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学内容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教材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包括以下内容:
1.《赠刘景文》
-内容: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重点:理解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含义,感受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2.《山行》
-内容:描绘了山中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重点:掌握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象,体会诗人对美景的欣赏之情。
3.《枫桥夜泊》
-内容:描绘了夜晚枫桥附近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重点:理解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境,感受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古诗三首》,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提高对古诗语言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句背后的情感和哲理,培养通过古诗来感悟生活、体验情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古诗,学生能够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实践与创新:鼓励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尝试创作现代诗或绘画,将古诗中的意境转化为自己的创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掌握古诗中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象和情感。
3.学习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难点:
1.诗句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
2.古诗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把握。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生字词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并用卡片辅助记忆,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体认读,教师逐个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读写。
2.意象和情感理解: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诗句中的自然景象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3.节奏和韵律学习: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跟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通过模仿和练习,提高朗读技巧。
4.隐喻和象征理解:结合诗句的历史背景,讲解相关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句背后的深层含义,必要时进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突破理解难点。
5.文化内涵把握:通过课后阅读延伸,推荐相关历史故事或诗人传记,让学生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中理解古诗,增强文化感知力。教学方法与策略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动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个人感悟。
2.教学活动: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诗人,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句背后的故事;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创作古诗插画,增强对诗句意象的理解。
3.教学媒体:运用多媒体展示古诗的朗读视频和配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电子白板展示诗句和生字词,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秋天的变化,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古代诗人是如何描写秋天的吗?”接着引入本课要学习的古诗《赠刘景文》、《山行》和《枫桥夜泊》,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详细内容: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赠刘景文》,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如“橙黄橘绿”、“一年好景”,让学生体会诗人对秋天景色的赞美。
(2)教师讲解《山行》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情感,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
(3)教师通过展示《枫桥夜泊》的朗读视频,让学生感受诗句的节奏和韵律,分析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3.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详细内容:
(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角色扮演,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表达诗句中的意境。
(2)每组学生合作创作一幅描绘古诗意境的画作,通过绘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3)每组学生进行古诗朗读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读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详细内容:
(1)讨论古诗中的生字词,每组分享一个生字词的识记方法。
(2)讨论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每组分享对一首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3)讨论如何将古诗中的意境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每组提出一个创新性的想法。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详细内容: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包括对古诗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以及实践活动中的体验。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强调古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创作背景,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索。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古诗背景资料:介绍《赠刘景文》、《山行》和《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包括诗人的生平、创作时期的历史背景等。
-相关古诗阅读:推荐其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如《山行》、《登高》、《菊花》等,以及同一诗人的其他作品,如苏轼的《题西林壁》、《赤壁怀古》等。
-文化常识:介绍古代诗人的创作习惯、古诗的格律和韵律知识,以及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艺术作品欣赏:推荐欣赏与古诗意境相关的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如《富春山居图》、《枫桥夜泊图》等。
2.拓展建议:
-阅读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描写秋天的古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牧的《秋夕》等,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深入体会不同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创作尝试:鼓励学生模仿本节课学习的古诗,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可以是现代诗或古诗,通过创作实践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文化探索:引导学生探索古诗背后的文化内涵,如研究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他的文学成就和历史地位,以及他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尝试扮演诗人,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创作动机。
-绘画创作:学生可以尝试根据古诗的意境创作绘画作品,将抽象的诗意具象化,提高艺术创造力。
-朗读比赛:组织古诗朗读比赛,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同时锻炼公共演讲能力。
-交流分享:鼓励学生与家人或朋友分享所学古诗,通过交流分享,增强记忆和理解。
-研究项目: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一个与古诗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如“古诗中的自然意象”、“苏轼的诗歌创作特点”等,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独立研究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课后作业1.请根据《赠刘景文》的诗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心中的秋天景色。(答案:秋天来临,树叶渐渐变黄,橙子和橘子挂满了枝头,一片丰收的景象。天空湛蓝,阳光明媚,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温暖和美丽。)
2.请画出《山行》中所描述的枫林晚景,并简要说明你的绘画构思。(答案:画面中心是一棵高大的枫树,树叶红得像火一样,周围是一片深浅不一的绿色。天空中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枫叶上,整幅画面温暖而宁静。)
3.结合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想象一下《枫桥夜泊》的场景,并写一段描绘这个场景的文字。(答案:夜幕降临,月亮已经落下,四周静悄悄的。偶尔传来乌鸦的叫声,空气中弥漫着霜的气息。江边的枫树影影绰绰,渔船上的灯火若隐若现,一片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景象。)
4.请分析《赠刘景文》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答案: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美好的瞬间,比如与朋友相聚的时光,或是某个难忘的节日,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时刻,让它们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一部分。)
5.请以“秋日随想”为题,写一篇短文,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古诗,谈谈你对秋天的感受和认识。(答案:《秋日随想》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思考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低语,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古诗中的秋天,既有“一年好景君须记”的美好,也有“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寂寞。秋天让我学会了珍惜,也让我学会了思考。)
补充和说明举例:
1.分析诗句情感题
-题目:请分析《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补充说明:在分析诗句情感时,要注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以及诗人通过这些词语和意象传达的情感。例如,“枫林晚”和“霜叶红于二月花”描绘了秋天晚霞中的枫叶,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答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深深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在枫林中停车,坐下来欣赏这美丽的晚景,他觉得霜叶的红色甚至胜过了春天的花朵,表现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情感。
2.绘画创作题
-题目:请根据《赠刘景文》的诗意,创作一幅描绘秋天景色的画。
-补充说明:在绘画创作时,要充分考虑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将诗意具象化。例如,可以描绘丰收的果实、金黄的树叶等。
-答案:画面中心是一棵结满果实的树,周围是一片金黄的树叶,天空中有几只飞翔的鸟儿,整个画面充满了秋天的丰收和喜悦。
3.想象描绘题
-题目:结合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想象一下《枫桥夜泊》的场景,并写一段描绘这个场景的文字。
-补充说明:在想象描绘时,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构建一个具体的场景。例如,可以想象夜晚的江面、枫桥附近的景色等。
-答案:夜幕降临,月亮已经落下,四周静悄悄的。偶尔传来乌鸦的叫声,空气中弥漫着霜的气息。江边的枫树影影绰绰,渔船上的灯火若隐若现,一片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景象。
4.情感联系题
-题目:请分析《赠刘景文》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补充说明:在联系生活实际时,要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如何珍惜美好的时光。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美好的瞬间,比如与朋友相聚的时光,或是某个难忘的节日,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时刻,让它们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一部分。
5.短文创作题
-题目:请以“秋日随想”为题,写一篇短文,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古诗,谈谈你对秋天的感受和认识。
-补充说明:在短文创作时,要结合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理解和感受。可以谈谈秋天给自己带来的启示,或是自己在秋天中的独特体验。
-答案:《秋日随想》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思考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低语,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古诗中的秋天,既有“一年好景君须记”的美好,也有“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寂寞。秋天让我学会了珍惜,也让我学会了思考。当我走在落叶铺满的小路上,我会想起诗人们笔下的秋天,那些美丽的诗句仿佛就在我的耳边响起。秋天,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轮回,也让我明白了美好的时光是需要我们去珍惜和留恋的。板书设计①古诗标题及作者:《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枫桥夜泊》(张继)
②重点词语:
-《赠刘景文》:橙黄橘绿、一年好景
-《山行》: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
③重点句子:
-《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教学反思与改进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学反思与改进的重要性。通过反思教学过程,我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本次教学《古诗三首》的过程中,我进行了以下反思与改进:
首先,我意识到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可以通过展示更多秋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变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在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通过更多的举例和解释,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句的含义。同时,我还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另外,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对于角色扮演和绘画创作比较感兴趣,但对于朗读比赛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设置一些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读比赛,并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肯定。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在分享学习收获时,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害羞或自信心不足而不愿意发言。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分享,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营造一个更加轻松和鼓励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重要性,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和鼓励。课堂1.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例如,在讲解《赠刘景文》时,我会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诗中的‘一年好景’是指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可以判断他们对诗句的理解程度,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解释,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2.观察学生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包括他们的注意力、积极性、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947-3:2020/AMD1:2025 EN-FR Amendment 1 -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Part 3: Switches,disconnectors,switch-disconnectors and fuse-combination units
- 2025年医疗保险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图书情报学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师范教育相关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色小镇规划与发展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体育教育与锻炼健康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中数学阶段性测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国际关系与外交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商务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丁丁租房合同模板
- 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1
- 新生儿重度窒息讨论制度
- 警民联调工作实施方案
- 实名制考勤管理制度
- 破旧木屋修缮方案范本
- 食堂大厨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杭州师范大学
- 科协座谈会交流发言稿
- 3.17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5年心理b证笔试试题及答案
- 新版事故调查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