为22×2-21×2=4个;该片段中共有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数目为4个,复制四次总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为24×4-1×4=60。(4)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因此该DNA片段由两条反向平行链组成,DNA片段中碱基互补配对,A=T,G=C,因此A+C占全部碱基的比例是1/2。【点睛】本题结合某DNA片段结构示意图,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以及复制的过程和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作答。8、(1)①.呼吸中枢(或神经中枢)②.等于(2)①.(冷觉)感受器②.体温调节中枢③.神经—体液④.肾上腺素(3)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解析】人体体温调节:(1)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2)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因此,人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可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而维持体温,同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减少,皮肤散热减少。【小问1详解】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冬泳爱好者呼吸加深加快的原因是大量CO2刺激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或神经中枢)。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再根据有氧呼吸的总反应:C6H12O6+6H2O+6O26CO2+12H2O+大量能量,可知最终体内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小问2详解】皮肤中有温度感受器,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根据体温调节的过程可知,冬泳爱好者进入冷水中,其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通过传入神经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甲状腺、肌肉以及肝脏等器官的活动,耗氧量会增加,分解代谢会加快,以维持体温平衡。体温调节过程中具有神经中枢的参与,又有激素的参与,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肾上腺素也具有增加产热的作用,与甲状腺激素是协同作用。【小问3详解】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体如果长期处于-20℃这样的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体温就会降低,影响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使细胞、组织和器官发生功能紊乱,严重时其至会危及生命。【点睛】本题考查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机制、有氧呼吸的过程以及人脑的高级功能,要求考生理解体温调节的过程,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难度不大。9、(1)①.细胞分裂②.衰老和脱落(2)①.根冠、萎蔫的叶片②.脱落酸可以刺激乙烯的合成,而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3)①.促进②.促进③.低氮组打顶后涂抹生长素有助于延缓棉花早衰,高氮组打顶后涂抹生长素对棉花早衰几乎没有影响【解析】常见植物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其中生长素可以促进植株生长;赤霉素能伸长细胞、解除植株的休眠状态;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可以促进植物休眠;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小问1详解】脱落酸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成熟果实或衰老器官脱落、促进植物休眠、抑制细胞分裂。【小问2详解】脱落酸在根冠、萎蔫的叶片中产生;研究证明脱落酸与果实的成熟有关,根据植物激素的常见功能,与果实成熟有关的为乙烯,说明可能脱落酸促进乙烯的合成,进而对果实的成熟有一定促进作用。【小问3详解】根据图示,打顶后低氮组和高氮组的脱落酸不同程度升高,说明打顶促进脱落酸的合成,而脱落酸具有刺进器官衰老和脱落的作用;据图可知,低氮组打顶后涂抹生长素有助于延缓棉花早衰,高氮组打顶后涂抹生长素对棉花早衰几乎没有影响。【点睛】本题考查常见植物激素及其功能,对比记忆其产生、作用场所及功能是掌握这部分知识的关键。10、(1)①.类囊体薄膜②.红色和蓝紫(2)①.光②.光照强度、温度(3)①.二氧化碳的固定##CO2的固定②.三碳化合物的还原##C3的还原(4)①.ATP②.[H]##NADPH(5)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6)水##H2O【解析】据图分析可知,A表示光反应,B表示暗反应。光反应主要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暗反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小问1详解】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主要吸收红色光和蓝紫色光。【小问2详解】A表示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阶段,该过程需要在光照下进行,影响光反应阶段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小问3详解】图中B表示暗反应阶段,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小问4详解】A阶段为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和[H],B阶段为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消耗ATP和[H],因此A阶段为B阶段提供了ATP和[H]。【小问5详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光反应阶段将光能转变为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阶段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