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AS-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TGXAS-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TGXAS-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TGXAS-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TGXAS-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团体标准《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根据《广西标准化协会关于下达2020年第八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协[2020](25)号文件精神,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横县镇龙林场等单位共同起草制定团体标准《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近50年来,随着人工林快速发展,我国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大幅提高,对我国木材供应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森林病虫害严重、大径材缺乏、速生用材林产量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破坏严重,林龄结构、树种结构、林分密度、灌木和草本层结构、土层结构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已成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马尾松是我国主要的乡土树种和最重要的生态造林树种,也是广西林业优势特色树种,分布广泛,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当前,马尾松大面积人工纯林也存在林相结构单一,水土保持能力较差,林地地力减退,病虫害和火灾频发等诸多问题。面对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工林的生态功能受到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林业正处于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快速转型期,从木材利用转变为发挥森林多功能,从培育木材转变为经营森林生态系统。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可发挥完整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混交林可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林地土壤肥力,提高林分生产力,调节林分小气候、减少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发生。通过现有人工纯林改建或新建混交林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对国家木材战略贮备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广西是我国林业大省,2020年,全区林业总产值7500亿元,木材产量和松脂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6%和60%,多年来稳居全国前列。马尾松是南方最重要乡土生态树种,用途广泛,产业链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水土保持、净化空气和水源涵养能力强,为广西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经营松林的最大优势在于造林和抚育成本较低,在现阶段劳动力严重匮乏背景下,优势尤为突显。以提高马尾松林分产量(木材、松脂)、质量和生态稳定性为目标,充分利用混交林的优势,通过改建或新建松阔混交林的方式,以较少的经费投入为山区林农提供木材、松脂和生态贮备,是将一号中央文件实践于林业产业发展的具体体现。马尾松是广西优势用材树种,面积3000多万亩,在森林生态和国家木材战略贮备应发挥重要作用。广西松树研究团队“十五”开始,以发挥松树人工林生态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基于混交树种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观测,系统开展了松阔混交研究,营建混交树种、混交模式、混交时间、混交比例等松树与阔叶树种的混交试验62片1173亩,涉及树种22个、混交模式135种。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松阔混交林的林木生长、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养分循环机制,建立了完善的松阔混交林技术体系,为松阔混交林高效培育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对不同模式林下保存率、生长量、生物多样性、林分小气候、土壤理化性质及养份循环等综合分析评价,筛选出一批适合不同立地条件及气候的典型混交栽培模式,建立了较为系统完善的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体系,为推进和制定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奠定了坚实的基地。因此,制定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进一步规范松阔混交林混交树种选择、混交时间、混交方法,对整体提升松树人工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项目编制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团体标准《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起草单位制定了起草编写方案与进度安排,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具体标准编制工作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横县镇龙林场等起草单位组成标准编制工作组。工作组下设三个组,分别是资料收集组、草案编写组、标准实施组。资料收集组负责国内外有关松阔混交林的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和整理工作,查阅松阔混交林相关的研究情况和目前科学界对松阔混交林技术的研究进展。草案编写组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包括后期召开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以及标准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标准实施组负责《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发布后,组织松阔混交林建设的林场和单位实地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会,对标准进行详细解读,让从事基层林业相关人员了解标准,并根据标准对松阔混交林培育过程进行规范化操作,保证检测和评价试验顺利开展,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团体标准提出修改意见。(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有关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有: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15782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GB/T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LY/T1646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LY/T1496马尾松速生丰产林(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2020年9月,标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松阔混交林的作业设计、苗木质量、同龄混交造林、异龄混交改培、抚育间伐。(四)调研、形成征求意见稿2020年9月,标准起草工作小组进行了广泛实地调研工作,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的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对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对项目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2020年10月-12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清逻辑脉络,整合已有的参考资料中有关松阔混交林培育的技术要求,并结合广西松阔混交林培育建设实际要求的基础上,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团体标准《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草案)。2021年1月-8月,标准起草工作组再次深入区内涉及种苗培育、松阔混交林培育等有代表性的林场、基地、苗圃针对松阔混交林培育布置情况进行分组实地调研学习。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各基地关于松阔混交林培育的具体技术要求。并实际征求意见,通过收集反馈了大量意见,标准编制工作组多次召开会议,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反复修改和研究讨论。最终形成了团体标准《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和《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四、标准制定原则1、实用性原则本文件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松阔混交林当前现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多年的松阔混交林培育试验布置而总结起草的。符合当前松阔混交林发展的方向与市场需求,有利于林业行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进行松阔混交林培育,为松阔混交林培育工作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对推动我区松阔混交林建设的健康发展,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协调性原则本文件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与松阔混交林培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3、规范性原则本文件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的内容,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4、前瞻性原则本文件在兼顾当前区内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发展现实情况的同时,还考虑到了松阔混交林培育快速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在标准中松阔混交林的作业设计、苗木质量、同龄混交造林、异龄混交改培、抚育间伐等章节内容体现了个别特色性、前瞻性和先进性条款,作为对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发展的指导。五、标准主要内容及依据来源团体标准《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主要章节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松阔混交林的作业设计、苗木质量、同龄混交造林、异龄混交改培、抚育间伐。本标准的技术内容主要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的研究成果,该团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初步了解松阔混交林在国内的分布范围,同时对国内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进行调查和研究,掌握了松阔同龄混交造林和异龄混交改培等情况,收集国内典型分布区混交造林试验示范林情况,并在广西林科院、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横县镇龙林场等地营建混交模式、混交树种、混交时间、混交比例等松树与阔叶树种的混交试验62片,并在广西林科院开展松树和阔叶树苗木培育试验25个,在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方面总结了详实可靠的经验。第1章范围说明了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和适用范围。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3项。第3章术语和定义确定了松树纯林、松阔混交林、同龄松阔混交林和异龄松阔混交林的定义。第4章作业设计规范了松阔混交林的作业设计内容,其中造林作业设计按GB/T15782规定执行,抚育设计按GB/T15781执行,采伐设计按LY/T1646规定执行。第5章苗木质量规范了松树和阔叶树的两类苗木用种、培育质量和出圃内容,其中用种应按GB/T2772的规定检验检疫合格,且使用获得审(认)定的良种。造林苗木应为容器苗,容器苗的出圃规格、包装与苗木运输按执行LY/T1000的规定,苗木质量检验按GB6000规定执行。未制定地方标准或国家标准的苗木类型和树种,应选用品种优良、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的容器苗。第6章同龄混交造林规范了松阔同龄混交林的林地选择、整地、树种选择、混交树种配置、造林季节和方法和未成林抚育等6个方面内容。(1)林地选择方面,依据项目组样地调查统计,松阔混交林适宜选择采伐迹地、林中空地、退耕还林地、火烧迹地等宜林地。(2)整地应在造林前 1个月至2 个月完成。采用块状整地方式,针叶树挖穴规格为40cm×30cm×30cm,阔叶树挖穴规格为50cm×40cm×40cm;挖穴时要求表土、底土分别堆放,回填时先回表土,后回底土,并作成龟背形穴面。整地的其它要求按GB/T15776和LY/T1496规定执行。(3)树种选择方面,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松阔混交林群落的树种组成选择适宜树种。试验点主要分别在Ⅱ.桂北气候区(中图1广西马尾松产区区划及气候分区图亚热带北部气候区)、Ⅳ.桂中气候区(中亚热带桂中气候区)、Ⅶ.桂南气候区(南亚热带中部气候区)、Ⅷ.桂西南气候区(南亚热带西部气候区)等6个区域(图1),各气候区试验点布设情况见表1。表1各气候区试验点布设情况气候带气候区试验点中亚热带桂北气候区环江县华山林场桂中气候区宜州区拉浪林场、忻城县欧洞林场桂西北气候区西林县古障林场南亚热带桂南气候区南宁市林科所、横县镇龙林场、国有高峰林场桂东南气候区苍梧县天洪岭林场桂西南气候区宁明县派阳山林场研究选用混交阔叶树种以乡土速生阔叶树为主,适当搭配少量珍贵树种,主要包括大叶栎、红锥、格木、荷木、火力楠、西南桦、桢楠、望天树、山白兰、香樟、香椿等11种阔叶树种。在同龄混交中,处在幼林期的混交林分,林木生长空间充足,个体间养分和空间竞争效应不明显,还无法对其混交可行性进行甄别,主要对中龄混交林进行分析。马尾松与火力楠、红锥均可取得较好的同龄混交效果,树种间存在显著生长促进作用。(4)混交树种配置A点状混交:通过对宁明县派阳山林场11a生马尾松×红锥同龄混交林调查,设置不同马尾松×红锥混交比例:T1-9:1、T2-8:2、T3-7:3和T4-红锥纯林,每种林分随机设置3个重复样方,样方大小20m×20m,共计12个样方,采用点状混交方式进行造林。各处理保存率变化中(表2),马尾松混交比例越大其保存率越低,表明混交会加剧马尾松自然稀疏;而混交对红锥保存率影响较少,平均保存率95.85%,比红锥纯林T4保存率高32.17%,表明营建混交林可以提高红锥造林保存率。11年生马红混交林中马尾松自然稀疏能力比红锥的自然稀疏能力强,T1、T2和T3混交林中马尾松现平均保存率为58.87%,红锥平均保存率95.85%。表2马尾松×红锥混交各处理保存率变化处理树种定植比例/%现保存比例/%现保存率/%现保存量/株/hm2总保存率/%T1马尾松88.0682.6064.4195068.66红锥11.9417.40100.00200T2马尾松79.7869.6656.3678364.26红锥20.2230.3494.84333T3马尾松72.9161.4555.8569265.84红锥27.0938.5592.69425T4红锥72.51111372.51混交林中,红锥个体生长优于马尾松,平均材积比马尾松高0.0547m3,尤其在树高生长,平均树高比马尾松高20.82~27.59%,表明红锥营建的混交林效果好,幼林就能与马尾松快速形成异层混交林,促进马尾松和红锥的树高生长。综上,马尾松与红锥点状混交,以2500株/hm2密度造林,马尾松、红锥7:3比例混交效果最佳(表3)。表3马尾松×红锥混交各处理生长量统计表处理造林密度树种单株材积/m3保存量株/hm2T1马红9:1马尾松0.1288950红锥0.1928200T2马红8:2马尾松0.1286783红锥0.1882333T3马红7:3马尾松0.1296692红锥0.1961425T4红锥红锥0.0781113B行间混交:通过对贵港市平天山林场10a生马尾松×红锥同龄混交,采用马尾松、红锥混交方式为1:1行间混交造林方式,设置T1-4444株/hm2、T2-3333株/hm2、T3-2500株/hm2、T4-马尾松纯林和T5-红锥纯林,5种造林密度,每种林分随机设置3个重复样方,样方大小20m×20m,共计15个样方。林分生长情况见表4,混交林不同密度红锥和马尾松两树种10a生平均胸径随密度越大生长量越小,其中相同造林密度T2处理中马尾松胸径是T4纯林的1.11倍,表明同样造林密度,营建混交林能促进马尾松胸径生长,而红锥则相反,T5纯林胸径比混交林T3胸径大30.2%,比T2高51.29%,比T1高57.49%,合理配置混交比例能促进红锥的胸径生长。树高生长在3333~4444株/hm2密度下随密度增大马尾松和红锥树高减小。马尾松和红锥表4马尾松×红锥混交各处理生长量统计表处理密度/株/hm2树种平均胸径/cm平均树高/m单株材积/m3保存量/株/hm2T14444马尾松14.4611.040.09381606红锥9.339.130.04041569T23333马尾松15.4411.130.10621300红锥9.7210.240.04591100T32500马尾松17.0310.860.1242950红锥11.289.840.06071117T43333马尾松13.8110.10.07952800T52500红锥14.6911.60.10831633随密度增大单材材积减小,三种密度中以T3马尾松平均单株材积最高为0.1241m3,是马尾松纯林0.0795的1.56倍。综上,马尾松与红锥行间1:1混交,以2500株/hm2造林密度效果最佳。C块状混交:通过对横州市镇龙林场马尾松与红锥、枫香、米老排、枫香、火力楠等树种块状混交造林试验调查,设置4个不同面积的方形块状阔叶树定植区与马尾松对比造林,造林2年后对各混交林样地进行调查表明(图2)马尾松与几种乡土阔叶树种块状混交造林时,上层阔叶树选择速生的米老排、枫香及红锥,中层选择火力楠,下层选择格木的模式以120或180平方米的面积及搭配进行混交造林,能保证各树种的保存率和各层次树种高生长、地下各树种深浅根系的互补,造林两年效果明显。图2不同混交面积各混交树种高生长(2a)(5)造林季节和方法,造林宜在10月至翌年4月,栽植方法按GB/T15776和LY/T1496的规定执行。(6)未成林抚育,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5次,抚育采用第1年3次、第2年2次、第3年1次,包括除草、除孽等。第7章异龄混交改培规范了改培对象和改培措施等内容。林分目的树种株数低于53株/亩的幼龄林和低于40株/亩的中龄林、林木生长发育良好,但分布不均,有较大林隙、林窗或林中空地和根据要求需要改造为混交林的纯林等3种情况符合松树纯林改培松阔混交林。改培措施方面,规范了林分郁闭度、补植造林和未成林抚育3个方面内容。(1)林分郁闭度调整通过对宁明县派阳山林场14a生马尾松中龄林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对比试验调查,设置4个不同阔叶树种在松林下定植,营建复层林树种对比试验林,处理:T1-火力楠,T2-荷木,T3-米老排,T4-红锥,T5-纯松,每种林分随机设置3个重复样方,样方大小20m×20m,共计15个样方。试验区内马尾松原保存量为889株/hm2,试验小区内阔叶树定植密度为977株/hm2,点状混交。定植的4种阔叶树2.7年生长量统计(表5),米老排生长最优,树高生长年均达到1m。红锥保存率最高,达到94%,较耐荫。荷木保存率和生长量最低。表5各树种保存率及树高生长统计树种平均树高/m保存率/%保存量/株/hm2火力楠1.4991.60908荷木1.0985.96817米老排2.7186.32842红锥1.5894.12933(2)补植造林在马尾松中幼龄林阶段主要结合间伐抚育,在林地天窗及林下进行混交造林,混交阔叶树种需要同时具备耐阴性和速生性。先后在派阳山林场11a生、15a生马尾松林,华山林场16a生马尾松林内构建复层混交林,经过对该3~4年生林下阔叶树的生长分析,已可以初步筛选出适宜马尾松中幼龄林构建复层林混交树种。大叶栎、米老排、红锥、格木、火力楠可以初步用于马尾松中龄林林下混交,大叶栎与米老排生长相对较快,红锥、格木、火力楠具有一定的耐阴性,但生长相对缓慢。经过4年的生长,在郁闭度0.7的马尾松中龄林下混交的5个树种中,枫香和西南桦造林失败,大叶栎、格木和红锥造林成功,以大叶栎长势最好,生长速度最快;格木保存率最高,具有较好的耐阴性,但生长相对缓慢;红锥保存率较低,生长相对缓慢,可考虑在郁闭度小于0.7的林分内混交。在3个混交试验中,同一树种在不同处理中的树高生长量均差异不显著,表明各树种之间还未显现交互作用,混交效应有待后续观测。(3)未成林抚育在造林当年开始抚育,连续进行3年,在杂草、杂灌快高于目的树种高度时进行抚育,以不影响目的树生长为宜,尽可能保证生态多样性。第8章抚育间伐规范了同龄松阔混交林抚育间伐和异龄松阔混交林抚育间伐两方面内容。同龄混交抚育重点包括2个方面,一是造林6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