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新题训练2专题39古诗歌阅读常见考点:鉴赏诗词形象(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新题训练2专题39古诗歌阅读常见考点:鉴赏诗词形象(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新题训练2专题39古诗歌阅读常见考点:鉴赏诗词形象(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新题训练2专题39古诗歌阅读常见考点:鉴赏诗词形象(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新题训练2专题39古诗歌阅读常见考点:鉴赏诗词形象(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9古诗歌阅读常见考点:鉴赏诗词形象【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具有较强的暗示性,带有特定的意蕴。请仔细品读下列诗句,选出其中“柳”意蕴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B.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唐·罗隐《柳》)C.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宋·晏几道《清平乐》)D.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2.选择适当的“风”填入下面诗句中的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①细雨鱼儿出,燕子斜。②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③等闲识得面,万紫千红总是春。④微雨池塘见,襟袖知。⑤知劲草,板荡识诚臣。⑥胡马依,越鸟巢南枝。A.东风春风微风北风疾风好风B.疾风微风春风东风好风北风C.微风春风东风好风疾风北风D.春风东风好风微风北风疾风3.国庆“黄金周”,小云与家人出外旅行,回来之后欣赏照片,赫然发现一张这个时节不可能拍到的奇特照片,这张照片的景象应该是()A.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B.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C.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D.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4.下列诗句不是描写“花中四君子”的一项是()A.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明·方孝孺)B.此身原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清·郑板桥)C.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宋·陆游)D.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唐·元稹)5.辛弃疾在《永遇乐》一词最后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B.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C.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6.下列诗句,描写雪景的一项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C.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D.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几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B.在《劝学》中,作者认为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C.《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D.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8.下列对《登岳阳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B.《登岳阳楼》意境宏大,炼字炼句准确。C.《登岳阳楼》中,“昔”“今”二字有深刻的含义。D.《登岳阳楼》颔联形象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9.对下列诗句的意境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人描绘了滁州西涧的画幅,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B.“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C.“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这首诗呈现的是乡村野外荒凉、寂静的气氛。D.欧阳修的闺怨词《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二句,闺中怨妇借暮春景象,感叹青春消逝和精神上的孤寂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10.下列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描写周郎埋下伏笔,营造出雄浑的气氛。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赤壁奇景。C.“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D.“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多角度赞美周郎的少年得志、指挥若定的从容神态。11.有关下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无复鸡人报晓筹:是说唐玄宗在被迫西逃入川的路上,再也听不到往日宫中鸡人报晓的声音了。B.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句用庄子梦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写琴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琴声的这种境界也是作者如梦似幻的身世的象征。C.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句用了海底鲛人眼泪变明珠的传说,托寓自己的才能不被世用的悲哀。D.《马嵬》其二写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杨贵妃死。既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暗含指责,又对玄宗表示了深深的同情。12.下列咏史诗所歌咏的历史人物,前后不同的一项是()A.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B.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C.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D.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13.下列对《氓》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章一的叙事手法颇似电影的蒙太奇,写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B.氓最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忠厚老实。女主人公接受了氓的爱情,但婉言拒绝了男主人公急于成婚的要求。C.在讨论婚事的过程中,男主人公表现得急躁、任性,主人公则温柔、体贴、情深义重,并主动约定了婚期。D.在恋爱中,女主人公非常痴情,经常登上高处眺望,但男主人公故意不来相见,而且很随便地应付婚事。14.对下列诗句中“月”这一意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月乍出,有光无声,却能惊动山鸟,以静衬动,营造出“夜静”“山空”的静谧氛围。B.“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冷,即心冷,诗人借无声的冷月表达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痛惜之情。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这里指拂晓之月,诗人借残月表达心境的凄清冷落,曲折地写出离愁别绪。D.“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时的月亮仍多情地照着这残破的古城,寄托了诗人对故国萧条的深沉感伤。15.下列诗句不含典故的一项是()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B.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C.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6.下列有关课内诗歌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鮑照《拟行路难》其四,采用了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

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诗人借此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B.《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与称颂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抒情诗,重在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后者是咏史怀古诗,重在肯定诸葛亮积极进取的北伐精神。C.《夜归鹿门歌》

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前者则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我”却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后者侧重写“我”夜归之后的隐居生活,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者的形象。D.《阁夜》一诗被誉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则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慨。17.对下列诗句中的季节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空里流霜不觉飞,月照花林皆似霰(春季)B.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初夏)C.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深秋)D.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秋冬)18.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这位人物是谁?()A.苏武 B.班超 C.王昭君 D.文成公主19.老师布置同学们摘抄与“月”有关的诗词,下列不在选择范围内的一项是()A.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B.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20.竹子因虚心、有节、挺拔,有着不一般的文化含义,是君子品格的象征。下列诗歌中的竹,不具有此象征义的选项是()A.琼节高吹宿凤枝,风流交我立忘归。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B.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C.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D.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21.对下列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融情于景,暗寓别意。B.《记念刘和珍君》通过记述刘和珍等人的遇难过程,控诉段政府虐杀青年的罪行,痛斥走狗文人的无耻流言,评述惨案给人的教训,激励人们奋然前行。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这四句既表明焦母那种顽固保守的封建等级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要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原因。D.琵琶女是演奏技艺精湛卓绝、身世悲凉令人心酸的被污辱和被迫害者的形象。作者写自己的遭遇,是为了衬托琵琶女的形象。22.诗歌中的景物常隐含另一种意蕴,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曹操的《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四句是来启发天下贤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B.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用船舫无声、江心泛月这样的景色烘托赏乐时的心情,从而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C.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既是诗人眼中所见,也是诗人当时自身的写照。D.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用能归之飞鸟反衬自己漂泊他乡不得归的羁旅之愁。23.下列诗歌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氓》描写一个被遗弃的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她对负心汉的强烈怨恨,反映了夫权桎梏下妇女的悲惨命运。诗中女主人公是个敢爱敢恨、果断坚强的妇女。B.《离骚》运用大量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思想意识方面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C.《雨霖铃》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清楚,语言简洁明了,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感情真挚,词风哀婉清丽。D.《声声慢》中李清照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写出了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接着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24.对下列句中的诗歌意象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借助“黄花”这一意象,明写花,暗喻岁月流逝,心已衰老、憔悴。“黄花”即“红花凋谢变黄”,成语“昨日黄花”也是同义。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运用多个比喻,借助“急雨”“私语”“大珠小珠”等意象,使抽象无形的音乐具体可感,令人耳不暇听。C.“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用“枫叶”“荻花”的意象来点染环境,描绘出一派萧瑟的清秋景,起笔就奠定全诗“萧瑟凄凉”的感情基调。D.“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榆柳”“桃李”是近景,写山田园风光的自然美丽;“远人村”“墟里烟”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由近及远,令人心旷神怡。25.以下四首诗,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最为相似的一首是()A.宜阳城下草萋萋,润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韩羽《寒食即事》)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宣宗。(唐元稹《行宫》)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26.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游》)与《登高》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梦游》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出李白傲岸不屈的性格和对自由性灵、独立人格的追求。B.《登高》的尾联写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怀跃然纸上。C.《梦游》运用夸张、联想等手法描绘了迷离瑰丽的梦中奇景,极富浪漫色彩。《登高》写登高所见,创设清新明净的意境抒发诗人复杂的情感。D.《梦游》是一首古体诗,形式灵话,句型多变。《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格律严谨。两首诗的形式与诗人的情感都达到了完美的契合。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后三句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然年老,但是仍然和当年的廉颇一样,可以上阵杀敌,同时也暗含有壮志难酬的忧愤。B.《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情景交融,将诗人的离愁融于秋江月色中:“唯见江心秋月白”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时冷落凄凉的心情。C.《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面,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中,“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写景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既是对前面“千古风流人物”的照应,也为下阕写周瑜做好铺垫。D.《赤壁赋》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借景抒情的同时,抒发了关于人生的感叹。一方面他感叹人生苦短,现实苦闷:另一方面,又能从苦闷中摆脱出来,表现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28.下列对《蜀道难》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A.神话与夸张融合,“黄鹤不得过”“猿猱愁攀援”作衬,极写山势高危险峻。B.“仰胁息”、抚胸长叹等细节,绘声绘色地刻画出诗人攀登蜀道的豪情。C.借“问君”引出描述,情境真切,把读者带入令人惊悚的蜀道深处。D.“悲鸟号古木”“子规愁空山”等句渲染了蜀道荒凉、悲凄的氛围。29.对下列诗句加点的“意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楼兰:代指边境之敌。B.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桑榆:日落处,比喻未来的日子,尤指晚年。C.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子规:青鸟,传说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后多用来表达思归的心情。D.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长亭:古代驿站路上供游人休息和送别的亭子。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30.下列诗句中所描写的是边塞壮丽景色的有()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E.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31.下列对诗歌意象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中常常通过“月”这个意象表达思念之情。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楼高休独倚”,“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B.“梅”、“柳”、“芳草”等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如《踏莎行》中,作者欧阳修将这三个意象巧妙组合,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行人”的离愁之苦。C.诗人表达无形的情感通常会借助有形的意象,如“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人生的离愁别恨如滚滚东逝的江水;又如,“遍人间烦恼添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用车载不动,用舟装不下,也是形象表现愁思深重。D.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它频繁地与眼泪、悲伤、惆怅、哀怨这样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在词中,则染上更多个人化、女性化的色彩,如李清照《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清末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却显得明朗嘹亮,别具新意。32.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不是秋天的一项是()A.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B.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3.在《声声慢》中,李清照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残秋景物抒发愁情()A.急风 B.过雁 C.黄花 D.梧桐细雨 E.江水3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庖丁解牛》通过庖丁解牛的场面描写以及庖丁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刻画了一位善于思考、技艺精湛的厨师形象。B.《师说》论述了老师的重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赞扬了当时士大夫尊师的社会风气,文章说理严密,环环相扣。C.《山居秋暝》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多处用典,借古讽今,其中借孙刘的典故,表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对南宋统治者的批评。35.对《静女》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C.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3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题睦州乌龙山禅居方干曙后月华犹冷湿,自知坐卧逼天宫。晨鸡未暇鸣山底,早日先来照屋东。人世驱驰方丈①内,海波摇动一杯中。伴师长住应难住,归去仍须入俗笼。(注)①方丈: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天色破晓后的月光冷湿、居所逼近天宫,极言禅居之所地处湿寒,山势高峻。B.山上已日照东墙,山下晨鸡还未报晓,表明两处差异悬殊的同时,也为后文抒情张本。C.诗人虽有出家禅居的想法,但又恐禅师不会应许,无奈还得回到令人烦忧的世俗之中。D.这首诗写景生动,抒情自然,借寻常物象传达出真实的感受,语言清丽而又含蓄隽永。37.清明期间,方华同学外出踏青,下列诗句不能用来描述他旅途见闻的一项是()A.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C.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D.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38.下列对诗句中有关意象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借“子规啼”渲染攀爬蜀道时的凄清氛围,抒发似望帝般忧虑朝廷的爱国情怀。B.晏殊《蝶恋花》“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一句,以成双成对的“燕子”反衬女主人公的孤单寂寞。C.《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词人主观地认为南飞的大雁曾传递过她和丈夫的书信,表达对亡夫的思念。D.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中“长亭”是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的地方,后来逐渐演变为送别地的代名词。39.下列古诗词所咏之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B.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C.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D.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40.下列对《氓》节选部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A.叠词“晏晏”“旦旦”写出了青年男子热恋时的殷勤与真诚,使女子受到诱惑B.淇水再盛也有涯岸,湿地再大也有边界,以此来表现“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C.通过描述女主人公对以往情感生活的反思,表明她与过去告别的决绝态度。D.叙事与抒情交织运用,既直白又生动,既哀怨又坚强,层次丰富,富于变化。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少年行(其一)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少年行(其二)李白五陵年少全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4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两位诗人都有少年游侠的经历,诗中的少年都是诗人自己,都暗含诗人的自我反省,有规劝之意。B.王维诗用典“美酒斗十千”写酒之珍美,李白诗用“五陵年少”写少年豪贵的家世。C.王维和李白的诗都用了“酒”这一意象来描写塑造少年的形象,展示其无限的青春活力。D.王维和李白的诗都沿用乐府旧题,反映出了盛唐时期民众的积极、自信、进取的时代风貌。42.王维诗中的“咸阳游侠”,李白诗中的“五陵年少”和毛泽东词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中的“同学”“书生”都是各自时代的青年,请对他们的形象稍作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注]颙(yóng)望:抬头远望。恁(nèn):如此。43.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44.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纪旧游赵孟頫二月江南莺乱飞,百花满树柳依依。落红无数迷歌扇,嫩绿多情妒舞衣。金鸭焚香川上暝,画船挝鼓月中归。如今寂寞东风里,把酒无言对夕晖。(注)①赵孟頫: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元后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晚年逐渐隐退,后借病乞归。②金鸭:状如鸭子的铜香炉。4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以忆旧游来抒发故国怀乡之思和今昔盛衰之感,含有南宋灭亡后的感慨。B.诗人选取典型的春色,运用细致温婉的笔触勾勒了一幅江南早春的秀丽画卷。C.“百花满树柳依依”一句将落红与柳叶拟人化,生动展现了新柳的娇嫩与曼妙。D.颈联写月下泛舟夜游的乐趣。圆月高悬,鼓乐激荡,渲染出一种激昂与活力。46.诗的尾联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西湖春日王安国争得①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浓吐杂芳熏巘崿②,湿飞双翠破涟漪。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注]①争得:怎得。②巘(yǎn)崿(è):指山峦。4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从侧面入题,哪里能够有杜牧那样的才华横溢之士来西湖题诗,以赞誉人间的美景呢?表达了诗人对杜牧的仰慕之情。B.眼前的山光水色,赏心悦目,诗人不禁雅兴遄飞,中间两联转入对西湖春景的正面描写,描绘了一幅细腻真切的西湖春光图。C.颈联以“杂芳”烘托山色,“熏巘崿”给人以浓香扑面之感;借画舫点缀湖光,“破涟漪”写出了游船的悠闲和湖水的平静。D.这首诗移步换景,不仅描摹出看到的画面,且从听觉、嗅觉、触觉各种角度,使读者感受到西湖春日的繁忙兴旺和欣欣向荣。48.诗的尾联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夜①杜甫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②鸣。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步榈③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④。注:①此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的秋天。此时诗人正寓居在长江边的夔州西阁。②双杵:古代女子捣衣的用具。③步榈:檐下的走廊。④凤城:指长安。49.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0.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雉带箭①韩愈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②离披马前堕。[注]①唐德宗贞元十五年,韩愈在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张建封幕府中为节度推官。此诗写他随从张建封射猎的情景。②五色:这里用五色鸟羽代指野雉。5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将军射猎的场面,全诗未描写射猎过程,却交错地刻画了射者、观者和猎物,生动传神。B.开篇状物写景,“静兀兀”烘托了猎前的肃穆气氛,可以想见围猎者屏息静气,全神贯注于猎物出没的情状。C.诗人略去了将军的纵横驰骋,呼鹰嗾犬,转而捕捉他骑马盘旋,拉满强弓,却引而不发的身姿,很讲究蓄势。D.接写猎场地形渐窄,观者愈多,劲弓正满,野雉被惊,而箭不得不发,将军审情度势如此,一举使众人折服。52.本诗是如何塑造将军这一形象的?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渔家傲引洪适子月①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圉圉②从它归丙穴③。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注]①子月:农历十一月。②圉圉:困而未舒的样子。③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这里借指巨鱼所生活的深渊。5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子月”一句为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渔人捕鱼的节令气候,也为下文诸多内容张本。B.“巨鱼……谋自拙”三句,写巨鱼漏网,圉圉而去,但是渔人不以为意,因为他本来就志不在鱼,是想表达壮志难酬的无奈。一个“从”字尽显其洒脱旷达状。C.下片“昨夜”“今宵”二句不仅勾勒了优美的意境,也通过时间和场景的迅速变换,表现了渔人生活的旷放无拘。D.“不知”一句,藏辞锋于婉转之中,由对渔人一家生活的描写,转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示,名为渔人的“不知”,实为作者的“深知”。54.渔夫(渔父或渔翁)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试将本词中的渔夫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做比较,说说二者的不同之处。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注)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但随即便因台臣王蔺的弹劾,免掉了他的职务,迫使他不得不回到上饶灵山之隈建成不久的带湖新居过退隐的生活。5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两句,上句写景,下句言情,这两句领起全篇,确定了全篇的基调。B.“儿童偷把长竿”的“偷”字写出了孩子们偷长竿的动作,没有写出孩子们的神态和心理。C.“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反映了词人对词中嘴馋贪吃的小孩子们的爱护、欣赏的情感。D.这首词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不雕琢,明白如家常语。5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高斋视事谢脁①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列俎归单味,连驾②止容膝。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③。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注)①谢脁,南朝齐文学家。出任宣城太守时,曾于城关陵阳山顶建造一室,取名“高斋”。②连驾,这里指一间接着一间的高大房屋。③纷诡,指官场混乱。非一,不能一致、难以治理。5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实写诗人于高斋所见之景,为后面的叙事、抒情做铺垫。B.“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意思是美味佳肴只食一味,华堂广厦只居一间。C.“空为大国忧”中的“空”字意蕴深厚,耐人寻味,与“塞上长城空自许”中“空”字表意不同。D.全诗分写景、叙事、抒情三个层次。写景,景中含情;叙事,事中寓志;抒情、深沉蕴藉。58.“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描绘了怎样的画面?59.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①二首(其一)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②雀写生,赵昌③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注)①折枝,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来的部分。②边鸾,唐代画家,所画花鸟极精美。③赵昌,宋代画家,善画折枝花卉。6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开篇主张画作以形似取胜,让人一见到画作就像见到邻家儿童般亲切。B.“边鸾”两句极言两位画家笔下之物形神兼备,为推崇王主簿之画作铺垫。C.王主簿画作用“一点红”来呈现“无边春”之意境,体现了折枝画的特征。D.作者构思精巧严密,从宏观入手来论画论诗,最后落笔于王主簿的折枝画。61.题画诗有的谈论艺术见地,有的展现画面意境。本诗与苏轼的另一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相比,在内容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咏怀诗(其八)阮籍灼灼西隤日。余光照我衣。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注释:①灼灼:阳光灿烂。②隤:落下。③回风,旋风。④当路子:掌权有势的人。⑤磬折,磬是古代一种乐器,形似曲尺,磬折是说像磬一样弯着腰,很恭敬的样子。62.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___诗。63.这首诗写了三类形象,分别寄托了阮籍怎样的生命情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弈棋二首呈任公渐①(其一)黄庭坚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②化枯枝。湘东一目③诚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注]①任公渐:任渐,黄庭坚的好友。②蜩甲:用《庄子》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丈人一心捕蝉,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③湘东一目: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围棋中,棋子在棋盘上围成的空白交点称为目。围棋需有两目才能成活,一目就是死棋。6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破题,写诗人公事之余,难得闲暇,于是生发出与友人弈棋的雅兴,引出后文对下棋的描述。B.颔联以“蛛丝游碧落”“蜩甲化枯枝”描写对弈情状,逼真传神,堪称精妙,可以见出弈棋之趣。C.颈联“尚可持”与“诚堪死”构成转折,写出落后一方虽不服输,但最终也未能扭转颓势的情景。D.尾联以反问作结,写一向珍惜光阴的人们,因一心恋战,连星沉月落也都忘却,风趣而令人回味。65.这首弈棋诗颔联和颈联分别写出了怎样的理趣?请简要赏析。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口行舟[注]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注]庆元三年,学禁严峻,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朱熹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途经水口,感时而作。66.这首七言绝句的韵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如何”主要包蕴着诗人对能否安全渡江的深深忧虑。B.昨夜夜黑风狂雨骤浪急与今朝两岸青山绿树形成了对比。C.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D.这首诗借助自然界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68.请就景、情、理三者结合的角度联系全诗作简析。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霜天晓角范成大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69.本词题目为一植物,从词上片看,此应为_________;主题集中体现在______字上。70.词的上片主要写了________,下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71.试从用词的角度,鉴赏“脉脉花疏天淡”一句的表达效果。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各题。观书有感二首朱熹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7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描述了“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闪耀浮动,情态毕现。B.“问渠”的“渠”,是指方塘。方塘清澈就因其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C.“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是说,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滚滚滔滔,汇入大江,“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浮了起来。D.“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是说因为往日费了力气去推移,所以巨舰就能自由自在地漂行在水流中。73.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评价这两首诗“借物以明道”,请结合作品,赏析这一特点。阅读下面这首朱诗,完成各题。过平原①作(节选)文天样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江以北无坚城。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②。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威京③。唐家再造李郭④力,若论牵制公威灵。哀哉常山惨钩舌⑤,心归朝廷气不慑。「注]①平原:唐代郡名。安史之乱中颜真卿在此地任太守。此涛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在押解至大都逢中所作。②夏盟:天宝年间,颜真卿的史长颜果卿等人起兵,绝以连兵断安禄山归路,以缓共西侵之谋,河北十七郡响应。③威京:代指长安。④李郭:指李光粥、郭子攸,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首领。⑤颜果聊曾为常山大守,史思明攻陷常山,颜果卿怒骂不断,被断舌受剐刑而死。7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颜家兄弟皆是忠于国家、高有谋略的忠臣义土。B.诗中使用“一朝”“无坚城”等词语,描写了叛军进攻时凶猛、激烈的场面。C.作者对历史事实客观评价,既肯定了李郭之力,也赞扬了颜家牵制之功。D.诗人赞颜家兄弟,也明自我心志:虽然被俘,也会坚强不屈,不改气节。75.诗歌塑造颜家兄弟的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感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①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7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第二句的“谈舌如云气吐虹”写出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人格追求。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C.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77.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概括。专题39古诗歌阅读常见考点:鉴赏诗词形象【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具有较强的暗示性,带有特定的意蕴。请仔细品读下列诗句,选出其中“柳”意蕴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B.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唐·罗隐《柳》)C.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宋·晏几道《清平乐》)D.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意象意蕴能力。A.“杨柳似汀洲”是说这里的柳好像家乡汀洲的柳,借登高城所见之柳抒发故园之思。其他三项的“柳”都是借“柳”与“留”同音,表达了挽留,不忍分别,依依不舍之情。故选A。2.选择适当的“风”填入下面诗句中的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①细雨鱼儿出,燕子斜。②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③等闲识得面,万紫千红总是春。④微雨池塘见,襟袖知。⑤知劲草,板荡识诚臣。⑥胡马依,越鸟巢南枝。A.东风春风微风北风疾风好风B.疾风微风春风东风好风北风C.微风春风东风好风疾风北风D.春风东风好风微风北风疾风【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出自唐代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出自北宋晏殊的《踏莎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出自唐代杜牧的《秋思》;“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出自唐代李世民的《赐萧瑀》;“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出自两汉佚名的《行行重行行》。故依次为:微风、春风、东风、好风、疾风、北风。故选C。3.国庆“黄金周”,小云与家人出外旅行,回来之后欣赏照片,赫然发现一张这个时节不可能拍到的奇特照片,这张照片的景象应该是()A.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B.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C.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D.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题干给出的情境是“国庆‘黄金周’,小云与家人出外旅行,回来之后欣赏照片,赫然发现一张这个时节不可能拍到的奇特照片,”“国庆‘黄金周’”交代了季节,即秋季。A.“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这是王安石《桂枝香》的句子,这两句诗的前两句是“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可知,写得是秋季,符合季节特征;B.“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是荷花的别称,荷花香叶消散,绿色已残,“西风”指秋风,因此也符合季节特征;C.“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香气扑鼻的荞麦花洁白如雪。诗句中的“叶落”“胭脂色”说明是秋季,因此也符合季节特征;D.“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因此这两句景象应该是夏季,不可能在秋季看到。故选D。4.下列诗句不是描写“花中四君子”的一项是()A.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明·方孝孺)B.此身原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清·郑板桥)C.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宋·陆游)D.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唐·元稹)【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和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四种花木。A项,“微雪初消月半池”,从“雪”的环境可见,此处的“两三枝”是梅花。B项,“千丝篾”“湘帘”可知,是指竹子。C项,“桃源只在镜湖中”是写桃花,不是四君子之一。D项,从“秋”“陶家”可知,是秋天开放的,陶渊明最爱的“菊花”。故选C。5.辛弃疾在《永遇乐》一词最后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B.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C.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B项,“今天再也找不到象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表述错误。这里应该是作者“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然而朝廷却不任用他,所以他有一种宝刀无用的悲慨。故选B。6.下列诗句,描写雪景的一项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C.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D.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A项,此两句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比喻的手法来写雪景。B项,出自《爱莲说》,是比喻手法,分别写出牡丹和莲的特征。C项,出自《清平乐·春晚》,作者以杨花自比,写出不肯依附他人的高洁品格。D项,出自《贺新郎·夏景》,描写的是石榴花。故选A。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几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B.在《劝学》中,作者认为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C.《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D.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内容、手法和主旨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首先要读懂古诗文的意思,然后正确理解其内容、正确分析其表现手法和主旨,最后根据具体诗句分析过给的选项是否正确。A项,“诸葛亮衣着儒雅”和“协助周瑜”错,人物张冠李戴,这句诗写的是周瑜,不是诸葛亮。“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几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故选A。8.下列对《登岳阳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B.《登岳阳楼》意境宏大,炼字炼句准确。C.《登岳阳楼》中,“昔”“今”二字有深刻的含义。D.《登岳阳楼》颔联形象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A项,“《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错误,作者在诗中说“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老病有孤舟”,诗人自称“老病”,加上“孤舟”二字,应该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想到诗人生命中的最后岁月都是在船上度过的,从而判断出这不是中年时期作品,而应为其晚年时期作品。故选A。【点睛】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句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9.对下列诗句的意境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人描绘了滁州西涧的画幅,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B.“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C.“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这首诗呈现的是乡村野外荒凉、寂静的气氛。D.欧阳修的闺怨词《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二句,闺中怨妇借暮春景象,感叹青春消逝和精神上的孤寂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古代诗歌的意境的能力。赏析意境一般三个步骤进行:①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分析意境是怎样的。②分析出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根据意境及其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C项,“这首诗呈现的是乡村野外荒凉、寂静的气氛”错,本诗的题目是《题李世南画扇》,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内容是想象之景,大意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故选C。10.下列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描写周郎埋下伏笔,营造出雄浑的气氛。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赤壁奇景。C.“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D.“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多角度赞美周郎的少年得志、指挥若定的从容神态。【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D项,“从正面……”错。“小乔初嫁”写的是“小乔”,没有从正面写周瑜,这里是侧面描写。故选D。11.有关下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无复鸡人报晓筹:是说唐玄宗在被迫西逃入川的路上,再也听不到往日宫中鸡人报晓的声音了。B.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句用庄子梦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写琴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琴声的这种境界也是作者如梦似幻的身世的象征。C.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句用了海底鲛人眼泪变明珠的传说,托寓自己的才能不被世用的悲哀。D.《马嵬》其二写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杨贵妃死。既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暗含指责,又对玄宗表示了深深的同情。【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内容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所给出的注释阅读诗歌,正确理解诗歌的大意,把握住诗人的情感基调和情感变化明显的地方,再和选项进行比对。D项,“又对玄宗表示了深深的同情”说法错误。《马嵬》(其二)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一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颔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颈联中“此日”指杨妃的死日。“六军同驻马”与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同意,但《长恨歌》紧接着写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而“此日”即倒转笔锋追述“当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所以,本诗思想内容上的独到之处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唐玄宗,而看不出“深深的同情”。故选D。12.下列咏史诗所歌咏的历史人物,前后不同的一项是()A.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B.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C.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D.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古代诗歌中典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找到典故来源。平时复习中,对诗歌中出现过的典故一定要有所积累。其次,辨明用典形式。搞清作者与典故的关系,是用来自比,还是对比衬托,紧紧抓住二者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作选择。还应注意,典故的用意往往是因人因诗,根据诗歌表达的意图和情感而异的,在答题过程中切忌死记、照搬典故,而应根据具体的诗句体会。A项,“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自李商隐《筹笔驿》:“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所咏人物是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咏人物也是诸葛亮。B项,“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出自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所咏人物是贾谊。“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出自温庭筠《苏武庙》:“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所咏人物是苏武。C项,“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出自胡曾《咏史诗·垓下》:“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所咏人物是项羽。“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出自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所咏人物也是项羽。D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出自白居易《长恨歌》,所咏人物是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咏人物也是杨贵妃。故选B。13.下列对《氓》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章一的叙事手法颇似电影的蒙太奇,写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B.氓最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忠厚老实。女主人公接受了氓的爱情,但婉言拒绝了男主人公急于成婚的要求。C.在讨论婚事的过程中,男主人公表现得急躁、任性,主人公则温柔、体贴、情深义重,并主动约定了婚期。D.在恋爱中,女主人公非常痴情,经常登上高处眺望,但男主人公故意不来相见,而且很随便地应付婚事。【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注意要在充分理解文章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仔细阅读选项内容,紧扣文章内容进行分析。D项,“但男主人公故意不来相见”理解错误,诗中也没有表现出“很随便地应付婚事”。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来“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句意为: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卜筮的结果没有不吉利。对婚事进行占卜,说明很重视,而不是随便应付。故选D。14.对下列诗句中“月”这一意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月乍出,有光无声,却能惊动山鸟,以静衬动,营造出“夜静”“山空”的静谧氛围。B.“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冷,即心冷,诗人借无声的冷月表达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痛惜之情。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这里指拂晓之月,诗人借残月表达心境的凄清冷落,曲折地写出离愁别绪。D.“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时的月亮仍多情地照着这残破的古城,寄托了诗人对故国萧条的深沉感伤。【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意象的分析理解能力。A项,“明月乍出,有光无声,却能惊动山鸟,以静衬动”有误;应是“以动衬静”。故选A。15.下列诗句不含典故的一项是()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B.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C.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A.“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B.运用了“庄周梦蝶”和“望帝啼血”的典故。D.运用“火烧赤壁”的典故,同时“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故选C。16.下列有关课内诗歌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鮑照《拟行路难》其四,采用了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

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诗人借此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B.《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与称颂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抒情诗,重在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后者是咏史怀古诗,重在肯定诸葛亮积极进取的北伐精神。C.《夜归鹿门歌》

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前者则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我”却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后者侧重写“我”夜归之后的隐居生活,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者的形象。D.《阁夜》一诗被誉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则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课本知识和课堂所学努力回忆。平时也要养成上课专心听讲、勤做笔记的好习惯。题中,B项错误在于,《蜀相》是咏史怀古诗,《书愤》是抒情诗。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17.对下列诗句中的季节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空里流霜不觉飞,月照花林皆似霰(春季)B.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初夏)C.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深秋)D.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秋冬)【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晴光转绿蘋”是化用江淹诗。淑气,和暖的天气;绿蘋,浮萍。暗示出江南二月仲春的物候,恰同中原三月暮春,为早春景色。故选B。

18.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这位人物是谁?()A.苏武 B.班超 C.王昭君 D.文成公主【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中人物形象的能力。C.“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这是王昭君墓碑上的诗,说的是王昭君自己远嫁大漠和亲,使得几代太平,如果按功名论,她可以比得上卫青,霍去病了。所以这位人物是王昭君。故选C。19.老师布置同学们摘抄与“月”有关的诗词,下列不在选择范围内的一项是()A.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B.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含义及意象的鉴赏能力。A.出自曹雪芹《红楼梦》“香菱咏月·其三”,由“嫦娥”“团圆”可知写的是“月”;B.出自李商隐的《对雪》,“桂魄”指月亮,可知写的是“月”。C.出自苏轼《水调歌头》,“婵娟”指月亮,可知写的是“月”;D.出自李清照《渔家傲》,“星河”指银河,并非写“月”。故选D。20.竹子因虚心、有节、挺拔,有着不一般的文化含义,是君子品格的象征。下列诗歌中的竹,不具有此象征义的选项是()A.琼节高吹宿凤枝,风流交我立忘归。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B.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C.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D.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琼节高吹宿凤枝,风流交我立忘归。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这是一首咏竹诗。诗意是说生着玉干琼节的美竹,它的可以宿凤的竹枝,在徐徐的夜风中,摇曳相交。其声如击玉撞珮,缕缕不断,美妙的音响使作者久听忘返。最可爱的是夕阳西下时,在羞红的余辉中,潇洒的竹枝和茂盛的芳枝交映在客人的衣襟上,印下斑驳的倩影,如锦绣上的暗章潜纹一样。诗句隽永优美,诗人用“琼节”、“凤枝”写竹的美姿和高贵。B.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的这首《新竹》诗,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法,用以说明新的一代之所以有超出前一代的成绩,是靠前一代打下的基础和积极扶持。常用来赞颂前一代在培养新一代方面的贡献。C.“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这里的“竹”为自然之物,诗人借助“竹”和“梅”来营造居处清幽的意境,而这样的意境之下,月却不能“下西厢”,透露出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竹”是为环境服务,与君子品格无关。D.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薛涛的《酬人雨后玩竹》塑造了竹的形象,写出了竹的特色。它挺拔清秀,不畏霜雪,劲节向上,傲然独立。竹的形象是诗人自我的人格写照,诗人托物言志,用傲视权贵的竹林七贤和品德高尚的舜妃自喻自勉,自恃高洁。诗如其人,薛涛一生“常将劲节负秋霜”,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能顶住生活中的风刀霜剑,“苍苍劲节奇”的竹,体现了她的人格美。故选C。21.对下列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融情于景,暗寓别意。B.《记念刘和珍君》通过记述刘和珍等人的遇难过程,控诉段政府虐杀青年的罪行,痛斥走狗文人的无耻流言,评述惨案给人的教训,激励人们奋然前行。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这四句既表明焦母那种顽固保守的封建等级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要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原因。D.琵琶女是演奏技艺精湛卓绝、身世悲凉令人心酸的被污辱和被迫害者的形象。作者写自己的遭遇,是为了衬托琵琶女的形象。【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情感、手法等的综合鉴赏能力。D项,“作者写自己的遭遇,是为了衬托琵琶女的形象”错。写琵琶女的形象是为了衬托诗人自己的遭遇。故选D。22.诗歌中的景物常隐含另一种意蕴,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曹操的《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四句是来启发天下贤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B.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用船舫无声、江心泛月这样的景色烘托赏乐时的心情,从而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C.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既是诗人眼中所见,也是诗人当时自身的写照。D.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用能归之飞鸟反衬自己漂泊他乡不得归的羁旅之愁。【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能力。A项,“启发天下贤才”错。曹操的《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四句是来启发那些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的犹豫不定的人才,告诫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故选A。23.下列诗歌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氓》描写一个被遗弃的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她对负心汉的强烈怨恨,反映了夫权桎梏下妇女的悲惨命运。诗中女主人公是个敢爱敢恨、果断坚强的妇女。B.《离骚》运用大量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思想意识方面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C.《雨霖铃》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清楚,语言简洁明了,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感情真挚,词风哀婉清丽。D.《声声慢》中李清照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写出了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接着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答案】D【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D项,“接着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错误,应该是“先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接着写寒气袭人的晚风,最后写南飞的过雁”。故选D。【点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4.对下列句中的诗歌意象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借助“黄花”这一意象,明写花,暗喻岁月流逝,心已衰老、憔悴。“黄花”即“红花凋谢变黄”,成语“昨日黄花”也是同义。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运用多个比喻,借助“急雨”“私语”“大珠小珠”等意象,使抽象无形的音乐具体可感,令人耳不暇听。C.“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用“枫叶”“荻花”的意象来点染环境,描绘出一派萧瑟的清秋景,起笔就奠定全诗“萧瑟凄凉”的感情基调。D.“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榆柳”“桃李”是近景,写山田园风光的自然美丽;“远人村”“墟里烟”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由近及远,令人心旷神怡。【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鉴赏能力。A项,“‘黄花’即‘红花凋谢变黄’”错。这里的“黄花”指的是菊花。“昨日黄花”中的“黄花”也是指菊花。故选A。25.以下四首诗,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最为相似的一首是()A.宜阳城下草萋萋,润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韩羽《寒食即事》)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宣宗。(唐元稹《行宫》)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意象、意境的把握能力。例句借眼前平凡景物与昔日繁华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感慨历史变迁、追忆古人业绩的情感。A项,表现得是一种孤寂、落寞之情。B项,表现了作者宜然自适的愉悦之情。C项,表达一种凄婉、哀怨之情。D项,眼前平凡景物与昔日繁华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感慨历史变迁、追忆古人业绩的情感。故选D。26.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游》)与《登高》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梦游》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出李白傲岸不屈的性格和对自由性灵、独立人格的追求。B.《登高》的尾联写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怀跃然纸上。C.《梦游》运用夸张、联想等手法描绘了迷离瑰丽的梦中奇景,极富浪漫色彩。《登高》写登高所见,创设清新明净的意境抒发诗人复杂的情感。D.《梦游》是一首古体诗,形式灵话,句型多变。《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格律严谨。两首诗的形式与诗人的情感都达到了完美的契合。【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内容、手法等综合鉴赏能力。C项,“清新明净的意境”错。《登高》这首诗运用了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归鸟、落木、长江等意象,营造了萧瑟凄凉、雄浑开阔的意境。故选C。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后三句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然年老,但是仍然和当年的廉颇一样,可以上阵杀敌,同时也暗含有壮志难酬的忧愤。B.《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情景交融,将诗人的离愁融于秋江月色中:“唯见江心秋月白”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时冷落凄凉的心情。C.《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面,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中,“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写景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既是对前面“千古风流人物”的照应,也为下阕写周瑜做好铺垫。D.《赤壁赋》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借景抒情的同时,抒发了关于人生的感叹。一方面他感叹人生苦短,现实苦闷:另一方面,又能从苦闷中摆脱出来,表现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B项,“唯见江心秋月白”是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景物描写,“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时冷落凄凉的心情”应是侧面烘托了琵琶女技艺高超。故选B。28.下列对《蜀道难》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A.神话与夸张融合,“黄鹤不得过”“猿猱愁攀援”作衬,极写山势高危险峻。B.“仰胁息”、抚胸长叹等细节,绘声绘色地刻画出诗人攀登蜀道的豪情。C.借“问君”引出描述,情境真切,把读者带入令人惊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