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半年高教自考《刑法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下半年高教自考《刑法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下半年高教自考《刑法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下半年高教自考《刑法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下半年高教自考《刑法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下半年高教自考《刑法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高利转贷罪的主观方面是______。A.犯罪故意,并且具有营利的目的B.犯罪故意,并且具有使用的目的C.犯罪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D.犯罪故意,并且具有转贷牟利的目的2、故意杀人的客观行为方式______。A.只能是作为B.只能是直接的行为C.包括作为与不作为D.可以是间接的行为3、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A.司法工作人员B.行政执法人员C.人民警察D.国家工作人员4、根据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______。A.应以拐卖儿童罪论处B.应以拐骗儿童罪论处C.应以绑架罪论处D.应以非法拘禁罪论处5、下列关于刑罚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消灭犯罪B.惩罚犯罪C.改造罪犯D.预防犯罪6、排除犯罪的事由不包括______。A.法令行为B.紧急避险C.义务冲突D.被害人过错7、对单位行贿罪中的单位是指______。A.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B.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C.司法机关D.国有公司、企业8、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实行时间是______。A.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B.在合同履行过程中C.在谈判过程中D.在合同签订过程中9、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的是______。A.剥夺政治权利B.罚金C.拘留D.没收财产10、不属于危害结果的意义的是______。A.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B.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C.影响共犯成立的因素之一D.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11、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A.一般自然人主体B.特殊自然人主体C.自然人和单位D.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销售企业12、不属于特殊正当防卫不法侵害的是______。A.行凶B.贩毒C.杀人D.强奸13、下列不属于主犯的是______。A.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B.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在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D.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14、在我国能对刑法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的主体是______。A.公安部B.司法部C.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15、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A.一般主体B.国家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司法工作人员16、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人死亡的界限主要在于______。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目的不同C.犯罪手段不同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17、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______。A.应以诈骗罪论处B.应以金融诈骗罪论处C.应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D.应以金融凭证诈骗罪论处18、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______。A.国有资产B.公私财物C.国有公司、企业的财产D.公共财物19、招摇撞骗罪中行为人所冒充的人员是______。A.司法工作人员分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工作人员D.领导干部20、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______。A.犯罪目的说B.犯罪构成说C.犯罪结果说D.犯罪行为说二、多项选择题21、下列关于我国追诉时效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5年B.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0年C.法定最高刑为10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5年D.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25年E.法定最高刑为死刑的,追诉期限为35年22、犯罪客观要件的内容包括______。A.危害行为B.行为对象C.危害结果D.因果关系E.犯罪目的23、下列不属于正当防卫的包括______。A.假想防卫B.事前防卫C.防卫挑拨D.偶然防卫E.特殊正当防卫24、关于刑法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A.严厉性B.补充性C.保护范围的广泛性D.保护范围的不完整性E.对其他部门法的保障性25、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的区别主要有______。A.适用机关不同B.适用对象不同C.适用根据不同D.严厉程度不同E.确立机关不同三、名词解释题26、医疗事故罪27、疏忽大意的过失28、犯罪主体29、刑法的空间效力四、判断说明题30、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表明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31、对于盗窃公用电信设施数额巨大,同时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均应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32、对于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他不论采用什么手段,也不问幼女是否愿意,只要与幼女性交,就可以构成强奸罪。六、简答题33、交通肇事罪客观方面的特征。七、论述题34、论述犯罪的特征。八、案例分析题35、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赵某为了出国,但却没有钱。某日,赵某趁与自己做生意的朋友刘某的儿子刘甲放学之际,将刘甲骗到自己事先租用的一所房子内,然后打电话要挟刘某用20万元换回自己的儿子刘甲。刘某报警,赵某发现后认为无法拿到钱,又害怕罪行败露,于是将刘甲杀死。问:对赵某的行为该如何定罪?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主观上只能是故意,还必须具有转贷牟利的目的。行为人必须具有归还信贷资金的意图。否则成立贷款诈骗罪。2、C[解析]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本罪的成立必须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即杀人行为,其特点是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人的肌体,使人的生命在自然死亡时期之前终结。剥夺他人生命的方式,既可以是作为(如刀砍、斧劈、拳击、枪杀等),也可以是不作为(如母亲故意不给婴儿哺乳致其死亡等);既可以是物理的方式(如刺杀,毒杀),也可以是心理的方法(如以精神冲击方法致人休克死亡)。3、B[解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必须是行政执法人员,即依法具有执行行政法职权的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4、C[解析]对于缺乏或者丧失行动能力的被害人,行为人采取偷盗、引诱等方法使其处于行为人或第三者实力支配下的,也可成立绑架罪。例如,以勒赎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成立绑架罪。5、D[解析]我国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刑罚通过制定、适用与执行,对犯罪人本人及其周围的一般人产生影响,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结果,是一种符合社会心态的普通的历史事实。6、D[解析]排除犯罪的事由,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或危险状态,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但由于该行为保护的法益具有优越性,或者被害人放弃了法益的保护,因而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依法不成立犯罪的事由。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两种排除犯罪的事由。此外,还存在一些非法定的排除犯罪的事由,包括:法令行为、正当业务行为、被害人的承诺、自救行为、义务冲突。D项,被害人过错程度和案件的其他情况,一般可以作为对行为人进行酌情从宽处理的考量情节。7、A[解析]单位行贿罪是指个人或者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8、A[解析]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是诈骗罪的一种特殊形式。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9、C[解析]附加刑(从刑),是指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与驱逐出境。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管理国家和政治活动的权利的刑罚方法。没收财产,是将犯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驱逐出境是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10、C[解析]危害结果作为犯罪客观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重要意义包括:①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当危害结果是犯罪构成要件时,如果行为没有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就不成立犯罪,过失犯罪便是如此。②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不管人们以什么标准区分犯罪的既遂与未遂,可以肯定的是,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发生了危害结果,才可能成立犯罪既遂。③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在一切犯罪中,危害结果对量刑都起影响作用。因为危害结果是反映社会危害性的事实现象,刑罚必须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11、D[解析]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是指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擅自制造、销售枪支的行为。因此犯罪主体为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12、B[解析]特殊正当防卫的条件,除了要求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进行防卫外,更重要的条件是,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对于非暴力犯罪以及作为一般违法行为的暴力行为,不适用上述规定。因此贩毒不属于特殊正当防卫不法侵害。13、D[解析]根据《刑法》第26条第1款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可见,主犯包括两类:①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②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除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在共同犯罪中对共同犯罪的形成、实施与完成起决定或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14、D[解析]由被授权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所作出的解释,为正式的刑法解释,即具有法律效力。正式的刑法解释主要是指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立法解释,是指在刑法颁布后,由立法机关对刑法规定的含义所作的解释。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作的解释。15、C[解析]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罪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故意,犯罪的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成立本罪还要求情节严重。16、D[解析]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人死亡的界限主要在于二者的犯罪主观方面不同。过失致人死亡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杀人的故意,也无伤害的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过失造成的死亡结果,则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17、C[解析]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是指:①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使用者不限于持卡人。③冒用他人信用卡。④恶意透支。18、D[解析]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本罪对象必须是公共财物,但不限于国有财物。因为贪污罪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这些主体完全可能贪污国有财物以外的公共财物。19、B[解析]招摇撞骗罪是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招摇撞骗。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20、B[解析]关于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通常采取犯罪构成说。即行为符合一个犯罪构成的就是一罪,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就是数罪,行为数次符合同一个犯罪构成的也是数罪。二、多项选择题21、ABC[解析]根据《刑法》第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22、ABCD[解析]犯罪客观要件,是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侵犯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犯罪客观要件的内容包括:①危害行为;②行为对象;③危害结果;④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23、ABC[解析]《刑法》规定了两种正当防卫;一是一般正当防卫,存在防卫过当问题;二是特殊正当防卫(无过当防卫)。A项,假想防卫是指并不存在不法侵害,但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因而进行所谓防卫。假想防卫不是正当防卫。B项,在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时,进行所谓“防卫”的,称为防卫不适时,此时不构成正当防卫。防卫不适时有两种情况:一是事前加害或事前防卫,二是事后加害或事后防卫。防卫不适时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C项,防卫挑拨是指为了侵害对方,故意挑拨对方对自己进行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给对方造成侵害的,是滥用正当防卫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成立正当防卫。D项,偶然防卫,是指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他人法益的行为,符合了正当防卫的情况,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效果。可依结果无价值论的观点认定为正当防卫。24、ABCDE[解析]刑法具有区别于其他法律的特有属性,包括:①刑法保护的范围很广泛,保护人身的、经济的、财产的、婚姻家庭的、社会秩序等许多方面的法益(法所保护的利益)。②刑法保护的范围虽然很广泛,但它同时具有不完整性。③刑法具有补充性,即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某种法益时,才由刑法保护。④刑法具有严厉性。其规定的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强制方法。⑤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25、ABCDE[解析]从刑罚的特点可以看出,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具有明显区别:①严厉程度不同。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法律制裁,它不仅可以剥夺犯罪人的财产权与政治权,还可以限制或者有期、无期地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甚至可以剥夺犯罪人的生命。②适用对象不同。刑罚只适用于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人。③适用机关不同。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适用。④适用根据不同。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根据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予以适用,而其他法律制裁则分别依照民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予以适用。⑤确立机关不同。刑罚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确定,而其他法律制裁可能由其他有关机关确立。⑥目的不同。刑罚目的是预防犯罪,不同于其他法律制裁的目的。三、名词解释题26、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本罪主体必须是医务人员。本罪主观上只能出于过失,故意造成患者人身伤亡的,视行为性质认定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罪。27、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疏忽大意的过失是一种无认识的过失;没有预见的原因并非行为人不能预见,而是在应当预见的情况下由于疏忽大意才没有预见。应当预见的前提是行为人能够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28、犯罪主体是指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与单位)。事实上,犯罪主体这一概念存在两种含义:一是指已经实施了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的行为人即犯罪人;二是指犯罪主体的条件,即具备何种条件才能成为犯罪主体,才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犯罪主体要件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本身必须具备的条件,包含人的自然属性(如年龄、性别等)与社会属性(身份、单位的性质等)的条件。29、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一国刑法在什么地域、对什么人适用。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涉及对国内犯(发生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与国外犯(发生在本国领域外的犯罪)的效力。刑法对国内犯的基本适用原则是属地管辖原则,即一个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人,不问其国籍,都有进行规制以维护本国秩序的权力。对国内犯而言,属地管辖原则是最理想的原则,但还有三种国外犯的犯罪行为,应当或者可以适用中国刑法,却是属地管辖原则所不能解决的:①中国公民在国外实施的某些犯罪,我国刑法适用属人原则;②外国人在国外实施的危害中国国家或中国公民利益的某些犯罪,我国刑法适用保护管辖原则;③外国人在国外实施的危害各国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我国刑法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四、判断说明题30、错误。理由:认定因果关系不等于认定刑事责任。认定某种行为与某种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只是确立了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特定危害结果。一方面,行为人的行为与所造成的结果在客观上是什么性质、在刑法上属于何种类型,这不是因果关系所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根据刑法的规定判断行为与结果的性质。另一方面,应否负刑事责任不仅取决于客观事实,还取决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及所造成的结果的心理状态;在具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行为人可能没有刑法所要求的故意与过失,因而不可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所以,有因果关系不等于有刑事责任。31、错误。理由:对于盗窃公用电信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择一重罪定罪处罚,而非一律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32、错误。理由:奸淫幼女属于强奸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它与普通强奸存在区别。属于奸淫幼女应当符合几个特征:①客观上,由于幼女身心发育不成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理解性行为的后果与意义,也没有抗拒能力,因此,不论行为人采用什么手段,也不问幼女是否愿意,只要与幼女性交,就构成奸淫幼女罪。②主体是已满14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③主观上是故意。只要行为人认识到女方一定或者可能是幼女,或者不管女方是否幼女,而决意实施奸淫行为,被奸淫的女方又确实是幼女的,就构成奸淫幼女的犯罪。本题中的情形不一定构成强奸罪。六、简答题33、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具体表现为:(1)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这里的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主要指公路、水上交通运输中的各种交通规则、操作规程、劳动纪律等,同时也包括铁路、航空交通运输中的各种管理法规。(2)必须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行为虽然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没有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不成立本罪。(3)重大交通事故必须发生在交通过程中以及与交通有直接关系的活动中。利用非机动交通工具从事交通运输违章造成重大事故的,如果这种行为发生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质,就应以本罪处理,否则只能认定为其他犯罪。(4)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即使行为人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客观上也发生了危害结果,但如果危害结果与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则不能以本罪论处。七、论述题34、根据《刑法》规定,犯罪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社会危害性;二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性。具体如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