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第一学期电子教案备课人落别乡索考小学戎进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教学目标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摹正楷字帖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不少于40万字。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口语交际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综合性学习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2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教材分析全册分析学生情况分析知识方面: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已经掌握了很多学习方法,知道语文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查字典的方法需要继续巩固,增加自己的识字量和理解词语的方法;品读文字优美的文章需要多读。能力方面:1、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识字的能力,记忆新字应该没有问题2、能够自觉地预习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抓住关键的词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在写作方面,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仍需要加大练习的力在语言表达方面仍然有欠缺,注意加强他们的积累,鼓励他们提高阅读课外书的兴趣,为自己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学困生方面:1、多加强学困生的识字能力2、提高说话能力,给予他们及时的激励和表扬,放低起点,小布快进,让他们获得成功,提起说话的兴趣3、在教学中多关注他们的表现,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4、关注他们学习后的得失,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本册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自主认识187个生字,规范书写199个字,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字、词义,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2、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或结合生活积累理解词语,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学过的生字词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5、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看法,乐于参与讨论,能认真3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抓住别人讲话的要点即兴应对,礼貌交流。读书看报的习惯。本期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训练措施握情况语言情况4、继续加强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了解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练,能修改自己和他人的文章,培养学生自由表达的能力6、为提高写作能力,增加写作的次数,多展示优秀的作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看海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并积累相关的词语以及文中优美的词句。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像,了解海潮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教学过程复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理清条理,了解作者的观察和描写的顺序。教学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像,了解海潮的千姿4教学过程1、教师:有小朋友到海边旅游过吗?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想象一下大海的声音。你听到了受大海的美。)导入: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二、紧扣“看”,引导质疑2、强调题目中的动词“看”,再读一读题3、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围绕“看”字,你的脑子中蹦出了那些小问号呢?(1)什么时间看?站在什么地方看?(2)看到了怎样的景象?(3)看了大海心里有什么感受呢?三、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画出点明看海时间或是地点的语句。(3)用“——”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象。2、交流自读情况,认识生字新词。学生汇报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生字读音,教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注意指导:隙(xì)间、澎湃(pài)、潮汐(xī)的读音。理解“照耀”和“前赴后继”,并造句。5些不同角度看海的?(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课文先写了“从山上望”,再写了“到沙滩上看”,还写了“看潮水涌在石块间”。)4、师: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同学们再浏览全文,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第一段的总起作用,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具体写看海场面的基础上,介绍作者自己的感受:大海却还和平常一样,看似永无变化,却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5、简述课文脉络。引导学生简述:课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最后写自己看海的感受。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到作者看海的时间和角度,还跟着作者一起领略了海的美丽景色。下节课,我们再随着作者的步伐,继续去看海。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像,了解海潮的千教学过程61、听写下列词语征服照耀石隙前赴后继边的山,去感受一番。二、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1)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从山上望下去...)(2)齐读第二自然段。师:圈出你觉得用得好的动词。谁能说说“叠”是什么意思?从么?(引导学生感受从山上望下去,海潮的轻柔、文静,这是一种柔和美。)(3)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象潮水轻柔的动作,读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出一种柔和的动态美。2、品读第三段,体会潮水的壮美。(1)自由读这段课文,看看这段课文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态?(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课文描写了初上潮时的情景和高潮时的情景。)7(4)美读第三段,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朗读的感情由轻柔,逐步激越,力争达到入情入境的朗读效果。(2)引导学生读出涌在石块间的潮水所具(1)课文这三段分别写了从哪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海?看到的景象具有什么不同特点?(让学生简述。)(3)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海潮三、回归全文,体会作者感情1、读课文第一段。体会总起句在文章结构2、学习课文最后两段,体会作者对大海的(1)“潮涨潮落,日复一日,但看潮的人却永不觉得单调无味。这大概是看似永无变化的潮汐,能带给我们太多的遐想吧。”a.指名说说“遐想”的意思.b.假如你看到这样的潮水,你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所想到的画面或情景)3、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海,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本文的作者观察细致,按照8方位的顺序把他所看到的大海生动形象地展现五、课堂作业布置(1)抄写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2)小片段: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板书设计1.看海从山上望柔美在沙滩上看壮美在石块间有趣不觉得单调无味(热爱赞美)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2古诗两首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2、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2、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9课前准备课时教案教学内容2、古诗两首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复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流露在诗中的喜悦之情。教学重点及难点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万物苏醒,充满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你们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二、初读古诗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它一共有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3、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Ⅱ”做记号。(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一起试着读一读。)了解背景,联系上下文)三、自学理解古诗之间利用这些方法,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不懂的?(评: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去理解)预设:东:向东。倚:靠,拂面而来。换词序:倚春风:怎样靠春风呢?能靠住吗?我们知道古人为了押韵,常常颠倒词序,我们只要交换一下两个词的位置就行了,春风补省略:春光懒困:明媚的春光里,人懒洋洋的。一簇:一丛,形容花开得茂盛。可:究竟,到底。2、研读“可爱深红爱浅红?”是怎样问的?爱,就是喜欢,喜爱。这一句用自己的话说:究竟是喜欢深红的还是喜欢….师:让我们看看图,用补省略的方法,想象一下诗人眼中的桃花?这深红的桃花像一3、指导读“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1)师:如果你是诗人,当你在春风中的桃花,你会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指导读出一种惊喜。(2)走近些,看看深红的桃花如火,多粉红的美呢?作者这时问自己。指导读:可爱深红爱浅红?读出疑问的语气。是啊,作者也(3)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感受一下桃四、说诗意1、古诗学到这,谁能用自已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呢?2、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那么诗中有哪些景物呢?前两句写的是什么?后两句又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读读五、课堂小结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之情融入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因而成了千古名句。六、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江畔独步寻花借景:古塔、江水、桃花、春光、春风抒情:对春光的无比热爱与赞美八、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材简析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3、师小结并介绍作诗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庭院墙壁上。2、再读,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全诗大意、初步掌握古诗的感情基调)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帘。4、说说你听后的感受,再带着初步体会三、精读,悟诗情。重于人物形象与情感的体会与感悟)2.汇报交流:(1)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2)湖阴先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3.带着新的体会感情朗读。4.描写景物,赞美主人品格,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抒发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你感受到了吗?说说吧!(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5.诗人是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生动地传递出他的思想情感的呢?(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7.尝试背诵。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2.依据诗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板书设计书湖阴先生壁借景:庭院内:净庭院外:护、绕抒情:对眼前美景的无比喜爱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3、三峡之秋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理解古诗的大意,想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教学重点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复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条理。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的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韵。(板书)二、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长江三峡的资料。三、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船摇曳谷壑清冽2、词语解释。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思1、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2、课文描写了一天中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3、读读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五、全班交流、探究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划出重点词语。全班讨论,得出结论:(1)总写三峡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点。通过橘树、柚树的叶子、果实来表现(2)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在初升太(3)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显示了(4)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显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青色而透明。(5)夜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写长江的偶然被惊动(驳船驶过六、学生小结学生谈本课时的收获,主要领悟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七、布置作业2、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三峡之秋一天当中的景色特点,感受三峡的壮美。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写一篇文章。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提问: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景色的特点是什么?二、探究学习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把长江比喻成巨蟒,表现出了长江宏大的气2、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一天,正是中秋。”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三、朗读练习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指导朗读:朗读的时候应想象文中描色》或者是《田野之秋》要求进行细致的并能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写完后出示五、教师小结了多种修辞手法,抓住了景物特点,进行六、作业布置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3.三峡之秋早晨:明丽中午:热烈下午:朦胧夜晚:静谧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4、游漓江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2、能通过课文中的形象描写,感受漓江山峰的形态教学重点从课文的描写中,想象漓江山峰的形态及其特教学难点从课文的描写中领会漓江山峰的独特与神奇。课前准备漓江的风光图片,文字资料。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复备一课时课时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2、能通过课文中的形象描写,感受漓江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从课文的描写中,想象漓江山峰的形态教学难点从课文的描写中领会漓江山峰的独特与神奇。教学过程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让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吧。漓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猫儿山,全长437千米,是桂林人民青、水秀、洞奇、石美,兼有深潭、险滩、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自己不认2、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达到识3、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5、全班交流汇报课文主要内容。课文总写了漓江山峰的独特神奇,然后按乘船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象鼻山、斗鸡山、画山的独特景象。三、品读课文,同游漓江1、作者游漓江,介绍了哪些有关情况?(生平第一回游漓江,天气情况,利用游船望两岸风景。)2、作者游漓江,看到漓江山峰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出漓江山峰的什么特点?(没有斜坡,直挺挺地拔地而起。)(3)作者这里写的山峰,具体指的哪座山峰?叫什么名字?读课文第一、二段,学后说一说。(作者没有具体写哪座山峰,而是总写山峰特点。)(2)这三段,作者游历了哪几个具体的景点?(象鼻山、斗鸡山、画山。)(3)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你最喜欢哪个景点你就进入课文的相关段落,跟作者一同去欣赏漓江山峰的独特美景。(4)学生汇报自己欣赏的段落。A.汇报象鼻山景点的样子:一块长方形的岩石,在伸向江心时,中间像被谁挖去了整整齐齐的一大块,那剩在江水里的一根石柱,不正是大象的鼻子,插进漓江中尽情地吸水吗?B.能把这奇特的画面画下来吗?(学生画简笔画,引导形象思维,帮助理解文字内容。)③学习第五段。引导学生读这一段,理解画山得名的原因。抓好以下语句的朗读与画而非画。)上边画着九匹骏马,有的默默地伫立,有的悠闲地嚼草,有的扬蹄疾走,还有的昂首嘶鸣。(画山的不同姿态,让人感受到天然山峦峭壁的神奇。)你可以幻想那里有多种形态的马,也可以幻想其他形象,能让喜欢思索的游人,自己去领会和创造迷人的图画。(体会想象的作用,领会画山的神奇是人们的想象而产生的。)(5)再读第3-5段,整体感受不同景点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到不同景点的不同形态,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独特神奇。)(1)学生朗读这两段,思考,作者在这两段阳朔的风景会比本文写的景区还要美,祖国的江山到处有美景。)(2)作者写这篇课文,把漓江美景展示给读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热爱漓江山峰的独特与神奇,赞扬祖国山河的无比秀美。)四、回归整体,体会表达方法快速浏览全文,想想课文描写漓江山峰的语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五、课堂小结青山是它的骨架,秀水是它的血液。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细细地游赏。六、作业布置2、想象自己头脑中熟悉的一处景点的形象,思考它有怎样的特点,用形象的描写把4.游漓江漓江水清澈、碧绿漓江山拔地而起、千姿百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积累与应用一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通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形象地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能用这种方法描写自己熟悉、喜爱的景物。2、引导学生读记“语海拾贝”中的诗句,积累写景3、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的能4、自主阅读《拉萨的天空》,感悟文章抓住拉萨天空教学重点1、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巧妙运2、运用所学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实3、以练为主,引导学生对优秀篇章加以借鉴。教学难点以练为主,引导学生对优秀篇章加以借鉴课前准备教具:有关放大插图学具:词语卡片课时教案教学内容积累与应用一课时3课时学情分析没有条理性,很多学生词穷,作文能力很低。教学过程复备1、抽学生读课本上的两个句子,边读边2、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两个句子分别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用“—”画出拟人手法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比喻手法的语句。3、说说这两个句子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二、语海拾贝2、想一想这些名句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都是写景佳句。)3、开展“你对诗人知多少”的资料交流正、苏轼、宋新的相关资料,介绍课本上写景佳句的出处,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4、背诵课本上的古诗句,头脑中想象诗三、互动平台1、学生自由浏览课本中师生的对话,熟悉相关内容。2、分角色读师生对话。3、讨论,本单元课文写景,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在写?天特点。)②《三峡之秋》写早晨,抓住了怎样的特点?(明丽。)③《游漓江》写斗鸡山的段落,作者抓住了怎样的特点?(把对峙的两座山的山势形态,比作两只斗鸡,形象地展示了山势神奇的特点。小结:写景的文章,必须在全面观察景物的基础上,抓住其主要特点,将主要特点形象地描绘出来,才能让读者对所写景物的特色有所感触,才能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4.本单元所学课文,在写景时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引导学生举例介绍出来。并说说这些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四、自主阅读园地教师:同学们知道拉萨吗?拉萨地处青学生:初读短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的什么?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把自己读后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相互启发。)(1)学生再读短文,看看围绕拉萨的天空,作者是怎样写出其特点的。作者用了哪些好词佳句,或者修辞方法,在书上勾画圈点出来。(2)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抓住短文内容、景物主要特点、优美词句、修辞方法、表达方式等汇报交流。)(3)再读短文,整体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4、摘抄短文中的好词佳句。五、课堂小结我们不仅从古人的名句中、作家的文章中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还懂得了写景物要抓住特点,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笔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一)课前组织1.以自愿原则分小组,并进行小组内分2.任务布置。(1)搜集世界各地风景名胜的图片及资(2)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处理,(3)选好解说员,进行解说训练。(二)指导组织解说词1.解说时,要注意语言的亲切性、口语(三)举办“世界风光展”2.集体交流。(四)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世界各地有许多的风景名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又掌握了不少的新知识,希望大家在今后了解更多的中外风景名胜。(五)布置作业片,和小组成员一起出一期“世界风光展”第三、四课时课时目标指导学生写好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教学重点及难点1、运用所学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2、以练为主,引导学生对优秀篇章加以借鉴。教学过程一、细读课本要求,进入生活情景。(1)学生读课本对这次习作的提示与要求,思考:这次习作主要写什么内容?(写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2)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要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作形象生动的描写;注意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注意运用一些描写景物的好词佳句。)流连忘返。请同学们回忆,你的家乡的山、小河、村落,你家乡的广场、公园、草坪、美景,选一处你最喜欢的,向同学口头介绍介绍。讲述时注意抓住景物在形状、颜色方面的主要特点及自己的感受,有条理地讲。学生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或经历过的美景。教师同学倾听,并评价。相互引导学生讲清(1)通过自己的讲述和听同学的讲述评主要特点,想好写作时先写什么,后写什么,(4)仔细读自己的习作,看是否通过具体的语言描写,展示了景物的美好形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是否用得恰当?是否有利于展示景物的特点?边读边想边修改。也可以请同学听自己的习作,相互评改。三、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所描绘的景物都很美,但对于不熟悉你们所描绘的景物的人来说,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人们才能对你们所介绍的景物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捅马蜂窝挨蛰的故事,赞扬了马蜂为保护家园和入侵者同归于尽的英雄气概,表达了“我”悔恨的心情。经历,告诉我们在事情未办成之前,就四处张扬、吹嘘是不可取的。际等方法体会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那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这样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5、捅马蜂窝课时两课时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怎样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扣人2、学习与掌握生字新词。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怎样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扣人2、学习与掌握生字新词。课前准备学具:本课生字卡片课时教案教学内容5、捅马蜂窝课时教学过程复备一、激趣导入,质疑课题(一)了解马蜂2、教师:同学们,提起马蜂,你的脑海里会闪现哪些词语?(可怕、恐惧、疼痛…3、教师继续:是啊,马蜂很可怕,会蛰人。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那马蜂还有哪些特性呢?现在请同学们把课下搜集到的资料展示一下。(活动:展示交流资料)4、教师小结:马蜂简介。(二)导入新课1、继续板书:在马蜂的两边分别板书“捅”和“窝”。学生再次齐读。(师生交流)二、初步读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可借助音节、字典、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2、检查预习,纠正错音。(指名读、也可开火车读,遇到不好读的句子或不认识的生字,教师做辅导)3、小组合作,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4、集体反馈:不理解的字词,为理解课文扫清障碍。重点引导“纠缠、捣毁、冒失纠缠:绕在一起。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作者先写了儿时捅马蜂窝的起因、经过、结果,再写“我”对马蜂特性的认识和感受。全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按事情发展顺2、集体反馈。(只要学生能说出充分的理由,文章脉络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四、学习巩固,生字新词1、自由认读生字。(从音、形、义、组词等方面认读。)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我们知道捅马蜂很可怕,弄不好会蜇死人的。课文又是怎么叙述捅马蜂窝一事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学习这篇六、作业布置1个在本词中意思绕、缠绕不清(其它生字也按这种形式写).….5组近、反义词、多音字。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品读、抓重点词句,深入了解课文内教学重点及难点2、体会作者对马蜂至死保卫家园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捅马蜂窝》一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发展顺序有条不紊地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小时么作者是怎样环环相扣,将意图表达清楚的二、合作探究、体会内涵(一)细读1-7段,了解捅马蜂窝的经过1、自由阅读课文,想一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1)作者写捅马蜂窝,为什么还要写爷爷家的后院?对蜂窝的介绍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从这些内容,你了解了哪种写作方法?(环境烘托,为捅蜂窝埋下伏笔)(2)从爷爷奶奶的对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这对我有什么影响?(引导出:捅蜂窝的方法及“我”强烈捅蜂窝的欲望)(3)品读、抓住重点词句,体验扣人心弦的捅窝过程(6-7段)读一读。③教师小结:是啊,捅马蜂窝的情景紧并谈谈读后感受。(从动词中传神地透露出“我”准备得细致周密,同时也突出了“我既想捅又害怕的心理,进而体会捅窝的紧张和扣人心弦。)B、“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地摇撼两下,只听得通’,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一团黄色的飞虫”用“团”来形容,只见指导朗读,想像、感悟。C、“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品读句子,找出关键词,体会,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比喻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写出了马蜂的拼死一搏。⑤小组合作,再次感情朗读,体会捅窝致,靠的是准确生动地运用一些表示动作、行为、情态的动词,靠得是细节描写这一表达方法。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平时要留心观察,并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二)研读8-11段,了解马蜂的特性1、轻声读文,想想:从爷爷的话中,我对马蜂的特性有了哪些了解?画出相关语(1)“我”对马蜂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为什么会有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罪孽感”表达了“我”什么样的心情?转为敬佩。因为“我”伤害无辜的生命,破坏了它们的家园而感到罪孽沉重。这种罪孽感更表达出了“我”的愧疚之情,要善待生(3)再次读文,更深度理解:“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引导学生明白:马蜂的这一特性,正是它为保卫家园而牺牲自己精神的具体体现,(三)精读第12段,感悟文本内涵1、默读本段,思考:这一段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家可归”的马蜂归来重建家园的急切心情。(四)入情入境,体会作者情感变化速读全文,从每一部分中感悟作者的内引导学生:从捅窝的渴望到捅窝的受惊三、质疑解疑、升华主题1、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2、从文本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或者学习完课文后,你想说些什么?3、你做过、见过或听说过随意伤害生命的事吗?学了本文之后,你怎么看这件事?4、你知道像马蜂这样誓死捍卫家园的英雄吗?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写一则50-100字的学文读后感。(提示:注意人物动作、心理、神态及细节描写)五、课堂小结六、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写一写你读文后的感想。板书设计5.捅马蜂窝准备细致周密要善待生命失做事结果挨蜇盼归为他人着想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6.我没有钓到那条鱼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2、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悟课文借钓鱼所阐明的做人3、通过朗读,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美,领悟环境描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揣摩环境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课时教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或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3、熟读课文,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课题同学们,知道怎么钓鱼吗?体验过钓鱼的乐趣吗?当鱼儿咬住鱼钩,你用力向上提鱼起来时,鱼儿在水中用力挣扎,那颤动的渔竿,绷紧的渔线,钓鱼者激动的心情,真是让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写钓鱼的课文,去体味一下钓鱼的乐趣吧。板书课题:我没有钓到那条鱼。学生齐读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词跋涉惬意深谙甩出诱饵鼓励塞到手里若无其事欣喜若狂慢条斯理功亏一篑意味深长自吹自擂3、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结合上下文慢条斯理:形容说话或做事很慢,不慌学生熟读课文,运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课文开头总写了第一次钓鱼让人难忘,接着写那次钓鱼的具体经过和钓鱼给“我”的启示,最后再次强调这次钓鱼所明白的道理令“我”终身受益。)5、除此之外,你在读课文中还有什么发现?交流读书的感受。(1)学生逐段默读课文,在理解每段内课文开头总写了第一次钓鱼让人难忘,接着写那次钓鱼的具体经过和钓鱼给“我”(2)课文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安排材料,使文章首尾照应,结构完整讲述时,随着作者钓鱼的过程而感受作者的这些情感。三、课堂小结调“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四、作业布置3、批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悟课文借钓鱼所2、通过朗读,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美,领悟环境描写对表达感情的作用。教学重点及难点感悟叔叔说的话所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1、回顾课文内容,梳理问题:(1)我为什么没有钓到那条鱼?(2)从中我得到了什么启示?2、出示自探提示:自由读课文,边读边二、解疑合探(一)感知钓鱼的过程,了解作者心情的变化1、开始时,我是什么样的心情?(1)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读一读。“那是初秋时节的一天,和煦的阳光静翠欲滴,十分悦目;花儿鲜艳可爱,芬芳醉人;鸟儿们叽叽喳喳,欢叫不已。”(2)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话中的词语:惬意:快意,舒适。苍翠欲滴:绿色非常饱(3)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兴奋与愉悦。)(4)简单体会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思想2、在钓鱼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1)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语(2)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作者的心情变师板书:眼巴巴一失望一恳求一沮丧(3)从作者的几起几落的心理变化中,你觉得钓鱼应该怎样钓呢?引导交流自己的(二)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在鱼儿尚“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然办成了也无须自夸,这不是明摆着吗?”组织学生读这段话,叔叔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神态?“意味深长”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词造句。从叔叔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指名交流、评价、再交流;指导角色扮演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同时2、正因为这样,让作者深深记住了这件事情,也记住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读一“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我”一样的冒失与冲动,自由交流。我们应该从中学习些什么?(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自己(2)把自己受到的启示以一句简练的语三、质疑再探法上有什么特点?课文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四、运用拓展1、学了本课之后,你有什么收获?2、引导学生设计作业题。(如:仿写;积累词句;用词造句....)3、请把自己学习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写五、课堂小结使我们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在事情未办成之前,不要妄下结论、自吹自擂,即使事情办成了,也不能自我吹嘘。六、作业布置2、学习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理的写法,3、找出课文前后照应的语句,体会其作用。板书设计6.我没有钓到那条鱼情绪变化:兴奋——失望——欣喜——沮丧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7.藏羚羊的故事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老羚羊与小羚羊、科考队员与藏羚羊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与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课前准备的图片和人类残害动物的课时教案教学内容7.藏羚羊的故事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复备教学过程1、出示藏羚羊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动物?(1)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2)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师随机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4、引导学生交流有关藏羚羊的资料。1、教师出示本节教学目标(见本课时教学目标)。2、出示自读提示:(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读准字音,掌(2)积累文中的成语(画出来读一读)。(4)用()标出文中你最受感动的细节,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你为什么受(5)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部分重点内容?(6)初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7)解决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的问题。三、交流反馈自学情况教师围绕自读提示逐题检查反馈,并相四、学习“冒死求救”部分1、自由读1—6自然段,画出描写老羚4、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此时老羚羊是什么心情?7、老羚羊为什么要冒死截车?从文中找8、指名说原因。9、找出具体描写小羚羊受伤的语句,齐10、指导读出对小羚羊的同情,学生练情?你会怎么想?怎么做?13、带着老羚羊的这种感情再读1—6自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老羚羊为了拯救自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啊!下节课,我们再来六、布置作业2、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科考队员救助小羚羊的经过和父子团圆的喜悦,体会科考队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热爱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与动物之间、难点:激发学生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忆上节老羚羊冒死求救的细节,说说二、学习“救助小羚羊”部分1、教师过渡语:老羚羊冒死求救的父爱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科考队员,他们是怎么做的呢?2、指名读课文第7、8自然段,其他学4、你从这些动词和细节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5、指名汇报。6、抓住动词指导有感情朗读,感受科考7、启发想象:如果你是那只老羚羊,看着科考队员为自己的孩子所做出的一切,你想说些什么?(提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8、教师出示第8自然段前两句,学生齐9、读了这两句,你想对科考队员说些什么?生自由说。13、小结:学习了这两部分,我们不但感受到了老羚羊对小羚羊的父爱,还感受到了科考队员对藏羚羊的关爱。1、教师导入:半个月过去了,小羚羊痊愈了。科考队员把小羚羊放回山坡上,小羚羊欢快的叫声引出了那只老羚羊,它们又团圆了,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激动的画面呀!请同学们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朗读第9—12自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9—12自然段。3、用横线画出描写“父子团圆”的幸福画面的语句,用“△”标出它们的动作、神4、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6、启发想象:它们团圆后会说些什么?7、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体会它8、老羚羊和小羚羊幸福团圆时,科考队(1)那只老羚羊比先前消瘦了很多。见此情景,科考队员们的眼晴都湿润了。老队(2)全体科考队员噙着眼泪,默默地注视着,待两只羚羊逐渐没入草丛中,才缓缓离去。9、引导学生讨论:科考队员为什么流泪?(2)指名反馈。(被老羚羊对小羚羊的10、齐读课文最后一句,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交流并反馈。(科考队员对羚羊的关切和不舍)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指名提示:(1)从老羚羊的行为举止,感悟老羚羊对小羚羊的慈爱,体会动物之间的亲情。(2)从回顾科考队员的所作所为,感悟(3)学完课文后的总体会:关爱动物,2、教师总结。看着这残忍的一幕幕,你想说些什么呢?指名说。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藏羚羊的故事不仅感人,更发人深省。它深深地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唤起人们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良知与热情。六、作业布置。体会其作用。3、用简短的话写出你读了此文后的感受。板书设计7.藏羚羊的故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8、松坊溪雪景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领悟课文的内容,感悟课文故事所蕴含的深2、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炼优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教学重点抓关键词句,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美。教学难点推测蝈蝈不见的真正原因,感悟课文故事所蕴含的深意。课前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到田野观察蝈蝈,搜集有关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复备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的家园,而且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世界因为有它们的存在才那么绚丽多彩,人类的生存更与他们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关它的叫声如何?2、学生讨论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蝈蝈的了解。(学生展示资料)我们刚才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典解决学习中的障碍。)2、再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说说故事三、深入研读,自主探究,体会思想感情①师导读:老人喜欢蝈蝈,有幸捉到了一只,把它装进竹笼子,挂在窗台上。笼中的蝈蝈表现得怎么样?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第爬着、触须不时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呼唤、祈求〉③学生讨论交流,设想:假如自己被关2、在对话朗读中,探究蝈蝈在笼中的感②引导学生猜测:蝈蝈为什么不叫了呢?〈害怕、生气、孤单、想家….〉失去了自由,不能回家,见不到亲人,蝈蝈有多伤心,多孤单呀!3、品读关键词语,体会大家对蝈蝈的喜①师导读:大家那么喜欢蝈蝈,都不愿意把蝈蝈放了。听呀!蝈蝈终于叫了,大家“听见么,它叫了,多好听!”老人有点两个孩子睡意蒙胧,可还是高兴得手舞它不停地用那清脆洪亮的声音向这一家人宣告它的存在,蝈蝈的叫声仿佛成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悟蝈蝈叫起来后,老人和小孩的高兴劲,提舞足蹈”等词语,从中感悟人物的心情。)③感受人物产生的厌烦情绪蝈蝈真是奇怪,不叫的时候一声不吭,一旦叫起来,就没完没了,烦死人了,两个分角色朗读对话(抓住孩子议论中的词在笼里多难受”,体会孩子对蝈蝈的关心)四、引导学生议一议,合作探究老人放蝈蝈的原因1、讨论:蝈蝈是不是真的“逃”走了?如果不是,那又是谁放走了蝈蝈?为什么要放走它?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猜测出什么?五、总结全文,拓展升华1、引导学生讨论:老人在天真孩子的影响下,决定给蝈蝈自由,把蝈蝈放归大自然让它快乐的生活,你们觉得老人做得对吗?为什么?(生讨论交流,提升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2、启发思考:了解了这个故事,你准备怎样对待小动物?(学生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3、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学方式学习了本文,表现得特别棒!老师替你们高兴!学完课文后,我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禁锢弱小的动物是不道德的,我们应该善待六、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善待动物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积累与应用二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的基本特征,明确有“像”“好像”的句子并不都是比喻句这一语言现象。3、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含义的方4、能在口语交际中与同学交流自己曾经干过的“傻事”,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5、能从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选一件感受较深的事写一6、自主阅读短文,通过阅读理解内容,体会作者感教学重点1、了解比喻的基本特征。2、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教学难点词语卡片课前准备学具:词语图片课时教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教学温故知新、语海拾贝、互动平台、教学重点及难点2、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教学重点及难点2、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3、积累词语,丰富词汇。4、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出示课本中四个句子,学生自读这些2、引导学生思考:这四个句子都带有“像”或“好像”,它们都是比喻句吗?(明确其中1、3是比喻句,2、4不是比喻句。)找不出打比方用的甲事物和乙事物。第2句中的“好像”带有判断的意思,说明“听到爷爷在屋内的呼叫”不是很确切;第4句中的“像”带有推测的意思,说明“非将这片沙滩征服不可”的看法,是作者主观上的一4、师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带有“像”“好像”的句子,判断是否是比喻句。(1)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比喻,把马蜂比作战斗机。)(2)突然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拽我的钓钱。(不是比喻句。)像刚刚发生在昨天一般。(不是比喻句。)(4)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比喻句,把长江比作巨蟒。)5、再自由读课本中的四个句子,加深比(二)语海拾贝1、学生自读本栏目中的词语,反复读几遍,想想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写“绿”的色彩的词。)2、再读,看这些写“绿”的词语又有什么不同点?第一排三个词语写绿的形态;第二排的三个词语写“绿”的花园;第三排的范围、形态三个方面,再读一读。(三)互动平台2、指名反馈:从读课本中的对话,你明白了什么?(秦学的话告诉我们,要联系上下文,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郝思的话告诉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去想,这也是理解句子含义的一种方法。)3、教师小结:理解句子的含义,用上面两种方法很不错。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与5、分角色朗读本栏目中的对话,加深对(四)自主阅读园地求边读边勾画,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疑问,2、小组交流。(1)说说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哪些词句令你最受感动?你从中悟出了什么?(3)有什么疑问,向同学提出来,互相(1)说说文章内容给你什么启发。(2)说说文章在表达方法上给你什么启4、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词语或片断,抄写(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积累了许多的四字词语,还掌握了两种理解词语或句子意思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六)布置作业(七)课堂作业布置青漾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二)集体交流,丰富素材1、谈话导入:同学们,《捅马蜂窝》这篇课文,讲了作者小时候捅马蜂窝挨蛰的趣3、教师导:作为小孩子,谁没有这类淘气的经历呢?你们也一定干过一些幼稚、顽别要把“傻劲”或“趣味”体现出来。)(三)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好奇贪玩、幼稚莽撞是你们(五)布置作业把你的“傻事”说给好朋友听第三、四课时课时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把一件事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教学过程写作范围: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件事,可以是快乐、幸福、喜悦的事,也可以是烦恼、悔恨、忧伤的事,还应表达经历这件事题目自拟,注意写出真情实感。(1)教师巡视,发现选材、叙述有新意的,可向全班同学介绍,以启发引导其他同(2)完成草稿后,同桌同学互相交流,(3)学生自已修改习作。(1)出示学生中的佳作。(2)朗读习作。(作者自己读。)(3)同学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受到(4)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5)誉写自己的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9.母鸡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如怨如诉”、“尖锐”、“凄惨”等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通过品味对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具体描写,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品味有关母鸡“负责、慈爱、教学难点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由讨厌到不敢讨厌母鸡的情感变化课前准备教师:母鸡图片。了解与作者相关的小故事。学生:观察母鸡乱叫时、教学内容9.母鸡课时教学过程复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并教学重点及难点2、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由讨厌到不敢讨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介绍作者1、出示图片:母鸡。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学生:母鸡)2、板书课题,导: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3、引导学生展示资料,介绍老舍。(二)初读感知,掌握生字2、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一读。3、出示课后的词语卡片,集体读一读。4、指名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如怨如诉:好像很哀怨凄婉,又像在倾诉6、指名反馈:老舍先生对母鸡前后的情感态度有什么样的变化?7、让生找出直接点明这两种情感态度的句子。“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8、引导学生多读这两句话,读出老舍先生的情感变化。(三)细读课文,品评母鸡1、教师导:那么,老舍先生先前为什么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再也不敢讨厌母鸡了呢?2、指名反馈。(讨厌: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不再讨厌:第三~九自然段)5、指导学生读出作者对母鸡的讨厌。6、教师小结:同学们,先前作者眼里看到的母鸡吵闹、烦躁、自大、爱炫耀,所以,作者老舍先生很讨厌母鸡。(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那么是什么改变了作者对母鸡(五)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后读读记自然段。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通过品味对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具体描写,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教学重点及难点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具体描写,感受作我们看到了一只自大、烦躁、爱炫耀、自以为是的母鸡。所以老舍说—一向讨厌母鸡。那又课文,去了解老舍爷爷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二、深入学习,体会情感1、是什么原因使作者改变了看法?在文中找到能概括说明这一原因的句子,画下来。2.读课文第4—7段,思考: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边读边用笔做上批注。4.全班交流、品评。出示句子: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1)读句子,说说你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不论..还是….总是”体会到母鸡对鸡雏的保护是时时刻刻的。“歪着头”(3)再读句子,说说用上这些带点词语有什么好处。慈爱:(1)自由读第4—7段。思考:从哪些词语或句子感受到了母鸡的慈爱?声”也不哼。)(3)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作者细致传神的描写。你还能找到类似的语句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交流汇报。勇敢:(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母鸡的勇敢?(2)交流:“不论..总是”“假若...一定……连…...”辛苦:瘦;夜间睡不好….5.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第4—7段。学习第8、9段。出示“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1)生自由读。(3)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我为什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6、总结:岁月可以改变一切,但唯独不能改变的是母亲爱孩子的心,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母亲,所以,老舍赞叹道:一位母亲就是一位英雄!让我们由衷地赞叹:一位母亲就是一位英雄!三、拓展升华,感悟母爱1.说说对“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的2.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对母爱的理解。老舍现在对母鸡敬佩有加,再听到母鸡的叫声,还会觉得它烦吗?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和无私的爱,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母亲默默地、不求回报地付出。我们应该珍惜、保护这五、课堂作业设计1.积累文中词语8—10个。摘录精彩语句3.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的感情变化中,谴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请从文中2.在动物世界中,母爱随处可见。你了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2、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体会句子所包含的意3、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文中的道理,学习贝默默付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句话的含义,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句话的含义。课前准备搜集一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人物的小故事课时教案教学内容10.一只贝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复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了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贝曾经彩和生命结束时的可怜。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读课题。2、教师:在学习课文前,老师想先检查一下你们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教师强调,然后再读。4、教师导读:关于这只贝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我们一起去读一读这个故事。二、学生自读,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围绕“这只贝”写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反馈。3、教师出示练习:请同学们浏览全文,用文中的词语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教师导读:石子让贝变得丑陋,让人觉得贝很可怜;可是珍珠又让贝令人可敬。贝是怎样将石子变成珍珠的呢?我们一起再读课文。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感受贝的美丽和1、教师导读: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贝的漂亮和光彩。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画出让你2、指名反馈,品读语句“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漩涡起伏的形状。”“人们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漂亮的贝壳!”3、学生自由读这些语句。4、指名反馈:读了这些语句,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6、教师小结:贝曾经是多么的美丽和光彩啊!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贝。一只漂亮、光彩照人的贝。可这次漂亮的贝、充满光彩的贝的遭遇又很可怜。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石子变成珍珠的经过,了解贝在这一过程中做出的牺牲,体会贝的高尚品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读文后的感想写下来。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继续学文,整体感悟。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篇课二、再读课文,交流体会。1、再读课文,交流体会这是一只怎样的贝?陋的、可怜的、可敬的贝?(一)贝的丑陋1.文章的哪一部分描写了贝的丑陋呢?读读这个自然段,想一想,从哪能看出这是一只丑陋的贝?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它说不出来。”当学生谈到贝丑陋的语句时,出示:“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2.指名读这句话,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对于贝来说,值得它们骄傲的荣誉到底是什么呢?(是美丽的外壳)会是怎样的美丽呢?能不能在文中找到描写贝壳美丽的语句?(二)贝的美丽线条。”2.朗读、想象这美丽的贝壳的样子。请学生充分地谈谈,在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美丽的贝3.展示搜集到的美丽的贝壳的图片,从视觉上引导学生练习表达:同学们,当这么美的贝壳一下子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怎样的赞叹?4.学生抒发赞叹之情,进而带着这种赞叹的语句再来读描写贝壳美丽的语句。1.再读描写贝丑陋的语句。对于漂亮的贝壳来说,即使生命结束了,它们的壳上还留着人们喜欢的色彩和线条,而这只丑陋的贝2.教师巧妙过渡:同学们,在它的壳上,有绚丽的色彩吗?有精美的图案了?就是因为有一颗小小的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它变得怎么样了?四、感悟体会贝历经的磨难,进而体会贝的可怜。这是一颗什么样的石子?从哪能看出来?如果说这是一颗圆润的石子,这只贝受到的痛苦也许会少些,可这偏偏是一颗一如果说这是一只有着铁一般刚硬身子的贝,也就罢了,可它的身子偏偏是一同学们,如果你曾是一只漂亮的贝,当你看到你的同伴遭受着这样的痛苦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走进这只贝的一生吧。这只贝和别的贝一样,在海里玩耍。谁知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它立刻感到了钻心的疼痛,它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因为,那是个一(生接读)“十分坚硬的石子..…但它默默地,它说不出来。”一个月过去了,它用力磨那颗石子,甚至那软软的身子都流出了血,但它发现,那是个一(生接读)“十分坚硬的石子.…但它默默地,它说不出来。”一年过去了,它的壳变得暗淡无光,它知道它再也不会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了,它发现,那真是个一(生接读)“十分坚硬的石子...但它默默地,它说不出来。”每天与那颗石子的较量成了它生活的全部,因为,那的的确确是个一(生接读)“十分坚硬的石子....但它默默地,它说不出来。”4.教师小结:这种不能诉说又不被理解的精神上的痛苦已远远超出了它所承受的肉体上的折磨,这1.为什么又说它是一只“可敬”的贝呢?引发石子?在“磨制”的过程中可能会….可能会...可制啊!即使二,它也-;即使,它仍在-;“结合上面我们想到的,试着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肉尽其一生孕育了一颗稀罕的大珍珠,和曾被人忽出示: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他又带着棱角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地它说不出来五、启发思考,体味生活。与名贵的同时,不要忘记那只曾孕育过它的丑陋的、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出示:这是贝的一生,人生不也是相似的吗?六、作业布置2、做练习册上的习题。板书设计10.一只贝可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献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默契”、“惩罚”等词语的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狼群的集群生活方式,边读边批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懂得团结协作对于生活乃至生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与人团结协作的精神。课时教案教学内容11.狼群课时教学过程复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借助资料,了解狼的特点。理清文章的条指导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狼群生活的特点4、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及难点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及词语的意思。2、通过学习,懂得团结协作对于生活乃至生存的教学过程你见过原野上纵横驰骋的狼吗?你听过山谷中凄厉的狼嚎吗?一只狼是孤独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狼选择了群居生活,共同进退。让我们一起走二、自主读,整体感知1、教师导读:现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具体介绍狼群的生活特点。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在文中指一边跑,一边叫。表现速度快,气势大。退避三舍:指主动退让,不与狼相争。默契:没有明白说出谁做什么,但彼此却有一致至高无上:最高的,没有比它权力更高的了。俯首帖耳:一切听从别人的命令,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3、指名分段读课文,理解文章结构: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总写狼友良好的群居生活习性。第二段(第二至三自然段):写狼分工明确,配合第三段(第4至11自然段):写头狼的产生、权第四段(第12自然段):总结全文,狼正是依靠5、指名反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狼群的生活特点?三、读文本,体会特点1、教师导读:今天,我们先了解一下狼群威力巨2、指名反馈: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狼群威力的巨大?(1)“一只狼的攻击力量是有限的,而一群狼呼啸而过,能使凶猛的老虎、棕熊望而生畏。”②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③教师小结:这一句话作者通过对比的方法,突(2)“有人曾亲眼看见一只几百千克重的巨大棕熊,被狼群追得走投无路,乱扑乱咬,结果被狼群一拥而上,扯成碎片。”②你是从句子中的哪些词语感受到的?3、教师小结:同学们,一只狼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群狼的力量是我们无法估量的。这就是狼选择4、教师指名反馈:那么,在这个强悍的集体5、画出关键的句子。“围的围,追的追,拦的拦,截的截。”7、教师小结:狼就是这样的团结,即使在瓜分食物的时候,它们也从不为争食而互相撕咬。狼群捕食的成功给予你什么启示呢?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狼群其他的生活特点。2、总结全文,培养学生与人团结合作的精教学重点及难点通过学习,懂得团结协作对于生活乃至生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与人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过程1、出示本文的四字词语,学生读一读。2、指名反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有关狼群的知识?3、教师小结:同学们,一只狼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狼的力量就不能低估。它们的力量威猛,团结合作,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地生活着。今天,我们再读二、研读文本,体会特点1、教师导读:在一个集体中,我们需要一个领导者、组织者。在狼群中,这个领导者和组织者就是头狼。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后半部分,并思(1)头狼在狼群中处于什么地位?(2)头狼在狼群中肩负着怎样的职责?(3)头狼是怎样选出来的?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读中解答疑难。3、学生自由讨论,并回答。4、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以上问题,我们再次明确了狼群生活的特点,谁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呢?三、总结全文,启迪学生“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狼正是依靠狼群集体的力量顽强地生存下去。”2、引导学生想象,说一说狼经历了哪些恶劣的环境。4、教师:从这句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人类也像狼群一样团结合作,就能取得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班级是一个大集体,希望我们班的同学能够在五、课堂作业设计的老虎地嗅11.狼群集群生活: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头狼权利、义务:抵抗敌害、调解纠纷、巡逻报警、踏路探险团结协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2.美丽的眼睛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2、会用读、思、批、诵的学习方法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并养成自主积累的好习惯。3、通过品读词句,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爱,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从小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思想。学习课文,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激发联想的兴趣。教学难重点运用读、思、批、诵的学习方法品读课文,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爱,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从小树课前准备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复备一课时教学目标保护大自然的思想。学习课文,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激发联想的兴趣。教学重点及难点运用读、思、批、诵的学习方法品读课文,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爱,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从小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教学过程你们见过海豚吗?你们课前都收集了很多有关海豚的资料吧,谁来向大家介绍你收集的信息。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图片)教师激情导商远远高于一般的动物,享有“海中智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在学习课怎样,行吗?(1)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2)抽生接力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同学们,我们不仅要会读还要学会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细读感悟,体会“美丽”1、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惊心动魄的场(1)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哪个自然段具体写的?请自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些什么?(3)有感情的朗读。此时此刻“我”最希望什么?“有谁快来救救我啊!”从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文中哪个词反映我很(4)突然,我觉得腋下有个东西在往上撑。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脑海中会想到什么?让学生展开联想。“我”认为是什么?他们朗读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从朗读中感受“我”内心的绝望和恐惧)(5)可就在“我”被吓得魂飞魄散时却发生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情?赶快读读后面的三句话吧!(6)我默默的注视着海豚的眼睛,那美丽的眼睛仿佛在告诉“我”什么?(7)生自由讨论,并回答。怎样的惊喜与感动?请自由朗读第3—5自然段,老师这里有些温馨提示,或许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的词句,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想法、感受、(2)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疑惑。如:第四自然段重点指导学生抓住海豚那里不动”等词句,体会它不顾自身安危只为确定“我”的安全,感悟海豚善良的内心第五自然段“我”和海豚又双双游向大海,在大海里玩个痛快。引导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脑海里勾勒一幅幅美好的画面:“我”和海豚怎么玩的?又是那双美丽的眼睛令“我”难以割舍。在他们四目相视的时刻,彼此都用眼睛在述说着什么呢?抓住“又用那美丽的眼晴看着我”这一关键句子,体会海豚眼睛里饱含的深情。4、文中反复提到“美丽的眼睛”,并称“那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美丽的眼睛”。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四、总结,拓展。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无名英雄。在危难时刻总能挺身而出,帮助我们度过难关。2、教师总结:孩子们,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让爱永驻心间,用爱构建美丽和谐的家园。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是呀,海豚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名副其实的海上救生员。我们在赞美、感谢海豚的时候,也应该自觉地保护他们。12.美丽的眼睛(动物)(人)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积累与运用(三)课时3-4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学过的成语,体会成语的意思及感情色彩的3、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乐于用普通话文明地讨论交流保护青蛙的方5、认真观察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拘形式写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和谚语,查找有关青蛙的资料课时教案教学内容积累与运用(三)课时第__课时教学过程复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教学温故知新、语海拾贝、互动平台、教学重点及难点2、学习并背诵默写谚语和成语。3、了解阅读方法,鼓励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迁移运用2、抽读。3、小组讨论两组成语的特点。(都是有关动物的成语。第一组:贬义;第二组:褒义。)(1)分小组交流搜集的有关动物的成(2)全班交流。6、全班齐读成语。二、语海拾贝,读读记记2、小组内检查,要求读准确。3、小组内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动物的谚三、互动平台,学会方法1、学生自由读对话,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些什么?2、小组交流读了这段话后的收获。3、小组分角色朗读,找一找,勾一勾,道哪些阅读方法?识,谈谈你对青蛙的认识吗?(1)想想文中介绍了青蛙哪些方面的知(2)找出写有关青蛙知识的语段读一的知识?(1)青蛙有哪些种类?(2)为什么说青蛙是捕虫的能手?(3)青蛙的生理结构有什么特点?这和它成为捕虫能手有什么联系?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过的读书方法阅读了专门介绍动物一青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教学口语交际,讨论交流保护青蛙的方法,能认真耐心地倾听其他人说话,能抓住要点。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们对青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谁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青蛙?二、讨论交流,提出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