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主备人备课成员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地理上册

3.授课时间:45分钟

4.教学时数:1课时核心素养目标1.地理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聚落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对人类居住环境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素养。

2.图像识别素养:通过观察、分析不同类型的聚落图片,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图像识别素养。

3.实践与探究素养: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与探究素养。

4.人地关系素养:通过学习聚落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提高学生人地关系素养。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地理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地图阅读、地理概念、地理特征等基本知识,对于人类居住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如乡村和城市的区别,聚落的概念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通常比较感兴趣,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好奇心,善于通过图片、地图等直观材料进行学习。在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互动、讨论和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对于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深层含义,特别是对于聚落与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此外,对于一些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区别,学生可能缺乏实际观察和体验,难以形成深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将地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感到困惑。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

a.收集各种类型的聚落图片,如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传统聚落等,以便于学生观察和分析。

b.准备相关图表,如世界聚落分布图、我国聚落分布图等,帮助学生了解聚落的地理分布特点。

c.寻找关于聚落发展的视频资料,如乡村变为城市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

3.实验器材:

a.准备模型或沙盘等工具,模拟聚落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聚落的形成与变化。

b.提供各种建筑材料,如积木、纸板等,让学生动手搭建不同类型的聚落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教室布置:

a.将教室分为讲解区、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区,以便于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

b.在讨论区设置小组讨论桌,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

c.在实验操作区布置实验台,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聚落模型搭建和实验操作。

d.在教室内悬挂相关图片、图表和视频,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5.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以便于展示多媒体资源和进行课堂教学。

6.教学软件:安装必要的教学软件,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多媒体演示软件等,以便于进行地理数据分析和教学演示。

7.安全措施:确保实验操作区的安全,如准备防护用品、警示标志等,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8.教学材料准备清单:

a.教材:《七年级地理上册》

b.图片素材:各类聚落图片、世界聚落分布图、我国聚落分布图等。

c.视频素材:聚落发展演变过程视频。

d.实验器材:模型、沙盘、建筑材料、实验工具等。

e.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f.教学软件:地理信息系统(GIS)、多媒体演示软件等。

g.安全措施:防护用品、警示标志等。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聚落的相关内容,并收集有关聚落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聚落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分布特点。同时,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收集关于聚落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采用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手段:教材、网络、图书馆等

作用和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课堂讨论和展示做好准备。

2.课中强化技能:

a.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聚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

采用的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

作用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b.知识讲解:

教师活动:结合教材和辅助材料,讲解聚落的概念、类型及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知识。

采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教材、辅助材料

作用和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聚落的基本知识。

c.案例分析:

教师活动:展示聚落发展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聚落与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案例资料、多媒体展示

作用和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实验操作: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聚落模型搭建实验,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搭建聚落模型,观察聚落发展的过程。

采用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

教学手段:实验器材、模型材料

作用和目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加深对聚落概念的理解。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己所在地区的聚落特点,并撰写短文进行阐述。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己所在地区的聚落特点,撰写短文。

采用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法

教学手段:教材、网络、图书馆等

作用和目的:培养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拓展与延伸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中国聚落志》:该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各地聚落的历史、文化、地理分布等特点,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聚落的多样性。

《世界各地的聚落》:该书收录了世界各地的聚落案例,包括乡村、城市、传统聚落等,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聚落特点。

《聚落与环境》:该书深入探讨了聚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聚落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和拓展阅读材料,深入研究聚落与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思考如何促进聚落的可持续发展。

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找更多关于聚落的资料,如聚落的保护与传承、聚落规划与设计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聚落,观察和分析自己所在地区的聚落特点,撰写短文进行阐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历史悠久的乡村聚落、现代化城市聚落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聚落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人地关系素养。

鼓励学生参与地理学科竞赛、实践活动等,如制作聚落模型、参加地理知识讲座等,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重点题型整理七、重点题型整理

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包括聚落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分布特点,聚落与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聚落的保护与传承等。以下是对应的重点题型整理:

题型1:聚落类型判断题

题目:请判断以下地点属于哪种聚落类型?(每题2分,共10分)

1.北京市中心区

2.四川成都的乡村地区

3.广东深圳的工业区

4.浙江温州的古城

5.新疆喀什的老城区

题型2:聚落与环境关系分析题

题目:请分析以下聚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每题5分,共25分)

1.分析北京四合院聚落与当地气候、地形的关系。

2.分析云南丽江古城聚落与纳西族文化的关系。

3.分析深圳华为基地聚落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

4.分析意大利罗马古城聚落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

5.分析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聚落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题型3:聚落发展问题解答题

题目:请针对以下聚落发展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每题10分,共30分)

1.问题:北京四合院聚落面临着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压力,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2.问题:深圳华为基地聚落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如何解决员工居住问题?

3.问题:云南丽江古城聚落旅游开发中,如何平衡保护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题型4:聚落案例分析题

题目:请分析以下聚落案例的特点及其对当地发展的影响?(每题10分,共30分)

1.分析印度的摩亨佐-达罗古城遗址对于了解古印度文明的意义。

2.分析法国巴黎的塞纳河畔聚落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3.分析中国山西平遥古城的保存状况及其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

题型5:聚落规划与设计题

题目:请根据以下要求,设计一个聚落规划方案?(每题15分,共45分)

1.设计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乡村聚落,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设计一个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园区聚落,考虑员工居住、休闲和交通需求。

3.设计一个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古城聚落修复方案,注重历史风貌与现代功能的结合。板书设计1.聚落的基本概念:

-定义:人类居住地的集合,包括乡村和城市。

-目的: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交、经济、文化等需求。

-类型: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传统聚落等。

2.聚落的分布特点:

-依山傍水: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如山脚下的平原地区。

-沿河流、公路分布:交通便利,经济活动繁荣。

-集中连片:人口密集,相互依赖,形成规模较大的聚落。

3.聚落与环境、经济发展关系:

-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

-环境影响:聚落的发展受到地形、气候、资源等因素的限制。

-经济发展:聚落的发展与当地的产业、商业等活动密切相关。

4.聚落的保护与传承:

-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悠久的聚落,传承文化。

-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聚落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合理规划:科学规划聚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