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第6-7节汽化与液化凝华与升华_第1页
专题20第6-7节汽化与液化凝华与升华_第2页
专题20第6-7节汽化与液化凝华与升华_第3页
专题20第6-7节汽化与液化凝华与升华_第4页
专题20第6-7节汽化与液化凝华与升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期中期末20汽化与液化、凝华与升华聚焦重难考点聚焦重难考点一、汽化与液化1、物质由液态变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或凝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2、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3、蒸发时,液体的温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下降后上升。(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后回到室温。)4、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沸腾(如图b气泡变小);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腾(如图a气泡变大)。沸腾的条件:(同时具备)a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b继续吸收热量。蒸发沸腾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是液态变成气态,都要吸热发生部位在液体表面液体表面与内部同时发生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下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剧烈程度较缓慢剧烈温度变化有制冷作用温度不变①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大气压强(气压变大,沸点升高;表面空气流速。气压变小,沸点降低)5、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压缩体积。6、电冰箱就是利用低沸点的冷凝剂在汽化时,从冷冻室吸热,又利用压缩机将气体的冷凝剂液化,向外放热,而将从冰箱的冷冻室“搬”到冰箱外面的。热管温控技术,管内工作的液体在高端汽化吸热,在低端液化放热。二、升华与凝华1、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吸热。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丸变小,干冰消失,冬季结冰的衣服变干,白炽灯用久了变细。凝华现象:针状雾凇(人造雪景)、冰棍外的“白粉”、发黑的灯泡、霜的形成。3、云,水蒸气上升至高空温度降低后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成云。雨,云中小水滴变大降落到地面。雪,空中温度较低,小水珠凝固成雪。露,夜间空气中水蒸气在气温较低时液化在植物体和其他物体的表面形成露。雾,无风时,暖湿气流(水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雾。霜,寒冷的冬天,地表附近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到温度很低的地表物体和植物时,凝华成霜。注:知识点一:窗户哪边出现水雾的问题,哪边空气热就出现在哪边(水蒸气遇冷才会液化);知识点二:利用沸点不同分离物质时,可画温度轴,先遇谁,谁先变;知识点三:白气、白雾为液态,水蒸气不可见。针对练习突破针对练习突破一、液化与汽化现象1.(2020七下·余姚期末)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

B.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

C.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

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答案】A【解析】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冰由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故A正确;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故B错误;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雾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故C错误;

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A。2.(2020·滨江模拟)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A.

冰凌的形成

B.

冰雪消融

C.

露珠的形成

D.

雾松的形成【答案】C【解析】A.冰凌的形成,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故A不合题意;

B.冰雪消融,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故B不合题意;

C.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故C符合题意;

D.雾松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故D不合题意。故选C。3.(2020·三门模拟)小科发现浴室的两根水管(如图),甲上布满水珠,乙上完全见不到水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水管是热水管

B.

浴室里看到的大量白汽是水蒸气

C.

甲水管出现的水珠是汽化的结果

D.

冷热水混合,热水把温度传给冷水【答案】A【解析】甲水管是冷水管,温度很低,浴室内的水蒸气在上面放热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乙水管是热水管,温度较高,浴室内的水蒸气不能在上面放热液化成水,故A正确,C错误;

浴室内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

冷热水混合时,热水温度高,冷水温度低,于是热水将热量传递给了冷水,故D错误。故选A。

4.(2020·天台模拟)55度杯是一款具有快速变温功能的水杯。第一杯先将沸水倒入,盖上杯盖振荡后迅速降温到55℃,如果第二杯倒入的是凉开水在短时间内会升温到55℃。某同学动手做了个类似的恒温杯,他在一个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某种晶体,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左右,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热水加入“55℃”杯中后,水温迅速降至55℃,是利用熔化吸热

B.

冷水加入“55℃”杯中后,水温上升到55℃,是利用液化放热

C.

同学做的恒温杯夹层中的晶体可能是海波,因为海波的熔点是48℃

D.

改变夹层中晶体种类,就可以改变该保温杯所保持的水温【答案】B【解析】A.

热水加入“55℃”杯中后,水温迅速降至55℃,是利用熔化吸热,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冷水加入“55℃”杯中后,水温上升到55℃,是利用凝固放热,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同学做的恒温杯夹层中的晶体可能是海波,因为海波的熔点是48℃,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改变夹层中晶体种类,就可以改变该保温杯所保持的水温,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5.(2020七下·宁波月考)下列水循环的过程中,水的状态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是(

)A.

海洋表面水蒸发

B.

陆地上降雨

C.

冰川熔化成水流入江河

D.

森林中植物的蒸腾作用【答案】B【解析】A.海洋表面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故A不合题意;

B.陆地上降雨,由气态变成液态,故B符合题意;

C.冰川熔化成水流入江河,由固态变成液态,故C不合题意;

D.森林中植物的蒸腾作用,由液态变成气态,故D不合题意。故选B。6.(2020七上·临安期末)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并列或包含关系。若有关概念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选项中的概念不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ABCDM孢子植物物理变化液化变质岩N种子植物化学变化汽化岩浆岩Q被子植物化学性质蒸发玄武岩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M与N并列,N包含Q;

A、孢子植物与种子植物并列关系,被子植物是种子植物中的一种;故A不符合题意;

B、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属于并列关系;化学性质不包含在化学变化中;故B符合题意;

C、液化与汽化属于并列关系,蒸发是汽化中的一种;故C不符合题意;

D、变质岩与岩浆岩属于并列关系,玄武岩是岩浆岩中的一种;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2020七上·南浔期末)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下面与粽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煮粽子时,锅中的水开始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不需要继续吸热

B.

煮粽子时,锅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

手上沾些水,拿刚出锅的粽子不烫手,利用了汽化吸热

D.

粽子放人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外表结了一层霜,这是凝固现象【答案】C【解析】A.煮粽子时,锅中的水开始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但仍然继续吸热,故A错误;

B.煮粽子时,锅上方冒出的“白气”是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

C.手上沾些水,拿刚出锅的粽子不烫手,利用了汽化吸热,故C正确;

D.粽子放人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外表结了一层霜,这是外面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发生的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8.(2019七上·萧山期末)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最恰当的观察结论是(

)A.

水和酒精都会蒸发

B.

酒精分子运动速度比水分子快

C.

酒精的蒸发速度比水快

D.

液态时酒精分子的空隙比水分子大【答案】C【解析】A.一天后,水面的高度几乎没有变化,不能得到水会蒸发的结论,故A错误;

B.一天后,酒精的液面降低,不能说明酒精分子运动速度比水分子快,故B错误;

C.一天后,剩余酒精的质量明显比水少,足以说明酒精的蒸发速度比水快,故C正确;

D.根据液面高度的变化,无法得到酒精分子的空隙比水分子大的结论,故D错误。故选C。9.(2020七上·吴兴期末)“热管”采用液体散热,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高端科技产品上作为散热器。如图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管内装有液体,它的A端受热,热管里的液体变成气态,然后从热管中较热的一端向较冷的一端转移B端,热管中较冷的一端通过散热风扇把热量从热管中散发,气态变成液态并回流到热管中较热的A端,热管内的液体起到了搬运热的作用。那么热管内流体在这两端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

)A.

A端流体液化吸热,B端流体汽化放热

B.

A端流体液化放热,B端流体汽化吸热

C.

A端流体汽化吸热,B端流体液化放热

D.

A端流体汽化放热,B端流体液化吸热【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描述可知,热管的A端受热,热管里的液体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从而将热量携带出来;当气体到达B端时,气体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将携带的热量释放出去,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0.生活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对有关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

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熔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答案】D【解析】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水,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放热,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形成的,故B错误;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由固态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跑掉了,故C错误;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由于冰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小,所以会出现很多小孔,故D正确。故选D。11.如图所示是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气”是水蒸气

B.

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C.

“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

D.

“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答案】C【解析】“白气”肯定不是水蒸气,故A错误;

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驱蚊液受热后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遇到冷空气后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故C正确,而D错误。故选C。12.(2019七上·江干月考)冬天,天一冷,小金就喜欢吃火锅;而到了夏天,天气一暖和,小金就喜欢吃雪糕。小金也观察到,火锅沸腾时会冒“热气”,而吃雪糕时,雪糕周围会冒“冷气”。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答案】D【解析】冬天时,火锅上方的水蒸气温度较高,而周围的空气温度低,高温的水蒸气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很多小水珠,这就是“热气”;夏天时,冰糕周围空气温度很低,周围水蒸气的温度较高,水蒸气在冰糕周围放热液化变成小水珠,这就是“冷气”,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3.(2020·慈溪模拟)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

夏天揭开冰棍包装后会看到冰棍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答案】C【解析】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夏天揭开冰棍包装后会看到冰棍冒“白汽”,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成液体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成液体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14.(2020·上城模拟)小徐洗完澡后,发现浴室的瓷砖墙面有很多小水珠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此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选填“熔化”或“液化”或“汽化”),这是一个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过程。【答案】液化;放热【解析】小徐洗完澡后,发现浴室的瓷砖墙面有很多小水珠,这是里面高温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墙面后由气态变成液态的水,这个物态变化较液化,这是一个放热过程。15.(2020七下·慈溪期中)在学习了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以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请回答:(1)这些“白气”是由于壶口跑出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根据甲、乙两图所示情况可以判断出房间________的气温较高;(2)A、B两幅图中,符合水沸腾前的情形的是________图;(3)如果加大炉火猛烧,则壶内开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降低”)。【答案】(1)液化;乙(2)B(3)不变【解析】(1)

水蒸气是看不到的,这些“白气”是由于壶口跑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液滴形成的,甲图与乙图相比,甲图“白气”团大,说明液化过程容易,根据液化的条件可知,液化需要遇冷所以温度更低时较易液化,据此可知房间乙的气温较高;

(2)因为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过程中是变大的,所以符合水沸腾前的情形的是B图;

(3)由于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已经不会升高,所以加大炉火猛烧,则壶内开水的温度不变。16.(2020·黄岩模拟)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色气体”;在炎热的夏天,冰块的上方也有“白色气体”。(1)这种“白色气体”实际上是________(填序号)。①小冰晶

②小水滴

③水蒸气(2)这种“白色气体”是如何形成的,请选择一种情况加以说明:我选择________(选填“前”或“后”)者,其形成过程是:________。【答案】(1)②(2)前;水先汽化后液化【解析】(1)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那么“白色气体”肯定不是水蒸气;因为“白色气体”不是固态,那么它肯定不是小冰晶,因此它应该是小水滴,故选②;

(2)我选择前者,其形成过程是:水先汽化后液化。17.(2020七下·宁波月考)在晚会上,演员们在阵阵“烟雾”中翩翩起舞,这“烟雾”是由于向舞台喷洒的大量干冰粉末迅速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并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周围空气气温降低,致使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答案】升华;吸热;液化【解析】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它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体的二氧化碳发生升华现象;而空气中的水蒸气则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18.(2019七上·萧山期末)科学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镊子夹取一块冒着“白气”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温度74℃)放入气球内,并迅速扎紧气球。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气球快速鼓起,同时在气球底部的外壁观察到“白霜”。请分析:白气是一种__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请解释“白霜”形成的原因________。该过程中气球变大能说明________(选填A.分子能运动B.分子间的空隙能改变)【答案】液化;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气球一股面遇冷凝华;AB【解析】(1)干冰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迅速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放热变成小水珠,因此“白气”是液化现象;干冰放入气球后,气球的外壁温度极低,外面的水蒸气在上面迅速放热,由气态变成固态,因此“白霜”是凝华现象;

(2)气球变大能说明分子在运动,且分子间的空隙能改变,故选AB。二、液化汽化的特点19.如图所示,下列图像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在沸腾前,水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当沸腾开始后,水吸收热量但水温保持不变,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20.(2020七下·慈溪期中)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有关。(2)通过两图________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答案】(1)表面积(2)AC(3)表面积;不正确【解析】(1)在A、B两图的实验中,水滴的表面积不同,水滴的质量相同,所以研究的是表面积大小对水蒸发快慢的影响。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2)要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需要控制水的温度不同而使其他条件相同,A、C水滴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可以形成对照来研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

(3)要研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需要控制水的质量不同,而使其他条件都相同。由甲、乙两图可知,他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所以无法“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所以结论是不正确的。21.(2019七上·越城期末)小西见滴在皮肤上的“风油精”马上就“干”了,就想研究液体在什么条件下“干”得快。

(1)他猜想液体“干”得快,可能与:①液体的质量有关;②液体表面是否通风有关;③液体种类有关;你认为还可能与________有关。于是,他按照如图方式,分别独立进行了实验,水滴和酒精质量都相同。(2)要验证猜想②,应进行________(选填序号)组实验,并获得证据________(3)如果进行A、B组实验,发现B水滴“干”得快的结果。那么平日人们晾晒湿衣服时,利用这一结果的一项是

(选填序号)。A.将湿衣服晾晒在阳光下B.尽量将湿衣服摊开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答案】(1)温度(2)AD;D先变干(3)B【解析】(1)他猜想液体“干”得快,可能与:①液体的质量有关;②液体表面是否通风有关;③液体种类有关;你认为还可能与温度有关。于是,他按照如图方式,分别独立进行了实验,水滴和酒精质量都相同。(2)要验证猜想②,即验证“干”得快慢与是否通风有关,那么就要控制液体的质量、种类和温度相同,而改变空气的流速,因此应该进行AD实验;因为空气流速大则“干”得快,所以D先变干;

(3)A、B两个实验中,液体的种类、质量和通风情况相同,只有表面积不同,因此得到结论:液体的表面积越大,则“干”得越快。

A.将湿衣服晾晒在阳光下,利用的是“温度越高干的越快”,故A不合题意;

B.尽量将湿衣服摊开,利用的是“表面积越大干的越快”,故B符合题意;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利用的是“空气流速越大干的越快”,故C不合题意。故选B。22.(2020七下·鄞州期末)人们都说:“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小明认为这是因为100℃的水蒸气和100℃的开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的水蒸气变成100℃的热水时,会放出热量。对此,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停止通水蒸气自己的观点。【实验过程】(实验中的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①将一定质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比较发现t2高于t1。(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2)小科认为仅凭“t2高于t1”的现象还不足以证明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____。(3)小科的改进步骤如下,请补充完整:①再取一个相同的保温杯,在保温杯中倒入温度为t1的冷水至与液面A等高;②然后向杯中倒入________;③摇匀后测出此时保温杯中的水温t3,若________,则可以验证小明的结论是正确的。【答案】(1)液化(2)水蒸气液化后和冷水混合也会使原水温升高(或水蒸气液化后降温也能放热)

(3)一定质量温度为100℃的热水至液面B;t2>t3【解析】(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液化的结果。

(2)小科认为仅凭“t2高于t1”的现象还不足以证明小明的观点,因为:水蒸气液化后和冷水混合也会使原水温升高(或水蒸气液化后降温也能放热);

(3)小科的改进步骤如下,请补充完整:

①再取一个相同的保温杯,在保温杯中倒入温度为t1的冷水至与液面A等高;

②然后向杯中倒入一定质量温度为100℃的热水至液面B;

③摇匀后测出此时保温杯中的水温t3,若t2>t3,则可以验证小明的结论是正确的。23.(2019七上·秀洲期末)小明在学习液体蒸发的特点时,老师让同学们用滴管从一烧杯中吸取酒精,在手背上滴一滴,体验一下感觉,结果手臂上感觉凉凉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过程如下。【猜想】猜想1:蒸发时要吸热,有致冷作用。猜想2:酒精的温度较低。针对上述两种同学们的猜想,老师让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小明仔细思考之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⑴取三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甲、乙、丙,用甲温度计测出周围环境的温度记为t甲;⑵用两个相同的玻璃瓶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相等的同种酒精,其中一个玻璃瓶是敞口的(酒精会蒸发),另一个玻璃瓶口用塞子密闭(酒精不会蒸发),均放在相同的环境中。经过较长时间后,同时用乙温度计测量敞口玻璃瓶中酒精的温度记为t乙;用丙温度计测量密闭玻璃瓶中酒精的温度记为t丙。【分析】(1)比较哪两个示数________,可以验证猜想1,若两者示数不相等说明猜想1________(正确/错误)(2)比较哪两个示数________,可以验证猜想2,若两者示数相等说明猜想2________(正确/错误)(3)若三个温度计的示数出现t甲=t丙>t乙的关系,就能说明手臂上感觉凉凉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1)t丙、t乙;正确(2)t甲、t丙;错误(3)酒精蒸发吸热【解析】(1)要验证猜想1蒸发吸热,需要设计对比实验,通过比较示数t乙和t丙,若两者示数不相等说明猜想1是正确的;

(2)要验证猜想2酒精的温度较低,需要对比酒精和周围环境的温度关系,通过比较示数t甲和t丙,若两者示数相等说明猜想2错误;

(3)若三个温度计的示数出现t甲=t丙>t乙的关系,就能说明手臂上感觉凉凉的原因是:酒精蒸发吸热。24.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时间/分钟0123456789温度/℃85878992949697989898(1)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一、二两小组同学所做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________组。(2)图丙是他们实验中观察水沸腾________(填“前”或“时”)出现的情景。(3)当温度接近90℃时,三组同学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分析水的沸点是________℃。(4)以上各组同学通过实验观察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5)图丁是三、四两小组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其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不同。【答案】(1)二(2)前(3)98(4)不变(5)质量【解析】(1)在图乙中所示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容器底,因此二组的实验操作有错误;

(2)丙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丙图是沸腾前的现象;

(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水在98℃的时候,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水的沸点是98℃;

(4)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5)图丁是三、四两小组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两个小组的水初温相同,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25.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2)当观察到________,说明水已沸腾;(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填“A”“B”“C”或“D”)。A.B.C.D.【答案】(1)89(2)水的内部和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温度计示数不再变化(3)继续吸热(4)A【解析】(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的示数是89℃,此时水的温度为89℃;(2)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温度不变;因此当观察到水的内部和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温度计示数不再变化,说明水已沸腾;(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继续吸热;(4)根据水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可知只有图A所示的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26.(2017七下·宁波月考)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min…11121314151617181920…温度/℃…93949596979898969898…(1)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_分钟时的数据;(2)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_℃。(3)在图2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4)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答案】(1)18(2)98℃(3)4)盖纸盖、装的水少一些、装初温较高的水、加大火焰等【解析】(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水是从第14min开始沸腾的,但是第18min时的数据,与其他的数值不同,所以是错误的;

(2)水从第14min开始就保持98℃不再改变,所以沸点就是98℃;

(3)利用描点法做出图象,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4)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或水的初温太低,可以盖纸盖、装的水少一些、装初温较高的水、加大火焰等。三、凝华与升华现象27.(2020七上·苍南期末)下列叙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

春天,雾绕群峰

B.

夏天,雨笼山恋

C.

秋天,霜打枝头

D.

冬天,千里冰封【答案】C【解析】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的液化现象,故A不合题意;

B.雨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的液化现象,故B不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发生的凝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冰是水由液体变成固态发生的凝固现象,故D不合题意。故选C。28.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接正确的是(

)A.

水壶中的水沸腾——液化

B.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升华

C.

冰箱冷冻室内壁上出现冰霜——凝固

D.

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液化【答案】B【解析】A.水壶中的水沸腾,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因此是汽化现象,故A错误;

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是钨丝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因此是升华现象,故B正确;

C.冰箱冷冻室内壁上出现冰霜,是外面的水蒸气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因此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冰块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因此是熔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B。29.(2020七上·临安期末)下列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参阅表中几个温度的数据,你认为哪个实验能更好的反映“碘的升华”现象?实验1实验2在试管内装入碘的固体颗粒,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装了固态碘的试管,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在试管内装入少量碘的固体颗粒,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碘的熔点:114℃碘的沸点:184.3°C水的沸点:100℃酒精灯火焰的温度:500℃左右A.

实验1,因为实验1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高,可以缩短实验的时间

B.

实验1,因为实验2中水的沸点太低了,所以不能让碘升华

C.

实验2,因为实验1中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碘可能先熔化再沸腾,不能说明碘发生了升华

D.

实验2,因为实验2中水的沸点比较低,所以实验比较安全【答案】C【解析】酒精灯的火焰温度高于碘的熔点,会对实验产生干扰,故A错误;

温度高,升华的快;温度低,升华的慢,故B错误;

实验2,因为实验1中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碘可能先熔化再沸腾,不能说明碘发生了升华,故C正确;水的沸点为100℃,一旦不小心,可能造成烫伤,故D错误。故选C。30.如图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水蒸气变成冰,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为凝华;

冰变成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为熔化;

水变成水蒸气,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为汽化。

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31.(2019·宁波模拟)下列生活现象与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一项(

)A.

冬天的早晨草叶上的霜﹣﹣﹣﹣凝固﹣﹣﹣﹣放热

B.

夏天,揭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冰棒冒“白气”﹣﹣﹣蒸发﹣﹣﹣吸热

C.

小孩发热用的退烧贴﹣﹣﹣汽化﹣﹣﹣吸热

D.

新疆冬天中冰雕逐渐变小﹣﹣﹣熔化﹣﹣﹣吸热【答案】C【解析】A、冬天的早晨草叶上的霜由气态变为固态,应该为凝华,放热,A不符合题意;

B、夏天,揭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吸热。B不符合题意;

C、小孩发热用的退烧贴属于汽化现象,吸热。C符合题意;

D、在冬天低温的环境中冰雕逐渐变小,属于冰的升华现象,因为在低温的环境,达不到冰的熔点0℃,冰不会熔化;升华吸热;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

B.

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

C.

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

D.

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A符合题意;

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此过程中吸收热量,C不符合题意;

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此过程中放出热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3.(2019七上·杭州期末)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

“冰花”是由喷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

“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

D.

“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答案】B【解析】“冰花”是由喷射出来的水遇冷凝固形成的;水的凝固点为0℃,凝固过程中要继续发热,所以外界气温要低于0℃;“冰花”变小过程属于升华,升华过程要吸热。故答案为:B。34.(2018九上·萧山期中)下列关于“冰棍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剥去包装纸,“冰棍冒气”,属于汽化现象

B.

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棍开始“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C.

冰棍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熔化现象

D.

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答案】D【解析】A.冰棍的温度很低,周围的水蒸气放出热量由气态变成液体发生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冰棍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由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故B错误;

C.放有冰棍的杯子外壁温度很低,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故C错误;

D.冰棍温度很低,周围的水蒸气迅速放热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D。35.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些霜是________经过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答案】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解析】固态干冰变成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是凝华.寒冬,车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车窗的内侧.36.(2018七上·绍兴月考)生活中会观察到很多的现象:①冬天玻璃表面上结成了冰花;②废钢铁在炼钢炉内化成铁水;③用旧的日光灯灯丝变细;④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⑤夏天从冰糕上滴落水滴;⑥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⑦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⑧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碗会“出汗”;⑨冬天从口中会呼出“白气”;⑩夏天狗把舌头伸出来.这些现象都与物态变化有关,其中属于熔化的有________;属于汽化的有________;属于升华的有________.(填编号)【答案】②;⑥⑩;③⑦【解析】①冬天玻璃表面上结成了冰花,水蒸气由气态变成固态,为凝华;

②废钢铁在炼钢炉内化成铁水,固态变成液体,为熔化;

③用旧的日光灯灯丝变细,由固态变成气态,为升华;

④水沸腾时冒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