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练03历史事件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_第1页
强化练03历史事件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_第2页
强化练03历史事件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_第3页
强化练03历史事件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_第4页
强化练03历史事件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强化练03:历史事件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原卷版)一、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杨时字中立,南剑①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颢与弟颐②讲孔、孟绝学③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④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⑤。”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⑥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节选自《宋史·杨时传》)【注释】①南剑:今属福建者,在我国南方。②程颢与弟颐;程颢与他的弟弟程颐,二人并称“二程”,北宋著名理学家。③绝学:失传了的学说。④翕然:一致。⑤吾道南矣:我的道学思想能向南传播了。⑥赴告:报丧,把死讯通知有关系的人。1.解释加点字:(1)幼颖异()

(2)河、洛之士翕然师之()2.下列对文中画直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杨时)以老师应有的礼数在颍昌召见程颢,(师生)互相得以深谈,很是快乐。B.(杨时)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颖昌谒见程颢,(师生)互相得以深谈,很是快乐。C.(杨时)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颖昌谒见程颢,(师生)互相投合,很是快乐。D.(杨时)以老师应有的礼数在颖昌召见程顾,(师生)互相投合,很是快乐。3.请推断文中程颢说“吾道南矣”的原因: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4.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内容,后来演变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根据文意,应该是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韩亿传(北宋)苏舜钦①韩公,讳亿,字宗魏。以咸平五年登进士第,除大理评事。②景祐二年,通判陈州。时郡界河决害民,计其补塞费巨万,公驰至其地,集濒河丁壮,就伐薪藁,亲为裁画,一物不取于民而堤复完坚。又去郡数十里有群寇,大浮舰而下,将劫旁邑。公廉知之,自部十余卒,夜掩至,命堰河绝上流,举火伐鼓以疑之,贼弃舟迸走,尽束以付吏。转运使郑文宝闻之,走檄①会公于许。既至,叹曰:“急欲识公之面颜耳。”③八年,迁屯田员外郎,知相州。时河北蝗旱,转运使因岁计覆②,不以实闻,诸郡畏莫敢言,公力抗章请蠲赋役,州民赖以全活。④寻擢侍御史,时淮浙蝗旱,民饥殍流散。命公为安抚,所至赈廪困灾家,罢诸役作,举良吏以牧羊之。合肥有陂可溉田,久为右姓专其利,公决导以济下户,得以衣食者不可胜数。⑤岁余,除河北转运使,诏留监定故丞相向公诸子分财。丁崖州当国,势慑天下,私所亲谕公,欲市向公长安华严别墅,又讽其子从之。公至其家,面戒曰:“土田衣食之源不可弃。”故余财尽均,而华严独存,不以分,由是忤崖州意。⑥景祐中,西夏称藩日久,当遣人至京师货易,出入民间如家。公深以为不便,请下诏推恩置馆舍,遣使接引官为监其货易若伏远人者实羁防之也。⑦公性方严质重,虽笑言不妄,每朝廷有大议论,所持坚正,形于颜色,惟义所在,不恤权忌,一发于言,众莫敢夺。[注]①走檄:紧急发送文书。②覆:检查。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尽束以付吏()

(2)故余财尽均()6.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1)公廉知之()A.廉洁

B.正直

C.查访

D.辨别(2)公决导以济下户()A.救济

B.灌溉

C.资助

D.疏浚7.把第④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命公为安抚,所至赈廩困灾家,罢诸役作,举良吏以牧羊之。8.第⑥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遣使接引官为监其货易若伏远人者实羁防之也9.具体分析第②段中郑文宝急于结识韩公的原因。10.文末评价韩公“坚正”这一品格在第③段、第⑤段中也有体现,但内涵同中有异,请加以分析。(2022·上海虹口·统考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建安五年,曹公东征,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①,礼之甚厚。越明年,袁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②,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及曹公察羽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注释】①偏将军:副将,辅佐将军之职。②白马:地名。11.解释下列加点词。(1)斩其首还()

(2)及曹公察羽无久留之意()12.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当下就立志来报答曹公才能回去。B.我一定要立功来报答曹公才会离开。C.我当下就立功来报答曹公才会回去。D.我一定要立志来报答曹公才会离开。13.从文中看,关羽在曹营受到的礼遇是______、______,但仍无久留之意,原因是______,可见关羽是一个______的人。(2022·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清白吏子孙陈子庄先生曰:“先大父①居官,清谨自持。道光元年,摄泗州事。州地处下游,每年春秋之间,城处半成泽国,例请赈恤②,然当赈恤之地,民皆转徙,无可稽核。悉以虚册报销,故皖省有南漕北赈③之谣,公独不肯办,触怒上官,几致参劾,遂解州事。人皆以为愚,公但笑应之而已。尝谓余兄弟曰:“我虽不得此钱,以‘清白吏子孙’五字贻尔等,不亦厚与?”此事通州白小山尚书载入公墓志中。前年余代理新阳县事,吏胥④有请少报熟田多征米者,余曰:“祖不吃赈,孙顾吃荒,可乎?”一笑谢之。【注】①大父:对去世祖父的尊称。②赈恤:以钱物救济贫苦或受灾的人。③南漕北赈:意思是南粮北富。④吏胥:地方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官吏。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先大父居官()(2)故皖省有南漕北赈之谣()15.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祖父傻,但是祖父笑着回应、承认而已。B.别人都认为祖父傻,祖父也只是笑着应和、接受而已。C.别人都认为祖父傻,但是祖父笑着回应、承认而已。D.有人认为祖父傻,祖父也只是笑着应和、接受而已。16.文章详细记叙了陈子庄的先大父(1)______的事件,表现出其为官“(2)_____”的形象;陈子庄引用先大父之言,表现其对先大父(3)_______的情感;“可乎”和“一笑谢之”,则表示其对对先大父(4)______的态度。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武训①传略(节选)蒋维乔武七者,山东堂邑人也。三岁丧父,家贫,行乞以度日,饮食必先其母,人称曰孝丐。六岁后丧母,孑然一身,昼行乞,夜绩麻,得一钱,即存之。渐积至万余缗②,自以孤贫,目不识丁,慨然欲创建义学。人劝之娶,执不可,曰:“吾兴学之念,未或一日忘也。”先在堂邑柳林集购置地亩,建造学舍,远近闻其义,咸助之。延师课读,束脩③必丰,礼意尤极周挚。入学之日,武先拜塾师,遍拜诸生,具盛馔飨④师,而请邑绅为之主,自立门外,屏营⑤以待。【注释】①武训(18381896):原无名,排行第七。②缗:成串的铜钱,一千钱为一缗。③束脩:送给教师的报酬。④飨:宴请。⑤屏营:形容诚惶诚恐的样子。1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得一钱__________(2)至万余缗___________18.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远近的人们听说其中的仁义,都来帮助他。B.远近的地方听说其中的仁义,总是来帮助他。C.远近的人们听说他的仁义,都来帮助他。D.远近的地方听说他的仁义,总是来帮助他。19.根据提示,分析武训的特点及表现,在表格里填入恰当的内容。人物特点人物表现(1)___________(2)“___________”(摘抄原文)义(3)___________(自己概括)(2022秋·上海松江·九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花连布①,性质直,与人交,有肝胆。少时读书,曾习《左传》,故于战法精妙。值铜仁红苗杀官吏反,福康安以总督进剿,檄公随营。素稔②公勇,令首先解永绥围。公率百余骑长驱直入,破毁苗塞数十,苗人皆乌合众,未见大敌,大惊曰:“天人神兵至耶?何勇健乃尔?”因远相奔溃,永绥之围立解。时公著豹皮战裙,故苗人呼为花老虎云。福大军至,令公结一营当大营前御贼,悉以剿事委之。福日置酒宴会,或杂以歌舞。公则昼夜巡徼③,饥不及食,倦不及寝。【注释】①花连布,清代将领。额尔德特氏,蒙古镶黄旗人。②稔:熟悉。③巡徼:巡行视察。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故于战法精妙()(2)素稔公勇()21.画线句“令公结一营当大营前御贼,悉以剿事委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福康安)命令花连布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把讨伐之事全委托给花连布。B.(花连布)命令部下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至于讨伐之事就详细地委派给花连布。C.(福康安)命令花连布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把讨伐之事详细地委派给花连布。D.(花连布)命令部下结成一支军队在大营前抵御敌人,至于讨伐之事就全委托给花连布。22.文章描写了花连布御敌的过程,在“值铜仁红苗杀官吏反”时,福康安对他委以重任的表现是“_______”;文章写苗人“未见大敌”即“大惊”的作用是_______。23.以下不能体现花连布“战法精妙”的一项是(

)A.公率百余骑长驱直入,破毁苗塞数十B.永绥之围立解C.悉以剿事委之D.公则昼夜巡徼,饥不及食,倦不及寝二、对比阅读24.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各题。【甲】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①,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注释]①鄙:指邻国。(1)【甲】诗是作者感怀_____时代的_____之战而作。(2)【乙】文作者_____是战国时期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3)解释【丙】文中加点的词。①内外不闻吾过②卒得反国(4)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画线句。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对【丙】文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的君王终于胜利 B.我们的君王圣明通达C.我的君王神通广大 D.我们的君王聪明异常(6)宋昭公分析自己“出亡”的原因是“_____”,宋国此时的状况可用【乙】文中的句子“_____”来形容。(7)联系【乙】【丙】两文,简要分析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25.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各题。【甲】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乙】曹刿论战(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丙】文公伐原文公伐原①,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②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③,而原请降。(《国语•文公伐原》)【注释】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谍】刺探军情的人。③【孟门】原国地名。(1)【甲】诗作者是_____,【乙】文选自《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对丙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于是晋军便离去了,到了孟门地方,原国便请求投降了。B.于是晋军便离去了,赶得上孟门,原国请求投降了。C.于是晋军便撤离了原国,赶上孟门,原国便请求投降了。D.于是晋军便撤离了原国,到了孟门,原国便请求投降了。(4)对甲乙两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借“戟”引发咏叹,体现诗人报效朝廷的决心。B.【乙】文中曹刿担心当权者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